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阳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晋城市阳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晋城市阳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晋城市阳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晋城市阳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晋城市阳城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四大题,19小题。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七年级某班同学在学校组织的“小小考古学家”研学活动中,他们依据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可推断北京人会()A.磨制石器 B.种植粮食 C.使用火 D.饲养家畜2.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这些省的简称源于西周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3.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二里头铜鼎 B.司母戊鼎C.利簋 D.三星堆青铜面具4.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中央集权加强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 D.儒学居主导地位5.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A.都江堰 B.驰道 C.灵渠 D.大运河6.“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拟人化的熊猫形象,将现代科技与冰雪运动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7.党的二十大后,首部大型反腐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在央视热播。早在秦朝,秦始皇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设置了()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县令8.历史典故蕴含着深刻哲理。下列历史典故与大泽乡起义有关的是()A.退避三舍 B.草船借箭 C.破釜沉舟 D.揭竿而起9.《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表明当时A.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B.儒家思想成正统思想C.盐铁专卖平抑物价 D.进入西汉王朝鼎盛时期10.汉代体育项目众多,包括蹴鞠、骑射、步射、击剑、格斗等,深受民众喜爱,甚至帝王也参与“斗虎”“格熊”活动。这反映出,汉代社会风尚的一个侧面是()A.崇尚勇武 B.含蓄内敛 C.悠然清闲 D.宁静纯朴11.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A.官僚机构臃肿 B.宦官把持朝政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12.“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C促进了物种交流 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13.从东汉末年州牧割据、官渡之战,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各地群雄并起 B.经济持续发展 C.民族不断交融 D.走向局部统一14.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为后世海外交流的兴盛打下了基础。出现这些历史现象主要是因为A.中原与西域联系加强 B.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南迁C.南方政权频繁更迭 D.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15.二十四节气历法起源于黄河流域,为农民准确把握农作物耕、种、收的农时提供保障。下列著作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误农时的是()A.《史记》 B.《齐民要术》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5分)16.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艺术文化,是人类宝贵财富。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声音艺术】下面出土的文物中.属于吹奏乐器类型的是______(填字母),“古老的骨笛神奇的编钟、富有民间气息的说唱俑”,蕴含着怎样的艺术价值______?A.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B.战国曾侯乙编钟C.东汉击鼓说唱俑(2)【空间艺术】仔细观察图片,请分别指出图I和图2建筑的特点及所反映的历史信息。(3)【独特艺术】根据下面图文信息指出从图3到图6书写载体发生的变革,并写出图6书法作品的作者及特点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谁?材料二: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简明中国历史读本》(2)材料二中“这时期”是哪一时期?据材料,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是什么?材料三: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时期……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及凝聚的核心。秦汉的统一与边疆的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产生的影响。材料四: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等。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哪场改革?列举改革的两项具体措施。18.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在历朝历代都受到高度重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的重要变革是什么?材料二:前元二年(前178年)九月,汉文帝特别下诏,重申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减轻农民负担,规定当年田租减半。前元十二年(前168年),文帝再次下诏:免除农民当年租税之半。——《王立群读<史记>之文景之治》曹魏时期,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今河北地区开凿了为数众多的沟渠,自南而北,重要的有白沟、利漕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等。——《中华文明史》(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西汉和曹魏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并归纳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材料三:随着中原人口的南迁北方旱地农耕的先进技术也逐渐导入南方,旧有的耕作方式发生变化,连种制和复种制开始推行。东晋时,益州已有一年两熟的水稻,而闽广地区更出现了一年三熟的情况,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因此而明显增加。——《二十五史简明读本》(3)根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后期江南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农业发展的共同因素。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5分)19.阳城县某中学七年级同学开展了“让我们共同感受历史”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一制作简图——梳理历史时序】(1)一组同学绘制了思维导图,请将空缺(字母)处补充完整。任务二【参观遗址——感受文明交流】(2)二组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佛教圣地的图文资料,请你以“文明交流”为主题进行阐释说明。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是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原后营建的第一座寺院。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主要石窟群完成于北魏时期,这里的佛像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任务三【史料研读——汲取政治智慧】(3)三组同学搜集了相关资料,并制成卡片。卡片1、卡片2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种政治制度?这两种政治制度有何显著区别?并列举卡片3中汉武帝“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措施。卡片1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娃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卡片2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