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与公共卫生 课时强化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1页
医疗与公共卫生 课时强化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2页
医疗与公共卫生 课时强化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3页
医疗与公共卫生 课时强化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4页
医疗与公共卫生 课时强化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与公共卫生一、选择题1.19世纪以前,英国专科医生盛行,其服务价格昂贵,19世纪以后,这个群体市场份额缩小,全科医生迅速崛起,且价格低廉。这一变化说明()A.医疗资源呈现社会化大生产趋势 B.专科医生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C.工业革命导致人们健康状况恶化 D.工业革命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2.阅读下面的中央政府支出统计表(据《世界发展报告(1993)》),以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项目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社会保障和福利%三者共占总支出的%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年份1980199119801991198019911980199119801991美国2.61.710.413.837.828.750.844.211.0211.18英国2.43.215.513.330.031.847.948.318.3018.45法国8.66.914.815.346.846.470.268.627.5929.98德国0.90.619.018.149.648.969.567.621.0621.97A.高福利有利于经济发展并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B.英国的医疗福利开支呈上升趋势,实现了“收入均等化”C.“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稳定西方国家的统治秩序D.四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占GNP的比重均下降3.1968年毛主席亲自批准后,“赤脚医生”这个名词迅速走红,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到1977年底我国农村“赤脚医生”数量达到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有390多万人。1985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这表明()A.人民公社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B.“左”倾错误影响了农村医疗事业发展C.农村医疗水平落后的局面根本扭转D.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对医疗的要求4.中医认为食品和药品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患者的病不严重,就不用药,而是用五谷、果蔬等食品调理。这体现的中医药学理念是()A.“天人合一” B.“药食同源”C.“轻病不医” D.“食乃药也”5.南北朝时期的“六疾馆”,有学者认为可用以隔离患病之人。南宋真德秀知泉州时,鉴于“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这说明了中国古代()A.中国最早出现了专门机构来隔离病人B.已出现从公共卫生角度对疫病防和治C.疫情导致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D.中医药学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的经验6.针对伤寒横行的严峻局面,东汉南阳太守张仲景发出“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的感慨,亲自在衙门“坐堂”问诊看病。这反映出当时()A.医生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B.医药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C.官吏掌握较高的医学常识 D.儒士拥有较强社会责任感7.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5年的76.3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反映了()A.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 B.我国药品品种齐全C.我国体育运动发展迅速 D.我国医疗体系健全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积极抗疫同时,习近平主席先后同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外国领导人通电话,分享中国防疫、抗疫的经验,派出一批批专家医疗队前往世界各国。其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寒风中迎接中国新冠疫苗的视频爆红网络。说明新时期的中国()A.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C.与各国建交的新高潮的到来 D.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9.《汉书·平帝纪》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是史书中关于设置隔离区并派遣医官发放药物的记述,在当时这是对抗疫情的常规手段。这说明当时 ()A.政府重视对民众的救助 B.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体系C.中医药开始应用于防疫 D.官员普遍重视防疫工作10.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中医药学名著,如《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等。其中“本草”的正确含义是()A.中药主要由草本类植物组成,故称中药为“本草” B.“本草”是中药的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C.古代医生多来自草根阶层,故称医生为“本草” D.古代医生治病多草率敷衍,故称医生为“本草”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这种现象 ()A.源于晚清灾疫频发下的反思 B.推动了卫生观念的进一步普及C.说明卫生意识承载爱国精神 D.主要在知识阶层传播12.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中曾记载,从15—16世纪,就整个新大陆来说,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霍乱在1830年出现于俄罗斯,很快横扫了欧洲,接着出现在魁北克、蒙特利尔和纽约,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传染病。为防止全球性的瘟疫蔓延,医学界展开科研探索,18世纪末,英国医学家爱德华·詹纳开始推荐牛痘接种法,到19世纪早期超过10万英国人实施了接种。牛痘接种法后来传入中国。20世纪后,伴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增强,传染病控制等国际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局建立;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告成立。2019年底,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信息,中国国家卫健委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中国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加快推进疫苗研发和药物临床试验,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援助。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医疗与公共卫生一、选择题1.19世纪以前,英国专科医生盛行,其服务价格昂贵,19世纪以后,这个群体市场份额缩小,全科医生迅速崛起,且价格低廉。这一变化说明()A.医疗资源呈现社会化大生产趋势 B.专科医生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C.工业革命导致人们健康状况恶化 D.工业革命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导致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增多,对社会资源的需求更多且向廉价化与大众化发展,医疗资源的社会化分配是典型表现,故A项正确。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专科医生,B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由专科医生到全科医生的转变无法体现医疗技术的进步,排除D项。2.阅读下面的中央政府支出统计表(据《世界发展报告(1993)》),以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项目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社会保障和福利%三者共占总支出的%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年份1980199119801991198019911980199119801991美国2.61.710.413.837.828.750.844.211.0211.18英国2.43.215.513.330.031.847.948.318.3018.45法国8.66.914.815.346.846.470.268.627.5929.98德国0.90.619.018.149.648.969.567.621.0621.97A.高福利有利于经济发展并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B.英国的医疗福利开支呈上升趋势,实现了“收入均等化”C.“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稳定西方国家的统治秩序D.四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占GNP的比重均下降[解析]高福利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故A项错误;“福利国家”只能保障欧美社会下层民众基本医疗卫生的需求,故“收入均等化”表述有误,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央政府社会福利支出稳步增加的状况,“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保障了欧美社会下层民众的基本医疗卫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C项正确;材料数据显示,四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占GNP的比重均上升,故D项错误。3.1968年毛主席亲自批准后,“赤脚医生”这个名词迅速走红,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到1977年底我国农村“赤脚医生”数量达到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有390多万人。1985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这表明()A.人民公社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B.“左”倾错误影响了农村医疗事业发展C.农村医疗水平落后的局面根本扭转D.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对医疗的要求[解析]根据材料“1968年毛主席亲自批准”“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赤脚医生”的发展是因为农村经济、医疗水平落后,缺乏专业的医疗卫生人员,也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民公社的推动;而1985年的中国已经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人民公社体制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赤脚医生”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因此A项正确。4.中医认为食品和药品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患者的病不严重,就不用药,而是用五谷、果蔬等食品调理。这体现的中医药学理念是()A.“天人合一” B.“药食同源”C.“轻病不医” D.“食乃药也”[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医药学理念讲究“药食同源”,认为食品和药品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患者的病不严重,就不用药,而是用五谷、果蔬等食品调理,故B项正确;“天人合一”是一种哲学理念,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轻病不医”,食品调理也是在治病,故C项错误;材料只强调“药食同源”,食物可以调理轻症患者,这不等于说食物就是药,故D项错误。5.南北朝时期的“六疾馆”,有学者认为可用以隔离患病之人。南宋真德秀知泉州时,鉴于“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这说明了中国古代()A.中国最早出现了专门机构来隔离病人B.已出现从公共卫生角度对疫病防和治C.疫情导致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D.中医药学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的经验[解析]南北朝时期出现用以隔离患病之人的“六疾馆”,南宋地方官员为防范水灾引发疠疫,兴工清理沟渠等,说明中国古代已出现从公共卫生角度对疫病防和治,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国“最早”出现了专门机构来隔离病人,A项错误;“疫情导致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中医药学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的经验”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6.针对伤寒横行的严峻局面,东汉南阳太守张仲景发出“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的感慨,亲自在衙门“坐堂”问诊看病。这反映出当时()A.医生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B.医药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C.官吏掌握较高的医学常识 D.儒士拥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解析]受儒学影响,东汉儒士崇尚节义,忠君爱民,张仲景所言“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正是这种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D项正确;医生的社会地位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医药学的发展,排除B项;张仲景只能代表个案,不能得出整个官吏群体对医学的掌握程度,排除C项。7.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5年的76.3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反映了()A.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 B.我国药品品种齐全C.我国体育运动发展迅速 D.我国医疗体系健全[解析]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增长,得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医疗科技手段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技术增进了人们的健康,A项正确;B、C、D三项是影响因素,并非是主要原因,排除。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积极抗疫同时,习近平主席先后同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外国领导人通电话,分享中国防疫、抗疫的经验,派出一批批专家医疗队前往世界各国。其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寒风中迎接中国新冠疫苗的视频爆红网络。说明新时期的中国()A.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C.与各国建交的新高潮的到来 D.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解析]根据材料,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在积极抗疫的同时对世界其他国家予以援助,说明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A项正确;塞尔维亚是欧洲国家,在援助抗疫中中国并非只援助周边国家,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疫情期间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帮助,与建交无关,故C项排除;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排除。9.《汉书·平帝纪》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是史书中关于设置隔离区并派遣医官发放药物的记述,在当时这是对抗疫情的常规手段。这说明当时 ()A.政府重视对民众的救助 B.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体系C.中医药开始应用于防疫 D.官员普遍重视防疫工作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面对疫情,将设置隔离区并派遣医官发放药物作为对抗疫情的常规手段,体现了政府对于抗疫的重视以及对民众救助的重视,A项正确;B项错在“完善”,排除;C项错在“开始”,排除;D项错在“普遍”,排除。10.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中医药学名著,如《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等。其中“本草”的正确含义是()A.中药主要由草本类植物组成,故称中药为“本草” B.“本草”是中药的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C.古代医生多来自草根阶层,故称医生为“本草” D.古代医生治病多草率敷衍,故称医生为“本草”解析:古代中药以草本类植物占多数,另外还包括矿物类和动物类,所以人们把中药称为“本草”。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这种现象 ()A.源于晚清灾疫频发下的反思 B.推动了卫生观念的进一步普及C.说明卫生意识承载爱国精神 D.主要在知识阶层传播解析:晚清灾疫频发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学校是把卫生教育和爱国教育联系起来,不是重点推动卫生观念的普及,排除B项;从材料“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可以看出卫生意识承载了爱国精神,C项正确;通过材料“小学卫生教科书”可以看出传播范围已经突破了知识阶层,排除D项。12.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解析:注意题干要求“主要取决于”,A、B两项表述虽正确,但不是主要的原因;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刚刚建立,故C项表述错误;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中曾记载,从15—16世纪,就整个新大陆来说,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霍乱在1830年出现于俄罗斯,很快横扫了欧洲,接着出现在魁北克、蒙特利尔和纽约,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传染病。为防止全球性的瘟疫蔓延,医学界展开科研探索,18世纪末,英国医学家爱德华·詹纳开始推荐牛痘接种法,到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