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抗高血压药课件_第1页
第二十四章 抗高血压药课件_第2页
第二十四章 抗高血压药课件_第3页
第二十四章 抗高血压药课件_第4页
第二十四章 抗高血压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药理教研室刘凤岐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思考:

抗高血压药按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几类?

每一类抗高血压药的代表药?控制性降压药---硝普钠?血管平滑肌松弛药与β受体阻断药和利尿药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理基础?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现状: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和西方国家大规模调查。成人确诊率为8%-18%,目前我国患者达1.2亿。且逐年增多,高血压不仅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而且是造成心、脑、肾损害的主要原因;如不能合理治疗,寿命可缩短15–20年,因此做好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概述:

血压诊断标准(WHO):成人BP:SBP

DBP

(mmHg)理想BP:<120<80正常BP:<130<85高BP:

单纯收缩期高BP:

≥140<90高BP:>140≥90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高血压分类:原发性高血压(90-95%);继发性高血压(5-10%)。

脑血栓形成出血并发症心高血压心脏病→心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肾--肾小动脉硬化→肾衰;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降压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血压,使血压下降到或接近正常范围,防止或减少心、脑、肾并发症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治疗:非药物治疗;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药又称降压药,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并发症的发生。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形成血压因素:心排血量;外周循环阻力和血流量;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调节系统:

(1).交感神经系统;(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3).血管内皮松弛因子–收缩因子系统;(4).血管舒缓肽-激肽-前列腺素系统;

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参与;还有长期高钠饮食等。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调节系统:

(1).交感神经系统:

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以及大脑和小脑中,也都存在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例:下丘脑等;

延髓心血管中枢—孤束核:

心迷走神经元;内含心交感神经元;交感缩血管活动的神经元;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当肾血流灌注减少时,肾素分泌就会增多;血管紧张素合成增多;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增高。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增高。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第一节抗高血压药分类:1.利尿药-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例氢氯噻嗪、呋塞米等;2.钙拮抗药:硝苯地平等;3.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4.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即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形成的抗高血压药:卡托普利等;(2)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断药:

例:氯沙坦等;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5.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樟磺咪芬、美卡拉明等。

(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

利血平,胍乙啶等。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6.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

肼屈嗪、硝普钠等。

7.新型抗高血压药:米诺地尔等。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各类抗高血压药作用部位: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一线(常用)抗高血压药:

1.利尿药:例氢氯噻嗪、呋塞米等;2.钙拮抗药:硝苯地平等;3.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4.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ACEI):卡托普利等;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可乐定哌唑嗪血管平滑肌扩张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一.利尿药:

基本作用是在排Na+利尿→导致Na+

、H2O排出增多;∵Na+潴留,则H2O潴留;

Na+不潴留,则H2O不潴留;∴排Na+利尿→导致Na+

、H2O排出增多;

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二).分类药物尿电解质排泄排钠力作用部位

Na+K+

CI-

高效类:呋塞米

+++

+++++

~23%

髓袢升支

粗段髓质

利尿酸+++++++~23%和皮质部

中效类噻嗪类

+++++~8%远曲小管

(氢氯噻嗪)近端

低效类螺内酯

+-+~2%远曲小管

氨苯喋啶

+-+~2%和集合管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皮质髓质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一).降压作用机制:1.早期:

由于Na+的重吸收减少→Na+排出增加;→尿量增多,血容量下降,血压下降;

2.长期:→低Na+血症。由于Na+的重吸收减少,Na+排出增加;使Na+-Ca2+交换减少→使细胞内Ca2+减少→

血管舒张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反应性降低;血压下降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激肽等)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三).降压作用特点:

1.对心率、心排血量影响小;

2.一般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3.无H2O、

Na+

潴留;

4.不易产生耐受性;5.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6.可以增强其他降压药的作用;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7.长期用药:(1).血容量减少导致反射性的血浆肾素活性增高;

可以合用:β受体阻断药→抑制肾素的分泌;(2).长期大剂量用药易导致电解质紊乱:

低血K+

、低血Na+

;可以合用:保钾利尿药;(3).高血糖、高脂血症;可以合用:ACEI;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四).临床应用:

1.利尿药是基础(一线)降压药:(1).单用有效,可以单独作为首选药物:

可单独治疗轻度高血压;(2).合用有协同作用:

可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合用可以增强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Na+

、H2O潴留)。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2.对高血压合并水肿、心衰、高血容量、低肾素活性病人,用药效果好;

3.最常用的是噻嗪类-中效利尿药;小剂量应用氢氯噻嗪的优点:

(成人:12.5~25mg/d)降压作用安全有效;可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42%);可降低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14%);可逆转左心室肥厚(LVH);小剂量噻嗪类12.5mg/日,对血糖、血脂的影响较小;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大剂量噻嗪类>50mg/日,即使增加药量,效应不再↑;但不良反应↑(量-效关系)∴小剂量应用氢氯噻嗪的较好。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4.高血脂者选用吲哚帕胺:

吲达帕胺(indapamide)特点:

(别名:长效降压片,寿比山)具有利尿及钙拮抗作用;强效、长效;

(1).对血管平滑肌有较高的选择性,主要能抑制血管平滑肌Ca2+内流→外周阻力血管扩张→血压↓;

(2).扩张血管作用>利尿作用;(3).长期应用可对减轻左心室肥大和动脉粥样硬化较好;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脂溶性大,肾排泄少;对血糖及血脂无影响;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1).伴有肾功能不良;(2).伴有高血糖及高血脂的高血压患者;5.高血压危象或伴有肾功能不良者选用呋塞米-高效利尿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二.钙拮抗药:

(一).对心血管的作用:

1.钙通道阻滞药通过阻抑Ca2+内流,

松弛血管平滑肌

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降低心收缩性,CO↓

血管舒张,以扩张动脉为主→血压↓,其中对小动脉、冠状动脉、脑血管扩张作用较强.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2.松弛血管平滑肌强度: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即:(心痛定)>

(异搏停)>硫氮唑酮

3.特点:

(1).对血管的选择性高;

(2).扩张动脉(小动脉)>扩张静脉;

(3).对不同部位的血管具有选择性;

(4).抑制血管重构。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二).特点:1.“生理性降压”:

血压水平越高,降压作用越显著;

2.降压效果与给药途径无关,但显效快慢有差别;

3.不减少心、脑、肾等脏器血流量;

4.防止或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心肌肥厚;

5.对脂质和糖代谢无不良影响;6.无水、钠潴留,无耐受性,无体位性低血压。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三).应用:各级(轻、中、重度)高血压;常用硝苯地平和尼群地平,硝苯地平降压作用最强。可单用为抗高血压一线药物,也可与其他药物合用;对低肾素活性的病人效果好,对正常人无明显降压作用;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患者更适宜;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支气管哮喘、高血脂以及其他血管病变的高血压患者效果好。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四).常用药的特点:

1.硝苯地平(Nifedipine)(1).解除冠脉痉挛和降低血压效应良

好,不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2).主要用于高血压和心绞痛.(3).与其它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

合用,可使降压及抗心绞痛作用增强。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4).动脉>心脏:降压作用强,舒张血管的作用远大于松弛心肌的作用。治疗量的硝苯地平(心痛定)对正常血压的影响较小;

对高血压病人则血压明显下降;∵阻滞(抑制)失活状态的Ca2+通道,而病变血管失活状态的延长;∴对高血压病人则血压明显下降;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5).硝苯地平降压快,短,一般不作为长效降压药,可用于各型高血压包括恶性高血压;(6).因迅速降压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

缓释片剂可减轻;

合用β受体阻断药可以对抗此作用。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2.尼莫地平

(1).对脑血管有相对选择性扩张作用,在扩张脑血管的剂量下,对外周血管作用小,不引起血压降低,从而不影响脑的血流灌

注,主要用于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2).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禁用.禁与其它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合用.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3.

尼群地平:

(1).降压作用温和、持久;

(2).扩肾血管作用强,有轻度的排Na+利尿作用;(3).反射性的心率加快较轻;(4).长期用药,不产生耐受性.对预后好;(5).价格低廉,效果好。

4.氟桂嗪:

对脑血管有相对选择性扩张作用,主要用于防治脑血管疾病.也可用于内耳眩晕症.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五).临床应用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1.高血压合并冠心

-硝苯地平

-扩冠脉作用强;2.合并脑血管病变-尼莫地平、氟桂嗪

-扩脑血管作用强;3.合并肾功不良-尼群地平

-扩肾血管作用强。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4.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可以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人;

5.氨氯地平:

(1).降压作用强,渐进降压、平稳;

(2).长效,维持时间长,T½30-50hour;(3).保护靶器官,能防止和逆转心肌肥厚,对预后好;(4).降压效果最好,但价格较高。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三.β受体阻断药非选择性:普萘洛尔propranolol

选择性-β1:阿替洛尔、美托洛尔。

(一).普萘洛尔

propranolol[作用机制]

通过阻断心脏β1受体而继发降压。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普萘洛尔(心得安)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通过阻断心脏β1受体而继发降压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1.抑制心脏,减少心输出量→血压↓(1).生理:心脏β1受体兴奋→心收缩力↑血压↑;血管β2受体兴奋→血管扩张→血压↓;(2).普萘洛尔(心得安):

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

;

阻断血管β2受体→血管收缩→血压↑∵普萘洛尔阻断β1受体的作用>β2受体,∴综合结果→血压↓.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2.减少肾素分泌-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阻断肾脏入球小动脉β2受体,减少肾素分泌,使血管紧张素Ⅱ形成减少和醛固酮释放减少。

3.中枢降压作用:阻断中枢

β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经张力,NA释放减少;

4.提高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5.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作用特点]

1.减慢心率,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

降压缓慢,需连续用1-2周才出现降压作用;合用利尿药作用更显著;

2.作用温和,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易产生耐受性。

3.抑制肾素的释放,无钠、水潴留;

4.影响血糖、血脂的代谢;

5.少数病人用β受体阻断药后,因骤然停药,可使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或着AMI;

6.无内在拟交感活性(ISA);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内在拟交感活性(ISA):

概念:

有些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与β-R结合后,除能阻断β-R外,对β-R具有部分激动作用;

意义:

(1).由于这种作用较弱,∴一般被β-R阻断作用所掩盖;(2).一般ISA较强的药物,其抑制心缩力等作用比无ISA的药物为弱;∵部分抑制作用被部分激动作用所抵消。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临床应用]

适应症:1.可单独作为抗高血压的一线首选药物,也可以与其它药物合用(利尿药)以增强作用。

2.年轻患者,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对心输出量偏高或血浆肾素水平偏高的高血压疗效较好。

3.对伴有心绞痛、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变及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人也有显著效果。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禁忌症:1.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衰、房室传导阻滞、糖尿病、血脂异常应慎用;

2.支气管哮喘(β2受体被阻断,诱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3.有外周血管病变患者:(1)应用选择性的β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美托洛尔;(2)或用有ISA的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二).其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1).阿替洛尔:宜用于肝脏功能及CNS障碍者;

(2).美托洛尔:宜用于肾功能障碍者;2.α、β受体阻断药:(1).拉贝洛尔:可以用于各种高血压及高血压急症,甚至严重的危急情况;(2).卡维地洛: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或伴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四.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药物包括: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即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形成的抗高血压药:卡托普利等;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为抗高血压一线药物之一,可单用或与利尿药或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左心室肥厚、心衰、AMI的首选药物;2.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断药:

例:氯沙坦等;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常用抗高血压药的比较:

利尿药

钙拮抗药

β受体

ACEI

阻断药血流肾减少-外周血管收缩增加血糖血脂升高-无ISA升高降低水电紊乱--高血钾HR、CO轻微±降低-肾素升高升高降低升高适应症见前水钠潴留耐受性体位低血压三无,一改善预后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钙拮抗药:

三无:

不减少心、脑、肾等脏器血流量;对脂质和糖代谢无不良影响;无水、钠潴留,无耐受性,无体位性低血压。一改善:

防止或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心肌肥厚;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五.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樟磺咪芬、美卡拉明等;

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

利血平,胍乙啶等。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1).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2).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第一代-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可乐定

clonidine[生理基础]

血压的主要生理调节系统

---中枢交感神经系统:

(1).α2受体:激动受体抑制性神经元,外周交感活性降低→血管扩张→血压↓;激动中枢α2受体→镇静为主;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2).中枢延脑腹外侧嘴部的I1咪唑啉受体:参与中枢性血压的主要生理调节;激动I1咪唑啉受体→外周交感活↓→血管扩张→血压↓

(3).激动α1受体→外周交感活↑

→血管收缩→血压↑(4).β2受体:激动兴奋性神经元,外周交感活性↑→血压↑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1.可乐定降压作用中等偏强,延髓心血管中枢

α2受体、I1咪唑啉受体参与降压;

(1).过去认为:

主要通过兴奋延髓心血管中枢

-孤束核;

与孤束核突触后膜的α2受体结合,抑制交感神经中枢的传出冲动,还可激动外周交感-支配血管的肾上腺素(NA)能神经突触前膜α2

受体,增强其负反馈作用,减少NA释放→血管扩张→血压↓。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与孤束核突触后膜的α2受体结合,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抑制交感神经中枢的传出冲动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2).新理论-研究发现主要降压机制是:可乐定激动延脑腹外侧嘴部的I1咪唑啉受体→使外周交感张力下降→血管扩张→血压↓;2.对中枢有明显抑制作用;3.可以抑制胃肠分泌和运动;4.促进内源性阿片肽释放,有镇痛作用;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5.大剂量或静注速度过快→血压双相变化:

即:先出现短暂的升压作用,随后为持久的降压作用;(1).∵早期升压作用:是由于大剂量或静注速度过快→血药浓度↑→可激动突触后膜的α1受体→外周交感活↑

→血管收缩→血压↑(2).随着药物向组织的再分布→血药浓度↓→不再激动α1受体;

开始发挥激动α2受体、I1咪唑啉受体的作用→持久的降压作用;∴可乐定应小剂量、口服给药,则只有降压作用,无早期的升压作用。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1.可乐定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中度高血压(口服),急重型高血压(肌注、静注),多与利尿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2.兼有溃疡病者的高血压(抑制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液的分泌);

3.吗啡类药物成瘾的戒毒治疗;4.点眼用于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因抑制分泌→房水产生减少→眼压下降。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用药注意事项]

1.突然停药有反跳现象:

突然停药可短暂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由于长期服用可乐定→神经突触前膜α2

受体的敏感性↓→负反馈作用↓;

突然停药→NA释放↑所致,∴应逐渐减量→停药;2.有口干、水钠潴留;3.有镇静、嗜睡;可以加强其他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司机、高空作业者禁用。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第二代-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莫索尼定moxonidine

特点:

1.对延脑腹外侧嘴部I1咪唑啉受体的选择性比可乐定高;

2.降压效能比可乐定低;∵可乐定还有另一降压途径:与孤束核突触后膜的α2受体结合,抑制交感神经中枢的传出冲动的作用;3.无停药反跳现象;4.无明显镇静、嗜睡等不良反应;5.可长期使用,能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二).神经节阻断药:--樟磺咪芬、美卡拉明本类药物通过阻断神经节,有强大的降压作用,但由于副作用多而严重,已很少用。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三).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

--利血平,胍乙啶

利血平的降压机制:正常介质释放入突触间隙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85%以上被摄取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利血平的降压机制:1.阻止囊泡对递质的再摄取;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2.阻止多巴胺进入囊泡内,介质合成减少;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3.妨碍囊泡对介质的储存,介质漏出囊泡外,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终使囊泡内介质耗竭而降压。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利血平降压特点:

1.降压作用缓慢、温和、持久:

小剂量<0.5mg/日,即有药理作用;2.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3.因不良反应多,现已很少单独使用,(1).不良反应:副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现象-鼻塞、胃酸分泌↑、偶见抑郁症等;

(2).溃疡病、精神病患者禁用;

(3).主要用于复方制剂:是复方降压片、降压灵等复方制剂的主要成分。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四).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1.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2.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α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prazosin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药理作用]

1.可选择性阻断(外周小动脉及静脉)突触后膜α1受体,导致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而降压。

2.因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的作用很弱,还具有抑制交感神经反射功能,故降压时不出现心率增快、肾素释放和水钠潴留等;3.对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影响小。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选择性阻断(外周小动脉及静脉)突触后膜α1受体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临床应用]

1.高血压病:(1)哌唑嗪的降压作用较强;单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2)最大的优点是不影响代谢,可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病人;(3)与利尿降压药或β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重度或伴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

2、顽固性心功能不全: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而改善心脏功能。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不良反应及用药要点]:

1.主要有“首剂现象”(首剂低血压):

第一次用药后某些病人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眩晕、心悸,严重时可突然虚脱以至意识丧失。故首剂宜小剂量并于临睡前服。

2.长期用药易产生耐受性。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六.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

--肼屈嗪、硝普钠

特点:1.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2.不抑制交感神经活性;3.久用神经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反射作用能抵消药物的降压作用;4.合用利尿药及β受体阻断药可纠正;5.不单独用于抗高血压,仅在其他药物无效时才使用。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P:普萘洛尔D:利尿激素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一).肼屈嗪(肼苯达嗪)

[作用与特点]

1、直接松驰血管平滑肌,主要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压作用强而快;

机制:可能抑制Ca++的内流及胞内储备Ca++的释放。

2、降低血压时可反射性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和肾素分泌、醛固酮增加。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应用]

中度及重度高血压,常与利尿药和(或)β受体阻断药合用。

[不良反应]

1、可诱发或加重冠心-心绞痛,因降压引起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2、大剂量、长期应用可出现类风湿性

关节炎或全身性红斑狼疮综合征。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二).硝普钠sodiumnitrpusside

[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1.直接松弛小动脉和小静脉平滑肌,(1).在血管平滑肌内产生一种内源性血管舒张物质:一氧化氮-NO(一种气态的自由基);内源性松弛因子-EDRF:(2).内源性血管舒张物质→激活血管平滑肌内鸟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GTP

鸟苷酸环化酶

cGMP(环一磷酸鸟苷)↑→兴奋cGMP–依赖蛋白激酶→使肌凝蛋白轻链去磷酸化→而产生血管平滑肌松弛作用→使血管舒张。

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2.静注降压作用快速、强大但短暂;(1).起效快,ivgtt,1-2min

起效;(2).维持时间短,5min;(3).剂量调整方便,以血压为准;3.扩张动、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

1.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和恶性高血压,特别伴有急性心肌梗塞或左心衰者;

2.手术麻醉时控制性降压;3.高血压伴心衰、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血压增高;

4.顽固性心力衰竭。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用药注意事项]1.口服不吸收,需静滴给药,起效快;2.应避光:因对光敏感,见光分解,新鲜配制,现用现配。[不良反应]1.大剂量降压可致:恶心、呕吐、心悸等;2.病人肝、肾功能不好,或连续大剂量使用→可致氰化物蓄积中毒;(引起耳鸣、肌痉挛、精神障碍→昏迷等中毒症状);3.硫代硫酸钠可防治。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七.新型抗高血压药:(一).钾通道开放药(钾外流促进药)

常用药:米诺地尔

minoxidil

吡那地尔pinacidil、尼可地尔nicorandil

特点:1.血管扩张作用是有选择性的;

扩张冠脉、脑动脉和胃肠道血管;不扩张肾血管;;2.降压同时伴有反射性心动过速和CO增多;3.同时合用利尿药或β受体阻断药效果好;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4.动作电位4相K+外流↑→膜电位下移(最大舒张电位水平下移,即最大舒张电位水平变大)→到达阈电位水平的时间延长→使细胞膜上的Ca++通道难以激活→细胞膜超极化,膜兴奋性↓→

Ca++的内流↓→血管平滑肌舒张→BP↓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二).前列腺素合成促进药

沙克太宁特点:1.能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2.能与动员胞内Ca++的各类物质相互作用;3.有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4.能防止心肌细胞内离子浓度的变化和心律失常的发生;5.有H1受体阻断作用、轻度的利尿作用;6.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7.作用温和,副作用相对较少。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三节

时间药理学

一.人体血压存在24小时昼夜节律性

1.动态血压监测(ABPM):可每隔15、30或60分钟自动测量血压一次,客观反应实际血压水平。

2.正常人的动态血压曲线呈双峰一谷(勺型),即夜间血压最低,清晨起床后迅速上升,6~10am及4~8pm各有一高峰,继之缓慢下降。明显靶器官损害、严重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者昼夜节律可消失。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

二.高血压患者可以呈现24小时血压的昼夜节律性,也可以发生节律的改变

1.清晨高血压:患者在清晨时段内(醒前1h,醒后3h)的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者,其他时段的血压可正常,也可升高。

清晨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2.夜间高血压:患者在夜间(晚10时至次晨6时)的血压不降或下降减少呈非勺型血压者。

夜间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发生显著相关。第二十四章-抗高血压药2.夜间高血压诊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1).高血压患者在夜间(睡眠时段),血压均值下降(与白昼相比)<10%;(2).夜间血压SBP均值≥125mmHg和(或)DBP均值≥75mmHg。夜间高血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