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词多义迁移练 第9~16天【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F/01/wKhkGGZ3V3mAeGMOAAH_gXIBha8047.jpg)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词多义迁移练 第9~16天【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F/01/wKhkGGZ3V3mAeGMOAAH_gXIBha80472.jpg)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词多义迁移练 第9~16天【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F/01/wKhkGGZ3V3mAeGMOAAH_gXIBha80473.jpg)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词多义迁移练 第9~16天【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F/01/wKhkGGZ3V3mAeGMOAAH_gXIBha80474.jpg)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词多义迁移练 第9~16天【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F/01/wKhkGGZ3V3mAeGMOAAH_gXIBha804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词多义迁移练
第9~16天第10天举备遣军劳21第9天谓从可顾穷第11天闻师善诚异3第12天和求至休绝4第13天固复盖足反5第14天说负徒明国6第15天患亡易将安7第16天命会居修时8第9天谓从可顾穷1.谓
义项:①对……说;②认为;③叫作,称作;④命名;⑤为,是(1)太守谓谁
__________________(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__________________(3)予谓菊
__________________(4)此之谓大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5)太守自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6)是谓大同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24考为,是对……说认为叫作,称作命名叫作2.从
义项:①跟随;②自,由;③听从;④顺从;⑤向(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2)便舍船,从口入
__________________(3)战则请从
__________________(4)七十而从心所欲
__________________(5)民弗从也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3考向自,由跟随顺从听从3.可
义项:①可以,能;②值得;③大约(1)可爱者甚蕃
__________________(2)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________(3)二者不可得兼
__________________(4)高可二黍许
__________________(5)珠可历历数也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6考值得大约能大约可以4.顾
义项:①回头看;②看,视;③拜访;④接受(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2)日侍坐备顾问
__________________(3)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4)拔剑四顾心茫然
__________________(5)相顾无相识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6考拜访接受回头看看,视看,视5.穷
义项:①极,尽;②穷尽;③穷困潦倒之人;④止,息(1)欲穷其林
__________________(2)悲守穷庐
__________________(3)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___________(4)而乐亦无穷也
__________________(5)穷冬烈风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5考尽穷困潦倒之人止,息穷尽极
予行抵洞,苍然两山夹道,下有寒泉注为澄潭,怡然于怀。白石壁立,崖侧有通径,劈开一窦①,圆如满月,奇哉,斯之谓洞也。从者缘门以入小径,夹崖前峰兀嵂②,苍碧澄流,穿石折而西回,又一方渚,磷磷③有声,云气拂面,静观日色山影,澄沉如镜。东西风月相射,南北绕石盘如盖衍土,一区可坐可话,往来百步余,而兴入风泉云壑之外矣,顾崖门,石笋数尺,形类妆点佛,背旁侍童环立者可数,人俯视,水石泠然,童冠者抠衣而进歌,此则双明洞矣。课外语段迁移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表格)
实词迁移助读
类
像①佛印绝类弥勒(像)②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种类,类别)余揽衣却顾步,小桥流水之漱穿石洞,援壁而登六七步间,恍然光敞堂壁四周,前开一面以吐日月,上圆下方,奇伟一室,环壁灵异莫穷变态,中座四顾,山水之奇足澄心目。(选自《双明洞记》,有删节)【注】①窦(dòu):孔,洞。②兀嵂(lǜ):高耸的样子。③磷磷:清澈明净的样子。【参考译文】我行走到达双明洞,苍翠的两座山中间夹着道路,下面有寒冷的泉水流进澄澈的小潭,(我)感到特别开心。(这里)白色的石壁矗立,山崖的旁边有一条通向双明洞的小路,(小路)正对着一个洞,(洞口)圆得像满月,奇特啊,这就是双明洞。跟随的人顺着门来到小路,两边的山峰(呈现出)高耸的样子,清澈的潭水在流动,穿过岩石向西折回,有一块陆地,清澈明净的水(拍打在石头上)发出声响,云气掠过脸,静静地观看太阳照着山的影子(映射到水里),(水面)澄澈得就像镜子一样。东面和西面美好的景色互相映射,南面和北面绕着石盘就像盖上平坦的土,这个地方可以坐着,可以聊天,往返一百多步,兴致飘进风中、山泉、云朵和沟壑的外面了,看山洞的门上,有石笋好几尺,形状像化过妆的佛,背后和旁边侍立的孩童、环绕着站立的人可以数出来,人低着头看,水冲击着石头发出清越的声响,戴着帽子的儿童提起衣服唱歌,这就是双明洞。我提着衣服停下脚步,小桥流水冲刷着石洞,攀援在石壁上走六七步间隔,猛然看到四周光亮,前面有一个口来吞吐日月,上面是圆顶,下面是方形,奇特宏伟的一个居室,四周石壁的奇特变化没有穷尽,站在中间向四面看,山水的奇特足够让人心目敞亮。实词推断过程意思(1)斯之谓洞也课内迁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者缘门以入小径课内迁移法: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3)一区可坐可话课内迁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顾崖门课内迁移法:顾野有麦场(《狼》)_______(5)环壁灵异莫穷变态成语推断法:理屈词穷_______为,是太守谓谁(《醉翁亭记》)跟随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可以看,视穷尽第10天举备遣军劳1.举
义项:①选拔、任用;②荐举;③发动;④成就;⑤高飞;⑥全*(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2)举大计亦死
__________________(3)死即举大名耳
__________________(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__________________(5)九万里风鹏正举
__________________【成语助记】(6)举国上下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1考选拔、任用发动成就荐举高飞全2.备
义项:①防备;②准备;③佩戴;④完备,齐备;⑤详尽(1)前人之述备矣
__________________(2)四时俱备
__________________(3)日侍坐备顾问
__________________(4)右备容臭
__________________(5)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2考详尽完备,齐备准备佩戴防备3.遣
义项:①打发;②派遣;③运用*(1)康肃笑而遣之
__________________(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__________________(3)何日遣冯唐
__________________【成语助记】(4)遣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4考打发派遣派遣运用4.军
义项:①军队;②驻军、驻扎;③军营(1)周亚夫军细柳
__________________(2)至霸上及棘门军
__________________(3)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3考驻军、驻扎军营军队5.劳
义项:①慰劳;②使……劳累;③勤奋;④操劳,劳苦(1)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2)无奔走之劳矣
__________________(3)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__________________(4)上自劳军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1考使……劳累操劳,劳苦勤奋慰劳
三年春正月,诏曰“盖君非民不立,民非谷不生。顷者以来,民多征役,岁又水旱,年谷有损,而吏或不良,侵夺民时,以致饥困。自今以来,督军郡守,其谨察非法,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①以闻。”夏四月,大赦,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冬十一月,民饥,诏开仓廪以赈贫穷。课外语段迁移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表格)三年夏,遣辅义中郎将张温②聘于蜀。九月,魏文帝出广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乃还。五年春,令曰:“军兴日久,民离农畔,父子夫妇,不听相恤,孤甚愍③之。今北虏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是时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权报曰:“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选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有删节)【注】①正:治罪。②张温:孙权时期的官吏。后文中“陆逊”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③愍(mǐn):怜悯,哀伤。
实词迁移助读
及
比得上①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②及郡下(到)③将复何及(来得及)④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或)⑤及其家穿井(待,等到)【参考译文】赤乌三年春正月,(孙权)下诏说:“大概因为君主没有百姓则不能成立,百姓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近来,百姓大多有征赋劳役,(每)年又有水旱灾害,粮食有所损害,而有的官吏不好,侵占百姓的耕种时间,以至于(百姓)饥饿困顿。从今以后,督军和郡守,应该严谨考察非法行为,当农忙之时,用劳役之事来烦扰百姓的人,(将他们)全治罪以(使百姓)知晓。”夏四月,(皇帝)大赦天下,(孙权)诏令各郡县修整城墙,修建谯楼,开挖壕沟,挖建水渠,用来防备盗贼。冬十一月,百姓饥寒,(孙权)下诏打开官府仓库,用来赈济贫苦百姓。黄武三年夏,(孙权)派遣辅义中郎将张温到蜀国访问。九月,魏文帝出京巡视广陵,眺望长江,(感叹地)说:“长江那边有贤能之人,不可谋取啊!”随后返回。黄武五年春,(孙权)下令说:“军队征战多年,百姓流离农业荒废,父子夫妇之间,不能相互体恤,寡人非常哀伤。现在北方敌人已退缩逃窜,方圆之外已没有战事,(所以)以下各州郡守,应该施行宽容修养政策。”这时陆逊因所在的地方缺粮,上表请求孙权让将领们扩大农田。孙权回复说:“非常好。从今天起,我父子亲自管理一份农田,用(给我)驾车的八头牛分拉四犁耕作,虽然比不上古代贤人,(我)也想要和大家一样在农田操劳。”实词推断过程意思(1)举正以闻成语推断法:举世闻名__________(2)以备盗贼课内迁移法:以备胡(《周亚夫军细柳》)__________(3)遣辅义中郎将张温聘于蜀成语推断法:调兵遣将__________(4)军兴日久查阅词典法:①军队;②士兵;③攻击__________(5)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课内迁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备全派遣军队
无奔走之劳矣(《送东阳马生序》)操劳,劳苦第11天闻师善诚异1.闻
义项:①听说;②听到,使……听到;③听从(1)闻寡人之耳者
__________________(2)百姓多闻其贤
__________________(3)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4)军中闻将军令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26考使……听到听说听到听从2.师
义项:①老师;②军队;③效法,学习*(1)齐师伐我
__________________(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_________________【成语助记】(3)广师求益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5考军队老师效法,学习3.善
义项:①擅长;②好;③好处;④好的方面,优点;⑤善事(1)择其善者而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2)不知其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3)陈康肃公善射
__________________(4)称善者久之
__________________(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6考好的方面,优点好处擅长好善事4.诚
义项:①真正,确实;②诚心;③如果(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__________________(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__________________(3)帝感其诚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22考如果真正,确实诚心5.异
义项:①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②不同;③奇特的,与众不同的(1)使内外异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奇山异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渔人甚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8考不同奇特的,与众不同的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武王行大谊,平残贼,周公作礼乐以文之,至于成康之隆,囹圄①空虚四十余年,此亦教化之渐而仁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至秦则不然。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下也。诛②名而不察实,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也。是以百官皆饰虚辞而不顾实,外有事君之礼,内有背上之心;造伪饰诈,趣利无耻;又好用憯酷③之吏,赋敛亡度,竭民财力,百姓散亡,不得从耕织之业,群盗并起。是以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不息,俗化使然也。课外语段迁移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表格)
实词迁移助读1效
功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
实词迁移助读2好
喜爱,喜好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喜好)②好鸟相鸣(美丽的)③轻舟短棹西湖好(美好)今陛下并有天下,海内莫不率服。广览兼听,极群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于方外。然而功不加于百姓者,殆王心来加焉。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高明光大,不在于它,在乎加之意而已。”愿陛下因用所闻,设诚于内而致行之,则三王④何异哉!(选自《汉书·董仲舒传》,有删节)【注】①囹圄(línɡyǔ):监狱。②诛:求,索求。③憯(cǎn)酷:残酷。④三王:夏禹、商汤、周武王。【参考译文】臣听说圣明的君王治理天下,(对)年轻的就教(他们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对)年长的就授给(他们)职位,用职位和俸禄来培养他们的德行,用刑罚来威慑他们可能会犯的罪过,所以人民懂得礼义而以触犯他们的尊长为耻。周武王施行大义,平定凶残暴虐的人,周公作礼乐来加以文治,直到周成王和周康王时的盛世,监狱空虚了四十多年,这也是教化的感染和仁义的影响,不仅仅是毁伤身体的功效。到了秦朝就不是这样。(秦)效法申不害、商鞅的办法,实行韩非的学说,憎恶古代帝王(治理天下的)道理,贪污成风,并不是用礼义来教化天下。(秦)只求名声而不审查实情,做善事的人不一定能免罪,犯法的坏人也不一定就受到惩处。所以百官都谎言欺诈,不务实际,表面上都表现出尊敬君上,内心却怀着违背君上(旨意)的打算;弄虚作假来掩饰狡诈,追逐私利,没有羞耻;又总喜欢任用残酷的官吏,无限制地征收赋税,竭尽人民的财力,百姓四处逃亡,不能从事耕田和纺织工作,于是强盗到处起事。所以受刑的人很多,死的人一个接一个,但是做坏事的并没有停止,这是风俗教化所造成的。现在陛下统一了天下,四海之内没有不顺服的。(陛下)广泛地观察,多方面听取,尽可能地吸取众僚属的智慧,天下人的赞美,极(高)的德行显耀普照,扩大到国外。但是恩德并没有施加到普通百姓身上,大概是您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吧。曾子说:“尊崇自己所听到的道理,就高明了;实践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光大了。高明光大,不在于别的,在于对这些注意罢了。”希望陛下采用所听到(的道理),用诚心按那些道理去做,那么跟三王又有什么不同呢!实词推断过程意思(1)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课内迁移法:村中闻有此人(《桃花源记》)______(2)师申商之法查阅词典法:①泛指军队;②众人;③效法,学习____________(3)为善者不必免课内迁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事(4)设诚于内而致行之课内迁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则三王何异哉成语推断法:异曲同工______听说效法,学习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诚心不同第12天和求至休绝1.和
义项:hé①和乐;②谦和;③和煦;④暖。huò⑤混合(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__________________(2)久而乃和
__________________(3)言和而色夷
__________________(4)至若春和景明
__________________(5)政通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2考混合暖谦和和煦和乐2.求
义项:①探求;②请求;③希求;④追求;⑤要求;⑥请教(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2)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__________________(3)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4)求而不得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5)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6)寤寐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0考探求请求希求请教要求追求3.至
义项:①极点;②达到极点;③最好的;④到;⑤周到(1)每至晴初霜旦
__________________(2)寡助之至
__________________(3)虽有至道
__________________(4)礼愈至
__________________(5)待君久不至
__________________(6)幸甚至哉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6考到极点最好的周到到达到极点4.休
义项:①吉祥;②休息;③停止(1)行者休于树
__________________(2)休祲降于天
__________________(3)坐断东南战未休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3考休息吉祥停止5.绝
义项:①极;②断绝;③与人世隔绝的;④消失;⑤独一无二;⑥停止(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2)绝
多生怪柏
__________________(3)天下独绝
__________________(4)往来而不绝者
__________________(5)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6)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9考与人世隔绝的极独一无二断绝停止消失
元丰元年,曾公自广州移帅桂府。民和岁丰,公率群僚游所谓风洞者。纵步而东行,得一岩于莽间。岩之前有石门,屈曲而入,则流水横其中,碧乳垂其下。周旋四视,其状如刻镂,出于鬼工,而不类于融结者也。公于是拂石求前人之迹,则未尝有至者焉。乃构长桥跨中流,以为游观宴休之处,日与众共乐之。自是州人士女①与夫四方之人,无日而不来,其岩遂为绝观。(选自《古今图书集成》,有删节)【注】①士女:泛指人民,百姓。课外语段迁移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表格)
实词迁移助读1自
介词,从①有朋自远方来(介词,从)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③上自劳军(亲自)④不宜妄自菲薄(自己)⑤自三峡七百里中(于。这里是“在”的意思)⑥一板已自布字(另自,另外)
实词迁移助读2得
发现①得鱼腹中书(发现)②便得一山(出现)③得道者多助(能够施行)④余因得遍观群书(能够)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⑦吾穿井得一人(得到)【参考译文】元丰元年,曾公从广州调至桂州,任桂州知州。百姓和乐,年成丰厚,曾公带领众僚属同游所说的风洞。(他们)漫步向东前行,在密生的草间发现一个岩洞。岩洞的前面有一个石门,(随着)弯弯曲曲(的路)进入(洞中),(只见)流水横贯其中,晶莹碧透的钟乳石(从岩顶上)垂挂下来。往四周转着看了一遍,岩洞的形状如精心雕刻一般,(仿佛是)出于鬼斧神工(的工匠之手),而不像是(自然)融化凝结的。曾公便掸去岩石(上的灰尘)以探求古人留下的痕迹,发现未曾有到过这里的人。(曾公)于是(在这里)建起一座长桥横跨河流之上,用来作为游玩观赏设宴休息的地方,每天和众人共享其乐。从此之后,桂州的百姓和各地的人们,没有一天不来的,这个岩洞便成为(桂州)独一无二的景象。实词推断过程意思(1)民和岁丰课内迁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乐(2)公于是拂石求前人之迹课内迁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求(3)则未尝有至者焉成语推断法:纷至沓来________(4)以为游观宴休之处查阅词典法:①休息;②停止,罢休;③辞退官职________(5)其岩遂为绝观课内迁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到
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政通人和(《岳阳楼记》)休息独一无二第13天固复盖足反1.固
义项:①本来;②顽固;③巩固;④必,一定;⑤固然;⑥牢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__________________(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__________________(3)固不知子矣
__________________(4)子固非鱼也
__________________(5)汝心之固
__________________【成语助记】(6)固若金汤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30考巩固必,一定固然本来顽固牢固2.复
义项:①又;②再;③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④恢复(1)不敢出一言以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复何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兴复汉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复得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7考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又恢复再3.盖
义项:①大概是;②压倒,胜过*(1)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2)力拔山兮气盖世
__________________4.足义项:①值得;②足够,充足;③脚(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2)足肤皲裂而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3)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5考大概是压倒,胜过全国5年12考足够,充足脚值得5.反
义项:①反思;②同“返”,返回;③同“返”,往返;④翻转(1)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2)然后能自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3)始一反焉
__________________(4)辗转反侧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5考同“返”,返回反思同“返”,往返翻转
荆州牧张侯敬夫者,文忠献公之嗣子,而胡公季子五峰先生之门人也。自其幼壮①不出家庭,而固已得夫忠孝之传。既又讲于五峰之门,则其所以默契于心者,人有所不得而知也。独其见于论说,则义利之间,毫发之辨,盖有出于前哲之所欲言而未及究者。措诸事业,则凡宏纲大用、巨细显微,莫不洞然于胸次,而无一毫功利之杂。是以论道于家,而四方学者争乡往之,入侍经帷,出临藩屏,则天子亦味其言,嘉其绩,且将倚以大用。而敬夫不幸死矣,敬夫既没,其弟曰:“先兄不幸蚤世,而其同志之友亦少存者,今欲次其文以行于世,予受书,亟读不能尽数篇,为之废书,太息流涕而言曰:世复有斯人也耶,无是人而有是书,犹或可以少见其志,然吾友平生之言,盖不止此也。”课外语段迁移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表格)
实词迁移助读1欲
想要①欲穷其林(想要)②鱼我所欲也(喜爱的)③从民欲也(愿望)④夕日欲颓(快要)予因慨念敬夫天资甚高,闻道甚蚤,其学之所就,既足以名于一世,然察其心,盖未尝一日以是而自足也。比年以来方且穷经会友,自反诸心而验诸行事之实,盖有所谓,不知年数之不足者,是以其学,日新而无穷,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始皆极于高远,而卒反就于平实,此其浅深疏密之际,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选自《晦庵集》,有删改)【注】①幼壮:青少年时期。
实词迁移助读2尝
曾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参考译文】荆州牧张侯敬夫,(是)文忠献公(张浚)的孩子,胡公季子五峰先生的门徒。(虽然)自从他青少年时期(就)没有出过家中的庭院,但是一定已经继承了忠孝的传统。又在五峰先生的门下学习,因此他能够(将道理)理解于心中,(而)人们不能够明白他的领悟。只能见于他的言论之中,在(论述)义与利之间的问题时,他的辨析非常精细,这大概是前代的贤哲想要谈及却没有来得及探究到的。(他)安排各种事务时,无论是宏大的主张,微小的细节,他都能够了然于胸,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掺杂其中。因此(他)在家中谈论道义时,天下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都争相前来他家,进入经帷之中侍奉,出现在屏风和藩篱之间,天子也(仔细)体会他的言论,赞许他的功绩,并且将要重用他。但是敬夫不幸去世了,敬夫已经去世了,他的弟弟说:兄长不幸早逝,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所剩无几,现在(我)想要把他的文章(制作成)书籍传播给世人,我急迫地读,没有办法读完几篇,因为他而中止阅读,(我)长叹流泪说:“世间(还会)再有这样的人吗?没有这样的人但有这样的书,尚且可以见到他的部分志向,但是我的朋友这一生所说的言论,大概是不止这些。”我因此慨叹怀念敬夫天赋非常高,很早就知道道理,他在学问上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足够名垂一世,然而观察他的内心,(他)大概不曾有一天因为这而感到自我满足。(他)多年来还要钻研经典,结交朋友,反思自己的行为然后验证各种行为是否为事实,大概有这样一种说法,不明白时间的不充足,是因为他们的学识,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这些都体现在(他们的)言语和文字之间,开始都追求十分高远(的道理),最终返回成为朴实(的文字),这就是他见解的深浅和疏密程度,后世的君子一定有可以使用的地方。实词推断过程意思(1)而固已得夫忠孝之传课内迁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一定(2)世复有斯人也耶课内迁移法: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____________(3)盖不止此也课内迁移法: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4)既足以名于一世课内迁移法::力不足(《马说》)____________(5)自反诸心而验诸行事之实课内迁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周亚夫军细柳》)大概是
然后能自反也(《虽有嘉肴》)足够,充足反思第14天说负徒明国1.说
义项:shuō①报告。yuè②同“悦”,愉快(1)说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2)秦王不说
__________________2.负义项:①背着;②凭借(1)至于负者歌于途
__________________(2)负势竞上
__________________(3)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8考报告同“悦”,愉快全国5年10考背着凭借背着3.徒
义项:①只,仅仅;②裸露;③白白地(1)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2)亦免冠徒跣
__________________(3)徒有羡鱼情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0考只,仅仅裸露白白地4.明
义项:①英明;②清楚;③明确、坚定;④明媚;⑤次(日),第二(天)(1)以伤先帝之明
__________________(2)非淡泊无以明志
__________________(3)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4)至若春和景明
__________________(5)明日徐公来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6考英明明确、坚定清楚明媚次(日),第二(天)5.国
义项:①国都;②国家;③国防(1)夫大国,难测也
__________________(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__________________(3)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4)则有去国还乡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9考国家国防国家国都
相都平君田单问赵奢曰:“吾非不说将军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独将军之用众。用众者,使民不得耕作,粮食挽赁①不可给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非单之所为也。单闻之,帝王之兵,所用者不过三万,而天下服矣。今将军必负十万、二十万之众乃用之,此单之所不服也。”马服曰:“君非徒不达于兵也,又不明其时势。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②;薄之柱上而击之,则折为三,质之石上而击之,则碎为百。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是薄柱击石之类也。课外语段迁移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表格)
实词迁移助读1独
只是①故人不独亲其亲(只是)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子)③独行其道(独自)
实词迁移助读2闻
听到①鸡犬相闻(听到)②村中闻有此人(听说)③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④军中闻将军令(听从)且夫吴干之剑材,难夫毋脊之厚,而锋不入;无脾之薄,而刃不断。兼有是两者,无钩缳镡③蒙须之便,操其刃而刺,则未入而手断。君无十余、二十万之众,而为此钩缳镡蒙须之便,而徒以三万行于天下,君焉能乎?且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而索以三万之众,围千丈之城,不存其一角,而野战不足用也,君将以此何之?”都平君喟然太息曰:“单不至也!”(选自《战国策·赵策三》,有删节)【注】①挽赁:运输。②匜(yí):古代盥器。形如瓢,与盘合用,用匜倒水,以盘承接。③钩缳镡(huánxín):剑环、剑刃、剑珥、佩带等辅助之物。【参考译文】相国安平君田单对赵奢说:“我不是对将军的用兵方法(感到)不愉快,让(我)不能服从的,只是您使用的(士卒)数量太多了。使用的士卒数量多,就会使百姓无法(很好地)进行耕种,粮食运输也不能够(很好地)供给。这是坐以待毙、不攻自破的作战方法,这不是我所采用的方法。我听到过一种说法,帝王所用的兵力,数量不超过三万人,天下就能顺服。现在将军您一定要凭借十万甚至二十万的兵力才能作战,这是我所不能服从的地方。”马服君赵奢说:“(看来)您不仅仅不通晓用兵之道,而且也不清楚如今的军事形势。那吴国的干将之剑,加之于肉体可以砍断牛、马,加之于金属可以割断盘、匜;(如果)把它接近在柱子上砸,就会折为三段,把它垫在石头上砸,就会碎为百片。现在用三万兵力去对付强大国家的军队,这就像是把宝剑靠在柱子上、垫在石头上砸它一样。况且那吴国的干将之剑虽然锋利,更难得的是如果剑背不足够厚,剑尖就无法刺入;剑面不足够轻薄,剑刃就无法断物。如果同时具备了这样的剑背和剑面,但是没有剑环、剑刃、剑珥、佩带等辅助之物,(那就只好)手持剑刃去刺物了,这样(剑)还没有入物,自己的手指就先被割断了。您如果不拥有十几、二十万的兵力,作为像剑环、剑刃、剑珥佩带这样的配合部分,只想凭借三万名精兵横行于天下,您怎么能做到呢?况且古时候天下分成很多个诸侯国。即使是大城邑,城墙也没有超过三百丈的。人口即使多,也没有超过三千家的。现在与方圆千丈的大城、户口上万的大邑相互对峙,如果想用三万的兵力去包围千丈的大城,恐怕连城的一角都围不住,至于在野外作战就更加不够了,您能拿这点兵力去干什么呢?”安平君田单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确实没有您高明啊!”实词推断过程意思(1)吾非不说将军之兵法也课内迁移法: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将军必负十万课内迁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非徒不达于兵也成语推断法:徒有虚名____________(4)又不明其时势成语推断法:明辨是非____________(5)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查阅词典法: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处所,地域____________同“悦”,愉快
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凭借只,仅仅清楚国家第15天患亡易将安1.患
义项:①忧虑;②祸患,灾难(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__________________(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_________________(3)无冻馁之患矣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2考祸患,灾难忧虑忧虑2.亡
义项:wánɡ①灭亡;②逃跑。wú③无,没有(1)今亡亦死
__________________(2)身亡所寄
__________________(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4)河曲智叟亡以应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7考逃跑
无,没有灭亡无,没有3.易
义项:①交换;②更替;③容易*;④改变*(1)以大易小
__________________(2)寒暑易节
__________________【成语助记】(3)易如反掌
__________________(4)移风易俗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5考交换更替容易改变4.将
义项:jiānɡ①将要;②拿,取;③让。jiànɡ④带领;⑤将军(1)将以下骑送迎
__________________(2)上使外将兵
__________________(3)公将战
__________________(4)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__________________(5)自将磨洗认前朝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13考将军带领将要让拿,取5.安
义项:①安逸;②怎么;③指安身;④安静(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2)安居而天下熄
__________________(3)衣食所安
__________________(4)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5)尔安敢轻吾射
__________________(6)安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全国5年6考安逸安静指安身怎么怎么怎么
臣闻王天下有国家者,患在上有危亡之事,而危亡之言不得上闻;如使危亡之言辄上闻,则商周不易姓而迭兴,三正①不变改而更用。夏、商之将亡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晏然②自以若天有日莫能危,是故恶日广而不自知,大命倾而不自寤。《易》曰:“危者有其安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陛下诚垂宽明之听,无忌讳之诛,使刍荛之臣③得尽所闻于前,不惧于后患,直言之路开,则四方众贤不远千里,辐凑④陈忠,群臣之上愿,社稷之长福也。(选自《汉书》,有删节)课外语段迁移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表格)
实词迁移助读
广
增广、扩充请广于君(增广、扩充)【注】①正:同“政”,政治,政事。②晏然:安适,安闲。③刍荛(ráo)之臣:指身份低微的臣民。刍荛:泛指草野之人。④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
知识拓展《易》:是《易经》的简称,又称《周易》,儒家经典之一,其卦辞相传是周文王在狱中所作。【参考译文】我听说称王天下据有国家的人,祸患在于君主有危害国家使其灭亡的行为,而(告诫)危机灭亡的话却不能够被君主听到;假如告诫危机灭亡的话马上让君主听到,那么商周就不会改变姓氏而交替兴起,三代不变更政治而更相使用。夏、商将要灭亡了,道路上的行人都知道,(君主却)安闲地自以为像太阳在天上一样没有谁能危害(他),因此罪恶日益增广但是(他)自己却不知道,大命倾覆但是(他)自己却不觉悟。《周易》说:“(能够考虑到)危险的人才能保有安逸,(能够想到)灭亡的人才能够生存。”陛下确实能注意宽宏英明地听取意见,没有因忌讳杀人,使身份低微的臣民能够在您面前陈述全部听到的,不担忧后患,直言的路径打开了,那么四方众多的贤士就会不远千里,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到朝廷)陈述忠诚,(这是)群臣的最大愿望,(也是)社稷的长久福气啊。实词推断过程意思(1)患在上有危亡之事课内迁移法: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2)而危亡之言不得上闻课内迁移法: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___(3)则商周不易姓而迭兴查阅词典法:①交换,换;②改变;③容易;④轻视____________(4)夏、商之将亡也课内迁移法:晓雾将歇(《答谢中书书》)____________祸患,灾难灭亡改变将要实词推断过程意思(5)危者有其安者也课内迁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6)陛下诚垂宽明之听课内迁移法: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确实第16天命会居修时1.命
义项:①教导、训诲;②生命;③命令;④号令(1)五十而知天命
__________________(2)父命之
__________________(3)敬受命
__________________(4)苟全性命于乱世
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PWM制氢电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必杀03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综合题20题)(解析版)
- 讲稿《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宣讲
- 2025关于合同中的表见代理
- 商业物业租赁合同范本
- 试验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 天然气购销合同模板
- 2025机械加工合同
- 卷帘门电机售后合同范本
- 商铺的买卖合同年
- cpk自动计算电子表格表格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招聘2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做投标文件培训
- 9.4+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活塞式抽水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建筑工程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限责任公司招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瓶装液化气送气工培训
- 外科护理课程思政课程标准
- 船舶航行安全
- GB 1886.2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