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与聚落教材_第1页
住宅与聚落教材_第2页
住宅与聚落教材_第3页
住宅与聚落教材_第4页
住宅与聚落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住宅与聚落中外建筑史住宅与聚落一.历史概述二.主要构筑类型三.其他实例一.历史概述史前文化时期住宅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建筑类型。旧石器时期的天然洞穴、构木为巢、冬窟夏庐均是远古人的住宅方式。穴居岩洞:全国有发现许多实例。当然,这不能算是人类自己营构的建筑物,只不过是利用自然条件为自己找一个躲风避雨栖身之处而已。史前文化时期根据《仪礼》记载,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由庭院组成。入口有屋3间,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既为生活起居之用,又是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堂左右为厢;堂后为寝。、汉代住宅汉代住宅形制:①传统的庭院式②坞壁式小规模的住宅①三合院②L形住房和围墙形成的“口”字形院③前后两院形成的“日”字形院。广州出土汉代干阑式谷仓(明器)汉代住宅中等规模的住宅如四川成都出土的画像砖,右侧有门、堂、院两重,是住宅的主要部分;左侧为附属建筑,院亦两重,后院中有方形高楼1座。这种类型均在庭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有的是前后扩展院落增多,有的向两侧扩展。汉代住宅山东诸城汉墓石画像(摹本)汉代住宅坞壁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坞主多为豪强地主,借助坞壁加强防御,组织私家武装。到黄巾大起义时,著名的坞壁有许褚壁、白超垒(坞)、合水坞、檀山坞、白马坞、百(柏)谷坞等等。汉墓明器中表现的坞壁形制汉墓明器中表现的望棱形制北魏时期据河南洛阳宁懋石室石刻和河南沁阳造像碑石所示,北魏和东魏时期贵族住宅:①大门用庑殿式顶和鸱尾②围墙上有成排的直棂窗③内侧建有围绕着庭院的走廊当时不少贵族官僚舍宅为寺。从《洛阳伽蓝记》描述中可知住宅由若干大型厅堂和庭院回廊所组成,供不同用途。北朝石刻中表现的住宅隋唐五代城市实行里坊制,住宅用地规整,多取正向轴线布局住宅:①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②宅第大门有些采用乌头门形式,有些仍用庑殿顶③庭院有对称的,亦有非对称的④住宅的正厅多为敞厅式的堂屋甘肃敦煌石窟第23窟盛唐壁画中的大型府邸宋代宋代里坊制解体,城市住宅呈多样化。《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北宋汴梁住宅:

①平面十分自由,有院子闭合、院前设门

②有沿街开店、后屋为宅

③有两座或三座横列的房屋中间联以穿堂呈工字形

④院落周围为了增加居住面积,多以廊屋代替回廊,前大门进入后以照壁相隔,形成标准的四合院

宋代一般有爵位的官宅大门用门屋形式,而“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宋史·舆服志》)。南宋江南住宅庭院园林化,依山就水建宅筑园,对后世江南城市住宅和私家园林的建造有很大影响。元代反映元代民居的仅有少量绘画及其遗址主屋仍用工字形平面其中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较为完整,整个住宅分中、东、西三部分,中路为主体庭院。元代在1972年元代都城的考古挖掘中,在北京旧城内城北城墙一线,发现了数处元代住宅,如后英房遗址、雍和宫后遗址等、106中学遗址等其中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较为完整,整个住宅分中、东、西三部分,中路为主体庭院。(见89页图3-7)明代木构建筑有了进步,确立了梁柱直接交搭的结构方式大量使用砖砌的维护结构制度约束加强儒学重新占统治地位,纲常伦理在民居中得到充分发挥①尊卑、长幼、男女、主仆的活动空间在住宅空间上明确划②前堂后寝制度更为突出③多以中轴线的厅堂为主线,四周辅助建筑围合硬山顶建筑增多南方民居中多采用封火墙清代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多,汉族民居对其他民族的影响很大人口增加,迫使民居设计寻求节约用地的新途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大量出现“前店后宅”的住宅形式工艺美术技术与民居建筑结合紧密居民迁移活动促进了民居形制的交流木材危机刺激民居建筑寻求新建筑材料及其新技术二.主要构筑类型二.住宅构筑类型中国民族多,幅员广。古人于不同环境、气候、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下,造就不同的生活居住环境同时由于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结构合理,产生了各种形式的住宅形式。1、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主要分布地: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抬梁和穿斗两种技术在汉代便已成熟,此后在住宅中运用普遍,范围甚广。抬梁式结构北方多用抬梁式,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南方多用穿斗式,如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彝(yí)族住宅构架用穿斗而不落地,形成木拱架。①山墙边贴用穿斗式,以较密集的柱梁横向穿插结合,辅以墙体,增强抗风性能;②明间为使空间开敞、庄重,虽然柱梁交接还是横向榫卯关系,具穿斗特征,但已改用大梁联系前后柱,省去多根柱子,同时大梁上再抬上部梁架;(3)为抬梁、穿斗混合式在皖南、江浙、江西一带住宅中:2、竹木构干阑式主要分布地: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侗(dòng)语族地区各少数民族,主要用于潮湿的山区或水域。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早期的典型实例①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干阑式建筑,是长江以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最早发现;②以后在四川成都十二桥出土有商代干阑式建筑、湖北蕲(qí)春发现有西周的大型干阑住宅③云南剑川海门口干阑式遗址,房屋一端搭在岸上,大部架于水上,是金石并用时代的干阑式建筑。④广州出土的汉明器,证明汉代干阑已很盛行。⑤《魏书》、《旧唐书》均有干阑的记载。宋也叫“阁阑”、“麻阑”,元明时干阑在川地呼作“榔盘”,清称为“阑”。⑥明清两代,南方侗语族地区少数民族一直大量使用这种悠久的干阑式建筑。⑦北方自汉以后已较少使用,但东北清代仍有一种用作仓房的干阑建筑,距地较矮,是为隔潮之用。3、木构井干式主要分布地:东北、云南等林区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原始社会便开始使用汉武帝曾做“井干楼”,张衡《西京赋》有“井干叠而百层”的说法。东北及云南等林区所见木垒墙壁的住宅,是民间的一种普通做法,端部开凹榫相叠。但因受木材长度限制之故,通常面阔和进深较小。4、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地:山西、河北、河南、陕西。①汉洛阳河南县出土的汉代仓房,以砖砌方室较多,证明当时砖砌技术已很发达,但在地面住宅中用砖不普及。②明代开始,砖普遍用于住宅砌墙并承重,并因此在北方形成和普及了硬山式住宅。5.碉楼5、碉楼主要分布地: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在西南一带边疆,汉时或更早已有碉房。建筑构造①外墙为厚实高大的收分石墙楼层(底层厚达40厘米,高可达数十米),②内为密梁木楼层的楼房,楼层用土面层,即在木梁上密排楞木,再铺一层细树枝,其下再铺20厘米的拍实土层(讲究的也有土层上再铺木楼板的),③屋顶亦拍实土层,厚为30cm。这种特殊做法均和当地属高原气候干燥又多风有关。一般的碉都在二十米以上,最高的达五十米左右,犹如立地金刚。在外观造型上亦有多样。除四角碉外,还有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甚至十三角。6.土楼6、土楼主要分布地:福建、广东、赣南等。

这些地区的土质多属“红壤”或“砖红壤性土壤”,质地黏重,有较大的韧性,稍作加工便可以夯筑起高大的楼墙。建筑材料①硬木②竹林:竹片则相当于骨架的拉筋③糯米、红糖:客家多种稻作,有为最好的凝固剂④砂石、石灰7、窑洞主要分布地: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窑洞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穴居中的横穴。窑洞住宅以天然土起拱为特征,主要流行于黄土高原和干旱少雨、气候炎热的吐鲁番一带。汉唐时期的交河、高昌故城遗址,仍可见半地下的顶上起拱的穴居情形。8、阿以旺主要分布地:新疆南部“阿以旺”是维吾尔语,意为“明亮的处所”,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常见之一种,有三四百年历史。阿以旺特点:①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中留采光井孔,后部做卧室,亦称冬室,各室也用井孔采光。②顶部以木梁上排木檩③厅内周边设土台,用于日常起居。④室内壁龛甚多,石膏花纹作装饰,龛内可放被褥或杂物。⑤墙面多用织物装饰。⑥屋侧有庭院,夏日葡萄架下,可作息生活。9、毡包主要分布地:内蒙古、新疆。以游牧生活为主的牧民居住的建筑方式。先秦即有此种建筑,汉时常见于记载,唐时牧民也喜用之,取其逐水而居、迁徙方便之利。元、清两代,因少数民族统治之故大量使用。使用者:除主要为蒙古族牧民外,还有哈萨克、维吾尔、塔吉克等族。根据刘致平先生的划分(1)穴居——靠崖窑、地坑院、锢窑优点:节省耕地,施工简易,造价极低,不用梁柱木料,不用砖瓦。防火性能好,冬暖夏凉。缺点:通风欠佳。陕北窑洞陕北窑洞陕北窑洞陕北窑洞陕北窑洞山西磧(qi)口镇李家山窑洞山西磧口镇李家山窑洞山西磧口镇李家山窑洞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米至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六七米,然后在四壁凿挖8孔至12孔的窑洞,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挖出一个斜向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人院子的门洞。河南三门峡地坑院河南三门峡地坑院河南三门峡地坑院山西平陆地坑院山西平陆地坑院甘肃庆阳(2)干阑建筑——南方滨水岸的地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及广东南部近海地区大量使用。西南少数民族的干阑建筑的主要类型:a云南傣族的竹楼b云南景颇(pō)族的干阑——长脊短檐,山面山尖的屋顶部分挑出较深,可以使墙面少受雨淋、而檐短又可多接纳阳光。c广西壮族麻阑——广西壮族的干阑称为“麻阑”,麻阑的特点是底层已接近普通房屋的层高,四周封墙,用来养牲畜。d船形干阑——屋顶为半圆形的“架空船形屋”。有高栏及低栏两种,高栏地板距地面约2米。这个空间可用来养牲畜。低栏距地仅0.5米左右。它是以竹木为骨架,上覆茅草,屋形如船。苗族、侗(dòng)族同样多使用干阑式建筑。(3)庭院式建筑

——指“上为屋顶、中为柱墙,下为台基”的中国最正统的结构形式的住宅建筑。分布全国各地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如满、回、白、客家等均以此为居住建筑的主要形制。北方合院,南方天井东北:东北大院——————1:1.5西北:晋、陕窄院中:华北、北京四合院——1:2东南:南方小天井西南:四川大天井—————1:3

云南一颗印—————1:5.5(4)碉房——高二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