二《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1_第1页
二《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1_第2页
二《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1_第3页
二《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1_第4页
二《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文史融合,重读经典《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备课之初】

此番备课还是建立在细读教材“学习提示"的基础上,与以往备这节课不同的是,我希望学生不仅能感受到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语言智慧,以及他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还希望学生能领会到史书在叙述事件中所透露的一些思想、观念。基于此,有了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前三篇古文,我们看到了先秦时代诸子智慧和个人风采,而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类新的文体——史传文。这类文章,不单是记录历史,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那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历史之温度,艺术之魅力吧!

(二)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文公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2、梳理情节:

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烛之武智退秦师——秦晋退师

3、观察春秋列国地图,探究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三)精读课文,赏析人物

1、在文本出现的历史人物中,你最欣赏谁?并说一说为什么?

——烛之武、佚之狐、郑伯、晋文公、秦穆公

总结:“天下兴之,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使其抛开个人怨气,冒着生命危险独赴秦营挽救郑国。

岁月纵然给了烛之武太多的寂寞与不公,然而对国家最朴素的爱战胜了个人的恩怨得失,担当精神坚定了他冒死赴秦营的决心。洪水滔天方显英雄本色,大浪淘沙才见豪情满怀。老迈的烛之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展现的正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担当,这是中国典型的“士”的精神。

郑伯:善于纳谏、知错能改、善于言辩

佚之狐:知人善用,慧眼识才

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2、秦、晋交情深厚,彼此信任,到底是什么让秦穆公实然视晋同如眼泪、鼻涕,把它丢弄了呢?

——秦穆公的利益诉求和政治野心。

师:按常理说,秦穆公若真正因烛之武的劝说而有了退兵的想法,听了烛之武的言论后,引兵离去就行了,但他的行为却有悖于常理—“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举动,因为这一做法一下子就把秦国置于与晋国敌对的位置,因此也便有了后文的“子犯请击之”,正如吕祖谦所言,一定有“深中秦穆之心"的利害才促使他这样去做。

说文解字:戍:守边也,从人持戈,也指边境边疆,只有自己国家疆域的边界才称得上“边”,一个“戍"字,隐藏着秦穆公吞并郑国的政治企图。两年后的事情证明了这一点:

若非“弦高犒师”之事的发生,或许秦穆公的计划已经得逞,由此观之,秦穆公退兵表面上看是派兵替郑国防晋,其实是他烛武游说之势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巧妙布局。

晋侯: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1、晋师在第4段的阐述中也离开了,佚之狐为什么能判断出晋师也一定会退兵?这里我们结合课文和补充资料来找一找原因。

——晋文公重礼。他深知“礼"对于成就霸业的重要性。在发动对郑州战役时,理由也是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样一种对“礼"的推崇使晋文公选择退师。

2、在刚才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秦君重利,晋君重礼,如此看来,晋文公似乎就是春秋礼义之道的代表人物了。但是孔子却评价他“谲而不正”,你能否从文中找到孔子之所以这样评价晋君的依据?

①装作重礼。如果真重礼,就不会发动对郑州战争,说郑无礼只是借口,实际上还是为争霸;

②郑、晋均为姬姓国,晋却向郑发兵,非礼也。

③从最后一段看,晋文公退兵的根本原因应是秦、郑结盟,单凭晋国无法取胜,所以考虑自身利益后退兵。

文本细节:比较两种说法:“微夫人力不及此"——“微秦伯之力不及此”

在春秋时,对尊者直称其名或称其为“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为什么晋文公称呼对自己有恩的秦穆公为“人”?

——未把秦穆公放在眼里,晋秦相约攻郑,而秦却临阵背盟,不但撤军,还留下军队扶郑抗晋,这让晋文公情何以堪!好在晋文公内心极为强大,没有轻易失态。

b.“吾其还也“——“吾还也"

--晋文公的无奈。

总结:通过对文本细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晋文公内心的强大,所以尽管孔子评价他“谲而不正”,但他自继位开始,仅用四年时间就完成霸主之业,其雄才大略不容置疑。由此,我们深思,此次攻郑,虽然在“礼"的层面是成立的,但也绝不是晋文公小肚鸡肠,对于已经参加了践士之盟,表示臣服的郑国不依不饶,而是一位伟大政治家从国家利益层面的战略考量,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晋国的雄图霸业做的军事努力。

据记载,郑文公非常宠爱的五个儿子都因获罪早早死去,他一气之下便将剩下的公子都赶出郑国,其中公子子兰逃到晋国。晋文公十分笼幸子兰,在秦穆公撤军之后,晋文公也并不是如他说的一样是因为“仁”、“智"、“武”才离开的,而是因为自己立公子子兰为太子的政治目的得以实现才撤兵的。

在满足了晋文公的要求后,晋郑两国又结为同盟。结盟的背后同样是利益的权衡,郑国因此得以苟安;晋文公则实际上在郑国扶植了自己的代理人。郑文公去世后,公子子兰成为郑国的国君。即郑穆公,郑穆公一朝的政治生态完全是亲晋的。

师总结:从曹、秦围郑,到晋、秦分别与郑结盟,足以看出,——“春秋天义战"。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四)援引资料,探究《左传》

1、介绍史书体例:

2、播放《春秋》与《左传》的视频

3、了解《春秋》:

本为鲁国国史,由历代鲁国史官编写,相传孔子对其进行修编,形成此部传世之作。

①《春秋》记录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鲁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孔子所作。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②《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春秋笔法:一字含褒贬。后称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委婉地表达作者倾向,不直接表明态度,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

微言大义: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所以《幼学琼林·文事》中写“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严于斧铖,乃春秋一与之贬。”(得到《春秋》一个字的表扬比得到华丽的衣服还要光荣;受到《春秋》的贬损比受斧铖之刑还要难受。)

③孔子作《春秋》的原因歌颂善人,贬诉恶人,推崇夏、商、周三代的德政,以此阐明正义,把一个混乱的社会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在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中有记载)

4、了解《左传》:

总结:天与人共同决定社会,人类社会没有固定不变的君臣关系,没有永保天下的社稷之主,社会历史就是不断的改朝换代史,但礼治是永世长存的,谁重德尚礼,谁就会得到天命的眷顾和人民的支持,就会保天下、得国家,而不守德、礼就会被历史淘汰。

5.《春秋》与《左传》:

①比较同一历史事件“秦、晋国郑”,不同史家的叙述有什么不同:

《春秋》:晋人、秦人周郑.

《左传》:晋侯,秦伯周郑,...吾其还也。

《春秋》只用六个字,

——叙事手法丰富。

唐代陆淳在《春秋集传纂例》中评价:“叙事尤备,能令百代之下颇见本末。因以求意,经文可知。”

如:佚之狐力荐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先是“辞口”,使故事顿生波澜。

如:“縋而出”使故事更曲折,紧张。

总结:《春秋》记事简略,叙事刻板,缺乏文学色彩,可读性不强,而《左传》则相反,不仅内容丰富,且叙事生动形象,刻画人物细致入微。

——刻画人物细致入微。

如:《左传》中同样这一历史事件,烛之武之口是“秦、晋国郑"——“秦、晋”指国家,“晋侯、秦伯"指人,大国博奕的核心就是每个国家的核心利益,烛之武这么说能勾起秦伯去听事关国家利益的话,这是作为君主的秦伯最关注的内容,这样说更能说动秦伯;而且烛之武还调换了秦晋的顺序,将秦前置,为的就是表示对秦伯的尊重,一开始就抬高对方的地位,好展开下面的游说,烛之武赋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