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适度待遇与财政负担1.本文概述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性和适度待遇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设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适度待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财政负担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概述,随后深入分析适度待遇水平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包括考虑物价水平、居民消费能力、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效率等因素。进一步地,本文将评估不同待遇水平对财政负担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财政应对策略,如优化基金投资结构、拓宽筹资渠道等。本文将提出政策建议,旨在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有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度待遇与财政负担关系的深入见解。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概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该制度覆盖范围广泛,包括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具有普遍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正式启动。此后,经过多次政策调整和完善,制度逐步成熟。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在老年时期的基本生活,减轻家庭养老负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1)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2)缴费标准:城乡居民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政府为参保人员提供补贴,对困难群体给予适当倾斜。(3)养老金待遇: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全额支付,标准与物价水平、经济发展等因素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缴费累计额和缴费年限计算。(4)待遇领取条件:参保人员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制度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基本养老保障,有助于缓解老年贫困问题。制度有助于减轻家庭养老负担,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坚实的养老保障。3.适度待遇水平的界定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待遇水平应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也应相应提升,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待遇水平的设定需要参考物价指数和居民的生活成本。确保养老金能够覆盖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开支,避免因物价上涨导致养老金实际购买力下降。财政可持续性:在确保待遇水平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政府的财政负担。养老金的发放必须建立在财政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避免因过度承诺而导致制度崩溃。社会公平性:适度待遇水平的界定还应体现社会公平原则,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养老待遇差距。通过调整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和发放标准,使得不同收入水平的老年人都能获得相对公平的养老保障。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制度,通过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养老金的积累和使用效率。动态调整机制:适度待遇水平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定期进行调整,以保持养老保险制度的活力和适应性。适度待遇水平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公平、确保财政可持续性以及激励个人参与等多方面因素之间寻求平衡。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调整,可以有效地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稳定而可靠的养老保障。4.财政负担分析定义财政负担:解释财政负担在此背景下的含义,即政府为支持养老保险体系所承担的财政支出。评估方法:介绍用于评估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定量与定性方法,如现值计算、负担比率等。数据分析:基于最新数据和统计,分析当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支出情况。区域差异:探讨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同导致的财政负担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变化趋势。政策调整:评估近年来政策调整,如提高养老金待遇、调整退休年龄等,对财政负担的影响。平衡的艺术:讨论如何在确保养老保险待遇适度的同时,维持财政的可持续性。国际经验:借鉴其他国家在平衡养老保险待遇与财政负担方面的成功经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优化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策略,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多元化资金来源:探讨引入多元化资金来源,如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以减轻财政压力。加强风险管理:强调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以应对可能增加的财政负担。未来展望:提出对未来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研究的展望,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此部分内容旨在全面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财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5.影响适度待遇和财政负担的因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适度待遇和财政负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制度设计层面的考量,如缴费率、替代率、投资收益率等,也涵盖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如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差距等。制度设计层面的因素中,缴费率直接决定了参保人的实际缴费金额,进而影响到其未来能够获得的养老金待遇。替代率则反映了养老金相对于参保人在职期间收入的比例,是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的关键因素。投资收益率则通过影响养老基金的增值能力,间接作用于养老金待遇的发放。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将不断增大,对财政的负担也将随之增加。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养老基金的增值空间和财政的税收收入,从而影响到养老保险的财政负担能力。城乡差距的存在则可能导致城乡居民在参保缴费和享受待遇上的不公平,进而影响到养老保险制度的整体稳健性。政策调整也是影响适度待遇和财政负担的重要因素。政府对于养老保险政策的调整,如缴费标准、待遇发放标准、财政补贴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和财政负担情况。在制定和调整养老保险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影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度待遇和财政负担的因素众多,需要在制度设计、政策调整等方面加以考虑和平衡,以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6.国际经验借鉴在探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适度待遇与财政负担问题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几个关键点:国际上许多国家实行的是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这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等。通过这种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减轻单一养老保障体系的财政压力。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变化,许多国家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包括调整退休年龄、缴费率和养老金待遇等。这种机制能够确保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同时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国际上的养老保障体系越来越强调个人责任,鼓励个人通过储蓄、投资等方式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准备。这不仅能够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还能够提高养老金的整体水平。除了政府的角色,社会力量在养老保障体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和私营部门等可以通过提供养老服务、开展养老金融产品创新等方式,为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做出贡献。国际上的成功案例表明,养老保障体系的透明度和监管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确保养老基金的安全和合理运作,可以有效防止养老金的滥用和浪费,保护参保人的权益。7.政策建议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适时调整缴费率和待遇水平。在深入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适度待遇与财政负担的基础上,本节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旨在优化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其可持续性,并减轻财政负担。养老保险基金的稳健运营对于保障养老金的支付至关重要。建议优化基金的投资策略,提高投资回报率。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提升基金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如股票、债券、不动产等,以分散风险并增加收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适时调整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和待遇水平是必要的。建议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变化,动态调整缴费率,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充足性。同时,推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允许劳动者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意愿选择退休时间,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为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定,建议加强基金的监管,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运用。同时,建立长期预测和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建议鼓励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的互补发展,为参保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支持家庭和社区在养老中的作用,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补贴等措施,鼓励家庭和社区承担起养老责任。提高公众对养老保险政策的理解和参与度是优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建议加强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养老保险知识,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养老保险制度。不同地区间的养老保险待遇差异可能引发社会不公。建议加强区域间养老保险政策的协调,逐步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国统筹,确保全国范围内的养老保险待遇均衡。8.结论本文通过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入分析,探讨了适度待遇的界定及其对财政负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度的养老保险待遇不仅能够保障参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参保积极性,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待遇水平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财政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在当前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负担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必须在确保待遇适度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养老保险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使养老金待遇能够与物价和工资水平同步增长加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发展,分担公共养老保险的压力再次,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能力,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加强制度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参保意识,扩大参保覆盖面,增强制度的互助共济功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不断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模式,以实现全体老年人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参考资料: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城乡居民提供稳定、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在这一制度中,财政责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财政需要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而财政资金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财政还需要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保险领域,以增加制度的资金来源。财政需要加强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管。监管是保证制度公平、公正、可持续的重要手段。财政部门应定期对养老保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同时,财政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监管,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财政还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财政可以通过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增加政府补贴等方式,提高城乡居民参与养老保险的意愿和积极性。财政还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制度的普及和推广。财政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为了确保制度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财政需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强监管、促进公平和引导社会资本等多方面的措施。只有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为城乡居民提供稳定、可持续的养老保障。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权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政策。本文将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背景、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城乡居民在年老时的基本生活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城乡居民的实际需求。为了提高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政策,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补贴。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二是实行缴费补贴制度;三是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四是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为城乡居民的养老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补贴标准不统一,导致地区间保障水平差异较大;二是财政补贴资金来源不稳定,导致补贴政策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三是部分地区存在冒领、骗取财政补贴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一是统一补贴标准,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补贴标准,确保地区间的公平性;二是拓宽财政补贴资金来源,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可持续性;三是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防止冒领、骗取财政补贴的现象发生。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只有不断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提高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才能更好地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2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汇报,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2022年4月21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在总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现提出以下意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推进和不断完善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对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巩固和拓宽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渠道,完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政策,强化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等制度的激励机制,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服务网络,提高管理水平,为参保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十二五”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等传统保障方式的积极作用,更好保障参保城乡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依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当地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标准。政府对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对选择最低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适当增加补贴金额;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地方人民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的缴费资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按国家规定计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一)基础养老金。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建立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支出,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目前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以依法继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在本意见印发之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自本意见实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死亡的,从次月起停止支付其养老金。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每年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进行核对;村(居)民委员会要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工作,在行政村(社区)范围内对参保人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领取记录进行比对,确保不重、不漏、不错。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在缴费期间户籍迁移、需要跨地区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的,可在迁入地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按迁入地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已经按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无论户籍是否迁移,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优抚安置、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衔接,按有关规定执行。将新农保基金和城居保基金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和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独立核算,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各地要在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管理。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监督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存储、管理等进行监控和检查,并按规定披露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对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有关部门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要积极探索有村(居)民代表参加的社会监督的有效方式,做到基金公开透明,制度在阳光下运行。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能力建设,结合本地实际,科学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充实加强基层经办力量,做到精确管理、便捷服务。要注重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人员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认真记录参保人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按规定妥善保存。地方人民政府要为经办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设施设备、经费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中开支。基层财政确有困难的地区,省市级财政可给予适当补助。各地要在现有新农保和城居保业务管理系统基础上,整合形成省级集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纳入“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将信息网络向基层延伸,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实时联网,有条件的地区可延伸到行政村;要大力推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投入,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部门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工作,全面准确地宣传解读政策,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注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城乡居民踊跃参保、持续缴费、增加积累,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意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已有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国务院办公厅)第一条为了解决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维护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种制度需要办理衔接手续的人员。已经按照国家规定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第三条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达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定退休年龄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的,可以申请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请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达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规定的领取条件时,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第四条参保人员需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的,先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关规定确定待遇领取地,并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关系归集至待遇领取地,再办理制度衔接手续。参保人员申请办理制度衔接手续时,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申请办理;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在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申请办理。第五条参保人员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合并计算或折算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第六条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第七条参保人员若在同一年度内同时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其重复缴费时段(按月计算,下同)只计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并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复缴费时段相应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退还本人。第八条参保人员不得同时领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对于同时领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终止并解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余额退还本人,已领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应予以退还;本人不予退还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或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中抵扣。第九条参保人员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时,按下列程序办理:(一)由参保人员本人向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书面申请。(二)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并审核参保人员书面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在15个工作日内,向参保人员原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出联系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申请人作出说明。(三)参保人员原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接到联系函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制度衔接的参保缴费信息传递和基金划转手续。(四)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参保人员原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转移的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情况及时通知申请人。第十条健全完善全国县级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联系方式信息库,并向社会公布,方便参保人员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信息查询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全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系统,加快普及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为参保人员查询参保缴费信息、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提供便捷有效的技术服务。第十一条本办法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各地已出台政策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规定为准。第一条为统一和规范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业务经办程序,根据《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制定本规程。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种制度的人员办理跨制度衔接养老保险关系。第三条县级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负责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业务经办。第四条参保人员达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定退休年龄,如有分别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情形,在申请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前,向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申请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的,应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申请办理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或按规定延长缴费仍不足15年的,应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申请办理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第五条办理参保人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的,社保机构应首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66号)等有关规定,确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由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归集地)负责归集参保人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告知参保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并为其开具包含各参保地缴费年限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附件1,简称《参保缴费凭证》)。第六条参保人员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以下程序办理相关手续:(一)参保人员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提出转入申请,填写《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申请表》(附件2,以下简称《申请表》),出示社会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证并提交复印件。参保人员户籍地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为不同统筹地区的,可就近向户籍地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社保机构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出示社会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证,并提交复印件。户籍地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社保机构应及时将相关材料传送给其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受理并审核《申请表》及相关资料,对符合制度衔接办法规定条件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向参保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机构发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联系函》(附件3,以下简称《联系函》)。不符合制度衔接办法规定条件的,应向参保人员作出说明。(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机构在收到《联系函》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办结以下手续:核对参保人员有关信息并生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信息表》(附件4),传送给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在收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信息表》和转移基金后的15个工作日内办结以下手续:确定重复缴费时段及金额,按规定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复缴费时段相应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含社会资助,下同)予以清退;第七条参保人员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以下程序办理相关手续:(一)参保人员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出示社会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证并提交复印件,提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归集地开具的《参保缴费凭证》。(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受理并审核《申请表》及相关资料,对符合制度衔接办法规定条件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归集地社保机构发出《联系函》。对不符合制度衔接办法规定条件的,应向参保人员作出说明。(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归集地社保机构收到《联系函》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办结以下手续:生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信息表》(附件5),传送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机构在收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信息表》和转移基金后的15个工作日内办结以下手续:第八条参保人员存在同一年度内同时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情况的,由转入地社保机构清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复缴费时段相应的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按以下程序办理:(一)进行信息比对,确定重复缴费时段。重复时段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年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重复缴费的月数。(二)确定重复缴费清退金额,生成并打印《城乡养老保险重复缴费清退表》(附件6)。重复缴费清退金额计算方法:年度重复缴费清退金额=(年度个人缴费本金+年度集体补助本金)/12×重复缴费月数;第九条参保人员同时领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负责终止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核定重复领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金额,通知参保人员退还。参保人员退还后,将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扣除政府补贴,下同)退还本人。参保人员不退还重复领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从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中抵扣,抵扣后的个人账户余额退还本人。参保人员个人账户余额不足抵扣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向其领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社保机构发送《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协助抵扣通知单》(附件7),通知其协助抵扣。参保人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完成抵扣后,应将协助抵扣款项全额划转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地社保机构指定银行账户,同时传送《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协助抵扣回执》(见附件7)。第十条负责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社保机构办理参保人员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后,应将参保人员有关信息予以保留和备份。第十一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建立健全完善全国县级以上社保机构联系方式信息库,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同时,进一步完善全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信息系统,各地社保机构应积极应用该系统开展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业务。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查询服务系统,加快普及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为参保人员查询参保缴费信息、办理制度衔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呈现逐步加速趋势。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统一是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制度改革之前,已经有十多个省份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次的改革,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无差别,其意义非同寻常。有人将此举视为中央政府送出的一份民心“大礼包”。谓为“礼包”,意味着改革的背后一定有财政的支持。在基本养老方面破除城乡二元的局面,需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这一改革的含义,绝不只是拿钱这么简单。这样的改革,自上而下,有顶层设计意味,从中央的角度进行全盘考虑,是对全国所有居民的基本养老需求进行“兜底”设计。要求要整合资源,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推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改进管理服务,做到方便利民。要严格基金监管,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让亿万老年人心中有底、基本生活无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统一,不仅让亿万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依”、生活无忧,更增强了全社会的安全感和凝聚力。它还有利于促进人口纵向流动,对于拉动消费、鼓励创新创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从公平的市场经济看,尽管不少地方已经率先推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制度的并轨,但在全国层面启动公共服务体制并轨,其意义仍不容低估。正如会议提出的,“这既有利于促进人口纵向流动、增强社会安全感,也有利于使群众对民生改善有稳定的预期,对于拉动消费、鼓励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府此次下决心进行并轨,而非停留于口头上,表明对这一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改革效应抱有期许。在中国迅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并轨,将有助于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全体人民能够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无疑将是值得铭记的一页。这一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核心,是在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要与其他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破局结合在一起,最终实现相融。通过增量改革,加快不同群体之间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以解决现行养老保险体制的碎片化问题。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分为五种: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保。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的是后两种。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新农保”建立于2009年,替代了之前的“老农保”,针对农民设立,参保人数达到4亿多人,而“城居保”则建立于2011年,针对城市18岁到60岁处于工作年龄但没有工作的居民,这个群体人数不多,全国仅几千万人,参保人数就更少了,没有具体数据。这两种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上非常相像,比如,都设立了个人账户,个人向账户里缴费,缴费公式也类似,其中新农保每人每年缴费从100元到500元不等,共有5档选择,城居保每人每年从100元到1000元有10档选择;两种制度养老金发放公式也类似,都是到60岁就每人每月固定开始领取养老金,跟以前的缴费记录没有任何关系。由于新农保和城居保两种制度极为类似,又是先后设立,重要的是,城居保制度的参保人数很少,有些省份在2011年城居保起步之初直接就将两种保险制度合二为一。郑秉文说,参保城居保的人数,数量有限,分配到各个市区,也就几万人。如果单纯针对他们再另设一套班子,一个机构来管理,不利于节约成本,不利于工作,也会给社保一线工作人员带来麻烦。在2011年城居保设立时,一些省份就将其与新农保合二为一,作为一个制度来运行。至于财政压力和财政负担,郑秉文说,新农保和城居保的支出主要来自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其次才是地方财政拿一部分,而集体组织配套的资金是微乎其微。这样一个融资条件和来源结构,对于基层财政来说造成不了什么压力。有网友认为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打破了城乡养老“双轨制”,是实现城乡统一的有效制度。郑秉文认为,真正打破城乡养老樊篱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保的有效融合,但是这两个制度在设计上有很大不同,尚没有比较好的思路。郑秉文认为,在城乡二元现状下,要想将城乡养老完全融合(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农合),还比较困难,尚没有有效途径。在全国层面启动公共服务体制并轨,其意义不容低估。下一步,还需要推进制度并轨,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城镇职工、行政事业单位等不同群体间基础养老金的差别。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社会公平至关重要。十八大提出,“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居民”。2014年2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具有实质意义的改革突破。这意味着我国开始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煤炭内河运输船舶船舶交易与财务审计合同3篇
- 高中信息技术 Flash动画制作教学实录 粤教版选修2
- 财务会计实习报告合集7篇
-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人民银行1999)
- 周五早安问候语
- 毕业实习协议书15篇
-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实录1 新人教版
- 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人教版上册 3.1.4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实录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给自己颁奖(二)教学实录 泰山版
-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物理检测试卷及答案
- 家庭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保修单
- 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方案
- ATS技术交流(新型发动机智能恒温节能冷却系统)100318
- 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ppt课件
- 应急照明装置安装施工方法
- E5015焊条成分设计及焊接性能分析
- 压力管道验收资料表格(共38页)
- 明天会更好歌词
- 年产500万平米电极箔及6.5万吨净水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拿地申请立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