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别友教学设计2-人教课标版_第1页
贺新郎·别友教学设计2-人教课标版_第2页
贺新郎·别友教学设计2-人教课标版_第3页
贺新郎·别友教学设计2-人教课标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贺新郎》教学案例一、案例主题我之所以选择这一课作为展示课程,就是要向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献上崇高的敬意。光阴荏苒,岁月流逝,毛泽东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三十一年了,他逐渐成为一个远去的背影。当代的中学生普遍缺少“毛泽东情结”,他们对领袖已经渐渐陌生,这是一个可悲而又可怕的现状。语文课无论如何变革,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传承民族文化创建精神家园的责任,所谓“文以载道”是也。我意通过这节课唤醒学生日渐麻木的情感,让传统的正大光明的价值观道德观重回课堂。让语文课真正成为一片净土,让学生们在文学的殿堂中尽情地感受真善美,得到灵魂的净化和情操的陶冶。诗歌是性灵的最好载体,情真意切的诗歌是最富有感召力的文学形式。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国度,走进伟人丰富而博大的精神世界,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为学生构筑一片明净的蓝天,这正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使命啊!这节课的设计突出对诗歌的情感解读。教师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品味诗歌,通过“知人论世”、“披文入情”、“联想体会”几个环节进行精品细读。首先,消除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畏难情绪,继而,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渗透教学过程,以期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值得注意的是,对诗歌的解读,决不能脱离文本,而是要从品味语言入手,让学生充分体会遣词造句的奥妙,从而领悟“诗缘情而绮靡”的精髓。二、案例背景天津二中六十周年校庆正值共和国的第五十八个生日,可以说是双喜临门。我恰逢此时进行《贺新郎》一文的教学。常言道:饮水思源。当人们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甜美时,不应该忘记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天津二中高二八班的同学们已经在课前充分地预习了课文,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背景资料,并在十一期间观看了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在孩子们的内心,已经充满了对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崇高敬意。毛泽东似乎已经穿越了茫茫的时空,重新回到了同学们身边,他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不再是一座被神化了的雕塑,而是那样地真实亲切,鲜活生动。借助这样一个良好的铺垫,在这节课上,我们师生将以另外一种方式“走近毛泽东”,解读他的诗词。三、 案例描述这节课是在“激情燃烧”的状态下,实施完成的。在此,谨撷取几个片断与大家共享。片断一第一个教学步骤是“情境导入”。我在课前五分钟,就开始运用多媒体播放《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视频文件,营造一种浓郁的缅怀领袖的氛围。随着那亲切的音乐响起,那些熟悉的画面一一从眼前掠过,受到感动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有前来观摩的数百位同行。很多人的眼角湿润了,心潮澎湃,似乎重新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然后,我饱含深情地说道:“同学们,在这个金风送爽的十月,我们迎来了祖国的第五十八个生日和母校的六十周年校庆,真说的上是双喜临门。我们的校庆盛况空前,借用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一句话来讲,‘四美具,二难并’。值此良辰美景,我们尽情地收获着丰收的硕果,享受着生活的甘美。常言道:‘饮水思源’,此时此刻,我们应该想起一个人。是他,领导中国人民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史,走向了新生;是他,在年登上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同学们,这个人是谁?”同学们用洪亮的声音齐声答道:“毛主席!”我说:“好,我在这里也要郑重地宣布,谨以此课献给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请同学们起立致意!”学生们致意后,我接着说道:“‘十一’期间,中央六台播出了一部名为《走近毛泽东》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我相信凡是看过此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感慨万千。这部纪录片以大量翔实而珍贵的影像资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别样的毛泽东。他是一个马背诗人,是一个以文房四宝指挥千军万马打天下的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仿佛穿越了茫茫的时空,重新回到我们身边,似乎他从来没有远离过。那么,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将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对伟人的敬意,走进伟人丰富而博大的心灵世界,重温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好,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新郎》。”在课程的初始阶段,我就是这样抓住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沉浸到课程的意境中来,为下面的教学步骤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片断二在“诵读感悟”和“整体感知”后,进入到了课程的关键环节——“精读细品”。在“知人论世”之后,我开始指导学生“披文入情,联想体会”。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要依托重点词句进行想象,结合背景知识,反复吟咏品味,设身处地地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并明确这是鉴赏诗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然后我指导学生自主品读,在组内探讨交流。提出了三个问题。问题一,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中难得一见的婉约之作,其间流露的情感丰富复杂。这首词中具体表达了哪些情感?问题二,如何理解这些情感?问题三,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些情感的?在这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当中,学生们的探究热情高涨,他们投入身心,积极地品味诗歌,在课堂上出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精彩瞬间。镜头一教师:如何理解“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这一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学生小:我觉得这句话写的是杨开慧的神情和心理状态。因为,杨开慧在毛泽东离开之后,不仅要从事地下工作,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所以,杨开慧满腹的委屈表现在她的眼角眉梢,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情感。学生小:我不完全同意她的观点。我觉得这句话既是说杨开慧,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的心情。因为,这句话写的是毛泽东眼中的杨开慧,既然毛泽东能看到妻子的表情,说明他对杨开慧也是非常体谅的。教师:的确如此,杨开慧幽怨的神情定格在毛泽东的笔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他们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啊。学生小:我觉得这句话里不仅仅有离愁别恨,依依不舍,更有杨开慧对丈夫革命事业的支持。“热泪欲零还住”这一句就能体现。杨开慧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有掉落下来,这说明她是在竭力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因为,她怕毛泽东见了自己这种样子会不忍离去,她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伟大女性,也深深地热爱丈夫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又怎能为了小家庭的幸福阻挡丈夫前行的脚步呢?教师:说得真好!是啊,如此柔肠百转而又深明大义,这样的杨开慧又如何不让毛泽东铭记一生呢?学生小:老师,这句话所写的场景我深有体会。我爸爸的工作很忙,经常出差,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我妈妈的肩上。我妈妈非常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就是我。所以,每次妈妈都特别不愿意让爸爸出门。可是,爸爸出门是为了我们小家庭的幸福,而毛泽东出门是去从事有生命危险的革命运动,杨开慧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学生十分动情,似要哽咽)教师:太棒了!毛泽东不顾小家庭,投身大革命,这样的境界真是崇高。同学们都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灵,说得太好了!镜头二学生小:老师,我有一个疑问,既然毛杨二人一个是伟男子,一个是奇女子,感情又那么融洽,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误会”呢?教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考虑考虑,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小:我觉得,应该使用排除法,具体是什么误会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肯定不会像我们普通人之间那种鸡毛蒜皮的矛盾。(众人笑)学生小:我觉得也不一定,伟人也是人嘛!(众人笑)学生小:其实,我觉得他们夫妻之间有什么误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误会已经“过眼滔滔云共雾”了,而且毛泽东后面还说“算人间知己吾和汝”。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夫妻间难免有些小矛盾,而毛泽东和杨开慧既是生活上的亲密爱人,又是事业上的革命战友,不管曾经有过什么误会,最终杨开慧以自己年轻的生命证实了她不愧是毛泽东的“知己”!在这个教学环节当中,教师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品读,尤其是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解读诗歌,力求能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并尽量全面地多角度地去还原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从而真正地实现诗歌的情感解读。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对诗歌的解读也各有见地。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适时的点拨能够匡正、规范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充满民主的课堂又为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良好平台。片断三在课程的结尾部分,我进行了总结,不料又引发了一次高潮!我说:“无情未必真豪杰,都说乱世莫谈儿女情,其实乱世儿女情更深。这令人动容的儿女真情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得到了心灵的净化。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陆机曾说过‘诗缘情而绮靡’,刘勰也提倡‘为情而造文’。而《贺新郎》正是以其真情挚爱征服了我们。诗人只是毛泽东诸多身份中并不重要的一种。然而郭沫若说得好:“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意思是,毛泽东在治理军国大事之外,业余爱好写点诗词,但也足以称得上是泰山北斗。诗词中的毛泽东独领风骚,诗词外的毛泽东经天纬地,千言万语难以表达对伟人的崇仰之情,谨创作一首小诗向伟人致敬:无题牛红娜毛公词意妙难言,读罢常已泪满衫。纵横捭阖诸子事,古意今风具笔端。国破族危势将颓,书生奋袂挽危澜。文功武略千秋志,唯有曹公可比肩。学生热烈鼓掌,我说:“谢谢大家,我只是抛砖引玉,在同学们当中藏龙卧虎,下面有请同学展示他的作品。”贺新郎•忆润之师绍琨夜数寒星尽,翘首启明便思霞,肠断横塘。寂寞对月诉苦情,滴滴泪浸心头。遥想当年共风雨,今朝天地永相隔,想人间知己倩何人?思骄杨,黯神伤。大坡地外三捷报,赤水蛟龙四长啸,好不痛快!井冈山上风云变,挥剑原泽踏雪山,百万雄狮定乾坤。借问中华何人复?还看今朝苍茫大地。人间道,正沧桑。然后,我请同学简要地谈谈创作初衷。他说:“是毛泽东的这首词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我在课前预习搜集背景资料的时候,阅读了关于主席生平的一些文章,于是有感而发。词的上片写的是主席对杨开慧的爱恋和怀念,词的下片写的是主席一生的丰功伟绩。上片突出主席的儿女柔情,下片突出主席的革命豪情,而这两方面都能显示出他的英雄本色!”(掌声热烈)其实,一堂好课就像是一篇好文章,也应该有凤头,猪肚,豹尾。尤其是学生的诗歌创作,为这节课增添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豹尾。四、 案例评析上完课后,我激动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复。广大的同行对这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学生的活动非常充分,教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很强。整节课高潮迭起,令人陶醉。面对大家的肯定,我不敢以成功者自居,但还是有话要说:我们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上有许多情况是令人猝不及防,始料未及的。具有即时、多元的特点。无论我们课前如何充分地准备,都无法完全避免这样情形的发生。不仅学生的问题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就是我们教师自身也经常会灵光乍现,即兴发挥。那么,应该怎么来认识这种课堂的即时生成呢?首先,要认识到无论我们能否意识到课堂的即时生成的存在,它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我们授课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只要我们自己是鲜活的,那么,就会存在互动。只要存在互动,那么,就一定存在即时生成。而这恰恰是课堂的魅力之源,是课程生生不息的动力。其次,要对课堂的即时生成抱有正确的态度。不要害怕生成打乱我们的预设,不要担心课堂生成失控。有一些教师,是比较排斥即时生成的,觉得费时费力,喧宾夺主。于是千方百计地限制学生,将所谓的标准答案硬灌给学生。若学生说出与所谓标准答案相近的观点,教师便喜形于色,多加“鼓励”。若学生发出另类的声音,便惊恐万分,使出浑身解数,将学生生拉硬拽到自己的轨道上。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消解了语文的活力,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断绝了自身成长的有效途径。当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有积极意义。有的生成的确干扰了正常的教学,那么,该出手时就出手,大胆地摒弃它!此时,教师自身的专业学养,随机应变的能力就会显得至关重要了。当我们练就一双慧眼之后,见招拆招,又何惧之有呢?完成一节好课会喜形于色,激情难抑;做了一节失败的课也会黯然神伤,悔恨不已。个人的喜怒哀乐已完全与事业的顺逆成败联在了一起。敬业的高标准在于,在课后能快速把个人的情感、得失搁置一边,而进行及时、有益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把即兴的、灵感生发的成败因子,上升到理性去认识、去归纳,以成为此后自觉行动的导引。牛红娜老师,在这一点上做了示范。——王义明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她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期待使她们的心中时刻升腾着爱的灵焰,情的灵光。教师就是在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播撒爱的种子、培育爱的心灵的过程中,追求着未来的事业,成就着辉煌的人生。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更不缺少语文,而是缺少我们发现语文的眼睛,善于发问的心。让我们在生活中,去寻找更有趣、更广阔、更丰富的语文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不是天才,但我愿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就让所有的困苦艰难一起来吧,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你做什么事,一开始时不要被唱反调的人把信心击溃。请记住,信心是希望的膏油!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