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版必修下册6_第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版必修下册6_第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版必修下册6_第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版必修下册6_第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版必修下册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任务群学习资料微时代的阅读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是阅读普及的前提,也是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起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现代城市文化等“奇观文化”的兴起,历史进入了“观看猎奇时代”。中国作为后发达国家,这一时间的出现稍迟,整个20世纪,基本上是一个“阅读写作”和“观看猎奇”交替冲突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电视在中国家庭的普及,使得这种“观看”文化得以凸显,直到新世纪网络文化的普及,这种“观看猎奇时代”才真正显形。沉思默想时代的人都是“思想家”,他们心接古今、直抵本质。即便是一位击壤的老人随便唱一嗓子,也成了千古名言。阅读写作时代,是将思想家的思想稀释到纸张上和书籍上,通过阅读传播到更多散乱的脑子里。观看猎奇时代,是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的时代,阅读变成了对奇观的欣赏。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或许并没有变化,但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因此,我们不要简单地对待这种“微时代”阅读媒介变化带来的后果。今天所说的“微时代”,是一个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网络这个大的综合媒介,还有众多附着在其上的小媒介(应用软件,APP)。这些媒介能够将我们试图通过传统“阅读”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五花八门的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并且在我们眼皮底下不停地晃动。当我们介入这样一种阅读过程的时候,大脑一直在提醒我们的理性:要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但图像却一直在引诱我们的潜意识:还有更神奇的“奇观”。这就是所谓的“微时代”阅读所特有的“撕裂性”。因此,“微时代的阅读”,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我们要正视这种阅读及其后果,而不是简单地褒贬。我们如何使得这种时尚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具有相关性呢?这是一个问题。面对极度发达的现代媒介,当我们的“阅读”,真的变成了一种“观看”,我们的思想发动机是否会熄灭呢?这更是一个问题。手机文学:全媒体时代的文化畅想姜申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将传统的文艺常态与新兴的媒体相连,融合成崭新的文艺样式,而今已变成一个社会热点。时下,“手机文学”正符合这样的趋势,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使传统的文字在新的媒介平台上焕发青春、乘风破浪,在全媒体时代中演奏出一曲灵魂畅想。手机为文学提供了新的尝试,文学也为手机这种新生的媒介积淀了历史、精神与现实的厚重。手机与文学的融合,将不仅为文学爱好者纪念建党90周年这一伟大历史时刻、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歌颂党领导中华民族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提供新的媒介平台;同时也为广大手机用户(文学读者)参与和评价文学活动、回顾革命历史、宣扬红色经典、传递奋斗理想、维护公共阅读环境的良性秩序,提供优越的媒介资源。什么是“手机文学”?简言之,它是以手机为传输和阅读平台、以语言文字为信息承载方式的文艺表现手段,是继网络文学之后的一种新文学形式。它也是技术时代的产物,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技术革新与精神需求的结果。2000年初,一位日本教师用手机连载的方式发布他的小说《深爱》,开创了手机文学的先河。2006年以来,随着手机3G技术和智能掌上阅读系统的日益整合与普及,手机文学逐渐突破了短信体裁的制约,其在线浏览方式和互动效果已显著增强。它不仅成为文字的“阅读”平台,而且透过电子书、博客、播客、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介在手机上的移植,手机文学正发展成一种集文学创作与发布、转载与传播、阅读与评论、反馈与回应、娱乐与监督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众文学样式。同时,“全媒体”的概念也在近年日渐升温。所谓的“全媒体”是指传统媒介与新的媒介形式的整合局面。其主旨在于,通过媒介形式、内容、渠道、功能等一系列元素的全方位融合,达到传统媒介与新媒体“1+1>2”的共赢。作为传统的印刷媒介与最新的移动传播媒体的融合,手机文学正一步步验应着全媒体的神话。它使传统文字的底蕴焕发时尚的魅力,也让移动的媒体承载视听之外——文学所带来的那份厚重而幽深的文化意境。的确,当代文化太需要文字的介入。尝遍了视听文艺那过眼云烟般的浅薄感,今天的大众迫切需要一种直抵心灵、浸透心脾的审美沟通。而作为传统的文学,那种长篇大论、循规蹈矩、起承转合、意味悠长的作品已难以适应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的零散化时空观念与快节奏的阅读需要。于是在新的历史境遇下,手机文学呼之欲出。它摒弃了传统文学“整体化”“全方位”的描述,只通过某个绝佳的视点、巧妙的角度设计,运用“惜墨如金”的笔法、令人惊叹的笔调直指心灵的敏感处。因此,其特点应是以小博大、精彩中凸显文字的爆发力、峰回路转之间使读者心生顿悟、三言两语能映出视觉上的美感、言语中的留白又能让人处处回味无穷。就当今的大众文化理论来说,手机文学正符合时下方兴未艾的后现代语境。这已经不是某个作家的个人风格或单个作品的文艺策略,后现代文化就是我们所朝夕相处的生活,既无法选择也无从割舍。时代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境遇。造物弄人,技术适应着我们的传统,也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手机使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们有了共通的空间领域。现代主义依靠空间相隔与时间相继的“线性”文化逻辑,已逐渐向“零散化”“平面化”“仿拟化”的后现代气脉聚拢,在时空转换间透露出讽刺、幽默、灵动的审美气韵。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向后现代的“微型叙事”转变。人们愈加零散化的时空状态必定需要同样零散的“微叙事”来填补。一时间微小说、微阅读、微电影、微新闻、轻博客、微博等文化概念大行其道。当代文化“微薄”之至,这其中却独少了“厚重”二字。不论历史还是文化,都需要“厚重”来承传它的精神和灵韵。这其中,“文学”的力量不可或缺。如此,手机文学的兴起是时代的必然。在“为全民阅读谋创崭新未来”的号召指引下,希望手机文学能在一个线性的文化承传中与时俱进,也在新潮和时尚的脉搏里历久弥新。(有删改)媒介文化:拼贴的娱乐盛宴蒋原伦很多时候,人们将媒介文化和通俗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等概念交替使用,表达的也是差不多相同的含义,都是指当下的大众文化。但认真讲起来,背后的思想谱系是不一样的。如消费文化,其理论背景来自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等一系列著述,它不仅仅是指文化产品同样是一种商品,供人们消费,更是指在消费文化语境中,人们不怎么关注产品的功能性使用价值,讲究的是产品的符号意义和符号价值。媒介文化的思想谱系则是来自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强调的是电子媒体和各种新的媒介方式在不断重构当代文化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即有什么样的媒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由于媒介文化和当下电子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关联,因此媒介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别。传统文化,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的印刷文化,是由相对严密的符号系统所构成的,文化越深奥、越博大精深,其符号系统也就越庞大越精密。符号系统之间还有分野,如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媒介文化则不同,它是媒介技术的直接产物,一种新媒介技术的问世,意味着有新的文化出现。最直接的例证就是当今的功夫电影,影片中那高超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武功,其实就是现代影像技术的产物。或可说现代电子影像技术创造了中国功夫,电子影像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武林高手出神入化的武功就达到什么高度,甚至笨拙的大熊猫也能被点化成超级武林大腕。经典文化、精英文化是一种规训文化,这是少数文化精英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创造、加工、积累起来的,所以学习和读解经典文化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阶段,同时也是一个被规训的过程。媒介文化是娱乐文化,偏于感性的文化,强调身体的快感。它依靠自身的吸引力来攫取市场,所以声色犬马的成分、感官的成分比较重。站在经典文化的立场上看,媒介文化是无深度的、拼贴的、缺少内涵的文化。但是,媒介文化倒并不排斥经典文化,总是摆出大包大揽的姿态,上下通吃,将经典文化、传统文化统统囊括在自己的范围之中。当然这也是所有后起文化的品性,它总是将此前的文化作为资源,“拿来主义”地为我所用,打造成新的混合产品,媒介文化就更是如此,媒介文化的评判标准就是市场,就是收视率。媒介文化既然是拼贴型文化,那么什么都可拆卸下来,重新组合,杀虫剂或卫生洁具的广告,可以由高雅的古典乐来配音,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也打破了精英和平民、高雅和通俗之间的界限。媒介文化以电子媒介技术发展为基础,所以是“他律”的文化,它不是建立在严密的符号系统之上的,因此它不是特定的文化品种,也不是阿多诺所推崇的“自律的文化”。媒介文化是一个开放系统,横跨着许多文化品种,横跨着许多生活领域,并向当代生活开放。即以影视媒介文化为例,以往专家和电影人所津津乐道的影视艺术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影视媒介文化或大众文化所包括的内容要远比影视艺术的范围广泛得多。这里说媒介文化是向当代生活开放的,它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与学院的、专业的美学体系或文化理论不同,它没有自己明确的理论边界,它倒是能将美学体系或已有的文化理论包含在自身之中,但是却无法从美学体系和文化理论得到自身的说明,因为它与市场需求和大众消费心理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媒介文化更能从传统文化以外的领域得到说明。理性面对新媒介的信息海洋(节选)马慧茹冶进海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拓展人的行为能力以及提供各种超感官体验时,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每天各种无用信息占据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人们非理性冲动增多,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也更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媒体与受众两方面入手,积极寻求对策。从媒体角度看,媒体可以利用信息智能匹配技术降低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这项技术以数据分析为依托,使信息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从而与受众的需求相匹配。比如,一些媒体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方面的关键词、以往浏览的相关数据以及学历、职业、爱好等特征信息,进行汇集、整理、跟踪和分析,并根据用户充值、消费、反馈等数据信息,了解和掌握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潜在需求,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虽然公司主要以推广自己服务项目为目的,但这种技术更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会大大减少许多有意无意强加于受众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受众进行信息处理的时间成本,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接收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样的智能匹配模式会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比如,有的技术可以根据手机定位,确定用户是在办公场所、家里还是旅途中来推送合适的视听内容;还可以根据用户手机的睡眠模式、工作模式等确定推送时间,以及根据某一信息关注度的高低确定是否推送。从信息受众角度看,受众需要提高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受众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即对媒介本身带来的危害及个人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认识的能力。任何时候,受众都要保持对新媒介的主动权、选择权,不能被媒介技术左右,而要学会组织与控制信息和技术。这种主动选择权是建立在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上的。除此之外,受众还需要加强法律、伦理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素养,能够准确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并掌握好在新媒介上的话语行为的规范和尺度,从而将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既要推动媒介的技术革新,又要提升受众对信息的批判思考能力。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媒介技术真正为我所用,形成媒介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微博时代:说话的自由与责任王本朝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字的话,发布信息,即时互动。相对于传统媒介,它的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简单。一条信息可以在几秒钟内传播开去,让人们感到身处信息现场,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最快的速度传递出去。在这个空间里,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相同的地位和身份发布言论,从而形成了一个容量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微博门槛低,发布信息快,人人都可以过一把做记者的瘾,如同每个人都可以采访与发言。它不需要渊博的学识和技术的修炼。似乎不费时,不费力,就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发出去,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讨论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民意民智有了新的“翅膀”,从对各种交通肇事事件的关注,到对地动仪的争论,再到警察“微博缉凶”,冷不防,我们这个时代,已经由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升级到微博时代了。事实上,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字数少信息量大,消息发布之容易到了只需要点击一个“转发”键。操作的便捷,简化了思考,也容易引发人们的跟随效应。在“生产”信息的过程中,也会制造出懒于识别、快速再转发的信息“媒子”,甚至有人捏造信息,制造“兴奋点”,博取人们眼球,引起更多关注,实现商业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信息变得丰富了,也更加杂乱、泡沫化了,甚至是哗众取宠!无论是名人“被去世”的假新闻,还是名人“骂战”此起彼伏的喧哗,在良莠不齐的芜杂背后,不乏泄愤谩骂的胡言乱语。在“微博”这个水塘里,也有泥沙和浑浊不清的脏水……中国的现实社会发展变化快,网络世界也远未成熟。微博让现实与网络有了更加亲密而闪电式的接触,有了表达的自由,它同时也需要建构道德与责任。当我们希望自由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时,也需要维护和坚守社会的道德和责任。现代的中国已经走出了传统的中庸与中和,而趋于偏激与对立,做事与想问题常执于一端,这需要我们重新检讨和反思。表达的自由也同时需要承担表达的责任。微博世界并不是私人世界,而是一个更加隐形而复杂的虚拟社会。人们总希望微博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能尽快地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社会。一方面,汹涌的网络民意,通过虚拟的力量,冲击着种种现实弊端,促使当事人不得不出来面对公众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表达者也应该坚守和维护社会的责任。表面上,微博是“微”,是你个人的“麦克风”,但众多粉丝和听众却是社会人,你说的话虽不一定是人命关天、财产万千,却应有是非曲直、善恶正邪。(有删改)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