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

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

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

教学准备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地球仪、《中国强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纬度近50度。

教师归纳: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强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

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她感到自豪。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地建设她。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来学

习中国地理了。

二、新课教学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看图知位置

由于七年级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

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

对于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至于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1.2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来就可以了。

位置问题讲完后,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过渡到课本P3“活动”。

2.讨论知优越

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以组织学生分两大组针对课本P3“活动”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对比分析,在讨

论中得出结论。归纳如下:

(1)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

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觉得比较抽象,也可举一些例子,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

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

菠萝等。

(2)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①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

于农业生产;②沿海地区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

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如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包括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

陆地国土中要求掌握:一是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二是四至点;三是陆上11界;四是陆上邻国。

1.歌诀记四至

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1.3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

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很形象,学生立刻就可记住。然后结合P5页

“活动”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

读课本中图1.4《中国领土南北部的气候差异》。

(师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生答)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

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读课本中图1.5《中国领土东西端的时间差异》。

(师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教师总结: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便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

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上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

苏里江已经洒满金色的晨光时,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2.彩笔描疆界

陆上疆界和海上疆界。请学生在图1.3《中国的疆域及邻国》中用笔描画出来。用红笔沿逆时针方向描

出陆上国界线,用蓝笔由北向南描出大陆海岸线,并且将它们的长度与赤道相比,再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疆域之“大”

的印象。

3.口诀记邻国

邻国的教学,先让学生沿逆时针找出陆上邻国和自北向南找出海上邻国,老师再介绍一个口诀记忆:“十四

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然后让

学生比赛记忆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增强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4.广阔的海洋国土

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水面积、管辖的海域面积、主要的岛屿和群岛、大陆海岸

线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内海。领土、领海、内水和管辖的海域面积等这些概念,

也应向学生稍作介绍。领海、内水是完全享有主权的,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后者则享有管辖权。我国可管辖

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1/3,说明我国是个海洋大国。它们是我国宝贵的可

供开发的后备资源。要树立寸土必争的领土观念,寸海不让的海洋观念。

三、课后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其优越性。

第2课时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2.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活动。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和《中国政区拼图》。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教学上是个难点,

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因此,老师必须合理安排,采用一些方法教学生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

2.首先利用一幅巨大的木制的《中国政区挂图》,按照方位将图分为多个区域来讲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

每讲到一个区域,都会同时辅以许多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

(1)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如东北3省呈一斜线排列(东北一西南走

向);黄河中下游4省2市,分别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布;长江中下游6省1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大致

对称排列;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3省三角排列等等。

(2)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

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

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

海湖是它的眼睛;甘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

(3)根据已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泊、半岛、北回归线等):山西与陕西之间以黄河巨

大的“几”字右边竖部分为奥。黄河从山东注入渤海,长江从上海注入东海,珠江从广东注入南海;洞庭湖以南、

以北分别是湖南、湖北;太行山以东、以西分别为山东、山西;辽宁、山东、广东都有向海洋凸出的大半岛;北

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

古自治区等等。

(4)七字歌:“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

一片好河山。”

教师小结:以上是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的记忆,注意一定要紧密结合地图。难写的字、有两

个简称的都要特别注意。有些也可适当联系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提一提。如湖南的湘,湘江、湘妹子、湘

菜;山东的鲁,鲁国、鲁花花生油等等。

二、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P9“活动1";

2.找出与江西省相邻的省;以辽宁省为起点,沿着海岸线,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以广西为起点,沿着陆

上疆界,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找出长江干流、黄河干流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等等。

三、课外作业

1.课后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对照地图复习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

2.学生完成P10“活动3”。

第二节人口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培养学生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和《中国人口的增长》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能力。

3.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诸多负面影响。

教学准备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中国人口的分布图》;调查家乡人口情况,准备相关数据,分活动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同学们或许

只是从平时这些小事中深感我国人口之多,但具体深入的情形并不是很清楚,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教师指导读图1.10《中国人口增长示意》,根据人口增长曲线,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⑴我国人口基数大。2000年有12.66亿,2010年达到13.40亿。

(2)增长速度过快。由该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2.学生讨论:

(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

(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3)1982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曲线明显变缓,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算一算,想一想

结合课本P12图1.11和图1.12,了解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显著成效。算一笔账,

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是多少呢?对你

的成长有没有影响?

让学生从“国家,倒,,自身,真切地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坚决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将我国人口的自然

增长率降低;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一代人;多一个弟、妹,会使家里人均收入下降,影响自己的成长质量。

4.用一系列漫画(或做成课件)分析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经济的影响:

(1)第一幅画:原始自然环境,其中有森林、草场、河流、小鸟等各种动物,有一个人在一小块田地里劳作。

(2)第二幅画:若干年后,人口数量增加,环境不变,如果人们要生存,他会怎么做?(完全自然条件下,没有现代

科技)(砍树、开荒)

(3)第三幅画:如果人口继续增加,人们如何生存?生活水平如何提高?

(4)第四幅画:此地变成一片沙漠,人类离开生活栖息地,另寻生存环境;人们生活水平还能提高吗?

此四幅漫画说明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环境、经济产生的影响。回到第二幅漫画,提问:如果人们不通过开荒

增加耕地,能不能采取其他方式来养活自己?(依靠提高单产来解决)。

教师: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可促进我国经济的

发展。但人又是消费者,过多的人口,过怏的人口增长,势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5.举例说负面

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补充更多的实例。

学生回答提要:农民外出找活难,闲居在家导致赌博成风;农村基础医疗、卫生设施差,就医难;城里下岗人

员多,社会就业压力大;大量废弃物造成城市垃圾污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国民生产总

值世界排名靠前,但由于人口多,我国人均GDP仍较低……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人口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尤其

要提倡晚婚晚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人口东多西少

1.读教材P13图1.13《中国人口的分布》。从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画一条直线,将我国划成东

部和西部,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和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提问:为什么

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比西部地区要大?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可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等方面来总结。

2.(师问)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比较江苏和青海的人口密度。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

面,说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生答)东部的江苏省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位于沿海,基础设施好,城镇和产业密集,经济

发展较快,因此人口密度大。而青海位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所以人口稀少。

3.(讨论、交流)针对课本P14“活动2”中的不同观点,进行交流讨论,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小结:人口的分布有其必然的自然、经济原因,人口的流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合理的人口

流动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用行政命令,强行搬迁。政府应加强管理并正确引导,使人口有序流动。

四、课外作业

1.【人口调查汇报】请各活动小组的代表介绍你们所作的村组的人口资源调查,提供以下数据:人口数量、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

2.【分析】说说家乡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每年新增人口

仍较多;人口密度大,有的村组每平方千米超过千人。)

3.【举例]这种人口状况给家乡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生回答:人多,耕地少,农民增收难;农村闲散人员多,

麻将泛滥,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村镇进入入学高峰期,教师缺编,教学设施落后,大班教学,影响教学质

量…)

4.【想一想】针对以上人口问题,同学认为根本的解决措施是什么?(学生回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

质,于国于乡于己都有利。)

5.【宣传活动】近期进行一次“介绍计划生育好处,唤起民众的人口忧患意识”的宣传。(说明:以人们喜闻

乐见的形式,如黑板报等,要以浅显的道理,身边的鲜活事例,通俗生动的语言进行宣讲。)

第三节民族

教学目标

1.说出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举例说出不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3.通过展示我国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关心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1.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

2.了解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讲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提问:从这首歌里,你能听出哪些信息?学生回答,老师进一步提问:关

于我国的民族,你了解哪些?今天我们就走进我们多民族的大家庭,去了解它、认识它。

二、新课教学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自学完成练习

(1)我国由多少个民族构成?人数最多的是哪一个民族?联系世界地理已经学过的知识,比较我国与日本、

美国的民族构成有何异同。

(2)如何处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2.资料共享与才艺展示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运动,还有各具特色的民居和

饮食文化。下面请几位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心目中的少数民族。

(1)东北组介绍的内容:

①指图说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幻灯片展示经过放大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分布图》)

②介绍饮食文化:满汉全席和朝鲜泡菜。(配合生动图像出现)

③介绍民族体育:朝鲜的跳板、荡秋千和蒙古族的摔跤。(播放幻灯片)

④朝鲜族的农乐舞蹈、长鼓舞、扁鼓舞。(播放幻灯片)

(2)西北组介绍的内容:

。指图说出西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幻灯片展示经过放大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分布图》)

②介绍传统服饰:判断并描述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的服饰特点。(出示服饰图片)

③介绍饮食文化:自然环境——畜牧业一新疆烤羊肉串、内蒙古大草原的蒙牛、伊利奶闻名全国;西北

饮食特色一手抓饭。(播放幻灯片)

④传统节日介绍: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和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开斋节。

(3)西南组介绍的内容:

①指图说出西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幻灯片展示经过放大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分布图》)

②介绍传统服饰图片:判断并描述藏族、苗族、瑶族、傣族的服饰特点。

③介绍传统节日: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火把节。

④介绍民歌:欣赏电影《刘三姐》片段,讲述壮族人民的传统歌节。

3.幻灯片展示补充资料

(1)第四套人民币券种上的少数民族

1角票面正面图景: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2角票面正面图景:布依族、朝鲜族人物头像。

5角票面正面图景:苗族、壮族人物头像。

1元票面正面图景:侗族、瑶族人物头像。

2元票面正面图景:维吾尔族、彝族人物头像。

5元票面正面图景:藏族、回族人物头像。

10元票面正面图景:汉族、蒙古族人物头像。

(2)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3)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服饰。

(4)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

(二)民族的分布特点

读图1.19,讨论下列问题:

1.我国有没有单一民族居住的省区?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找出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指出其中5个民族大致分布的位置?

4.说出汉族的分布特点?

5.据此,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有何特点?

6.这种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有何意义?

7.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管理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意义?

三、拓展延伸

1.你能说出我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实例吗?

2.如何充分利用我国民族众多所带来的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建设?请你写一份致国家

旅游总局局长的建议信,请你提出几种合理化的建议。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2.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五种地形的面积比例。

3.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景观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图中提取多种信息,

归纳分析相关地理特征(本章主要是地形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2.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

1.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2.熟记较多的地形区名称。

教学准备

学生地图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引入:幻灯片投影出我国不同地形区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图片资料,先让学生对地形

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二、新课教学

(一)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设疑导读

(1)有没有同学知道,在地球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

(2)我们为什么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呢?他们呈现出什么特点?

①类型齐全。

②纵横交错、相互交织。高原中有盆地,盆地间夹着山脉,山脉间又镶嵌着平原、高原、盆地。

③在每一种地形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看图学新知

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地认识一下我国的一些地形(请对照图2.2)。

(1)高原:我国有四大高原,它们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们,这些高原都在什么地方。(青藏高原在西部,云贵高原在西南,黄土高原在北方,内蒙

古iS原在黄土高原北面。)

它们虽然都是高原,但是还是存在很大差别。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里有高原牧场、荒漠、草

原,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山脉、高峰,比如珠穆朗玛峰。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黄土高原身披深厚的黄土,地

形丰富多彩。黄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

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城市、村庄多集中在“坝子”里。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东部水草丰美,西

部是荒漠草原。

(2)平原:集中在东部,这里经济发达,人口集中。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如东南丘陵,地形起伏和缓,也有不少人口生活在这里。

(4)盆地:主要位于群山环抱中。主要的是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嘎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3.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下面让我们对照图2.3来分析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面积比

例。

通过对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山地、高原占有很大比例,如果再加上丘陵,比例可以达到70%«这说

明山区在我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广大的山区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开发建设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但也有不少有利条件。请同学

们从利和弊两个方面来考虑山区对我国的影响。

(学生讨论)

(二)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1.我国有众多的山脉,请同学们首先阅读图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让我们从图中找出一些规律,

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山脉的走向主要有哪几个方向?

(生答)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一西南走向、西北一东南走向。

(2)在几个主要方向上有哪几条山脉?

(生答)①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②南北走向的山脉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③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有长白山、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④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⑤弧形走向的有喜马拉雅山。

大家看看,在这些走向中,哪些走向的山脉比较多呢?(以东西走向和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

2.完成课本P25"活动2”和“活动3”。

我们按照课本的要求,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将不同走向的山脉分别连线。

连线以后,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盆地、高原、平原等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下面,我们接着做P26填表题。

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

西侧东侧

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巫山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

北侧南侧

天山山脉准嘎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局原

三、课外作业

此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五种地形,同学们下课后去调查一下我们家乡所处的地形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进而对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第2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教学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

2.能够在图上标出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记住位于阶梯分奥线处的山脉名称。

3.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运用地形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点,地势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教具准备

学生地图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中国地形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分析颜色知地势

(1)在过去的课程中,我们曾经学过,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高度,哪位同学再来告诉我们:绿色、黄色、

蓝色、棕色、白色各表示什么?颜色深浅反映了什么?(绿色表示较低的平原,黄色表示丘陵和较高的地方,蓝色

表示海洋,棕色表示高原山地。棕色越深表明海拔高度越高,白色表示海拔更高,蓝色越深表明海洋越深,绿色越

深表明地形高度越低。)

(2)打开中国地形图,我们看到:我国的东部颜色多是浅色的,有许多黄色、绿色、蓝色,而西部颜色多是深

色的,棕色甚至比白色还多,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国地形西部高,东部低。这就是我国地形的总趋势,也是我国

地形的一个基本特征。)

(3)请大家仔细读课本P27《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一方面,我们发现我国地形总趋势是自西向东降低;另一方面,我们还发现:这种降低的趋势并不是均匀的,

而是呈阶梯状下降,这也是我国地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板书:呈阶梯状分布。)

(4)那么,我国地形的阶梯有哪几级?它们是怎样分布的呢?请同学们对照书上的图2.9看一看。(我们从图

上可以看出,我国陆地上自西向东有三级阶梯,如果算上沿海大陆架,就有四级阶梯。)

(5)下面让我们进一步看看这几级阶梯都有哪些特点。

①先请一位同学说第一级阶梯。

学生回答: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在我国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

第二级阶梯为界。(板书:第一级阶梯清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②多媒体展示:三级阶梯示意图。

通过第一位同学的描述,我们掌握了青藏高原的位置、界线和平均海拔高度。再请几位同学就从这几方

面为我们介绍第二级阶梯。

学生回答:第二级阶梯清藏高原北边、东边,平均海拔1000~2000米,东以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

雪峰山与第三级阶梯为思。(板书: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北边、东边,平均海拔1000~2000米。)下面我们再来

看第三级阶梯:它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形,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板书: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

形,海拔500米以下。)在第三级阶梯的东面还有一级阶梯,就是近海大陆架,这里地势平坦,水深不足200米,岛

屿星罗棋布。(板书:大陆架:近海水域,水深不足200米。)

2.练习学知识

当我们认识了我国阶梯状地形这一基本特征以后,下面对照课本P28图2.10完成“活动”。

(1)请在轮廓图上填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山脉,(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去画,允许台下同学提示。)然后让同学判

断对错并改正。

(2)参照图2.2,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的名称填入表2.2。位于第一级阶梯的有青

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级阶梯的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

嘎尔盆地;位于第三级阶梯的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3)读图2.11,说说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特点的关系。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产生较大落差,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建大型水电站发电。

三、课外作业

搜集不同地形区的资料,进而对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第二节气候

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3.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培养学生判读等值线的技能。

4.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重难点

1.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2.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

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晶莹剔透,色彩缤纷,

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

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二、新课教学

(一)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1.比较学习新知

读图2.13,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要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

根据我们学过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一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

规律?(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以下,海南省1月平

均气温在16℃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2)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一淮河一线晌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设疑导读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除纬度因素外,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引导学生读课本P40图2.28,思考以下问题:

(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儿?风向如何?

(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否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

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

过渡: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1.读图导读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七,海南省南部7月份平均气温为28℃,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

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

低的地区。

2.设疑导读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

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讨论回答。)

(1)夏季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过渡: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农作物活跃生长呢?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请同学们读图2.17《中国温度带的划分》。说明读

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几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4)我们生活的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

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小组讨论、回答。

结合课本P33“活动”,说一说在不同的温度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不同?(如水果、房屋、服饰、耕地、

农作物、饮食、植被、河流水文特征等。)

(四)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读图知新知

读图2.18,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1)找出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2)用彩色笔描出800毫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观察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

及其东部大致经过的地区。

(3)总结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油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设疑导读

(1)造成我国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找出我国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

(3)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很大,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仅仅取决于当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吗?

学生回答:干湿程度与蒸发量也有关。根据各地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

区。

(五)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1.读图2.22,小组交流:

(1)我国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其中,山东省有哪两类干湿地区?

(2)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3)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各以什么植被为主?

干湿地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植被

湿润与半湿润区800mm森林、森林草原

半湿润与半干旱区400mm森林草原、草原

半干旱与干旱区200mm草原、荒漠

2.读课本P37"活动”

(1)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图2.23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

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学生比较、讨论和发言。

(2)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阅读课本P37“活动2”,并加以补充,说明干湿地区

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提问:书中的描述材料究竟说明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①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因而林木繁茂汗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矮小。

②干湿地区不同,植被不同,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

③干湿地区不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

第2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2.记住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记住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

4.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

1.我国季风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

2.季风气候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及不利影响。

3.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对我们生活及生产的影响。

教学准备

课本中相关地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已了解了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降水的空间差异及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

布。那么,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来看,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气候特征?这与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关系?它们各有什么优越性呢?

二、新课教学

(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引导学生读图2.24《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了解我国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并记住我国主要的气候类

型。

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

气候。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2.引导学生分析P39图2.27中“漠河、海口、吐鲁番、五道梁”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四地

的气候特点。

漠河: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海口:气候湿润,终年皆夏。

吐鲁番:气候干燥,冬冷夏热。

五道梁:四季常冬。

(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引导学生读图2.28《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完成表格。

2.引导学生读图2.24,观察并思考:

(1)夏季风从海洋向内陆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性质会有什么变化?(越向内陆,受海洋影响越小,夏季风很难到

达内陆地区,因此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2)结合地图册中《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明确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分界线。

3.结合前一课时所学的气温和降水的知识,总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4.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是气候差别却很大,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吗?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学生答后,教师补充小结: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

洋流、气压和风等)

(讨论)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同(同处北纬15°~30°之间),但前者降水很少,气候干

旱,沙漠广布,后者却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鱼米之乡”,你认为影响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

置吗?(学生:不是)

那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二者的气候差异呢?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刚学的知识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教师小结:根据刚学过的知识可知,我国东部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非

常明显,因而夏季高温多雨。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纬度位置而是海陆位置。正是

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才使地处同纬度大陆西岸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而地处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我

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位于世界上著名的东亚季风气候区而且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因而成为气候

湿润、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

三、课堂小结

学生对本课进行总结,教师适当补充。

第三节河流

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

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重难点

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图片,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

学生:交流讨论并举例说出我国的一些河流和湖泊。

二、新课教学

(一)众多的河湖

1.设疑导读

(1)同学们想一想,被人们誉为“大地动脉”的河流、“大地明珠”的湖泊,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它们是

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学生回答)河湖对于人类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既有利又有害。

(2)河湖的好处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便于人们航运、游泳、养殖水生动植物等。

教师小结:河湖的好处在于除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灌溉水源、水能资源、航运的便利外,还为

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渔盐便利等。

(3)河湖不仅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带来过坏处。河湖有哪些坏处呢?

(学生回答)河湖可带来洪水灾害、干旱等。

2.读图学新知

引导学生读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观察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塔里木河和弱水与其他河流有何不同?(塔里木河和弱水最终没有注入海洋。)

(2)我国绝大多数河流注入什么海洋?(太平洋)

(3)我国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和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各自最终注入什么海洋?(北冰洋、印度洋)

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归纳外流河、内流河、外流湖、内流湖的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外(内)流湖图后思考:为什么外流湖是淡水湖,内流湖是咸水湖?

(学生回答)外流湖湖水靠外流注入其他河流输出,水中盐度大大降低,因而成为淡水湖;内流湖湖水靠蒸发

输出,水中盐分较高,因而成为咸水湖。

(二)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划分与分布

1.读图学新知

引导学生对照图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和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仔细观察我国内、

外流河各分布在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哪一侧地区?(内流河分布在它的西北

地区,外流河分布在它的东南地区。)

(1)西北地区有没有外流区,东南地区有没有内流区呢?

西北地区有外流区,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北冰洋;东南地区有内流区,如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就有

一小部分地区为内流区。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内、外流河(湖)的大致分界线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

斯山一线。

(2)同学们想一想,我国西北多内流河,东南多外流河,这和哪些因素有关?

与地形(地势)和气候有关。

(3)结合你了解的我国地形与气候的基本情况,分析它们对河流分布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对照阅读《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

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表格:

影响因素对我国河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河水滚滚东流入海,

地形(地势)

成为外流河,位于外流区

夏季温度升高,高山冰雪融水增多,河水就多,

气温冬季温度降低,高山冰雪融水减少,河水就少,

气候成为内流河,位于内流区。

增多,外流河水就增多,水位就上涨

降水

减少,外流河水就减少,水位就下降

教师小结:我国西北内陆河流较少,多内流河、内流湖,一些地方为无流区,河流甚至出现断流现象。

这既有自然原因(这里河流水源不丰,沿途多沙漠、戈壁,蒸发、渗漏严重很多河道成为季节性河道。),又有人

为原因(近年来沿途灌溉用水增多,水资源浪费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西北内陆河道缺水的程度,甚至于出

现河道断流。

过渡:我国的外流河有些什么共同的水文特征?为何会形成这些共同的水文特征?

(三)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投影表1: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及成因表

外流水量水位结冰期有、

季风

河(增大、减小)(升高、降低)无或长短

夏季风水文水位

盛行特征—形成期—

成因降水量气温

秦岭一

水文水位_____

淮河以北

特征—形成______期

冬季风结冰期

盛行越往北,纬

成因降水量____度越—,

气温越

教师小结:投影表1答案,帮助学生巩固。

过渡: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虽有共性,但各地也有很大差异。

2.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成因。

引导学生阅读图2.31《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比较各河流流量的大小和汛期的长短。

教师提问:

(1)图中四条河流,哪条河流流量最大?哪两条河流流量较小?

(2)西江、长江、黄河的汛期分别从何月开始至何月结束?

(3)我国东部河流(除东北河流外)的汛期变化自南向北有何规律?

(分组讨论)学生前后左右四人一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及时予以激励并小结。

教师小结:从图中可看出:

(1)长江流量最大,西江次之,黄河和松花江流量较小。

(2)西江、长江、黄河汛期起止时间分别为:4~10月、5~10月、770月。

(3)我国南方河流汛期来得早,结束晚;北方河流汛期来得晚,结束早。我国东部河流(除东北河流外)汛期变

化的规律是自南向北,汛期越来越短。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外流河(湖卜外流区、内流河(湖)、内流区的概念、内(外)流区的分界、

位置和主要的内(外)流河,了解了我国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分析了季风气候对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影响。同时

也懂得了由于我国季风气候面积广大,各地区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不同,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又存在

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的地理概况。

2.了解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及原因。

3.荆江河段的治理及长江航运的开发。

教学重难点

长江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长江之歌》

多么雄壮的旋律,多么深情的赞歌,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的依恋和赞美。古老的中国有

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

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

二、新课教学

(一)地理概况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图》《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

《长江流域水系图》,仔细观察,教师提问:

(1)长江发源于我国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

(2)它的源头叫什么?

(3)长江曲折东流注入什么海洋?

(4)其干流形如哪两个英文字母的组合?

学生讨论后,老师明确: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2)长江的正源叫沱沱河。

(3)长江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边缘海东海。

(4)其干流形如英文字母"V+W-o

2.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青、藏、川、云、渝、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