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疆发生战斗,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迟疑不决,占卜后才打算让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麻纸或宣纸上2.《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这本史学著作中,叙述了人们熟知的黄巾起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多彩的历史故事。下列哪个选项不会在淝水之战的叙述中消灭?()A.苻坚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出征作战
B.战役发生在4世纪末
C.东晋成功,前秦失败
D.是以少胜多的战役3.下面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A.北庭都护府 B.澎湖巡检司 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4.清朝前期手工业的进展的表现是()A.棉纺织业开头从南方推向北方 B.是中国瓷器进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C.消灭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D.成都是当时丝织业的中心,蜀锦冠于全国5.七班级二班的小明同学讲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时提到下面四个故事。其中出自《水浒传》的是()A.武松打虎 B.三顾茅庐
C.大闹天宫 D.黛玉葬花6.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中国人民觉悟程度太低 B.中国资本主义进展程度低
C.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 D.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7.开国大将粟裕曾写道: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今形成红军主力……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依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格外重大的意义。他回忆的是()A.井冈山会师 B.湘南起义 C.秋收起义 D.平江起义8.祖国统一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盛事,下面两幅图反
映的史实与哪一项基本国策的实施有关()
A.科教兴国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依法治国 D.一国两制9.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而形成的系统的法律。如图所示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哪一地区文明的社会状况()A.尼罗河流域 B.爱琴海地区 C.印度河、恒河流域 D.两河流域10.如表为不同史料对黄海海战的记载。据此,能够被共同认定的史实为()出处内容(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致远弹药尽,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裂开,船遂左倾,顷刻沉没。(日)浅野正恭《日清海战史》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格外遂沉没。A.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 B.吉野号欲与致远舰同归于尽
C.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 D.致远舰冲向日舰时被击而沉11.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新航路开拓始于葡萄牙。一个发觉了“人”,一个发觉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A.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欧洲资本主义的进展12.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中世纪兴盛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欧洲大西洋沿岸)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城市。”造成这一变化的是()A.新航路的开拓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13.17、18世纪,新的政治文明在西方渐渐建立起来。下列人物中,与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进展关系最亲密的是()A.达芬奇 B.莎士比亚
C.哥伦布 D.华盛顿14.“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方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方法。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渐渐地把握它们,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实行国家调整。”(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中“改良主义的方法”实际上是()A.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展生产
B.把方案和市场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接受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方式
D.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和完善15.阅读日本明治时期义务教育就学率(部分)表。对该表的分析结论正确的是()年份男(%)女(%)总就学率(%)187339.915.128.1188367.233.651.0189374.840.658.7190396.689.693.2①明治时期日本教育进展快速
②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促进了义务教育的进展
③明治时期,女童就学率快速增加,体现了日本社会趋于男女公平。
④中国的巨额赔款是其义务教育快速进展的主要缘由。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16.镇压护国运动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
推断:______改正:______17.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拨乱反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大征程。
推断:______。
改正:______。18.1842年,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推断:______。
改正:______。19.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实行工业化建设,为后来反法西斯战斗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推断: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20.文明的冲撞与沟通是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不同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文化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由于和东方文化的沟通,希腊本身的特性和文化也发生了本质的转变。比如亚历山大和他的一万名士兵都娶了亚洲的妇女,亚历山大也开头穿起了细软的衣服,同时他要求进贡者吻他脚下的尘土,这些只是东方专制君王接受的方式。他还下令让三万名波斯男童学习希腊语文和马其顿兵法。
——《全球通史》(美)(海斯和穆恩、韦兰等合著)(1)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亚历山大东征最远到达哪里?性质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亚历山大东征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圣德太子派出的遣隋使,及以后的遣唐使时期,是中日文化沟通的第一次高潮。沟通层面极其广泛……这是日本全方位地学习中国,加以吸取、溶化,并在此基础上制造日本自己的文字、制度、文学、艺术的时期。
——《世界文明史新编》(陈钦庄)(2)在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下,7世纪中期,日本发生的有名改革叫什么名称?结合所学学问,分别列举政治、经济改革措施(分别列举一项即可)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十字军历次进军经过的地区都被贪欲的西方骑士大肆抢劫,这是阿莱克修斯一世始料不及的。假如说他的这种引狼入室的行为尚属无知,那么其后的皇帝则是千方百计勾结西方势力参与帝国政治角逐,从而给拜占廷帝国带来更大的灾难。
——《拜占庭帝国史》(陈志强)(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为什么说阿莱克修斯一世对“引狼入室的行为尚属无知”“始料不及”?
材料四:拜占庭的作用是确定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结合所学学问回答,材料四中拜占庭的“保存”主要表现为什么?这一“保存”对后来欧洲哪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供应了丰富的精神养分?21.通过观赏文物,阅览古籍,寻访遗迹,我们得以生疏中华文明起源和进展的历史脉络,生疏中华文明取得的绚烂成就,生疏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赏文物珍品品悠悠历史】
材料一:
(1)能佐证代表商周时期文明的文物珍品有(填序号):______反映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沟通和各民族交往盛况的是(填序号):______
【阅先贤古籍学治国理念】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需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章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什么治国思想?这一治国思想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主见?
材料三:日本一弹丸岛国耳,自A______以来,力行西法,亦仅仅三十余年,而其工作之巧,出产之多,矿政、邮政、商政之兴盛,国家岁入租赋共约八千余万元,此以西法致富之明效也。其征兵宪兵预备后备之军,尽计不过十数万人,快船雷艇总计不过二十余号,而水路各军,皆能同心齐力,晓畅戎机,此又以西法致强之明效也。反镜以观,得失利钝之故,亦可知矣。今士大夫莫不以割地赔费,种种要挟为可耻,然今时势所逼无可如何,则惟有急求雪耻之方,以坐致之效耳。
——胡燏棻《变法自强疏》(3)材料中A指的是日本哪一场改革?材料认为这场改革对日本有哪些影响?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什么“雪耻之方”?
【访历史遗迹扬家国情怀】(4)某校初三同学开展“访历史遗迹扬家国情怀”主题活动,请你推举淮安一处历史遗迹,并说明推举理由。22.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进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进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富强基础上的连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进展,城市富强,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沟通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有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1)依据材料概括宋元时期科技进展的缘由。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在四大创造方面的成就。
材料二
(1792年英国派遣马戛尔尼率使团访华)英国使团中的孩童托马斯对中国人用手工而不用机器采煤感到惊异。英国人为他们的绞车、轨道和铁皮运煤小车而骄傲。已经席卷他的国家的工业革命是那样深化孩子的心灵,天朝的落后使他一目了然。
--[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2)材料二中所说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天朝落后的缘由?
材料三“互联网+”是当今热门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促生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转变。
(3)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这次革命的核心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促生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转变。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故事中关键信息是“商王迟疑不决,占卜后才打算让妇好起兵,结果大胜”可知,这些信息最早应当是甲骨文记载,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是我国发觉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头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对争辩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故选:A。
本题以故事为依托,考查甲骨文.留意把握相关基础学问.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识记和分析历史学问的力量,识记与机敏把握古代文字方面的成就.2.【答案】A【解析】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傲慢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战胜。淝水之战是前秦为统一全国,挑起的战斗,得到大臣和军民的反对而不是支持。A表述不符合史实。
故选:A。
本题以日本有名华裔作家陈舜臣先生的史学著作《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中叙述了人们熟知的黄巾起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纷繁多彩的历史故事为切入点,考查淝水之战。
本题以淝水之战为背景,考查同学识记历史学问力量。3.【答案】C【解析】依据图示可知,题干图示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加强西域地区管理而设置的机构;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元朝还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故C符合题意;唐朝设置北庭都护府,排解A;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地区,排解B;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排解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加强西域地区管理的史实,重点把握元朝北庭都元帅府的设置。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理解并识记中国古代加强西域地区管理的史实。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动,排解A项;宋朝是我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排解B项;清朝前期传统手工业有较大进展,同时消灭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C项正确;唐朝时期成都是当时丝织业的中心,蜀锦冠于全国,排解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前期经济进展,重点把握清朝手工业的进展的表现。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理解并识记清朝手工业的进展的表现。5.【答案】A【解析】《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夫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在书中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夫起义,塑造很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英雄形象,歌颂了农夫的斗争精神。武松打虎出自《水浒传》,A符合题意;B出自《三国演义》,C出自《西游记》,D出自《红楼梦》。
故选:A。
本题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四个故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水浒传》。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读图识图的力量和精确 识记历史学问的力量。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的小说的相关史实。6.【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中国资本主义进展程度低。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展不充分,中国的资产阶级力气弱小,这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缘由。
故选B。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学问,了解它们失败的缘由。
识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7.【答案】A【解析】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夫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形成了红军主力,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依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格外重大的意义。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井冈山会师的相关史实。把握相关基础学问。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识记与机敏把握井冈山会师的相关史实。8.【答案】D【解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制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宏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成功收回了香港和澳门,建立了香港特殊行政区和澳门特殊行政区。香港、澳门的回归与“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实施有关。
故选:D。
本题以两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学问。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识记力量以及分析问题的力量。理解并识记“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9.【答案】D【解析】图示的是《汉谟拉比法典》。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史实。《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本题考查同学对基础学问的识记力量,需要精确 识记两河流域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10.【答案】D【解析】由材料“致远弹药尽,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可知,两个材料都表明致远舰冲向日舰时被击而沉,至于是被日舰鱼雷击沉还是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两者说法不全都,故D项符合题意,排解AC两项;材料表明的是致远舰欲与吉野号同归于尽,B项说法挨次颠倒,排解B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斗的相关学问,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本题考查同学的分析力量,把握甲午中日战斗中的重要战役及涌现的英雄人物。11.【答案】D【解析】14-17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称为“人被发觉”和“世界被发觉”的时代。其中“世界被发觉”是指新航路的开拓。“人被发觉”指的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富强,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进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世界被发觉”指的新航路的开拓,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富强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拓都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进展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
故选:D。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拓,它们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
本题考查同学识记和分析历史学问的力量,识记与机敏把握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拓的历史影响。1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新航路开拓使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可知,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中世纪兴盛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欧洲大西洋沿岸)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城市。”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开拓。
本题以新航路开拓为背景,考查同学识记历史学问力量。13.【答案】D【解析】17、18世纪,新的政治文明在西方渐渐建立起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公平,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行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斗,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国家获得了独立,走上了进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独立战斗后,美国制定了美国的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确立起来。与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进展关系最亲密人物的是华盛顿。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史实。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言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斗,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国家获得了独立,走上了进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独立战斗后,美国制定了美国的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确立起来。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精确 识记力量。理解并识记《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史实。14.【答案】A【解析】材料中“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展生产。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故选:A。
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知道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考查同学的理解和分析力量,解题关键是把握基础学问。15.【答案】B【解析】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有:引进西方技术,鼓舞进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进展教育等.表格的内容表明白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教育的促进.①②③对表的分析结论正确.中国的巨额赔款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从表格中体现不出来,④结论不正确.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
把握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16.【答案】×
护国运动改为二次革命【解析】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肆意践踏辛亥革命的成果。1913年,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制造了“宋教仁案”,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讨伐袁世凯,发动了“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气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镇压二次革命后,1913年10月,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国会运作陷入瘫痪;“镇压护国运动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推断:×;改正:护国运动改为二次革命。
本题考查二次革命。留意把握相关基础学问。
本题考查同学识记和分析历史学问的力量,识记与机敏把握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相关学问。17.【答案】×,把“拨乱反正”改为“改革开放”【解析】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宏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大征程。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拨乱反正”改为“改革开放”。
故答案为:
推断:×;改正:把“拨乱反正”改为“改革开放”。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重点把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进行推断分析的力量。理解并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18.【答案】×,“《北京条约》”改为“《南京条约》”【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北京条约》改为《南京条约》。
故答案为:
推断:×;改正:“《北京条约》”改为“《南京条约》”。
本题主要考查了《南京条约》以及内容,把握相关基础学问。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理解并识记《南京条约》以及内容。19.【答案】√,√【解析】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实行工业化建设,形成了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进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斗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
推断:√;改正:√。
本题考查苏联模式,把握相关的基础学问。
本题考查苏联模式,考查同学的理解和分析力量,解题关键是知道苏联模式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斗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20.【答案】【小题1】印度河流域;侵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小题2】大化改新;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心集权制度;经济:班田收授法;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展成为一个中心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小题3】十字军东征不仅没有给拜占庭帝国救济,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小题4】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文化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供应了丰富的精神养分。【解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遣唐使、拜占庭帝国的兴衰等相关史实,把握相关的基础学问。
本题考查同学的识记力量以及分析问题的力量,理解并识记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遣唐使、拜占庭帝国的兴衰等相关史实。21.【答案】【小题1】①②【小题2】③④【小题3】明治维新【小题4】【解析】(1)依据图片信息,可知➀青铜器、➁甲骨文、➂唐三彩、➃开元通宝,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我国青铜器文化的绚烂时期开头于商朝,夏商周被称为“青铜时代”;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头。因此能佐证代表商周时期文明的文物珍品有➀➁;唐朝的手工业进展到很高水平,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有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致,颜色亮丽;开元钱成为唐代以后各代铜钱的标准,开元通宝是当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渐渐扩大的产物。因此反映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沟通和各民族交往盛况的是➂➃。
(2)依据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需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章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材料说明白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以民为先,他通过设喻阐明白民为邦本的道理,这是中国古代以民为本思想的重要表现。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他主见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斗。因此这一治国思想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见。
(3)依据材料,由“力行西法,亦仅仅三十余年”,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开头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可知A指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由“力行西法,亦仅仅三十余年,而其工作之巧,出产之多,矿政、邮政、商政之兴盛,国家岁入租赋共约八千余万元,此以西法致富之明效也”,可知改革致富;由“其征兵宪兵预备后备之军,尽计不过十数万人,快船雷艇总计不过二十余号,而水路各军,皆能同心齐力,晓畅戎机,此又以西法致强之明效也”,可知改革致强。因此材料认为这场改革对日本的影响是致富、致强。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号召,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试图在中国实行以建立君主立宪制、进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标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的“雪耻之方”是君主立宪,变法图强。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依据地方史实,围绕“访历史遗迹扬家国情怀”主题,推举淮安一处历史遗迹,结合地方史实,说明推举理由即可。如淮安的名胜古迹推举:周恩来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曲巷与红光西巷相见和处。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原籍浙江绍兴,新中国重要的缔造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贡献了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故答案为:
(1)➀➁;➂➃。
(2)以民为本;儒家。
(3)明治维新;影响:致富、致强;之方:君主立宪,变法图强。
(4)淮安的名胜古迹推举:周恩来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曲巷与红光西巷相见和处。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原籍浙江绍兴,新中国重要的缔造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贡献了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文物史料的价值、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曝气转刷合作协议书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听课评课记录《工业》
- 听七年级英语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第1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招送水工合同(2篇)
- 犬舍加盟合同(2篇)
-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7课《分数与小数互化》听评课记录
-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1《森林的砍伐 空气污染》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1.1同底幂的乘法》听评课记录
- 外研版七年级下册重点语法总结
- 华为HCSA-Presales-IT售前认证备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考试题(附答案)
- 园林绿化一月份养护计划
- 小肠梗阻的护理
- 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印 课件
- 2024-2025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教案 鲁科版选修3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申报书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1.1 代数式
- 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 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