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同步教案_第1页
《小石潭记》同步教案_第2页
《小石潭记》同步教案_第3页
《小石潭记》同步教案_第4页
《小石潭记》同步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熟读成诵;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动静结合等多种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3.学习作者对美好景色的感悟能力,体会作者内心隐藏的丰富情感。【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熟读成诵。【难点】学习本文移步换景、动静结合等多种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刚刚走出桃花源,这一处人间仙境激起了多少人的好奇与向往啊!然而,再也没有人找到它的踪迹。其实,在大自然中,还有好多美丽的景色值得我们去发现、欣赏。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游览小石潭,欣赏它的美丽。二.展示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熟读成诵;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动静结合等多种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3.学习作者对美好景色的感悟能力,体会作者内心隐藏的丰富情感。三.检查预习:1.了解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简练。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2.解题。明确:“小石潭”是作者所游览的一个地方,“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题目表明这是一篇游记。3.背景资料。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在永州期间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的胜景很多,并一一作文记载,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正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四.课堂活动:活动一:熟读课文:1.正音:参差cēncī寂寥jìliáo摇缀yáozhuì隶lì篁竹huánɡzhú清冽qīnɡliè为坻wéidǐ为屿wéiyǔ为嵁wéikān佁然yǐrán俶尔chùěr翕忽xīhū差互cīhù悄怆qiāochuànɡ幽邃yōusuì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齐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断句准确。活动二:理解文意:1.细读课文,勾画文中表行踪和地点的词语,说一说作者的游览线路。明确: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周围环境潭中:写潭水和潭中游鱼潭西南:写小石潭的溪身及岩势坐潭上:写潭中气氛发现石潭——总览概貌——细观近景——远望潭源——潭边气氛小结:我们似乎随着作者的脚步,先发现了石潭,看见了它的样子,也看见了小石潭中的怪石,看见了水中的游鱼,望见了西南方向的犬牙差互,最后,还感受到了这里环境的清幽。一步一换景,这其实是一种很特殊的写游记的方法:移步换景。作者按照游览顺序,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让我们具体欣赏各种角度下不同的美景吧。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学生先自主翻译,后提问,尤其注意较难词句的翻译。篁竹:竹林。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格外。清,清澈。冽,凉。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做...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以:连词,相当于“而”,不译。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高低不平的岩石。岩,岩石。翠蔓:碧绿的茎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皆若空游无所依:(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佁然不动:(鱼)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折,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交相错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悄怆,忧伤的样子。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环境太冷清了。以,因为。清,凄清。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随从。而:表并列。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简。二小生,两个年轻人,指崔简的两个儿子。活动二:积累文言知识。1.古今异义词①全石以为底: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②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古义:大约;今义:可以。③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某处。④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居住。⑤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②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③日光下澈(向下)④潭西南而望(向西南)⑤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⑥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2)意动用法心乐之(以……为乐)(3)使动用法凄神寒骨(凄:使……凄寒:使……寒)3.特殊句式倒装句: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宾语前置)。翻译:以整块的石头为底。省略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影布石上”前面省略了主语“鱼”。翻译: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静止不动的样子。4.一词多义:环:如鸣佩环:名词,玉饰。四面竹树环合:动词,环绕。清: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凄清。以:全石以为底:介词,把。卷石底以出: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以其境过清:介词,因为。为:全石以为底:动词,作为。为嵁,为岩:动词,成为。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不可久居:动词,可以,能够。五.再次齐读课文,感受美景。小竞赛:抽查翻译。第二课时课前提问:背诵课文。展示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熟读成诵;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动静结合等多种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3.学习作者对美好景色的感悟能力,体会作者内心隐藏的丰富情感。课堂活动:活动一:课文分析:1.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刻画山水的圣手”“游记散文的宗师”。他笔下的山水,都成了极优美的景。细读课文,找出你觉得美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美在哪里,突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学生自由赏析。示例:第1段:“如鸣佩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清脆悦耳。“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这一段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形貌动态,寥寥数语,清雅之景如在眼前。第2段:“潭中鱼可百许头”,数目一目了然,表明水清澈透明,也暗示了石潭之小。“若空游无所依”,鱼在水中游动,仿佛在空中游动一样,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既从正面写出鱼的自由自在,又从侧面表现出潭水的清澈。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潭中水“清”和石潭以“石”为底的特点。这里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鱼。“佁然不动”是静止的画面,“俶尔远逝”是活动的画面,生动形象。第3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斗折”从静态入笔,“蛇行”从动态入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溪蜿蜒曲折的形状特点。景物特点:景色优美、幽深冷寂。2.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本文的景,同样也是作者情感的写照。试说一说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哪种感情呢?(注意勾画直接表达心情的语句,体味作者的心情。)明确:“心乐之”,水之清冽,石之怪异,都让作者心旷神怡,观赏潭中游鱼时则又觉“似与游者相乐”,这都是乐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寒意袭人,忧从中来。追问:哪些景物写出了“乐”,哪些景物写出了“忧”。明确:乐: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这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写法。其中“伐”、“取”表明“乐”中有作者的一份惊喜和急切之情。(2)优美的环境,传达愉悦的心情:“水尤清冽”、“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相机追问“蒙络摇缀”的意思,四字分开读,一字一景,语言凝练。(3)潭中鱼自由自在传达愉悦心情:“空游无所依”,侧面描写表现小石潭水清。小石潭的特点是?(清、静、美、幽深)(3)“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排比句的使用,既有音韵美,又写出小石潭石头的形态各异,有种目不暇接、惊喜连连的感觉。请学生朗读这段,读出节奏、情感来,读出心中的“乐”来。忧:“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触景生情,忧伤至极。

活动二:问题探究:1.课文前面写乐,后面写忧,是否矛盾?如何理解?明确: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悟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2.

了解背景,理解主旨:

公元805年,33岁的柳宗元因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在这里艰难地度过了10年。但政敌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妻子早亡,爱女夭折,到永州不久,老母亲又离开人世。加之几次火灾,严重损坏了他的健康。但柳宗元始终认为革新本身并没有错,是朝政的黑暗和腐败,使他的抱负难以实现。细读第4段,思考:作者离开小石潭的原因是什么?由此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明确:原因是“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离开小石潭,并非游兴已尽,实在是触景生情,忧伤至极,不得不赶快离开。由此可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痛苦心境。

活动三:拓展延伸:作者的这种孤独感在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比如《江雪》这首诗,也是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今天再去读它,注意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读出了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谈。四.小结本文的写作特色:从本文的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明确:移步换景写法。作者按游览顺序,在移动变换中写景,在读者面前逐渐展开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动静结合生动描绘的方法。文章第2段抓住游鱼静与动的姿态进行传神描绘,笔法之妙,令人拍案叫绝。情景交融的写法。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处处渗透着自己的情感。景物衬托着作者的心境,表达着作者抑郁心情,也含蓄地表露出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五.检查一下,本课知识你掌握好了吗?1.解释加点词语: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可百许头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隶而从者2.指出加点词语的古今含义: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闻水声(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今义:可以)隶而从者(古义:随从今义:奴隶,隶属)3.翻译下列句子: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③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④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⑤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⑥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⑦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⑧以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