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试题及答案(三)_第1页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三)_第2页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三)_第3页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三)_第4页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大棒与经济波折

经济扩张的功臣

尖峰直插九重天

平衡预算修正案

美的空调的海外拓展

美元疲软开辟的购物天堂

网络时代的金融创新

预测与展望

外币避险有新招

三份提案的困惑

财政大棒与经济波折

财政政策会如何影响总供给

与税收的变动一样,政府购买变动也会潜在地影响总供给。例如,政府以政府提供的公

路这类资本形式增加了支出。私人企业可以用公路来向顾客运送货物;公路量的增加提高了

企业的生产率,因此,当政府对公路支出更多时,它就增加了在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物

品与劳务的供给量,从而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但是,在长期中,这种对总供给的影响也

许比短期中更重要,因为政府修新公路并使之投入使用需要一段时间。

财政政策的另一种重要工具是赋税水平。当政府减税时,它就增加了家庭可以拿回家的

工资。家庭将把一部分额外的收入储蓄起来,但他们也要把•部分支出于消费品;由于减税

增加了消费支出,它也就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同样,增税压低了消费支出,并使总需求

曲线向左移动。

税收变动引起的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大小也要受乘数和挤出效应的影响;当政府减税并刺

激消费支出时.收入和利润增加,这就进•步刺激了;消费支出,这是乘数效应,同时,较

高的收入引起较高的货币需求,这又倾向于提高利率。较高的利率使借款成本更高,这就减

少了投资支出。这是挤出效应。根据乘数与挤出效应的大小,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可以大于或

小于引起它的税收变动。

除了乘数与挤出效应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税收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移动

的大小:家庭对税收变动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感觉。例如,假设政府宣布每个家庭减税10

00美元。在决定这1000美元中支出多少时,家庭必须问自己.这种额外的收入会持续

多长时间:如果家庭预计减税是持久的,他们将认为减税会大大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从而

大量增加他们的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减税将对总需求有重大影响:与此相比,如果家庭预

计税收变动是暂时的,他们将认为这不会增加他们多少收入,从而只增加少量支出。在这种

情况下,减税对总需求只有不大的影响。

暂时减税的一个极端例子是1992年宣布的减税,在这一年,乔治•布什总统面临

着无法消除的衰退和连任竞选。他对这种状况的反应是宣布减少联邦政府从工人工资支票中

扣除的所得税数量。但是,由于法定的所得税率并没有改变,所以,1992年少扣除每一

美元就意味着到1993年4月15日要多交一美元税。这时必须补足1992年的所得税

收人。因此,布什的“减税”实际上仅仅是一种来自政府的短期贷款。毫不奇怪,这种政策

对消费支出和总需求的影响是较小的。

当政府削减支出时,总需求将减少,这就会在短期内压低生产和就业。如果联邦储备想

防止财政政策的这种不利影响,它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扩大总需求。货币扩张会降低利

率,并刺激消费和投资支出。如果货币政策的反应是适当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共同变动可

以使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不受影响。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遵循的正是这种分析。他们知道,货币政策是总需求的重要

决定因素。他们也知道,还有另一些重要的决定因素,包括由总统和国会决定的财政政策。

因此,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以敏锐的目光注视着有关财政政策的争论。

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变动的这种反应是一种更一般现象的例子:用政策工具稳定总需

求,因此,稳定生产和就业。自从1946年的“就业法案”以来,经济稳定一直是美国政

策公开的目标。这个法案宣称,“促进充分就业和生产……是联邦政府•贯的政策和责任”。

实际上,政府确定自己对短期宏观经济状况负有责任。

就业法案有两种含义。第一,较为温和的含义是,政府应该避免成为经济波动的原因。

因此,大多数经济学家反对货币和财政政策大棒突然的变动,因为这种变动很可能会引起总

需求的波动。而且,当发生大的变动时,重要的是,货币与财政决策者要认识到这种变动,

并以其他行动作出反应。

就业法案第二种较有雄心的含义是政府应该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作出反应以便稳定

总需求。这个法案是在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后不久通过

的。《通论》一直是••本最有影响的经济学著作。在这本书中,凯恩斯强调了总需求在解释

短期经济波动中的关键作用。凯恩斯宣称,当总需求看来不足以维持充分就业水平的生产时,

政府应该积极地刺激总需求。

凯恩斯(及其许多追随者)认为,总需求的波动主要是因为无理性的悲观主义与乐观

主义情绪。他用动物本能这个词来指这些态度的任意变动,当悲观主义盛行时,家庭减少消

费支出,企业减少投资支出。结果是减少了总需求,减少了生产,并增加了失业。相反,当

乐观主义盛行时,家庭和企业增加支出。结果是增加了总需求,增加了生产,并有通货膨胀

的压力。要注意的是,这些态度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发的。

从原则上说,政府可以调整自己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来对这些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情绪

作出反应,从而稳定总需求。例如,当人们过分悲观时:美联储可以扩大货币供给;当人们

过分乐观时,美联储可以紧缩货币供给。前任美联储主席威廉•麦克钱斯尼•马丁非常简单

地描述了这种货币政策观点:”联邦储备的工作正是当宴会开始时把酒杯拿走」

白宫的凯恩斯主义者

1961年当一个记者问约翰•F.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他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

“为了刺激经济。难道你不记得你上的101号经济学了吗?”肯尼迪的政策实际上根据税

收分析,目的是要增加总需求,以刺激生产和就业。

在选择这种政策时,肯尼迪依靠了他的经济顾问小组。这个小组包括极为著名的经济

学家詹姆斯•托宾和罗伯特•索洛,他们以后都由于对经济学的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他

们在40年代作为学生都深入地研究过当时刚出版几年的凯恩斯的《通论》。当肯尼迪的顾问

提出减税时,他们把凯恩斯的思想付诸了实现。

虽然税收变动可以对总需求有重大的影响,但也有其他影响。特别是,通过改变人们

面临的激励,税收还会改变物品与劳务的供给。肯尼迪建议的一部分是投资税减免,它给投

资于新资本的企业减税。高投资不仅直接刺激了总需求,而且也增加了经济长期的生产能力。

因此,通过高总需求增加生产的短期目标与通过高总供给增加生产的长期目标是相对称的。

而且,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

时期。

自从1964年减税以来,决策者不时地主张把财政政策作为控制需求的工具。正如

我们在以前所讨论的,布什总统企图通过减少税收扣除来加快从衰退中复苏。同样,当克林

顿总统1993年入主白宫时,他的第一批建议之一就是增加政府支出的“一揽子刺激”。

他宣布的目的是帮助美国经济更快地从刚刚经历的衰退中复苏。但是,一揽子刺激最后遭到

了失败。许多议员(以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克林顿的建议太晚了,以至于对经济没有多大

帮助。止匕外,一般认为减少赤字鼓励长期经济增长比短期总需求扩张更重要。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应该避免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努力稳定经济。他们声称,这些

政策工具应该确定为实现长期目标,例如,迅速的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而且,应该让经

济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短期波动。虽然这些经济学家也承认在理论匕货币与财政政策可以稳

定经济,但他们怀疑在实际上是否可以这样做。

反对积极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主要论点是,这些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有相当长的时滞。

正如我们所说明的,货币政策通过改变利率,利率又影响投资支出而发生作用。但是,许多

企业提前作出投资计划。因此,一般认为货币政策变动对产量和就业发生相当大作用至少需

要6个月,而这些作用可以持续几年。稳定政策的批评者认为,由于这种时滞,美联储不应

该努力对经济进行微调。他们声称,美联储通常对变动的经济状况反应太晚,因此,结果是

引起了经济波动,而不是抑制了经济波动。

财政政策发生作用也有时滞,但与货币政策的时滞不同,财政政策的时滞主要是由于

政治过程:在美国,大多数政府支出与税收的变动必须经过参众两院的国会委员会,由这两

个立法机构通过并由总统签字。完成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几年。

到财政政策的变动得到通过并准备实施时,经济状况可能已经改变了。

货币与财政政策中的这些时滞之所以成为•个问题,部分是因为经济预测极不准确:

如果预测者可以提前一年正确地预期到经济状况,那么,货币和财政决策者就可以提前看到

在什么时候作出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尽管面临着时滞,也可以稳定经济。但是,实

际上衰退和萧条是在没有任何提前警告的情况下来临的。最好的决策者任何时候也只能在衰

退和萧条发生时对经济变动作出反应。

所有经济学家——无论是稳定政策的支持者还是批评者——都一致认为,政策实施的时

滞使政策作为短期稳定的工具作用不大。因此,如果决策者可以找到■■一种避免某些这类时滞

的方法,经济就会较为稳定。事实上他们找到了这种方法。自动稳定器是在经济进入衰退时

决策者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

最重要的自动稳定器是税制。当经济进入衰退时,政府所征收的税收量自发地减少了,

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税收都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个人所得税取决于家庭收入、工薪税取决于

工人的收入,而公司所得税取决于企业利润。山于收入、工薪和利润在衰退时都减少,所以,

政府的税收收入也减少丁。这种自动的减税刺激了总需求,从而降低了经济波动的程度。

政府支出也作为自动稳定器起作用。特别是,当经济进入衰退而工人被解雇时.,更多

的人申请失业保险津贴、福利津贴,和其他收入补助形式。这种政府支出的自动增加正好在

总需求不足以维持充分就业时刺激了总需求。实际上,当30年代最早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时,

支持这种政策的经济学家之所以支持,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它作为一种自动稳定器的力量。

美国经济中自动稳定器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完全防止衰退。但是,没有这些自动稳定器,

产量和就业的波动也许比现在要大。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经济学家反对一些政治家主张的要

求联邦政府总实现平衡预算的宪法修正案。当经济进人衰退时,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

政府预算向赤字发展。如果政府面临严格的平衡预算规则,政府就被迫寻求在衰退中增加税

收或削减支出的方法。换句话说,严格的平衡预算规则会取消我们现在税收与政府支出制度

中固有的自动稳定器。

大多数其他经济学家都对美联储近年来管理货币政策的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美联储的

官员非常成功地履行了他们降低通货膨胀的职责,而且他们是在没有打断自1991年开始

的经济扩张的情况下做到了这一点。

尽管有这样出色的记录,国会中仍有•些有影响的议员正计划引入一项立法,该立法

将会削弱联邦储备继续作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决策的能力。这项立法使国会和总统可以更多地

影响联邦储备的政策,使货币政策受到政治压力的影响。如果这个法案成为事实,更高通货

膨胀和周期性波功加剧的危险就变得大多了。

在实现过去5年来良好的经济业绩时,美联储不得不在1994年和最近几次提高利

率,也不得不拒绝政界放松货币以加快经济活动速度的要求。瞻望以后,明年经济可能是缓

慢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预见到国会议员也许还有白宫会催促美联储降低利率,以保

持经济增长的势头。但是,我们敢打赌,即使经济放慢,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在增加,而且将

迫使美联储在明年早些时候提高利率。

如果美联储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上升而提高利率,对美联储增加的政治压力会得到公众支

持。公众总是厌恶高利率的,因为这使得企业和家庭借债的成本更高,止匕外,高利率的目的

应该是放慢支出增长,以防止需求过热。这将遇到普遍的反对。这部分是因为好的经济政策

在短期中总是不受欢迎的,重要的是美联储应该避开短期的政治压力。

美联储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它要向国会报告,但不接受任何人的指令。货币政策和短

期利率是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0MC)决定的,该委员会由美联储的7位理事和12

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总裁组成。地区联邦储备银行总裁轮流享有投票权,但都参加讨论:

美联储行为独立性的关键在于这个体制内形成的任命方式。虽然7位联邦储备理事是

由总统任命并得到参院确认的,但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的每一位都是由地区联邦储

备银行理事会选出来的,并不用对华盛顿负责。这些地区联邦储备银行总裁通常要任职许多

年。他们通常是逐级升上来的联邦储备体系的长期雇员。而且,许多人都是在货币经济学方

面造诣颇深的专业经济学家。但是,无论他们的背景如何,他们不是政界任命的,也不是那

些选举出来的政治家的朋友。他们忠于稳健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宏观经济状况和银行体系

监管。

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最新一次挑战是要否定这些地区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对货币政策的

投票权。这个坏主意是由参议员西纳托尔•保罗•萨巴尼斯公开提出来的,他是参院银行委

员会一个有影响的民主党人,这意味着要把所有权力转交给联邦储备的7名理事。由于每两

年至少有名理事的任期结束,在白宫任职8年的总统就能任命大部分联邦储备的理事,从

而能控制货币政策。另一个坏主意是由众议员亨利・冈萨雷斯提出来的,他是国会银行委员

会关键的民主党人,这个主意要通过总统任命并由参院确认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总裁来剥夺

美联储的独立性。

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然意味着联邦储备政策的更加政治化。在一个开始变热的经济

中,人们都想抵制提高利率,这会引起通货膨胀加速的危险。在长期中,这就意味着利率多

变而整体经济更不稳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削弱联邦储备独立性的趋势正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相反。世

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像我们美联储这样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关键。美国向

相反的方向变动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问题

1、假设政府减少高速公路建设支出100亿美元。总需求曲线会如何移动?解释为什

么这种移动会大于100亿美元,解释这种移动为什么会小于100亿美元。

2、假设企业对未来变得悲观。总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动?如果美联储想稳定总需求,它

应如何改变货币供给?如果他这样做,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动?

#0

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1、当经济中存在大量的超额生产能力时,总需求的移动()。

A、转化为产出的变动

B、转化为价格的变动

C、对产出和价格都都没有影响

D、等量地作用于产出和价格

2、当经济中存在大量超额生产能力时I产出水平决定于:()

A、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交点

B、市场的短边,即总需求

C、产品市场的均衡

D、市场的短边,即总供给

#1

3、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

A、减去进口和出口

B、加上净出口

C、力口上进口减去出口

D、减去净出口

4、总支出曲线是相对于()来描绘总支出的。

A、利率

B、工资率

C、汇率

D、国民收入

#2

5、对于总支出曲线,以下哪种描述不正确的()o

A、当国民收入为零时,总支出为零

B、当总支出为零时,国民收入为正

C、当国民收入为零时,总支出为正

D、当总支出为零时,国民收入为零

6、对于总支出典线的描述,以下哪种正确?()

A、截距为负,斜率小于450线的斜率

B、截距为负,斜率大于45°线的斜率

C、整条线都与450线重合

D、截距为正,斜率小于45°线的斜率

#3

7、在收入•支出分中,假设总支出位于45°线以下,非计划的存货量是:()

A、正的,所以厂商降低价格

B、负的,所以厂商提高产量

C、正的,所以厂商降低产量

D、负的,所以厂商提高价格

8、在收入一支出分析中,假设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总支出增加1亿美元,均衡产出将增加:

()

A、超过1亿美元

B、多于或少于1亿美元,这取决于总支出曲线的斜率

C、少于1亿美元

D、1亿美元加上计划存货的变动

#4

9、总支出由四部分组成,以下哪一项不是这四部分之一?()

A、消费

B、储蓄

C、投资

D、净出口

10、决定消费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收入

B、投资

C、利率

D、净出口

#5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国民收入是由总合供给和总合需求所决定的。

#6

三、案例分析:

#7

#0

1、A

2、B

3、B

4、D

5>A、BD

6、D

7、C

8、A

9、B

10、A

#1

答:当总合需求小于总合供给时.,社会便出现需求不足的情况,产品价格因而下降,总

合供给便会减少,国民收入也随之减少。但当总合需求大于总合供给,即社会上供应不足时,

产品价格便上升,厂商会扩大生产量,暗加总全供给,最终使国民收入增加。当总合需求不

等于总合供给时,市场便会自动调节至均衡收入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2

财政大棒与经济波折

案例分析

在建立短期经济波动理论时,凯恩斯提出了流动偏好理论来解释利率的决定因素、根据

这种理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

物价水平上升增加了货币需求并提高了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由于利率代表借款的成

本,所以,较高的利率减少了投资,从而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

求曲线表现了物价水平与需求量之间这种负相关的关系。

决策者可以用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降低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的均

衡利率。因为较低的利率刺激投资支出,所以,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相反,货币供给减少

提高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的均衡利率,并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决策者还可以用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政府购买增加或减税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政

府购买减少或增税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当政府改变支出或税收时,所引起的总需求移动可能大于或小于财政变动。乘数效应倾

向于扩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挤出效应减少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由于货币和财政政策可以影响总需求,所以,政府有时用这些政策来努力稳定经济,经

济学家对政府应该如何积极地进行这种努力看法并不一致。根据积极稳定政策支持者的看

法,家庭和企业态度的改变使总需求移动;如果政府不作出反应,结果就是产量与就业不合

意而又不必要的波动。根据积极稳定政策批评者的看法,货币与财政政策发生作用都有相当

长的时滞,这种时滞使稳定经济的努力以不稳定为结束。

货币与财政政策的效应取决于时间长短。总需求对产量的影响只在短期中成立,在短期

中价格是粘性的。在长期中,产量由要素供给和技术决定。

#3

经济扩张的功臣

经济扩张的功臣

总需求曲线

物价水平与物品和劳务需求量之间这种负相关关系的原因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回忆一下GDP(Y)是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之和是

有用的:

Y=C+I+G+NX

这四个组成部分的每一部分都对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作出了贡献:假设政府支出是一个

固定的政策变量,但其他三个支出的组成部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取决于经济状况,

特别是取决于物价水平。因此,为了了解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我们必须考察物

价水平如何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

庇古的财富效应考虑你在钱包中和银行帐户上所持有的货币。这种货币的名义值

是固定的,但它的实际值并不固定。当物价下降时,这些美元更值钱了,因为这时可以用这

些钱买到更多物品与劳务。因此,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到更富裕。这又鼓励了更多的支

出。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经济学家阿瑟•庇古(1877-19

59)强调了这种财富效应,因此,这种效应有时称为庇古效应。

凯恩斯利率效应物价水于是货币需求量的•个决定因素:物价水平越低,家庭

为了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与劳务所需要持有的货币就越少。因此,当物价水平下降时,家庭

通过把一些钱借出去而努力减少货币持有量。例如,家庭会用它的超额货币去购买有利息的

债券。或者,家庭也许会把超额货币存入有利息的储蓄帐户,而银行将用这些资金进行更多

的贷款。在这两种情况下,由于家庭努力把自己的一些货币换为有利息的资产,所以,就使

利率下降。反过来,较低的利率又鼓励想为新工厂和设备投资的企业和想为新住房投资的家

庭借款。因此,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更多地支出于投资物品,从而增加了物

品与劳务的需求量。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强调了这

种利率效应,而且,它有时称为凯恩斯效应。

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正如我们刚刚讨论过的,美国的物价水平越低,美国的利

率就越低。因此,一些美国投资者通过在国外投资而寻求更高的收益。例如,当美国政府债

券的利率下降时,共同基金就会出卖美国政府债券,以购买德国政府债券。当共同基金转向

国外资产时,它就增加了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给。美元供给增加使美元相对于其他通货而贬

值。(这就是说,每美元购买的外国通货单位少了。)由于这种贬值,外国物品相对于国内物

品变得更昂贵,而且,这种相对价格变化增加了美国物

品与劳务的出口,并减少了美国物品与劳务的进口。因此,当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

率下降时,实际汇率贬值,而且,这种贬值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

需求量。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和马库斯•弗莱明强调了这种汇率效应。

总结因此,有三个不同而相关的原因说明了为什么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与劳

务需求量:(1)消费者感到更富了,这刺激了消费品的需求。(2)利率下降,这刺激了投

资品需求。(3)汇率贬值,这刺激了净出口需求。由于这三个原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

倾斜。

重要的是要记住,总需求曲线(和所有需求曲线一样)是在假设“其他条件相同”的情

况下画出来的。特别是,我们对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的三个解释都假设,货币供给是

固定的。这就是说,我们是在假设中货币是不变的情况下来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动如何影响对

物品与劳务

需求的:正如我们将要说明的,货币量的变动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现在只要记住对•个既定

的货币量所画出的总需求曲线就行了。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顷斜表明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量。但是,物

价水平之外的许多其他因素也影响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当这些其他因素中的一种变动时,

总需求曲线移动。

有许多使总需求移动的事件。下面是几个例子:

•美国人突然变得更关心为退休后的生活而储蓄,因此减少了他们的现期消费。由于在

任何一个既定物价水平时物品与劳务的需求减少了,总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电脑行业引进了运算速度更快的电脑,而且,许多企业决定投资于新电脑体系。由于

在任何一个既定物价水平时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多了,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国会决定,由于冷战结束,它将减少新武器系统的购买。由于在任何一个既定物价水

平时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少了,总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联邦储备通过印刷美元钞票并用直升飞机把它们撒到全国各地来扩大货币供给。在人

们捡到这些美元后,他们把其中一些花出去了,由于在任何一个既定物价水平时物品与劳务

的需求量更多了,总需求曲线右方移动。

在前两个例子中,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是由于消费者或企业支出计划的变动。在后两个

例子中,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是由于财政或货币政策的动。实际上,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有时产

生于私人行为,而有时产生于公共政策。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既定物价水平时企业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物

价水平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时间长短。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而在短期中,

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为了了解短期经济波动,以及经济短期行为如何与其长期行为不

一致,我们需要既考察长期总供给曲线,又考察短期总供给曲线。

为什么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

什么因素决定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呢?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供给

取决于它的资本与劳动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动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由于物

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实际GDP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换句

话说,经济的资本、劳动和技术决定了物品与劳务供给量,而且,无论物价水平如何变动,

供给量都是相同的。

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实际上只是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的一种运用。正如我们己经讨

论过的,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根据实际变量不取决于名义变量的假设。长期总供给曲线与这个

思想是一致的,因为它意味着产量(实际变量)不取决于物价水平(名义变量)。正如以前

所提到的,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研究许多年一个时期的经济时,这个原则很适用,但当

研究逐年的变动时,就不适用了。因此,只有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才是一条垂线。

你也许会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如果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线,而某种物品和劳务的供给

曲线会向右上方倾斜。原因是某种物品与劳务的供给取决于相对价格——这些物品与劳务和

经济中其他物品与劳务价格相比较的价格。例如,当冰激凌价格上升时,冰激凌生产者可以

从冻奶酪这类其他物品那里得到劳动、牛奶、巧克力和其他投入来增加其生产•与相此比,

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整体生产要受到资本、劳动和技术的限制。因此经济中所有物价同时上

升时,物品与劳务的总供给量没有变比。

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表明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所预期的物品与劳务量。这种生产水平

有时称为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但是,这些词有时会引起误解,因为在短期中产量可以

高于或低于这个水平。为了说得更准确一些,我们将把这种产量水平称为自然产量率。因为

它表明当失业为其自然率或正常率时经济生产多少。自然产量率是长期中经济所趋向的生产

水平。

经济中任何改变自然产量率的变动都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例如,经济资本存量

的增加提高了生产率,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结果,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相反,经济中资本存量减少降低了生产率,并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这就使长期总供

给曲线向左移动,许多因素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其中包括对储蓄的政策、投资、教育、技术

进步等等。只要这些因素中•种因素的变动改变了经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它就使长期

总供给曲线移动。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还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这就是说,如果说自然失、业率改变了,

经济的自然产量率也会改变,而且,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例如,如果国会提高了最低工资,

自然失业率就会上升,而且,在任何一种物价水平时经济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少了。结果,

长期总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相反,如果一项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鼓励了失业工人更努力地

寻找新工作,自然失业率就会下降,而且,长期总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

总之,长期总供给曲线仅仅提供了一种古典模型的新方法。任何一种增加实际GDP的

政策或事件现在都可以增加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并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同样,任

何一种减少实际GDP的政策或事件现在都可以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并使长期总供给

曲线向左移动。

为什么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虽然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可以用来描述长期中的经济,但这个模型的设计是为了分析

短期与这种长期趋势的背离。短期与长期的关键差别是总供给的状况。在短期中,总供给曲

线向右上方倾斜。这就是说,在•个一二年的时期中,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增加了物品

与劳务的供给量,而物价水平下降倾向于减少物品与劳务供给量。

什么因素引起物价水平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呢?宏观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种理论说明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向右上方倾斜。在每一种理论中,一种特殊的市场不完全性引起经济中供

给一方的短期状况与长期不同、虽然以下每一种理论在细节上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内容:

当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当

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水平时,产量就高于其自然率,当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产量就低于

其自然率。

新古典的错觉理论一种短期总供给曲线理论是以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和罗

伯特•卢卡斯的著作为基础的,这就是新古典错觉理论。根据这种理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

会暂时误导供给者对他们出售其产品的市场发生的变动的看法。由于这些短期的错觉,供给

者对物价水平的变动作出了反应,而这种反应引起了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为了说明这种理论的作用,假设物价总水平降到低于预期水平,当供给者看到他们产

品的价格下降时,他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他们的相对价格下降了:例如,种小麦的农民在

注意到他们作为消费者购买的许多物品价格之前先注意到小麦价格的下降。他们可能从这种

观察中推论出,生产小麦的报酬暂时是低的,而且他们的反应可能是减少他们所供给的小麦。

同样,工人在注意到他们购买的物品价格卜降之前先注意到他们的名义工资下降。他们会推

论出,工作的报酬暂时低了,并作出减少他们供给的劳动量的反应在这两种情况下,低物价

水平引起对相对价格的错觉,而且,这些错觉引起供给者对较低物价水平的反应是减少物品

与劳务的供给量。

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理论对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另•种解释根据

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根据凯恩斯和他许多追随者的看法,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

下方倾斜是因为名义工资调整缓慢或者说在短期中是“粘性的”。在某种程度上,名义工资

调整缓慢是由于工人和企业之间固定名义工资的长期合约,有时这种时期为3年。此外,这

种名义工资调整缓慢,也可能是由于影响工资确定并使工资在某一时期中变动缓慢的社会规

范和公正的概念。

为了说明粘性名义工资对总供给意味着什么,设想企业根据所预期的物价水平事先同

意向其工人支付某种名义工资。如果物价水平P降低于预期的水平而名义工资仍然在Y,那

么,实际工资W/P户就上升到企业计划支付的水平之上•由于工资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

部分,较高的工资意味着企业的实际成本增加了。企业对这些较高成本的反应是少雇佣劳动,

并生产较少的物品与劳务量。换句话说,由于工资不能根据物价水平迅速调整,较低的物价

水平就使就业与生产不利,这就引起企业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

理论(近年来,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第三种理论,这种理论称为新凯

恩斯主义理论)。正如刚才我们所讨论的,凯恩斯原来是强调名义工资在某一时期内调整缓

慢的。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家强调,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

这种价格的缓慢调整的产生,部分是因为调整价格有成本,即所谓的菜单成本。这些菜单成

本包括印刷和分发目录的成本和改变价格标签所需要的时间。由于这些成本,短期中价格和

工资可能都是粘性的。

为了说明粘性价格对总供给的含义,假设经济中每个企业都根据它所预期的经济状况事

先宣布了它的价格。在价格宣布之后,经济经历了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紧缩,这将降低长期

的物价总水平。虽然一些企业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动迅速降低了自己的价格,但还有一些企业

不想引起额外的菜单成本,因此暂时不调整价格。由于这些滞后企业价格如此之高,所以,

它们的销售减少了。销售减少又引起企业削减生产和就业。换句话说,由于并不是所有的价

格都根据变动的状况而迅速调整,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下降使一些企业价格高于合意水平,

而这些高于合意水平的价格压低了销售,并引起企业减少它们的生产的物品和劳务量。

因此,对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有三种不同的解释:(1)错觉;(2)粘性工资;

(3)粘性价格。经济学家们争论哪-种理论正确。但是,就本案例的目的而言,这些理论

的相似之处比差别更重要。所有这三个理论都表明,当物价水平背离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

产量就背离其自然率。

要注意的是,这三种短期总供给理论中的每一种都强调了一个可能只是暂时存在的问

题,无论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由于错觉、粘性工资或粘性价格,这些情况并不会持久

存在下去,最后,随着人们调整预期,错觉得到纠正,名义工资得到凋整,或者价格不再呆

滞。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而不是向右上方倾斜。

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

短期总供给曲线告诉我们短期中在任何一种物价水平时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许多使

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事件也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例如,当经济的资本存量增加,提

高了生产率时,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当最低工资增加,提高了自然

失业率时,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

但是,有一个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置的重要新变量:物价水平的顶期。在短期中,

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取决于错觉、粘性工资和粘性价格。但错觉、工资和价格都是根据物价

水平预期而确定的。例如,当人们预期物价水平高时,他们就倾向于把工资确定得高一些,

高工资倾向于增加企业的成本,而且,在任何一种实际物价水平时.,减少了企业供给的物品

与劳务量。因此,高预期的物价水平减少了物品与劳务供给量,并使短期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相反,低预期的物价水平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并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预期对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置的这种影响使经济的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重新致。在短期

中,预期是固定的,经济处于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在长期中,预期可以调

整,而且,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这种移动确保经济最终处于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的交点。

经济扩张应归功于消费者

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美国人慷慨地支出于住房、汽车、电冰箱和外出吃饭,这使得在一

月份时看来有停止危险的经济的扩张又得以持续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基本上没有理会

过分扩大支出的警示信号。

经济学家说,在公布的经济惊人强劲的数据中,消费者的无节制支出是主要力量。劳

工部估算,经济创造了239万个工作岗位,远远大于预期的平均水平,使这个月成为连续

第五个强有力的就业增加。现在的失业率为5.3%。是六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经济

增长如此迅速,以至于又开始担心通货膨胀。

在各个行业中,就业增加最大的是零售业,其中有将近一半是政府划归为餐饮的行业。

在汽车中间商、加油站、旅馆和出售建筑材料、园艺和家具的商店中,工作岗位的增加也是

强劲的。建筑业的就业增加了2.3万个,这部分反映了住房建设的持续上升力量。

但是,消费者这种无节制的支出方式能持续多长时间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而且,

是否要提高利率,以便使经济的加速不至于引起通货膨胀加剧,这对联邦储备的决策者们也

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已经积累了如此巨大的债务,以至于他们被迫在今年的其

它时间放慢支出,这会引起经济增长放慢。在今年第一季度信用卡逾期不能付款的情况已达

到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个人破产从1995年前3个月以来已达到了1

5%......

大多数经济学家还一致认为,今年支出迅速增加主要是由暂时的因素引起的——包括

低利率.退税高于预期水平,以及汽车制造商的回折——这些因素已经改变或不存在……

确定消费者支出过程中的•个无法预料的事是股票市场,股票市场使较多消费者感到可

以有持续的高涨。经济学家多年来一年来一直在解决股票市场投资的纸面获益能在多大程度

上引起消费者支出更多这个问题,而且,他们仍然没有得出一个•一致的答案。但是,他们说,

近年来的牛市——以及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通过退休金计划和共同基金投资于股票市场这事

实——给消费者更多地支出提供了某种刺激。

石油与经济

美国经济中一些最大的经济波动源于中东的产油地区。原油是生产许多物品与劳务的关

键投入,而且,世界大部分石油来自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其他中东国家。当某个事件(通

常起源于政治)减少了来自这个地区的原油供给时,世界石油价格上升。美国生产汽油、轮

胎和许多其他产品的企业会有成倍增加、结果是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这又引起滞胀,

第一起这种事件发生在70年代中期:有大量石油储藏的国家作为欧佩克成员走到了

一起。欧佩克是一个卡特尔个企图阻止竞争开减少生产以提高价格的卖者集团。而且,

石油价格的确大幅度上升从1973年到1975年,石油价格几乎翻了一番。世界石油进

口国都经历了同时出现的通货膨胀和衰退。在美国,按CPI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几十年来第

一次超过了10%。失业率从1973年的4.9%上升到1975年的8.5%。

在几年后几乎全相同的事又发生了。在70年代末期,欧佩克国家再一次限制石油的

供给以提高价格。从1978年到1981年,石油价格翻一番还多。结果又是滞胀。第一

次欧佩克事件之后通货膨胀一有平息,但现在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0%以上。失业从

1978年、

1979年的6%左右在几年后上升到10%左右。

世界石油市场也可以是总供给有利移动的来源。1986年欧佩克成员之间爆发了争

议。成员国违背限制石油生产的协议,在世界原油市场上,价格下降了一半左右。石油价格

的这种下降减少了美国企业的成本。这又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结果,美国经济经历了滞

胀的反面:产

量迅速增长,失业减少,而通货膨胀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近年来,世界石油市场一直是较为平静的。唯一的一次例外是1990年的一个短暂

时期,在海湾战争之前,当时石油价格暂时上升是出自人们对长期军事冲突会干扰石油生产

的担心。但近年的这种平静并不意味着美国不再需要担心石油价格。中东的政治麻烦(或者

欧佩克成员之

间的更多合作)总可以使石油价格更高;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的宏观经济结果很可能与70

年代的滞胀相似。

问题

1、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三个原因。

2、举出一个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事件的例子。这个事件如何使该曲线移动?

3、假设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突然当选增加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用总需求与总供给分

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0

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

1、消费函数将家庭消费与()相联系。

A、其储蓄

B、利率

C、支出

D、其收入

2、不决定于收入水平的那一部分消费是:()

A、基本消费

B、随意性的消费

C、自主性消费

D、固定消费

#1

3、随着消费函数的斜率(),边际消费倾向()。

A、变陡峭下降

B、变陡峭不变

C、变平缓不变

D、变陡峭上升

4、假设可支配收入增加50美元,消费支出增加45美元,那么边际消费倾向是:()

A、0.05

B、0.10

C、0.90

D、1.00

#2

5、假设当可支配收入等于20000美元时,消费等于18000美元。当可支配收入增加22000

美元时.,消费就增加到19200美元。那么,边际消费倾向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等于()。

A、0.90;0.10

B、0.87;0.13

C、0.60;0.40

D、0.40;0.60

6、设Y是家庭的可支配收入,C是其消费支出,S是其储蓄,MPC是其边际消费倾向,

MPS是其边际储蓄倾向。考查以下两个方程:

I、C+S=Y

II、MPC+MPS=1

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有:()。

A、I和H都不对

B、I总是错的,II总是对的

C、I总是对的,II总是错的

D、I和]I都是有时对有时错

#3

7、不存在政府的封闭经济中,假如投资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关系是(),总支出曲线的斜

率将()边际消费倾向。

A、随之变化而变化等于

B、不相关的大于

C、不相关的等于

D、随之变化而变化的无关

8、不存在政府封闭经济中,如果投资水平不随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总支出曲线将:()

A、平行于消费函数,并位于其上方

B、比消费函数平缓,并以上方与之相交

C、是水平的,并从上方与之相交

D、平行于消费函数,并位于其下方

#4

9、在收入一支出分析中,(),既定水平的投资量变化导致的均衡水平国民收入变化量越

大。

A、初始投资水平越大

B、总支出曲线越陡峭

C、初始国民收入水平越低

D、总支出曲线越平缓

10、假设在一不存在政府的封闭中,家庭将其任何收入增量的80%用于消费,在收入一

支出分析中,投资增加1亿美元,将引起均衡水平的国民产出变化。()

A、8000万美元

B、1亿美元

C、4亿美元

D、5亿美元

#5

二、简答题。

1、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经济学派对市场调整,充分就业和总合供需持有哪些不同的观

点?

#6

三、案例分析:

#7

#0

1、D

2、C

3、D

4、C

5、C

6、A、B、D

7、C

8、A

9、B

10、D

#1

答:、古典经济学派:

(1)市场调整:市场自身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能随时调整物价和工资(2)

充分就业:长期而言,各种资源都能得到最佳分配,社会最终也会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3)总合供需:总合需求的变化不能影响总产出,总供给量的增加才可增加产出;

二、凯恩斯经济学派:

(1)市场调整:物价和工资都缺乏调节的灵活性,纵然面对经济环境的改变,也

不可迅速调整;

(2)充分就业:这一派冒起时,社会正处于经济萧条状态,存在大量就业人口。

因此他们认为社会不是经常能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3)总合供需:在社会未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前,总合需求的变化会影响总产出。

#2

经济扩张的功臣

案例分析

1、经济短波模型是30年代大萧条的副产品。在这个时期,美国经济和世界上其他主

要国家经济经历了经济活动的严重衰退。在美国,从1929年到1933年,实际GDP

下降了30%,失业率从3%增加到25%。当时的经济学家和决策者对什么原因引起这种

事件感到困惑,并对应该如何对付这件事没有把握。

1936年,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一本名为《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的书,这本书企图解释一般意义上的短期经济波动和特殊意义上的大萧条。凯恩斯的主要观

点是,衰退和萧条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对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不足。凯恩斯长期以来一直

在批评古典经济理论,在发表《通论》前几年,凯恩斯对古典经济学写了下面一段话:

长期是对当前事务的误导。在长中,我们都死了。如果在暴风雨的季节,他们只能告

诉我们,暴风雨在长期中

过去,海洋必将平静,那么经济学家自己的任务就太过于容易而无用了。

凯恩斯的这段话是针对决策者和经济学家的。当世界经济受高失业之苦时,凯恩斯提

出了增加总需求的政策,包括政府的公共工程支出。

2、所有社会都经历过围绕长期趋势的短期经济波动。这些波动是无规律的.而且大体

上是无法预测的。当衰退发生时,实际GDP和收入、支出与生产的衡量指标都下降,而失

业增加,

经济学家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分析短期经济波动:根据这个模型,物品与劳务的产量

和物价总水平调整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

总需求曲线由于三个原因向右下方倾斜:第一,较低的物价水平增加了家庭货币持有量

的实际价值,这刺激了消费支出。第二,较低的价格减少了家庭需求的货币量;当家庭力图

把货币变为有利息的资产时,利率下降了,这刺激了投资支出。第三,当较低的物价水平降

低了利率时,在外汇市场上美元贬值,这刺激了净出口。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线。在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取决于经济的劳动、资本和技

术,但不取决于物价总水平。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有三种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根据新古典的错觉

理论,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下降使供给者错误地相信,他们的相对价格下降了,这就使它们

减少生产。根据凯恩斯主义粘性工资理论,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下降暂时增加了实际工资,

这使企业减少就业和生产。根据新凯恩斯主义枯性价格理论,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下降匣一

些企业价格暂时极高,这就减少了它们的销售,并使它们削减生产。

衰退的一个可能原因是总需求减少:当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时,短期中产量和物阶下降:

随着时间推移,当感觉、工资和物价进行了调整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经济在新的

低物价水平时恢复到其自然产量率。

衰退的第二个可能原因是总供给的不利变动。当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时,短期效应是产

量减少和物价上升——这种结合称为滞胀。随着时间推移,当感觉、工资和价格进行了调整

时,物价水平回到其原来的水平,而产量也恢复了。

#3

尖峰直插九重天

尖峰直插九重天

企业擂台

浙江尖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金华市水泥厂。1987年5

月组建以金华市水泥厂为龙头,有17家单位参加的浙江尖峰水泥集团。1988年集团对

核心层实行股份制改造,并于同年11月成立了浙江尖峰集团股价有限公司,后升格为省批

企业集团。1993年7月28日,公司社会公众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国

水泥行业的首家上市企业。

上市之后的尖峰集团公司,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慎重地选择了医药行业作为自

己产业升级的方向,逐步完成了由单纯制造行业的传统企业向新型高科技企业的转型。

至1999年底,尖峰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13.83亿元,净资产4.66亿元,股

本总额3亿元,年营业额6.5亿元,净利3400万元。

战略选择:水泥的屁股+鼠标的头脑

按照产业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企业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应当具有相当的产业吸引力,并且

必须与企业现有的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具备良好的战略关联。对照尖峰的现实,这确是一

个两难的选择。如果选择具有高附加值、能持续盈利的产业,则和低附加值的主营业务关系

甚远;如果继续投资与建材相关的产品,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尖峰产业结构低级化的现状。

尖峰决策层认真地研究了新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产业结构演进脉络,仔细分析了建材和

医药行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特点,认为一方面公司主营业务——水泥建材己进入高度成熟

期,增长机会已经明显减少,且受投负拉动十分明显相关产品同•市场行情,一荣俱荣,一

损俱损。另外,作为上市公司,尖峰也不应长期和中小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低水平竞争,

而应进入那些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较高的新兴产业,实现持续的发展。医药行业尽管存在较

高的技术、资金和人才壁垒,但作为上市公司的尖峰集团却有优势跨过这些壁垒。

于是,尖峰选定医药业作为新的增长方向,以传统水泥产业哺育新兴医药产业,以新

兴医药产业带动传统水泥产业,形成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结构互补,从而降低企业对外部因

素的依赖,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多元化经营四忌

一忌:实力不济,急干求成

一般说来,企业进入多元化经营应当具备一定条件。从企业外部看,原主业市场业已

饱和,潜力有限,或主业因规模过大已进入规模不经济状况,市场的变化或演绎给企业提供

了进入多元化领域的机会,而企业内部条件又能与这种机会相契合。从企业内部看,企业已

具备进入多元化领域的资金,技术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较强,企业领导人有驾驭多元化经营

战略实施过程的能力。

然而,我国的不少企业在自己的成长期,就雄心勃勃地进入多元化了。企业稍有点成

绩.手头有点儿钱,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无往不胜,于是“吃着碗里的,抢着锅里的”,

轰轰烈烈地搞起大型综合集团,结果力不从心,鞭长莫及;同时进入多个行业,急功近利,

拔苗助长,只会自食其果。所以,搞企业和做其他事情一样,不能脱离

实际,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量体裁衣。

二忌:贪大求全,资源配置过于分散

任何一个企业,哪怕是巨型企业.其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多元化经营必然导致企

业将有限的资源分散于每一发展的产业领域,从而使每个意欲发展的领域都难以得到充足的

资源支持,有时甚至无法维持在某一领域中的最低投资规模要求和最低投资要求。结果势必

在与相应的专业化经营的竞争对手较量中失去优势。正如美国著名管理理论家德鲁克所言,

一个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协调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决策延误就越多。

三忌:管理不善,协调发展受阻

美国著名教授约翰•科特发现,大企业发展初期常常是由一群目光远大且富有使命感的

人才在经营管理,随着规模变化,一些不甚了解企业发展方向、经营策略、企业文化和激励

机制的人员被选拔为各层次的经理,在他们掌握公司大权后,企业开始走向衰退。沈阳飞龙

集团总裁姜伟也痛陈过自己的失误:忽视现代化管理,管理规章不实不细。读来颇令人深思。

我国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转向正规化的科学管理方式,加大管

理力度。

四忌:主辅业不分,形成拳头产品难

一般地讲,企业在其主业上经营时间较长,已培养和发展了一定的核心能力,可以说

在该行业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而在其辅业,则往往因时间短、资源有限等原因还不可能形

成自己的优势。作为一般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均有限,在竞争中更应扬长避短,立足现

有的条件,专注于••两种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以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如果主辅不分,

将自食恶果。

保持核心能力才能吃到“馅饼”

浙江尖峰集团通过实施多样化经营战略,使自己由原来的一个单纯的水泥制造企业,

成为集科工贸为一体、以医药制造为主业的新型企业,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同步增长。

这为处理多样化经营战略与提高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多样化与专业化之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成为企业界讨论的热点。多样化战略

究竟是企业经营的“陷阱”还是“馅饼”?不同实践者持有不同的答案。其实,多样化经营

与企业竞争力二者之间,不是搞多样化是否能提高竞争力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走多元化道

路来提升竞争力。企业多样化经营战略必须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的前提之上:多样化必须有

利于巩固、保持和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不是相反。

因此,对企业来说,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界定企

业的规模和经营范围。但多样化经营也必然带来巨大的“代理”成本以及由于机构庞大、公

司内部信息传递速度减缓等问题引起的成本增加,盲目追求多样化经营的企业必将吞下自己

种下的苦果。

尖峰集团之所以能采取多样化经营战略获得成功,一是顺应外部环境变化而实施战略

变革;二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身的核心能力,在多样化经营的路子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使

企业经济效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外部环境看,至少有四个方面因素影响了尖峰集团多元

化战略的选择:

一是企业管理技术的进步。如企业II益重视提升核心能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

学习型组织、业务流程重组、生产作业管理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支撑的现代营销管理等方面

管理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企业对多样化经营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以期增加在管理和无形资

产上投资的收

益。事实上,尖峰集团的“水泥+鼠标”模式不仅夯实了传统产业,更重要的是为“反哺”

随后进入的医药行业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

二是迅速的技术变革。当前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生物基因技术等不仅加快了产品开

发速度,更重要的是在新领域内成长的机会倍增,向新的行业和企业提供先进技术来获得超

额利润的预期,刺激了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经营活动。尖峰逐步由水泥制造转向技术壁垒和投

资风险都高得多的医药制造业,通过加强技术开发水平和资本运营质量,终于获得了高回报。

三是为知识员工和经理人员支付的高额固定费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管理

技术、技术变革的速度大大加快,加剧了企业经营的复杂性,企业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必须

保持相当数量的知识员工和经理人员,规模经济的收益更多地取决于对管理组织和技术进行

的投资,而不

是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投资。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固定费用。而小规模的企业要引入管

理和或技术上的优秀人才往往是困难的。充分利用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的作用,使企业产生

了多样化的激励。尖峰在跨人多样化经营之初,对于实体投资十分谨慎.而将大部分资金用

于建立自己

的研发队伍和经营管理队伍,这对后来集团义无反顾地挺进科工贸等广泛领域起了重要的推

动作用。

四是股票市场运作强化了企业通过外部收购进行多样化的因素。资料表明,收益和股

息被认识到具有增长潜力的股票价格,要比收益和股息预期增长很少或者没有增长的股票高

得多,这就是所谓成长股的概念。一般来说,成长股的股票价格的增长率,要比该时期收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