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练习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1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练习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2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练习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练习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4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练习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选择题1.(2023·辽宁铁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它(第一次世界大战)消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就像1815年的欧洲不同于1789年的欧洲一样。”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推进了战后的民主化进程B.给欧洲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C.改变了欧洲中心的国际格局D.使“和平主义”成为历史潮流2.(2023·河南安阳)20世纪20年代开始,文化悲观主义在西方盛行,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日益强调人类侵略行为的原始力量;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则以极其悲观的笔调叙述了西方文明是如何陷入危机和衰退的,诸如此类的文化作品在欧洲不胜枚举。这一文化现象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文明的日渐衰落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打击C.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3.(2023·广东汕尾)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美国发放高息债券,引起日本的反感;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这反映了一战后()A.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B.国际秩序并不稳定C.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D.日本挑战亚洲秩序4.(2023·江苏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某项政策时,列出了如下要点。该政策是()英法是主要的实施者和受益者具有浓厚的大国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依国际法的形式,貌似公正地避免了更大国际冲突A.绥靖政策 B.国家干预C.委任统治 D.自由放任5.(2023·河南安阳)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军元帅福煦在写给法国总理的信中说:“(华工)是非常好的劳工,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士兵,在炮弹的狂射之下,他们能保持很好的姿态,不退缩。”他意在称赞中国劳工()A.大都成为冲锋在前的战士B.有助于协约国对敌作战C.在一战中对法国贡献最大D.对战争胜利起关键作用6.(2023·江西新余)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据此可知,一战()A.唤醒了亚非国家的独立意识B.进一步增强了殖民者的力量C.促使列强和平解决殖民地问题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7.(2023·广东云浮)20世纪初,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竞相粉墨登场,其中最突出的是德国的泛日耳曼主义、法国的复仇主义、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这些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A.源于工业革命的发展B.加强了文化的碰撞C.启示了亚非民族抗争D.助推了一战的爆发8.(2023·广西期末)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有彼此竞争。法德因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德俄贸易摩擦不断,巴尔干地区俨然成为欧洲“火药桶”。这反映出()A.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企图B.欧洲两大敌对军事集团形成C.巴尔干地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D.贸易争端是欧洲矛盾的唯一焦点9.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但是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和其后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均未引发世界大战,直到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才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此分析较为合理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B.大战注定爆发于1914年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10.“签署《凡尔赛条约》,仅是巴黎和会内容的一部分。继《凡尔赛条约》之后,又签订了对其他战败国的一系列条约,包括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关系的进一步民主化,其积极意义表现在()A.用集体缔约的方式来消除国际之间的争端B.用全体一致的原则构建制止战争的机制C.用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力图解决国际间的矛盾D.用集体威胁的办法遏制企图发动侵略的国家11.“马恩河之战后,双方开始向沿海地带机动,但无任何战略意义,只是把战线延长到海边。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该战场形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用来说明()A.一战演变为持久战的原因B.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C.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D.同盟国不再推行任何机动战12.威廉二世的外交大臣比洛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这段话表明()A.德国成为容克贵族的国家B.德国为了摆脱危机奉行对外扩张政策C.德国为了利益而要在世界上争霸D.德国为实现欧洲的和平而努力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00年以后,德国国内越来越流行这样一种逻辑:预防性战争对于长期安全是必需的。首先是军界领导人一致认可这一观点,同时,随着德国在相对力量上达到顶峰的证据日益明显,文职领导层也开始接受需要这样一场全面战争的观点。……德国领导人认为,国家要想生存,必须要进行战争,并且早打比晚打好,而这场战争应由德国率先打响。——摘编自[美]戴尔·科普兰著《大战的起源》材料二不列颠民族总体上已意识到这个无可怀疑的事实,即德国计划以海军加强她无比强的陆军,到1920年,德国的海军将远远比英国目前拥有的舰队强大得多。……英国所有头脑清醒的人开始陷入深度忧虑。德国为什么要拥有这么庞大的海军?德国用海军与谁对抗与谁较量,除了我们外,她使用海军对付谁呢?一种日益沉重的感觉不再限于政治和外部圈子,人们已意识到普鲁士人居心不良,他们妒忌不列颠帝国的辉煌,一旦找到于我们不利的良机,他们会尽可能利用它。——摘编自[英]温斯顿·丘吉尔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德英两国关于战争的基本观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英两国关于战争的基本观点产生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选择题1.(2023·辽宁铁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它(第一次世界大战)消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就像1815年的欧洲不同于1789年的欧洲一样。”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推进了战后的民主化进程B.给欧洲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C.改变了欧洲中心的国际格局D.使“和平主义”成为历史潮流[解析]根据“它(第一次世界大战)消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可得出一战推翻了四个封建帝国,改变了欧洲中心的国际格局,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民主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损失巨大,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2.(2023·河南安阳)20世纪20年代开始,文化悲观主义在西方盛行,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日益强调人类侵略行为的原始力量;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则以极其悲观的笔调叙述了西方文明是如何陷入危机和衰退的,诸如此类的文化作品在欧洲不胜枚举。这一文化现象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文明的日渐衰落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打击C.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哲学对战争与危机的反思,主要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伤害,B项正确;工业文明的日渐衰落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1929—1933年发生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排除C项;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广东汕尾)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美国发放高息债券,引起日本的反感;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这反映了一战后()A.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B.国际秩序并不稳定C.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D.日本挑战亚洲秩序[解析]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时间是1923年、1924年,涉及美国、日本、英国,通读材料,大意是在讲一战后各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据所学知识,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并不稳定,各战胜国之间因为分赃不均,矛盾仍然存在,B项正确;材料和思想观念变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强调的是列强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不仅仅是在强调日本,排除D项。故选B项。4.(2023·江苏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某项政策时,列出了如下要点。该政策是()英法是主要的实施者和受益者具有浓厚的大国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依国际法的形式,貌似公正地避免了更大国际冲突A.绥靖政策 B.国家干预C.委任统治 D.自由放任[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战前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所属近东部分地区、德国所属非洲殖民地、德国所属西南非和太平洋诸岛,均由国际联盟委任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进行统治,它具有浓厚的大国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维护殖民统治出现了新的形式,即在国际联盟监督下、按国际法貌似公正地解决列强纠纷以避免更大国际冲突的形式,C项正确;国家干预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自由放任弊端而实行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排除B项;自由放任属于经济思想,不符合国际冲突,排除D项。故选C项。5.(2023·河南安阳)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军元帅福煦在写给法国总理的信中说:“(华工)是非常好的劳工,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士兵,在炮弹的狂射之下,他们能保持很好的姿态,不退缩。”他意在称赞中国劳工()A.大都成为冲锋在前的战士B.有助于协约国对敌作战C.在一战中对法国贡献最大D.对战争胜利起关键作用[解析]根据“(华工)是非常好的劳工,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士兵,在炮弹的狂射之下,他们能保持很好的姿态,不退缩”可得出中国华工的参战,为协约国作战提供了很好的保障,B项正确;华工不是士兵,排除A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最大,排除C项;关键作用有些夸大了,排除D项。故选B项。6.(2023·江西新余)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据此可知,一战()A.唤醒了亚非国家的独立意识B.进一步增强了殖民者的力量C.促使列强和平解决殖民地问题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解析]根据“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等信息可知,一战使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逐渐被唤醒,A项正确;一战打击了殖民者的力量,排除B项;一战并没有使列强和平解决殖民地问题,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在二战以后,排除D项。故选A项。7.(2023·广东云浮)20世纪初,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竞相粉墨登场,其中最突出的是德国的泛日耳曼主义、法国的复仇主义、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这些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A.源于工业革命的发展B.加强了文化的碰撞C.启示了亚非民族抗争D.助推了一战的爆发[解析]根据“其中最突出的是德国的泛日耳曼主义、法国的复仇主义、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可得出这些都是民粹主义的具体表现,激化了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矛盾,助推了一战的爆发,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中的这些民族主义思潮无关,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8.(2023·广西期末)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有彼此竞争。法德因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德俄贸易摩擦不断,巴尔干地区俨然成为欧洲“火药桶”。这反映出()A.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企图B.欧洲两大敌对军事集团形成C.巴尔干地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D.贸易争端是欧洲矛盾的唯一焦点[解析]材料体现了德国和英国、法国和德国以及德国和俄国之间的矛盾,这是一战爆发的背景,反映的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企图,A项正确;从材料描述中看不出欧洲两大敌对军事集团已经形成,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排除C项;材料提及了领土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9.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但是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和其后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均未引发世界大战,直到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才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此分析较为合理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B.大战注定爆发于1914年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解析】无论是“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还是萨拉热窝事件,都是大国侵略巴尔干半岛的行为,故当时机成熟时,这些行为就是大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故C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战争爆发是历史必然,故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只是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表象的分析,不能体现出萨拉热窝事件的根源,故排除。10.“签署《凡尔赛条约》,仅是巴黎和会内容的一部分。继《凡尔赛条约》之后,又签订了对其他战败国的一系列条约,包括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关系的进一步民主化,其积极意义表现在()A.用集体缔约的方式来消除国际之间的争端B.用全体一致的原则构建制止战争的机制C.用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力图解决国际间的矛盾D.用集体威胁的办法遏制企图发动侵略的国家【解析】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签署一系列的条约,规划了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所以其积极意义在于用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力图解决国际间的矛盾,故选C项。11.“马恩河之战后,双方开始向沿海地带机动,但无任何战略意义,只是把战线延长到海边。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该战场形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用来说明()A.一战演变为持久战的原因B.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C.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D.同盟国不再推行任何机动战【解析】“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排除B项;材料信息表明德国的速胜计划破产,转入阵地战,不能说明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同盟国以后是否推行机动战,排除D项。12.威廉二世的外交大臣比洛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这段话表明()A.德国成为容克贵族的国家B.德国为了摆脱危机奉行对外扩张政策C.德国为了利益而要在世界上争霸D.德国为实现欧洲的和平而努力【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德国经济已超过英法,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德国要重新瓜分世界领土,与各国争霸,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