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1页
湘潭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2页
湘潭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3页
湘潭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4页
湘潭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潭市2022-2023学年五校联盟期末联考历史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疫情期间,北京电视台联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进行了一场名为“博物馆里重新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探秘寻踪”的网上参观直播活动。以下直播活动内容中,我们可以用作对北京猿人进行科学研究的是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导览图B.博物馆讲解员下发给学生的任务单C.北京电视台有关此活动的新闻报道D.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烧石和烧骨【答案】D【解析】【详解】我们可以用作对北京猿人进行科学研究的是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烧石和烧骨,烧石和烧骨作为实物史料,证明北京人已经使用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D正确;ABC项都是经过加工处理的资料,不具有研究北京猿人的史料价值,排除。故选D。2.历史图片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组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A.元谋人 B.半坡居民 C.北京人 D.河姆渡居民【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点:半坡居民。解题思路:根据“半地穴式房屋”、“人面鱼纹彩陶盆”等信息可知,该地的原始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内,在生产生活中使用陶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生活在今天的黄河流域,采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有特点的是彩陶,其中以人面鱼纹彩陶盆为典型。B正确;半地穴式房屋的出现说明当时人类已经开始定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尚未开始定居生活,AC错误;河姆渡居民由于生活在潮湿多雨的长江流域,所以多采用的是干栏式房屋,D错误。综上故选B。3.我国古代有“皇帝挖掘水井建造宫室”等神话传说。下列能为这些传说提供可靠的直接证据的是()A.《史记·皇帝本纪》中的相关记载B.河南、浙江等地发掘出六千前的水井遗迹C.东晋时期修建的皇帝祠D.大型记录片《黄帝》中出现了水井场景【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皇帝挖掘水井建造宫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掘是第一手史料,在河南、浙江等地发掘出八千年前的水井遗迹能为这些传说提供可靠的直接证据。B项正确;“《史记·皇帝本纪》中的相关记载”、“东晋时期修建的皇帝祠”、“大型记录片《黄帝》中出现了水井场景”都是第二手史料,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4.下图是历史老师讲授西周分封制时出示的资料,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西周重要封国:鲁国,武王弟周公旦封地燕国,武王弟召公奭封地卫国,武王弟康叔封地齐国,功臣姜尚封地宋国,商纣王庶兄微子启封地A封国只有鲁、燕等五个国家B.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标准C.受封对象以同姓宗亲为主D.目的是要不断扩大西周疆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受封对象以同姓宗亲为主。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C项正确;西周分封70余国,排除A项;分封的标准是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排除B项;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疆土,排除D项。故选C项。5.如图为《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其中在今山东省范围内设立的封国有A.齐、燕 B.齐、鲁 C.宋、晋 D.宋、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在今山东省范围内,西周分封了齐、鲁两国,故山东称“齐鲁之地”,故B符合题意;燕在河北,故A不符合题意;宋在河南,故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卣(you)。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A.铸造业方面 B.制瓷业方面 C.造船业方面 D.纺织业方面【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可知,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铸造业方面,故A符合题意;唐代在制瓷业方面成就很大,南宋在造船业方面成就很大,三国时蜀汉在纺织业方面成就很大,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7.通过《甲骨文字形举例》,可以发现甲骨文()A.字形不具延续和传承性 B.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C.造字法最主要为假借字 D.文字载体多数是青铜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故B正确;甲骨文字形具延续和传承性,故排除A项;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甲骨文中40%都是象形字。故排除C项;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故排除D项。故选B。8.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A.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 B.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C.当时以牛肉为主要食物 D.孔子的这两位弟子属牛【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的“春秋时期”和“耕”“牛”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所以B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未反映牲畜和财富的关系,不能佐证牲畜是财富的象征,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由题干信息不能得出当时的主要食物是牛肉的结论,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由人的名和字不能佐证这个人的属相,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9.《战国策·秦策》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一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这表明变法A.法令公正且执行严格 B.使社会治安良好C.使秦国国力得到增强 D.激发了秦军斗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商君治秦……期年(一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可知秦国经过变法,路上丢失的东西没有人去捡拾,老百姓不敢乱取非分之财,社会治安良好,军队战斗力也大大提高,由此可知秦国的国力得到增强,C符合题意;A、B、D都是对应题干的部分意思,排除。故选择C。10.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以法治国”,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符合题意;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A不符合题意;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孔子的教育成就有: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B不符合题意;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如下图历史地图能反映出()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答案】B【解析】【详解】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到战国时期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秦、燕、赵、魏、韩等,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故地图能反映出统一趋势不断增强,故B符合题意;图片1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只体现了统一的过程,没有涉及百鸟争鸣,故C不符合题意;这一时期的战争,虽然有杀戮,但也促进了统一进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统一天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①统一文字②统一铸“五铢钱”③修筑万里长城④颁布“推恩令”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秦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军事上,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所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①③,C项符合题意。而②和④与汉武帝有关,排除。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3.“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诗句描述的是()A.“国人暴动” B.长平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C项正确;国人暴动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排除A项;长平之战是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排除B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司(后)母戊”方鼎(局部)“汉并天下”瓦当“汉委奴国王”金印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答案】B【解析】【详解】图片中的“司(后)母戊”方鼎、“汉并天下”瓦当和“汉委奴国王”金印均属于出土的文物,属于原始的史料,具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B符合题意;三个文物并不能完整呈现汉字的演变过程,A不符合题意;“司(后)母戊”方鼎记载的是商朝的历史,此时不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C不符合题意;“司(后)母戊”方鼎的文字属于金文,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A.思想控制的加强 B.法家学说的衰落C.儒家学说的流行 D.中央集权的削弱【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思想的百花齐放到儒家独尊,思想学说趋于统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体现了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思想环境宽松活跃的氛围,而西汉"独尊儒术"使得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唯一的正统,其他各家“不能并进”,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实质上是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A正确;法家学说的衰落、儒家学说的流行是“独尊儒术”后的结果,BC错误;思想控制的加强是专制主义的强化,D论断错误。综上故选A。16.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原连为-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广大地区交通路线逐步开辟,形成了著名的通商要道A.茶马古道 B.驰道 C.丝绸之路 D.蜀道【答案】C【解析】【详解】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形成了著名的通商要道丝绸之路,它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C正确;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分川藏、滇藏两路,A排除;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B排除;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D排除。故选C。17.地图显示的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战役A.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B.使曹操统一北方C.标志三国鼎立的开始 D.是曹操以少胜多【答案】A【解析】【详解】由地图显示的“赤壁”“刘备、关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曹操大败袁绍,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所以A项符合题意;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定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三国局面的开始,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退回北方,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18.“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A.重要原因 B.主要表现 C.基本特点 D.积极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点:江南地区的开发。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这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题干中所述的内容与之相符,A项符合题意;BC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19.下侧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统一了黄河流域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巩固了北部疆域 D.开发了江南地区【答案】B【解析】【详解】地图体现的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促进了民族交融,B项正确;孝文帝继位前,北魏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排除A项;巩固了北部疆域、开发了江南地区都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B项。20.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指出,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如下图中的两座石窟均开凿于北魏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开凿较早,其佛像一般雄健可畏。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凿较晚,其佛像则表现出更多的中原文化特征,姿态也变为温和可亲。出现上述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B.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C.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存在差异【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北魏时期。山西大同……佛像一般雄健可畏。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凿较晚,其佛像则表现出更多的中原文化特征,姿态也变为温和可亲”结合所学知识,孝文帝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通过改革实行汉制,移风易俗,顺应了当时民族融合的趋势没导致了鲜卑族汉化,石窟艺术形式的转变体现了这一进程,B正确;ACD与题干描述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二、综合题(共3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材料二:某中学七年级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就屡次出现乱丢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顺其自然,不用过多干涉。”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材料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写出材料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如何实现这一主张。(2)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观点蕴含了战国时期三家学派的主张,分别写出这三家学派的名称。(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孔子的教育思想。(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很多主张在当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你举一例说明。【答案】(1)“仁”;“爱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法家:儒家;道家。(3)要有老老实实的字习态度;要"温故而知新“。要谦虚好学。(4)当今社会要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就是来自于儒家思想,孔子提出”仁“的字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以德治国。【解析】【详解】(1)由材料“子曰:‘爱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孔子“仁”的思想。通过材料中“爱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实现孔子“仁”的思想主张。(2)由材料“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钱。”可知劳动委员的观点体现的是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由材料“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可知班长的观点体现的是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由材料“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可知生活委员的观点体现的战国时期道家的思想。(3)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的是孔子要求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材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体现的是孔子“温故而知新”的教育主张。材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的是孔子要谦虚好学的教育主张。(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很多主张在当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当今社会要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就是来自于儒家思想,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以德治国。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1)“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2)你知道秦皇、汉武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什么吗?他们在思想统治方面又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3)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答案】(1)“秦皇”指秦始皇或嬴政:“汉武”指汉武帝刘彻。(2)统一货币;“秦皇”:焚书坑儒:“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封国(或诸侯、王国或王国问题)势力过于强大;颁布”推恩令”【解析】【详解】(1)依据课本所学,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汉武”指的汉武帝,汉武帝统治西汉时期,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2)依据课本所学,秦统一后,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经济上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由此可知秦皇、汉武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统一货币;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实行焚书坑儒;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3)依据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可知,封国势力过于强大。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推恩令的实行,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解决了王国问题。【点睛】(1)问“秦皇汉武”是解题的关键,“秦皇”指的是秦朝的皇帝——秦始皇;“汉武”指的汉朝被称为“武帝”的皇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