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新疆昌吉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新疆昌吉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新疆昌吉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新疆昌吉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新疆昌吉州高中学联体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测高一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题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卷Ⅰ(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商君书·垦令》中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由此可以看出商鞅意图()A.加大赋税征收以增加国家收入 B.分化社会阶层以稳定统治秩序C.抑制工商业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D.增强农商竞争以推动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国(中国)。根据材料“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可知,商鞅认为,加重商业交易的赋税,农民会讨厌从商,商人也会疑虑懈怠。农民讨厌从商,商人疑虑懈怠,那么土地一定会得到开垦,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重农抑商,而非增加国家收入,排除A项;材料没有描述分化社会阶层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重农抑商,而非增强农商竞争,排除D项。故选C项。2.“天朝上国”的惰性太强大了,失败很快成为过去,刚刚醒来的雄狮打了个哈欠又睡着了。中国辜负了林则徐、魏源的一片苦心。这表明()A.清政府的腐朽是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B.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阻碍中国向西方学习C.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海国图志》启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失败很快成为过去,刚刚醒来的雄狮打了个哈欠又睡着了”可知,“刚刚醒来又睡着”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说明传统文化严重阻碍着中国向西方的学习,B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其次“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魏源的《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拜谒中山(孙中山)陵”现象在国民党的政治生活中经常出现,如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获胜要谒陵,宁粤和议共赴国难要谒陵,召开五中全会以示团结要谒陵,西安事变归来要谒陵。国民党的做法意在()A.崇拜和尊敬孙中山先生 B.宣示合法地位,巩固统治地位C.加强国民党党内的团结 D.认可和践行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拜谒中山(孙中山)陵’现象在国民党的政治生活中经常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谒陵主要是为了宣示国民党秉承三民主义,借助孙中山的地位和威望巩固统治,B项正确;崇拜和尊敬孙中山先生是表象,主要目的是借助孙中山先生的威望和地位来维护统治,排除A项;加强国民党党内的团结只是目的之一,最终是为了维护统治,排除C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三民主义并未得到真正的践行,排除D项。故选B项。4.古代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在西亚地区创立了多个“世界之最”:最早的城市、最古老的文字、最早的成文法典等。这一文明出现于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答案〗B〖解析〗最早的城市是苏尔、最古老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最早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都出现在两河流域,B正确,A、C、D与题干限定不符,排除。5.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执政后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巩固和强化了专制政权。文中的“他”是A亚历山大 B.查士丁尼 C.穆罕默德 D.伊凡四世〖答案〗D〖解析〗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沙皇,其在位时期,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巩固和强化了专制政权,D正确;亚历山大是马其顿君王,排除A;查士丁尼是罗马皇帝,排除B;穆罕默德不是沙皇,排除C。6.恩格斯在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曾说:“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传播,并且在工业中加以利用”,不仅“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清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恩格斯在此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A.几乎在主要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B.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C.各国因条件不同进程各具特色 D.逐步出现技术进步的制度化〖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特点是”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第二次工业革时期。根据题干材料“电的应用……使一切形式的能……互相传播,并且在工业中加以利用”“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可知,恩格斯指出,电力技术运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排除A项;各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差异性并未在材料中体现,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科技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而非技术进步的制度化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7.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说:“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材料体现了亚当·斯密怎样的经济思想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垄断主义 D.凯恩斯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可知,反映的是亚当·斯密在公正平等下的经济自由,即自由主义思想,故选B项;ACD等政策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8.“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在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奴役下被压迫民族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一战后,协约国声称用“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国际问题,但实际上却经常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违反这一原则。其中最明显违反这一原则的表现是A.允许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B.确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独立C.将中国山东的权益委托给日本统治D.同意犹太人回中东建立以色列国家〖答案〗C〖解析〗“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在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奴役下的被压迫民族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一战后协约国把中国(还是战胜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经营,明显是大国强权政治,没有遵守这一原则,选择C;其它选项符合“民族自决”原则,排除ABD。9.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Plan)。下列阐释正确的是A.该漫画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B.该漫画没有史料价值C.表明冷战对峙产生了恶果 D.揭示欧洲发生了分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代表欧洲的人抓住马歇尔计划的绳索攀援而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这幅漫画体现了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认为马歇尔计划是帮助欧洲经济复兴的计划,对欧洲是有好处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所以A正确;漫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具备史料价值,所以B错误;材料体现了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没有涉及冷战对峙,所以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分裂,所以D错误。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迅速崛起,西欧列强和日本丧失了过去在国际体系中的显赫地位,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日渐活跃,中国则为战后的世界秩序增添了一大变数。这说明A.两极对峙格局即将出现 B.和平与发展成时代主题C.强权政治已一去不复返 D.国际体系出现结构性变化〖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冲击了国际体系的稳定性,世界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摇摇欲坠,中国战后的道路选择也影响着世界秩序,这说明国际体系出现结构性变化,D项正确;A项不能完全体现材料信息,排除;B项出现于美苏争霸退潮、民族独立国家大量出现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二战结束后展开全球争霸,强权政治依旧存在,C项错误。11.11—13世纪,伴随着十字军东征,许多阿拉伯文著作被翻译成拉丁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等,欧洲由此重新发现了大量希腊学术著作,掀起一个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由此可见,古代阿拉伯文化()A.民族特色十分明显 B.是希腊文明的源头C.影响欧洲思想解放 D.呈现出西化的趋势〖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13世纪(世界)。根据“11~13世纪……欧洲由此重新发现了大量希腊学术著作,掀起一个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可知,材料反映出古代阿拉伯文化保存了大量古希腊文化的内容,传承了古希腊文化,这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条件,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阿拉伯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色,排除A项;阿拉伯不是希腊文明的源头,表述有误,排除B项;材料说明古代阿拉伯文化保存了大量古希腊文化的内容,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条件,无法体现阿拉伯文化的西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12.进入21世纪以来,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这表明当今世界.A.霸权主义占主导地位 B.和平发展面临挑战C.恐怖主义是最大威胁 D.战争和动荡是主流〖答案〗B〖解析〗材料“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体现的是和平与发展受到挑战,B正确;材料涉及的不光是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AC排除;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D排除。故选B。13.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C.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答案〗A〖解析〗政府加大公共事业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建立国际金融组织等都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由此可知反映出的理念是加大宏观调控和国际协调,A项正确;“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B项;“从根本上”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材料的举措反映的是加强政府干预,而非减少,排除D项。故选A项。14.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政权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有些人公开宣称:“人进得了城市,却管不了城市。他们打天下能得90分,而治理经济却要得0分。”人民政府与投机商人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战役,打击了投机商人。该“战役”是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 D.“稳定物价之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与投机商人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战役,打击了投机商人”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初期,为了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人民政府进行了“稳定物价之战”,取得了良好效果,故选D;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均是发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军事战争,故排除ABC。15.古希腊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下图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示意图,其中①处为()A.议事会 B.长老会 C.执政官 D.元老院〖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据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公民中抽签产生”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在古希腊被视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毕会期间的日常管理机构,A项正确;根据所学,在古代希腊的国家机构中没有长老会,排除B项;执政官古代希腊不是一个固定的国家权力机构,排除C项;在古代希腊的政治结构中,没有元老院这一机构,它是古代罗马的国家机构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16.1978年至1988年间,中国农村每100户农民就有75户盖了新房,人均住房面积由8平方米增加到17平方米。促成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做出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策,这一决策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从而促进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A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和“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中政府部门中的行政人员,公共部门的就业人数和国家公务员,企业中的中间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及其它领域的普通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大幅增加。这导致A.“中间阶层"扩大 B.“福利国家”建成C.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D.民权运动不断高涨〖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企业和政府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属于社会中的“中间阶层”,其人数增加必然会导致“中间阶层”扩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A正确;材料与福利国家无关,B排除;是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C属于因果关系颠倒,排除;材料与民权运动无关,D排除。故选A。18.如图为某学生整理的一幅知识结构图,该图反映的是()A.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B.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C.美苏的斗争与合作 D.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通过观察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美苏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美苏均势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划分的势力范围,不能反映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排除A项;美苏间的“合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显示美苏以外影响世界平衡的政治、经济势力,不能说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19.“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首歌曲所体现的历史事件是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C.三线建设 D.改革开放〖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歌词是《我的祖国》这首歌的内容,与电影《上甘岭》有关,而上甘岭战役属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内容,A项正确;综合以上分析,BCD项与材料中的抗美援朝战争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20.2017年,全球最贫困人口38亿人(占全球人口的一半)的财富额才能同全球最有钱的42位富豪相当,到2018年,这一比例的鸿沟创历史新高,大约为38亿人比26人。这说明A.当今世界主题发生根本变化 B.世界经济的增长动力不足C.世界贫富不均现象日益严重 D.经济全球化趋势遭遇挫折〖答案〗C〖解析〗根据“全球最贫困人口38亿人(约占全球人口的一半)的财富额才能同全球最有钱的42位富豪相当”“38亿人比26人”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世界贫富不均现象日益严重,故C选项正确;当今世界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故排除A选项;材料涉及贫富的差距,而没有体现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排除B选项;材料与全球化趋势的受阻无关,排除D选项。21.“如果说启蒙哲人是一个家族的话,那么这是个喧嚣的家族。他们是战友,而且常常有深厚的私人友谊,但是,除了以推动共同的事业为最大乐事外,其次就是以批判战友为乐事了。”下列主张能体现启蒙哲人“共同的事业”追求的是A.君主立宪 B.自由平等 C.直接民主 D.自由竞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如果说启蒙哲人是一个家族的话,那么这是个喧嚣的家族。他们是战友,而且常常有深厚的私人友谊,但是,除了以推动共同的事业为最大乐事外,其次就是以批判战友为乐事了”,可知,启蒙哲人指的是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既有共同的追求,又相互批判。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都主张“自由平等”,故B项正确;伏尔泰、孟德斯鸠主张君主立宪制,而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所以“君主立宪”不是启蒙哲人“共同的事业”追求,故A项错误;“直接民主”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自由竞争”不是启蒙哲人“共同的事业”追求,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而卢梭等人未提出自由竞争思想,故D项错误。22.“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但到了1916年,人们开始怀疑,认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材料中人们对战争看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残酷 B.不满于统治阶级的虚伪宣传C.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失望 D.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人们对一战的态度由兴奋和刺激转变为悲观和失望,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残酷,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23.1946年,英格兰银行实行国有化,开始了英国国有化的进程。两年时间里,英国煤矿、民航、铁路、公路、煤气、钢铁、电力等部门相继完成国有化。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英国()A.扩大了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B.经济公有化特色明显C.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D.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46年二战后初期的英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二战后初期,英国政府实行国有化政策。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即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实行国有化是其中的一种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D项正确;福利政策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社会矛盾,对低收入阶层群体的帮助,与国有化政策无关,排除A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而不是经济公有化,排除B项;“根本性变革”说法错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干预经济的措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仍然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24.美国学者内森·加德尔斯指出:西方民主制度屈服于“即时新闻”和“一人一票”的“短期暴政”,民主受制于单纯选票竞争。据此可知,他认为西方民主制度()A.缺乏持续稳定的政治动力 B.导致民粹主义泛滥C.能够保障民众的选举权利 D.体现天赋人权理念〖答案〗A〖解析〗根据“屈服于‘即时新闻’和‘一人一票’的“短期暴政”,民主受制于单纯选票竞争”可知该学者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受社会舆论和票选制度影响较大,在执政上不能形成长期效应,即缺乏持续稳定的政治动力,A项正确;西方民主制度无法形成长期效应不代表民粹主义泛滥,排除B项;材料内容的主旨并不是他认为能够保障民众的选举权利,没有体现天赋人权理念,排除CD项。故选A项。25.据2022年两会期间消息,我国先后向150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检测设备等防疫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疫苗。据此可知我国()A.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B.外交政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C.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D.外交理念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我国先后向150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检测设备等防疫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疫苗”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些行为都是我国彰显大国的责任具体体现,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只是帮助他国或其他地区的行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评价,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中国行为的大国担当,而未体现全球治理体系具体是怎样改的革,排除C项。故选D项。卷Ⅱ(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这些制度都较好地适应了隋及唐初的社会现实,在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而在中国明清时期,由于传统的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三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唐朝前期走向强盛的政治、经济制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社会危机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中国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主要因素。〖答案〗(1)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2)制度落后(仍然处于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强化(发展到顶峰);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束缚;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统治者严密控制思想文化(八股取士制度、文字狱)。(3)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恢复与发展;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解析〗【小问1】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前期(中国)。据材料“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是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经济上是租庸调制。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由于传统的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得出制度落后(仍然处于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强化(发展到顶峰);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束缚;据材料“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得出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从思想文化专制分析,得出统治者严密控制思想文化(八股取士制度、文字狱)。【小问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史(中国)。从改革开放角度分析,得出改革开放的实行;从市场经济体制分析,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从理论创新分析,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从民主法制角度分析,得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恢复与发展;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得出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据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等(1)依据材料一,指出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概括其主要的优势条件。(2)结合所学,指出促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主要历史大事有哪些。材料二随着哥伦布远航美洲,印度洋、太平洋这些远离欧洲人的水域到16世纪成了欧洲人从事殖民和贸易活动的舞台。中国和欧洲是新的世界贸易的两个终端,由这个时代两条最主要的商业航线连接着。绕好望角而来的葡萄牙人在16世纪初到达中国,西方国家与中国贸易多经好望角跨越印度洋从西而来。经南美跨越太平洋而来的西班牙人也接踵而至,开通了太平洋丝绸之路。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大帆船,来往于墨西哥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到白银,用来交换中国丰富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等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方。太平洋丝绸之路的贸易利润惊人,但却控制在西班牙人手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的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格局的演变趋势。材料三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成功经验。〖答案〗(1)亚洲(中国);经济总量大,出口的商品品种丰富(2)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3)①地区性贸易发展为世界性贸易;②欧洲开始主导世界贸易格局;③中国丧失世界贸易主动权;④阿拉伯商人丧失传统的印度洋贸易优势。(答中3点)(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国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3到18世纪世界。第一小问,由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可知,居优势地位的是亚洲地区。第二小问,由材料“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可知,亚洲经济总量大,出口的商品品种丰富【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6-19世纪欧洲。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对东西方贸易格局的改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小问3】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根据材料“太平洋丝绸之路的贸易利润惊人,但却控制在西班牙人手中。”可知,中国丧失世界贸易主动权;根据材料“绕好望角而来的葡萄牙人在16世纪初到达中国,西方国家与中国贸易多经好望角跨越印度洋从西而来。经南美跨越太平洋而来的西班牙人也接踵而至,开通了太平洋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商人丧失传统的印度洋贸易优势;地区性贸易发展为世界性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促使欧洲开始主导世界贸易格局。

【小问4】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据所学可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国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2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宣言》,同年,经国王和女王共同签署生效,称《权利法案》1694年,议会又通过《三年法業》,规定议会至少3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不得超过3年。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1707年,议会通过《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新体后,就是失去了议员资格。——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以上四个法律规定都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利?材料二美国权力结构示意图(2)依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中规定了哪些建立政府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美殖民地从争取独立到确立民主政体过程中,都受到了哪些启蒙思想的影响?〖答案〗(1)限制:《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立法权;《三年法案》使国王不能停止召开议会;《王位继承法》对国王结婚和王位维承进行监督;《任职法案》限制国王拉拢议员或在议员中培植亲信。(2)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或分权与制衡原则、联邦制原则。思想: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理性思想、法治思等。〖解析〗(1)限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立法权;根据材料“议会又通过《三年法業》,规定议会至少3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不得超过3年”可知,《三年法案》使国王不能停止召开议会;根据材料“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可知,《王位继承法》对国王结婚和王位维承进行监督;根据材料“1707年,议会通过《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新体后,就是失去了议员黄格”可知,《任职法案》限制国王拉拢议员或在议员中培植亲信。(2)原则:根据示意图可以看出,1787年宪法中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或分权与制衡原则;根据示意图中的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可知,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到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理性思想、法治思等影响。新疆昌吉州高中学联体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测高一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题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卷Ⅰ(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商君书·垦令》中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由此可以看出商鞅意图()A.加大赋税征收以增加国家收入 B.分化社会阶层以稳定统治秩序C.抑制工商业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D.增强农商竞争以推动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国(中国)。根据材料“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可知,商鞅认为,加重商业交易的赋税,农民会讨厌从商,商人也会疑虑懈怠。农民讨厌从商,商人疑虑懈怠,那么土地一定会得到开垦,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重农抑商,而非增加国家收入,排除A项;材料没有描述分化社会阶层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重农抑商,而非增强农商竞争,排除D项。故选C项。2.“天朝上国”的惰性太强大了,失败很快成为过去,刚刚醒来的雄狮打了个哈欠又睡着了。中国辜负了林则徐、魏源的一片苦心。这表明()A.清政府的腐朽是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B.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阻碍中国向西方学习C.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海国图志》启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失败很快成为过去,刚刚醒来的雄狮打了个哈欠又睡着了”可知,“刚刚醒来又睡着”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说明传统文化严重阻碍着中国向西方的学习,B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其次“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魏源的《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拜谒中山(孙中山)陵”现象在国民党的政治生活中经常出现,如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获胜要谒陵,宁粤和议共赴国难要谒陵,召开五中全会以示团结要谒陵,西安事变归来要谒陵。国民党的做法意在()A.崇拜和尊敬孙中山先生 B.宣示合法地位,巩固统治地位C.加强国民党党内的团结 D.认可和践行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拜谒中山(孙中山)陵’现象在国民党的政治生活中经常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谒陵主要是为了宣示国民党秉承三民主义,借助孙中山的地位和威望巩固统治,B项正确;崇拜和尊敬孙中山先生是表象,主要目的是借助孙中山先生的威望和地位来维护统治,排除A项;加强国民党党内的团结只是目的之一,最终是为了维护统治,排除C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三民主义并未得到真正的践行,排除D项。故选B项。4.古代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在西亚地区创立了多个“世界之最”:最早的城市、最古老的文字、最早的成文法典等。这一文明出现于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答案〗B〖解析〗最早的城市是苏尔、最古老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最早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都出现在两河流域,B正确,A、C、D与题干限定不符,排除。5.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执政后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巩固和强化了专制政权。文中的“他”是A亚历山大 B.查士丁尼 C.穆罕默德 D.伊凡四世〖答案〗D〖解析〗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沙皇,其在位时期,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巩固和强化了专制政权,D正确;亚历山大是马其顿君王,排除A;查士丁尼是罗马皇帝,排除B;穆罕默德不是沙皇,排除C。6.恩格斯在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曾说:“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传播,并且在工业中加以利用”,不仅“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清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恩格斯在此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A.几乎在主要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B.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C.各国因条件不同进程各具特色 D.逐步出现技术进步的制度化〖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特点是”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第二次工业革时期。根据题干材料“电的应用……使一切形式的能……互相传播,并且在工业中加以利用”“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可知,恩格斯指出,电力技术运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排除A项;各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差异性并未在材料中体现,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科技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而非技术进步的制度化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7.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说:“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材料体现了亚当·斯密怎样的经济思想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垄断主义 D.凯恩斯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可知,反映的是亚当·斯密在公正平等下的经济自由,即自由主义思想,故选B项;ACD等政策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8.“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在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奴役下被压迫民族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一战后,协约国声称用“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国际问题,但实际上却经常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违反这一原则。其中最明显违反这一原则的表现是A.允许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B.确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独立C.将中国山东的权益委托给日本统治D.同意犹太人回中东建立以色列国家〖答案〗C〖解析〗“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在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奴役下的被压迫民族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一战后协约国把中国(还是战胜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经营,明显是大国强权政治,没有遵守这一原则,选择C;其它选项符合“民族自决”原则,排除ABD。9.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Plan)。下列阐释正确的是A.该漫画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B.该漫画没有史料价值C.表明冷战对峙产生了恶果 D.揭示欧洲发生了分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代表欧洲的人抓住马歇尔计划的绳索攀援而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这幅漫画体现了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认为马歇尔计划是帮助欧洲经济复兴的计划,对欧洲是有好处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所以A正确;漫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具备史料价值,所以B错误;材料体现了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没有涉及冷战对峙,所以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分裂,所以D错误。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迅速崛起,西欧列强和日本丧失了过去在国际体系中的显赫地位,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日渐活跃,中国则为战后的世界秩序增添了一大变数。这说明A.两极对峙格局即将出现 B.和平与发展成时代主题C.强权政治已一去不复返 D.国际体系出现结构性变化〖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冲击了国际体系的稳定性,世界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摇摇欲坠,中国战后的道路选择也影响着世界秩序,这说明国际体系出现结构性变化,D项正确;A项不能完全体现材料信息,排除;B项出现于美苏争霸退潮、民族独立国家大量出现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二战结束后展开全球争霸,强权政治依旧存在,C项错误。11.11—13世纪,伴随着十字军东征,许多阿拉伯文著作被翻译成拉丁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等,欧洲由此重新发现了大量希腊学术著作,掀起一个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由此可见,古代阿拉伯文化()A.民族特色十分明显 B.是希腊文明的源头C.影响欧洲思想解放 D.呈现出西化的趋势〖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13世纪(世界)。根据“11~13世纪……欧洲由此重新发现了大量希腊学术著作,掀起一个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可知,材料反映出古代阿拉伯文化保存了大量古希腊文化的内容,传承了古希腊文化,这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条件,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阿拉伯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色,排除A项;阿拉伯不是希腊文明的源头,表述有误,排除B项;材料说明古代阿拉伯文化保存了大量古希腊文化的内容,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条件,无法体现阿拉伯文化的西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12.进入21世纪以来,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这表明当今世界.A.霸权主义占主导地位 B.和平发展面临挑战C.恐怖主义是最大威胁 D.战争和动荡是主流〖答案〗B〖解析〗材料“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体现的是和平与发展受到挑战,B正确;材料涉及的不光是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AC排除;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D排除。故选B。13.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C.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答案〗A〖解析〗政府加大公共事业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建立国际金融组织等都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由此可知反映出的理念是加大宏观调控和国际协调,A项正确;“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B项;“从根本上”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材料的举措反映的是加强政府干预,而非减少,排除D项。故选A项。14.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政权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有些人公开宣称:“人进得了城市,却管不了城市。他们打天下能得90分,而治理经济却要得0分。”人民政府与投机商人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战役,打击了投机商人。该“战役”是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 D.“稳定物价之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与投机商人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战役,打击了投机商人”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初期,为了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人民政府进行了“稳定物价之战”,取得了良好效果,故选D;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均是发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军事战争,故排除ABC。15.古希腊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下图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示意图,其中①处为()A.议事会 B.长老会 C.执政官 D.元老院〖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据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公民中抽签产生”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在古希腊被视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毕会期间的日常管理机构,A项正确;根据所学,在古代希腊的国家机构中没有长老会,排除B项;执政官古代希腊不是一个固定的国家权力机构,排除C项;在古代希腊的政治结构中,没有元老院这一机构,它是古代罗马的国家机构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16.1978年至1988年间,中国农村每100户农民就有75户盖了新房,人均住房面积由8平方米增加到17平方米。促成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做出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策,这一决策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从而促进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A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和“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中政府部门中的行政人员,公共部门的就业人数和国家公务员,企业中的中间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及其它领域的普通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大幅增加。这导致A.“中间阶层"扩大 B.“福利国家”建成C.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D.民权运动不断高涨〖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企业和政府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属于社会中的“中间阶层”,其人数增加必然会导致“中间阶层”扩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A正确;材料与福利国家无关,B排除;是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C属于因果关系颠倒,排除;材料与民权运动无关,D排除。故选A。18.如图为某学生整理的一幅知识结构图,该图反映的是()A.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B.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C.美苏的斗争与合作 D.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通过观察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美苏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美苏均势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划分的势力范围,不能反映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排除A项;美苏间的“合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显示美苏以外影响世界平衡的政治、经济势力,不能说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19.“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首歌曲所体现的历史事件是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C.三线建设 D.改革开放〖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歌词是《我的祖国》这首歌的内容,与电影《上甘岭》有关,而上甘岭战役属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内容,A项正确;综合以上分析,BCD项与材料中的抗美援朝战争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20.2017年,全球最贫困人口38亿人(占全球人口的一半)的财富额才能同全球最有钱的42位富豪相当,到2018年,这一比例的鸿沟创历史新高,大约为38亿人比26人。这说明A.当今世界主题发生根本变化 B.世界经济的增长动力不足C.世界贫富不均现象日益严重 D.经济全球化趋势遭遇挫折〖答案〗C〖解析〗根据“全球最贫困人口38亿人(约占全球人口的一半)的财富额才能同全球最有钱的42位富豪相当”“38亿人比26人”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世界贫富不均现象日益严重,故C选项正确;当今世界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故排除A选项;材料涉及贫富的差距,而没有体现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排除B选项;材料与全球化趋势的受阻无关,排除D选项。21.“如果说启蒙哲人是一个家族的话,那么这是个喧嚣的家族。他们是战友,而且常常有深厚的私人友谊,但是,除了以推动共同的事业为最大乐事外,其次就是以批判战友为乐事了。”下列主张能体现启蒙哲人“共同的事业”追求的是A.君主立宪 B.自由平等 C.直接民主 D.自由竞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如果说启蒙哲人是一个家族的话,那么这是个喧嚣的家族。他们是战友,而且常常有深厚的私人友谊,但是,除了以推动共同的事业为最大乐事外,其次就是以批判战友为乐事了”,可知,启蒙哲人指的是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既有共同的追求,又相互批判。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都主张“自由平等”,故B项正确;伏尔泰、孟德斯鸠主张君主立宪制,而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所以“君主立宪”不是启蒙哲人“共同的事业”追求,故A项错误;“直接民主”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自由竞争”不是启蒙哲人“共同的事业”追求,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而卢梭等人未提出自由竞争思想,故D项错误。22.“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但到了1916年,人们开始怀疑,认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材料中人们对战争看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残酷 B.不满于统治阶级的虚伪宣传C.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失望 D.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人们对一战的态度由兴奋和刺激转变为悲观和失望,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残酷,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23.1946年,英格兰银行实行国有化,开始了英国国有化的进程。两年时间里,英国煤矿、民航、铁路、公路、煤气、钢铁、电力等部门相继完成国有化。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英国()A.扩大了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B.经济公有化特色明显C.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D.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46年二战后初期的英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二战后初期,英国政府实行国有化政策。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即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实行国有化是其中的一种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D项正确;福利政策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社会矛盾,对低收入阶层群体的帮助,与国有化政策无关,排除A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而不是经济公有化,排除B项;“根本性变革”说法错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干预经济的措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仍然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24.美国学者内森·加德尔斯指出:西方民主制度屈服于“即时新闻”和“一人一票”的“短期暴政”,民主受制于单纯选票竞争。据此可知,他认为西方民主制度()A.缺乏持续稳定的政治动力 B.导致民粹主义泛滥C.能够保障民众的选举权利 D.体现天赋人权理念〖答案〗A〖解析〗根据“屈服于‘即时新闻’和‘一人一票’的“短期暴政”,民主受制于单纯选票竞争”可知该学者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受社会舆论和票选制度影响较大,在执政上不能形成长期效应,即缺乏持续稳定的政治动力,A项正确;西方民主制度无法形成长期效应不代表民粹主义泛滥,排除B项;材料内容的主旨并不是他认为能够保障民众的选举权利,没有体现天赋人权理念,排除CD项。故选A项。25.据2022年两会期间消息,我国先后向150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检测设备等防疫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疫苗。据此可知我国()A.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B.外交政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C.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D.外交理念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我国先后向150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检测设备等防疫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疫苗”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些行为都是我国彰显大国的责任具体体现,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只是帮助他国或其他地区的行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评价,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中国行为的大国担当,而未体现全球治理体系具体是怎样改的革,排除C项。故选D项。卷Ⅱ(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这些制度都较好地适应了隋及唐初的社会现实,在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而在中国明清时期,由于传统的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三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唐朝前期走向强盛的政治、经济制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社会危机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中国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主要因素。〖答案〗(1)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2)制度落后(仍然处于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强化(发展到顶峰);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束缚;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统治者严密控制思想文化(八股取士制度、文字狱)。(3)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恢复与发展;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解析〗【小问1】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前期(中国)。据材料“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是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经济上是租庸调制。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由于传统的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得出制度落后(仍然处于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强化(发展到顶峰);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束缚;据材料“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得出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从思想文化专制分析,得出统治者严密控制思想文化(八股取士制度、文字狱)。【小问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史(中国)。从改革开放角度分析,得出改革开放的实行;从市场经济体制分析,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从理论创新分析,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从民主法制角度分析,得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恢复与发展;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得出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