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语文(三)本试卷共四个大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红色资源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高中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而红色资源本身具有的先进性、群众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能够在思想上、政治上对容易被错误思想裹挟的高中生进行引导。将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有机结合的创新产物,包含了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将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对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课改背景下,强调课程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将红色资源与高中思政课有机结合,为拓展学生的实践平台、促进公共参与提供了可行性。在高中思政课中利用红色资源,可以丰富、拓展教师的课程资源库,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本地的红色资源对学生具有天然亲和力,教师积极开发运用这些红色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提高学习效果。(摘编自邓西延《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材料二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青少年一般对新兴文化比较感兴趣。红色文化年代比较久远,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再加上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参观红色景区,直观体验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广州红色文化很难引起高中生的兴趣。高中政治教材中很少涉及红色资源,教师对于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不重视,只是偶尔在某一章节中利用红色资源作为辅助工具进行教学,而没有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和价值。教师在思政课堂中对广州红色资源的运用不到位,引入的内容单一,引入方式简单,导致学生们对广州红色资源只是一知半解,对课堂缺乏兴趣。广州红色资源众多,但运用却很不充分。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源的重要性,即使有学校意识到了,也没有能够切实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这些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是在实践中,这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各个单位之间也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导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摘编自李凯乐《广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当地高中思政课教学的策略研究》)材料三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中对红色资源进行了明确界定,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形成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近年来,尽管红色资源有所应用,但教师在应用过程中仍流于表面,对应用红色资源的深层意义没有做到全面认识,忽视了红色资源对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引导作用。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反思。教师应该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准确掌握思政课教学中的关键内容,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强化结合课程的重难点知识合理应用红色资源的意识;最后,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把高中思政课打造成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这样,教师应用红色资源的素养才能最终得以提升。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选取红色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使红色资源与课程内容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积极主动整合课程资源,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红色资源应用于导入、讲授、小结环节,丰富应用红色资源的方式。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应当丰富红色资源的呈现方式。学校可以从自身的教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出发,结合当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和学生学习特点开发红色资源校本课程,作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补充。各地应将当地的红色文化、遗迹遗址、纪念馆等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红色资源的信任度和认同感。教师可以应用VR交互、5G实感、AI智能等新媒介技术,向学生全方位展示红色遗迹、遗址场馆、人物事迹等,使学生拥有沉浸式的视听感受。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红色资源极具育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应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实现高中思政课教学应用红色资源水平的不断飞跃。(摘编自王东静《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红色资源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色资源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与高中思政课的融合利于培养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感。B.红色资源与高中思政课的融合利于提升教师的科学精神,同时丰富拓展教师的课程资源库。C.广州高中生对本地红色资源的认知度较低,原因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广州红色资源的运用不到位。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红色资源校本课程,利于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补充教材内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地红色资源对学生来说,具有天然亲和力,若加以开发应用,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B.广州红色资源运用不充分表现在广州红色资源的整合不够、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两方面。C.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反思,全面认识应用红色资源的深层意义,重视其对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引导作用。D.依托互联网、融媒体、VR交互等新媒体平台,可以拓展红色资源传播渠道,赋予红色资源新的活力。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思政课教师以优秀党员林占熺的事迹引入“新发展理念”这一框题的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B.思政课教师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史例融入课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

C.思政课教师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发挥课后的反馈评价作用。D.思政课教师带学生走进《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数字展厅,让学生感受习近平治国理政魅力。4.三则材料都围绕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展开论述,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对此简要概括。(4分)

5.复兴中学高二学生小刚被高一某班聘请为“思政课小导师”。作为教师助手,他将就“如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这一问题向老师提出几条建议。请结合材料进行阐述。(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雪中的河西走廊杨献平傍晚,车过广元,定西、陇西被掠过,真正的西北天地在一片参差不齐的山峦之间豁然洞开。两山夹一河的兰州,在冬夜,感觉空荡,除了黑黢黢的楼宇和连片灯火,一切寂静。对河西乃至西北地区,我一直葆有不竭的爱意与热情,其中原因,我也说不清,大致是内心质地与之比较契合的缘故。但对于一方地域来说,早就看惯了诸多的过客,无论什么年代,也无论怎样的一个人来到和离开,它都可以无动于衷,而把每一个路过它的古人和今人当作一片黄叶看待,心神不惊,来去无感。河西乃古老的雍凉之地。至今,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霍去病长驱千里的辉煌战绩,以及匈奴“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古歌。前者的武功只是在他的年代,为人们所崇敬;后者则以其失败和消失的悲怆令人扼腕叹息。史书上的各种记载,其作者显然也各有看法。霍去病“开河西”,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匈奴浑邪王的主动投降,促使他率部投降的原因,则是伊稚斜单于要将之召到茏城问罪。浑邪王忧惧,秘密派人接触西汉,霍去病引兵接应,从而使得整个河西走廊尽入西汉版图。这一夜,我的睡眠照例舒适和酣畅。醒来,兰州早已过了。一个人站在窗前,一抬眼,就被大地上厚厚的积雪震撼了。那些已经板结如铁板一块的雪,大致是一周之前下的,不厚,但天高地阔。雪不规则地覆盖在戈壁莽原之上,体现的是人间大地自有的起伏性——任何事物都不只是一副面孔,再平坦的地方,也有高低之分。岑参和高适等人当年的河西走廊,大抵也是这副模样。也或许,盛唐的河西走廊要繁华一些。兰州向西的道路上,诸多的人马往来不绝,有蓝颜黄发的昭武九姓国人,也有带着琉璃、象牙、玛瑙等方物前来朝贡的使者,还有诸多不知名的探险者与旅行者,心怀高贵的求道者与修行人。车到武威南站,月台上的雪,不规则地堆了一层,有些洁白,有些脏污。而天空是蓝色的,日光看起来浓烈,可没有一点温度。这使我想起岑参的一些诗句,“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这些诗句,与军旅有关,与帝国命运有关,也与自身的内心精神有关。前些年去武威,我参观了雷塔汉墓,在姿势凌绝的“马踏飞燕”之下,仰望到脖子发酸,仍旧感叹不止,只觉得那种工艺手段极具想象力,堪称“天才之作”与“神灵所为”。相对于物,人的智慧、思想,更多的情感与精神润泽、滋养和哺育,才真正不朽。

每次到酒泉,想起的第一个人名是左宗棠——一个真正的战略家。他与李鸿章的争执,体现了这位臣子的远大之心、超前智慧。针对李鸿章主张加强海防的说法,他提出了塞防观。左宗棠言,“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安眠之日”。类左宗棠者,乃清末中国一等一人杰,其眼界,尤其是全局意识和铁血精神,非李鸿章可比。左宗棠所处时代极为危难,但对新疆失地慨然收复,正是其大战略之体现。今人对李鸿章的赞美之词,多牵强附会甚至杜撰。当然,历史人物,后人各有说法。因为,历史只是写史者想要传达的某些过往的事实及其态度。无论怎样的年代,对作家诗人来说,基本的人文情怀、公道之心、事实之言要有。兀自信从诸多无妄之说、道听之言,是为懒惰,更是无独立识见、思想与判断之表现。很多年前,我从南太行故乡参军至酒泉,蓦然看到诸多的柳树。当地人说,这是左公柳。传说,左宗棠当年抬棺西征之时,沿途所见,黄沙戈壁,风沙漫漫,凋敝异常,遂令部队种植柳树。在河西,每次看到柳树我都不由自主地想到左宗棠的名言;“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破书万卷,神交故人。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在河西走廊,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一种“神交故人”的感觉。人和地域,其实是相互塑造与成就的。河西大地上的每一处,都是生命的栖息地,都可以安放身心甚至灵魂。打开窗户,河西走廊乃至整个中国西北扑面而来。天地苍茫,本就稀疏的城市和村庄,隐遁于茫茫雪原。抬头仰望,密集的星展在极冷的高空以冷静与悠远的神情有滋有味,满怀悲悯地俯瞰着人间的沧桑流变。(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较于作者对河西的热情,这一地域对作者的来去无动于衷。B.霍去病“开河西”的成功是当年匈奴族群内部产生裂痕所致。C.相对于物,人的智慧、思想、情感与精神的润泽才真正不朽。D.左宗棠提出的“塞防观”,体现了他超前的智慧及其战略眼光。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酒泉地区的柳树象征了左宗棠那种坚韧、淡泊的精神特质。B.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文化底蕴。C.文章虚实结合,历史与现实交织,表现了深沉的盛衰之叹。D.文章语言厚重典雅,描写大气恢弘,给人以历史沧桑之感。8.“移步换景”是游记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这种手法易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且有记流水账之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避免这种弊病的。(6分)

9.夏金兰教授评论杨献平的散文说:“作者的游历绝不是浮光掠影的浏览,无论写景还是写人,都融入了作者的哲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的“哲思”。(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世宗嘉靖六年夏五月,起新建伯王守仁以兵部尚书总制两广、江西、湖广军务。先是,成化中,韩雍平断藤峡,民获宁居者二十余年。正德五年后,遗孽渐炽,峡南贼尤甚,横江御人。至是,守仁定田州而两江父老遮道言断藤峡及八寨贼倡乱状守仁上疏请讨从之。七年春二月,王守仁以湖广兵至南宁,而卢苏、王受初降,亦愿立功自赎。峡贼闻军门檄湖广土兵至,皆逃匿深险。后闻以苏、受降罢兵,又守仁驻南宁,故为散遣诸兵状,寇弛不为备。至是,湖广兵皆偃旗卧鼓驰至,与官军突进,四面夹攻之。贼败,退保仙女大山,据险结砦。官军攀木缘崖仰攻之。(四月)初四日破贼寨,初五日复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巢,贼败奔断藤峡。官军追击破之,贼奔渡横石江,覆溺死者六百余人。贼不支,奔入永安力山。乃分兵围之,贼复大溃,奔诸路者多为防截参将沈希仪等所擒。于是断藤之贼略尽。先是,守仁因八寨贼去断藤稍远,四月初五日,别遣布政使林富、副总兵张佑监督土目卢苏、王受五千余众,进剿八寨瑶贼,各兵乘夜衔枚袭之。二十三日,昧爽抵贼巢,遂破石门天险,贼始惊觉,且战且走。日午,贼结聚二千余人来拒,官军奋击之。贼既失险气夺,不能支,遂大溃,奔入重险。官军夜募死士掩其不备,二十四日,袭古蓬寨,破之。连克周安、古钵、都者峒诸寨,于是八寨之贼亦尽。前后擒斩三千余人,两江底定。守仁乃班师,疏荐林富为都御史,巡抚其地,论功褒赏有差。(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平藤峡盗》)文本二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有危者安之,有惧者悦之。(节选自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将诫》)

10.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标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3分)守仁定田州A而两江B父老遮道C言D断藤峡及八寨贼倡乱状E守仁上疏F请G讨H从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意为重新启用,是古代任用官员的常用词语,辟、拜、除、授等同属此类。B.横,意为横行,与《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中“横”的意思不相同。C.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与《归去来兮辞》中“舟遥遥以轻飏”的“以”用法相同。D.夺,意为丧失,与《陈情表》中的“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的“夺”意思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雍在成化年间平定断藤峡叛乱,之后的二十多年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B.田州平定后,王守仁当即率湖广兵士飞驰赶到断藤峡,与当地官军夹攻贼军。C.攻打断藤峡的同时,王守仁另外派遣林富、张佑等五千多人进剿八寨的叛贼。D.王守仁遣军悄悄奔袭八寨,直到他的军队攻破石门天险,八寨的贼人才惊醒。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乃分兵围之,贼复大溃,奔诸路者多为防截参将沈希仪等所擒。

(2)守仁乃班师,疏荐林富为都御史,巡抚其地,论功褒赏有差。

14.文本二是诸葛亮《将诫》中的几个“进退之术”。王守仁在平定断藤峡叛乱的过程中运用了“有危者安之,有惧者悦之”一术,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咏月①王安石追随落日尽还生②,点缀浮云暗又明。江有蛟龙山虎豹③,清光虽在不堪行。鱼儿王安石绕岸车鸣水欲干,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④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注】①《咏月》作于实施变法之中或之后,《鱼儿》也作于这一时期。②尽还生:指月亮晦而复明。③蛟龙、虎豹,这里借指守旧势力。④挈;带,领。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咏月》诗没有直接描绘月形,反而通过其他意象的组合托衬月的存在,营造日落月生、晦明难辨的情境。B.《咏月》诗表面写月的变化、运行,实则有所寄寓;“清光”象征作者本人,“浮云”等则借指守旧势力。C.《鱼儿》诗借鱼所处之水将干的形势暗喻北宋当时社会形势,以“相欢”的鱼儿暗指尚未意识到危机的众人。D.《鱼儿》诗以“汝死哪知世界宽”的结语警示井底蛙式不知变通的守旧党,寓深意于物象,为改革兴变增势。16.在某种程度上,作品是作者个人精神意志的反映。王安石前期的咏物诗更注重借物比附内在思考与精神风貌,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密在《陈情表》中首先概述了自己不幸的命运,并进一步深化了与祖母之间的情感纽带,“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祖母对自己的付出,也透露出祖孙间的深厚情感。(2)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一词中,苏轼用“______,______”两句描绘的梦中所见场景,却是日常生活中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场景(3)江月是中国古诗文中的典型审美形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景观,它常常被使用,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近两年,石嘴山一带的鸟儿越来越多。我值班的场站有阔大的落地窗。工作间隙,偶一抬头,就看见院子地面落着密密麻麻的一群麻雀。它们一时如一群调皮的孩童,“呼”地一起起飞,为天幕缀上一朵朵盛开的花;一时又如一卷滚动的画轴,翻卷着铺在地面上,

。与热闹群居的麻雀相比,喜鹊有些(A)。它是什么时候落下的,

,我都不知道。但我记住了它的尾巴,如一把折扇,打开又合上,合上又打开……朋友家的小区院子里有几棵经年的老槐树,鸟儿们就在树上栖息。它们有的气定神闲,一字一句,似老者低吟;有的细语轻声,在空中划出若有若无的弧线;有的似乎刚张口又闭上了,短促婉转的声音如一根针一点点扎入泥土……那些声音虽长短不一,却还(B),似一位卓越的作曲家谱就的曲折起伏、饶有情趣的曲子。置身其中,

,那里有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翩跹蝶舞;一时又如走进朴素的乡间舍里,一户小康之家聚在一起(C)地谈论麦浪里的希冀,一间晨读的教室里孩子们朗诵着流传千年的经典。18.请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为:“但我记住了它那不断开合的尾巴。”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算力”是指包括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等各种计算机综合在一起,在单位时间内达到的包含计算速度、计算方法、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传输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在内的计算峰值能力。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算力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到2023年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230百亿亿次/秒(EFLOPS),算力正加速向政务、工业、交通、医疗等各行业各领域渗透。同时,在“东数西算”工程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布局下,中国算力网——智算网络一期已经上线,全国算力“一张网”已具雏形。2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有见他这么慌过。”B.吃食店里的饭菜,于他是有害的——像一切厌世家一样,他苦于消化不良。C.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D.他们站在一切人之上——从前站在一切人之下,所以叫做反常。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弘一大师在《谈写字的方法》一文中写道:“首先要能够统一,字与字之间,彼此必须相联络互相关系才好。但是单止统一也不能的,呆板也是不可以的,须当变化才好。”短短数语,道出了书写之要,也给新时代青年的为人处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C(“原因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广州红色资源的运用不到位”错,因果不对应)2.B(“表现在广州红色资源的整合不够、教育价值未充分发挥两方面”错,以偏概全)3.C4.①材料一主要论述了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时代价值。②材料二主要论述了广州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③材料三主要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红色资源的对策。5.①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时代价值。②提升教师应用红色资源的素养: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教师的融合意识,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③加强红色资源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挖掘红色资源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丰富应用红色资源的方式。④丰富红色资源呈现方式:开发红色资源校本课程,融合地域红色资源内容,依托新媒体平台拓展红色资源传播途径。6.B(“是当年匈奴族群内部产生裂痕所致”,绝对化)7.C(“表现了深沉的盛衰之叹”错误,无中生有)8.①文本内容中心明确,线索清晰。文本围绕河西走廊这一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以作者的所见、所思为线索,将历史与现实交织。②文本选材剪裁精当,重点突出。文本主要交代了兰州、武威、酒泉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详略得当。9.①人和地域,是相互塑造与成就的关系。西北的地域特征成就了岑参、左宗棠等历史人物及其特质,这些特质影响了后人对这一地域的印象,成为了拥有相同内心质地的人的心灵归宿。②对于历史的种种观点,文人学者要有独立的识见、思想与判断。对霍去病“开河西”的功绩,以及对左宗棠、李鸿章高下的判断,都不应兀自信从无妄之说、道听之言,而应循着历史事实,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10.AEH11.C(前者“以”为介词,后者“以”为连词)12.B13.(1)(王守仁)于是分派军队包围了贼寇,贼寇再次溃败,向各个方向奔逃的贼寇大多被防截参将沈希仪等人擒获。(2)王守仁便班师回朝,上疏推荐林富为都御史,巡抚这个地区,按照功劳褒奖赏赐各有差别。14.①断藤峡的贼寇听说官军到来,都逃亡藏匿在深沟险要中。这是他们“危”“惧”的表现。②为使贼寇放松警惕,从而一举击破,王守仁先是表面做出停战的举动,又故意做出遣散众兵的情状,贼寇于是松弛下来,处于“安”“悦”的状态。15.B(“清光”指月光,象征君王或新法)16.①《咏月》通过其他意象的组合托衬月的存在,渲染复杂莫测的氛围,暗喻朝堂晦涩驳杂的局势面貌,又借浮云、蛟龙、虎豹喻指诗人处境的艰难凶险,呈现出改革变法期的繁难与艰涩。②《鱼儿》借鱼所处之水将干的情况暗喻北宋当时社会形势,以此警诫北宋统治者现实环境的危急,以“哪知世界宽”警示井底蛙式不知变通的守旧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17.(1)祖母刘憨臣孤弱躬亲抚养

(2)小轩窗正梳妆(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18.A.形单影只B.错落有致C.七嘴八舌19.①原文采用比喻的手法,更生动形象描述了喜鹊尾巴的形状。②原文句式整齐,内容丰富,与上下文语境吻合,通过重复喜鹊尾巴开合的状态,表明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③原句省略号的运用,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20.①为大地谱写一曲曲动听的歌谣②又是什么时候飞走的③一时仿佛步入高雅的音乐殿堂21.“算力”是指计算峰值能力,是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等各种计算机综合在一起、在单位时间内达到的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