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学情分析从知识层面看,学生已经学习过第四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已经了解到东汉末年由于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地纷纷掀起了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根基,再加之东汉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东汉末年渐渐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为本节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学习拉开了序幕;从能力层面看,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总结提炼、由表及里认识问题等方面均有所发展;从情感层面看,本课主要通过讲述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来展现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和睦的民族关系、源远流长不断融合的中华文化的认知。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共分三个子目,即三国与两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在时间与空间上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冲突(政权更迭)与融合(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尽管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三、设计思路结合学生情况特点,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本课以冲突与融合为主题,从这两个角度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进行梳理与教学。同时,以情景化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之中,触摸历史温度,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关系,真正感受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文化特点。课程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孝文帝改革的原因,通过史料研读提取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增加本课思维含量,提高学生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四、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概述从魏蜀吴政权分立到西晋短暂统一,以及十六国北朝和东晋南朝对峙的朝代更迭过程;2.学生能够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3.学生能够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北方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结果,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在于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难点在于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六、课程设计创新点本课的设计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以流行歌曲为导入,将歌词引入新课,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歌词“洛阳城”“伽蓝寺”中寻找北魏的历史碎片;第二,本课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等方式进行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与历史核心素养;第三,本课运用大量的地图、史料以及漫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通过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使学生沉浸于课堂中,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知识。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以歌曲《烟花易冷》的歌词“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作为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歌词中的洛阳城与伽蓝寺与本节新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有何历史联系?紧接着,引出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北魏时期杨炫之著《洛阳伽蓝记》,描述了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千年古都洛阳城。《洛阳伽蓝记》是东魏迁都邺城十余年后,杨衒之重游洛阳,追记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况历史变迁写作的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至此,学生思绪来到战火纷飞、政权更迭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接着开始本节新课的讲授。【第一部分】三国与两晋(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教师:想必同学们都读过《三国演义》这部名著,那么同学们认为这本书里最为经典的一句名言是什么呢?学生:“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教师:非常好,《三国演义》中说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过东汉末年连年的战争与动荡,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三足鼎立之势,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副形势图,魏、蜀、吴三国在地域上的特点,并仔细阅读课本上的内容,想一想究竟为何这三个国家能称得上是“三足鼎立”呢?“三足鼎立”真的只是指地理位置上的三足鼎立吗?【设计思路】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回忆东汉末年的政治文化背景,可以与本课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如何形成产生联系。学生观察形势图可以提高学生的时空定位能力。时空定位:通过此图梳理三国政权的更迭,更加清晰直观。此时已由三国鼎立之势更迭为西晋的统一。(二)西晋的动荡与灭亡西晋短命,内忧外患,既有八王之乱动摇统治根基,又有五胡入华加速西晋倾颓。问题探究1:西晋为何如此短命?【设计思路】通过对于“西晋为何短命”这一问题的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培养唯物史观的历史素养,启发学生理解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板书设计:板书西晋政权的分裂与更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接下来的内容。【第二部分】东晋与南朝(一)门阀政治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材料一、二《晋书》漫画:东晋门阀政治学生活动: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学生A扮演平民,学生B扮演世家大族,二人在大街上相遇,产生了冲突……【设计思路】东晋最大的政治特色即门阀政治。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相互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门阀贵族阶级,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通过阅读史料,观看漫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门阀政治。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民与世家大族在政治地位上的悬殊。(二)政权更迭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问题探究2:南朝统治与东晋有何不同?【设计意图】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南朝各朝代建立者的出身,发现各朝代建立者不同于东晋掌权者出身于世家大族,多出身于没落氏族或世族旁支,并不显赫。由此可以总结出南朝高门士族衰弱,寒门庶族兴起。江南开发与民族融合材料一:《宋书》通过材料与所学知识得出江南开发的原因:【第三部分】十六国与北朝东晋十六国东晋十六国最突出的特征是“冲突与融合”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其中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由于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四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问题探究3:孝文帝为何进行改革?1、前提:北魏崛起与黄河流域的统一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以前为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386年,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纠合旧部,在牛川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正式恢复了代国。即位不久,因牛川偏远,便迁都盛乐。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太延五年(439年)魏灭北凉,北魏统一了北方,西晋末年以来135年的十六国分裂局面宣告结束。从而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2、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上:①鲜卑族一直以来的游牧生活使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②中原长期战乱使土地荒芜,经济衰退③北魏前期赋税制度混乱,租调徭役繁重政治上:①实行宗主督护制,阶级矛盾尖锐②民族矛盾尖锐3、可能性: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设计意图】通过文字材料、图片等形式向学生提供信息,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究,从前提、必要性、可能性三个角度分析孝文帝进行改革的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筛选总结信息的能力。学生活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与辩论赛学生A扮演孝文帝,学生B、C扮演阻碍孝文帝迁都的大臣,学生D、E扮演支持孝文帝迁都的大臣,对于是否要迁都展开激烈的辩论……【设计思路】在历史上,孝文帝迁都并不顺利,守旧派不愿远离培养多年的势力,强烈反对迁都。平城环境恶劣,守旧派根基深厚,不利于改革的进行;而洛阳的中原地理位置更有利于吸纳汉族文化,因此迁都是进行汉化改革的必要措施。针对这一举措新旧势力间的矛盾冲突,可以依据此安排学生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与辩论赛。更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更加理解孝文帝迁都的必要性。【设计思路】主要以文字史料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穿汉服、讲汉语、改汉姓、设士族、促通婚,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使北魏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第四部分】课堂小结八、作业布置1.梳理知识,制作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2.寻找更多有关民族融合的历史故事或现实事例,与同学们进行分享。【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知识性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身能力的提高,在课下梳理本课知识并制作示意图有利于学生自主搭建知识体系,理清知识结构;寻找有关民族融合的故事与事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搜寻查找史料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