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班级:____________考号:

一、填空题

1.看拼音,写词语。

chedipaoqijimoyanjun

()()()()

yQ防()领()zhi理()幼()

2.诗文积累。

(1)今夜月明人尽望,王建《十五夜望月》

(2)青,_______________蓝。——《荀子》

(3)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若有人知春去处,。——黄庭坚《清平乐》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曰:非然也。——《学弈》

3.整本书阅读。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o本书以第

人称叙事。鲁滨逊在荒岛上顽强生存,经过年,才返回故乡。

(2)在鲁滨逊的经历中,“驯养山羊”这件事所在的位置是()

沦为奴隶一(A)—病中感悟一(B)一发现脚印一(C)一成为富翁

(3)鲁滨逊在岛上读的书是。这本书带给他的帮助是.

(4)鲁滨逊身上的哪些品质带给你的影响比较大,请任选两点,并具体说一说。

二、选择题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盈盈一水间(jian)B.雨(y£i)雪霏霏

C.李(yan)山月似钩D.孰为汝多知乎(zhi)

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粉骨碎身浮不怕(浑身)B.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擅长)

C.孔子不能求也(判定)D.伍尔东西南北风(任凭)

6.“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与袁隆平这句话意思

吻合的一句是()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7.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星期天》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动作、心理、环境描写,写出了主人公

情感变化的过程。

B.《丁香结》中,作者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愁怨的“丁香结”,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

度:生活总不随人愿,充满烦恼与苦闷。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如果要换一个中国人的例子,可以选用屠呦呦

发明青蒿素这件事。

D.《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深化人们对“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观点的理

解。

三、语言表达

8.言语交际。

辩论会上,甲方的观点是“电脑时代,仍然需要练字“。如果你是甲方,请从三个方面

陈述你方的理由。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王冕好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①上。窃②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

已,辄③默记。暮归,忘其牛。或④牵牛来责蹊田⑤者。父怒,挞⑥之。已而复如

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⑦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

上,执策⑧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⑨。

[注释]

①陇:田城。②窃:偷偷地,暗中。③辄:总是、就。④或:有

人;有的人。

⑤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⑥挞:鞭打。⑦曷:为什

么。⑧执策:拿着书卷。

⑨旦:早晨,天亮。

9.“父怒,挞之“,"之”指的是。

10.“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读这一句时,正确的停顿方式是()

A.冕/因去,依僧/寺以/居。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D.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11.结合注释,说一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2.文中最能体现王冕好学的是哪一个字?说说你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

天舟二号建功业航天强国再梦圆

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

对接,“万里穿针”技术再现太空。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

一,复杂度高、精准度高、自主性要求高、安全性要求高。此次交会对接看似是一小

步,却是中华民族向着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又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浩瀚宇宙,()航天事业,()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飞向苍穹,使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北斗三号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智慧和力量:嫦娥五号开启

月球“挖土之旅”,让世界为中国航天画出大大的惊叹号:“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就此登上无尽前沿的创新高地……天舟二号与天和的太空牵手成功,也将为我国航天

事业发展的壮美画卷增添雄浑的一笔。

在太空的交会对接只是以秒计算的瞬间,为之付出的却是中国航天人的“三十年

磨一剑”:仅仅是为了让货运飞船的主动对接机构与核心舱的被动对接机构能“温

柔”地“吻”上去,中国航天设计师们就经过500多次仿真分析和300多次地面试

验,终于使原本8吨的对接能力提升到74吨,乃至180吨,大大提升了大型航天器对

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万里穿针”技术再现太空的背后,凝结了航天工作者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辛

勤汗水,体现了航天工作者协力攻关、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彰显了航天工作者自力

更生、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

(摘自光明网,作者谢伟锋,有改动。)

13.“万里穿针”在文中指的是。

14.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建设发展探索B.探索发展建设

C.探索建设发展D.建设探索发展

15.第二自然段中,写长征五号、北斗三号、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目的是为了说

明。

16.“中国航天设计师们就经过500多次仿真分析和300多次地面试验,终于使原本8

吨的对接能力提升到74吨,乃至180吨”这段话中的两组数字,分别说明了

17.作者用“温柔”“吻”这样的词语写空间对接的过程,这样写好在哪里?

阅读。

与母亲相守50天

①前几日,看到武汉的朋友莉君发朋友圈,才知道,她因为武汉封城,已经在娘

家——湖北天门的一个小山村里度过了整整50天。

②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辇脾气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

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便是她忍耐的极限。她40来岁的人了,

可一回娘家,她一定会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③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钟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菜,要

管,说是白白胖胖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

医那里可只有几帖土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④莉君刚回到娘家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

母亲脱口道:“这下可好,你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可走不脱了!”莉君略有点不

快地说:“留在这儿干吗?留在这儿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

已经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过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

女们春节回来多陪陪自己,也是人之常情。自己回老家忍受着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

霸的不便,难道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

辈,一坐下来吃饭,就是整整一桌酒席。武汉一封城,儿女们都回不去了,光是张罗

那么多吃食,和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⑤莉君的心,被愧悔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也不可能说什么软话。尽可能

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⑥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扛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

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这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可上哪儿去买

肉。”莉君听得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要往她车的后备厢里装满米、油、腊肉,

她的内心可全是嫌弃。

⑦每天,她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她都

要取笑母亲,说没事干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价钱

贵两倍多,当真是不会算账啊。母亲却总是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再说,你爸

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儿歌唱,晒晒太阳,解个闷儿,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

回,菜园终于派上了大用场。莉君与母亲收菜锄地,忽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

芽,她那么多天焦虑憋闷的心情,忽然也透入了一股清气。她猛然理解母亲不想闲在

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了。

⑧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

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

旺的。如今她仿佛回到了14岁,唯母命是从。她忽然觉得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

甲,母亲也脱去了老迈垂暮的卑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们俩才知道的暗

号。炒完够一大家子吃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啦,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

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菜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

重,这是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热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

何老猫总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

要靠偎灶驱寒,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⑨莉君眼眶子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最近的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

归来,挑出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

的木头。谁都不知道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

—母亲手工制作的木雕青蛙。只见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蓄势待发,准备腾

跃而起。母亲说:“我总惦记着欠我闺女一份情。你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

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爸都没有满足你。37年过去了,你难得回来这么

久,这只青蛙该给你了。”

⑩莉君接过青蛙,看到母亲的牵挂和叮嘱仿佛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摘自《意林》,作者明前茶,有改动)

18.以前,莉君在娘家待上5天,便是她“忍耐的极限”,原因是;这

次,因疫情,她与母亲相守50天,她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岁,唯母

命是从。

19.与母亲相守的50天里,莉君和母亲每天做的事情是晾晒腊肉、火腿,

20.与母亲相守的50天里,莉君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第6自然段中,莉君对母亲的做

法由嫌弃到,第7自然段中,莉君对母亲的做法是由

至UO

21.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母亲脱口道:’这下可好,你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可走不脱了!’”这段话可

以看出,此次女儿留下来,母亲表面上无所谓,但内心里很高兴。()

(2)“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

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母亲是个“能干且犁

脾气的人()

(3)“莉君的心,被愧悔揪扯了--把。’'这段话中“揪扯”这个词,一般指手上的动作,

这里写心情不太合适。()

(4)“莉君眼眶子发涩”,意思是说莉君被母亲的软话感化,心也“软”了。()

22.莉君的朋友圈下面有很多朋友的留言,我最欣赏的是这样一则:

好羡慕,你有这样一位、……的母亲。好感动,50

天的与母亲相守,你们俩。

六、书面表达

23.习作。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叹。请你以此为题,向大家

介绍你的这段经历。

提示:(1)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学校和人名。(2)写清楚过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不低于400字。

参考答案:

1.彻底抛弃寂寞严峻御域智稚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

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彻、抛、寞、峻、御”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不知秋思落谁家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闲识得东风面唤取归来同住为是

其智弗若与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

本句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

秋思落谁家.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

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2)本题考查对俗语内容的识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个俗语,出自《荀子》,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

高。

(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

本句出自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

是春。意思是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

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4)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识记。

黄庭坚《清平乐》:“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意思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在什么地

方,就要把它呼唤回来,留它同住。

(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识记。

《学弈》: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意思是虽然他们一起学

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明显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答案是:“不是

这样的。该章出自《孟子♦告子》。

答案第1页,共10页

3.丹尼尔・笛福一28B《圣经》生活行为的力量不畏艰难:独立制

作,各个用具。

顽强的意志:条件艰苦,自力更生。

机智勇敢:调教星期五,与野人作战等。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

熟悉。

(1)《鲁滨逊漂流记》(又译为《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作

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遇难,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

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

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

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的故事。

(2)鲁滨逊的经历:沦为奴隶一创建家园一搭盖住所一医治疟疾一播种粮食一做面包一制

作陶器一驯养野羊一造独木舟一发现脚印一拯救星期五一救星期五的父亲一夺船回国。

“驯养山羊”这件事所在的位置是Bo

(3)在荒岛上的鲁滨逊还有孤独和恐惧,这是他发明创造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小说

中,鲁滨逊是把一本书带到了荒岛上,这本书叫《圣经》,他生病的时候读《圣经》,《圣

经》给了他信念,在他生病快要死的时候,《圣经》中看到的话语让他有信心生活下去。

(4)鲁滨逊的性格特点,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按照现代文明的

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鲁滨逊充满了冒险精神,鲁宾逊敢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从鲁宾逊四次惊险

的航海经历和他永不安于安稳平静生活的性格,充分显示出了他的冒险精神。鲁宾逊的一

生都在冒险中度过,他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鲁宾逊拥有惊人的毅力和丰富的创造精神。鲁宾逊一生乐观,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

馁。他克服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在绝境里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条生路,凭借

自己惊人的创造力不但为自己建造了房屋还制作出了面包。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度过了在

岛上28年之久。鲁宾逊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勇敢,机智的性格。总之,他敢于冒

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决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

答案第2页,共10页

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

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

4.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

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

来辨析。

C选项有误。燕山:[yanshOn],“燕山月似钩”出自中唐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

意思是: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5.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字词意思。

A项,“粉骨碎身浑不怕”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这句话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

惧怕。浑:全。

B项,“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出自先秦孟子的《学弈》,意思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

棋的人。善:善于,擅长。

C项,“孔子不能决也”出自先秦列子的《两小儿辩日》,意思是:孔子也不能决定(谁是对

的)。决:决定。

D项,“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是: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任:

任凭。

A项错误。

6.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题干中句子意思是要在实践中,在田间地头才能种出水稻来,才能得到真正的结果。

选项A与题干意思不符,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强调的是年少时要努力学习本领。

答案第3页,共10页

选项B与题干意思不符,语出陆游《病起书怀》诗:“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

棺。”意思是职位、地位虽然卑微,但也不敢忘记担忧国事。诗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责

任感。

选项C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与题干意思相

符,强调的是实践出真知,实践的重要性。

选项D与题干意思不符,出自《增广贤文》之劝学篇。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悔书读得

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难。这句话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

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7.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

非常熟悉。

A项,正确。《那个星期天》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她出去玩的经

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到最后因母亲没有

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细腻而深婉地表现了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感情世界,以

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

B项,错误。《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目睹开得格外繁盛丁香花,想到象

征愁怨的丁香结,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不是表达了作者

消极的人生态度。

C项,正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当代作家叶永烈于1981年创作的一篇散

文。此文主要是用多个事例论证并告诫了人们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就

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可以选用屠呦呦发明青蒿素这

件事。

D项,正确。《为人民服务》主要写了五方面内容: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

斗。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处改正

错误的精神。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8.虽然电脑时代人们的书写少了,但是书写依然有意义。

正面:可以强调书写的意义。比如提高识字的能力,培养认真做事的习惯,提高作业的质

答案第4页,共10页

量,弘扬书法的文化等。

反面:不去写字:出现提笔忘字现象。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辩论讨论。

这类题应该从观点出发,列出自己的观点,并列举支持观点的理由。

观点是“电脑时代,仍然需要练字”,可以从正面强调练字的好处,如提高识字能力,弘扬

书法文化,端正书写态度等。

也可以从反面说明不练字的坏处,如不练字对汉字就比较生疏,不练字书写习惯就不好,

不利于认真做事习惯的养成。

真正辩论的时候还需要举出实际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更有说服力。

9.王冕

10.D

11.一到夜里,王冕(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借着佛像前

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12.痴。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

【解析】

9.

考查文言文"之''字的含义。

“父怒,挞之”翻译为“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这里"之''是代词,代"王冕

10.

考查句子停顿。

句子翻译为“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冕’'指"王冕”,是人名,停顿。“因

去"翻译为‘‘离开"僧寺”翻译"寺庙根据句意和词性,选项D停顿正确。

11.

考查翻译句子。

句子翻译,先翻译重点字词,接着联系起来,运用直译和意译进行翻译。"夜’'指"夜晚”。

“潜”指“悄悄地”。“出”指“离开"。"执''指"手拿策指"书卷"旦’'指"早晨

12.

答案第5页,共10页

考查人物分析。

痴: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文中的王冕因为喜欢学习,达到了迷恋的地步,甚至忘记

了自己的牛。

【点睛】

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却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

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

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了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

后,他仍是这样痴迷于读书。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想得这样入迷,为什么不由着他

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

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卷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13.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14.B

15.航天人不懈追求,记录了每一次进步。

16.设计师们实验的次数多,不懈探索;难度大、成就大

17.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对接得精准”。

【解析】

13.

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

这类题先要找出词语在文中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文中意。“万里穿针''出现

在第一自然段,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

速交会对接,“万里穿针”技术再现太空。所以该词在文中的意思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

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14.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词语搭配。

文中第二自然段,要搭配的三个词是“浩瀚宇宙、航天事业、航天强国”,选项都是动词。

探索:研究未知事物的精神,或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发

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建

设:建立、设置或陈设布置或指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根据词语意思,探索搭配浩瀚

宇宙最合适,意思是在研究更多宇宙中未知事物。发展搭配航天事业最合适,因为我国的

航天事业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不是刚刚建立起来,目前就是要使这项事业取得更多的

答案第6页,共10页

成绩,所以用“发展”合适。我国现在还不是航天强国,所以用“建设”合适,指创建新的局

面。

15.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自然段中提到长征五号、北斗三号、嫦娥五号、天问一号,记录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不

断发展。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整段主要围绕这句话来写。所以强调的是我国航

天人对航天梦的不懈追求。

16.

本题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从句子中详细的数字,从“500多次仿真分析和300多次地面试验”可以了解到设计师们实

验的次数多,设计师们一直在努力。从“终于使原本8吨的对接能力提升到74吨,乃至

180吨”可以了解到中国航天设计师们的成就大。

17.

本题考查对词语作用的理解。

这类题先要找到词语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分析词语的作用。

词语出现在文中倒数第二自然段。“仅仅是为了让货运飞船的主动对接机构与核心舱的被动

对接机构能‘温柔‘地'吻'上去”分析可以知道这样的动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对接得精准”,

对接得很自然。

18.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14

19.侍弄小菜园上灶烧火

20.惭愧取笑理解

21.<xx<

22.勤劳倔强温柔体贴从彼此较劲到相互理解,一段幸福温馨的时光

【解析】

18.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本题找到文章对应内容即可答题。相关内容对应的是选文第二自然段“她40来岁的人了,

可一回娘家,她一定会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和第八自然段“如今她仿佛回到了

14岁,唯母命是从。”所以横线处填写“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和“14”。

19.

答案第7页,共10页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和母亲相守的50天,莉君和母亲每天做的事情主要在选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写到莉君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扛出去晾晒。第七自然段写到莉君帮

母亲侍弄小菜园。第八自然段写到莉君蹲在灶口帮母亲烧火。所以莉君和母亲每天做的事

情是晾晒腊肉、火腿,侍弄小菜园和上灶烧火。

20.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六自然段内容是莉君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扛出去晾晒。文中提到听到母亲说

的话,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这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可上哪儿去

买肉。莉君心里很惭愧。而以往都是嫌弃。所以她的态度变化是由嫌弃到惭愧。

第七自然段内容是莉君帮母亲侍弄小菜园。文中提到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的时候,她都

要取笑母亲。而现在她猛然理解母亲不想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了。态度由取笑

变成了理解。

2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本题句子出现在第四自然段,文中提到“父亲已经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

后,独自在山村过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女们春节回来多陪陪自己,也是人之常

情。“可知,母亲一直盼望儿女多陪陪自己,所以本句意思与原文相符。

(2)本句出现在第九自然段,从本段可知母亲留着软木是为了给女儿制作木雕青蛙,母亲

一直记得女儿小时候想要一个发条青蛙。说明母亲是一个温柔、细心的人。这件事不是突

出母亲的瞿脾气。所以本句意思与原文不相符。

(3)本句出现在选文第五自然段,莉君的心,被愧悔揪扯了一把,是因为她觉得自己说话

太硬,母亲付出了很多。“揪扯”是又扭又拉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莉君十分愧

悔。所以本句意思与原文不相符。

(4)本句出现在第九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莉君之所以眼眶发涩,是因为母亲说了平生第

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

够。”接下来写了令她眼眶发涩的另一件事。所以本句意思与原文相符。

22.

本题是开放题。

横线上要填写的是母亲的特点和概括这50天中,母亲和女儿之间发生的事情。

答案第8页,共10页

从母亲操劳一大家子的饮食、侍弄菜园、为女儿做木雕,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勤劳、温

柔、细心的人。可以从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