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专家讲座_第1页
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专家讲座_第2页
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专家讲座_第3页
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专家讲座_第4页
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题:中医学—方剂任课教师:张二力职务/职称:副主任医师所属教研室: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联络方式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页

第九章方剂学第一节方剂基础知识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详细病证,以辩证立法为依据,选择药品,按照组

方标准,酌定用量、使用方法,恰当配伍而成。

一、方剂与治法

方剂是理、法、方、药组成部分,临证时首先是辨证→立法→组方→选药。

所以,治法是组方依据,方剂是治法表达,即“法随证立”、“方从法出”。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标准,方剂是表达和完成治法伎俩。

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页二、方剂组成及其改变※

(一)组方标准: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药品——必备药,药力居首。2、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药品;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药品——药力次于君药。3、佐药:一是佐助药,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二是佐制药,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毒性与烈性;三是反佐药,依据病情需要,选取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在治疗中能起相成作用药品。4、使药:一是引经药,引导方中诸药直达病位;二是调和药,即含有调和诸药作用药品。

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页

二、方剂组成及其改变

(二)组成改变1、增减药味:一是佐使药加减,适用主证未变而兼证不一样病例,如银翘散——治疗风热表证,兼间口干渴,可加天花粉生津止渴。二是臣药加减,使全方功效发生改变,如麻黄汤——治疗风寒表实证,去桂枝,发汗力弱,治疗风寒犯肺咳喘;加白术,则可发汗祛除寒湿。2、增减药量:组成相同,药量各异,功效、主治改变。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组成——大黄、厚朴、枳实,前者重用大黄,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后者重用厚朴,主治气滞便秘。3、剂型改变:普通认为是汤剂效速,丸剂缓解。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4页

三、方剂剂型

1、汤剂2、丸剂3、散剂4、膏剂5、丹剂6、酒剂…….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5页第二节方剂分类及惯用方剂

一、解表剂

概念:以辛散解表药为主组成,含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方剂。属于汗法。主治:表证,或麻疹未透,疮疡、水肿初起之时。分类:辛温解表剂——用于表寒证,如麻黄汤;辛凉解表剂——用于表热证,如银翘散。注意事项:煎药时间不可过长,以免药性耗散,影响疗效;汗出恰到好处,不可过汗,以防损伤正气。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6页

麻黄汤:【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烧,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方解】麻黄——君药,苦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臣药,温经散寒,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而散风寒。杏仁——佐药,降利肺气,止咳平喘。甘草——使药,缓中,制约麻、桂发汗不致过猛。【方歌】辛温发汗麻黄汤,麻桂杏草共煎尝,恶寒发烧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康。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7页

1、银翘散:

【组成】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荆芥穗,牛蒡子,淡豆豉,芦根,甘草。(10味)【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卫分证及风热表证——发烧,微恶风寒,无汗或汗少,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方解】金银花、连翘——君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解毒利咽;芥穗、豆豉,辛微温,助君药宣散在表之邪——共为臣药。芦根、竹叶、桔梗——佐药,清热生津,利咽化痰。甘草——佐使药,除调和诸药外,又助桔梗清利咽喉。【方歌】

辛凉解表银翘散,竹叶荆牛薄荷甘,豆豉桔梗芦根入,风热外感服之安。

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8页

二、祛风剂

概念:以辛散祛风或息风止痉药品组成,含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作用方剂。风病分类:一是外风,即风邪侵袭人体头面、经络、肌肉、关节、筋骨等所致病症;二是内风,即脏腑功效失调所指病症。分类:疏散外风剂——祛风散邪剂(如川芎茶调散)+祛风除湿剂(如独活寄生汤);平息内风剂——镇肝息风剂(如镇肝息风汤)+凉肝息风剂(如羚角钩藤汤)+滋阴息风汤(如三甲复脉汤)。注意事项:祛风剂药性温燥,津液不足、阴虚有热者慎用。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9页

川芎茶调散——祛风散寒止痛,临床惯用于外感风邪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2、独活寄生汤:【组成】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白芍,川芎,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炙甘草,桂枝。(15味)【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细弱。【方解】独活——君药,长于去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防风、秦艽,祛风胜湿;桂枝,温散寒邪,通利血脉;细辛,祛寒止痛;共为臣药。寄生、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养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又为使药。【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0页三、祛湿剂

概念:由祛湿药品组成,含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方剂。分类:五类,即芳香化湿剂(如藿香正气散)、苦温燥湿剂(如平胃散)、淡渗利湿剂(如五苓散)、清热化湿剂(如茵陈蒿汤、八正散)、温阳化湿剂(如真武汤)。临床惯用成药:藿香正气丸(散、水)——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胃肠型感冒);八正合剂——主治湿热淋证(泌尿系感染)。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1页

3、藿香正气散:

【组成】藿香,紫苏,白术,白芷,茯苓,大腹皮,厚朴,半夏,陈皮,桔梗,炙甘草。(11味)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霍乱吐泻,恶寒发烧,头痛,恶心呕吐,胸膈满闷,腹痛腹泻,苔白腻,脉浮缓。

【方解】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理气和中止呕——君药。白芷、紫苏:辛温发散、解表散寒;厚朴、大腹皮:行气除满;桔梗:宣肺利膈,解表化湿——臣、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使药。生姜、大枣调理脾胃,外合营卫。

【方歌】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皮苓术朴,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祛除。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2页

四、清热剂

概念:以清热药品组成,含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作用,治疗里热证方剂。属于清法。分类:六类,即清气分热剂(如白虎汤)、清营凉血剂(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剂(如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暑剂(如淸暑益气汤)、清脏腑热剂(如龙胆泻肝汤)、养阴清热剂(如青蒿鳖甲汤)。注意事项:标准是表证已解,热已入里,但还未坚固时使用。而且寒凉药品易伤脾胃,必要时配伍护胃之品。

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3页

4、白虎汤:【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4味)【功用】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状热面赤,烦渴饮冷,汗出恶热,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方解】石膏——君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臣药,清热生津;粳米、甘草——佐使药,和胃护津,防寒凉伤中。

【方歌】白虎膏知甘草粳,辛寒清热津能生,热渴汗出脉洪数,气分大热此方清。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4页

五、和解剂

概念:凡含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等作用,治疗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寒热错杂及表里同病方剂,称为和解剂。属于和法。分类:三类,即和解少阳剂(小柴胡汤)、调和肝脾剂(逍遥散)、调和肠胃剂(半夏泻心汤)。注意事项:凡邪在肌表,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皆不宜使用和解剂。

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5页

5、逍遥散: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外加煨姜,薄荷。(6味)【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证——两胁作痛,胸闷嗳气,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胀,舌淡红,脉弦细。【方解】柴胡——君药,疏肝解郁,畅达肝气。白芍,养血柔肝;当归,养血活血;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为臣药。白术、茯苓——佐药,健脾益气。薄荷,疏散郁遏之气;生姜,降逆和中;亦为佐药。甘草——使药,补中而调和诸药。【方歌】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姜薄荷,两胁作痛饮食少,疏肝养血治脾弱。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6页

六、消导剂

概念:由消食药品组成,含有消食健脾、除痞化积等作用,治疗食积停滞方剂。属于消法。凡由气、血、痰、湿、食、虫等壅滞而成积滞痞块,均能够使用。临床惯用成药:保和丸——消食和胃,治疗食积证。

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7页

七、催吐剂

概念:由涌吐药品组成,含有涌吐痰涎、宿食、毒食等作用,治疗痰厥、食积、误食毒物等方剂。属于吐法。注意事项:该剂作用峻猛,故年老体弱、孕妇、产后均非所宜。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8页

八、泻下剂

概念:由泻下药品组成,含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方剂。属于下法。分类:四类,即寒下剂(如大承气汤)、温下剂(如温脾汤)、润下剂(如麻子仁丸)、逐水剂(如十枣汤)。注意事项:表邪已解,里实已成,方可应用。若表邪未解,里实已成,可表里双解。对年老体弱、孕妇、产妇及病后体虚者,慎用或禁用。另外,该剂易伤脾胃,见效即止。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9页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

概念:由祛痰平喘药品,含有祛痰平喘作用,主治咳嗽、哮喘方剂。分类:四类,即燥湿化痰剂(如二陈汤)、清热化痰剂(如清气化痰丸)、润燥化痰剂(如贝母瓜蒌散)、温化寒痰剂(如小青龙汤)、止咳平喘剂(如定喘汤)。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0页

6、二陈汤:【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4味)。【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咳出,胸膈胀满,恶心呕吐,肢体倦怠,苔白腻,脉滑。【方解】半夏——君药,燥湿化痰,降逆和胃。陈皮——臣药,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茯苓——佐药,健脾利湿。甘草——使药,和中补脾,调和诸药。【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均,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病此方珍。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1页十、温里剂

概念:由温热药品组成,含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作用,治疗脾胃虚寒、阴盛阳衰、亡阳欲脱等里寒证方剂。属于温法。分类:两类,即温中祛寒剂(如理中汤)、回阳救逆剂(如四逆汤)。注意事项:本类药品辛温燥热,对阴虚、血虚、血热者均忌用。并应区分寒热真假,如真热假寒,不可误用。

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2页

理中丸:【组成】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4味)。【功用】温中散寒,健脾益气【主治】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按喜暖,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方解】干姜——君药,辛热,温中祛寒,扶阳抑阴。人参——臣药,补中益气。白术——佐药,健脾燥湿。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方歌】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白术草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附子理中丸)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3页

十一、理气剂:概念:由理气药品组成,含有行气或降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方剂。分类:两类,即行气剂(如越鞠丸)、降气剂(如旋覆代赭汤)。注意事项:理气剂辛香而燥,易伤津耗气,故对气虚、阴虚火旺者及孕妇等,应该慎用。

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4页十二、理血剂

概念:由理血药组成,含有调理血分作用,治疗血分病方剂。分类:两类,即活血祛瘀剂(如血府逐瘀汤)、止血剂(如小蓟饮子)。注意事项:活血祛瘀剂性多破泄,对于月经过多、孕妇慎用或禁用。止血方属于治标,病情缓解后,应该审因论治。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5页

7、血府逐瘀汤:

【组成】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川芎,牛膝,桔梗,柴胡,甘草(11味)。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

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痛如针刺有定处,或呃逆日久,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舌见瘀点、瘀斑,脉涩或紧。【方解】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为君药。柴胡、枳壳,疏肝理气;桔梗,开宣肺气;气行则血行,助君药活血祛瘀;生地、当归,养血活血,使祛瘀不伤阴血;同为臣佐药。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牛膝芎赤芍,柴胡枳壳桔甘草,胸中瘀血用之妙。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6页

十三、补益剂

概念:由补益药组成,含有补养气、血、阴、阳作用,治疗各种虚证方剂。分类:四类,即补气剂(四君子汤)、补血剂(四物汤)、补阴剂(六味地黄汤)、补阳剂(金匮肾气丸)。注意事项:真实假虚证、正气未虚而邪气亢盛者,不宜使用补益剂。对虚不受补者,宜先调理脾胃,使之补而不滞。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7页8、四君子汤:【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4味)。【功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方解】人参——君药,甘温,益气健脾。白术——臣药,健脾燥湿(脾虚易生湿)。茯苓——佐药,健脾渗湿。甘草——使药,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方歌】

参术苓草四君汤,益气健脾推此方,食少便溏体羸瘦,甘平益胃效相当。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8页

9、四物汤:【组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4味)。【功用】养血调经【主治】冲任虚损,血虚血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月经不调,量少不畅,或经行腹痛等。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或细涩。【方解】熟地——君药,滋阴养血、补肾填精。当归——臣药,补血活血,养血调经。白芍,养血敛阴;川芎,活血行气;共为辅佐药。【方歌】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宗,妇人经病常应用,临证之时在变通。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9页10、六味地黄汤:【组成】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6味)。【功用】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足跟痛,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方解】熟地——君药,滋补肾阴。山萸肉,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共为臣药。泽泻,利湿泄浊;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肝泻火,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渗利脾湿,助山药之健运;均为佐药。六味适用,三补三泻,以补为主。【方歌】

六味地黄益肝肾,萸山茯苓泽泻丹,腰酸头晕又耳鸣,遗精盗汗潮热安。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0页

十四、固涩剂

概念:由固涩药组成,含有收敛固涩作用,治疗气、血、津、精耗散滑脱之证方剂。分类:四类,即敛汗固表剂(玉屏风散)、涩精止遗剂(金锁固精丸)、涩肠固脱剂(四神丸)、收敛止带剂(清带汤)。注意事项:凡外邪未去者,不能使用该剂。由实邪所致热病多汗、火扰精室、热痢初起、食滞泄泻、实热崩带等,均非本剂所宜。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1页

11、玉屏风散:【组成】防风,黄芪,白术(3味)。【功用】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也治疗体虚腠理不固,易于感冒者。【方解】黄芪——君药,补益脾肺,固表止汗。白术——臣药,健脾益气。防风——佐药,解表祛风。【方歌】玉屏风散最有灵,黄芪白术与防风,表虚汗多易感冒,药品虽少效相成。中医方剂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2页

十五、安神剂

概念:由重镇安神或滋养安神药品组成,含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方剂。分类:两类,即滋阴养血安神剂(酸枣仁汤)、重镇安神剂(朱砂安神丸)。注意事项;该剂多由金石类药品组成,易伤胃气,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另外,朱砂含有一定毒性,久服易慢性中毒,应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