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礼规定,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1996年在新郑郑公大墓(春秋时期)的祭祀坑遗址中出土了9件螭纹铜鼎和8件窃曲纹铜簋。这一考古发现反映了当时()A.封建政治制度初步形成 B.礼乐制度突破性发展C.尊卑等级关系受到冲击 D.诸侯国手工业更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原本只有周王才能享用的“九鼎”出现在诸侯的祭祀坑中,表明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受到挑战,金字塔式的上下尊卑关系受到冲击,C项正确;“初步形成”史实错误,封建政治制度初步形成是在战国后期,排除A项;当时礼乐制度并没有获得突破性发展,而是逐渐瓦解,排除B项;材料强调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破坏,不是手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2.《史记·儒林外传》,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汉书·儒林传》,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45.60%,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主流思想的演变 B.区域之间交流增强C.齐鲁经济实力的衰退 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中,齐鲁人占比较大,著名的儒学学者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学地位提高,因此,儒学学者增多,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区域之间交流,排除B项;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中,齐鲁人占比较大,经济是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基础,所以材料信息不能证明齐鲁经济衰退,排除C项;材料与社会环境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3.东汉至魏晋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地方史志,它们大多记载一个地方的风物、史地和人物等内容,如《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等。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是()A.地方势力的壮大 B.南方经济的发展 C.外来宗教的传播 D.基层治理的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东汉到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东汉到魏晋时期,地方志大量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地方豪强和门阀士族兴起,在地方上影响力较大,因此出现了大量地方志,记载一个地方的风物、史地和人物等内容,A项正确;材料中的洛阳不属于南方,排除B项;《吴越春秋》、《华阳国志》并未体现出宗教色彩,排除C项;D项表述绝对,而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4.唐律规定:在人少地多的宽乡,农户可以在规定受田亩数外自行垦荒,法律不予追究。至于由狭乡迁往宽乡的农户,国家给予免赋的优惠。这些规定()A.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集中问题 B.有利于保护和发展自耕农经济C.使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D.允许农户自由买卖所受的土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农户可以在规定受田亩数外自行垦荒”“由狭乡迁往宽乡的农户,国家给予免赋的优惠”这些规定有利于自耕农的增加,有利于保护和发展自耕农经济,稳定社会秩序,B项正确;唐代的这些规定仍然是土地私有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集中的问题,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是南宋,排除C项;均田制下政府掌握授田,限制土地买卖,排除D项。故选B项。5.宋代福建兴化县“田耗于林糯(制酒原料)”,仙游县“田耗于蔗糖”,福州、泉州一带适宜种植粟麦土地变成了大片的荔枝园。这反映了宋代()A.政府推广经济作物种植 B.农民生活日趋富足安稳C.市镇经济职能得以增强 D.南方农业的专业化生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福建兴化县专门种植“林糯”,仙游县专门种植“蔗糖”,福州、泉州一带大片的土地用来种植“荔枝”,反映了某个地区专门种植某种农作物,农业生产上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了福建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但没有涉及这种经济作物是政府推广还是民间自发,排除A项;仅通过经济作物的种植不能得知农民的生活情况,且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农民勉强自给自足,没有达到“富足”的程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农业生产,并非市镇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6.斗草是一种古老民间游戏。斗草方式分武斗和文斗,武斗指的是两人各持草茎,比赛其韧性,以儿童戏玩居多;文斗则是要求参与者以植物名字对对子,比的是他们所知植物名字多少,重点在于知识。如图为清代画家金廷标所绘制的《群婴斗草图》,据此可知()A.作品表现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游戏意在培养儿童竞争意识C.作品流露出人与自然相亲近 D.作品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活跃〖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清代(中国)。斗草游戏主分为文斗和武斗,其中文斗侧重对植物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比拼,武斗则更多是儿童游戏。作品《群婴斗草图》形象的描绘了儿童在斗草游戏中的状态,体现了儿童在自然环境中的欢乐,流露了人与自然的亲近,C项正确;画作并非宫廷画,属于风俗画,排除A项;游戏更多的是嬉戏,并不一定是为了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而且文斗对于知识的储备要求较高,儿童参与的数量并不会太多,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不能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7.据1903年时人对江南地区的调查,当地各界人士都竞言开学堂,却“不知学堂为何事”;南京、苏州、上海等地“最著名大学堂”还出现了由武备学堂毕业生、八股专家充任教师,将理学章句作为教材的情况。这说明清末()A.戊戌变法缺乏人才支持 B.教育新政转型艰难C.新式学堂遭遇社会抵制 D.军人地位显著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虽然在江南地区各界人士都“竞言开学堂”,但却不了解什么是学堂,在一些地方的大学堂的教师和教材都是旧式的“八股专家”“理学章句”,这说明新式学堂虽然出现,但受到旧式教育的影响和束缚,反映了教育转型艰难,B项正确;戊戌变法在1898年已经失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当地各界人士都竞言开学堂”可知,新式学堂在社会上支持度较高,并非“遭到社会抵制”,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新式教育发展情况,没有涉及军人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8.1927年,陶行知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践行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在此影响下,各省竞相创设乡村师范。这有助于()A.中等学校教育的普及 B.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C.全民扫盲运动的开展 D.国民教育制度的形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践行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在此影响下,各省竞相创设乡村师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引发社会的共鸣,推进各地乡村师范的建立,有利于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B项正确;“中等学校教育的普及”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全民扫盲运动的开展”在建国初期,排除C项;在民国时期,国民教育制度还不完善,“国民教育制度的形成”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9.194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编订的历史教科书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叙事与之前的教科书不同,对“五胡乱华”的史实简单带过,重点阐述的是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其主要意图是()A.促成全民族的联合抗日 B.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提高民众历史认识水平 D.塑造国民国家认同意识〖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1943年,编订教科书重点阐述的是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对“五胡乱华”的史实简单带过,主要是为了对少数民族释放友好信号,争取少数民族,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开始全民族的联合抗日,1943年时已经开始联合抗日了,排除A项;修订历史教科书的意图主要不是为了提高民众历史认识水平,而是为了抗战,排除C项;民族交融对塑造国民国家认同意识作用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10.如表1952年和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钢(万吨)135535296煤炭(万吨)66001310098棉纺物(亿米)38.350.532谷物(万吨)163921950519A.工农业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B.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C.国家建设受苏联模式影响 D.工农业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1952至1957年,钢铁和煤炭产量大幅增加,而棉纺物和谷物增长相对较慢,体现了在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这主要受苏联模式的影响,C项正确;“逐年增长”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A项;一五计划只是初步实现工业化,且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工业化体系形成,排除B项;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完成,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城邦时代中期,拉格什统治者埃阿那图姆在记述自己出身时写到:“宁吉尔苏神提供了创造埃阿那图姆的种子……将他投胎在宁胡尔萨格神的腹中。”由此可知,当时苏美尔地区()A.实施严格等级制度 B.宗教仪式不断完善C.文化创作日益繁荣 D.专制观念开始萌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苏美尔)。根据材料“宁吉尔苏神提供了创造埃安那图姆的种子……将他投胎在宁胡尔萨格神的腹中”可知,埃安那图姆将自己神化为神的孩子,其主要目的在于宣扬君权神授,说明专制观念开始萌芽,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等级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并不属于宗教仪式,排除B项;文化创作日益繁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2.托勒密王朝经常借用埃及人的房屋来安置军队,而埃及人则在这些地方修建祭坛以免房子被占。塞琉古王国的统治者由于推行希腊化政策而引发了犹太人马卡比起义,后来犹太人基本独立,传统的犹太文化继续发展。由此可知,在希腊化时代()A.民族矛盾导致亚历山大帝国的解体 B.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未能真正实现C.埃及、犹太以激进方式获民族独立 D.各地区依旧保持原有的宗教和风俗〖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化世界)。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形成的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被称为希腊化世界,积极推广希腊化文化,据材料“借用埃及人的房屋来安置军队,而埃及人则在这些地方修建祭坛以免房子被占”“由于推行希腊化政策而引发了犹太人马卡比起义,后来犹太人基本独立,传统的犹太文化继续发展”及所学知识可知,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埃及在进行统治和推行希腊化政策时,引发了埃及人和犹太人的反对,体现了埃及人和犹太人对于希腊文化的并没有完全认同,反映了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未能真正实现,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的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王国的统治,并非亚历山大帝国解体的原因,排除A项;材料虽然涉及埃及人和犹太人对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王国的反对,没有涉及他们获得民族独立,排除C项;在希腊化时代,埃及地区、西亚地区已经收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3.1815年以后,英国工人运动开始与民主运动结合起来,争得政治权利。辉格党领袖格雷认为明智的让步能够保卫财产。墨尔本向维多利亚女王表明:议会改革法案“仅仅是为了在当下满足民众,仅此而已”。墨尔本旨在强调改革()A.消除王权对议会的不当干涉 B.缓解社会矛盾避免暴力革命C.适应工业革命时代经济诉求 D.发挥辉格党在代议制中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据材料“英国工人运动开始与民主运动结合起来,争得政治权利”“仅仅是为了在当下满足民众,仅此而已”可知,19世纪初,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阶级力量有所发展,工人阶级为争取政治权利与民主运动结合,此时期资产阶级政党的领袖认为议会改革并非真正为了照顾工人阶级利益,只是因为满足工人阶级的需求,可以缓解社会矛盾,防止工人阶级的暴力革命,B项正确;材料虽然提及女王,但没有涉及女王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不能反映王权对议会进行了不当的干涉,排除A项;议会改革适应了工业革命时代的要求,但这并非墨尔本强调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面对工人运动,为了缓解社会矛盾,进行议会改革,但没有专门强调辉格党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14.福特在自传中提到:生产T型车需要7882个独立工序,其中只有949个需要“强壮而训练有素的体格健全的人”;其余工序,“670个可由失去双腿的人来做,2637个可由一条腿的人来做,715个可由独手的人来做,10个可由盲人来做”。由此可知()A.技术创新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要求 B.电气革命促进了生产高效化C.福特工厂推动“福利国家”的建立 D.机器生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生产汽车过程中的“7882个独立工序”中,只有“949个需要‘强壮而训练有素的体格健全的人’”,其余的工序可以由“失去双腿的人”“一条腿的人”“盲人”来做,反映了在生产汽车过程中对操作工人的要求极大的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创新主要由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创新有关,A项正确;电气革命指的是内燃机、电力成为主要的动力,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过程,没有涉及内燃机、电作为动力,排除B项;福利国家指的是相对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工人操作要求的降低,而非劳动强度的降低,残疾人如果长时间工作,劳动强度也不低,排除D项。故选A项。15.20世纪50年代法国广大农民、城市中的小手工业者和小企业主不仅把自己视为在经济大发展中“被遗忘的人们”,而且还怒气冲冲地展开了各种声势浩大的社会抗议运动。这反映了法国()A.革命传统加剧了秩序失衡 B.社会运动成为政治主流C.发展不平衡暗藏社会危机 D.受到苏联工业模式吸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法国)。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干预经济,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广大的农民、城市中的小手工业者和小企业主在经济发展中所得发展有限,激发社会抗议运动,据此可知,法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暗藏社会危机,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二战后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的社会危机,而非革命传统,排除A项;社会运动成为政治主流,在材料中没有描述,排除B项;材料描述信息,与苏联工业模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6.如图所示为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选的封面漫画。该漫画表明()A.科技革命加剧了国际竞争 B.美日之间关系持续恶化C.关贸总协定难以发挥作用 D.日本崛起威胁美国利益〖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日。根据材料关键信息“TRADEWARS”“TheU.S.GetsToughwithJapan”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和美国进行贸易战,说明的是日本崛起威胁美国利益,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科技革命,排除A项;二战后,日本成为美国的仆从国,持续恶化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日本和美国的经济竞争,非关贸总协定难以发挥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第17题8分,第18题8分,第19题2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关于罗马与中国的外交联系,现在已知的只有非常零星的信息。根据中国的史料记录,公元166年,安敦皇帝派代表团来到中国,而在公元226年,一位名叫秦论的罗马商人抵达了东吴孙权在南京的朝廷。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罗马帝国和中国的汉朝基本上是各行其道,几乎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摘编自【英】西蒙·普莱斯等《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等根据材料概括当时中国与罗马帝国交流的特点,并指出在研究两者交流的史料时要注意的问题。〖答案〗特点:交往较少;有官方也有民间往来。问题:注意中外史料的相互印证;注意实物与文献的鉴别与印证等。〖解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和欧洲。特点:根据材料“关于罗马与中国的外交联系,现在已知的只有非常零星的信息”可知,交往较少;根据材料“公元166年,安敦皇帝派代表团来到中国,而在公元226年,一位名叫秦论的罗马商人抵达了东吴孙权在南京的朝廷”可知,有官方也有民间往来。问题: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可从注意中外史料的相互印证、注意实物与文献的鉴别与印证等角度进行分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宋时期南北方主要省份农业水利工程数量统计表北方南方陕西河南山西直隶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唐朝3211322418442029北宋时期127252043861845南宋时期42144731853663——摘编自王立霞《论唐宋水利事业与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确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整体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严密)〖答案〗数据变化:唐朝到南宋时期,江苏、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区兴修的水利工程大幅度增加,陕西、河南、直隶等北方地区大幅度减少。解释:唐朝到南宋时期,北方战乱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同时南方本身具有发展农耕的潜力,南方农业在唐朝到南宋时期不断发展。为适应南方农业的发展,政府在南方修建的水利工程数量增加,同时水利工程修建又便利了南方农业的灌溉,进一步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南宋时期,北方被少数民族政权占领,农业发展受到极大影响,此时期北方修建的水利工程数量急剧减少,与之相反的是,南方整体相对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了南方水利工程在此时期的大量修建。总结:唐朝到南宋时期,北方农业水利工程数量减少,南方农业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既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设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整体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据材料信息可知,唐宋时期公共水利工程项目表中,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从唐到南宋兴修的水利工程大幅度增加,而同时陕西、河南、直隶等北方省份大幅度减少。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到两宋之际,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并且到南宋时期,经济上南强于北的情况完全定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材料中从到南宋时期,北方水利工程修建的大幅度减少和南方水利工程修建的大量增加,既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因素,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可进行历史解释如下:唐朝到南宋时期,北方战乱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同时南方本身具有发展农耕的潜力,南方农业在唐朝到南宋时期不断发展。为适应南方农业的发展,政府在南方修建的水利工程数量增加,同时水利工程修建又便利了南方农业的灌溉,进一步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南宋时期,北方被少数民族政权占领,农业发展受到极大影响,此时期北方修建的水利工程数量急剧减少,与之相反的是,南方整体相对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了南方水利工程在此时期的大量修建。最后总结如下:唐朝到南宋时期,北方农业水利工程数量减少,南方农业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既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鉴于二战后法属非洲殖民地纷纷独立的形势,戴高乐组建“非洲事务处",授意雅克,富卡尔等人与非洲各国元首地下交易;法国合作部通过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等“民事”项目,为道达尔等跨国公司开采石油提供便利;借口防止共产主义渗透而长期驻军,充当“非洲宪兵”;效仿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非洲法郎”制造对法国的经济依赖;成立“法语国家组织”,输出法语文化产品,这些措施共同塑造了广受诟病的“法非特殊关系”。——摘编自彭姝神《从戴高乐到马克龙:法国的非洲政策变化轨迹与内在逻辑》材料二毛泽东指出:“非洲是斗争的前线……我们的斗争你们支持,你们的斗争我们支持。”1963年,周恩来宣布“不附带任何条件”、“推动受援国自力更生”、“保证受援国人员充分掌握技术”等对外援助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中非合作不断深化,非洲人口规模、耕地面积、资源禀赋等潜能持续释放,与中国资本、产业和技术的优势相得益彰。2013年以来,中非之间还在共建“一带一路”、治国理政经验分享和提高国际话语权方面交流互鉴。——摘编自李安山《中国的非洲政策:一洲之策与全球方略之互动》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非特殊关系”的主要表现,并分析这一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非洲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法两国非洲政策的历史启示。〖答案〗(1)表现:与非洲元首进行地下交易;通过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便利法国跨国公司在非洲开采石油;在非洲驻军;通过“非洲法郎”制造对法国的经济依赖;输出法语文化产品。原因:非洲部分地区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在战后实力下降;二战后法属非洲殖民地纷纷独立的形势;冷战的影响;非洲经济落后。(2)特点:互相支持;不附带条件的援助非洲;强调平等互利;立足于非洲的长远发展。意义:有助于推动非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密切中非关系,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实现了互利双赢的局面,开创了国家合作的新范式;有助于缩小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壮大了国际和平民主力量,有助于构建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启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非洲的发展需要国际力量的多方合作;对非洲的援助要实现互利双赢;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二战后(法国、非洲)。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富卡尔等人与非洲各国元首地下交易;法国合作部通过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等‘民事’项目,为道达尔等跨国公司开采石油提供便利”可知,与非洲元首进行地下交易、通过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便利法国跨国公司在非洲开采石油;根据材料“借口防止共产主义渗透而长期驻军”“通过‘非洲法郎’制造对法国的经济依赖”“输出法语文化产品”可知,在非洲驻军、通过“非洲法郎”制造对法国的经济依赖、输出法语文化产品。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前非洲部分地区是法国的殖民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在战后实力下降;根据材料“鉴于二战后法属非洲殖民地纷纷独立的形势”可知,二战后法属非洲殖民地纷纷独立的形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经济落后。【小问2】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二战后(中国、非洲)。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非洲是斗争的前线……我们的斗争你们支持,你们的斗争我们支持”可知,互相支持;不附带条件的援助非洲;根据材料“‘不附带任何条件’、‘推动受援国自力更生’、‘保证受援国人员充分掌握技术’等对外援助原则。”可知,强调平等互利、立足于非洲的长远发展。第二小问意义: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有助于推动非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国援助非洲,有助于密切中非关系,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中非合作不断深化,非洲人口规模、耕地面积、资源禀赋等潜能持续释放,与中国资本、产业和技术的优势相得益彰”可知,实现了互利双赢的局面,开创了国家合作的新范式;中国援助非洲有助于缩小国家间的贫富差距;非洲的发展壮大了国际和平民主力量,有助于构建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援助非洲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小问3】本题为认识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现代(世界)。启示:根据所学知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从非洲的发展来看,非洲的发展需要国际力量的多方合作;从发展的模式看,对非洲的援助要实现互利双赢;从援助非洲的出发点看,要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江海关1861-1910年华商洋商进出口税比例年代进出口正税(库平银)洋商税占进出口税%华商税占进出口税%186118661871187318781883188818931898190319101,500,5071.080,1482.143,1101.982,3612.475,7792.357,5033.658,8113.674,9964.820,6577.198,9907.405,55110010010099.6991.4990.5891.5189.5092.2194.0293.180000.318.519.428.4910.507.795.986.82——摘编自汤象龙编著《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1861-1910》“江海关”即上海海关,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海关,其海关税额统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根据材料,就材料整体或局部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论题:从中国海关的进出口税比例的变化看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特点。首先,洋商税收占比的逐渐上升揭示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增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众多通商口岸,并赋予外国商人在华贸易的特权。这导致洋商得以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和航运优势,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从1861年到1910年,洋商税收占比从100%逐渐曲折发展到93.18%,而同期华商税收占比则从0%曲折发展至6.82%。这一显著变化不仅反映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性渗透,并且掌握中国的经济命脉。这也揭示了中国传统商业势力在面对外资竞争时的困境,以及近代化的艰难。其次,华商税收占比的波动下降揭示了中国传统商业势力在面对外资竞争时的困境。尽管部分华商试图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自我革新,但由于资金、技术和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他们往往难以与洋商抗衡。此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海关税率的设定往往偏袒洋商,进一步削弱了华商的市场地位。这使得华商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进而影响了其税收占比。此外,税收比例的变化还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海关制度的改革。在这一时期,清政府为了加强海关管理、提高税收效率以及维护国家利益,进行了一系列的海关制度改革。例如,引入西方的会计和管理方法,提高海关征税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戏剧 第13课 等待戈多(节选)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5
- 19夜宿山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SectionA 1a-1c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 七下第二单元 吟哦涵泳传承家国情怀(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学科教学专题培训系列
- 7 我是班级值日生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物品分类数学课件
- 22 我为环境添绿色(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 脊柱骨科护理三级查房
- Unit 7 Lesson 7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婚礼策划服务的合同范本
- 模块三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课件 第十单元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
- 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
- 探秘京剧脸谱(课件)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辽师大版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监督法》讲座稿
- 热质交换课第05讲(习题课1)
- 直线与圆锥曲线之角形面积问题
- 群文阅读感受动物的形象教学设计
- 2020最新世界各国安规插头尺寸标准版
- 01MDS3400调度指挥系统系统介绍2011-01-0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