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二语文上学期暑假必背古诗文_第1页
2024年新高二语文上学期暑假必背古诗文_第2页
2024年新高二语文上学期暑假必背古诗文_第3页
2024年新高二语文上学期暑假必背古诗文_第4页
2024年新高二语文上学期暑假必背古诗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无(否定副词,不)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介词,在)事而(连词,表并列)慎于言,就(动词,到……去)有道而(连词,表承接)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子曰:“人而(连词,表假设)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连词,表承接)内自省也。”(《里仁》)子曰:“质胜(胜过,超过)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连词,表并列)道远。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句,介词宾语“仁”前置,以仁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助词,舒缓语气)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背诵)注释:①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②敏:勤勉。③就有道而正焉: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④而:如果。⑤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⑥喻:知晓,明白。⑦质胜文则野: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质,质朴、朴实。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⑧史:虚饰,浮夸。⑨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⑩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⑪未成一篑(kuì):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篑,盛土的竹筐。⑫止,吾止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⑬平地:填平洼地。⑭知:同“智”。⑮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⑯一日:一旦。⑰归:称赞,称许。⑱目:条目,细则。⑲事:实践,从事。⑳一言:一个字。㉑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㉒夫:那。㉓兴:指激发人的感情。㉔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㉕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㉖怨:指讽刺时政。㉗迩(ěr):近。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有什么用?”孔子说:“早上听到(或明白了)一个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或行)。”孔子说:“有道君子通晓大义,无道小人只懂得追求小利。”孔子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曾子说:“学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把实行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去才停止,也是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战胜自己的私欲,让自己的行为回复到礼的要求上,就是仁(的做法)。不论任何时候,只要能够自己作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归复到礼的要求上。做仁义的事情是完全靠自己的,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希望指点一些具体做法。”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也要努力做到这些话。”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大学之道《礼记》大学之道,在明(形作动,彰明)明德,在亲(形作动,亲近)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形作动,靠近,接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介词,在)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背诵)注释:①节选自《礼记·大学》(《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②明明德:彰明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彰明。明德,美好的德行。③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④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⑤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⑥静:心不妄动。⑦安:性情安和。⑧虑:思虑精详。⑨得:处事合宜。⑩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⑪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⑫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⑬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⑭壹是:一概,一律。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探究事物原理。通过探究事物原理才能获得智慧。获得智慧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就)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所以(……的原因)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突然)见孺子(小孩)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用来……的)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如果)能充之,足以保(使……安定)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注释:①选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②运:运转,转动。③怵(chù)惕:惊骇,恐惧。④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⑤内(nà)交:结交。内,同“纳”。⑥要(yāo)誉:博取名誉。要,求取。⑦乡党:同乡。⑧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⑨羞恶(wù):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⑩辞让:谦逊推让。⑪端:萌芽,发端。⑫四体:四肢。⑬贼:伤害。⑭然:同“燃”。⑮达:流通,指泉水涌出。⑯保:安定。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老子》四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通“现”)者不明,自是(意动用法,以为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伐”“矜”同义,夸耀)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人)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做)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意动用法,以……为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背诵)注释:①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其书是否为老子所著,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书中所述基本反映了他的思想。②毂(gǔ):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意思是,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④埏(shān)埴(zhí):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⑤户牖(yǒu):门窗。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⑦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⑧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⑨自见(xiàn)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⑩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⑪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⑫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⑬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⑭处:为,做。⑮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⑯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⑰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⑱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⑲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⑳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泮,同“判”,分离。㉑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㉒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㉓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㉔累(léi)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㉕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㉖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㉗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㉘几(jī):接近。㉙欲不欲:想望人所不想望的。㉚学不学:学习人所不学习的。㉛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译文:三十根辐穿在车头,中间必须留出空处,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踩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第十一章)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脚步跨得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的,反而不可能长久。能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第二十四章)能够了解、认识别人的是智慧的,能够了解、认识自己的才是高明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才是刚强的。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始终不离根基的人就能够长久,肉体死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长寿的。(第三十三章)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第六十四章)庄子五石之瓠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题解】本文选自《庄子•逍遥游》。题目是编者加的。石(shí),计算容器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瓠(hù),葫芦。【注】诸子散文一般哲理性较强,以意译为主。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yí]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pǒu]之。”【译】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它结出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的果实)。用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却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剖开它,把它做成瓢,则瓢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不是不大,我认为它没有用处,就把它击破了。”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贻,赠送。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种植。之,代指种子。成,成功,本句中引申为“结出”。实五石,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其坚不能自举也:坚,坚固,这里指大瓠的坚固程度。举,举起。本句直译为“它的坚固程度不能自己举起来”,意译为“它的坚固程度却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则瓠落无所容: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容,容纳,本句中引申为“盛受”。非不呺然大也: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即后面“大”的意思。吾为其无用而掊之:为,认为。掊,击破。古今异义:剖之以为瓢(把它做成)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译】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有个宋国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个客人听说这种药品,用百金请求购买他的药方。(他于是)聚合全族来商量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丝絮,不过(得)数金。现在一旦卖了这个技艺(可获得)百金,请允许我给他吧。’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固,实在、确实。拙于用大,在使用大的东西上很笨拙,即“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世世以洴澼絖为事:洴澼,漂洗丝絮。今一朝而鬻技百金:一朝,一旦。鬻,卖。通假字: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同“皲”,皮肤冻裂)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同“纩”,丝绵絮)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祖祖辈辈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道:“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说服吴王。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便命他率领军队。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如蓬草一样屈曲不通啊!”兼爱【题解】本文选自《墨子》。《墨子》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兼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墨子,名翟(dí),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注】诸子散文一般哲理性较强,以意译为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贼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翻译圣人是以治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治理天下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圣人是以治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起源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混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的混乱。反过来说,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所谓的混乱。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而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源于不相爱。即使在天下做小偷和强盗的人也是这样,小偷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取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强盗只爱自身,不爱别人,所以残害别人以利自身,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损害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损害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天下混乱的事情,全都摆在这里了,细察这些从哪里产生的呢?都起源于互相不爱。假使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长及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情呢?还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儿子、弟弟及臣子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爱的事情呢?这样不慈爱就没有了。还有强盗和贼寇吗?看待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样,谁还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还害人?所以强盗和贼寇就没有了。还有大夫间相互侵害、诸侯间相互攻伐的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一样,谁还侵害?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就没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不再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再侵害,没有了强盗与贼寇,君臣父子之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所以圣人既然是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互相仇恨而劝导相爱呢?因为天下相亲相爱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会混乱,所以我们老师墨子说:“不能不劝导爱别人。”道理在此。必知乱之所自起:所,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本句中译为“……的原因”。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