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学习质量检测初一历史试卷说明:1.本卷为闭卷考试试卷,共二大题,29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北京人遗址中相继发掘出土4个头盖骨化石;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考古学家发现北京人遗址中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材料表明北京人()A.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 B.会制作工具C.懂得人工取火 D.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2.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C.广泛使用甲骨文书写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3.“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4.学习完夏、商、周三代的更替,需要同学们探究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结合下列人物图片,请选出最接近历史真相的答案()夏桀商纣王周幽王A.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C.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5.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二里头铜鼎 B.司母戊鼎C.利簋 D.三星堆青铜面具6.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材料描述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7.对如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是()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确立了皇帝制度8.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9.人文胜迹满载历史,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成都平原能成为沃野,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下列哪一人文胜迹的魅力()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紫禁城10.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某班正在排演历史情景剧,台词中出现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词。据此可知,该情景剧的主题是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 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11.刘邦一入关中便废除秦朝苛法;高后元年,“驰商贾之律”;文帝十三年“除肉刑法”“除田之租税”。汉初统治者都采取宽刑薄赋政策的原因是()A.儒家仁爱思想的普及 B.汉初统治者都是仁慈之君C.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12.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A.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13.毛泽东曾说:“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刘秀创建的新的王朝是()A.秦朝 B.西汉C.东汉 D.西周14.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一书中写道:“公元105年,和帝崩。皇后邓氏迎立清河王的儿子,是为安帝。邓太后临朝,凡十五年。”据此合理的推测是()A.豪强地主横行 B.宦官专权C.官僚机构庞大 D.外戚专权15.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地区(包括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西域都护 C.丝绸之路开辟 D.班超经营西域16.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C.对我国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巩固封建国家统治有利17.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A.东汉、吴、蜀、南朝 B.东汉、蜀、吴、东晋C.西汉、吴、蜀、南朝 D.西汉、蜀、吴、东晋18.诸葛亮指出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19.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八王之乱”B.定都洛阳C.恢复分封制D.三家归晋20.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这次战役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1.“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表明北魏孝文帝主张A改穿汉服 B.使用汉语 C.改用汉姓 D.与汉人通婚22.下列图片是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砖画,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政权分立 B.江南开发 C.中外交往 D.民族交融23.大伟所在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组内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你帮他们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赤壁之战示意图三国鼎立示意图东晋时期示意图北魏孝文帝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4.西晋末年中原动乱、大量人口南迁。人口南迁给南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C.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D.海外贸易日益繁盛25.有学者指出,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难看出这样一条轨迹: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促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新型统一帝国的出现。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带来了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统一和大发展的高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交融为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 B.先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C.消除了南北之间的差异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在研究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发展中,历史老师选择了如下列图片中的人物:①蔡伦②司马迁③贾思勰④祖冲之⑤王羲之(1)请从图片中任选两位历史人物,分别简述他们的突出贡献或主要事迹。(2)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位东汉时期为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分别写出他们的突出贡献。(先写人名再写贡献)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小宋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对古代史部分主题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学习笔记:笔记一笔记二笔记三时期:史前时期时期:时期: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内容:1.北京人内容:1.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内容:1.2.半坡居民2.2.3.河姆渡居民3.3.4.4.4.(1)请补全笔记二与笔记三所处的时期。(2)请从下列提供的内容中选取正确内容补充到笔记一、笔记二、笔记三,使笔记完整。江南地区的开发;云冈石窟;陈胜、吴广起义;炎帝、黄帝的传说;黄巾起义;东晋的兴亡;三国鼎立;光武中兴28.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材料一:《秦汉王朝大事年表》秦朝汉朝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定都长安,建立汉朝公元前221年,把全国分成36郡,以后又陆续增至40多郡。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1)根据材料一分析,为了解决分封王国带来的弊端,秦朝和西汉王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疆域的统一与拓展】材料二: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摘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2)根据材料二分析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3)西汉时期在秦疆域的基础上向西有了巨大拓展,请写出西汉政府对新疆地区加强管辖所设置的机构?【文明的交流与冲突】材料三:汉代丝绸之路图(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哪一历史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古代中西方的交流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9.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①奖励军功,按军工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②规定官员必须在朝廷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③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④鼓励鲜卑族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⑤设立县制,由国君任命官吏治理⑥以汉服装代替鲜卑服(1)某同学搜集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见上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表中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序号填写在下表相应位置。A.属于商鞅变法措施的序号B.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序号(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采取汉化措施主要有哪些?材料二: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者们有各种看法。观点一: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