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的一些思考_第1页
对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的一些思考_第2页
对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的一些思考_第3页
对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的一些思考_第4页
对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的一些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成作业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很多小学生却抱怨数学作业多、不好做。究其原因,是教师布置的作业类型单一,记忆重复的内容多,而高阶思维类的作业少,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促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维”,以提升他们的应用意识,让数学核心素养的种子真正生根发芽。数学实践类作业,能在立足于学生现实起点的基础上重构学习场景,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的体验与感悟,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将这种模型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1]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建立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让他们能在具体的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能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探寻其中的数学关系。实践作业指向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创造意识的培育,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能在多元的情境中调动学习兴趣,感悟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实践性作业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而是彰显数学学科的本质属性,能促进数学思维的渗透,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实现“动手”与“动脑”的融通,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数学”。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有着关键的两个区域,一个是现有水平,另一个是潜在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师要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构造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他们参与独立探索、协作交流,促进认知体系的主动建构。一、指向目标,促进目标达成实践性作业要避免盲目性、随意性的布置,要指向目标、凸显本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向学生的深度思考。作业设计要彰显数学学科本质,其内容要与教学目标深度融合,从而达到“减负增效”之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根据课时目标的要求,从知识、技能、方法等角度梳理内容,要让实践性作业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匹配。教师要合理控制作业的完成时间,以依据作业情况及学生情况进行预判。作业的类型要多样,可以设计调查、探究、操作等作业。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下《吨的认识》一课内容时,由于学生难以触及到“吨”这个单位,没有形成“吨”的量感,因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围绕热点问题设计“垃圾发电”的话题,帮助学生形成正常的量感,促进他们对吨、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的认识。教者呈现情境内容:我国现有垃圾焚烧设施272座,处理能力达到25万吨/日,而每焚烧1吨生活垃圾可以减排300千克的二氧化碳,那么一天相当于可减排7500万千克的二氧化碳。以你家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量为标准(记录周日至周六七天的垃圾量,求出日平均垃圾量),计算你所在小区每周一共产生多少生活垃圾?若用1吨生活垃圾发电可省煤100千克,那么这些生活垃圾经过科学回收,可节约煤多少吨?教者围绕教学目标,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实践作业,为他们构建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去阅读、调查、计算、分析,促进了他们对“吨”这个量感的形成,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围绕教学目标构建真实情境,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二、尊重差异,落实分层设计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教师往往采用粗放式的布置方式,让学生完成“一刀切”的作业,或简单地将作业分为基础题与拓展题,没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攻克思维层次稍高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挑战这类问题的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潜能、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设计出不同认知要求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基于原有认知水平基础上获得巩固提升、发展思维。教师要分层设计作业,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三个难度的作业,先设计“中层次”的作业,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降低难度、追求基础的“低层次”作业,以及富有挑战性、拓展性的“高层次”的作业。教师要善于运用隐性分层的策略,而要让出空间,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作业的难度。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因情施策、弹性施教,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策略,可以让学生再次选择,这样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潜能,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一课内容时,教者为每组学生分发材料包,并设计低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目测、测量三角形边的长度,并将它们分类,等边三角形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有哪几个?不等边三角形有哪几个?中等难度的作业如下:(除测量分类外)通过折一折探究三角形的对称性,将它们对称轴的条数记录下来。高难度的作业有:(除测量分类外)通过折一折、叠一叠等方式对三角形的对称性以及边、角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探究。教师围绕学习重点“按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正确分类”布置共同的作业,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内化。关于三角形对称性的探究,出现在中高难度的作业中。在高难度的练习中教师让学生探究三角形的边角特性,能把握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从属关系。在学生准确地完成各自的作业后,教师可引导他们挑战更高难度的作业,在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教师要让学生完成同类型难度的习题,以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教师要尊重差异,弹性设计作业,为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让他们高效地完成作业。教师要结合所学问题,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情境,让他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探索问题,形成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单一的问题会固化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多设计一题多解的作业,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能基于自身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并能实现多种思维的交汇。[2]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下《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内容时,教师设计作业内容如下:学校要组织自然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活动,大巴车限乘48人,其中三年级有21人,四年级有32人,五年级有26人,同一年级要求坐在一辆车上,请你为学校设计一下,该如何安排?教师设计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策略的实践题,让学生能通盘考虑问题,力求找出所有的可能性。学生通过逐步排除、循序推进,能学会有序思考。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确立方案,要全方位、多角度去分析问题,以促进学生思维潜能的提升。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学习风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引导他们运用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数学内容的理解。有的学生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构建线段图、思维导图,有的学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呈现内容,有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喜欢绘制小报,教师要针对学生智能的不同发展,为他们布置实践作业,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上《升和毫升》一课内容时,教师布置不同类别、不同难度的作业:(收集制作、难度低)找一找身边的容器,记录其容量,制作成小报;(制作,难度中等)利用1升的量筒制作一个1升的容器;(测量推算,难度高)四年级学生120人要去游泳,在游泳后要滴眼药水,每生4滴,你觉得要带几瓶10毫升的眼药水?请尝试用1毫升的量筒、滴管试一试。教师布置不同风格的作业,能满足不同智能发展学生的需求,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方式建立“升”“毫升”的量感。三、关注方法,完善语言表述很多教师对作业语言的设计缺少关注,没有为学生构建作业的“情境设计”,难以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教师要将直接叙述的问题变为语境问题,使叙述的语言由呆板变得生动活泼,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感受到作业的生动有趣。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下《认识面积》一课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呈现两个方格中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剪一剪、拼一拼,记录所占的格数,再将这两个图形比较,看看谁的面积大?教师为学生创设虚拟情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变闭合思维为开放思维,要将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不会造成思维定势,才能让学生立足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产生思维的碰撞、观点的摩擦,才能形成多元化的理解。教师可以构建形象生动的作业场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猜想、操作、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的语言表述方式要丰富多元,创设的场景要引人入胜,才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四、体验过程,重视思想渗透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精髓。在设计实践类作业时,教师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理解抽象的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教师要通过调查走访、课堂观察、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情,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寻求合适的问题载体将数学思想巧妙植入数学作业之中,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对数学思想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搭一个周长为20的长方形,如何搭才能使它的面积最大?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20根小棒,让他们在猜测的基础上动手操作,确保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学生用20根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猜测面积最大的图形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算出面积是多少?学生将操作的数据逐一记录下来,在操作中能促进知识的习得、技能的提升,还能促进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实践作业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五、重视评价,掌握评价方法评价,是对实践作业的补充完善,也是对作业设计的反思。教师逐一检查作业内容,看是否与作业目标相契合,对不符合的内容加以修正、补充,能够提高作业设计的品质。实践性作业要遵循一致性原则,作业目标要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作业内容要与作业目标保持一致,这样才会富有针对性,能促进学生操作技能、数学素养的提升;作业设计要具有差异性,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他们个性发展的需求,将分层教学理念融入到作业设计之中,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作业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语言表述要规范、提问要明确;作业设计要具有创新性,内容要开放、答案要多元、探索要多向,学生要有自主探索的空间,能促进他们思维的进阶。教师在评价中要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补充,与作业设计的理念相吻合,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素养的提升。在布置实践性作业后,教师要立足于一致性、差异性、科学性、创造性的角度对作业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作业内容加以修改,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一下《认识图形(二)》一课内容时,教师围绕评价标准,通过让学生运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动物来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并有序介绍自己的作品,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提高了他们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或图形,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有的学生发现黑板、门窗、桌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学生发现硬币、水杯的底面、车轮、井盖、手表的表盘等都是圆形,有的学生发现魔方的六个面、方桌的面都是正方形,也有的学生发现学校的篱笆、楼梯扶手等都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尺、红领巾、交通标志牌等都是三角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