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期中学生发展素养监测活动七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A.约170万年 B.约70至20万年 C.约3万年 D.约1万年2.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阳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C.他因才能出众,被国君赏识,直接派到某县任职D.后来,他卖掉土地去参加科举考试并获得了功名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出现在()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25年4.旌旗猎猎,曹军挥师南下,孙刘联盟,隔江对峙,诈降火攻,曹操败走华容道。材料描述的这场战役发生在()A.公元2世纪初 B.公元2世纪末C.公元3世纪初 D.公元3世纪末5.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A.巨鹿之战 B.垓下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6.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A.商朝、北宋、元朝 B.东汉、西晋、隋朝C.商朝、隋朝、北宋 D.东汉、北宋、明朝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通史读经”,在经史策论和时务策论考试中,非引经据典无以论评历代政治得失。应试者如果对基本历史事实搞不清楚,就无法论古喻今。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考试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强化了思想文化专制C.推动了官员素养的提升 D.忽视了考试的实用性8.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此社会状况的出现得益于()A.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B.武则天的承前启后C.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D.宋太祖的重文轻武9.如图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10.杜甫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白居易的“春霄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描述的是同一个皇帝,这个皇帝是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武则天11.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松赞干布为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这一史实说明唐朝()A.民族关系和睦 B.社会风气开放C.经济文化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12.唐代音乐、舞蹈、雕塑吸收了波斯、天竺等外来艺术精华;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活动等也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惯影响。这些反映了当时()A.西北游牧民族文化成为主流 B.繁荣的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C.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 D.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自信13.在唐代,许多外国的科学技术和著作在中国传播。如在中国的印度天文学家瞿昙悉达编译的《九执历》、波斯学者李均的《海药本草》在唐朝广为流传,大秦(东罗马)的医术也为唐人熟知。这些现象表明唐代A.医学领先世界 B.对外政策开放C.交流促进创新 D.科技发展迟滞14.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属于唐代名家的一组是A.钟繇、胡昭 B.颜真卿、柳公权 C.王羲之、怀素 D.赵孟頫、欧阳询15.他被誉为“诗圣”,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其诗作有“诗史”之称。“他”是()A.屈原 B.杜甫 C.苏轼 D.陆游16.“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A.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B.隋朝灭亡C.唐朝由盛转衰 D.金与南宋对峙17.宋朝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路,“路”是当时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在“路”设立多个互不统属的机构,如转运司等,他们掌管财政等事务,共同治理州县。这种管理方式A.埋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 B.强化了宋朝的中央集权C.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18.宋真宗时,同品级武官见到文官要行礼,并且各地钱粮都由文官掌握并且直接监督武将。这表明当时()A.重文轻武 B.崇尚礼仪 C.门第观念淡化 D.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19.下表所示为从魏至北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朝代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6%15%4%17.2%24.5%46.1%A.主流思想的变更 B.社会经济的发展C.国家统一的实现 D.制度变革与创新20.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21.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小亮同学准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960年北宋建立”、“澶渊之盟”、“宋夏订立和约”、“1127年北宋灭亡”“宋金达成和议”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3.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人口区域分布状况,据此推断准确的是A.边疆地区获得开发 B.经济重心不断南移C.宋元科技成就显著 D.民间贸易十分活跃2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面是某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是人物主要事迹494年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统一女真各部,颁行女真文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把国号改为元,完成全国统一A.孝文帝、阿骨打、铁木真、忽必烈B.孝文帝、铁木真、阿骨打、忽必烈C.阿骨打、孝文帝、忽必烈、铁木真D.阿骨打、孝文帝、铁木真、忽必烈25.下列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政治制度完备 B.海外贸易发达C.农业技术进步 D.文学艺术繁荣26.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27.下列不同时期的形势(疆域)图体现出的趋势是()A.各民族间交融趋势受到阻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藩镇割据的局面在不断重现28.“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逻辑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隋唐实行科举制形成了人人平等的社会B文成公主入藏中央实现对西藏的行政管理C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导致地方藩镇割据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繁荣A.A B.B C.C D.D29.军功赫赫的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重视《资治通鉴》,专请儒士为他们讲解其中的治国之道,用蒙古语言写了《通鉴节要》作为教材。这说明A元世祖放弃武力征伐而实行文治 B.忽必烈善于借鉴历代治国之道C.忽必烈依《资治通鉴》管理政务 D.儒家思想元朝始终得到重用30.为下表选取一个名称,最恰当的是()相关史实影响宋代雕版印刷已经使用彩色套印技术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元代,木活字、铜活字印刷相继出现提高了印制效率,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元代发明火铳对欧洲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变革宋代应用人造磁针制成罗盘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为中国和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提供了技术条件A.宋元时期的科技 B.四大发明的传播C.古代的中外交流 D.影响世界的文化二、综合题(共3小题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宋两个朝代的文化在许多方面是相接续的,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继唐代之后又一个文化高峰。唐代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皇帝和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这个时期文明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在整合中创新。——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在中央机构革新上的具体措施?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息的弊端重现,宋代通过哪项政策确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材料二:忽必烈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60年即汗位,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于大都,在位期间,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摘编自《中国网》(2)材料二中的哪些措施体现忽必烈主导建立的元朝“新秩序”?(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唐宋元三朝的国家治理中能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32.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学览胜一: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者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材料二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据《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材料三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杭州在唐宋时期的发展盛况。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在宋代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请你概括一下马致远、贯云石、魏源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策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会计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学院《城乡空间分析与规划新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健康医学院《城市经济分析方法(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潍坊学院《创意文化产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山学院《幼儿保健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职业学院《景观设计快题表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屏县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确山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燃气与蒸汽联合循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自由飞翔之鸟》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专题09 乡村和城镇-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201-300题)
- 2025-2030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租赁合同(办公室)中文版英文版
- T-NKFA 015-2024 中小学午休课桌椅
- 2025春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
- Unit 9 Active learning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三册
- 2025上海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范本
- 城市道路养护雨季应对措施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走近大国工匠(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