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2023·广东适应性测试)鸦片战争之前,按国际惯例,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以缔约方或第三方的文本作为解决争议的准本。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却以英文文本为准,中法《天津条约》以法文文本为准。此后,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反映出清政府()A.丧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 B.逐步接受国际惯例C.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 D.坚守“天朝上国”观念2.(2023·八省联考预测卷)《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派人到上海与列强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列强放弃公使进京。清朝官员认为,“进京一节,万不能允”。这说明清政府()A.主张与外国人平等相待 B.竭力维护国家主权完整C.拒绝与外国的直接交往 D.仍然固守“天朝上国”尊严3.有学者指出:“古代的爱国一般与忠君相联系,而近代爱国却日益与叛君相连,由忠君爱国而抑君爱国而叛君爱国,是近代爱国思想迅速演变的轨迹。”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革命主导力量的嬗变 B.启蒙思想的逐渐传播C.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 D.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4.1840年8月15日,钦差大臣琦善给英方复函时,放弃“谕”“批”等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此式旋被仿效,成为中国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从12月3日开始,照会中“天朝”两字被悄悄取消,自后成为定例。上述变化()A.表明中英两国实现平等交往 B.反映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C.体现了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 D.折射出传统外交观念的转变5.1842年7月爆发的镇江保卫战被称为鸦片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清军最高指挥者副都统海龄英勇抵抗,后自尽殉国。道光帝下令“谥昭节,入祀昭忠祠”。而后言官却指出,海龄曾在英军到来前下令关闭城门,滥杀无辜逃难民众13人。这说明()A.忠君爱国成为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客观而全面C.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物的评价会相应变化D.评价历史人物应以其最大功绩为标准6.魏源十分欣赏英国“国中宗室大臣皆坐而议政”之风,在《圣武记》中多次赞誉清朝兴起初期八大王坐而议政之事,将两者等同视为传统“王道”政治的体现。据此可知,魏源()A.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广泛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C.推崇英国君主立宪制 D.从中国视角解读西方文化7.(2023·江苏适应性测试)魏源建议设立造船厂制造战船。他认为,“当缮舟舰,练水师”,在武举考试中增设水师一科,“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并且特别提出,出洋贸易的商船,经商家禀请,可派战舰护航,以保安全。魏源的构想()A.尚未突破“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B.强调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C.反映了洋务派专业人才的匮乏D.着眼于抵抗西方国家海上侵略8.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列强获得的这一权益是指()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C.协定关税 D.通商口岸传教权9.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 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10.据史料档案记载,1840年7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中,清军殉国的9名士兵的年龄从22岁至59岁不等,其中英军无伤亡。据此可知,清军()A.兵役体制落后 B.腐败问题较为严重C.军备废弛严重 D.武器装备悬殊较大11.《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清政府()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12.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认为林则徐禁烟、鸦片被焚和停止贸易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只要惩办林则徐,恢复贸易,中英关系就会自然恢复到战前状态。这表明道光帝()A.作出结束战争的正确决策 B.仍然缺乏国家主权意识C.逐渐接受近代外交原则 D.尚未认清中英冲突的实质二、非选择题8.(2023·八省联考预测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7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清军被打死9名士兵,档案中留下了他们个人情况的资料:士兵年龄身份家庭情况中营守兵林喜成年三十五岁鸟枪手母陈氏,妻李氏,子注左营守兵吴灿生年二十五岁鸟枪手妻傅氏,男顺意左营战兵吴观赏年四十三岁鸟枪手妻孙氏左营守兵王大猷年二十九岁鸟枪手母吴氏右营战兵邱明禧年三十九岁弓箭手祖母林氏,母刘氏,妻陈氏右营战兵张世泽年五十九岁鸟枪手母余氏,妻黄氏,男光灿前营战兵胡满才年四十七岁鸟枪手男印蓝后营战兵周瑞安年二十二岁鸟枪手继父厂,母徐氏,弟举后营战兵吴振胜年二十四岁藤牌手父俊,母林氏,兄词,弟贤材料二清军绿营、驻防八旗的士兵,分马兵、战兵、守兵三种,每月领取粮饷,其标准分别为0.3石、2两,0.3石、1.5两,0.3石、1两。材料三1838年,湖广总督林则徐称:“窃思人生日用饮食所需,在富侈者,固不能定其准数,若以食贫之人,当中熟之岁,大约每人有钱四五分,即可过一日,若一日有银一钱,则诸凡宽裕矣。”——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清代历史档案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鸦片战争时期的清朝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两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2023·广东适应性测试)鸦片战争之前,按国际惯例,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以缔约方或第三方的文本作为解决争议的准本。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却以英文文本为准,中法《天津条约》以法文文本为准。此后,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反映出清政府()A.丧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 B.逐步接受国际惯例C.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 D.坚守“天朝上国”观念[解析]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外文文本为准本,这有利于列强对条约条款进行曲解,使清政府丧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故选A项;根据题意可知,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不是国际惯例,排除B项;清政府是被迫接受了这一不平等现象,不是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理念,排除C项;以外文文本为准本明显不是坚守“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D项。2.(2023·八省联考预测卷)《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派人到上海与列强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列强放弃公使进京。清朝官员认为,“进京一节,万不能允”。这说明清政府()A.主张与外国人平等相待 B.竭力维护国家主权完整C.拒绝与外国的直接交往 D.仍然固守“天朝上国”尊严[解析]长期以来,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外国公使进京在清政府看来是不符合礼节的行为,外国公使进京会扫尽天朝颜面,因此千方百计加以拒绝,故选D项;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是平等对待外国人的做法,排除A项;这样做是为了颜面,“免除关税”说明不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排除B项;材料表明清政府已经开始和外国人直接交往了,排除C项。3.有学者指出:“古代的爱国一般与忠君相联系,而近代爱国却日益与叛君相连,由忠君爱国而抑君爱国而叛君爱国,是近代爱国思想迅速演变的轨迹。”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革命主导力量的嬗变 B.启蒙思想的逐渐传播C.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 D.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解析]根据“而近代的爱国却日益与叛君相连,由忠君爱国而抑君爱国而叛君爱国,是近代爱国思想迅速演变的轨迹”可得出近代爱国主义的背景是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与反侵略反封建的潮流是相伴的,而古代的中国社会并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两种爱国主义因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C项正确;革命主导力量的变化也是受社会性质的影响,排除A项;启蒙思想的影响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古代的封建王朝到后期也都腐败,因此排除D项。4.1840年8月15日,钦差大臣琦善给英方复函时,放弃“谕”“批”等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此式旋被仿效,成为中国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从12月3日开始,照会中“天朝”两字被悄悄取消,自后成为定例。上述变化()A.表明中英两国实现平等交往 B.反映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C.体现了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 D.折射出传统外交观念的转变[解析]清政府在与英国的外交活动中逐渐取消了带有明显尊卑色彩的词汇,说明传统的外交观念发生了转变,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外交词汇的转变是逐渐融入国际外交轨道的表现,不能反映出国家主权遭到破坏,B项排除;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并未主动向西方学习,排除C项。5.1842年7月爆发的镇江保卫战被称为鸦片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清军最高指挥者副都统海龄英勇抵抗,后自尽殉国。道光帝下令“谥昭节,入祀昭忠祠”。而后言官却指出,海龄曾在英军到来前下令关闭城门,滥杀无辜逃难民众13人。这说明()A.忠君爱国成为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客观而全面C.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物的评价会相应变化D.评价历史人物应以其最大功绩为标准[解析]据题意可知,海龄既是抗英斗争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是滥杀无辜民众的刽子手,由此可知,对待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全面,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故选B项;忠君爱国是封建时代人物评价的标准,不应该成为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排除A项;据题意可知,当时对海龄的评价是在同一时期,而非不同历史时期,排除C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客观全面,而不仅仅是以其最大功绩为准,排除D项。6.魏源十分欣赏英国“国中宗室大臣皆坐而议政”之风,在《圣武记》中多次赞誉清朝兴起初期八大王坐而议政之事,将两者等同视为传统“王道”政治的体现。据此可知,魏源()A.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广泛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C.推崇英国君主立宪制 D.从中国视角解读西方文化[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源将英国议会和清朝“八大王坐而议政”等同,都是传统“王道”政治的体现,体现魏源以中国视角解读西方文化,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反映魏源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故A项错误;仅凭材料内容,不足以证明魏源“广泛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将两者等同视为传统‘王道’政治的体现”可知,“推崇英国君主立宪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7.(2023·江苏适应性测试)魏源建议设立造船厂制造战船。他认为,“当缮舟舰,练水师”,在武举考试中增设水师一科,“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并且特别提出,出洋贸易的商船,经商家禀请,可派战舰护航,以保安全。魏源的构想()A.尚未突破“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B.强调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C.反映了洋务派专业人才的匮乏D.着眼于抵抗西方国家海上侵略[解析]依据题干“当缮舟舰,练水师”“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出洋贸易的商船,经商家禀请,可派战舰护航,以保安全”等信息可知,魏源已经具有初步的海权意识,着眼于抵抗西方国家海上侵略,维护中国的领海主权和海洋利益,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魏源仍然受到“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而是体现其具有务实的海权意识,A项排除;魏源的构想强调抵抗西方国家海上侵略、捍卫国家的领海主权和海洋利益,B项排除;魏源是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而洋务派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项排除。8.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列强获得的这一权益是指()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C.协定关税 D.通商口岸传教权【解析】材料“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体现的是“利益均沾”,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反映,故A项正确。9.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 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解析】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反映了魏源既有进步的主张,又有落后的“天朝上国”思想,体现了新旧杂糅的特点,故选B项。10.据史料档案记载,1840年7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中,清军殉国的9名士兵的年龄从22岁至59岁不等,其中英军无伤亡。据此可知,清军()A.兵役体制落后 B.腐败问题较为严重C.军备废弛严重 D.武器装备悬殊较大【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清军殉国士兵的年龄差距较大,这反映了清朝的兵役制度落后,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11.《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清政府()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解析】《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标志着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故A项错误;材料中“大清”等信息反映出清政府没有完全放弃华夷等级观念,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规定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故C项错误;材料“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出清政府改变了以传统夷夏观念处理对外交往的体制,故D项正确。12.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认为林则徐禁烟、鸦片被焚和停止贸易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只要惩办林则徐,恢复贸易,中英关系就会自然恢复到战前状态。这表明道光帝()A.作出结束战争的正确决策 B.仍然缺乏国家主权意识C.逐渐接受近代外交原则 D.尚未认清中英冲突的实质【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道光帝认为林则徐禁烟、鸦片被焚和停止贸易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这显然未认识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工业革命后英国需要原料和市场,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8.(2023·八省联考预测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7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清军被打死9名士兵,档案中留下了他们个人情况的资料:士兵年龄身份家庭情况中营守兵林喜成年三十五岁鸟枪手母陈氏,妻李氏,子注左营守兵吴灿生年二十五岁鸟枪手妻傅氏,男顺意左营战兵吴观赏年四十三岁鸟枪手妻孙氏左营守兵王大猷年二十九岁鸟枪手母吴氏右营战兵邱明禧年三十九岁弓箭手祖母林氏,母刘氏,妻陈氏右营战兵张世泽年五十九岁鸟枪手母余氏,妻黄氏,男光灿前营战兵胡满才年四十七岁鸟枪手男印蓝后营战兵周瑞安年二十二岁鸟枪手继父厂,母徐氏,弟举后营战兵吴振胜年二十四岁藤牌手父俊,母林氏,兄词,弟贤材料二清军绿营、驻防八旗的士兵,分马兵、战兵、守兵三种,每月领取粮饷,其标准分别为0.3石、2两,0.3石、1.5两,0.3石、1两。材料三1838年,湖广总督林则徐称:“窃思人生日用饮食所需,在富侈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