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学了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走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 D.分裂国家陷入困境【答案】C【解析】【详解】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强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政府采取对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因此隋唐时期的基本特征是繁荣开放,C项正确;文明初露曙光是炎帝黄帝时期,排除A项;隋唐都是统一的国家,排除BD项。故选C项。2.隋朝为巩固统治,改革选官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其主要政治前提是A.南北实现统一 B.考试方式公平 C.民族关系和睦 D.学校教育兴盛【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589年,隋灭亡陈,统一全国,隋朝为巩固统治,改革选官制度,创立科举制,选拔了大量人才,故A符合题意;考试方式公平是科举制的特点,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是说官制,故C不符合题意;汉武帝兴办太学,使学校教育兴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汪洙《神童诗》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其天子堂前立进士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该诗及情境最初始于()A.先秦世袭制 B.汉朝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隋朝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科举制度最早诞生于隋朝,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D项正确;世袭制是指官位和爵位的血缘世袭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汉朝的察举制,是指通过观察和举荐的方式来担任国家官吏的方式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注重门第和家庭背景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唐太宗在《帝范》中明确指出:“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其人,天下自治。”对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重视人才,任用贤能 B.裁撤冗官,整顿吏治C.废除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 D.合并州县,考核官员【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可知,该材料是说治理国家,必须有忠臣良将辅佐,皇帝要选贤任能,人尽其才,统治才会稳固,对此他采取的措施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唐太宗任重用被称为“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作宰相,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根据题意,A项正确;而B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5.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A.认识到君与民是因果关系的 B.得到了人民的信任C.代表人民群众利益 D.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目中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判断是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说明了唐太宗把百姓比作水,把君主比作舟,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所以才励精图治,善于纳谏用人,轻徭薄赋,终于开创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故选D。6.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墓碑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统治残暴,荒淫无道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统治时期,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基础,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B项正确;提高了妇女地位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统治残暴,荒淫无道不符合武则天的统治状况,排除C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唐玄宗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7.下图文物共同反映了唐代()A.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B.手工业发展水平C.民族交融频繁 D.文化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唐代秘色瓷反映了唐朝陶瓷业发达,开元通宝反映了唐朝冶铸业兴盛,故图片文物共同反映了唐代手工业发展水平,B项正确;图片文物反映的是经济,与政治、文化无关,排除AD项;唐代秘色瓷、开元通宝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C项。故选B项。8.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大批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8世纪初,唐朝将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自朝已经“和同为一家”,故D正确,ABC排除。故选D。9.唐朝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的原因有①经济文化处于领先②对外交通发达③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④一些使臣僧人艰苦努力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对其它国家产生强烈吸引力,故①符合题意。唐朝陆路、海路对外交通发达,便利了对外交往,故②符合题意。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中外交往,故③符合题意。唐朝时期一些使臣、僧人艰苦努力推动了中外交往,如日本遣唐使来华、中国僧人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故④符合题意。故选A。10.“(唐)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唐朝灭亡 D.北宋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B项正确;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黄巢起义,唐朝灭亡是因为朱温建立后梁,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北宋建立,排除ACD项。故选B项。11.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下列与材料所描述的景象相关的有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③选贤任能、虚心纳谏④科举制度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开元”可知是唐玄宗统治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重视科举制的发展,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②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是唐太宗统治时期,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1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的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明清时期的特征,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的特征。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13.961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为“稍夺其权”而采取的措施有()A.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 B.设转运使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D.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此措施是采纳了赵普“稍夺其权”的建议,A项正确;宋太祖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此措施是采纳了赵普“制其钱谷”的建议,排除B项;宋太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此措施是采纳了赵普“收其精兵”的建议,排除C项;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此措施是采纳了赵普“制其钱谷”的建议,排除D项。故选A项。14.宋太宗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为消除“内患”,宋朝()A.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B.实行文化专制政策C.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D.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和所学知识可知,宋太宗认为外患不如内忧,这内忧指的是北宋统治者担心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武将拥兵自重局面的重演,所以北宋初年控制军权,削弱兵权,将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C项正确;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排除A项;明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实行“八股取士”,清朝也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排除B项;为监视官民,明朝设立厂卫特务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15.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我国总体上处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岳飞抗击的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回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115年,女真建立金,随后和宋进行了长期战争,期间,岳飞抗金,保护了人民利益,B项正确;契丹建立的辽政权,党项建立的西夏政权,回纥汗国是唐朝时的政权,排除ACD项。故选B项。16.列宁说:“历史上多次发生过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任何战争一样不可避免的带来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却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最符合“进步”特征的是()A.元统一中国之战 B.金与南宋之战C.辽攻北宋之战 D.金攻辽之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历史上多次发生过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任何战争一样不可避免的带来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却是进步的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的观点强调了历史上某些战争的进步性,元灭南宋统一全国虽然给南宋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是结束了两宋以来民族政权长期并立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符合历史的进步潮流,A项正确;金与南宋之战、辽攻北宋之战、金攻辽之战都是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带来了社会动荡,最终也没有实现国家统一,排除BCD项。故选A项。17.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经济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情况属实的是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②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③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④中国商船已远达非洲东海岸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题文的南宋时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那时的水稻产量已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中国的商船足迹远可以到达非洲东海岸。①②③④说法属实,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了解宋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18.古代中国盛行铁钱,但铁钱极为笨重,例如买一匹马要用铁钱二万枚,重一百多斤,携带极不方便。下列哪一货币的产生可以改善这一困境()A. B.C. D.【答案】D【解析】【详解】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北宋初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所以,可以改善题干中困境的是“交子”,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展示的秦半两钱,仍属于金属货币,不利于携带,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展示的汉代五铢钱,仍属于金属货币,不利于携带,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展示的唐朝时期的开元通宝,仍属于金属货币,不利于携带,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喻指()A.西湖的景色秀丽,文化娱乐活动丰富B.杭州经济发展繁荣的程度超过了开封C.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D.南宋百姓安宁和谐的生活和国家经济的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题干中的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腐败和荀且偏安,C项正确;西湖的景色秀丽,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不是题干诗句强调的重点,排除A项;题干诗句未对杭州和开封的经济进行比较,排除B项;题干诗句并不能说明“南宋百姓安宁和谐的生活和国家经济的繁荣”,排除D项。故选C项。20.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辽西夏北宋政权并立。辽在北宋的北部,而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故C正确;A错误;据所学可知,金灭辽,蒙古灭的西夏,故B错误;辽在北宋的北部,而西夏在北宋的西北,而不是西南,D错误。21.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朝建立以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并受到女真族的压迫B.元朝的统一局面对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C.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D.元朝将人民分四等的政策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第一子目“一代天骄”的崛起中的内容:“蒙古族各部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严重地阻碍了蒙古族的发展。蒙古族受到女真贵族的压迫。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可知,元朝建立前,铁木真已经统一蒙古各部并建立蒙古政权,因此A选项错误,故选A。2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A.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时在西藏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C项正确;伊犁将军是清朝乾隆年间设置,用来管理新疆地区,排除A项;驻藏大臣是清朝管理西藏的官员,排除B项;澎湖巡检司是元朝时设立,管理澎湖和琉球,即台湾,排除D项。故选C项。23.公元13世纪上半叶,一个让全世界都震惊的草原游牧帝国跃出历史地平线,之后横扫欧亚大陆。这个“草原游牧帝国”的缔造者是()A.成吉思汗 B.阿保机 C.阿骨打 D.努尔哈赤【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公元13世纪上半叶”和“草原游牧帝国”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个帝国指的是蒙古帝国,缔造者是成吉思汗,A项正确;阿保机建立了辽政权,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排除BCD项。故选A项。24.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分裂割据B.实现国家统一C.强化思想控制D.开发边疆地区【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元代以“犬牙相入”为行省划界的依据,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政治和军事控制,防止分裂割据,故A符合题意;实现国家统一、强化思想控制、开发边疆地区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主要目的”是解题的关键,元代以“犬牙相入”为行省划界的依据,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政治和军事控制,防止分裂割据。二、非选择题(第25题26分,26题26分,总共52分)25.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和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唐朝时期出现的另一盛世局面是什么?材料二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2)材料二中唐朝农业上出现的重要的生产工具有哪些?材料三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开放与兴盛的唐朝》(3)根据材料二用史实说明唐朝文化的特点。材料四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一百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朝的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4)根据材料,举例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并概括其对唐朝发展的影响。(5)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国家兴盛需要具备的因素。【答案】(1)唐玄宗;贞观之治。(2)曲辕犁;筒车。(3)大进:阿拉伯帝国风俗习惯、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对唐朝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玄奘西行求取佛经,吸收外域文化。大出: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4)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文化:唐诗繁荣。推动了唐朝的全面发展,使唐朝出现兴盛局面。(5)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制度创新;经济、文化发展(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统治者:由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开元盛世的景象,唐玄宗统治时期国力达到全所未有的强盛,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盛世局面: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小问2详解】生产工具:唐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小问3详解】特点:由材料“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可知,唐朝文化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例如,阿拉伯帝国的风俗习惯、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对唐朝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玄奘西行求取佛经,吸收外域文化;“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例如,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小问4详解】进展:结合所学可知,贞观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即决策程序;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举制;文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影响: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唐朝的全面发展,使唐朝出现兴盛局面。【小问5详解】因素:唐朝国家兴盛是因为唐朝是一个统一国家,政治稳定,制度创新,所以国家兴盛需要具备,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制度创新;经济、文化发展等因素。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岭外代答》、《诸蕃志》的记载,当时来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这些国家的商人每年夏至以后乘海船前来,抵达南宋各贸易港口,十月以后陆续起航回国。南宋商人去海外贸易的国家达二十多个。(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对外贸易有何特点?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在沿海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宋朝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宋代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2)材料三中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有着什么样的重要地位?请你结合实例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各一例即可)材料三方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契丹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摘自南宋《渭南文集》(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说明我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