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汽车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的是

哪种瓶盖造型

2.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

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B.折射成像的有①④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3.下列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乙图中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是熔化现象

C.丙图中草木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丁图中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温度保持不变

4.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图能正确反映折射光线偏折方向的是()

A.

熔化过程的不同点

熔化过程

固体

的相同点

温度变化有无熔点

晶体吸热不变有

非晶体吸热升高无

物距“像的性质应用

u>2f倒立、缩小、实像投影仪

Zf>u>f倒立、放大、实像照相机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C.

汽化方法发生地点温度条件

蒸发液体表面任何温度

沸腾液体内容和表面一定温度

D.

像分类能否用光屏承接倒立或正立

实像能一般倒立

虚像否一般正立

A.AB.BC.CD.D

6.以你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经验估计,以下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C.初中生步行的速度约为L2m/s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100kg

7.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停止敲钟,大钟“余音未止”是回声现象

B.人听不见的声音都叫超声波

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中减弱噪音

D.超音速飞机是指飞行速度超过340km/h的飞机

8.两束光通过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虚线框内放置凹透镜的是()

9.如图所示,对于工艺师把熔融的玻璃吹拉成漂亮的工艺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熔化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B.玻璃的形状改变了,质量也改变了

C.玻璃属于晶体,它有固定的熔点D.玻璃的温度改变了,但质量没变

10.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

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A.90km/hB.70km/hC.50km/hD.40km/h

11.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A.6:00B.5:45C.6:15D.6:30

1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2345cm测木块长度

,测液体温度

--品测液体体积

D.

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商场柜台旁放有一面直立的平面镜,小华沿直线40以lm/s的速度匀速行走,直线A。与平面镜平行,

且A到。的距离是10m,B、C为由平面镜底边两端点向AO所作垂线的交点,且B到C的距离是2m。则在4到O

的三段路程中,小华能由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像的是..段,且通过这一路段所用的时间是.

14.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c

(1)图中A是禁鸣标志,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此标志是因为发生了,禁鸣是在处控制噪声,鸣叫

的笛声是由汽车喇叭的产生的;

(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200m,至少需要_s;

(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

立、的实像.当汽车远离摄像头过程中,所成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电热水器下面连接有冷、热水管,小科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洗热水澡时,左边水管的外壁上有水珠,而右水管的

外壁上却没有水珠,仔细观察这些水珠并不是溅上去的,这些水珠的形成是属于现象,由此可知左水管是

(选填"冷"或"热”)水管。

16.如图甲所示为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一编钟。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而产生的,钟声是通过

空气传入人耳的,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但是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

如图乙所示,我们在听音乐会时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甲乙

三、实验题

17.(8分)小明想知道某液体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mb

r50

•丙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

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液体的小杯子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祛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杯

子的质量为20g,则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为g.然后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

所示,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kg/m\

(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填“大”或“小”).

18.(8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

(1)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cm;

(2)图乙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g

(3)图丙中家用寒暑表的示数是。

19.(8分)东营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

(常温下石油为粘稠的液态)。

50g20g10g

।「“I1111111TTT

图甲

图乙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

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mlo

(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g/cnr,。

(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你认为该实验方案

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o

(5)针对小刚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

四、作图题

20.(8分)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F

。为凸透镜的光心,尸为焦点,画出从烛焰上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i'

22.(10分)读新华社新闻报道。请计算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此期间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km/h?

“天向一号”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

里今年将进入环火轨道并♦防火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记者胡睛〉记者从

国家航天局茨悉.It至1月3日6时.”天

问一号“探SJ器已^在轨飞行163天,飞

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距圈地球约13亿公

史鹿火X约830万公M•撩视然姿态

植定,按计划将在一个多月再实施近火制

动,进入环火蚁道,准总■陆火星。

23.(12分)如图所示是家用电热壶及铭牌,假设电热壶电阻丝电阻不变,求:

(1)电热壶电阻丝的电阻;

(2)当电热壶正常工作时,把电热水壶盛满水从20℃加热到100℃所需要的时间;

(3)当电压为198V时,电热壶的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1000W

容量1.0L

热效率8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详解】如图所示的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CD瓶盖相当于凹透镜,A瓶盖相当于玻璃砖,只有B瓶的

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所以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

2、C

【分析】实像和虚像的不同点:(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

聚而成的;(2)像的正立、倒立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

【详解】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

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③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

④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属于虚像的是②③;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故只有选项

C正确.

故选C.

3、B

【解析】解:A、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错误;

D、蜡烛是非晶体,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对物体变化现象的判断,首先认清物质变化前和变化后的状态,

然后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

4、B

【详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选Bo

5、B

【详解】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无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

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了该原理,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应用了该原理,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应用了该原理,故B错误,

B符合题意;

C.蒸发和沸腾时两种汽化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沸腾发生在液体内部和液体表面,

只有温度达到液体沸点时可发生,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在凸透镜成像中,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在凸透镜成像中,虚像一

般是正立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6、C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80cm=8dm

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C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实际;

C.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1

4km/h=4x――m/s-L2m/s

3.6

左右。故C符合实际;

D.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7、C

【详解】A.停止敲钟,大钟“余音未止”是因为大钟还在振动,还会发出声音,不是回声现象,A错误;

B.人听不见的声音除了超声波外,还有次声波,B错误;

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这是在传播中减弱噪音,C正确;

D.超音速飞机是指飞行速度超过340m/s的飞机,D错误。

8、D

【详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经过透镜折射后,远离主光轴,为发散,靠近主光轴为会聚;ABC三图中,虚线

框内的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图中虚线框内的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选D。

9、D

【详解】AC.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有逐渐变软变稠的特性,说明没有具体的熔点,所以是非晶体,非晶体熔化过程吸收

的热量,温度升高,故AC错误;

BD.工艺师把熔融的玻璃吹拉成漂亮的工艺品的过程中,玻璃的形状和温度改变了,但所含玻璃的多少没有改变,所

以质量没变,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由题意知,s=200m/=10s,故汽车的平均速度

s200m

v=-=--------=20m/s=72km/h,

t10s

故选B.

11、B

【详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图中显示时间是6:15,则实际

时间是5:45,故B正确为答案.

12、D

【详解】A.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物体,故A错误;

B.图示情况出现了两处错误:①左盘放了祛码,右盘放了物体,应该是左物右码;②加减祛码要用镣子,不应该用

手拿取,故B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故C错误;

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的放置以及读数时的视线都是正确的,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3、BC2

【分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详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物体和像是等大的,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关于镜

面对称。因此当小华在A到D的过程中,只有到达BC阶段时,根据成像特点,才能看到镜中的像,根据丫=一可得

t

s2m一

t=-=-------=2s

vIm/s

14、漫反射声源振动进此小区汽车最大速度为5km/h144缩小变小

【解析】(1)减弱噪声的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SS

(2)图2所示目前指示的车速5km/h,根据v=-的推导公式t=一,进行计算以这样的速度行驶200m需要的时间.

tv

(3)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之一: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详解】(1)图中A是禁鸣标志,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此标志是由于标志反射的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发生了漫反

射的缘故。禁鸣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鸣叫的笛声是由汽车喇叭的振动产生的;

(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5km/h,

cs02km

由V=二可得,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200m时间t='=匚_—=0.04h=144s!

tt5km/h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景物时在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汽车远离摄像头过程中,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汽车远离过程中所称的像变小。

15、液化冷

【详解】口][2]这些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只有当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时才能发生液化现象,因此左水管为冷

水管。

【点睛】

16、振动不同相同音色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而产生的;

[2]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

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4]不同乐器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一般不同,那么它们的音色不一样,所以在听音乐会时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

三、实验题

17、右16.40.82X11)3大

【详解】(1)⑴图甲中指针向左偏,应把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2]图乙中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20g+10g+5g+1,4g=36.4g,

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

m=m总-m林=36.4g-20g=16.4g.

⑶图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V=20mL=20cm3,

液体的密度:

p---1S4,=0.82g/cm3—0.82xl03kg/m3;

V20cm

(3)[4]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时,杯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得

的液体密度值偏大。

18、2.106325

【详解】(D⑴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

()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1cm对齐,估读为2.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L=2.10”!;

(2)[2]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m=50g+10g+3g=63g;

(3)[3]图丙中家用寒暑表中的液柱在零刻度的上方,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为25C;

19、81.8461.1从烧杯向量筒中倒石油时,烧杯中有残留,使所测得的石油体积偏小,从而使密度值偏大

先测出石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将石油倒入量筒后再测出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