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_第1页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_第2页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_第3页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_第4页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22春·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愚溪诗序(节选)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①,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遂负土累石,塞其隘②,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③万类④,清莹秀澈,锵鸣金石⑤,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⑥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⑦。注释:①龂(yín)龂然:争辩的样子。②塞其隘:堵住水沟狭窄的地方。③鉴:照。④万类:万物。⑤锵鸣金石:水声象金石一样铿锵作响。⑥漱涤:洗涤。牢笼,包罗。⑦不违、同归:此处都是融合的意思。两句指自己茫茫然昏昏然好像同愚溪融为一体。1.用“/”给下列语句划出停顿(划两处)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含义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其南为愚亭

中轩敞者为舱(魏学洢《核舟记》)B.咸以愚辱焉

咸来问讯(陶渊明《桃花源记》)C.又峻急多坻石

为坻、为屿(柳宗元《小石潭记》)D.清莹秀澈日光下澈(柳宗元《小石潭记》)3.翻译下列语句。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4.柳宗元在《愚溪诗序》中称自己可以用“文墨”稍稍安慰自己,其文笔可以“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意为他的笔墨可以自由驱使万物,创造属于自己的情感世界,世间万物都不能逃脱他的笔墨形容。请以上面的文章为例,说说他创造的情感世界包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了哪些情感?【答案】1.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2.D

3.(溪水/愚溪)幽深浅狭,蛟龙又对这里不屑(一顾),不能兴起云和雨。

4.写出包含景物(愚溪的嘉木异石和建筑)和情感(表达内心的愁苦,对家乡的思念;自己被世俗抛弃的悲愤,对愚溪的喜爱。)(情感能够表现出2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断句。根据句意“(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所以叫它染溪”可以看出,“染”“名”“谓”是句子中的三个动词;“也”字后面一般需要停顿;“故”表示所以的意思,一般其前也要停顿;因此可断句为: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2.A.为:都是动词,“是”的意思;B.咸:都是副词,“全、都”的意思;C.坻:都是名词,指水中的小洲或高地;D.澈:形容词,清澈/动词,穿透;故选D。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邃:深。兴:兴起。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与作者情感分析。结合文中的“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可以筛选出作者所描绘的景物有:愚溪、愚丘、愚池、愚堂、愚亭、愚岛、嘉木异石等。结合“皆山水之奇者”可以概括出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奇。结合“以予故,咸以愚辱焉”“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可以看出,作者在景物中包含着对被贬谪的抑郁不平,怀才不遇的悲愤;结合“爱是溪”“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可以看出对愚溪的喜爱。【点睛】参考译文: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所以叫它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的家是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改名为愚溪。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用文笔自由驱使万物,创造出一个称心满意的审美境界,世间万象没有什么能逃得出我的笔墨形容。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昏昏然好像同愚溪融为一体。(二)(2022春·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游青碧溪记溪在点苍山①马龙峰之南。正德庚辰,予尝游焉。嘉靖辛丑,郡守杨公邛崃②招予复至溪上。丙辰,又同郡马公元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源出山下石涧,涌沸③为潭观、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观玩久之。乃侧上左崖石罅中,避雨而坐,俯瞰潭水,更互传杯,不觉尽醉。右崖有“禹穴”二字,杨公所刻。出潭东行,见石上流泉,渐靡④成渠,最滑不可着足,有轻蹑者,辄失脚落。中潭深两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鸦碧色,上潭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予每至溪上,穀纹⑤壁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文/明·李元阳)【注】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②杨公邛崃:杨仲琼,大理知府,四川邛崃人。③沸:泉水涌出的样子。④靡:冲荡。⑤穀gǔ纹:绉纱的纹路。常比喻水的波纹。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深穷其源()

(2)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3)缘溪而出()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2)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7.【甲】文写李元阳多次游青碧溪“屡月不能忘”,【乙】文写柳宗元游小石潭“不可久居”。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分别说出其中的原因。【甲】予每至溪上,縠纹壁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不能忘。【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答案】5.走到尽头;

像;

沿着;

等待。

6.(1)潭水三面的石崖,干净得像擦拭了一样,一点灰尘也没有。(2)我可怜他,并且说:“你怨恨这件事吗”

7.【甲】文从“印心染神”可见青碧溪美景能荡涤杂尘,使内心宁静,“屡月不能忘”表现了李元阳对青碧溪美景的喜爱与留恋;【乙】文从“凄神寒骨”可见,小石潭周围环境凄清幽邃,触发柳宗元因被贬而倍感凄凉的情绪,因此“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为:深探青碧溪的源头。穷:走到尽头。②句意为: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类:像。③句意为:沿着溪水(向)外走。缘:沿着。④句意为:以等待那些朝廷派遣的来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俟:等待。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如,像;拭,擦。(2)余,我;且,并且;若,你;毒,怨恨;之,(捕蛇)这件事;乎,吗。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根据文本内容,联系写作背景来分析。【甲】文写“我”游览青碧溪,描绘了青碧溪清幽秀丽的景色,由“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不能忘”可以看出,作者欣赏青碧溪美景,即便经历俗世的事务,也仍然久久不能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从“印心染神(这种美丽的景色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不能忘(离开青碧溪后,虽然经历俗世的事务,但青碧溪的清幽风光还在眼前,数月也不能忘怀)”写出青碧溪之水能够让人的精神也得到净化。可见青碧溪美景能荡涤杂尘,使内心宁静,“屡月不能忘”表现了李元阳对青碧溪美景的喜爱、流连忘返;【乙】文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通过“竹树”“寂寥无人”“悄怆幽邃”可见小石潭周围环境幽深、凄凉、冷清,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或许更感到难受,或许更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因此“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点睛】参考译文:青碧溪在云南大理点苍山马龙峰南面。正德十五年,我曾经到那里游玩过。嘉靖二十年,知府杨仲琼邀请我再次去游玩。嘉靖三十五年,我与马、任两公(一起去游玩),深探青碧溪的源头。(青碧溪的)源头出自山下石涧处,泉水涌出成潭。潭深约一丈,明亮光洁到连针都无所遁形。潭底遍布小石头,如卵如珠,青绿白黑,比宝石更明丽,交错生辉,像霞绮一样灿烂。潭面刚有落叶坠下,就有鸟儿随之衔去。潭三面石崖,干净得像是被擦拭过,不染一丝灰尘。观看游玩了很久后,我们就从侧面上到左边山崖的石头缝中,坐着避雨。从这里俯视潭水,推杯换盏,不觉之中都醉了。右边山崖有“禹穴”两个大字,是杨公刻写的。出了(上潭)向东走,清泉流过石头,渐渐冲荡成水渠,极滑不好立足,(即便)有人小心经过,也总会失足落水。中潭深两丈左右,因为水清见底,所以人们大多轻率亲近它,不知道危险不可测。下潭水色是深青色,中潭水色是鸦碧色,上潭水色是鹦绿色。水石相依,水光越盛,石色越美。我每每到溪上觉得水纹如縠,石影像璧,(这种景色)印心染神,离开青碧溪后,虽然经历俗世的事务,但(青碧溪)的清幽风光还在眼前,数月也不能忘怀。沿着溪水(向)外走,水流经过的地方,根据地势流淌成不同形状。圆形之处像镜子,弯曲之处像初月,姿态各异,都可以筑亭来细赏这中间的趣味。材料【乙】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三)(2022春·江苏南京·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张岱《西湖七月半》选段,完成下面小题。西湖七月半①张岱(明)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②,列俟③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④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⑤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吾辈始舣⑥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⑦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注]: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②擎燎:举着火把。③俟:等待。④皂隶:衙门里的差役。⑤怖:恐吓。⑥舣:使船靠岸。⑦颒(huì):洗脸。8.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B.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C.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D.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9.解释下列加点字。①是夕()

②亦逐队赶门()③顷刻()

④席其上()10.翻译下面句子。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11.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对话。师:第一段写杭人七月半前往西湖看月,描绘的正是一幅现实的社会风俗画。小文: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写这些与赏月并不协调的俗态呢?你:_______________【答案】8.D

9.这

片刻,不一会儿

名词用作动词,摆设酒席。

10.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11.作者写杭人游湖的俗态,是与作者的志趣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与同伴等到游人散尽时才来游赏,在西湖宁静美好的夜景中畅谈游玩,直至洒脱惬意地睡在舟中,由此表现出诗人清高雅洁的思想情趣。【解析】8.考查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句句意为:此时月亮像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正确划分为: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故选D。9.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句意为:这一天晚上。是:这;(2)句意为:也一批批急赴城门。亦:也;(3)句意为:不久就全部散去了。顷刻:不久;(4)句意为:在上面摆设酒席。席:名词用作动词,摆设酒席。10.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句中重点词语:酣睡,畅快地安睡;于,在;香气拍人,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甚惬,清梦非常舒适。1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第一段中“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意思是:杭州人游西湖,上午十点左右出门,下午六点左右回来,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这说明杭州人游西湖的习惯是在白天来游,傍晚就离开;“是夕好名,逐队争出”,意思是:这天晚上爱虚名,一群群人争相出城来到游西湖;根据题目“西湖七月半”和注释可知,“是夕”是七月半的晚上,即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夜晚,“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是因为杭人游湖好虚名,凑热闹,即“是夕好名”的“好名”;联系第二段中“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可知,本语段将杭州爱好虚名的一般游人和追求高雅的“吾辈”进行了对比;联系第三段“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怡人,清梦甚惬”,写当游人散去之后,我们这些高雅的人却“纵舟”“酣睡”,享受到“清梦甚惬”的惬意和舒适,表达了对高雅之举和高雅之士的赞美,表现了自身的闲情逸致,暗含对杭州人“好名”的讽刺;据此总结作答即可。【点睛】参考译文:杭州人游西湖,上午十点左右出门,下午六点左右回来,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这天晚上爱虚名,一群群人争相出城,多赏把守城门的士卒一些小费,轿夫高举火把,在岸上列队等候。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划到断桥,赶去参加盛会。因此二鼓以前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语,周围的人们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像聋子一样,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像哑巴一样。大船小船一齐靠岸,什么都看不见,只看见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摩擦,脸与脸相对而已。一会儿兴致尽了,官府宴席已散,由衙役吆喝开道而去。轿夫招呼船上的人,以关城门来恐吓游人,使他们早归,灯笼和火把像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拥着回去。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门,人群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在上面摆设酒席,招呼客人开怀畅饮。此时月亮像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原来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的人出来了,隐藏树荫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批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风雅的朋友来了,出名的歌妓也来了,杯筷安置,歌乐齐发。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才散去。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四)(2022春·江苏无锡·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④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赈赡:救济。12.下列句子中,与“接以友道”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3.解释加点的词①仿佛若有光

②未果,寻病终③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

④晖少子怪而问曰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2)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15.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与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晖很看重张堪,把他当朋友对待,并准备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B.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对于张堪的托付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C.朱晖虽然没有当面应承,但对张堪的话铭记在心。D.从文中可以看出,朱晖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答案】12.D

13.①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②不久;③向来;④对……感到奇怪。

14.①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探视,并送去丰厚的钱款救济他们。②张堪曾经有知己之言,我早记在心上了。

15.A【解析】12.本题考查文言句式。“接以友道”,是省略句,接(朱晖)以友道。A.判断句;B.判断句;C.被动句;D.省略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故选D。1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②句意:不久就病死了。寻:不久;③句意: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素:向来;④句意:朱晖的小儿子觉得奇怪,问道。怪:对……感到奇怪。1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句注意重点词“闻(听说),妻子(妻子儿女),乃(于是,就),自(亲自)”要理解正确;②句注意重点词“尝(曾经),于(在)”要理解正确。15.本题理解分析文章内容。A.“朱晖很看重张堪”表述不正确,根据文中“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可以看出是张堪很器重朱晖,把他当朋友对待,并准备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题干说反了。故选A。【点睛】参考译文:起初,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器重他,把他当作朋友对待,握着朱晖的手臂说:“我想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朱先生”。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张堪死后,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扶助。朱晖的小儿子觉得奇怪,问道:“父亲您和张堪不是朋友,平常也没什么往来,我们暗中觉得奇怪啊”。朱晖说:“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铭记在心上了。”(五)(2022春·江苏无锡·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④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注】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营护:料理,护送。1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南绝域(与人世隔绝) B.时人义之(义气)C.妻子还于京师(妻子和儿女) D.终易连州(改任)17.下列各项中的“以”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能以径寸之木 B.卷石底以出 C.全石以为底 D.以我酌油知之18.翻译下列句子(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2)其已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19.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答:为友:为官:为师:【答案】16.B

17.C

18.(1)我和禹锡是好友,哪里忍心看他们母子像这样呢?(2)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就用自己的钱将他们赎回,送还给他们的父母。

19.为友:善良真诚,重情重义。为官:革除弊制,爱民如子。为师:博学多识,教导有方。【解析】1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B.“时人义之”的意思是: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义:名词动用,讲义气,不是“义气”;故选B。17.考查对虚词意义的理解。“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是“介词,把”。A.介词,用;B.连词,相当于“而”;C.介词,把;D.介词,凭借,凭;故选C。1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执友(好友)、何(哪,怎么)、若是(像这样)”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没者(被钱主没收的男女)、乃(于是)、私钱(自己的钱)、赎(赎回)、归(归还)”几个词是重点词语。1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第一段“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可以看出柳宗元在为友方面善良真诚,重情重义;从“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可以看出,柳宗元在为官方面革除弊制,关爱百姓;从“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可以看出,柳宗元在为师方面表现出来知识渊博,教导有方。据此概括作答。【点睛】参考译文: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六)(2022春·江苏无锡·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闚①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於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节选自《史记》注释:①闚,同“窥”。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1)陛下无故召臣

(2)一人之毁而去臣(3)故特召君耳

(4)及曹丘生归21.下列选项中与“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康乐以来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以其境过清 D.以备胡22.翻译下列句子。(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23.下面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有人说季布很有才能,皇帝于是召见他,打算任命他为御史大夫。B.季布在客馆居留一个月后,才等到了皇帝的召见。季布向皇帝谏言后,毅然辞官。C.楚人曹丘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季布因此不喜欢他。D.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其中有曹丘替他宣扬的因素。【答案】20.(1)原因,缘故(2)使……离开(3)特地、特意(4)等到

21.C

22.(1)(桃花源里的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桃花源里的人)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2)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你不要去。”曹丘生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信,就启程前往。

23.B【解析】2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时要注意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故:原因,缘故;(2)句意: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去:离开,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离开;(3)句意: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特:特意、特地;(4)句意:等到曹丘先生回乡。及:等到。21.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以”字的用法。“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A.句意: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以:表连接,无实义;B.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多的利用推辞。以:用;C.句意: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以:因为;D.句意:来防备胡人入侵。以:来;故选C。22.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今,现在;何,什么;无论:更不用说,这里是古今异义。(2)说,同“悦”,喜欢;固,坚决;遂,于是。2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B.“毅然辞官”说法错误。结合原文“布辞之官”,“之”是到的意思,可知应是“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故选B。【点睛】参考译文: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是贤能的人,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于是对皇帝进言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世的深浅了。”皇帝默然不作声,很惭愧的样子,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郡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郡,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是一位辩士,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他)侍奉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交好。季布听说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谏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请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两,比不上得到季布的一句诺言’,您凭什么在梁国和楚国拥有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在天下到处宣扬您的名声,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季布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七)(2022春·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游记,完成下面小题。石渠记[唐]柳宗元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②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③,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④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⑤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注】①渴:指袁家渴,溪水名。②庥:同“休”,休息。③揽去翳朽: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④俾:使。⑤蠲(juān):古同“涓”,清洁。24.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25.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加点词学习支架推测加点词义青鲜环周课内迁移:四面竹树环合(1)_______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结合上下文,诡石、怪木、奇卉、美箭为并列结构。(2)_______既酾而盈查阅字典,“酾”有三个解释:①滤酒。②斟酒。③疏导河渠。(3)_______遗之其人读作wèi,动词。(4)_______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27.这篇游记也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期的作品。联系课文《小石潭记》,谈一谈你对《石渠记》“惜其未始有传焉者”中“惜”字的理解。【答案】24.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25.环绕;

美竹;

疏导河渠(或③);

给予,馈赠

26.示例:风吹动着竹树的顶梢,悦耳的声音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到竹树已经静立不动,它们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才在远处传播。

27.“惜”,惋惜,遗憾的意思。石渠菖蒲覆盖,苔藓环绕,还有诡石、怪木、奇卉、美箭,景色奇“美”,但是少为人知,作者为之感到遗憾惋惜。正如《小石潭记》,作者也是在“借题感慨”:借山水之题,发胸中之气,融己于山水。即借石渠虽“美”但“未始有传”抒发自己虽有才能却无人赏识无法施展的抑郁不平之气。【解析】24.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西行”指往西流。“旁”指在岩石旁。很明显“西行”与“旁”指的不是同一个意思,应在之间断开。“旁陷岩石下”的意思是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意思已完整,应在其后断开。故这句话的正确断句为: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25.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1)这个词语的意思需要根据用“课内迁移”的方法来解释。“四面竹树环合”的意思是:四下里竹林和树木环绕着。环:环绕。据此可推断“青鲜环周”中的“环”也有可能是“环绕”的意思。“青鲜环周”一句的意思是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2)这个词语的意思需联系上下文来解释。根据“诡石、怪木、奇卉、美箭为并列结构”可知“美箭”应跟“诡石、怪木、奇卉”等一样都是指石渠边的景物,因此“箭”不能理解为“弓箭”,而应该指的是某种植物。结合句意“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可知“美箭”指的是美丽的箭头草。(3)这个词语的意思应结合词典的意思来理解。①和②都是与“酒”有关,而本课的内容应与“石渠”等内容相关,据此可推测“酾”的意思是疏导河渠。(4)根据“学习支架”中的“动词”可知此处的“遗”应理解为动词。“遗之其人”的意思是留给匠人。因此“遗”在句中应理解为:遗留、馈赠。26.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重点词语:巅:顶端。崖谷:山崖和山谷。视:看。始:才。27.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惜其未始有传焉者”的意思是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据此可知“惜”是可惜的意思。结合第二段“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可知作者把枯草朽木归敛成堆然后清除,疏通渠道,清除堵塞的土石,把已经堆积起来的枯草朽木烧掉,渠道既已疏通就注满了清泉。可惜还没有人传扬它,所以作者才完备地记下它周围所有的景物,留给那些喜爱山水的人,并把这些刻写在石渠的北面,使以后热心此事的人便于得到。这段记事简明扼要。文中一个“惜”字,反映了作者的心情。可以这样理解:既是“惜”石渠之未始传,也是惜自己的怀才不遇。《小石潭记》中,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珮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点睛】参考译文: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的它,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从鷁渠到达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八)(2022春·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看松庵记﹝明﹞宋濂龙泉多大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君诗书之暇,被鹤氅①衣,支九节筇②,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③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④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⑤,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⑥,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注释】①氅:用鸟类的羽毛缝制成的外衣。②筇qióng:竹杖。③睇:看。④唶jiè:赞叹。⑤为时而出:顺应时事而出仕任事。⑥移夺:放弃改变(态度、志向等)【连结课内,明文意】28.根据情境选择正确的选项,补全对话。小语:我发现这册书中有许多“记”,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小文:当然不是啦。同样是“记”,内容各有侧重,比如《桃花源记》是①____,《小石潭记》是写景寄情。《核舟记》就是②___,这篇《看松庵记》是③____。A.对“经”的解释

B.记人记事

C.咏物寄志

D.状物说明29.用“/”给下句标注正确的停顿,标两处。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3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新翠照人如濯②遂以名其庵庐云③请循其本④其两膝相比者31.翻译句子。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②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赏析美句,品松韵】32.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批注:_______________【欣赏意象,悟情志】33.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借“松”这一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志向。链接一: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祯)链接二:草木秋死,松柏独存。(《诗经·小雅·斯干》)【答案】28.B

D

C

29.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

30.洗;命名;追溯;靠近

31.(1)天空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2)他不被他人的议论所改变,最终能够建立功勋并能给百姓恩泽。

32.虬松仿佛了解章君的心意,也发出轻微的如同笙箫一样的声音来互相娱乐。作者把虬松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拂过松林的美妙声音,这既是章君内心愉悦的外显,也表达了对虬松的喜爱之情。

33.链接中的松有着坚强不屈,刚正不移的品质,文中章三益与松为伍,有松柏那样刚直坚贞的品质,作者借此既表达了对友人洁身自好,在世俗中保持高洁的情操的赞赏。也希望自己像松柏那样坚持操守,蔑视利禄,不因外物的改变而轻易动摇。【解析】28.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桃花源记》是一篇叙事散文,写渔人进出桃花源的经历,因此内容主要是记人记事;故选B。《核舟记》生动地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可见《核舟记》就是记器物的状物说明文;故选D。《看松庵记》前两段写友人匡山建造庵庐及亭、交代“看松庵”的命名缘由,第三段以问答的方式为章三益明志。作者认为章三益无论隐居还是出来做官,都能像松树一样坚持操守,可见这篇文章内容是咏物寄志;故选C。2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断句。句意:仿佛同古代的豪杰在千年之前互相交谈。“恍若”是句首状语,“与古豪杰”承前省略了主语,写人物;“共语千载之上”是事件。故断为: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3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新鲜的翠针映照着人如同被洗过一样。濯:洗。②句意:于是他用“看松”二字来命名他的庵庐。名:命名。③句意:请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④句意: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比:靠近。31.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重点词:苍苍,湛蓝;其:表示选择;无所至极:高远而看不到尽头;②重点词:为,被;移夺,改变;卒,最终;立事功,建立功勋;泽,恩泽。32.本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意思是“虬松仿佛了解章君的心意,也发出轻微的如同笙箫一样的声音来互相娱乐”。写髯松“似解君意”“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这是拟人手法,赋予髯松以人的情感、动作等,髯松就好像作者的朋友一样与他心意相通,表达了作者对髯松的喜爱之情;把风吹松树的声音当做音乐来听,也写出了作者心情的愉悦。3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鉴赏能力。链接一,“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链接二,“草木秋死,松柏独存”,草木秋天会枯萎凋零,唯有松柏傲然屹立,表达对松柏坚贞品格的赞美。考生结合两处链接,从坚贞不屈的高洁品格的角度赏析选文部分对松树及章君的描写。选文写章三益与松树为伴的生活,写“看松”之乐,从忘我入神而“看”到“行歌松间”自乐,再到髯松解意“相娱”,层次分明。这些都为第三段议论做准备。第三段议论,就松树的“正刚之气”结合章君生平行实进行阐发,笔端饱含抒情,也正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意思是“等到他在恰当的时候挺身而出,刚直坚贞自然会把持好,不被他人的议论所改变”,章君的品格如那挺直的松树一般刚直坚贞,表达了对朋友高洁品格的赞美;写章君不被物议而改变,正如松树的坚守自我,作者表达了对友人坚守自我的肯定。【点睛】参考译文:龙泉有很多大山,山上有很多枝叶像虬髯一样的松树,满眼望去高入云天,新鲜的翠针映照着人如同被洗过一样。我的朋友章三益君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不久前在山里盖起了一座庵庐。章君读书的闲暇,经常披着鹤翅一样的大衣,拄着竹杖,先后游历三座亭子,回来就坐在庵庐里,回望虬松,看到它们如同善士、巨人一样在左右作揖。章君注视很久,精神凝定聚合,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仿佛同古代的豪杰在千年之前互相交谈。章君心情大好,起身穿起谢灵运当年一样的木鞋,每天在万棵松树间歌啸行吟,木屐的声音铿锵有力合中节拍,同歌声互相应和。虬松仿佛了解章君的心意,也发出轻微的如同笙箫一样的声音来互相娱乐。章君赞叹道:“这就是我观赏松树的乐趣啊。”于是他用“看松”二字来命名他的庵庐。章君处世,与松树为伍,就是卓然屹立来自立品格;等到他在恰当的时候挺身而出,刚直坚贞自然会把持好,不被他人的议论所改变,最终能够建立功勋并能给百姓恩泽。链接一: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链接二:很多草木在秋天死去,唯独松柏存活下来。(九)(2022春·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云阳洞北小港记(节选)赵垣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①,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②之址也。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③初启然。遂徇崖而下,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④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有删改)【注释】①解箨(tuò):脱壳。②庆忌塔:塔名。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和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3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35.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1)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_______(2)如奁初启然:_______(3)临水坐:________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随山东折,即港之阳。37.根据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行踪。云阳洞口→_________→__________→金祝墓。38.文中写“同游人相顾错愕”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答案】34.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

35.向北

……的样子

靠近

36.随着山势往东转弯,就是小港的北面。

37.小港

棋盘山

38.写出游人惊愕的表情,是侧面描写,衬托“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现象的神奇,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惊喜之情。【解析】3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村落的旁边有一座山,山的石峰就像一个大钟覆盖在地上。“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是两个主谓句,“如覆钟”是对石峰的描写。因此断句为: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3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从云阳洞洞口向北走四十步。北:向北。(2)句意为:如同梳状的镜匣刚打开那样。然:……的样子。(3)句意为:靠近水边坐下来。临:靠近。36.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此句中重点的词有:东折,往东转弯;即,就是;阳,水的北面。37.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这篇游记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第一段,“赵垣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写云阳洞口;“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写小港之上看到的景物;第二段,“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介绍棋盘山,第三段,“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写金祝墓。3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理解文章内容,要结合关键句子回答。“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意思是刚刚坐定,忽然听到声音从石壁里传出,各自像某个人的声音。这是直接描写了现象的神奇,“同游人相顾错愕”是写游人惊愕的表情,通过同游人的反应表现现象的神奇,是侧面描写。结合“各肖其人之声”可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惊喜之情。【点睛】参考译文:(我们)从云阳洞洞口向北走四十步,便见到了小港。小港上面花草树木丛生,树荫低垂,十分凉爽。沿着小港向西走,(只见)竹子制成的篱笆倒映在水里,古老的房屋参差错落。当时刚刚下过稀疏的雨,新生的竹笋褪去外壳;蔷薇花开得正盛,人的声音传不出来。只听见山中的鸟雀在呼唤着天晴,草丛中的青蛙不停地鸣叫、跳动。村落的旁边有一座山,山的石峰就像一个大钟覆盖在地上。石头堆叠在上面,好像一副棋局的样子,俗称棋盘山。这山峰大概就是庆忌塔的旧址吧。山峰的南面没有几步远,往下看就是高达百尺的悬崖峭壁。石壁环绕着池塘,像是半环形的玉佩,池塘就像是一面镜子,如同梳状的镜匣刚打开那样。(我们)于是依着悬崖往下爬,靠近水边坐下来。刚刚坐定,忽然听到声音从石壁里传出,各自像某个人的声音。一起游玩的人相互看着,都感到十分惊讶……随着山势往东折返,就是小港的北面。一座隆起的土山是金胜、祝威二人的坟墓。他们的庙宇就在小港南面小流水的桥边。(十)(2022春·江苏苏州·八年级星海实验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游三游洞①记(清)刘大櫆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②也。路狭不可行,舍舆③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④,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⑤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⑥。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⑦之室焉。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⑧而下垂,扣⑨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⑩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⑪,则好游者踵相接也;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⑫。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注]①三游洞:山洞名。②夷陵州治:夷陵州的治所所在地。下牢:关名,陵郡治所在地。③舆:指车,有时也指轿。④汤(shāng):形容急流发出的声音。⑤(zhuì):意思是用绳子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送。⑥伛俯径石腹以出:弯腰低头从大石下边走出。伛,弯腰。俯,低头。⑦(yíng):一间叫一楹。如三楹之室,好象三间房屋。⑧乳:钙化,形成钟乳石⑨扣:同“叩”,敲,敲打。⑩逄逄(páng):鼓声。⑪通都大邑:四通八达的都会州郡。⑫亲炙其光:亲自领略它的风光。39.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朗诵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予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B.予/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C.予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D.予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40.理解文言实词有一定的方法。请按照提示解释本文中实词。(1)【积累迁移】我们由《小石潭记》中“隔篁竹闻水声”积累迁移可知,“闻水声汤汤”的“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意。(2)【语法分析】“下视深溪”中“下”在动词“视”的前面起修饰作用,“下”应该灵活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意。(3)【查阅字典】遇到多义词“绝”,可以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字典上有如下义项:①断,断绝;②极,非常;③横渡,横穿。根据语境,“缕缕不绝焉”一句中的“绝”是__________之意。4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出于两崖之间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B.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C.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D.撞之则逄逄然鼓音

屋舍俨然(《桃花源记》)4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2)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答案】39.A

40.听到

向下

41.D

42.①于是又下船从陆路,顺着窄窄的小路上去(直至山顶)。②山川之美,如果是在大的城市,交通方便,则那些喜好游玩的人就会争先恐后地来游玩。【解析】3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我与二三个一同前来的朋友在洞内大声放歌,声音轰响,就像是钟磬等乐器加大了我们的音量。“予浩歌”为主谓宾语结构,“其间”为状语,“予浩歌其间”为一个完整的语句;“如钟磬助之响者”是“其声轰然”的补语;应在“其声轰然”前后各断一处;故断为:予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故选A。4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积累迁移】“隔篁竹闻水声”句意:隔着一片竹林,听到流水的声音。闻:听到。验证:“闻水声汤汤”句意为“听到有水流动发出的声音”。“闻”译为“听到”。(2)“下视深溪”句意:向下看是一条深溪。“下”修饰“视”,方位名词做状语,译为“向下”。(3)选用①。验证:“缕缕不绝焉”句意“歌声连续不断”,“绝”译为“断绝”。41.A.介词,从/介词,在;B.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C.表顺承,可不译/表转折,但是、却;D.都为助词,都译为“……的样子”;故选D。4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复:再、又;循:沿着、顺着;仄径:窄窄的小路;(2)胜:美好;邑:城市;踵相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形容人们争先恐后地来。【点睛】参考译文:从夷陵州的州府出发,向西北方向的走陆路二十里,在江的北岸,就是下牢关了。路很窄,走不了,便下了车,上了船。坐船走了一里左右,就听见两崖之间有水声,于是又下船从陆路,顺着窄窄的小路上去(直至山顶)。到了山顶又从上面下去,下面的土地渐渐平了,有一块大石头将路挡住,便弯着腰从石头下面过去。一出去便见非常开阔平坦的一个大石洞。高六十多尺、有约十二丈宽。洞口有二根石柱,把门分为了三部分,就像三开门的房子一样。中间的室像客厅,右边的室像厨房,左边的室像别馆。洞中间有一石钟乳下垂,敲它会发出像钟声一样清脆的声音。左室外有一块小石突出形状规则,敲它声音像磬声。这地方还有些石头杂着土,撞它就发出“逄逄”的鼓音。后面还有一块石头像床,可以坐。我与二三个一同前来的朋友在洞内大声放歌,声音轰响,就像是钟磬等乐器加大了我们的音量。向下看是一条深溪,水声潺潺就像是从地底传出来。深溪两岸,是高达千寻的山壁,下面还有小路,山中樵夫的歌声连续不断。山川之美,如果是在大的城市,交通方便,则那些喜好游玩的人就会争先恐后地来游玩。而放在荒凉偏僻的地方,则美好的风景并没有显现,人们也不能亲自前来领略它的美好。唉,这哪里是一个人的不幸呢?(十一)(2022春·江苏扬州·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再游乌龙潭记(节选)【明】谭元春茅子越中人,家童善篙楫。至中流,风妒之,不得至荷荡,旋近钓矶系筏。垂垂①下雨,霏霏湿幔②,犹无上岸意。已而雨注下,客七人,姬③六人,各持盖④立幔中,湿透衣表。风雨一时至,潭不能主⑤。姬惶恐求上,罗袜无所惜。客乃移席新轩,坐未定,雨飞自林端,盘旋不去,声落水上,不尽入潭,而如与潭击。雷忽震,姬人皆掩耳欲匿至深处。电与雷相后先,电尤奇幻,光煜煜⑥入水中,深入丈尺,而吸其波光以上于雨,作金银珠贝影,良久乃已。潭龙窟宅之内,危疑未释。是时风物倏忽,耳不及于谈笑,视不及于阴森,咫尺相乱;而客之有致者反以为极畅,乃张灯行酒,稍敌风雨雷电之气。忽一姬昏黑来赴,始知苍茫历乱⑦,已尽为潭所有,亦或即为潭所生;而问之女郎,来路日不尽然,不亦异乎?注释:①姬:歌女。②垂垂:形容下垂,下降。③霏霏,形容雨雪之密。④盖:这里指伞。⑤主:同“往”。⑥煜煜:明亮耀眼的样子。⑦历乱:杂乱。4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已而雨注下

(2)电尤奇幻(3)及郡下,诣太守

(4)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44.翻译句子。(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客乃移席新轩,坐未定,雨飞自林端,盘旋不去。45.《再游乌龙潭记(节选)》多层次写雷阵雨有声有色,请结合划线文句分析。【答案】43.(1)不久,一会儿(2)特别,尤其(3)拜访(4)以……为乐,对……感到快乐

44.(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2)客人们于是就把宴席移到新轩中,还没坐定,大雨就从树林一端飞来,(在空中)盘旋一直不离开。

45.①多感官结合,正侧结合。正面描写,电“奇幻”光“煜煜”正面描写了雷电明亮耀眼;侧面描写,歌女掩耳侧面体现雷声大;②雷电两相比较,以雷之震衬托电之奇幻;③比喻,将雨比作银珠,生动形象写出雨和闪电的奇观;④想象,作者想象乌龙潭中的龙宫也不得安宁,侧面体现风雨雷电的惊心动魄,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解析】4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不一会儿大雨如注而下。已而:不久,一会儿.(2)句意:那闪电尤其奇幻。尤:特别,尤其。(3)句意:到了郡城,拜访太守。诣:拜访。(4)句意:听到水声,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4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重点词语:(1)今:现在;世:什么朝代;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2)乃:于是,就;移:移动,移到;自:介词,从;林端:树林的一端;去:离开。45.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文中画线句,可赏析的角度很多。①多感官结合,正侧结合。“电尤奇幻,光煜煜入水中”从视觉的角度正面描写雷电的奇幻,耀眼;“雷忽震,姬人皆掩耳欲匿至深处”,从听觉的角度,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