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第二章 声现象章末复习-新八年级《物理》暑假自学提升讲义(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1页
第10讲 第二章 声现象章末复习-新八年级《物理》暑假自学提升讲义(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2页
第10讲 第二章 声现象章末复习-新八年级《物理》暑假自学提升讲义(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3页
第10讲 第二章 声现象章末复习-新八年级《物理》暑假自学提升讲义(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4页
第10讲 第二章 声现象章末复习-新八年级《物理》暑假自学提升讲义(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10讲第二章声现象章末复习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6大考点)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1.通过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3.了解乐音特性。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5.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3、正确解答有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试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一个误区物体振动发声,但发出的声不一定能被听见,要使声被听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有一定的响度;(2)有传播声音的介质;(3)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四种方法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应用了转换法,比较法和归纳法;在探究真空不能传声时,应用了实验推理法二、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三、声音的利用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人们说话进行交流,医生用听诊器查病等,都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起飞时,旁边建筑物玻璃被振响、爆炸声震碎玻璃、超声波碎石机振碎人体内结石等现象,都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传播。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要控制噪声就要知道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2)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3)鼓膜的振动亲戚听觉。2、从以上三个方面可知,可从三个方面控制噪声:一、防止噪声的产生;二、阻断噪声的传播;三、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五、与声速有关的计算与声速有关的计算主要考查声速测距,常见的考查方式有以下几种:(1)利用声速计算打雷处到人的距离。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注意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闪电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2)利用回声测距。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注意声音的传播是“有去有回”的。(3)利用声音在金属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计算传声时间差,或测算钢轨、金属管等的长度。教材习题02“八音盒”是一种机械音乐盒。上紧发条后圆简转动,圆筒上按一定规律分布着一些凸点,它们拨动簧片就会奏出乐曲(图2-1)。长度不同的簧片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解题方法①簧片振动发声,钢片齿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答案】八音盒中长度不同的簧片发出的声音主要区别在于音调高低不同:长簧片发出的音调是低音,而短簧片发出的音调是高音。教材习题03“声纹锁”运用声纹识别技术,能识别主人说出的“口令”并自动解锁,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口令”时却无法让锁打开。你认为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什么特性来识别主人身份的?解题方法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答案】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主人身份的。教材习题04超声导盲手杖可以帮助视障人士在出行时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当前方有障碍物时,手杖会发出警报声,距障碍物越近,警报声越尖锐。请你分析一下超声手杖的工作原理。如果警报声变得尖锐,其频率发生了什么变化?解题方法①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超出该范围的声,人耳无法感知;我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②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通常称为回声。③声变得尖锐说明频率变大……【答案】超声导盲手杖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其反射回来的回声,来探测前方的障碍物。当警报声变得尖锐时,意味着障碍物距离较近,此时警报声的频率已经增加,以此来提醒使用者注意避让。教材习题07请将下列左侧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右侧对应的解释连线。练琴时关闭门窗防止噪声产生住宅区或学校路段禁止鸣笛阻断噪声传播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解题方法①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据此对照各个选项注意分析即可解答……练琴时关闭门窗防止噪声产生住宅区或学校路段禁止鸣笛阻断噪声传播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答案】B【解答】解: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物体不振动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故C错误;D、振动停止,声音停止,故D错误。故选:B。2.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生活现象是()A.岸上的人能听到河水流动的哗哗声音 B.海边的人能听到波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C.水中的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 D.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马蹄声【答案】C【解答】解:A、河水流动发声,通过空气传播,说明气体可以传声。故A不符合题意。B、波浪拍击礁石声,通过空气传到人们耳朵,说明气体可以传声,故B不符合题意;C、岸上人的说话声,通过空气、水传到潜水员耳朵,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故C符合题意;D、马蹄声,通过大地传到人耳朵,说明固体能传声,且传声效果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在2024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上春山》的歌词“山上儿童放纸鸢,山下游人纷纷追画船”描绘出大家喜迎春日的生动画面,优美的歌声由演唱者声带振动产生,以地面为参照物,游人是运动(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优美的歌声由演唱者声带振动产生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游人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答案为:振动;运动。4.如图所示,玻璃钟罩内用细线悬吊着正在播放音乐的音乐芯片,用抽气机将钟罩内的空气慢慢抽出,我们听到音乐声响度越来越小,由此可以推知,若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音乐声。这一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答案】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用抽气机将钟罩内的空气慢慢抽出,能传声的介质越来越少,故我们听到音乐声响度越来越小,故推测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真空不能传声。考点二声音的特性5.为了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用琵琶表演时,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琴声是由于手指振动产生的 B.琴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 C.琴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D.琴弦的振幅影响琴声的音调【答案】B【解答】解:A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琵琶表演时,是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故A错误、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D、琴弦振动的幅度不同,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故D错误;故选:B。6.2023年11月,“启东评弹”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语言通俗、唱句顺口、吐字清楚,乡音亲切;唱腔缓慢、拖音悦耳、腔调婉糯,引人入胜。其表演使用到的工具包括钹子、竹签、三弦、琵琶等。收听时我们能一下辨别出演奏乐器是通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答案】C【解答】解:收听时我们能一下辨别出演奏乐器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7.如图所示,同学利用塑料吸管自制了一个排箫,对着不同管子的管口吹气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对着H管吹气发出音调最高(填图中字母)。【答案】H【解答】解:当用嘴向吸管内吹气时,吸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吸管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H管吹气发出音调最高。故答案为:H。8.用小锤敲击两个音叉,在相同时间内取敲击时的两列声波图,如图甲和图乙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响度(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答案】响度。【解答】解: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不同,振动快慢不相同,即频率不同,因此声音的音调不相同,但波形的振幅相同,因此响度相同。故答案为:响度。考点三声音的利用9.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关于铃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铃声是由闹钟的振动产生的 B.铃声通过空气传入耳朵 C.铃声唤醒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空气中声速远小于光速【答案】C【解答】解:A.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闹铃声是由闹钟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闹钟和人之间有空气,闹钟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们耳朵中的,故B正确;C.铃声唤醒你从睡梦中唤醒,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空气中声速是340m/s,光速是3×108m/s,故D正确。故选:C。10.2023年6月1日是第73个国际儿童节,小朋友们载歌载舞在大礼堂庆祝自己的节目。在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朋友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判断钢琴和长笛的声音 B.班级合唱时,主唱引吭高歌,主唱的音调高,伴唱的音调低 C.距离音箱很近的小朋友,感觉耳朵都要震聋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声音的音调越高,在演播厅中传播的速度越快【答案】A【解答】解:A、小朋友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判断钢琴和长笛的声音,故A正确;B、班级合唱时,主唱引吭高歌,主唱和伴唱的音调一样高,故B错误;C、距离音箱很近的小朋友,感觉耳朵都要震聋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D、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演播厅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快,故D错误。故选:A。11.AI助手已经应用在生活中,我们给AI助手发送语音指令,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选填“信息”或“能量”);AI助手能识别出主人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答案】信息;音色。【解答】解:们给AI助手发送语音指令,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不同有关;故答案为:信息;音色。12.超声波产品的不断问世,使医疗技术得到极大的提升。如图所示是超声波体外碎石机,它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选填“信息”或“能量”)。【答案】能量。【解答】解:超声波体外碎石机,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答案为:能量。考点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3.对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的反射获得障碍物的信息 D.利用声呐可探测海底的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B【解答】解:A、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错误;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故B正确;C、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获得障碍物的信息,故C错误;D、利用声呐可探测海底的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14.如图,唢呐是中国传统管乐器,在2024年央视春晚沈阳分会场的表演中,唢呐与钢琴的破壁合作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沈阳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唢呐时主要是空气柱振动发声 B.悠扬的钢琴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唢呐和钢琴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D.激情四射的演奏声一定不是噪声【答案】A【解答】解:A.吹唢呐时主要是空气柱振动发声,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B错误;C.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唢呐和钢琴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若激情四射的演奏声如果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休息,也是噪声,故D错误。故选:A。15.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小圆同学通过学校广播了解了会议内容,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选填“信息”或“能量”);为保障会议正常进行,人民大会堂周边的道路上都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答案】信息;声源处。【解答】解:小圆同学通过学校广播了解了会议内容,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为保障会议正常进行,人民大会堂周边的道路上都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答案为:信息;声源处。16.我国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是全球最大的静音科考船。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噪音控制指标已达到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声音的产生(选填“产生”、“传播”、“接收”)环节来减弱噪声的;船上配备的声呐系统可利用超声波(选填“超声波”、“次声波”、“电磁波”)探测海底地形、地貌。【答案】产生;超声波。【解答】解:该船的静音螺旋桨,禁止声音的产生,是在声音的产生环节来减弱噪声的。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船上配备的声呐系统可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地形、地貌。故答案为:产生;超声波。考点五与声速有关的计算17.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7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该金属中的声速。【答案】金属中的声速是4080m/s。【解答】解:因为v=,所以声音的传播时间:t空气===3s,由题意知:t空气﹣t金属=2.75s,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时间:t金属=t空气﹣2.75s=3s﹣2.75s=0.25s,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v金属===4080m/s。答:金属中的声速是4080m/s。18.一列车匀速通过全长2400m的某隧道,车上的小明测得从他自己进隧道到出隧道的时间为80s,而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92s。求:(1)列车过隧道的速度;(2)该列车的总长度;(3)穿过隧道后,列车继续前进,面对山崖鸣笛一声,2s后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答案】(1)列车过隧道的速度为30m/s;(2)该列车的总长度为360m;(3)听到回声时距山崖310m。【解答】解:(1)小明自己进隧道到出隧道的时间为80s,则:;(2)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经过的路程为:s=vt2=30m/s×92s=2760m;列车的长度为:L车=s﹣L隧道=2760m﹣2400m=360m;(3)行驶的列车面对山崖鸣笛一声,2s后听到回声,各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因鸣笛后2s后听到回声,在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则有:2s1=v声t﹣vt,代入数据解得。答:(1)列车过隧道的速度为30m/s;(2)该列车的总长度为360m;(3)听到回声时距山崖310m。19.我国南极科考队的一艘测量船,以10m/s的平均速度前往距离基地144km远的海域进行探测。到达目的地后,科考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如图所示,从发射到接收所用时间为4s,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1)测量船到达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2)海底的深度。【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由v=可得,测量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t===14400s。(2)超声波从海面处传到海底的时间:t′=t总=×4s=2s,由v=可得,海底深度:h=s′=v′t′=1500m/s×2s=3000m。答:(1)测量船到达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为14400s;(2)海底的深度为3000m。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23年12月21日,中国航天员汤洪波等三人离开空间站进行了约7.5小时舱外的活动。活动时他们必须借助于电子通讯设备才可以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音太大 B.真空不能传声 C.电子通讯设备通话更清楚 D.物体在真空中不能振动【答案】B【解答】解:太空中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在太空中他们只能用电子通讯设备进行交流,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如果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答案】A【解答】解: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人能听到的声音条件有三:(1)声源且发声振动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2)有传声的介质:如空气等;(3)有良好的听力,故B错误;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相同,故C错误;D、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如果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我们依旧能分辨,故D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是一款折叠型导盲杖,在正常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有障碍物,导盲杖接收到超声波的反射信号并发出“滴滴”的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导盲杖发出“滴滴”的提示音,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的频率比“滴滴”的提示音的频率高【答案】D【解答】解: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C、导盲杖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超声波的频率比提示音的频率高,因为超声波频率在20000Hz以上,提示音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故D正确。故选:D。4.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A.固体固体 B.固体气体 C.气体固体 D.气体气体【答案】B【解答】解:佩戴该耳机时,人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头骨、颌骨等骨骼传播到听觉神经,然后由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此种听到声音的方式被称作骨传导,即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的;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跑步时他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是通过空气(即气体)传播的。故选:B。5.对AI智能音箱发出“增大声音”或“减小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会自动改变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速度【答案】B【解答】解:对AI智能音箱发出“增大声音”或“减小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会自动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B。6.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纵轴数值的单位相同,横轴中1ms=10﹣3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乙比甲的响度大 B.甲的音调比乙低 C.甲比丙的频率小 D.甲、丙的音色相同【答案】D【解答】解:A.由图甲、乙可知,甲、乙图像的振幅相同,所以响度相同,故A错误;B.由图甲、乙可知,甲0.2ms内均振动2次、乙0.4ms内均振动2次,甲的振动频率较高,音调较高,故B错误;C.由图甲、丙可知,甲、丙0.2ms内均振动2次,所以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故C错误;D.由图甲、丙可知,甲、丙的波形相同,所以音色相同,故D正确。故选:D。7.古筝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图所示是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古筝曲目《茉莉花》,传统乐器的声音从中国空间站传向了全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悦耳的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手指按压在琴弦不同位置,可以改变琴声的响度 C.琴声的音调越高,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 D.听众通过琴声可以辨别出曲目,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答案】D【解答】解:A、悦耳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手指按压在琴弦不同位置,振动频率改变,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故B错误;C、琴声的音调越高,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变,故C错误;D、听众通过琴声可以辨别出曲目,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D。8.校园的清晨,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宛转悠扬,书声朗朗,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美妙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 B.鸟鸣声是振动产生的,但振动不一定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D.鸟鸣声能够传递信息【答案】D【解答】解:A、美妙的琴声可能是噪声,故A错误;B、鸟鸣声是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故B错误;C、用同样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琴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D、鸟鸣声能够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D。9.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答案】B【解答】解:A、关闭门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B、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故C错误;D、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特点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共6小题)10.四位教师在艺术节活动中演唱的歌曲《上春山》旋律动听,歌声令人陶醉。歌声是由演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观众能区分四人的声音是由于他们的音色不同。【答案】振动;音色。【解答】解:歌声是由演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观众能区分四人的声音是由于他们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色11.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乘组的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宇航员,进行了太空授课,宇航员的声音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观众能听出是刘洋的声音,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色辨别出来的。宇航员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用相同的力气吹奏“葫芦丝”时按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振动;音色;音调。【解答】解:(1)振动产生声音,宇航员的声音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2)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不同,声音各具特色,称为音色,观众能听出是刘洋的声音,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色辨别的;(3)用相同的力气吹奏“葫芦丝“时按不同的孔,空气柱的长短发生了变化,振动的频率发生了变化,音调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振动;音色;音调。12.戏曲表演时会有二胡、古筝等多种弦乐器伴奏,按住弦的不同位置是通过改变弦的长度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观看演出时禁止大声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处控制噪声。【答案】音调;声源处。【解答】解:使用弦乐器演奏时,手指按住弦的不同位置,改变弦振动的长度,弦振动的快慢改变,即频率改变,从而改变音调。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禁止大声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音调;声源处。13.在2024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上春山》的歌词“山上儿童放纸鸢,山下游人纷纷追画船“描绘出大家喜迎春日的生动画面,优美的歌声由演唱者声带振动产生,现场观众听到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的。【答案】振动;空气。【解答】解:优美的歌声由演唱者声带振动产生,现场观众听到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14.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6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4500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此声呐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答案】4500;不能。【解答】解: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t=×6s=3s,该处的海深:s=vt=1500m/s×3s=4500m;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太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因此声呐不能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故答案为:4500;不能。15.为了监测车辆速度是否超过了规定值,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和限速标志,如图所示,汽车经过某监测点时,测速仪从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3s;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0.45s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测速仪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2s(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保持不变,汽车的速度恒定不变)。当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距离汽车51m,汽车此时的速度153km/h,此时汽车超速(选填“超速”或“未超速”)【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到达汽车处所用的时间t1==0.15s,由v=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s1=v声t1=340m/s×0.15s=51m。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到达汽车处所用的时间t2==0.1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s2=v声t2=340m/s×0.1s=34m;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s2﹣s1=51m﹣34m=17m。由题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Δt=0.45s,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时间:t=Δt﹣t1+t2=0.45s﹣0.15s+0.1s=0.4s,则汽车的速度为:v===42.5m/s=153km/h。因为v=153km/h>120km/h,所以汽车在此路段超速。故答案为:51;153;超速。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6.近几年,一些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如图所示。小明发现汽车驶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下表是小明在网上查到的同一辆轿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噪声的测试数据:实验次数车速km/h水泥路面噪声沥青路面噪声17285.478.5210892.680.6(1)由表格信息填空,在表格中出现了一个不足之处:没有写出噪声的单位。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2)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①同一辆车在车速一定时,沥青路面上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小;②同一辆车在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大,噪声越大。(3)请你猜想:除上述因素外,汽车行驶在路面上产生噪声的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