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初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线上学习阶段测评初一年级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向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项羽败亡,刘邦称帝,国号汉,是为汉高祖”此材料说明了A.秦朝灭亡 B.秦末农民战争,秦灭汉兴C.楚汉之争 D.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末农民起义中刘邦推翻秦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所以题干材料反映了“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的史实,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本题选D。2.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关键词: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A.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史实都发生在秦汉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B项正确;夏商周时期是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时期,排除A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时期,排除C项;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3.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兴办太学 B.平抑物价 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故D正确;兴办太学是汉武帝思想方面的措施,故A错误;BC是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政策但是与货币无关,故BC错误。综上故选D。4.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A176年B.177年C.226年D227年【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西汉是公元前202年建立的,而刘秀称帝是在公元25年,也就是公元后的25年,按公元前202至公元前1年计算是201年,公元后是25年,加起来是226年。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5.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致使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夺取政权,宦官被宠信,把持朝政,又导致宦官专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D项正确;诸侯强大威胁中央是西汉初年的局面,排除A项;社会局面比较安定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项;母后主政皇帝无权,表述不全面,排除C项。故选D项。6.公元前60年,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权。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辟【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统一西域后,建立了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的版图,中央政权在这里开始行使主权,故选B项;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开拓了从我国甘肃、新疆到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班超出使西域巩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和统治,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丝绸之路是张骞开辟的,未涉及到材料中地区归属西汉中央,故排除D项。7.自汉代以来周天子出游所乘马车是如《逸礼》所言“天子驾六",还是如《毛诗》所写“天子驾四”,一直是史家争论的焦点。2002年发现的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车马坑(见图),验证了古之天子驾六的乘舆制度。这说明传统典籍A.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 B.需与考古发现相印证C.不能成为研究的依据 D.其价值源于学者考证【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周天子出游所乘马车是六匹马还是四匹马拉车一直是史学家争论的焦点,2002在洛阳周王城太子驾六车马坑中验证了天子乘坐六匹马的乘舆制度,体现的是考古可以用来验证传统典籍,故选B;传统典籍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和不能成为研究的证据,明显说法绝对化,AC错误;传统典籍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作用,其价值本身就有,并非是源于学者考证,D错误。8.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A.产生背景B.主要行人C.路线走向D.开通前提【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路线走向,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产生背景、主要行人、开通前提,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9.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部著作是()A.《春秋》 B.《左传》 C.《史记》 D.《资治通鉴》【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材料强调的是“实录”,这反映了司马迁史德高尚,公正记事。C项符合题意;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A项不合题意;《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B项不合题意;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可知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他进步的历史观。10.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他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A.仗义执言,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 B.报仇雪恨,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C.饱读诗书,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 D.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答案】D【解析】【详解】西汉时期,司马迁忍辱负重之下著成《史记》。故D符合题意;“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均与司马迁不符合,排除A和B;“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是受辱之前,排除C。故选D。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东汉名医华佗的成就的是A.能实施外科手术 B.发明“麻沸散”C.创编“五禽戏” D.编写《本草纲目》【答案】D【解析】【详解】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擅长针灸、汤药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创制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著作,故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12.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四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参与了两次,切身体验了“胜负乃兵家之常事”的说法。这两次战役是()①巨鹿之战②淝水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中曹军被孙刘联军打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3.据历史记载,吴国战船上下五层,可容纳士兵三千人;大海船长二十丈,载重万解,能够“北航辽东,南通海南岛”。据此可知吴国()A.造船业很发达 B.海外贸易范围广C.海战捷报频传 D.重视农业的生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据历史记载,吴国战船上下五层,可容纳士兵三千人:大海船长二十丈,载重万斛;孙权还多次派遣万人船队北航辽东,南通海南岛”分析可知,吴国造船业很发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海外贸易范围广”,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海战捷报频传”,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重视农业的生产”,排除D项。故选A项。14.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A.《女史箴图》 B.《兰亭集序》 C.《水经注》 D.《洛神赋图》【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品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故B符合题意;《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作品,《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某中学同学登录山西博物院网站,观览网上展厅“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张明同学截图保存了下面文物照片,并作了相关记录。此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文物图片文物信息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石家寨村西南司马金龙墓。屏风板面自上而下分四层,每层划分区间,呈现出独立或连续的列女古贤人物故事,人物旁多有榜题和题记。故事和文字内容多取材于《列女传》《孝子传》《韩非子》《诗经》《汉书》《后汉书》等史籍文献。司马金龙为东晋皇室宗亲,随父司马楚之降附于北魏,深受宠信,死后赠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谥号康王。妻钦文姬辰,源氏,鲜卑人,夫妇合葬于山西大同。——摘编自山西省博物院文物介绍A.提供了研究北魏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B.说明了北魏结束分裂统一北方C.展示了北魏漆器工艺的水平十分精湛 D.突显了北魏绘画艺术水平高超【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内容”属于一手史料,是研究北魏社会状况实物史料,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北魏统一北方,B排除;材料未涉及北魏的漆器工艺水平,C排除;北魏绘画艺术水平高超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D排除。故选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8分)1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材料一(2)【思想创新】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二,说说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有何影响?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天人三策》(3)【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分别简述下面图片在科技方面所承载的价值。(4)综合以上内容,概括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答案】(1)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直接威胁中央统治;推恩令(2)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从此儒家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耧车,汉代出现的播种工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制度创新;思想变革;科技创新等。【解析】【小问1详解】问题:通过分析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的力量对比可知,封国人口多于中央人口,封国辖郡多于中央辖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面临的问题为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直接威胁中央统治;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小问2详解】建议及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小问3详解】价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各国的造纸术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耧车,为汉代的播种工具,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小问4详解】因素:材料一所涉及的是制度方面的内容,材料二涉及思想方面的内容,材料三涉及科技方面的内容,所以从中可以归纳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为制度创新;思想变革;科技创新等。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17小题18分,18小题14分,共32分)17.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汉文帝采纳了贾谊和晁错的建议,实行什么政策?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年代史上A、B对应的两个治世时期的名称,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点。材料三:(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3)阅读材料三,对比《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1)境况:西汉初年,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萧条。政策:以农为本。(2)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共同点:都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都有前代大规模战乱的背景;根本目的都是巩固政权;重视农业发展;都出现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发展的好局面。(3)不同:《史记》中江南地区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宋书》中江南物产丰富,手工业发达。(意思正确即可)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为江南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江南自然条件优越。(4)主要因素: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正确的政策;统治者的重视;先进的科技等。【解析】【小问1详解】境况:根据材料一信息“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萧条。政策:“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务民于农桑,薄赋敛”都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采纳了贾谊和晁错的建议,实行以农为本政策。【小问2详解】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治世局面出现的时间在汉高祖与汉武帝统治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B: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治世局面出现在东汉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光武帝时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治世局面。共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汉景帝和汉光武帝时期都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汉文帝、汉景帝和汉光武帝时期都有前代大规模战乱的背景;其实行的根本目的都是巩固政权;汉文帝、汉景帝和汉光武帝都重视农业发展;都出现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发展的好局面。【小问3详解】不同:根据材料三信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中描述的江南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根据“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书》描述的江南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等,都是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小问4详解】主要因素: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只要围绕“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展开,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所学“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等知识可知,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正确的政策;统治者的重视;先进的科技等。18.民族交融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经济文化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民族之间的共性逐渐增多。这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材料一:材料二: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做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令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高祖孝文帝纪》(1)材料一中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有哪些?其中迁入我们山西的有哪些民族?(2)根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依据材料三,说说孝文帝采取了哪些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综合以上内容,概括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答案】(1)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匈奴族和羯族。(2)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民族迁徙、经济文化交流、少数民族政权改革等。【解析】【小问1详解】民族:根据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有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民族:由图中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小问2详解】最大问题:根据材料“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可知其最大问题为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举措:根据材料“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令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可知其举措为从平城迁都洛阳;根据材料“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可知其举措为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小问3详解】方式:根据材料一所示的少数民族内迁,可以其方式为民族迁徙;根据材料二“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做出抉择”可知其方式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三所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可知其方式为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等。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0分)19.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张老师精心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任务一【名片呈现—提升时空观念】(1)运用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下面两场战役的影响及共同特点。任务二【识别史料—进行历史解释】“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张骞传》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葡萄。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也由此传向世界。(2)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3)谈谈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任务三【行万里路—追寻历史足迹】(4)考察历史遗址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分别从下列两组名胜古迹中任选一处,为其撰写解说词。一组:古代科技图一河北保定祖冲之故里图二山东潍坊贾思勰故里二组:古代艺术图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图四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答案】(1)影响: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使前秦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局面;使南方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局势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特点: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2)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3)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祖冲之是南朝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齐民要术》是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图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由于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于是佛教雕刻兴盛。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就是著名的代表,它是北朝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石窟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解析】【小问1详解】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