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汽油技术要求的分析检验_第1页
3-2-汽油技术要求的分析检验_第2页
3-2-汽油技术要求的分析检验_第3页
3-2-汽油技术要求的分析检验_第4页
3-2-汽油技术要求的分析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蒸发性

车用无铅汽油和车用乙醇汽油的主要技术要求及评定指标均相同,以下仅以车用无铅汽油为例介绍其技术要求的分析检验方法。

1.质量要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汽油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能力,称为汽油的蒸发性(或称气化性)。汽油机是点燃式发动机,燃料在发动机中燃烧前,首先要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再由电火花点燃膨胀做功。因此,蒸发性是保证燃料燃烧稳定、完全的先决条件,是车用无铅汽油的重要性质之一。

据报道,汽车总排放污染物中烃类的排放量约有15%~20%来自燃料的蒸发损失,因此适度的蒸发性对环境保护也至关重要。

车用无铅汽油对蒸发性的质量要求:保证能够充分燃烧,并使发动机在冬季易于启动,输油管在夏季不形成气阻。

2.评定指标的分析检验

评价车用无铅汽油蒸发性的指标有馏程与饱和蒸气压。(1)馏程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这一温度范围称为馏程。

通常,车用无铅汽油的馏程用10%、50%、90%蒸发温度、终馏点和残留量等来表示。

蒸发温度与馏出温度变化趋势相似,但两者概念不同。例如,10%蒸发温度是指当回收(馏出)体积分数与观察到的(未做修正的)损失体积分数之和为10%时,蒸馏温度计的读数;而10%馏出温度则是指回收体积分数为10%时,蒸馏温度计的读数。前者略低。

①测定意义车用无铅汽油馏程各蒸发体积温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其轻重组分相对含量的多少,与使用性能密切相关。

10%蒸发温度表示车用无铅汽油中含低沸点组分(轻组分)的多少,它决定汽油低温启动性和形成气阻的倾向。

汽油10%馏出温度与启动气温的关系

10%蒸发温度/℃54606671778298107能直接启动的最低大气温度/℃-21-17-13-9-6-205车用无铅汽油规格中规定,10%蒸发温度不能高于70℃。目前,车用无铅汽油只规定了10%蒸发温度的上限,其下限实际上是由蒸气压来控制的,一般认为车用无铅汽油的10%蒸发温度不宜低于60℃。试验表明,若车用无铅汽油的10%馏出温度分别为40℃、50℃、60℃、70℃时,则相应开始产生气阻的温度为-13℃、7℃、27℃,47℃。

50%蒸发温度表示车用无铅汽油的平均蒸发性,它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和工作平稳性。50%蒸发温度过高,当发动机加大油门提速时,部分汽油将来不及充分气化,引起燃烧不完全,致使发动机功率降低,甚至突然熄火。为此,严格规定车用无铅汽油50%蒸发温度不高于120℃。

90%蒸发温度和终馏点表示车用无铅汽油中高沸点组分(重组分)的多少,决定其在气缸中的蒸发完全程度。车用无铅汽油严格限制90%蒸发温度不高于190℃,终馏点不高于205℃。

残留量反映车用无铅汽油贮存过程中,氧化生成胶质物质的含量。车用无铅汽油限制残留量不大于2%。试验表明,与使用终馏点为200℃的汽油相比,用终馏点为225℃和250℃的汽油,分别造成气缸磨损增大1倍、4倍,耗油量增加7%、40%。

②分析检验方法车用无铅汽油馏程测定按GB/T6536-1997《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进行。适用于测定所有发动机燃料、溶剂油和轻质石油产品的馏程。蒸馏装置有手工蒸馏(采用喷灯加热或电加热)(见链接)和自动蒸馏(见链接),仲裁试验应采用手工蒸馏。

采用电加热的手工蒸馏装置总装图1—量筒;2—吸水纸;3—温度计;4—蒸馏烧瓶;5—石棉板;6—电加热元件;7—蒸馏烧瓶支架平台;8—蒸馏烧瓶调节旋钮;9—热量调节盘;10—开关;11—无底罩;12—冷凝器;13—冷凝管;14—金属罩

SYD-6536B石油产品蒸馏试验器(双管)SYP2001-Ⅴ

石油产品蒸馏试验器适用标准:GB/T6536-1997适用标准:GB/T6536-1997

适用范围:车用无铅汽油、航空汽油、喷气燃料、适用范围:同上特殊沸点的溶剂、石脑油、煤油、柴油、馏分燃料等技术参数:冷浴容积7L,温控范围0~65℃,技术参数:冷浴温度0~60℃,控温精度±0.5℃;连续可调,控温精度±0.5℃;额定功率1300W;压缩机制冷;加热功率0~1000W(连续可调);温度显示方式LED数字显示蒸馏测温范围0~300℃和0~400℃蒸馏测定时,将100mL试样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蒸馏,系统观察温度计读数和冷凝液体积,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和报告结果。冷凝管较低的一端滴下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温度计读数,称为初馏点。当馏出物体积分数为装入试样的10%、50%、90%时,蒸馏瓶内温度计的对应读数分别称为10%、50%、90%馏出温度。蒸馏过程中,温度计最高读数,称为终馏点(简称终点),又称“最高温度”。蒸馏烧瓶底部最后一滴液体气化瞬间所观察到的温度计读数,称为干点,此时不考虑蒸馏烧瓶壁及温度计上的任何液滴或液膜。由于终馏点通常在蒸馏烧瓶底部液体全部气化后才出现,故往往与干点相同。

初馏点到终点这一温度范围即称为馏程。

蒸馏结束后,将冷却至室温的烧瓶内容物按规定方法收集到5mL量筒中测得的体积分数,称为残留量(简称残留);而以装入试样体积为100%减去馏出液体和残留物的体积分数之和,所得差值称为损失量(简称损失)。生产实际中常称上述这套完整数据为馏程,作为轻质燃料油的质量指标。

一般用终点而不用干点。对特殊用途的石脑油(如涂料工业用石脑油),可以报告干点;当某些试样终点的精密度总不能不能符合规定时,也可以用干点代替终点。

测定时,根据使用蒸馏仪器的不同,要求观察记录的回收体积分数(量筒内蒸馏所得冷凝液体占蒸馏油品的体积分数)和对应温度计读数(回收温度)的精确度也不同,手工蒸馏要求精确至0.5mL、0.5℃,自动蒸馏要求精确至0.1mL、0.1℃。

通常,蒸馏温度计读数需修正至101.3kPa(760mmHg)时的读数,并要求在报告中指出观察的大气压力,说明是否已进行大气压力修正。

式中:tc——修正至101.3kPa时的温度计读数,℃;

t——观察到的温度计读数,℃;

C——温度计读数修正值,℃;

pk——试验时的大气压力,kPa;

p——试验时的大气压力,mmHg。

近似的蒸馏温度计读数修正值(见链接)

根据所用仪器的不同,对修正后的温度还要进行相应的修约,然后才能用于以后的计算和报告。若采用手动蒸馏,结果修约至0.5℃;若采用自动蒸馏,结果修约至0.1℃。真实损失体积分数,应是按下式修正后的计算值。

式中:φ损失,c——修正至101.3kPa时损失体积分数,%;

φ损失——从试验数据计算得出的损失体积分数,%;

pk——试验时的大气压力,kPa;

p——试验时的大气压力,mmHg;

A,B——常数。观察的大气压力AB观察的大气压力ABkPa(或mmHg)kPa(或mmHg)74.6(560)0.2310.38489.3(670)0.4000.30076.0(570)0.2400.38090.6(680)0.4280.28677.3(580)0.2500.37592.0(690)0.4610.26978.6(590)0.2610.36993.3(700)0.5000.25080.0(600)0.2730.36394.6(710)0.5450.22781.3(610)0.2860.35796.0(720)0.6000.2002.6(620)0.3000.35097.3(730)0.3500.16684.0(630)0.3160.34298.6(740)0.7500.12585.3(640)0.3330.333100.0(750)0.8570.07186.6(650)0.3530.323101.3(760)1.0000.00088.0(660)0.3750.312

用于修正蒸馏损失的常数A和B

如果贸易双方协商同意,蒸馏温度计读数允许不进行大气压力修正,则此时损失体积分数也无需修正。式中:φ最大回收,c——修正后的最大回收量,%;

φ最大回收——观察的最大回收量,%;

φ损失——从试验数据计算得出的损失量,%;

φ损失,c——修正后的损失量,%。蒸馏结束后,量筒内接收冷凝液的最大体积,占装入试样的体积分数,称为最大回收量。最大回收量按下式进行修正。油品按规定条件蒸馏时,所得回收量与观察的(未做修正的)损失量之和,称为蒸发量(体积分数)。

式中:φ蒸发——蒸发量,%;

φ回收——规定温度的回收量,%;

φ损失——从试验数据直接计算得出的损失量,%。

规定蒸发体量时的温度计读数,称为蒸发温度。车用无铅汽油馏程要求用蒸发温度表示,按下式计算:

式中:t——蒸发温度,℃;

φ回收,0——对应于规定蒸发量的回收量,%;

φ回收,L——临近并低于φ回收,0的回收量,%;

φ回收,H——临近并高于φ回收,0的回收量,%;

tL——在RL时观察到的温度计读数,℃;

tH——在时观察到的温度计读数,℃。

除非贸易双方协定同意,各馏出温度(回收温度)可不用进行大气压力修正,否则,tL

、tH必须使用修正后的温度。

【例题】已知在大气压力为98.6kPa(740mmHg)时观察的手动蒸馏数据。

计算修正至101.3kPa(760mmHg)后的:(1)5%回收温度;(2)10%回收温度;(3)损失量;(4)最大回量;(5)10%蒸发温度(t10E);要求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对回收温度进行修约。

项目在98.6kPa(740mmHg)时的观察数据项目在98.6kPa(740mmHg)时的观察数据初馏点/℃27.5回收20%时温度/℃56.0回收5%时温度/℃35.0最大回收量/%95.2回收10%时温度/℃40.5残留量/%1.2回收15%时温度/℃47.5损失量/%3.6解:(1)

由于采用手动蒸馏,因此按要求5%回收温度修约为tc=35.5℃(2)同理,C=[0.0009(101.3-98.6)(273+40.5)]℃=0.8℃tc=t+C=40.5℃+0.8℃=41.3℃修约后的10%回收温度为tc=41.5℃。

(3)由上表查得,当大气压力为98.6kPa时,A=0.75,B=0.125%。则:即修正后的损失量为2.8%。

(5)对应于10%蒸发体积分数的回收量为:

即修正后的最大回收量为96.0%。(4)

则修正到101.3kPa(760mmHg)后的10%蒸发量(6.4%回收体积分数)时的温度及读数为:③测定注意事项

试验仪器试验用蒸馏烧瓶和量筒需经过检验,必须符合GB/T6536-1997附录A1、A6的规格要求,蒸馏烧瓶要干净,不许有积炭,否则会降低其导热性;试验用温度计必须符合GB/T6536-1997附录B的规格要求,并定期进行零位校正和示值稳定性检验。此外,试验前要擦拭冷凝管内壁,清除上次试验残留液体。

检查试样含水状况若试样含水较多,蒸馏时会在温度计上逐渐冷凝,聚成水滴,水滴落入高温的油中,迅速气化,

即10%蒸发温度应为37.2℃可造成烧瓶内压力不稳,甚至发生冲油(突沸)现象。因此测定前必须检查试样是否含有可见水。若含有可见水,则不适合做试验,应该另取一份无悬浮水的试样进行试验,并加入沸石,以保证试验安全及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量取温度油品体积受温度影响较大,要求量取汽油试样、馏出物及残留液体积时,温度均要保持在13~18℃之间,否则将引起测量误差。

烧瓶支板的选择蒸馏烧瓶支板由陶瓷或硬石棉制成,它只允许蒸馏烧瓶通过支板孔被直接加热,因此具有保证加热速度和避免油品过热的作用。蒸馏不同石油产品要选用不同孔径的支板。通常的考虑是,蒸馏终点时的油品表面应高于加热面。轻油大都要求测定终馏点,为防止过热可选择

孔径较小的支板,如汽油要求用选用孔径为38mm的支板。

温度计的安装水银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颈部的中央,毛细管最低点应与烧瓶支管内壁底部最高点平齐(如图所示)。过高或过低,将会引起测量温度偏低或偏高。温度计在烧瓶中的位置

蒸馏烧瓶支管、冷凝管及量筒的安装要符合GB/T6536-1997中的要求(详见实训3-1)

冷浴温度测定不同石油产品馏程时,冷凝器内水浴温度控制要求不同。汽油初馏点低,轻组分多,易挥发,为保证油气全部冷凝,减少蒸馏损失,必须控制冷浴温度为0~1℃。

加热强度各种石油产品沸点范围不同,对较轻油品,若加热强度过大,会迅速产生大量气体,使烧瓶内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导致相应回收体积的温度读数偏高;同时,因过热将造成终馏点升高。反之,加热强度不足,会使各馏出温度降低。标准规定,蒸馏汽油时,从开始加热到初馏点的时间为5~10min;从初馏点到5%回收体积的时间是60~75s;从5%回收体积到蒸馏烧瓶中残留物为5mL时,冷凝平均速率是4~5mL/min;从蒸馏烧瓶中5mL液体残留物到终馏点的时间为3~5min。

蒸馏损失控制测定汽油馏程时,量筒的口部要用吸水纸或脱脂棉塞住,以减少馏出物挥发损失,使其充分冷凝;同时避免冷凝管上的凝结水落入量筒内。

蒸馏的油样处理蒸馏完毕,油样不得倒入水池或下水道,必须待油温降至于100℃以下,再倒入废油桶内,如不慎洒在地面,应及时用砂土等处理干净。(2)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处于气液两相平衡状态时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车用无铅汽油的蒸气压用雷德蒸气压表示。雷德蒸气压是在规定的条件下(37.8±0.1℃),用雷德式饱和蒸气压测定器所测得的油品试样蒸气的最大压力。①测定意义车用无铅汽油的蒸气压,是评价其气化性能、启动性能、生成气阻倾向及贮存时损失轻组分趋势的重要指标。蒸气压高,说明汽油含轻组分多,容易气化,利于发动机低温启动,效率高,油耗低。但蒸气压过高,能引起贮存、运输过程的蒸发损耗,使着火危险性增大,而且还容易在输油管路中形成气阻,造成供油不足或中断,使发动机功率降低,甚至熄火。大气温度与车用无铅汽油不产生气阻的蒸气压关系

大气温度/℃1016222833384449不产生气阻的最高蒸气压/kPa9784766956484136我国对车用无铅汽油的蒸气压,按季节规定:9月16日至3月15日,不大于88kPa;3月16日至9月15日,不大于74kP。②分析检验方法车用无铅汽油的蒸气压按GB/T8017-1987《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测定。雷德蒸气压测定装置由蒸气压测定器、压力表和水浴三部分组成。测定器又分空气室和汽油室两部分,二者体积比规定为3.8~4.2∶1。(a)空气室(b)汽油室

雷德法蒸气压测定器(蒸气压弹)(雷德法)试验器测定蒸气压时,将冷却的试样充入蒸气压测定器的汽油室内,并使汽油室与37.8℃的空气室相连接。将该测定器浸入恒温浴[(37.8±0.1)℃]中,定期振荡,直至安装在测定器上压力表读数稳定,此时的压力表读数经修正(用水银压力计修正)后,即为雷德蒸气压,单位kPa。③测定注意事项

取样和试样管理严格按标准中的规定进行取样、冷却及装入试样,避免试样蒸发损失而引起轻微的组成变化,试验前绝不能把雷德蒸气压测定器的任何部件当作试样容器使用。温度控制仪器安装必须按标准要求准确操作,不得超出规定的安装时间,以确保空气室恒定在37.8℃;严格控制试样温度为0~1℃,测定水浴的温度为(37.8±0.1)℃。

试样空气饱和度必须按规定剧烈摇荡盛放试样的容器,使试样与容器内的空气达到平衡状态,只有满足这样条件的试样,所测得的最大蒸气压才是雷德蒸气压。检查泄露在试验前和试验中,应仔细检查全部仪器是否有漏油和漏气现象,若有漏油漏气现象应舍弃试样,取新试样重做试验。

压力表读取及其校正在读数时,必须保证压力表处于垂直位置,要轻轻敲击后再读数。每次试验后都要将压力表用水银压力计进行校正,以保证试验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

仪器的冲洗按规定每次试验后必须彻底冲洗压力表、空气室和汽油室,以保证不含残余试样。

试验次序当测定的项目较多时,雷德蒸气压应是试样分析检验的第一个试验,以防止轻组分挥发损失。

汽油机是用电火花点燃油气混合气而膨胀做功的机械,故又称点燃式发动机。使用燃烧性能差的汽油时,油气混合物被压缩点燃后,因生成了大量不稳定的过氧化物,形成多个燃烧中心,发生猛烈的爆炸性燃烧,猛烈撞击活塞头和气缸,而发出清脆的金属敲击声,这种现象称为汽油机爆震,俗称敲缸。汽油的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不发生爆震的能力。车用无铅汽油对抗爆性的要求是:辛烷值符合规定,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不爆震,充分发挥功率。二、抗爆性1.质量要求车用无铅汽油的抗爆性用研究法辛烷值和抗爆指数评价。(1)研究法辛烷值辛烷值是表示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值。它是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单缸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并采用和被测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分数来表示辛烷值。

标准燃料(或称参比燃料)由抗爆性能很高的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其辛烷值规定为100)和抗爆性能很低的正庚烷(其辛烷值规定为0)按不同体积分数配制而成。辛烷值越高,汽油的抗爆性越好,可允许发动机工作的压缩比更高,则可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燃料消耗。2.评定指标的分析检验

马达法辛烷值是在900r/min的发动机中测定的,用以表示点燃式发动机在重负荷条件下及高速行驶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研究法辛烷值是发动机在600r/min条件下测定的,表示点燃式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研究法所测结果一般比马达法高出5~10个辛烷值单位。目前,马达法辛烷值只作为评定航空汽油抗爆性的质量指标。研究法辛烷值和马达法辛烷值之差称为汽油的敏感性。它反映汽油抗爆性随发动机工作状况剧烈程度加大而降低的情况。敏感性越高,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越差。敏感性的高低取决于油品的化学组成,通常烃类的敏感性顺序为:烯烃>芳烃>环烷烃>烷烃(2)抗爆指数抗爆指数是反映车辆在行驶时汽油的抗爆性能指标。抗爆指数用总车辆的平均抗爆性能来表示,又称为平均实验辛烷值或辛烷值指数。式中:ONI——抗爆指数;

MON——马达法辛烷值;

RON——研究法辛烷值。抗爆指数越高,汽油的抗爆性越好。(3)研究法辛烷值按GB/T5487-1995《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进行测定。适用于测定车用无铅汽油和车用乙醇汽油的辛烷值。辛烷值测定是在一台连续可改变压缩比的单缸四行程发动机中进行的。U1-CFRF2U研究法/马达法联合辛烷值机辛烷值机上装有测量爆震强度的爆震表(一个毫伏表,用0~100分度来显示爆震强度),能准确指示被测试样的爆震强度,通过转换,得到试样的辛烷值。研究法辛烷值的测定可以采用内插法或压缩比法。①内插法是在固定压缩比的条件下,使试样的爆震表读数位于两个参比燃料调合油爆震表读数之间,然后采用内插法计算试样的辛烷值(大气压变化时,还需进行大气压力修正),具体测定步骤如下。

将辛烷值机调试到标准爆震强度要求按标准操作条件,确定试验装置的工作状态,再调试装置,使其符合标准爆震强度要求。标准爆震强度是已知辛烷值的参比调合油在爆震试验装置中燃烧时产生爆震的程度。通常调整爆震表读数为50,这时参比燃料的研究法辛烷值与测微计数值有如下对应关系。标准爆震强度测微计读数与研究法辛烷值的对照表(见链接)

估计试样的辛烷值先用试样调整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使之获得最大爆震强度,让爆震表指针接近50的位置上。再调整压缩比(即调整气缸高度,用测微计读数表示,可通过下表进行换算)使爆震表读数为50。确定试样产生标准爆震强度时的气缸高度,记下此时爆震表读数。根据测微计读数,按上表估算出试样的辛烷值。

用插入法计算试样的辛烷值根据试样估算的辛烷值,配制两个不同辛烷值的参比燃料,一个辛烷值略高于试样,另一个略低于试样,二者之差不大于2个辛烷值单位。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对两个参比燃料进行试验,保持压缩比不变,测定爆震强度,记下爆震表的读数,计算试样的辛烷值。式中:X——试样的辛烷值;

A——高辛烷值参比燃料的辛烷值;

B——低辛烷值参比燃料的辛晚值;

a——高辛烷值参比燃料的平均爆震表读数;

b——低辛烷值参比燃料的平均爆震表读数;

c——试样的平均爆震表读数。

②压缩比法该法测定试样辛烷值的原理是根据试样在标准爆震强度下所需的气缸高度(用测微计读数表示),从上表即可查出其辛烷值。参比燃料仅用来取得标准爆震强度,其辛烷值要求与试样处于相同范围(根据辛烷值的范围不同,其允许差值为0.7~2.0不等)。先把ASTM-CFR试验机调整到标准运转条件,再调节参比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使其达到最大爆震强度。然后调整压缩比,使参比燃料的辛烷值与气缸高度之间的关系符合下表的要求。继续调整爆震表,直到指针指向50。发动机测微计读数和压缩比换算表(见链接)

标准爆震强度标定好以后,再用试样进行操作,试验条件完全与标定时一样(调节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同样使其达到最大爆震强度),调压缩比使爆震表指针也指向50。记录气缸高度,由表即可查得试样的辛烷值。上述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报告为研究法辛烷值,简写为:××.×/RON。三、安定性

1.质量要求油品在贮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称为油品安定性。车用无铅汽油要求:诱导期长,实际胶质小,长期贮存不显著生成胶状物质和酸性物质,不发生酸度增大、颜色变深及近烷值降低等质量变化。

2.评定指标的分析检验评定车用无铅汽油安定性的指标是实际胶质与诱导期。(1)实际胶质汽油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形成黏稠、不易挥发的褐色胶状物质称为胶质。根据溶解度不同,胶质可分为不溶性胶质、可溶性胶质、黏附胶质等三种类型,合称为总胶质。实际胶质主要指第二类胶质,此外还包括测试过程中产生的胶质。

实际胶质是指在试验条件下测得的车用无铅汽油蒸发残留物中不溶于正庚烷的部分,以mg/100mL表示。①测定意义实际胶质是表示发动机燃料抗氧化安定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以评定燃料使用时在发动机中(进气管和进气阀上)生成胶质的倾向;也是发动机燃料贮存时控制的重要指标,据此可判断其能否使用和继续贮存。②分析检验方法车用无铅汽油实际胶质仲裁试验按GB/T8019-1987《车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喷射蒸发法)》进行测定。装置分为三部分:进气系统(空气或蒸汽,包括蒸汽过热器)、测量系统(包括气体流量计和温度计)和蒸发浴(金属块浴或电加热液体浴)。喷射蒸发法实际胶质测定仪MW4-PJ型喷射蒸发式实际胶质仪1—蒸汽源;2—空气源;3—棉花或玻璃棉过滤器;4—蒸汽过热器;5—流量计;6—温度计;7—铜网;8—可拆卸接受器;9—温度调节器;10—金属块浴;11—汽阱测定时,将50mL试样在控制温度、空气流速和蒸发时间的条件下蒸发,并分别称量正庚烷抽提前后的残渣质量,所得结果以mg/100mL报告,分别称为车用无铅汽油的未洗胶质和实际胶质。对车用无铅汽油的试验目的是测定试样在试验以前和试验条件下形成的氧化物。由于车用无铅汽油生产中常有意加入非挥发性油品或添加剂,因此,只有用正庚烷抽提使之从蒸发残渣中除去后,所测结果才为实际胶质,否则称为未洗胶质。式中:CA——车用无铅汽油的实际胶质,mg/100mL;

CU——车用无铅汽油的未洗胶质,mg/100mL;

m1——未抽提前烧杯和残渣质量,g;

m2——空烧杯质量,g;

m3——抽提后烧杯和残渣质量,g。2000mg/(100mL•g)——以mg/100mL为单位表示胶质含量时,50mL试样所对应的换算系数。车用无铅汽油和航空汽油的实际胶质允许用GB/T509-1988《发动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进行测定,但仲裁试验必须以GB/T8019-1987测定结果为准。两者的仪器,操作条件、试样量、蒸发温度、蒸发时间等都有明显差异。前者没对蒸发残渣进行正庚烷抽提,故其测定结果属于未洗胶质。

③测定注意事项按GB/T8019-1987标准方法测定实际胶质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称量条件控制准备盛放试样的烧杯及试验后含有残渣烧杯的称量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即按规定方法干燥结束后,要放进冷却容器中在天平附近冷却近2h,再行称量。

加热温度控制通常,温度升高,试样氧化生成胶质速度增大。因此蒸发浴温度超过规定时,结果偏高;温度过低时,试油或正庚烷抽提液可能不会蒸干,也会引起未洗胶质和胶质的测定结果偏高。

空气流速控制引入空气时,应小心,避免油滴飞溅而引起测定结果偏低;若空气流速始终都较小,则氧气供应不足,反应不充分,也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盛试样容器选择取样器和试样瓶都应使用玻璃容器,而不用金属容器。因为金属材质特别是铜质材料对试样有明显催化生成胶质的作用,可使测定结果偏高。

空气流净化试验通入的空气,要经过净化处理,以免将水分、机械杂质及润滑油带入试样烧杯中,使测定结果偏大。最好采用钢瓶供应空气。(2)诱导期诱导期是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经历的时间,以min表示。①测定意义诱导期是评定燃料抗氧化安定性的指标,用以评定燃料在长期贮存中,氧化生成胶质的倾向。我国车用无铅汽油要求诱导期不少于480min。②分析检验方法车用无铅汽油诱导期的测定按GB/T8018-1987《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进行。试验时,将盛有50mL试样的氧弹放入到100℃的水浴内加热,连续或每隔15min记录压力(以备绘制压力-时间曲线),直至转折点,则从氧弹放入100℃的水浴到转折点这段时间,即为诱导期。氧弹放入沸水后,弹体内的气体先是受热膨胀,压力升高,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压力保持不变,这是由于氧化初期吸氧很慢,随着过氧化物积累,氧化反应加速进行。当压力-时间曲线上第一个出现15min内压力降达到13.8kPa,而继续15min压力降又不小于13.8kPa时的初始点,即称为转折点。试验所用的玻璃样品瓶和氧弹见下图:

玻璃样品瓶汽油氧化安定性试验用氧弹SYD-8018C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器(诱导期法))样品瓶口部V型凹槽中的一个1—填杆;2—角阀;3—弹杆;必须有足够的凹度作为倾倒口4—闭合圈;5—密封圈;6—弹盖;7—弹体试验具体步骤如下:

排除氧弹内原有空气在15~25℃的温度下,将玻璃样品瓶放入弹内,加入50mL试样,盖上样品瓶,关紧氧弹,通氧气至表压689~703kPa为止,再匀速缓慢(不小于15s)放出的气体,以冲出弹内原有空气。

试漏通氧气至表压为689~703kPa,观察压力降,对于开始时因氧气在试样中的溶解而引起迅速变化的压力降(一般不大于41.4kPa)不予考虑。如果在以后的10min内压力降不超过6.89kPa,则视为无泄露,可进行试验而不必重新升压。

测定诱导期将盛有试样的氧弹放入剧烈沸腾的水浴中(避免摇动),此时记录试验起始时间。维持水浴温度为98~102℃之间。试验过程中,按时观察温度(读准至0.1℃),作为试验温度。连续记录氧弹内的压力,如果用一个指示压力表,则每隔15min或更短的时间记录一次压力读数。继续试验,直至转折点,记录从氧弹放入水浴直到转折点这段时间即为试验温度下的油品实测诱导期。如果在试验开始的30min内,泄漏增加(用15min内稳定压力降大大超过13.8kPa来判断),则试验作废。

拆卸清洗仪器先冷却氧弹,然后慢慢放掉(每次不少于15s)氧弹内的压力,清洗氧弹和样品瓶。

计算如果试验温度不等于100℃,则需用下式对实测诱导期进行修正:式中:t0——试验温度下的实测诱导期,min;

t1——试验温度高于100℃时,修正后的诱导期,min;

t2——试验温度低于100℃时,修正后的诱导期,min;△t——试验温度和100℃之间的代数差,℃;

0.101——常数。车用无铅汽油的诱导期允许按GB/T256-1964(1990)《汽油诱导期测定法》进行测定,但仲裁试验必须以GB/T8018-1987测定结果为准。测定时,将氧弹浸入沸水的一瞬间,确定为氧化起点。此后,氧弹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升高后,而将氧压明显降低,压力-时间曲线上出现连续下降拐点的时间,作为诱导期终点。从氧化起点到诱导期终点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氧化期。由于试样放入到水浴中是逐渐升温的,要经历一段时间后才能到达100℃,所以诱导期与氧化期不相等。

式中:t——诱导期,min;

t1——氧化期,min;

△t——修正值,min。诱导期测定修正值

氧化期/min修正值/min氧化期/min修正值/min1020304050600.00.01.03.58.014.0708090100110>11021.029.037.046.055.055.0想一想

某一试样的氧化期为560min,由上表查得其修正值为55min,则该油品的诱导期报告结果应为何值?

③测定注意事项按GB/T8018-1987测定诱导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准备工作实验前要按规定清洗样品瓶,擦拭测定器,保证仪器洁净、干燥。

水浴温度控制温度直接影响诱导期的测定精密度。要求水浴温度控制在100℃±2℃范围内,若大气压力过低,可添加适量甘油或乙二醇。

四、腐蚀性

1.质量要求

石油产品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所接触的机械设备、金属材料、塑料及橡胶制品等引起破坏的能力,称为油品腐蚀性。汽油中的主要腐蚀物是硫化物、水溶性酸或碱。能直接与金属作用的游离硫、硫化氢、低级硫醇(如CH3SH,CH3CH2SH等)、二氧化硫、磺酸和酸性硫酸脂等,称为“活性硫”;而将不能直接与金属作用的硫醚、二硫化物、环状硫化物(如噻吩)等,称为“非活性硫”。汽油中的水溶性酸是指无机酸和低分子有机酸,水溶性碱是指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等。水溶性酸除低分子有机酸由汽油氧化生成外,其余均为油品酸碱精制过程中的残留物,主要是硫酸及其衍生物,如磺酸和酸性硫酸脂。水溶性碱对铝质零件有较强的腐蚀。车用无铅汽油要求:不腐蚀发动机零件和容器。

2.评定指标的分析检验

评定车用无铅汽油腐蚀性的指标有铜片腐蚀、硫含量、硫醇和水溶性酸或碱。(1)铜片腐蚀①测定意义铜片腐蚀是定性检验油品有无“活性硫”的试验,用以评定油品对金属铜的腐蚀性。通过铜片腐蚀试验,可以判断油品是否含有活性硫,预测油品在储运和使用时对金属的腐蚀性。我国车用无铅汽油要求铜片腐蚀(50℃,3h)不大于1级。②分析检验方法车用无铅汽油的铜片腐蚀试验按GB/T5096-1985(1991)《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进行。铜片腐蚀试验弹SYD-5096A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器

1—“0”形密封圈;2—提环;3—压力释放槽;4—滚花帽;5—细牙螺纹;

6—密封圈保护槽;7—无缝不锈钢管测定时,将一块已磨光的铜片浸没在一定量(30mL)试样中,并按产品标准要求加热到指定的温度(50℃),保持一定时间(3h),待试验周期结束时,取出铜片,经洗涤后与腐蚀标准色板进行比较,确定腐蚀级别。按腐蚀程度腐蚀标准色板分4级(见链接)。③测定注意事项试验条件控制铜片腐蚀试验为条件性试验,试样受热温度的高低和浸渍试片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测定结果,通常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铜片就越易腐蚀。车用无铅汽油铜片腐蚀试验要求控制水浴温度(50±1)℃,试验时间3h±5min。

试片洁净程度用不锈钢镊子夹持磨光、擦净后的铜片,绝不能用手直接触摸,以免汗渍及污物等加速铜片的腐蚀。

试剂与环境应保证试验所用试剂对铜片无腐蚀作用,并确保试验环境无含硫气体存在,恒温浴用不透明材料制成,以免光线对试验结果产生干扰。

取样只有当试样因含水而出现悬浮(浑浊)时,才可用一张中速定性滤纸把足够体积试样过滤到一个清洁、干燥的试管中,因为铜片与水接触,会引起变色,造成等级评定困难。

试验后试片处理试验结束后,用不锈钢镊子取出铜片,浸入洗涤剂,洗去附着的试样,再用定性滤纸吸干,最好将铜片放入到扁平的试管中,用脱脂棉塞住管口,防止弄脏,然后再与标准色板比较,确定腐蚀等级。

与标准色板的比较方法对光线成45°角折射拿持观察。

腐蚀级别的确定当一块铜片的腐蚀程度恰好处于两个相邻的标准色板之间时,则按变色或失去光泽较为严重的腐蚀级别给出测定结果。(2)硫含量硫含量是检测油品中硫及其衍生物含量的试验,以质量分数表示。由于车用无铅汽油要求铜片腐蚀合格,因此硫含量主要检测的是“非活性硫”。①测定意义燃料油燃烧后,“非活性硫”也可以转化为“活性硫”,即全部硫化物均具有潜在的腐蚀性,因此必须限制硫含量。我国车用无铅汽油要求硫含量不大于0.05%。②分析检验方法硫含量的仲裁试验按GB/T380-1977(1988)《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标准方法进行。燃灯法测定油品硫含量属于间接测定法。它是将试样完全燃烧产物用溶液吸收,转化为可进行滴定分析的物质,进而将结果换算成试样硫含量的方法。石油产品硫含量(燃灯法)测定器SYD-380B石油产品硫含量试验器(燃灯法)

1-液滴收集器;2-吸收器;3-烟道;

4-燃烧灯;5-灯芯测定时将试样装入特定的灯中(链接)燃烧,使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转化为SO2,并用Na2CO3溶液吸收,然后用已知浓度(0.05mol/L)的盐酸滴定过剩的Na2CO3,由消耗的盐酸体积,计算试样中的硫含量。硫化物+O2→SO2↑SO2+Na2CO3→Na2SO3+CO2↑Na2CO3+2HCl2→NaCl+H2O+CO2↑式中:w——试样的硫含量,%;

V0——滴定空白试液所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mL;

V——滴定吸收试样燃烧生成物溶液所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mL;0.0008g/mL——单位体积0.05mol/LHCl溶液所相当的硫含量;

K——换算为0.05mol/LHCl溶液的修正系数(试验中实际使用的盐酸溶液浓度与0.05mol/L之比值);

m——试样的燃烧量,g。

车用汽油的硫含量还可以用GB/T11140-1989《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X射线光谱法)》、SH/T0689-2000《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SH/T0742-2004《汽油中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SH/T0253-1992《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等方法测试。③测定注意事项在应用GB/T380-1977(1988)标准方法测定硫含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吸收液用量标准规定,使用吸量管准确地向吸收器中注入10mL0.3%Na2CO3溶液,每次加入的Na2CO3溶液体积必须准确、一致,且无操作损失,否则将影响测定结果。

试样燃烧完全程度若试样在燃烧过程中冒黑烟或未经燃烧而挥发,均会使测定结果偏低。试验过程必须在空气流动的室内进行,避免剧烈通风;按规定调节灯芯和火焰高度(6~8mm);用螺旋夹调整吸收器吸入空气速度,保持均匀,确保试样完全燃烧。

环境空气条件不许用火柴等含硫引火器具点火;必须做空白试验,另用0.3%Na2CO3溶液滴定,并与空白试验比较,若所消耗的盐酸体积比空白试验多出0.05mL,则视为环境空气已染有含硫组分,需要彻底通风后,并另行测定。

终点的判断标准规定在滴定的同时要搅拌吸收溶液,并用空白试验比较终点颜色,这样才能正确判断滴定终点。(3)硫醇硫含量①测定意义硫醇硫含量是分析检测硫醇的试验,属于定量分析方法。硫醇是“活性硫”之一,多存在于直馏产品中,低沸点硫醇气味难闻,腐蚀性强,温度升高时,其腐蚀作用会随之增大,同时还能与油品中其他组分一起氧化,降低油品安定性。因此,硫醇硫含量是评价车用无铅汽油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对判断油品气味及其对燃料系统金属和橡胶部件的腐蚀性具有实际意义。我国车用无铅汽油要求硫醇硫含量不大于0.001%。②分析检验方法车用无铅汽油硫醇硫含量的测定按GB/T1792-1988《馏分燃料中硫醇硫的测定(电位滴定法)》进行。适用于测定硫醇硫含量在0.0003%~0.01%范围内,无硫化氢的汽油、喷气燃料、煤油和轻柴油中的硫醇硫。若游离硫质量分数大于0.0005%时,对测定有一定干扰。硫醇硫含量测定采用电位滴定法,它是将无硫化氢试样溶解在乙酸钠的异丙醇溶剂中,用硝酸银异-丙醇标准滴定溶液进行电位滴定,由玻璃参比电极和银-硫化银指示电极之间的电位突跃指示滴定终点。硫醇硫含量测定仪器如下:硫醇硫含量电位滴定装置图KY-4硫醇硫测定仪

1-电位计;2-滴定管;3、4-电极;执行标准:GB/T1792-19885-滴定池;6-电磁搅拌器技术指标:电位测量范围(0~±1999.5)mv,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2.0%,电子单位基本误差:满读数的0.1%±0.5mv试样中硫醇硫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式中:w——试样的硫醇硫含量,%;32.06g/mol——硫醇中S原子的摩尔质量;

1000——单位换算,1L=1000mL;

V——达到终点时所消耗的硝酸银-异丙醇标准溶液体积,mL;

c——硝酸银-异丙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m——试样的质量,g。为使硝酸银在试样中更好溶解及减少硫醇银沉淀对硝酸银的吸附,试验中采取用大量的异丙醇作溶剂。③测定注意事项

滴定溶剂的选择汽油中所含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在溶液中容易挥发损失,因此标准方法采用在异丙醇中加入乙醇钠溶液,以保证滴定溶剂呈碱性;而喷气燃料、煤油和柴油中含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硫醇,用酸性滴定溶剂,则有利于在滴定过程中更快达到平衡。

滴定溶剂净化硫醇极易被氧化为二硫化物,从而由“活性硫”转变为“非活性硫”。要求每天在测定前,都要用快速氮气流净化滴定溶剂10min,以除去溶解氧,保持隔绝空气。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盛放为避免硝酸银见光分解,配制和盛放硝酸银-异丙醇标准滴定溶液时,必须使用棕色容器;标准滴定溶液的有效期不超过3天,若出现浑浊沉淀,必须另行配制;在有争议时,需当天配制。

滴定时间控制为避免滴定期间硫化物被空气氧化,应尽量缩短滴定时间,在接近终点等待电位恒定时,不能中断滴定。(4)博士试验①测定意义博士试验是检测油品中硫醇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也可检测硫化氢的存在,非常灵敏。检测结果用“通过”(即无硫醇存在)或“不通过”(有硫醇存在)表示。②分析检验方法博士试验按SH/T0174-1992《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法(博士试验法)》进行。试验时,摇动加有亚铅酸钠(Na2PbO2)溶液(博士试剂)的试样,观察混合溶液外观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硫化氢、过氧化物、硫醇和游离硫存在。再通过添加硫磺粉,摇动,观察溶液的变化,进一步确认硫醇的存在。博士试剂的配制方法如下:将25g乙酸铅[(CH3COO)2Pb•3H2O]溶解在200mL蒸馏水中,过滤,并将滤液加入到溶有60g氢氧化钠的100mL蒸馏水中,然后在沸水浴中加热混合溶液30min,冷却后稀释至1L即可。反应如下:(CH3COO)2Pb+2NaOH→Na2PbO2+2CH3COOH

试验具体测定步骤如下:首先进行“初步试验”,即将10mL试样和5mLNa2PbO2溶液倒入具塞量筒中,用力摇动15s,观察混合溶液外观变化,按下表判断是否存在硫化氢、过氧化物、硫醇和游离硫存在,决定是否继续试验。“博士试验”变化表混合溶液外观变化判断结论立即生成黑色沉淀有硫化氢存在取新鲜试样用硫化镉除去硫化氢后,再进行“最后试验”缓慢生成褐色沉淀可能有过氧化物存在需经试验确认,若存在过氧化物干扰,则试验无效在摇动期间溶液变成乳白色,然后颜色变深有硫醇和游离硫存在不必进行“最后试验”,直接报告为不通过无变化或黄色无硫化氢和氧化物存在需要进行“最后试验”,进一步确认硫醇是否存在若试样中有硫化氢存在,则有如下反应Na2PbO2+H2S→PbS↓+2NaOH

(黑色)若可能有过氧化物存在,需另取一份试样,加入占试样体积20%的碘化钾溶液、几滴乙酸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进行确认。若摇动后,水层出现蓝色,则证明有过氧化物存在。“最后试验”的目的是对除去硫化氢后及与博士试剂反应现象不明显的试样进行进一步定性检验,确定是否含有硫醇。若试样中有硫醇存在,则与博士试剂反应如下:Na2PbO2+2RSH→(RS)2Pb+2NaOH

生成的烷基硫醇铅以溶解状态存在于试样中,使试样呈无色或微黄色。“最后试验”时,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硫磺粉,摇动15s,静止1min。立即观察混合物,若博士试剂与试样界面上的硫磺粉层呈桔红、棕色或黑色,则表明试样含有硫醇。其原因是界面上的硫醇铅与硫磺粉反应生成的硫化铅沉淀。(RS)2Pb+S→PbS↓+RSSR③测定注意事项

试剂要求配制好的博士试剂应呈无色、透明状态,贮存在密闭容器内。使用前,如不清澈,应进行过滤。

硫磺粉及用量所用升华硫应是纯净、干燥的硫磺粉,加入量能保证覆盖试样和Na2PbO2溶液之间的界面即可,不要过多或过少。

反应完全为使反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应用力摇动,使试样与博士试剂充分混合,并在规定的静置时间内观察界面间硫磺粉层的颜色变化。

排除干扰若试样含有硫化氢,则应重新取一份试样,按规定方法(加入试样体积5%的CdCl2溶液,摇动,分离)除去H2S(转化为CdS沉淀)后再进行硫醇的定性试验。(4)水溶性酸或碱①测定意义水溶性酸或碱试验属于定性分析试验,用以判断油品在酸碱精制过程中是否水洗完全,对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及防止油品安定性下降等具有实际意义。车用无铅汽油要求不含水溶性酸、碱,凡水溶性酸或碱检验不合格的油品均不能按成品出厂。②分析检验方法油品水溶性酸、碱的测定按GB/T259-1988《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标准试验方法进行,主要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添加剂、润滑脂、石蜡、地蜡及含蜡组分的水溶性酸、碱。测定时,用蒸馏水(或乙醇水溶液)与等体积试样在分液漏斗中混合,摇动,在油、水两相充分接触的情况下,使水溶性酸、碱溶于水中,分离水相,分别用甲基橙、酚酞指示剂(或用酸度计)测定其pH值,以判断试样中有无水溶性酸、碱存在。③测定注意事项

试样准备轻质油品中的水溶性酸或碱有时会沉积在盛样容器的底部,因此在取样前应将试样充分摇匀;而测定石蜡、地蜡等本身含蜡成分的固态石油产品的水溶性酸、碱时,则必须事先将试样加热熔化后再取样,以防止构造凝固中的网结构对酸、碱性物质分布的影响。

试剂性质所用的抽提溶剂(蒸馏水、乙醇水溶液)以及汽油等稀释溶剂必须呈中性反应。

仪器要求必须确保清洁、无水溶性酸、碱等物质存在,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油品的破乳化当用水抽提水溶性酸或碱产生乳化现象时(通常是油品中残留的皂化物水解的缘故,这种试样一般呈碱性),需用50~60℃呈中性的95%乙醇与水按1∶1配制的溶液代替蒸馏水作抽提溶剂,分离试样中的酸、碱。

指示剂用量按规定酚酞用3滴;甲基橙用2滴,不能随意改变。五、其他指标

1.机械杂质及水分

机械杂质和水分是评价车用无铅汽油清洁性的两项重要质量指标。(1)机械杂质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沉淀或悬浮状物质。车用无铅汽油中不允许含有机械杂质。车用无铅汽油机械杂质的检验采用目测法,即将试样注人100mL的玻璃量筒中,静置后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机械杂质。在有异议时,以按GB/T511—1988《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标准方法测定为准(详见第六章),结果应为“无”。(2)水分汽油中的水分有些是炼制过程带入的,而更多是贮存、运输、加注及使用过程受到外界污染而混入的。汽油具有一定程度的溶水性,可溶解空气中的水分,当水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在烃类分子中时,称为溶解水。通常汽油中的溶解水量随温度的升高、空气湿度的增大及汽油芳香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伴随温度的降低,溶解水会由过饱和状态,逐渐凝结成小水珠,如果这种小水滴在环烷酸等保护膜的作用下悬浮于油品中,构成浑浊的乳化液或乳胶体,则称其为悬浮水(在黏度较大的重质油中更为多见);若聚集成较大水滴从油中沉降分离出来,则称其为游离水。汽油含水主要破坏其低温流动性和燃料燃烧性;水分对胶质的增长影响极大。水分对汽油生成胶质的影响

贮存条件贮存中汽油的实际胶质/[mg·(100mL)-1]开始1个月后2个月后6个月后无水时有水时4446611822水分还会把无机盐带入气缸内,引起积炭增加,加剧机件腐蚀、磨损。因此,车用无铅汽油中不允许含有水分。通常汽油检验中所说的无水,是指没有游离水和悬浮水。而汽油中的溶解水一般很少,难以检出,且不易除去,可忽略不计。汽油水分的检验主要采取目测法,即将试样注入100mL的玻璃量筒中,静置后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如有异议,可按GB/T260—1977(1988)《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进行测定(详见第四章)。

2.苯、芳烃及烯烃含量从环保意义上讲,苯、芳烃和烯烃同含硫化合物一样,均属于汽油中的有害物质。(1)苯含量苯是高辛烷值组分,但也是公认的致癌物。在车用无铅汽油蒸发、燃烧不完全时,苯可直接排入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限制车用汽油中的苯含量是十分必要的。我国车用无铅汽油要求苯含量(体积分数)不大于2.5%。

《车用无铅汽油》第3号修改单规定,苯含量的测定采用SH/T0713—2002《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和SH/T0693—2000《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仲裁试验以SH/T0713—2002《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方法测定结果为准。由于醇类对该试验有干扰,故车用乙醇汽油的苯含量按SH/T0693—2000《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进行。(2)芳烃含量芳烃是具有较高辛烷值和热值的汽油调合组分。但其碳氢比高,燃烧时易生成沉积物,同时随芳烃含量增高,汽油尾气中致癌物苯含量也增多。我国车用无铅汽油控制芳烃含量(体积分数)不大于40%,既考虑了减少排放有害污染物的要求,又照顾到维持辛烷值达到必要的水平。车用无铅汽油芳烃含量可按SH/T0741—2004《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标准方法进行,仲裁试验则以GB/T11132—1989《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实验方法为准。(3)烯烃含量烯烃也是高辛烷值组分,但它比较活泼。目前我国车用无铅汽油主要由催化裂化汽油、直馏汽油、烷基化汽油及加氢汽油调合而成,其中催化裂化汽油占较高比例,其烯烃含量(体积分数)高达25%~35%,因此贮存易氧化变质,导致实际胶质升高,颜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