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4章第2节。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经过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肝细胞产生的CO2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组织液C.运动时,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发生在血浆中D.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含有蛋白质〖答案〗C〖祥解〗1、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2、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而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详析】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组织液,并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正确;B、肝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因此其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B正确;C、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为无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D、淋巴细胞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其直接生物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淋巴液含有少量蛋白质,D正确。故选C。2.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内环境中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肾等器官密切相关C.人体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当,约为770kPaD.尿素是人体代谢废物,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组成成分〖答案〗D〖祥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详析】A、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产物,体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加快,从而将更多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运动排出,显然二氧化碳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B、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出现与肺部和肾脏功能的异常有关,因此两种器官与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密切相关,B正确;C、人体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当,C正确;D、尿素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故选D。3.初上高原的人可能会产生头痛、乏力、失眠、呕吐等高原反应。人体因缺氧会引发代偿反应,导致机体血红蛋白增高,以适应高原缺氧环境。但是高原反应中有一种比较严重的症状——高原肺水肿,此类患者需及时就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中的组成成分B.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导致肺部组织液减少,造成肺水肿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每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均保持不变〖答案〗C〖祥解〗内环境稳态:(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3)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析】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组成成分,A错误。B、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导致肺部组织液增加,造成肺水肿,B错误。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正确;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中的每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错误。故选C。4.神经元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分别表示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B.神经元的突起有利于与其他细胞进行信息交流C.①将信息直接从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D.神经元之间的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的更多〖答案〗C〖祥解〗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即胶质细胞)构成的。【详析】A、①和②分别表示树突和轴突,A正确;B、神经元上有许多突起,有利于与其他细胞进行信息交流,B正确C、轴突(②)将信息从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C错误;

D、神经元之间的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的更多,D正确。故选C。5.某人突然出现四肢麻木、下肢不能运动等症状。医生检查后,发现他膝跳反射正常,脑部有血管阻塞,推测他可能是某区域出现损伤。该患者最可能出现损伤的部位是()A.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 B.垂体C.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 D.下丘脑〖答案〗A〖祥解〗1、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能控制躯体运动。2、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控制语言功能,包括W、H、S、V区。【详析】脑部血管阻塞,下肢不能运动,最可能是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顶部出现损伤,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世说新语》中记载了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吃梅和望梅都能够使人的唾液分泌增加。下列关于“望梅止渴”和“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望梅止渴”是在“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基础上形成的B.二者都能够使人体分泌唾液,但其反射弧是不完全相同的C.“吃到梅子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人长时间不吃梅可能会导致望梅时唾液分泌不会增加〖答案〗C〖祥解〗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详析】ABC、“吃到梅子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这一反射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的反射弧不完全相同,AB正确,C错误;D、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人长时间不吃梅可能会导致望梅时唾液分泌不会增加,D正确。故选C。7.排尿活动是一种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膀胱壁收缩,储存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B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有利于完成排尿C.成年人会有意识地憋尿,这是一种条件反射D.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对内脏活动进行分级调节〖答案〗B〖祥解〗1、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详析】A、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低级中枢在脊髓,A正确;

B、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有利于完成排尿,B错误;C、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这种行为受大脑皮层支配,是一种条件反射,C正确;D、内脏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控制,如脊髓控制的排尿反射受大脑皮层的调控,D正确。故选B。8.人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B.若某人言语区的V区发生障碍,则该患者不能看懂文字C.学习和记忆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共同参与的D.情绪是人对环境作出的反应,与大脑的功能无关〖答案〗D〖祥解〗1、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3、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详析】A、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A正确;B、若某人言语区的V区发生障碍,则该患者不能看懂文字,但能看得见,B正确;C、学习和记忆不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而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的,C正确;D、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D错误。故选D。9.促胰液素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动物激素,是贝利斯与斯他林在沃泰默实验的基础上发现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黏膜可分泌促胰液素B.促胰液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胰腺C.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酸性食糜促进胰液分泌的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答案〗D〖祥解〗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后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的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切除,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详析】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A正确;B、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B正确;C、促胰液素的作用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正确;D、酸性食糜促进胰液分泌的调节机制包含体液调节,D错误。

故选D。10.血液中的葡萄糖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与胰岛素相抗衡的物质的是()A.甲状腺激素 B.胰高血糖素C.胰液中的蛋白酶 D.肾上腺素〖答案〗C〖祥解〗1、胰液的分泌除了神经调节之外,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促胰液素只能作用于胰腺的直接原因是只有胰腺细胞表面有识别该激素的受体。2、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元的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⑤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⑥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⑦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详析】胰液中的蛋白酶可促进蛋白质的消化,不能提高血糖浓度,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均可以升血糖,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不同的激素,化学组成不同。下列激素中,属于蛋白质的是()A.睾丸分泌的雄激素 B.胰腺分泌的胰岛素C.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 D.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答案〗B〖祥解〗激素本质有多肽蛋白质类、氨基酸的衍生物类、固醇类。【详析】A、雄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A不符合题意;B、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B项符合题意;C、皮质醇属于固醇类激素,C不符合题意;D、雌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器官只借助于淋巴循环相联系B.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C.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在骨髓和胸腺D.溶菌酶、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答案〗C〖祥解〗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脏、扁桃体、淋巴结等。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B细胞和T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但是二者成熟场所不同。【详析】A、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器官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联系,A错误;B、T细胞不属于抗原呈递细胞,B错误;C、B细胞和T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在骨髓和胸腺,C正确;D、溶菌酶可由非免疫细胞产生,D错误。故选C。13.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因非专一性的细胞毒杀作用而被命名;不需要抗原刺激,直接通过释放穿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摧毁病原体或肿瘤细胞等目标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NK细胞具有免疫监视功能B.NK细胞可能参与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NK细胞是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D.肿瘤坏死因子是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因子〖答案〗C〖祥解〗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详析】A、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直接通过释放穿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摧毁病原体或肿瘤细胞等目标细胞,预防肿瘤发生,因此具有免疫监视功能,A正确;B、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天然免疫细胞,其不需要抗原的预先刺激,为非特异性免疫,归于免疫系统第二道防线,B正确;C、据题意可知,NK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不需要抗原刺激,直接通过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等摧毁病原体或肿瘤细胞等目标细胞,不是细胞毒性T细胞,C错误。D、肿瘤坏死因子能摧毁病原体或肿瘤细胞,是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因子,D正确。故选C。14.体育锻炼与健身已经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日常。下列有关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的相应调节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消耗葡萄糖增多,促进肝糖原、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B.大量出汗后,机体能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进行调节C.呼吸中枢兴奋性提高,呼吸加快,利于排出CO2D.运动时骨骼肌为主要产热器官,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散热〖答案〗A〖祥解〗人在运动状态时骨骼肌产热,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出汗等方式。【详析】A、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A错误;B、大量出汗使体液流失水分和无机盐,机体能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进行调节维持水和无机盐相对稳定,B正确;C、运动过程中细胞代谢加快,机体产生CO2增多,更多的CO2作用于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利于排出CO2,C正确;D、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运动时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散热,D正确。故选A。15.别嘌呤醇能抑制尿酸生成,可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为研究毛蕊花糖苷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影响机理,利用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进行给药实验,结果如下表。已知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有两种转运蛋白,其中URAT1将原尿中的尿酸盐转运进细胞,再由GLUT9运出进入周围的毛细血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剂量/()血尿酸/()URAT1表达水平GLUT9表达水平空白组—28.730.770.15模型组—54.811.080.29别嘌呤醇组1024.280.740.16毛蕊花糖苷低剂量组5043.410.900.22毛蕊花糖苷中剂量组10037.130.800.21毛蕊花糖苷高剂量组20027.350.570.18A.设置模型组和别嘌呤醇组两个对照组的目的相同B.在一定范围内,毛蕊花糖苷降低血尿酸水平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C.与模型组相比,毛蕊花糖苷能提高URAT1和GLUT9的表达水平D.毛蕊花糖苷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机理与别嘌呤醇完全不同〖答案〗B〖祥解〗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毛蕊花糖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影响机理,实验的自变量是毛蕊花糖苷的有无,因变量是小鼠血尿酸水平,【详析】A、设置模型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置别嘌呤醇组是为了与毛蕊花糖苷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进行比较,A错误;B、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毛蕊花糖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尿酸水平低于模型组,在一定范围内,毛蕊花糖苷降低血尿酸水平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B正确;C、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与模型组相比,毛蕊花糖苷能降低URAT1和GLUT9的表达水平,C错误;D、据表可知,毛蕊花糖苷与别嘌呤醇都能通过降低两种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来降低血尿酸水平,D错误。故选B。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肾排尿是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经肾随尿排出的Na+的量几乎等于其摄入量。下列关于尿液生成及排尿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大量出汗后及时饮用适量淡盐水,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C.大脑皮层相应部位受损伤的病人不能完成排尿反射D.大量出汗后,醛固酮的分泌增加,Na+的重吸收增强〖答案〗ABD〖祥解〗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的。在渗透压降低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能力增强,排尿减少;反之,重吸收能力减弱,排尿增多。【详析】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正确;B、大量出汗后丢失了水分和无机盐,故应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一盐平衡,B正确C、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级中枢,受控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相应部位受损伤的病人能完成排尿反射,只是排尿已不受大脑意识支配,C错误;D、大量出汗后,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Na+的重吸收增强,D正确。故选ABD。17.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碱性单链多肽类激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脊椎动物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使血钙水平升高、血磷水平下降。临床上可通过检测PTH水平来对多种疾病进行评估。研究人员利用人PTH免疫小鼠制备抗PTH的抗体,以建立快速检测PTH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临床上用于评估的PTH含量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B.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PTH通过导管输送到血液中C.用PTH免疫小鼠后,PTH即成为激发小鼠特异性免疫的抗原D.用PTH免疫小鼠后,从小鼠体内能获得产生抗PTH抗体的浆细胞〖答案〗B〖祥解〗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析】A、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碱性单链多肽类激素,激素需要通过体液的运输,故临床上用于评估的PTH含量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A正确;B、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不需要通过导管输送到血液中,B错误;C、PTH对于小鼠来说属于外来物质,用PTH免疫小鼠后,PTH即成为激发小鼠特异性免疫的抗原,C正确;D、用PTH免疫小鼠后,PTH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体液免疫产生抗PTH抗体的浆细胞,D正确;故选B。18.人神经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环状通路,信息在环路中循环传递会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处表示突触结构,图中共有3个突触B.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可能是①→③→②→①C.M处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时,膜外的Na+浓度低于膜内的D.若刺激X处,则M、N、Y处均会发生电位变化〖答案〗BCD〖祥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的类型包括轴突—树突型和轴突—细胞体型。【详析】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为轴突到树突或轴突到细胞体,由图可知,N处表示突触结构,图中共有3个突触,A正确;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由轴突到胞体或树突,所以兴奋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②,B错误。C、M处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的,C错误。D、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刺激X处,M处不会发生电位变化,D错误。故选BCD。19.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有关苦味和甜味感知的调控进行了研究。科研人员给小鼠吸食不同口味的液体,并记录小鼠一定时间内的舔舐次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味觉的产生需要借助功能正常、结构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B.单独喂食甜味剂或苦味剂时,味觉分子会刺激味觉感受器产生兴奋C.比较三组小鼠的舔舐次数,Ⅱ组显著低于I组,与Ⅲ组相近D.据结果推测,甜觉产生后,对苦觉的产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答案〗AD〖祥解〗产生反射必须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和足够强度的刺激,当感受器受到足够强度刺激是产生兴奋,兴奋依次传过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只有大脑皮层才能形成感觉。【详析】A、味觉的产生是由感受器产生兴奋后经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的,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B、单独喂食甜味剂或苦味剂时,特定的味觉分子会刺激味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中的特定中枢形成味觉,B正确;C、由图可知,比较三组小鼠的舔舐次数,Ⅱ组显著低于I组,与Ⅲ组相近,C正确;D、分析题意可知,给小鼠吸食甜味剂(Ⅰ)、苦味剂(II)和甜味苦味混合剂(Ⅲ)三种不同口味的液体,而实验结果为I>Ⅱ组≈Ⅲ组,说明甜味剂能诱导小鼠舔舐,而Ⅱ组≈Ⅲ组,说明苦味味蕾产生兴奋后,对甜觉产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D错误。故选AD。20.我国科学家发现,电针刺激(针灸的现代化模式)小鼠后肢的穴位足三里(ST36),可在细菌脂多糖(L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抗炎作用。如图1,电针刺激ST36时,会激活一组PROKR2感觉神经元,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等物质,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进而发挥抗炎作用。设法激活LPS炎症小鼠的PROKR2神经元,检测血液中NA、IL-6(一种白细胞介素)的含量,结果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LPS只激活了小鼠的细胞免疫B.IL-6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C.刺激ST36促进NA分泌进而激活免疫细胞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D.电针刺激ST36能降低NA和IL-6的含量,进而缓解炎症反应〖答案〗ACD〖祥解〗电针刺激ST36时,会激活一组PROKR2感觉神经元,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等物质,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说明LPS激活了小鼠的体液免疫。【详析】A、由题意可知,电针刺激ST36时,会激活一组PROKR2感觉神经元,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等物质,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而刺激ST36可在细菌脂多糖(L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抗炎作用,故LPS激活了小鼠的体液免疫,A错误;B、IL-6是一种白细胞介素,属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淋巴细胞产生的,B正确;C、刺激ST36促进NA分泌进而激活免疫细胞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D、由图可知,实验组小鼠血清中NA的含量多于对照组,而IL-6的含量少于对照组,D错误。故选A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神经—肌肉处的传递,某小组去除蛙的脑和脊髓,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在A、B点分别放置一个电表。回答下列问题:成分含量/()6.500.140.120.200.01葡萄糖2.00(1)任氏液相当于蛙的“生理盐水”,与蛙的组织液成分及含量相当,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其中_____等离子有关。(2)刺激A点,A点膜内电位会变为_____,腓肠肌_____(填“会”或“不会”)收缩,这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因为_____。(3)坐骨神经与腊肠肌细胞之间是通过_____联系的。若刺激腓肠肌细胞,A处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是_____。〖答案〗(1)Na+、Cl-(2)①.正电位②.会③.不属于④.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3)①.突触②.0〖祥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2、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轴突末端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发生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1)任氏液类似于腓肠肌细胞生活的组织液;据表可知,任氏液中NaCl的含量最高,任氏液渗透压大小主要与Na+、Cl-有关。(2)刺激A点,A点兴奋,引起钠离子内流,其膜内电位会变为正电位,腓肠肌会收缩,但是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3)神经与肌肉细胞之间是通过突触联系的,突触处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所以刺激腓肠肌细胞,A处电表指针不会发生偏转,故A处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是0。22.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非常复杂。下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A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丙膜内的突触小泡会释放甘氨酸,与甲膜上的甘氨酸受体结合,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Ca2+进入BC,从而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BC释放谷氨酸。在AC和BC之间,兴奋只能由AC传递到BC,原因是_________。(2)BC中谷氨酸以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GC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大麻素会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BC释放谷氨酸。大麻素的受体位于__________(填图中的膜种类)上。(3)正常情况下,会在内环境中出现的是___________(多选)。A.谷氨酸 B.甘氨酸 C.内源性大麻素〖答案〗(1)①.促进②.促进③.神经递质(甘氨酸)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2)①.胞吐②.抑制③.甲膜和丙膜(3)ABC〖祥解〗据图分析可知,视锥双极细胞BC表面存在大麻素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神经节细胞GC表面有谷氨酸受体,无长突细胞AC表面有大麻素受体;据图可知,当视锥双极细胞BC兴奋时可释放谷氨酸,谷氨酸作用于神经节细胞GC表面的谷氨酸受体,促使其产生和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作用于视锥双极细胞BC和无长突细胞AC上的受体;无长突细胞AC可释放甘氨酸,甘氨酸与甘氨酸受体结合后,促进视锥双极细胞BC表面的钙离子通道打开,促进钙离子内流,进而促进视锥双极细胞BC释放谷氨酸;内源性大麻素作用于视锥双极细胞BC膜上的受体后,可抑制BC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而内源性大麻素与无长突细胞AC上受体结合后,会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据此分析。(1)无长突细胞AC可释放甘氨酸,甘氨酸与甘氨酸受体结合后,促进视锥双极细胞BC表面的钙离子通道打开,促进钙离子内流,进而促进视锥双极细胞BC释放谷氨酸,在AC和BC之间,兴奋只能由AC传递到BC,原因是神经递质(甘氨酸)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2)图中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大麻素与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后会抑制Ca2+进入BC,进而抑制BC释放谷氨酸。大麻素受体位于甲膜和丙膜上。(3)谷氨酸、甘氨酸和内源性大麻素均可出现在突触间隙(组织液)中,ABC正确。故选ABC。23.人的体温总能保持相对恒定,而这种恒定是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的体温调节存在调定点,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特定区域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在放电频率相等时的温度值(如图1)。因感染病原体等出现致热性细胞因子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时,会引发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图2),机体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使体温向新调定点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散热的最主要器官是_____。(2)某患者体温调定点升高到38.8℃,如图1所示,当该患者体温稳定在38.8℃时,其机体的产热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3)图2中,垂体分泌的激素b是_____;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_____。物质d为神经递质,体温上升期间,下丘脑对甲细胞的调控比对乙细胞的更快,原因是_____。(4)研究发现,体温调定点的高低与下丘脑后部Na+/Ca2+的值有关。研究者以猫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步骤进行进一步探究:实验操作(灌注下丘脑后部)结果正常浓度的和的溶液体温不变浓度增高1倍、浓度正常的溶液体温升高浓度正常、浓度增高1倍的溶液体温下降和浓度均增高1倍的溶液体温不变根据题意,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_____。〖答案〗(1)①.代谢产热②.皮肤(2)等于(3)①.促甲状腺激素②.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③.下丘脑对甲细胞、乙细胞的调节方式分别是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较体液调节的快(4)Na+/Ca2+的值越高,体温调定点越高〖祥解〗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外界环境温度低时,体温的调节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当外界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体温时,体温的调节仅由神经调节来完成。人的体温调节有产热和散热双重调节机制,可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来维持机体体温的恒定。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此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至于太高,此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1)人体的体温恒定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主要来自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即代谢产热,散热的最主要器官是皮肤,主要通过传导、对流、蒸发、辐射(如以红外线等形式将热量传到外界)的方式进行。(2)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某人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8℃,则与正常状态相比,其体温调定点升高;此时机体温度在一个新的温度下达到平衡,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3)图2中,垂体分泌的激素b可作用于甲状腺,故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分析图2可知,下丘脑对甲细胞、乙细胞的调节方式分别是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较体液调节的快,故体温上升期间,下丘脑对甲细胞的调控比对乙细胞的更快。(4)分析表格可知,①用正常浓度的Na+和Ca2+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④用Na+和Ca2+浓度均增高1倍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都保持不变,说明影响调定点高低的是Na+和Ca2+的相对含量;而②用Na+浓度增高1倍、Ca2+浓度正常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升高;③用Na+浓度正常、Ca2+浓度增高1倍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下降,说明Na+/Ca2+比值升高会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Na+/Ca2+的值越高,体温调定点越高。24.“酶标抗体”是用酶标记的抗体,“二抗”是一抗的抗体,利用酶标抗体不仅能检测出目标物质的存在,还能检测出其含量。具有强致癌性的黄曲霉毒素(AFT)结构简单,可能不足以引起小鼠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科研人员欲利用选育的“酶标抗体”实现对AFT的免疫学检测,如图,将AF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形成AFT—BSA后,用AFT—BSA和AFT作为抗原分别免疫甲、乙两组健康鼠,提取两组小鼠血清并检测其中的抗体,通过观察是否发生显色反应来判断小鼠体内是否产生抗AFT抗体。回答下列问题:(1)抗原是能引发_____的物质;一个浆细胞产生_____种特异性的抗体,图中_____(用文字表示)可能是抗AFT抗体。(2)应在步骤_____添加小鼠的血清。(3)图示实验流程中,步骤一和步骤二后,“充分洗涤”的主要目的是分别去除未与抗原结合的待检抗体和_____。(4)检测结果是只有甲组显色,可判断_____组产生了大量抗AFT抗体;据此推测,BSA发挥的作用是_____。〖答案〗(1)①.免疫反应②.1③.待检抗体(2)一(3)未与待检抗体结合的酶标二抗(4)①.甲②.增强AFT的抗原属性(使AFT能被小鼠免疫系统识别),激发小鼠产生抗AFT抗体〖祥解〗免疫学应用分为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等,主要包括:疫苗的应用,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器官移植等。(1)抗原是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浆细胞具有特异性,一个浆细胞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图中待检抗体可能是抗AFT抗体。(2)如果存在抗体,会和抗原结合,所以加入小鼠的血清应在步骤一。(3)图示过程中有两次“充分洗涤”,第一次的目的是洗去未与抗原结合的待检抗体,第二次的目的是洗去未与待检抗体结合的酶标二抗。(4)乙组不含有BSA,没有出现大量的抗体;甲组含有BSA,出现大量抗体。结合题干信息可知,AFT结构简单,可能不足以引起小鼠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反应,BSA的作用是增强AFT的抗原属性,激发小鼠产生抗AFT抗体。25.100多年前,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胰岛素的存在并成功提取出胰岛素,自此注射胰岛素成为治疗糖尿病等高血糖疾病的主要手段。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能影响小鼠的血糖水平。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们曾尝试将胰腺提取液注射给由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引起的糖尿病狗,患病狗的血糖没有下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测原因是_____。(2)胰岛素通过_______运输,从血糖去路的角度分析,其在降血糖方面所起的作用是_____(答出3点)。(3)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其共同外在表现是_____;能量摄入过多、_____(答出1点)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病因。(4)为了解FGF1对血糖的影响情况,科研人员利用健康小鼠、链脲佐菌素(STZ,可破坏胰岛B细胞)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表:实验步骤A组B组C组1.注射一定浓度的STZ溶液不注射后2周才注射持续4周注射2测量血糖浓度()3.455.126.093.注射FGF1()不注射每3天1次,3次每3天1次,3次4.测量血糖浓度()3.434.105.08给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STZ溶液,目的是_____;根据实验结果推测:_____。〖答案〗(1)胰腺提取液中含有胰蛋白酶,胰蛋白酶会分解胰岛素(2)①.体液②.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血糖、)血糖氧化分解,促进糖原合成和转变为非糖物质(3)①.多饮、多尿、多食②.运动量过少、肥胖(4)①.破坏胰岛B细胞,制造糖尿病(高血糖)模型小鼠②.FGF1能降低血糖浓度〖祥解〗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具有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和转化葡萄糖的作用,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主要是促进血糖的来路,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肾上腺素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二者可共同作用使血糖升高。(1)将胰腺提取液注射给由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引起的糖尿病狗,患病狗的血糖没有下降,原因是胰腺提取液中含有胰蛋白酶,胰蛋白酶会分解胰岛素。(2)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来调节代谢,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血糖、)血糖氧化分解,促进糖原合成和转变为非糖物质。(3)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其共同外在表现是多饮、多尿、多食,能量摄入过多、运动量过少、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病因。(4)链脲佐菌素(STZ)可破坏胰岛B细胞,给B、C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STZ,目的是破坏胰岛B细胞,制造高血糖模型小鼠,通过表格中B组和C组结果可知,FGF1能降低血糖浓度。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4章第2节。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经过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肝细胞产生的CO2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组织液C.运动时,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发生在血浆中D.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含有蛋白质〖答案〗C〖祥解〗1、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2、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而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详析】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组织液,并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正确;B、肝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因此其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B正确;C、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为无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D、淋巴细胞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其直接生物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淋巴液含有少量蛋白质,D正确。故选C。2.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内环境中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肾等器官密切相关C.人体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当,约为770kPaD.尿素是人体代谢废物,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组成成分〖答案〗D〖祥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详析】A、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产物,体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加快,从而将更多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运动排出,显然二氧化碳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B、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出现与肺部和肾脏功能的异常有关,因此两种器官与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密切相关,B正确;C、人体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当,C正确;D、尿素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故选D。3.初上高原的人可能会产生头痛、乏力、失眠、呕吐等高原反应。人体因缺氧会引发代偿反应,导致机体血红蛋白增高,以适应高原缺氧环境。但是高原反应中有一种比较严重的症状——高原肺水肿,此类患者需及时就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中的组成成分B.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导致肺部组织液减少,造成肺水肿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每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均保持不变〖答案〗C〖祥解〗内环境稳态:(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3)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析】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组成成分,A错误。B、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导致肺部组织液增加,造成肺水肿,B错误。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正确;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中的每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错误。故选C。4.神经元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分别表示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B.神经元的突起有利于与其他细胞进行信息交流C.①将信息直接从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D.神经元之间的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的更多〖答案〗C〖祥解〗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即胶质细胞)构成的。【详析】A、①和②分别表示树突和轴突,A正确;B、神经元上有许多突起,有利于与其他细胞进行信息交流,B正确C、轴突(②)将信息从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C错误;

D、神经元之间的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的更多,D正确。故选C。5.某人突然出现四肢麻木、下肢不能运动等症状。医生检查后,发现他膝跳反射正常,脑部有血管阻塞,推测他可能是某区域出现损伤。该患者最可能出现损伤的部位是()A.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 B.垂体C.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 D.下丘脑〖答案〗A〖祥解〗1、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能控制躯体运动。2、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控制语言功能,包括W、H、S、V区。【详析】脑部血管阻塞,下肢不能运动,最可能是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顶部出现损伤,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世说新语》中记载了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吃梅和望梅都能够使人的唾液分泌增加。下列关于“望梅止渴”和“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望梅止渴”是在“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基础上形成的B.二者都能够使人体分泌唾液,但其反射弧是不完全相同的C.“吃到梅子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人长时间不吃梅可能会导致望梅时唾液分泌不会增加〖答案〗C〖祥解〗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详析】ABC、“吃到梅子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这一反射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的反射弧不完全相同,AB正确,C错误;D、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人长时间不吃梅可能会导致望梅时唾液分泌不会增加,D正确。故选C。7.排尿活动是一种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膀胱壁收缩,储存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B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有利于完成排尿C.成年人会有意识地憋尿,这是一种条件反射D.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对内脏活动进行分级调节〖答案〗B〖祥解〗1、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详析】A、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低级中枢在脊髓,A正确;

B、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有利于完成排尿,B错误;C、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这种行为受大脑皮层支配,是一种条件反射,C正确;D、内脏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控制,如脊髓控制的排尿反射受大脑皮层的调控,D正确。故选B。8.人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B.若某人言语区的V区发生障碍,则该患者不能看懂文字C.学习和记忆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共同参与的D.情绪是人对环境作出的反应,与大脑的功能无关〖答案〗D〖祥解〗1、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3、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详析】A、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A正确;B、若某人言语区的V区发生障碍,则该患者不能看懂文字,但能看得见,B正确;C、学习和记忆不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而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的,C正确;D、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D错误。故选D。9.促胰液素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动物激素,是贝利斯与斯他林在沃泰默实验的基础上发现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黏膜可分泌促胰液素B.促胰液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胰腺C.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酸性食糜促进胰液分泌的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答案〗D〖祥解〗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后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的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切除,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详析】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A正确;B、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B正确;C、促胰液素的作用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正确;D、酸性食糜促进胰液分泌的调节机制包含体液调节,D错误。

故选D。10.血液中的葡萄糖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与胰岛素相抗衡的物质的是()A.甲状腺激素 B.胰高血糖素C.胰液中的蛋白酶 D.肾上腺素〖答案〗C〖祥解〗1、胰液的分泌除了神经调节之外,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促胰液素只能作用于胰腺的直接原因是只有胰腺细胞表面有识别该激素的受体。2、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元的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⑤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⑥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⑦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详析】胰液中的蛋白酶可促进蛋白质的消化,不能提高血糖浓度,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均可以升血糖,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不同的激素,化学组成不同。下列激素中,属于蛋白质的是()A.睾丸分泌的雄激素 B.胰腺分泌的胰岛素C.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 D.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答案〗B〖祥解〗激素本质有多肽蛋白质类、氨基酸的衍生物类、固醇类。【详析】A、雄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A不符合题意;B、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B项符合题意;C、皮质醇属于固醇类激素,C不符合题意;D、雌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器官只借助于淋巴循环相联系B.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C.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在骨髓和胸腺D.溶菌酶、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答案〗C〖祥解〗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脏、扁桃体、淋巴结等。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B细胞和T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但是二者成熟场所不同。【详析】A、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器官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联系,A错误;B、T细胞不属于抗原呈递细胞,B错误;C、B细胞和T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在骨髓和胸腺,C正确;D、溶菌酶可由非免疫细胞产生,D错误。故选C。13.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因非专一性的细胞毒杀作用而被命名;不需要抗原刺激,直接通过释放穿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摧毁病原体或肿瘤细胞等目标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NK细胞具有免疫监视功能B.NK细胞可能参与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NK细胞是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D.肿瘤坏死因子是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因子〖答案〗C〖祥解〗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详析】A、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直接通过释放穿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摧毁病原体或肿瘤细胞等目标细胞,预防肿瘤发生,因此具有免疫监视功能,A正确;B、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天然免疫细胞,其不需要抗原的预先刺激,为非特异性免疫,归于免疫系统第二道防线,B正确;C、据题意可知,NK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不需要抗原刺激,直接通过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等摧毁病原体或肿瘤细胞等目标细胞,不是细胞毒性T细胞,C错误。D、肿瘤坏死因子能摧毁病原体或肿瘤细胞,是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因子,D正确。故选C。14.体育锻炼与健身已经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日常。下列有关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的相应调节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消耗葡萄糖增多,促进肝糖原、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B.大量出汗后,机体能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进行调节C.呼吸中枢兴奋性提高,呼吸加快,利于排出CO2D.运动时骨骼肌为主要产热器官,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散热〖答案〗A〖祥解〗人在运动状态时骨骼肌产热,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出汗等方式。【详析】A、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A错误;B、大量出汗使体液流失水分和无机盐,机体能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进行调节维持水和无机盐相对稳定,B正确;C、运动过程中细胞代谢加快,机体产生CO2增多,更多的CO2作用于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利于排出CO2,C正确;D、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运动时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散热,D正确。故选A。15.别嘌呤醇能抑制尿酸生成,可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为研究毛蕊花糖苷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影响机理,利用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进行给药实验,结果如下表。已知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有两种转运蛋白,其中URAT1将原尿中的尿酸盐转运进细胞,再由GLUT9运出进入周围的毛细血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剂量/()血尿酸/()URAT1表达水平GLUT9表达水平空白组—28.730.770.15模型组—54.811.080.29别嘌呤醇组1024.280.740.16毛蕊花糖苷低剂量组5043.410.900.22毛蕊花糖苷中剂量组10037.130.800.21毛蕊花糖苷高剂量组20027.350.570.18A.设置模型组和别嘌呤醇组两个对照组的目的相同B.在一定范围内,毛蕊花糖苷降低血尿酸水平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C.与模型组相比,毛蕊花糖苷能提高URAT1和GLUT9的表达水平D.毛蕊花糖苷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机理与别嘌呤醇完全不同〖答案〗B〖祥解〗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毛蕊花糖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影响机理,实验的自变量是毛蕊花糖苷的有无,因变量是小鼠血尿酸水平,【详析】A、设置模型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置别嘌呤醇组是为了与毛蕊花糖苷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进行比较,A错误;B、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毛蕊花糖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尿酸水平低于模型组,在一定范围内,毛蕊花糖苷降低血尿酸水平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B正确;C、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与模型组相比,毛蕊花糖苷能降低URAT1和GLUT9的表达水平,C错误;D、据表可知,毛蕊花糖苷与别嘌呤醇都能通过降低两种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来降低血尿酸水平,D错误。故选B。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肾排尿是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经肾随尿排出的Na+的量几乎等于其摄入量。下列关于尿液生成及排尿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大量出汗后及时饮用适量淡盐水,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C.大脑皮层相应部位受损伤的病人不能完成排尿反射D.大量出汗后,醛固酮的分泌增加,Na+的重吸收增强〖答案〗ABD〖祥解〗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的。在渗透压降低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能力增强,排尿减少;反之,重吸收能力减弱,排尿增多。【详析】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正确;B、大量出汗后丢失了水分和无机盐,故应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一盐平衡,B正确C、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级中枢,受控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相应部位受损伤的病人能完成排尿反射,只是排尿已不受大脑意识支配,C错误;D、大量出汗后,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Na+的重吸收增强,D正确。故选ABD。17.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碱性单链多肽类激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脊椎动物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使血钙水平升高、血磷水平下降。临床上可通过检测PTH水平来对多种疾病进行评估。研究人员利用人PTH免疫小鼠制备抗PTH的抗体,以建立快速检测PTH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临床上用于评估的PTH含量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B.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PTH通过导管输送到血液中C.用PTH免疫小鼠后,PTH即成为激发小鼠特异性免疫的抗原D.用PTH免疫小鼠后,从小鼠体内能获得产生抗PTH抗体的浆细胞〖答案〗B〖祥解〗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析】A、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碱性单链多肽类激素,激素需要通过体液的运输,故临床上用于评估的PTH含量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A正确;B、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不需要通过导管输送到血液中,B错误;C、PTH对于小鼠来说属于外来物质,用PTH免疫小鼠后,PTH即成为激发小鼠特异性免疫的抗原,C正确;D、用PTH免疫小鼠后,PTH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体液免疫产生抗PTH抗体的浆细胞,D正确;故选B。18.人神经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环状通路,信息在环路中循环传递会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处表示突触结构,图中共有3个突触B.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可能是①→③→②→①C.M处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时,膜外的Na+浓度低于膜内的D.若刺激X处,则M、N、Y处均会发生电位变化〖答案〗BCD〖祥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的类型包括轴突—树突型和轴突—细胞体型。【详析】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为轴突到树突或轴突到细胞体,由图可知,N处表示突触结构,图中共有3个突触,A正确;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由轴突到胞体或树突,所以兴奋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②,B错误。C、M处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的,C错误。D、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刺激X处,M处不会发生电位变化,D错误。故选BCD。19.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有关苦味和甜味感知的调控进行了研究。科研人员给小鼠吸食不同口味的液体,并记录小鼠一定时间内的舔舐次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味觉的产生需要借助功能正常、结构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B.单独喂食甜味剂或苦味剂时,味觉分子会刺激味觉感受器产生兴奋C.比较三组小鼠的舔舐次数,Ⅱ组显著低于I组,与Ⅲ组相近D.据结果推测,甜觉产生后,对苦觉的产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答案〗AD〖祥解〗产生反射必须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和足够强度的刺激,当感受器受到足够强度刺激是产生兴奋,兴奋依次传过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只有大脑皮层才能形成感觉。【详析】A、味觉的产生是由感受器产生兴奋后经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的,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B、单独喂食甜味剂或苦味剂时,特定的味觉分子会刺激味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中的特定中枢形成味觉,B正确;C、由图可知,比较三组小鼠的舔舐次数,Ⅱ组显著低于I组,与Ⅲ组相近,C正确;D、分析题意可知,给小鼠吸食甜味剂(Ⅰ)、苦味剂(II)和甜味苦味混合剂(Ⅲ)三种不同口味的液体,而实验结果为I>Ⅱ组≈Ⅲ组,说明甜味剂能诱导小鼠舔舐,而Ⅱ组≈Ⅲ组,说明苦味味蕾产生兴奋后,对甜觉产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D错误。故选AD。20.我国科学家发现,电针刺激(针灸的现代化模式)小鼠后肢的穴位足三里(ST36),可在细菌脂多糖(L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抗炎作用。如图1,电针刺激ST36时,会激活一组PROKR2感觉神经元,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等物质,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进而发挥抗炎作用。设法激活LPS炎症小鼠的PROKR2神经元,检测血液中NA、IL-6(一种白细胞介素)的含量,结果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LPS只激活了小鼠的细胞免疫B.IL-6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C.刺激ST36促进NA分泌进而激活免疫细胞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D.电针刺激ST36能降低NA和IL-6的含量,进而缓解炎症反应〖答案〗ACD〖祥解〗电针刺激ST36时,会激活一组PROKR2感觉神经元,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等物质,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说明LPS激活了小鼠的体液免疫。【详析】A、由题意可知,电针刺激ST36时,会激活一组PROKR2感觉神经元,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等物质,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而刺激ST36可在细菌脂多糖(L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抗炎作用,故LPS激活了小鼠的体液免疫,A错误;B、IL-6是一种白细胞介素,属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淋巴细胞产生的,B正确;C、刺激ST36促进NA分泌进而激活免疫细胞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D、由图可知,实验组小鼠血清中NA的含量多于对照组,而IL-6的含量少于对照组,D错误。故选A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神经—肌肉处的传递,某小组去除蛙的脑和脊髓,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在A、B点分别放置一个电表。回答下列问题:成分含量/()6.500.140.120.200.01葡萄糖2.00(1)任氏液相当于蛙的“生理盐水”,与蛙的组织液成分及含量相当,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其中_____等离子有关。(2)刺激A点,A点膜内电位会变为_____,腓肠肌_____(填“会”或“不会”)收缩,这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因为_____。(3)坐骨神经与腊肠肌细胞之间是通过_____联系的。若刺激腓肠肌细胞,A处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是_____。〖答案〗(1)Na+、Cl-(2)①.正电位②.会③.不属于④.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3)①.突触②.0〖祥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2、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轴突末端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发生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1)任氏液类似于腓肠肌细胞生活的组织液;据表可知,任氏液中NaCl的含量最高,任氏液渗透压大小主要与Na+、Cl-有关。(2)刺激A点,A点兴奋,引起钠离子内流,其膜内电位会变为正电位,腓肠肌会收缩,但是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3)神经与肌肉细胞之间是通过突触联系的,突触处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所以刺激腓肠肌细胞,A处电表指针不会发生偏转,故A处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是0。22.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非常复杂。下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A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丙膜内的突触小泡会释放甘氨酸,与甲膜上的甘氨酸受体结合,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Ca2+进入BC,从而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BC释放谷氨酸。在AC和BC之间,兴奋只能由AC传递到BC,原因是_________。(2)BC中谷氨酸以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GC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大麻素会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BC释放谷氨酸。大麻素的受体位于__________(填图中的膜种类)上。(3)正常情况下,会在内环境中出现的是___________(多选)。A.谷氨酸 B.甘氨酸 C.内源性大麻素〖答案〗(1)①.促进②.促进③.神经递质(甘氨酸)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2)①.胞吐②.抑制③.甲膜和丙膜(3)ABC〖祥解〗据图分析可知,视锥双极细胞BC表面存在大麻素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神经节细胞GC表面有谷氨酸受体,无长突细胞AC表面有大麻素受体;据图可知,当视锥双极细胞BC兴奋时可释放谷氨酸,谷氨酸作用于神经节细胞GC表面的谷氨酸受体,促使其产生和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作用于视锥双极细胞BC和无长突细胞AC上的受体;无长突细胞AC可释放甘氨酸,甘氨酸与甘氨酸受体结合后,促进视锥双极细胞BC表面的钙离子通道打开,促进钙离子内流,进而促进视锥双极细胞BC释放谷氨酸;内源性大麻素作用于视锥双极细胞BC膜上的受体后,可抑制BC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而内源性大麻素与无长突细胞AC上受体结合后,会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据此分析。(1)无长突细胞AC可释放甘氨酸,甘氨酸与甘氨酸受体结合后,促进视锥双极细胞BC表面的钙离子通道打开,促进钙离子内流,进而促进视锥双极细胞BC释放谷氨酸,在AC和BC之间,兴奋只能由AC传递到BC,原因是神经递质(甘氨酸)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2)图中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大麻素与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后会抑制Ca2+进入BC,进而抑制BC释放谷氨酸。大麻素受体位于甲膜和丙膜上。(3)谷氨酸、甘氨酸和内源性大麻素均可出现在突触间隙(组织液)中,ABC正确。故选ABC。23.人的体温总能保持相对恒定,而这种恒定是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的体温调节存在调定点,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特定区域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