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三章 育人选才-中国传统教育_第1页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三章 育人选才-中国传统教育_第2页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三章 育人选才-中国传统教育_第3页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三章 育人选才-中国传统教育_第4页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三章 育人选才-中国传统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ExcellentTraditional文化ChineseCulture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章育人选才——中国传统教育主讲人:X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录壹古代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古代教育的特点和原则叁古代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肆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当代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节

古代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明·朱舜水《舜水先生文集·劝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古代的入学礼《礼记·冠义》言:“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人认为学礼的第一步就是从端正仪容仪表开始,故形成了“先正衣冠,后明事理”的观念,因此,古代入学的第一步是正衣冠,着学服。据史载,古代学童在入学之前首先要换上学服,然后完成拜笔,跨过泮池,走过壁桥,到大成殿参拜孔子,举行入学仪式等流程,以表明自己向学的态度,这便是古代的入学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古代的入学礼古代的入学礼也叫做“入泮礼”,源于周代各诸侯国的学校前有半圆形的水池,名“泮水”,故学校被称为泮宫,古代孩童入学即称为“入泮”。“入泮”的第一步是“正衣冠”。在这个环节里,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而后,学童们在先生的带领下,跨过泮池,进行拜师礼,先拜孔子,再拜先生。拜先生时,学童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用以表达弟子心意。完成后,学童间也要互相鞠躬,表示互爱互帮。拜师礼结束,学童们还要净手,即将手放到水盆里,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寓意为净手净心,去除杂念,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心无旁骛。此外,还必须填写“亲供”,相当于新生入学登记表,写下自己的“年龄、籍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点拨:“入泮礼”不仅是学童入学举行的仪式,更是古人尊师重道、崇尚文化教育的体现。“入泮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并称为人生四大礼。明清时期有“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的说法,这里的“入泮宫”特指在州县考试中了秀才的童生们入学做生员时所行的入学仪式,而非学童出入学校的入学仪式。知识课堂(一)早期教育的萌芽我国古代流传的神话故事里早有关于教育的记载,如燧人氏“教民熟食”伏羲氏“教民畋猎”的故事。此时的教育内容只限于对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各类经验的传授,教育方式也以口耳相传和亲身示范为主,还没有成为一项专门的社会活动,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而更应该看作是早期教育的萌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古代教育的起源我国古代教育起源于奴隶社会,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教育逐渐成为一项专门的社会活动,而这些教育场所作为早期教育机构,即学校的雏形,是我国古代教育产生、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三)古代教育的发展我国古代教育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机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教育机构的变革也推进了教育的持续发展,教育机构的历史变迁过程是我国古代教育不断规范与完善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奴隶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壹壹贰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奴隶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壹壹(一)夏朝——“庠”“序”“校”

夏朝出现的“庠”“序”“校”,均是由地方举办的学校,其中“庠”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作为早期的学校,后人也以“庠序”作为学校的代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孟子·滕文公上》:“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伦理道德知识培养政治人才这些教育机构主要教授知识课堂奴隶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壹壹(二)商朝——“学”“瞽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商朝在“庠”“序”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学”和“瞽宗”。其中“学”分为“大学”和“小学”,“大学”以教授礼乐为主,“小学”则以文字教学为主。奴隶社会教育机构知识课堂奴隶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壹壹(二)商朝——“学”“瞽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瞽宗”原本是商代由乐官主持祭祀的地方,由于殷人重视祭礼,而祭祀时要用乐舞,瞽宗也是传授礼乐的场所,专门用作贵族子弟接受礼乐教育。奴隶社会教育机构知识课堂奴隶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壹壹(三)西周——“国学”“乡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周在都城和地方分别建立了“国学”和“乡学”两种教育机构,其中“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

“大学”又细分为“天子的大学”和“诸侯的大学”。知识课堂奴隶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壹壹(三)西周——“国学”“乡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子的大学”分设“成均(南学)”“上庠(北学)”“辟雍(太学)”“东序(东学或东胶)”“瞽宗(西学或西雍)”等机构;“诸侯的大学”又叫做“泮宫”。

“乡学”又以乡、州、党、闾不同行政等级分设“校”“序”“庠”“塾”机构。泮宫知识课堂奴隶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壹壹(三)西周——“国学”“乡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教育机构:“国学”(都城)和“乡学”(地方)(2)主要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典型特点: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礼乐示意图知识课堂奴隶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壹壹(四)春秋时期——私人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秋时期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折过渡的时期,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时期可以自由办学、就学、教学,教育机构多是一些私人机构。私学盛行打破了以往贵族对于教育的垄断,形成“官学”和“私学”共存的局面,这也是这个时期教育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自由的办学环境和竞争机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教育家,催生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如孔子、荀子、墨子等提出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奴隶社会时期,古代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形成了以“六艺”为核心内容,旨在为统治者培养政治人才的教育体制。私学的兴起虽说打破了贵族阶层对于教育的垄断,为广大平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但影响不够广泛,这个时期的教育表现出严格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特征。知识课堂壹奴隶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一)战国时期——私学兴盛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这个时期的教育延续了春秋时期私学兴盛的景象,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教育机构当属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1.稷下学宫(1)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主办、私学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2)它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大部分学派,主要有道、儒、法、名、兵、农、阴阳、纵横等诸家,成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一)战国时期——私学兴盛2.稷下学宫的作用(1)有力地促成了当时思想文化发展的繁荣局面(2)推动了诸子百家关于教育思想的自由论述与广泛传播,扩大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力(4)推动了封建社会长期尊儒家文化为教育正统的教学体系的形成,也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二)汉朝时期——官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朝时期仍处于私学和官学并存的阶段,但官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汉朝时期的官学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二)汉朝时期——官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西汉——“太学”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立了“太学”:(1)教育的主要内容:儒家经典(2)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经学,(3)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巩固了儒学在教育体系中的正统地位以及官学在教育体制中的正统地位。(4)我国最早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主要内容的最高学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二)汉朝时期——官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东汉——“鸿都门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东汉时,出现了专门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教育机构“鸿都门学”,它开设了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研习文学、艺术的专门院校。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二)汉朝时期——官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汉代开始,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与选官制度的发展联系日益紧密。在“独尊儒术”和“以经取士”的双重影响下,汉代家学也日益兴盛,成为当时私学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中有着独特作用。汉代家学往往在生活实践、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没有特定时间、没有固定场所、没有专门的教材,凡历律、天文、数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专门技术都是家学的重要内容。家学还注重培养正确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尤其重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伦理道德教育。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承两汉、下启隋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延续汉代设立教育机构,在兴办“太学”的基础上,增设“国子学”。“国子学”隶属于“太学”,专为士族子弟所设,目的是维护门阀士族在教育上的特权,相伴而生的还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承两汉、下启隋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教育特征。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一度使教育的发展面临困境,但融合儒、道思想的玄学的兴起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国子学”以教授儒家经典著作为主要内容,也教授《周易》《老子》《庄子》之学,丰富了教育内容。教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形成了此时期教育的“上承两汉、下启隋唐”的时代特征。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四)隋唐时期——首次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为了加强教育管理,隋朝在中央设立了国子寺(隋炀帝时更名为国子监),国子寺统一管理“五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教育,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隋朝在地方上也设置了相应的教育机构,如里学、乡学、府州县学。隋朝还允许私人办学,并明确规定了中央官学中师生的数量。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四)隋唐时期——首次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唐朝继承隋的教育体系,设国子监,由国子监统一领导下设的“六学二馆”:“六学”是在隋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律学”;“二馆”指“弘文馆”和“崇文馆”,以“国子学”为主要教育内容。唐朝推崇道教,在中央和地方都设置了“崇玄学”,专门教授《道德经》《庄子》《列子》等道教经典,学生毕业后也可参加科举考试。此外唐朝还设立了教授医学、天文学、数学、舞蹈、音乐等学科的学校,学科设置较前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弘文馆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五)宋朝时期——催生新的教育机构“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教育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传统儒学在宋朝也获得了新生,先后出现了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都对这个时期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突出表现在推动了民间的办学,催生了新的教育机构“书院”。“书院”最早萌芽于唐朝,在宋朝得到了迅速发展。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五)宋朝时期——催生新的教育机构“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石鼓书院。

宋朝的书院成为传授、研究理学的新阵地,是继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后,学术思想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尤其是理学“经世致用”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又一重要思想,而书院作为民间办学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影响范围。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六)元朝时期——书院逐渐“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朝的教育仍处于官学和私学并行的状态。元朝时在中央设立针对汉人教育的儒学教育机构——国子学的同时,设立针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机构──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专门学习波斯文字(也叫亦思替非文字),是我国中央官学中最早的外国语学校,有利于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此外,元朝的中央官学还有针对专业技术的教育机构,如设立司天监、太医院等政府专职机构下属的专业学校。地方上,设立了路学、府学、州学、县学、小学和社学的儒学系统。同时设立相关教育管理机构。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六)元朝时期——书院逐渐“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院在元朝也得到了延续,但发展并不突出,在中央集权的发展背景下,书院丧失了原有的自由讲学、注重学术、开放办学等传统优势,逐渐“官化”。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七)明朝时期——私人办学进一步得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朝在开国之初就非常重视教育,制定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全国各地大兴学校,促进了教育的普及。明代在中央设立国子学,在地方设立府学、州学、县学、宗学、社学等,其中“社学”虽由官方设立,但朱元璋规定“有司不得干预”,因此具有半官方性质。明朝私人办学进一步得到发展,地方兴起了义学和乡学,这些私学对于当时的社会教化和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七)明朝时期——私人办学进一步得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朝时期书院形式的教育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地方教育的兴盛,但受到学术、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书院教育时兴时衰,以东林书院为代表,其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信条下,鼓励学生充分关心社会现实问题、批评政治黑暗、抨击官场腐败,从而被称为带有政治色彩的“东林党”。另外,书院作为相对自由的教学机构,不只是深刻影响了当时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还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七)明朝时期——私人办学进一步得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朝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都极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地方教育的发展尤为突出,无论是官办还是私办的地方教育机构,在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下,不以贫富贵贱作为入学限制,为大量的民间子弟提供了学习机会,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普及,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八)清朝时期——沿袭明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清朝建立之初,教育机构的设立基本沿袭明制。中央设立的国子监是最高国家教育机构,也是主管各类学校的最高行政机构,还针对满族贵族子弟增设了宗学、觉罗学、旗学、算学馆等;地方上按照行政区城设置府、州、县学,并在云南偏远地区设立义学。清代私学的发展以书院、书塾为主要形态,教授内容均以基础小学为主。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九)近现代时期——诞生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学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现代时期,在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下,我国以传统“四书五经”为纲的教育体系受到极大的冲击,迫使清朝进行教育改革,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指导下,诞生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学堂。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九)近现代时期——诞生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学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堂”通过教授西方先进技艺,促进了西方先进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逐步促使了科举制度崩溃。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使传统的儒学教育体系失去了发展的土壤,清政府设立的国子监以及主管教育的礼部也一一被废止。至此,延续两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彻底瓦解。知识课堂封建社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发展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时期,教育活动得到了极大的规范和发展,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日益完备,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但在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和历代以经取士选官制度的影响下,官学仍具有正统地位。各级教育机构都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育内容,各个时期根据实际情况,对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儒学进行了创新,其教育的主要目的仍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政治人才,科举制的产生为寒门学子提供了做官的可能,但仍没有改变古代教育具有严格等级制和阶级制的本质。第二节

古代教育的特点和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

——宋·范仲淹《上时相仪制举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点拨:孟母三迁和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亚圣孟子的伟大成就以及五子登科的经典传奇使得孟母和窦燕山成为教子有方的典型家长代表,他们的故事也被看作是成功家庭教育的典范。知识课堂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与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古代教育由奴隶社会发展至封建社会的历史清晰地展现了古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与演进,也详细地记录了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我们透过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可以对古代教育的特点和原则进行更全面的概括,这不仅有利于对古代教育史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而且对当前教育制度的研究和完善具有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特点壹壹贰古代教育的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特点壹(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我国古代社会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生产力发展过剩,促使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教育工作,而早期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特权,只有奴隶主和贵族子弟才能参加,这样就导致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和参加教育活动的人都不参与生产劳动,而参与生产劳动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没有资格接受教育的现实状况。私学的兴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对于教育的垄断,保障了平民的受教育权,但小农经济下,有能力参与教育活动的人并不多,因此,古代教育长期保持着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征,具有非生产性。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特点壹(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我国古代在重视教育和尊崇儒学的双重影响下,产生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这种思想广泛影响着当时的读书人;另外,伴随教育产生的选官制度使得求取功名成为读书人的首要目的,以经取士的选官标准导致多数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些也可视为影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因素。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特点壹(二)教育具有严格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教育的阶级性是指教育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政治服务,一方面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政治人才,另一方面是教化民众,巩固统治。并且,在古代社会只有贵族子弟或官家后代才有机会接受正统教育,私学兴起后,少数平民百姓可以接受教育,仅限于民间教育。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特点壹(二)教育具有严格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教育的等级性是指在统治阶级内部,教育的等级森严,同一阶级不同阶层的人根据家庭出身、父兄官职等接受不同等级的教育。教育的等级性在教育制度上也有所反映,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特点壹(三)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融合佛、道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遵循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兼融佛、道文化的发展轨迹,教育作为发展文化的主要活动,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轨迹。教育活动中儒、释、道的融合不断深入,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但自始至终,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没有被撼动过。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特点壹(四)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忽视科学文化知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我国奴隶社会时期以“六艺”为教育内容,除“礼”“乐”的伦理道德教育外,“射”“御”“书”“数”也涉及技能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六艺”关注到了人的多方面发展,但“礼”“乐”在“六艺”中占主导地位,其他技能教育居于附属地位。在儒学教育体系中,不管是“忠、孝、悌”“仁、义、礼、智、信”,还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都是出于维护统治目的下的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塑造,而古代的选官制度更是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引领了社会教育发展的风向。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特点壹(四)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忽视科学文化知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虽然古代教育发展历程中,学科的设置也越来越丰富,但相较于儒学,始终处于边缘位置,而且教育的等级观念也使人们以儒学为尊,对其他学科较为轻视。我国古代教育注重伦理道德,忽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弊病在清代完全显露了出来,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下开始探索新一轮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特点壹(五)官学和私学并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由贵族垄断的官方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私学应运而生。此后,我国的教育形成了官学和私学并行的特征。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特点壹(五)官学和私学并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私学的繁荣离不开众多思想家、教育家和创办者的推动,同时也离不开官方的支持。从教育内容上看,私学和官学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于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授,对百姓起着同样的教化功能,所以对于统治阶层构不成威胁,私学特有的民间属性甚至更有利于统治阶层推行教化,因此官方还一度支持并帮助私学的发展,这也是官学和私学长期并存的原因。繁荣的私学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原则贰(一)因材施教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因材施教的本质是立足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个体差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各尽其才、有所进步。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因材施教”这一概念,但却是第一位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的老师,如《论语》所载“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论语·先进》),“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等都有体现。后代的教育家都大力继承和推广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也成为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原则。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原则贰(二)循序渐进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育者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学。老子最早提出循序渐进原则,他在《道德经》中论述道“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章》),老子认为对于事物的认识要经历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细到大的过程,启发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从小处、细处做起。这一原则也被广泛认可,并推行于教育教学中。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原则贰(三)启发式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启发式原则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礼记·学记》:“君子三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这些都体现了早期儒学教育家对于启发式教学的探索,推动启发式教学被广泛用于后代的教育活动中。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原则贰(四)巩固性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巩固性原则强调学习要不断地复习,在加深记忆的基础上,不断加深理解,能够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教学理念最早体现了学习的巩固性原则,尤其对于以经学为主体教育内容的古代社会,更强调读书的巩固性原则。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原则贰(五)教学相长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教学相长要求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都得到提高。《礼记·学记》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最早体现教学相长原则的。教学相长原则广泛应用于古代的教育实践中,诸如孔子“言传身教”的教学活动以及百家争鸣背景下各家学派在自由辩论中传播思想主张的群体活动。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原则贰(六)学思结合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学思结合要求学习不仅要学,还要深入思考。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是最早对学、思的关系进行的论述。明代教育家王夫之继承孔子学思结合的思想,提出:“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二者不可偏废,必相资以为功。”(《四书训义·卷六》)即主张“学思相资以为功”,只有学和思的互相辅助才能更好探究学问,同时他也认为学和思相互促进,学的知识越多,思考就会越深,思考越深则会促使去学习更多的知识。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原则贰(七)量力性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量力性原则强调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合理地组织教学。墨子教弟子会视其程度的深浅、能力的强弱而有所不同,首倡“量力性原则”。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礼记·学记》载:“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这些均体现了对量力性原则的肯定和推崇。此外,朱熹的“大学”“小学”分阶段教学和王阳明对学生坚持“量其资禀”进行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学有余力”理论,对量力性原则均有体现。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原则贰(八)知行结合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知行结合原则要求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尤其强调对于伦理道德教育的学习和践行。孔子认为“学”要与“思”结合,同样要与“行”结合,他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这是关于知、行关系最早的论述。知识课堂古代教育的原则贰(八)知行结合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宋明两代,有关知行关系的探讨更为深刻,出现朱熹“知先行后”、王阳明“知行合一”以及王夫之“行先知后、知行并进”的观点,其中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影响最大。虽然他们对于知、行关系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根本上都主张知行结合,提倡将道德认识落实到道德行为中。在后世的教育中,知行结合原则,不仅对于道德教育意义重大,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以致用都具有指导意义。第三节

古代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孔子借伞原文: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吝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译文:孔子将要外出,天要下雨但是没有带伞。门人提醒说:“子夏有伞。”孔子却说:“子夏这个人十分吝啬财物。我认为与人交往,要善于推崇别人的长处,而要避开别人的短处,这样才能长期交往下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点拨:孔子借伞的故事中,孔子认为子夏十分护财,老师向他借伞,他不借,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他借,自己肯定要心疼。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一位善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这也是他“仁者爱人”思想的生动体现。知识课堂“仰止弥高,钻之弥坚。”在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演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家,他们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对于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当下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具有指导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老子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主张,他的教育思想也是围绕“道”开展论述的,具体如下。老子(前571—不详)知识课堂老子壹(一)人性自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老子从道的虚无性推衍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朴素无私的。他认为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婴儿时期,因为“婴儿”是“天性自然”的状态,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他反对人为的教育。虽然他对于教育的态度比较消极,但这种“人性自然”观对于教育过程中尊重教育规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具有启发意义。知识课堂老子壹(二)不言之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老子曾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他认为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他又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五十六章》)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通常不多说话,而多说话的人不智慧”。“不言”,一方面是他“无为”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表达他认为语言教育没有意义,强调“身体力行”的观点。“不言之教”是老子主张的教育的根本原则。知识课堂老子壹(三)循序渐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老子曾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章》)又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他认为事物的发展由难到易,所有的成绩都是反复积累的过程,人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得以丰富。知识课堂老子壹(四)防微杜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老子曾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他认为“事物在安稳时容易控制,在没有不好的发展趋势时容易谋划,在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因此要防微杜渐,在事物发生变化之前就要提前做好打算”。在“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也体现老子认为事物的难和易是互相转化的,应当在它还容易的时候着手,而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应当从细微处做起。知识课堂老子壹(五)善人之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老子曾说:“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大迷。是谓要妙。”(《老子·二十七章》)意思是说:“好人可以做好人的榜样,而不好的人也可以做好人的反面教材。如果一个人不重视能够引领他前行的人,并以他作为榜样,也不借鉴吸取不好的人的经验教训,那么这种人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个很糊涂的人。这是一个精要深奥的道理。”老子认为善于向他人学习是十分明智的做法,他推崇这种行为。知识课堂孔子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也是我国教育思想理论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多体现在《论语》中,其教育主张对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如下。孔子(前551—前479)知识课堂孔子贰(一)有教无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认为教育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论语·述而》中:“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知识课堂孔子贰(二)启蒙引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论语·阳货》中,“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生来天性都一样,后天的学习使人的品行发生了变化。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到学生努力思考之后仍不明白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但又不能完善表达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这里不仅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也体现了他对于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重视。知识课堂孔子贰(三)因材施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面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集中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主张。知识课堂孔子贰(四)学思行并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习要学思结合。孔子还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思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得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行为。孔子在学、思的基础上,也论述了行的重要性。知识课堂孔子贰(五)学无常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均反映了孔子主张善于向别人学习的思想。知识课堂孟子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尊称为“亚圣”。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如下。孟子(前372—前289)知识课堂孟子叁(一)人性本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下流一样自然。”“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因为“人性善”,所以“明人伦”很重要,而教育是主要途径。知识课堂孟子叁(二)教亦多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这句话的大意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化育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这是孟子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也反映了他的因材施教思想。知识课堂孟子叁(三)引而不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这句话是说:君子拉满了弓而不发射箭,只做出要射的样子。他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有能力学习的人便跟着他做。表达了他的启发式的教学主张。知识课堂孟子叁(四)深造自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这句话是说: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孟子认为学习应该自己主动探究和钻研,表达了他倡导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主张。知识课堂荀子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荀子,也叫荀况、荀卿,战国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如下。荀子(约前313—前238)(叶荣迪画))知识课堂荀子肆(一)任性去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他认为人生性是恶的,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可以改善人,实现去伪存善。知识课堂荀子肆(二)重在积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荀子·劝学》曾写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他认为经过长期的“积”和“渐”,才能带来事物的质变,因此学习也要不断积累。知识课堂荀子肆(三)培养德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荀子·礼论》中写道:“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肯定人的欲望,但他认为人的欲望需要用礼仪法度来加以制约,需要通过教育来抑制人的恶。知识课堂荀子肆(四)师术有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对教师提出四个要求,即有尊严、有威信;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信仰;能循序渐进、不凌不乱地进行教学;能了解精细的道理而且能加以发挥。知识课堂墨子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墨子,名翟,战国初期宋国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如下。墨子(前476年或前480年—前390年或前420年)(叶荣迪画)知识课堂墨子伍(一)兼爱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人之间缺少爱,因此他主张兼爱非攻。他认为每个人如果都能做到“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国”,社会就会和谐,达到“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理想状态。知识课堂墨子伍(二)尚贤重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墨子在政治上主张“尚贤”,因此他主张教育要培养“贤士”,“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因此也称为“兼士”。“兼士”要具备三个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他对于“兼士”的要求既集中体现了他的兼爱主张,也体现他重视德行、重视思辩的主张。墨子主张的思辩教育包括思想方法、形式逻辑以及辩论才能的教育。知识课堂墨子伍(三)各从所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兼士”,而“兼士”要学习生产、军事科学技术知识及自然科学知识,获得从事各项事务的实际本领。知识课堂墨子伍(四)重视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墨子认为统治者应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做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墨子·节用中》)。减少与民无利的开支,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国家就会积累财富。知识课堂墨子伍(五)量力而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墨子在教育中首倡“量力性原则”,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量其力所能至”,即强调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和估计学生的现有能力水平,合理地组织教学,“量力而教”。知识课堂董仲舒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董仲舒,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如下。董仲舒(前179—前104)知识课堂董仲舒陆(一)以德为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董仲舒认为“徳教”是立国之本,提倡以德治国,他把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他在德育方法上强调“谨小慎微”,采取“众小成多、积小致巨、渐以致之”的方法。知识课堂董仲舒陆(二)尊儒兴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闲使能。在单打文教政策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多连博贯、学贵专一、强勉努力、以仁安人、以意正我、明于性情、必仁且智”的教育原则和方法,重视学习的专注、钻研和贯通等。知识课堂董仲舒陆(三)师者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圣化”是董仲舒针对教师提出的,他在《春秋繁露·玉杯》中提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齐时蚤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吾取之。”“圣化”原则要求教师具备高水平教学能力,甚至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要求教师以身作则,注意学生的才性特长,把多种教学原则合理地结合运用,注重教学上的综合效应。知识课堂韩愈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如下。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知识课堂韩愈柒(一)“进学”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为了对抗佛教的“法统”,韩愈提出了儒家的“道统”,主张以《论语》《孝经》等古代经典作为入学的基础教材,他认为学生应当先学习这些经典中的道德和伦理原则,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恢复儒学的独尊地位。知识课堂韩愈柒(二)“师说”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韩愈既肯定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既要求学生虚心向教师学习,又鼓励学生敢于超过教师;既提倡乐为人师,又强调不耻下问,虚心拜人为师。他特别强调师德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以真实的品德和学识去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知识课堂韩愈柒(三)注重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韩愈提倡注重实践教学,他主张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应用知识。知识课堂韩愈柒(四)教育与政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韩愈认为教育和政治是紧密相关的,因此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他主张国家应该加强教育投入,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知识课堂韩愈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总的来说,韩愈的教育理论强调品德修养、实践教学和举贤用人等,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教育家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课堂朱熹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朱熹,字元晦,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后人尊称为“朱子”。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史也影响深远。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如下。朱熹(1130年—1200年)知识课堂朱熹捌(一)分段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主张不同阶段有相应的教育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他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主要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由于小学儿童学习和思维能力有限,因此他明确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即从日常生活学习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15岁以后进入大学教育阶段,以经学为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习得经世致用的学问。知识课堂朱熹捌(二)读书六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朱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提出“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包括六条基本原则,分别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知识课堂朱熹捌(三)小大皆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朱熹提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他认为圣人施行教育,应依据各人的不同资质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资质和才能小的,就培养成低一级的人才;资质和才能大的,就培养成高一级的人才,不放弃任何一个人。这也是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知识课堂朱熹捌(四)知先行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朱熹曾说:“知与行功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二者皆不可偏废。如人两足相先后行,便会渐渐行得到,若一边软了,便一步也进不得。”“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十四》)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知”与“行”二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但“知先于行”,而“行”更为重要。因此,他主张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一体两面,在德育过程中既要“致知”又要“力行”。知识课堂王守仁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明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如下(王守仁1472年—1529年)知识课堂王守仁玖(一)致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所谓“良知”,就是道德意识。他认为“良知”人人都具有,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内心的“良知”。“致良知”是王守仁的“心即是理”的主观唯心思想在教育思想中的体现。知识课堂王守仁玖(二)知行合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知行合一”中的“知”指内心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行”指人的实践活动。在有关认识和实践关系的这一问题的探讨上,王守仁认为“知”和“行”是统一的,不能分开而论。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强调对道德的践行,只有“行”,“知”才能算真知,德育的作用才能实现。王守仁还强调“以知为行,知决定行”,他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徐爱录》)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功夫。知识课堂王守仁玖(三)随人分限所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王守仁主张“致良知”,而他认为儿童时期保持的“良知”最多,受外界影响最小,因此他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他主张针对儿童的特点,对他们开展不同于成人的教育,还要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多样化设计,增加“诗歌”“习礼”等。他还提倡要顺应儿童的发展天性,培养他们的志趣,并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个性差异,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值得一提的是,王守仁还主张减轻儿童的学业负担,提出“学有余力”的教育观点。他认为教书不在多,而重在精熟,因此读书也不应求多,而在于求精。知识课堂王夫之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如下。(王夫之)知识课堂王夫之拾(一)因人而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王夫之认为学生之间存着个体差异,他们“质有不齐”,有刚有柔,有敏有钝;“志量不齐”,有大有小;德性不同,有优有劣;知识不等,有多有少。他进而提出“因人而进”的德育原则,强调教育者要根据差异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知识课堂王夫之拾(二)行先知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王夫之不同意朱熹“先知后行”的观点,他认为行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而只有知,就不存在行。同时,他也否认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他认为“知”与“行”是不同的,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相互为用。他还强调“力行然后知之真”,“知”的目的也是为了“行”,认为“力行”不仅是获得真知的方法,也是知的目的。因此根据他的“知行观”,他主张“学以致用”。知识课堂王夫之拾(三)学思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王夫之指出:“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二者不可偏废,而必相资以为功。”(《四书训义·卷六》)他认为,探究学问离不开“学思结合”。他又指出:“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四书训义·卷六》)王夫之进一步论证了“学”和“思”的相互辅助关系,是对孔子“学思结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知识课堂王夫之拾(四)善教善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王夫之认为:“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四书训义·卷五》)他指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教师善教才能促使学生善学,教学效果才会更好。而学生要自己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正如“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已矣”(《四书训义·卷三十五》)。知识课堂黄宗羲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学者尊称其“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如下。(黄宗羲)壹知识课堂(一)力学致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黄宗羲主张“躬行实践以求知,力学致知”,强调勤奋好学、格物致知,以实际行动对学问进行不断的探索。拾壹黄宗羲知识课堂(二)经世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黄宗羲批判理学和科举制度,主张教育要坚持“经世致用”。他主张改革科举取士制度,提出了培养、选拔人才应坚持“宽于取而严于用”的原则,以及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取士八法”。他倡导除经史子集外,学校还应开设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他还主张人要多读书,读各种题材的书,学习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拾壹黄宗羲知识课堂(三)学贵独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黄宗羲认为求学贵在创新,要产生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要贯彻“由博至精”“异同之论”“深思能疑”“讨论辩难”,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要多读书,有广博的知识积累;要尊重他人的不同见解,要进行深刻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要在别人的讨论中增长知识,进而促进学习。拾壹黄宗羲知识课堂(四)尊师重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黄宗羲强调尊师的重要性,认为学生要“重师弟子之礼”。主张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同时,他强调教师要有真才实学、品行端正,更是倡导教师参与朝政议论,做到“直言不讳”。拾壹黄宗羲第四节

古代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2013年4月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的贺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数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发展至今天,中华文明的内涵不断丰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断的滋养。古代教育文化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对社会发展具有建设性作用,尤其是蕴含其中的优秀教育传统,对当代社会的教育、文化、道德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均具有指导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当代教育发展壹壹叁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当代文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贰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当代道德建设知识课堂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当代教育发展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教育发展史,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探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期间形成的众多教育观念和教育原则更是对后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当代社会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政策的颁布、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也体现了对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知识课堂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当代教育发展壹从教育制度上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古代教育官学和私学并行,在保证官方对教育的领导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民间力量,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保障更多人受教育的权利,推动了国家教育的整体发展,也促进了社会思想文化的繁荣。古代官学教育知识课堂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当代教育发展壹从教育制度上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当代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才需求不断更新,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教育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仅靠国家投入物力财力发展教育显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国家鼓励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办学,尤其是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各类学校的兴办中,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这些举措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古代教育鼓励自由办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知识课堂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当代教育发展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相辅相成,“科举取士”作为封建社会最根本的选官制度,使培养国家发展所需的人才成为教育最直接的目标,虽然科举制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僵化,但它作为当时社会相对公平的一种选官制度,为寒门学子提供了改变命运的可能。隋唐时期除“六学二馆”外,还增设教授医学、天文学、数学、音乐、舞蹈等学科的学校,教育机构以及学科设置的丰富推动了古代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于推行素质教育及其全面发展的当代教育在学科设置上奠定了基础,也为当代职业技术教育奠定了基础。知识课堂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当代教育发展壹从教育思想上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壹可以说当代教育对于中国古代优秀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突出表现在对古代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上。如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在普及义务教育以及合理配置地区、城乡教育资源,缩小地区、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