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下城区五校联考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的说法错误的是()A.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B.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C.铈属于非金属元素D.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2.在反应4Zn+10HNO3═4Zn(NO3)2+X+3H2O中,X的化学式为()A.NH3 B.NH4NO3 C.NO D.NO23.硅酸钠(Na2S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A.+4B.+3C.+2D.-24.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下列物质的常见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A.钢铁做颜料 B.活性炭净水C.铝箔做灯罩 D.氩气保护焊5.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A.固体加热 B.制取氧气C.干燥气体 D.过滤6.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 B.氧 C.铁 D.铝8.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氮气和空气用燃着的木条鉴别 B.氧气和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二氧化锰和木炭通过观察颜色鉴别 D.汽油和酒精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9.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H2SO3+2H2=S↓+3H2O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成物有沉淀B.反应物是H2SO3和H2,生成物是S和H2OC.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D.每1份质量的H2SO3和2份质量的H2完全反应,生成1份质量的S和3份质量的H2O10.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2H22O5,它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B.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39个原子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511.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C.用相同容积的试管需要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D.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可以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以加快反应速率,因为高锰酸钾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通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所以有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D.从科学预测分子,原子的存在,到真实看到分子、原子,是一个大胆假设、实践验证的过程13.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4.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研究分子运动 C.研究燃烧的条件 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15.下列有关物质变化或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酒精挥发一化学变化 B.汽油易燃烧一化学性质C.铁片生锈一物理性质 D.冰雪能融化一物理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一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为了收集较纯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_____。(3)若在A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二氧化锰(已知: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洗涤、烘干,在前两步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_____,作用分别是_____。(4)双氧水制氧气可选择装置B或C,其中装置B的优点是_____。(5)用“排水法”收集O2,请在如图二中将收集装置补画完整_____。(6)在如图三中画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中,“固体中氧元素质量”的变化趋势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请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进行以下计算:(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2)葡萄糖中各元素质量比是_____。(3)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共有_____个原子。(4)一定质量的葡萄糖溶解于水,得到的混合物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_____,若该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8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18.(8分)将质量为35.0g的含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样品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试管内固体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求:(1)t2时刻剩余固体的成分为:杂质______(2)高锰酸钾样品中含有高锰酸钾的质量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研究小组同学以水为主题,进行以下两个主题的研究:I水的净化:同学们在黄海边旅游时,用瓶装了些海水带回实验室,仿照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因含大量氯化钠而略带咸味,氯化钠由_________构成(填粒子符号)。.(2)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静置沉淀b.过滤c.加入活性炭d.蒸馏(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具有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4)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5)研究过程中,同学们查阅资料时发现,目前许多旅游景点安装了直饮水机,其工作流程如图所示。③中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_,超滤膜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的_________(填操作名称)。II水的变化: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请根据下图水的两种变化和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如图3属于_________变化,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2)如图4电解水实验中,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填序号)环节,还需要_________来进行验证。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设计并进行实验d.表达与交流(3)如图5对应于如图中_________(填“甲”或“乙”)变化,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4)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生成氧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该选项说法正确;B.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该选项说法正确;C.铈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睛】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2、B【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X的化学式中应含有Zn原子的个数为:4﹣4=0,应含有H原子的个数为:10﹣2×3=4,应含有N原子的个数为:10﹣4×2=2,应含有O原子的个数为:10×3﹣2×3×4﹣3=3;故X的化学式为:N2H4O3,即NH4NO3故选B。3、A【解析】
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故选A。4、D【解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详解】A、钢铁做颜料,利用其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B、活性炭净水,利用其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正确;C、铝箔做灯罩,利用其能反射光,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正确;D、氩气保护焊,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故选D。5、C【解析】
A、加热固体药品试管口应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故操作错误;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操作错误;C、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时长管经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短管排出干燥气体,故操作正确;D、过滤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未用玻璃棒引流,操作错误。故选:C。6、B【解析】试题分析:A、要比较溶解度大小,一定要指明温度,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甲>乙>丙,故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正确,C、由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虽然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由于原甲、乙溶液并不是饱和溶液,故温度降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300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0C时,都有晶体析出,成为200C时的饱和溶液,而在200C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故溶质质量分数乙也大于甲,而对于丙而言,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300C降温到200C,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而在300C时,物质丙的溶解度要小于200C时甲的溶解度,故丙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若将300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错误,故选B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7、B【解析】本题的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考查,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8、C【解析】
A、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是氮气,无明显现象的是空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出去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二氧化锰和木炭都是黑色固体,不能通过观察颜色鉴别,故C错误;
D、取样品,闻气味,有芳香气味的是酒精,有特殊气味的是汽油,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C。【点睛】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9、D【解析】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硫是沉淀,故A正确;B、化学方程式“=”左边的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故反应物是和,生成物是和,故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D、化学式前面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不是质量,故D错误;故选:D。10、D【解析】
A、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共39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16×5)=72:11:4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11、C【解析】
A、观察图示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要加热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分解产生氧气,故错误;B、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个反应中做催化剂,不能改变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只能改变反应速率,故错误;C、因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得氧气较多的是氯酸钾,所以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故正确;D、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可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是因为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故错误。故选C。12、C【解析】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通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所以有颜色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反应;例如灯泡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从科学预测分子,原子的存在,到真实看到分子、原子,是一个大胆假设、实践验证的过程;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13、C【解析】试题分析:图①中含有三种模型构成的,含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图②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所示物质为纯净物;图③中含有三种模型构成的,含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图④中六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所示物质为纯净物;选C考点:物质的分类。14、A【解析】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所以根本不存在对照实验,故A正确;B、烧杯A中的酚酞试液和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属于对照试验,烧杯A置于放有浓氨水的烧杯附近;烧杯B置于空气中,在空气中没变色,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烧杯A中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烧杯A中,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故B错;C、铜片上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属于对照实验,都与氧气接触,都属于可燃物,变量是着火点不同,白磷着火点低,红磷着火点高,热水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C错;D、纸花都是用石蕊溶液染成,都与二氧化碳接触,变量是一瓶内纸花中有水,一瓶内纸花中没有水,由实验可知没有水的纸花没变色,含有水的纸花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酸使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D错。故选A15、B【解析】
本题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分析。【详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汽油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C、铁片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冰雪能融化,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反应称为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物理性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锥形瓶水槽A2KClO32KCl+3O2↑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E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溶解、过滤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解析】
(1)仪器①是锥形瓶,②是水槽;故填:锥形瓶;水槽(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说明氧气已满;故填:A;2KClO32KCl+3O2↑;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E;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3)若在A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二氧化锰(已知: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需进行的操作是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在溶解和过滤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溶解、过滤;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4)图B所示装置能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能控制反应的速率,还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故填: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5)水的密度比氧气大,所以用图2装置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短管进入,水从长管排出;故填:(6)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才开始产生氧气,随着氧气量的增多,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小,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再改变;故填:【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806∶1∶8242∶110%【解析】
(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葡萄糖的化学式为,每个葡萄糖分子共有原子数为
(4)一定量的葡萄糖溶解于水,因为和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都是2∶1,故葡萄糖溶液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氢元素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的,该混合物中含氢元素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短期外汇融资协议细则
- 2024专业财务代理服务协议模板
- 微信订阅号对微店的影响力研究
- 2003课件教学课件
- 口才小段课件教学课件
- 北京版五年级(下)劳动技术教(学)案
- 高一年级排球选修全套教案
- 代工合同协议书
- 会议接待出租车协议书
- 个人建房工程合同
- 2024年步步高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基础知识默写本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名师教案(第二课时)
-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15篇)
- 公司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政治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 公园绿化保洁管理制度方案(2篇)
- 2024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3卷(精校版)
- 中国新闻事业史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新质生产力-讲解课件
- 形势与政策(论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
- 第六章常微分方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