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治具新建项目策划方案_第1页
测试治具新建项目策划方案_第2页
测试治具新建项目策划方案_第3页
测试治具新建项目策划方案_第4页
测试治具新建项目策划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试治具新建项目

策划方案

泓域咨询

报告说明

资金实力也是企业进入自动化测试领域的壁垒之一。首先,自动

化测试设备为定制化设备,研发活动对企业资金实力有较高要求。研

发创新是自动化测试设备厂商生存之道,行业内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资

金进行产品研发。由于行业中产品多数为定制化非标产品,种类繁多,

生产过程复杂,每一个订单都需要企业进行较长时间设计开发,投入

的研发费用较高。其次,生产销售完成后,客户回款存在一定周期,

企业需拥有充裕的运营资金以保证采购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再次,资

金实力较弱的企业响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无法及时配合客户开

发新产品,更无法和客户共同承担行业风险,难以获得客户信任。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71778.1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9151.5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41%;建设期利息504.70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0.70%;流动资金12121.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89%。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28000.00万元,

综合总成本费用104550.67万元,净利润13998.64万元,财务内部收

益率19.50%,财务净现值1578.8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67年。本

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

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

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

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

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

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

发展进入新阶段。

报告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产品

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情况和销售价格;研究产品的目标市场,分

析市场占有率;研究确定市场,主要是产品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力的

优势、劣势,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并研究确定主要市场风险和风险

程度。

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

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

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

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

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第三章市场分析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五章项目选址

第六章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原辅材料分析

第八章技术方案

第九章项目环保分析

第十章安全生产分析

第十一章节能分析

第十二章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建设进度分析

第十四章投资方案

第十五章经济收益分析

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第十七章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十八章总结评价说明

第十九章附表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概述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测试治具新建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地点: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

5、项目联系人:余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

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

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

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

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149.13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

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四)产品规划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测试治具

426670000台/年。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设备是FPC三大应用领域。其中,消

费电子在三大领域中占比最大,主要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

脑、PC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各应用领域产品轻薄化趋势日益显现,

未来下游终端电子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及转型升级将推动FPC行业稳

定发展,从而带动FPC测试设备行业的发展。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综合性较强,行业

整体水平的提升既需要厂商自身具备较强的研发及制造能力,也需要

相关基础配套行业提供有力支撑。虽然我国的基础材料及精密零部件

等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时间短、高端人

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部分高端精密零配件的配套能力比较薄

弱,对进口依赖较大。如果国内厂商不能在核心部件的技术水平上取

得突破,高昂的采购成本可能会制约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

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

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

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

发展进入新阶段。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71778.1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9151.5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41%;建设期利息504.70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0.70%;流动资金12121.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89虬

四、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71778.13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

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51178.13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20600.00万

7Go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28000.00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04550.67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3998.64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9.50%o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67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5600.10万元(产值)。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

需12个月的时间。

七、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编制依据

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

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

地方法规等;

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

议等;

3、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4、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

标准定额资料等;

5、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

6、相关市场调研报告等。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行业

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2、选择成熟、可靠、略带前瞻性的工艺技术路线,提高项目的竞

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3、设备的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用地;

4、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积极推进“安全文明清洁”生产工

艺,做到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和工程建设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同步运行,注意可持续发展要求,具有可操作弹性;

5、形成以人为本、美观的生产环境,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

6、满足项目业主对项目功能、盈利性等投资方面的要求;

7、充分估计工程各类风险,采取规避措施,满足工程可靠性要求。

八、研究范围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市场需求预测;

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

5、工程技术方案;

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

7、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

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

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经济评价。

九、研究结论

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

巨大;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

适合本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

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十、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占地面积m299419.90约149.13亩

1.1总建筑面积m2118309.68容积率1.19

1.2基底面积m255675.14建筑系数56.00%

1.3投资强度万元/亩374.85

1.4基底面积m255675.14

2总投资万元71778.13

2.1建设投资万元59151.59

2.1.1工程费用万元51510.66

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6183.23

2.1.3预备费万元1457.70

2.2建设期利息万元504.70

2.3流动资金12121.84

3资金筹措万元71778.13

3.1自筹资金万元51178.13

3.2银行贷款万元20600.00

4营业收入万元128000.00正常运营年份

5总成本费用万元104550.67

6利润总额万元18664.85irir

7净利润万元13998.64irir

8所得税万元4666.21•rir

9增值税万元4448.42irir

10税金及附加万元4784.48ir”

11纳税总额万元13899.11”ir

12工业增加值万元35256.79

13盈亏平衡点万元25600.10产值

14回收期年5.67含建设期12个月

15财务内部收益率19.50%所得税后

16财务净现值万元1578.89所得税后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一、行业背景分析

(一)行业进入壁垒

1、技术壁垒

自动化测试行业属于跨学科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作为一个行业的

优秀设备供应商,不仅需要掌握机械、电子、测试测量、软件算法等

多门类的技术,还需要随时掌握被服务行业的技术变化,跟随被服务

产业的材料、制程工艺的变化而革新技术、更新设计理念。此外,作

为一个测试技术的服务商,测试本身的特性是需要提供高于被测产品

的性能的技术和方法来完成的,在消费电子行业,随时会有新技术出

现,对于测试技术服务商来说,更需要掌握终端产品的技术变化,以

保证随时可以响应客户的新测试需求。

2、客户壁垒

自动化测试行业的目标客户主要为FPC生产企业,如日本旗胜、

鹏鼎控股等,下游应用终端为消费电子领域,如苹果、谷歌等。客户

为了保证其产品的高品质,对其供应商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

能力、管理素质、创新能力和及时服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新进入者

需经过严格的供应商资质审核后才能获取得客户的认可和采购订单,

进入成本和门槛较高。

3、人才壁垒

自动化测试行业属于跨学科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研发涉及机

械、电子、测试测量、软件算法等多门类的技术,因此,在人才组织

方面,需要大批掌握装备机械、测试测量、控制、软件等先进技术的

高素质、跨学科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由于国内智能制造行业起步较晚,

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只能通过企业自身多年的培养与积累。同时开

展业务时,需要大量的研发设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

组成专业团队配合协助,对人才的综合管理要求较高,因此经验丰富

的从业人员队伍使得优势企业形成了人才壁垒。新进入的企业很难在

短时间内培养及招聘具有核心技术的复合型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形

成新进入者的人才壁垒。

4、资本壁垒

资金实力也是企业进入自动化测试领域的壁垒之一。首先,自动

化测试设备为定制化设备,研发活动对企业资金实力有较高要求。研

发创新是自动化测试设备厂商生存之道,行业内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资

金进行产品研发。由于行业中产品多数为定制化非标产品,种类繁多,

生产过程复杂,每一个订单都需要企业进行较长时间设计开发,投入

的研发费用较高。其次,生产销售完成后,客户回款存在一定周期,

企业需拥有充裕的运营资金以保证采购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再次,资

金实力较弱的企业响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无法及时配合客户开

发新产品,更无法和客户共同承担行业风险,难以获得客户信任。

(二)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

FPC测试设备的周期性受下游FPC行业的周期性影响,下游FPC行

业的周期性受终端应用领域如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等领域的影

响,上述终端应用领域尤其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主要受产品更新换

代频率、生产线投资计划等的影响,同时行业景气程度与宏观经济形

势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

2、区域性

我国自动化测试设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具有一定的区

域性,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以上海、南京、苏州等为代表的

长三角地区以及以广州、珠海、深圳等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

3、季节性

FPC测试设备行业的季节性受下游FPC行业的季节性影响,下游

FPC行业的季节性受其终端应用领域如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等领

域的影响。以消费电子产品为例,该类产品的需求受节假日及人们消

费习惯的影响较大,一般9月至次年2月为销售旺季,FPC测试设备行

业的销售将提前于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销售旺季一般主要集

中在下半年。

(三)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1、行业发展机遇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智能制造行业服务于下游众多领域,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

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了

一系列产业政策和规划,引导和推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务院

颁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

提供重点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工业和

信息化部、财政部颁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

“大力推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率先实现优势产业智能转型,

积极促进制造业欠发达地区结合实际,加快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改

造,逐步向智能化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制造业升级改造,向自

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工业自动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政策环境。

(2)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涨

随着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下降,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

快速上升,低成本的人力优势逐步减弱,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企业人力

成本日益增加,以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的需求迫切。国家统计局数据

显示,2013年开始中国15-64岁人口数量开始出现下降,并且连续三

年减少,减少总量高达320万人,劳动力市场呈现招工难、招工贵的

特点,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弥补劳动力高成本带来的短板,企业必

须加快生产制造升级的速度,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将会迎来快速增长

时期。

(3)技术进步促进行业发展

目前,我国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的技术水平和国外企业存在一定差

距,但通过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我国厂商逐步积累了自动化设备设计

和生产所需的相关核心技术,在整机设备、核心部件、控制系统、基

础材料和软件系统等方面的技术日益成熟,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技

术附加值逐步提升,为我国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

的技术支持。

(4)下游市场持续快速发展

自动化测试设备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通信等行业。

近年来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推动、5G通信网络升级、数字信息与大数据

时代的到来,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呈现较快增

长,促使电子产品制造商加大生产线自动化设备的投入,有效的推升

了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根据《2018年中国自动化市场白皮书》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规模自2004年至2017年

期间,已从652亿元增长至1,6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43%

2、行业发展挑战

(1)行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

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自动化设备行

业起步较晚,生产规模、产品档次、技术水平仍与世界知名企业存在

一定差距。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众多自动化设备厂

商,但大多规模偏小,技术力量薄弱,能够为下游客户提供全过程综

合解决方案的企业较少,薄弱的产业基础降低了我国自动化设备制造

商的竞争力,对行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专业人员紧缺

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和研发涉及机械、电子、材料、软件等多方面

知识,技术集成度高,开发难度大,要求研发人员具有跨学科、跨专

业和跨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对研发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我

国工业自动化产业起步较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从一定程

度上限制了本行业的发展。

(3)产业配套落后、部分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综合性较强,行业

整体水平的提升既需要厂商自身具备较强的研发及制造能力,也需要

相关基础配套行业提供有力支撑。虽然我国的基础材料及精密零部件

等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时间短、高端人

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部分高端精密零配件的配套能力比较薄

弱,对进口依赖较大。如果国内厂商不能在核心部件的技术水平上取

得突破,高昂的采购成本可能会制约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二、产业发展分析

(一)产业政策

1、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

加快推进高端芯片、新型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工

业软件、机器人等智能装置的集成应用,提升工业软、硬件产品的自

主可控能力,在高档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等领域开展智能装备的试点

不范。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

化的通道,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

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

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3、《中国制造2025》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

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

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

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

化和产业化。

4、《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

动力的指导意见》

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计划,鼓励传统产业设施装备智能化

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转变;推进传统制造

业绿色化改造,推行生态设计,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支持

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

加服务环节。

5、《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

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

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

6、《“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开展非传统制造工艺与流程、重大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等关

键技术研究,研制一批代表性智能加工装备、先进工艺装备和重大智

能成套装备,引领装备的智能化升级。

7、《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6年版)》

鼓励引进的先进技术:在线精密测试仪器技术、无损检测关键元

器件制造技术;鼓励进口的重要设备:光电自动检查仪等高精度表面

贴装设备;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表面贴装设备(含钢网印刷机、自

动贴片机、无铅回流焊、光电自动检查仪)制造,新型电子元器件

(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等)制造。

8、《“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着力提高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与部件的性能和质量,打造智能制造

体系,强化基础支撑,积极开展示范应用;突破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

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开展首台套装备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质

量与可靠性。

9、《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发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

制造设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设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

仓储装备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到2020年,研制60种以上智能制造关

键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o

10、《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包括人工智能系统、智能测控装置、可以与其它工作站或装置构

成自动生产线或其它复杂自动化智能系统、智能基础制造装备等。

11、《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

的探索应用,支持重点领域算法突破与应用创新,系统提升制造装备、

制造过程、行业应用的智能化水平。

12、《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中的指导、规范、

引领和保障作用。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特点,

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体系,建立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

应用等三类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与宏

观指导,加快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转化,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深

化智能制造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标准对制造业的整体支撑作用,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

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

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

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

展契合发展大势。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

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

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

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

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

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

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

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

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一)消费电子领域

1、智能手机市场稳步发展

智能手机自2007年起步以来发展迅猛,至2013年其出货量首次

超过功能手机,以年出货10亿部以上的市场体量成为当今市场容量最

大的电子产品分支。2016年之后,全球智能手机行业进入了稳定增长

期。根据IDC的统计,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7亿部。2018

年-202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情况显示,未来4年内,随着5G通信

的普及,智能手机将会迎来换机潮。

随着智能手机的创新升级,在指纹识别、多摄像头、全面屏、无

线充电、人脸识别等应用中均需使用FPC,FPC自动化测试设备行业规

模将随着智能手机功能增多而增长。2017年苹果公司发布的iPhoneX

机型集成了OLED全面屏、面部识别、无线充电等功能创新,将单机

FPC用量突破至20片以上,价值量超过40美元。2018年发布的

iPhoneXS将单机FPC用量提升到24片。在苹果公司的引领下,其它品

牌手机也在快速跟进,三星手机的单机FPC用量约为12-13片,国内

高端机型华为、OPPO、VIVO等的单机FPC用量约10T2片左右,但与

苹果机型相比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5G的新应用将带来

FPC市场新增量,高速高频FPC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同时高性能FPC是

影响双面屏幕/折叠屏手机品质的关键因素,双面屏幕/折叠屏手机的

推出将进一步拉动对FPC的需求。

2、可穿戴设备

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是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

的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FPC的轻、薄、可弯曲的特点,与可穿戴设备

的契合度最高,是其首选连接器件。自2012年谷歌眼镜发布以来,智

能可穿戴设备可提供的功能越来越多,附加的电子组件也随之增长,

FPC将成为可穿戴设备市场蓬勃发展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总量为1.722亿件,同比增长27.5%。

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加入,谷歌、苹果、三星、

腾讯、小米等国内外科技企业纷纷布局可穿戴设备领域,产业示范效

应愈加显著。IDC预计2019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可达1.985亿件,同

比增长15.3%,到2023年将达到2.79亿件,年复合增速将达8.9%。

随着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整车功能越

来越丰富、电子元器件也越来越多,控制器和执行部件需要越来越复

杂的胶条线束去连接。然而线束传输数据效率低、重量大而且给汽车

生产过程中总装的自动化带来巨大的挑战,车用FPC的电气性能和物

理特性较胶条线束更具优势,在汽车动力电池、LED照明、车载显示和

车用传感器等方面将可能得到更多运用。

5G的成熟应用将会推动智能电子产品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天

线、射频器件、高端显示等领域智能电子零部件将相应创新升级,5G

时代无线频段数量的增加,相应带动元器件数量的增长及FPC应用的

增加,进而促进FPC自动化测试设备行业的发展。

3、智能视觉检测领域市场情况

(1)机器视觉介绍

机器视觉是用相机和计算机代替人的视觉感知来进行检测和判断。

在自动化领域,辅助的机器视觉,可以替代很多复杂的传感器,让控

制流程更加快捷简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视觉,进一步强化了

机器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在智能制造、测试与装配领域,机器视

觉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系统实现智能化。

在生产线的缺陷检测领域,通过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可以解决高

复杂度问题,传统方法无法有效解决的场景如极大和极微小缺陷同时

出现的高精度检测、不同类别的缺陷使用不同检测标准、复杂背景的

缺陷识别等,是深度学习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在大批量工业生产过

程中,机器视觉跟人工视觉相比,具有指标稳定、精度可控、过程重

复性高的优点。但是,仍然有成本高、单台相机成像效果不如人眼动

态范围宽、视觉和动作的协调性等问题需要提升。

(2)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装备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从产业规模看,2017年国内人工智能市

场规模达到237.4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以生物识别、图像识别、

视频识别等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最大,占比34.9%,达到

82.8亿元。

二、市场分析

(一)FPC行业发展情况

1、CFPC简介

FPC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制线路板,具有许多硬性印制电

路板不具备的优点,FPC自身所具备配线密度高、轻薄、可自由弯折、

可立体组装等特点,对产品的造型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有非常明显的

优势,适用于小型化、轻薄化的电子产品,符合下游行业中电子产品

智能化、便携化发展趋势,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

戴设备等消费电子领域、汽车电子领域、通信等领域。

2、全球CFPC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通信等领域

的发展,FPC产值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Prismark的统计,2017年全

球FPC产值为12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占印制线路板总产值份

额由2016年的20.1%上升至2017年的21.3%,全球FPC产值整体呈上

升趋势。

3、国内CFPC行业发展情况

21世纪以来,亚洲地区FPC下游市场不断兴起,具备良好制造业

基础及生产经验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FPC产业迅速

成长,并成为全球FPC的主要产地。随着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生产

成本持续攀升,上述国家或地区的FPC厂商纷纷在中国大陆投资设厂,

制造中心由境外向中国大陆转移,全球领先的FPC厂商如日本旗胜、

住友电工、日本藤仓等均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的FPC

厂商也不断发展壮大,在全球FPC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

年来,中国逐渐成为FPC主要产地,中国地区FPC产值占全球的比重

不断提升,据Prismark的数据,2016年中国FPC行业产值达到46.3

亿美元,中国地区FPC(含外资企业)产值占全球的比重从2009年

23.7%已增至2016年42.5%。

(二)自动化测试设备行业概况

1、自动化测试设备行业发展情况介绍

由于FPCA产品具有形状复杂多变、精度高、材质柔软、容易受损

等特点,FPCA的自动化测试一直面临着无痕抓取、精确定位、多样缺

陷的识别等技术难题,因此FPCA产品的测试一直由人工进行操作,其

自动化测试发展较晚。但随着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等各领域技术的

不断成熟应用,行业自动化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而人工成本的逐

年增加,以及FPC生产企业对FPCA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的强烈

需求,促进了产业自动化的发展。另外,随着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

人工智能技术在FPC测试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测试系统的智能化程

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2、自动化测试设备行业市场容量

自动化测试设备具有较强的“定制化”特征,下游行业的产品需

求对自动化测试设备行业有着直接的影响。FPC自动化测试设备的市场

容量与FPC下游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国内尚无相关行业资料或数据。

但随着未来消费电子产品、汽车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行业规模的扩

大以及相关电子产品向轻薄化、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FPC将会越

来越多的被应用到上述领域中,FPC自动化测试设备行业的市场规模将

会逐步扩大。

3、自动化测试设备行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设备是FPC三大应用领域。其中,消

费电子在三大领域中占比最大,主要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

脑、PC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各应用领域产品轻薄化趋势日益显现,

未来下游终端电子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及转型升级将推动FPC行业稳

定发展,从而带动FPC测试设备行业的发展。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99419.90nf(折合约149.13亩),预计场区

2

规划总建筑面积118309.68mo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

确定达产年产测试治具426670000台,预计年营业收入128000.00万

yG©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

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

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

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

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

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

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

系,与当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园区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和“开发一片、建

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开发道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较好发挥了

“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

增长极,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绿色生态产业园区。

经过多年发展,园区产业聚集效应凸现,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增

长势头日益强劲,形成了粮油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重大装备制造、

大数据、节能环保、新能源以及生物工程等特色产业。

在环境建设方面,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开发、高标准

配套、高效能管理”的思路,遵循“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

努力完善基础配套,强化功能服务,配套条件日臻一流。近年来,加

大投资力度用于港口、道路、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务服务方面,园区以“放管服”改革为统领,以深入开展

“双创双服”活动为契机,坚持以“诚”招商、以“优”便商、以

“信”安商,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创新服务内容,全力打造与国际惯

例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投资软环境。

当前,园区以全新的姿态拥抱世界、面向未来,以更加开放的理

念、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开放的举措,全力营造效率最高、程序最

简、服务最优的国际化营商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

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

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

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

展契合发展大势。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

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

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

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

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

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

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

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

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

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

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加大产业培育力度。要加快工业产

业调整改造步伐,始终把产业培育作为中心任务不放松,加快打造支

撑发展的产业体系。要聚焦以节能环保、信息服务、文化休闲旅游为

重点的“三大新兴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发展载体,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点。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壮大经济

实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发展动力转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主动适应经济

发展新常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

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统筹提升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

加快培育形成经济发展的“混合动力”。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改革,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主动融入开

放发展新格局,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发展的内外

联动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新动能

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

四、“十三五”发展目标

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强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

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体经济不断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

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区域

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产业强市成效显著,

项目建设鳞次栉比,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现代农

业和服务业迅猛发展、蒸蒸日上,市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迈上新

台阶。

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秀美生态城市。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

快,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格局基

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

农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深入发展,主要污染

物减排如期实现省下达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环境质量明

显改善,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五、产业发展方向

(一)增强经济动力和活力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促进作用,

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增强经济增长的

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

(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把握产业发展新方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集群化、信息

化、智能化发展为路径,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

业,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文化休闲旅游业为

重点的新兴生活性服务业。

(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区内具有优势的装备制造、材料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生产性

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围绕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供求趋势的变化,

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优化升级。

(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逐步完善政策、人才和

市场环境,形成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

三、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项目选址应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

标准规范,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满足项目科研、生产

要求,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发展。

第六章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一)设计原则

本设计按照国家及行业指定的有关建筑、消防、规划、环保等各

项规定,在满足工艺和生产管理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改善工人的操作

环境。在不额外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对建筑单体从型体到色彩质地力

求简洁、鲜明、大方,突出现代化工业建筑的个性。在整个建筑设计

中,力求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以使建筑物富有艺术感,突出时代特

点。

(二)设计规范、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二、建设方案

主要厂房在满足工艺使用要求,满足防火、通风、采光要求的前

提下,力求做到布置紧凑、节省用地。车间立面造型简洁明快,体现

现代化企业的建筑特色。屋面防水、保温尽可能采用质量较高、性能

可靠的新型建筑材料。本项目中主要生产车间及仓库均为钢结构,次

建筑为砖混结构。考虑当地地震带的分布,工程设计中将加强建筑物

抗震结构措施,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三、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项目建筑面积118309.68nf,其中:生产工程74180.17nf,

仓储工程12185.90nf,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7098.58mJ公共工

2

程24845.03m0

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单位:m\万元

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

1生产工程34908.3174180.1710920.95

1.11#生产车间10472.4922254.053276.29

1.22#生产车间8727.0818545.042730.24

1.33#生产车间8377.9917803.242621.03

1.44#生产车间7330.7515577.842293.40

2仓储工程5734.5412185.901057.37

2.11#仓库1720.363655.77317.21

2.22#仓库1433.633046.47264.34

2.33#仓库1376.292924.62253.77

2.44#仓库1204.252559.04222.05

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965.197098.58995.41

3.1行政办公楼3877.374614.08647.02

3.2宿舍及食堂2087.822484.50348.39

4公共工程9067.1024845.033594.85辅助用房等

5绿化工程6760.5548.35

6其他工程36984.214920.75场地、道路、景观亮化等

7合计99419.90118309.6821537.68

第七章原辅材料分析

一、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本期项目在施工期间所需的原辅材料主要是:混凝土、水泥、砂

石等建筑材料,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及周边市场均有供货厂家

(商户),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

二、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主要原材料供应

本期工程项目将以测试治具量生产为流程,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均

在国内市场采购,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是:锻件、切削液、机油、

水、电等若干,XX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稳定的供应渠道并且和这些供应

商建立了比较密切的上下游客户关系。

(二)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管理

1、项目建成投产后,物资采购部门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制定原材料

采购计划,掌握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对项目所需原辅材料合理地选择品种、规格、质量,为企业节约使用

原材料降低采购成本。

2、本期工程项目所需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实行统一采购集中供

应,并根据所需原材料的质量、价格、运输条件做到货比三家。

3、验收材料应根据领料单或原始凭证进行清点实测验收,发现规

格、质量、数量不符等问题应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处理;做好原辅材

料原始记录和资料积累,及时准确地做好月报、季报和年度各种统计

报表工作。

第八章技术方案

一、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公司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与设备结合,以智能产品和

智能工厂为重点深入推进智能制造。

1、持续推进4.0产品工程。4.0产品以“模块化平台+智能化产品”

为核心,深度融合传感、互联等技术,均可实现“自诊断、自调整、

自适应”,在性能、可靠性、智能化、环保方面更上新台阶。公司计

划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入,全面实现原有产品的换代升级,充分发

挥智能化技术优势,不断创造全新的市场需求。

2、加快推进智能工厂建设。该项目的建设,将完全按照智能制造

示范车间的标准进行建设,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产业制造基地。产品

实现多种不同规格的标准生产,努力成为行业智能工厂新标杆。

二、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一)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说明

本期项目的技术来源为公司的自有技术,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

平。

(二)项目技术优势分析

1、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产品质量

水平上相对其它生产技术性能费用比优越,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

功能齐全、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在工艺水平上该技术能够保证

产品质量高稳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水平;根据初步测算,

利用该技术生产,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用电效率,在装备水平上,该

技术使用的设备自动控制程度和性能可靠性相对较高。

2、技术设备投资和产品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经济合理性;本

期工程项目采用本技术方案建设其主要设备多数可按通用标准在国内

采购。

3、节能设施先进并可进行多规格产品转换,项目运行成本较低,

应变市场能力很强。

(三)工业化技术方案可靠性分析

1、这条生产线充分考虑和核算了生产线整体同各单机间的物料平

衡协同关系,并考虑和计算了各单机的正常加工、进料出料、输送、

故障停机及排除所需要时间和各单机间的合理缓冲。

2、产品生产线能够运行连续稳定、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要求,并确

保能够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三、项目技术流程

初级锻件一剪切下料一车削一初加工一钻加工一钱加工一打磨一

检验一成品

四、设备选型方案

为适应本项目生产和检验的需要,确保产品的质量,增强生产工

艺的可操作手段,必须完整配置各种技术装备,本项目生产设备和检

测设备应选择国内外现有的先进、成熟、可靠的设备,在主要设备选

型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主要设备的配置应与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及生产规模相适应,

同时,能够达到节能和清洁生产的各项参数要求。

2、项目所选设备必须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达到目前国内外先进

水平,经生产厂家使用证明运转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生产高质量产品

要求。

3、设备性能价格比合理,使投资方能够以合理的投资获得生产高

质量产品的生产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类设备

的最佳技术水平。

本期工程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

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202台(套),设备购置费

29099.98万元。

主要设备包括: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卧式键床、立式

车床、数控车床、卧式数控车床、空压机

第九章项目环保分析

一、环境保护综述

坚持“三同时”制度,认真贯彻“循环经济、节约资源、清洁生

产、预防为主、保护环境”的总体原则,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尽可能将“三废”消除在工艺内部,变废为宝,

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取严格的治理措施,确保各排放物符合国家规

定的排放标准。

二、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废

气。

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土石方开挖过程会破坏地表结构,施工阶段地基开挖、

回填土方会形成大面积裸露地面,使各种沉降在地表上的气溶胶粒子

等成为扬尘的天然来源,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形成扬尘,施工场地建筑、

堆料及运输抛洒等建筑扬尘在施工高峰期会不断增多,也是造成扬尘

污染主要原因之一。施工过程如果环境管理、监理措施不够完善,进

行粗放式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渣土不及时清理、覆盖、不洒水降尘,

出入场地运输车辆不及时冲洗、无篷布遮盖等,均易产生建筑扬尘,

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1)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应设置施工标志牌和安全生产、消防

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及扬尘投诉举报电话,明确环保责

任单位和负责人,接受社会监督。

(2)施工现场出入口及场内主要道路必须硬化,对工地内部道路、

场地要进行硬化或半硬化,其余场地必须绿化或固化,严禁使用其他

软质材料铺设。

(3)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平台,同时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其它

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

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防止驶出工地车辆轮胎带泥

上路。

(4)施工现场集中堆放的土方必须覆盖,对易引起扬尘的物料采

用绿色遮阳网、密目网进行全部覆盖,严禁裸露。

(5)施工现场对运输土方、渣土等散装货物的车辆,装载的物料、

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

严禁沿路遗漏或抛撒。

(6)要对施工现场的水泥及其它粉尘类建筑材料必须密闭存放或

覆盖,严禁露天放置,工地每日洒水不少于3次。禁止施工现场搅拌

混凝土、砂浆等。

(7)项目建设期间,工地内建筑上层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

砂石、土方或废弃物输送至地面时,应从建筑内部管道或密闭输送管

道输送,或者进行人工搬运。

(8)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固定垃圾存放点,垃圾应分类集中堆放并

覆盖,及时清运,严禁焚烧、下埋和随意丢弃。施工层建筑垃圾必须

采用封闭方式及时清运,严禁凌空抛掷。

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和敏感点产生的影响

较小。且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是短期的,施工完成后就会消失。

2、施工机械燃油废气

施工建设期间,施工机械排放废气、各种物料运输车辆排放汽车

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为CO、N02及HC等,污染物排放属无组织排放,施

工期在加强施工车辆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情况下,可减少尾气排放对

环境的污染,对项目附近空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1)拟采取如下控制措施减少燃油废气及汽车尾气的影响。

(2)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

(3)加强对施工机械及施工车辆的检修和维护,严禁使用超期服

役和尾气超标的施工机械及车辆。

(4)尽可能使用气动和电动设备及机械,或使用优质燃油,以减

少机械和车辆有害气体的排放。

根据以上分析,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本项目施工期废气对周边

环境空气影响也会在短时间内消除,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污水包括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两部分。

1、生活污水

由于施工人员全部为当地的劳动力,施工场地内不设食堂,施工

人员食宿自行解决,项目施工场内设防渗厕所,定期进行清掏,无生

活污水外排。

2、施工废水

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为各种车辆冲洗水,生产废水产生量较小,

主要污染物为SSo生产废水排入简易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场地洒

水抑尘。

(三)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建筑垃圾以无机废物为主,包括施工下脚料,如废弃的砖

瓦、砂石等。同时还包括少量的有机垃圾,主要是各种包装材料,包

括废旧塑料、泡沫等,这些废弃物基本上不易溶解、不易腐烂变质,

为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如下措施:

1、项目产生的弃土回填,及时回收、清理多余或废弃的建筑材料

或建筑垃圾,建筑废弃物必须按有关部门要求运至指定地点综合利用

或填埋处理,不得随意抛弃。

2、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并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四)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期间,主要噪声机械设备有挖掘机、推土机和切割机等。

本项目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上述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具有短期性。

为了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期工程项目应采取以下

控制措施:

1、项目建设承包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

午间(12:00-14:00)及晚间(22:00-6:00)严禁高噪设备施工,降低

人为噪声,合理布局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

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中的有关规定,避免施工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

2、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引进施工设备时将

噪声作为一项重要的选取指标,尽量引进低噪声设备,并对产生噪声

的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工作,以减少机械故障噪声的产生使污染从源头

得到控制。

3、应将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搭建临时封闭式机棚,不能入棚

的,可适当建立单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