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2CO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1molM与足量Na完全反应能生成1molH22、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能导电②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它是纯净物③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酸④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⑤1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88g乙酸乙酯⑥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3、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混合物是()A.苯和水B.酒精和碘水C.乙酸和乙醇D.乙酸和水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Cl-K+B.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Mg2+Na+C.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D.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1OB.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C.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D.在汽车尾气系统中使用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NOx等的排放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B.Al3+的结构示意图:C.CH3COOCH3的名称:乙酸甲酯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少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减弱C.因为K比Na容易失去电子,所以K比Na的还原性强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弱8、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环境问题主要污染物环境问题主要污染物A酸雨二氧化硫C白色污染二氧化硅B温室效应二氧化碳D光化学烟雾二氧化氮A.A B.B C.C D.D9、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是还原剂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mol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10、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HCl的电子式B.Cl-的结构示意图C.CO2的电子式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1737Cl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B.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定是共价化合物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定是离子化合物D.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12、已知反应Na2SO4·10H2ONa2SO4·nH2O+(10-n)H2O。有人将装有芒硝(Na2SO4·10H2O)的密闭聚乙烯管安装在房屋的外墙内就能达到白天蓄热使室内保持低温度,晚上把白天所蓄热量放出,使室内保持温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白天将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C.晚上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晚上发生的是放热反应13、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A.半导体材料 B.制催化剂的材料C.制农药的材料 D.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14、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坚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列做法需要提倡的是A.秸秆就地焚烧,降低运输成本B.利用廉价煤炭,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对燃煤进行脱硫,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D.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等电池的生产15、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A.HXB.H2XC.XH4D.XH316、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R的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R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X>Z>YB.M的单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C.X和M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弱酸性D.Y、Z、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7、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A.2Na+2H2O=2NaOH+H2↑ B.Cl2+H2O=HCl+HClOC.2F2+2H2O=4HF+O2 D.2H2O2H2↑+O2↑18、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W2+、bX+、cY2-、d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Z>YB.热稳定性:H2Y>HZC.离子半径:W2+>Y2-D.碱性:XOH>W(OH)219、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与水反应生成碱的金属对应元素都在ⅠA族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分列16个族,即8个主族和8个副族20、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负极反应为Ag-e-===Ag+C.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21、A、B、C、D、E是短周期元素,A、B、C处于同一周期,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B2-、C-、D+、E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E>D>B>C>AB.原子半径:D>E>A>C>BC.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B>AD.离子半径:C->D+>E3+>B2-22、1molX气体跟amol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闲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aY(g)b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A.a=2,b=1 B.a=3,b=2 C.a=2,b=2 D.a=3,b=3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已知:如图中A是金属铁,请根据图中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E的化学式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写出①④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24、(12分)工业中很多重要的原料都是来源于石油化工,回答下列问题(1)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2)丙烯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3)③④反应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①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②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5)丙烯酸(CH2=CH—COOH)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加聚反应D中和反应E氧化反应(6)丙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个原子共面25、(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根据①~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3)写出②和⑦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④、⑤、⑥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5)③和⑦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
空间构型为________。(6)设计实验探究⑦、⑧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可选用的试剂有:氯水、NaBr溶液、AgNO3溶液、苯。请完成实验报告单。步骤一步骤二实验内容试管1:取少量氯水;试管2:取少量氯水,滴加少量NaBr溶液。分别向试管1、试管2中加少量______(填试剂),振荡,静置。实验现象试管2中的现象是______。试管2中的现象是_______。实验分析试管1的作用是_____。试管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此实验的结论是_____。26、(10分)(Ti)及其化合物大量应用于航空、造船、电子、化学、医疗器械、电讯器材等各个领域,工业上常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焦炭、氯气、金属镁为原料生产金属钛,其流程如下:(1)过程Ⅰ中,可燃性气体X是______。(2)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稀有气体的作用是______。27、(12分)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1)实验前,向试管a中加入3mL_____________,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____________和2mL乙酸。(2)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试管b中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结束后,从试管b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28、(14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查阅资料可知:①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1)A中滴入浓硝酸之前,应先通入N2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______________。(3)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5)写出NO被酸性KMnO4氧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29、(10分)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表:温度(℃)360440520K值0.0360.0100.0038(1)①由上表数据可知该反应的△H_____0(填填“>”、“”或“<”)。②下列措施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是______(填序号)。a.增大压强有利于合成氨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利于快速生成氨c.生产中需要升高温度至500℃左右d.需要使用过量的N2,提高H2转化率(2)0.2molNH3溶于水后再与含有0.2molH2SO4的稀溶液完全反应放热QkJ,请你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3)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CH4(g)+H2O(g)CO(g)+3H2(g)获取,已知该反应中,当初始混合气中的恒定时,温度、压强对平衡混合气CH4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①图中,两条曲线表示压强的关系是:P1__P2(填“>”、“=”或“<”)。②其它条件一定,升高温度,氢气的产率会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原料气H2还可通过反应CO(g)+H2O(g)CO2(g)+H2(g)获取。T℃时,向容积固定为5L的容器中充入1molH2O(g)和1mol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0.08mol/L,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
A.含有羧基,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选项A正确;B.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高锰酸钾氧化,选项B错误;C.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在四氯化碳溶液中不发生取代反应,选项C错误;D.含有1个羧基,可与钠反应,1molM与足量Na完全反应能生成0.5molH2,选项D错误.答案选A。2、C【解析】
①乙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和乙醇,乙酸是弱酸,其水溶液能导电,故说法正确;②无水乙酸在0℃下像水一样会结冰,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属于纯净物,故说法正确;③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属于一元酸,故说法错误;④乙酸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乙酸是重要的含氧的衍生物,故说法正确;⑤乙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说法错误;⑥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乙醇连续被氧化成乙酸,故说法正确。答案选C。3、A【解析】分析: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混合物,说明混合物中二者互不相溶,据此解答。详解:A.苯不溶于水,可以用分液法分离,A正确;B.碘单质易溶在酒精中,酒精和碘水需要蒸馏分离,B错误;C.乙酸和乙醇互溶,需要蒸馏分离,C错误;D.乙酸和水互溶,需要蒸馏分离,D错误;答案选A.4、D【解析】
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结合离子的性质和题干限制条件分析判断。【详解】A.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不能大量共存,且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SO42-、NO3-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答案选D。5、C【解析】
A项,NaClO中氯处于+1价,能降低,所以次氯酸钠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A项正确;B项,蚕丝富含蛋白质,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工纤维灼烧后有特殊气味,可通过灼烧法区分两者,故B项正确;C项,碳酸钡会与胃酸反应,产生可溶性Ba2+,会造成重金属中毒,所以BaCO3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故C项错误;D项,氮的氧化物作氧化剂,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毒的CO2和N2,故D项正确;综合以上分析,本题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题目难度不大,熟悉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6、C【解析】分析:A.根据过氧化钠是由2个钠离子与1个过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分析判断;B.根据铝离子为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分析判断;C.根据CH3COOCH3的结构简式结合酯的命名分析判断;D.根据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分析判断。详解:A.过氧化钠是由2个钠离子与1个过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B.铝离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8个电子,据此书写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CH3COOCH3是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故C正确;D.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氯化氢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用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故D错误;故选C。7、C【解析】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故A错误;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B错误;C.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则金属性越强,K比Na容易失去电子,所以K比Na的还原性强,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O与S为同主族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O比S的非金属性强,故D错误。答案选C。8、C【解析】
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A正确;B、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B正确;C、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聚乙烯材料的污染,C错误;D、二氧化氮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D正确;故选C。9、D【解析】A、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故A错误;B、每生成1molN2,消耗1molNaNO2得3mol电子,消耗1molNH4Cl失去3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为3mol,故B错误;C、NH4Cl中的N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故C错误;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故选D。10、B【解析】A.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氯原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氯化氢正确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Cl-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C.CO2是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O=C=O,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有2对电子,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D.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的正确表示方法为:1737Cl,故D错误;故选B。点睛:在常见化学用语——电子式中要注意二氧化碳和次氯酸的书写,常见的有、等错误书写方法。11、D【解析】分析:A.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B.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D.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详解:A.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所以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故A正确;
B.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KOH,故B正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所以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故D错误;
所以本题选D。12、B【解析】
白天吸收太阳能使Na2SO4·10H2O分解,即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晚上Na2SO4·nH2O与(10-n)H2O作用形成Na2SO4·10H2O放出热量,即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选项A、C、D均是正确的,答案选B。13、A【解析】
A.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区域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故A正确。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催化剂元素,故B错误;C.制备农药元素可以从周期表的左上角中的非金属元素中找到,故C错误;D.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高温合金材料的元素,故D错误;故选:A【点睛】处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14、C【解析】A、秸秆焚烧尽管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但会产生大量CO2、氮氧化物等,污染大气,增大碳的排放,故A错误;B、火力发电燃烧大量的煤,产生大量CO2、SO2和氮氧化物等污染大气,故B错误;C、对燃煤进行脱硫,能减少SO2的排放,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C正确;D、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等电池的生产,可造成水土污染,与题目要求不符,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15、D【解析】16、C【解析】X、R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1,属于第ⅠA,R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R是Na,X的原子半径最小,X是H;Y、Z、M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4、5、6,根据原子半径大小关系可判断M是S,Y是Si,Z是N。则A.元素的非金属性:X<Y<Z,A错误;B.M的单质硫常温常压下为固态,B错误;C.X和M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是氢硫酸,呈弱酸性,C正确;D.硅酸是弱酸,D错误,答案选C。17、B【解析】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物质作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物质作氧化剂,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在反应中2Na+2H2O=2NaOH+H2↑,Na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H2O中的H得到电子变为H2,元素化合价降低,H2O作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B.在反应中Cl2+H2O=HCl+HClO,只有Cl2中的Cl元素化合价升高、降低,因此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符合题意;C.在反应2F2+2H2O=4HF+O2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H2O中的-2价变为O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H2O作还原剂,C不符合题意;D.在该反应中H2O中的H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H2O作氧化剂;O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H2O作还原剂,所以水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作用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电子转移。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含有该元素的物质作还原剂,产生氧化产物;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含有该元素的物质作氧化剂,产生还原产物。18、D【解析】试题分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根据所带电荷数确定所在大概位置,YZ在一周期,Y在Z左侧,WX在一周期,在YZ的下一周期,且X在W的左侧,A、半径大小比较:(1)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大,半径越大,(2)看原子序数,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的大小:X>W>Y>Z,故错误;B、热稳定性与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稳定性:HZ>H2Y,故错误;C、根据A的分析,Y2->W2+,故错误;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说明金属性越强,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XOH>W(OH)2,故正确。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等知识。19、B【解析】
A.ⅡA族的金属元素也能生成碱,如镁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故A错误;B.原子序数为14的原子为硅,有三个电子层,每一层的电子数分别为2、8、4,所以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故B正确;C.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C错误;D.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分列16个族,即7个主族和7个副族、1个Ⅷ族和1个0族,故D错误;答案选B。20、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电池相关知识。解答时抓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完成,由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分析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是Cl2+2e-=2Cl-,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g-e-+Cl-=AgCl;根据电子守恒规律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变化。详解:A.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l2+2e-=2Cl-,故A错误;B.根据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知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g-e-+Cl-=AgCl,故B错误;C.Ag+在左侧,所以在左侧生成白色沉淀故C错误;D.参加电极反应的是Cl2和Ag,左侧溶液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Ag-e-+Cl-=AgCl,当电路中转移1.11mol电子时,Cl-减少1.11mol,同时有1.11mol的H+移向右侧,故离子共减少1.12mol,故D正确。21、C【解析】试题分析: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A为C,因为A、B、C属于同一周期,且B2-、C-、D+、E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因此B为O,C为F,D为Na,E为Al,A、原子序数为:Al>Na>F>O>C,故错误;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半径减小,因此半径大小:Na>Al>C>O>F,故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O>C,故正确;D、电子层数相同,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因此是O2->F->Na+>Al3+,故错误。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等知识。22、B【解析】X(g)+aY(g)bZ(g)起始时1molamol0mol平衡时0.5mol0.5amol0.5bmol由同温同压下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可得:(1+a)/(0.5+0.5a+0.5b)=4/3,1+a=2b,a=1时,b=1;a=2时,b=3/2;a=3时,b=2,因此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Fe(OH)22FeCl2+Cl2=2FeCl3Fe+2H+=Fe2++H2↑Fe3++3OH-=Fe(OH)3↓【解析】
A是金属铁,与HCl反应生成C为FeCl2,C可与NaOH反应,故D为H2,E为Fe(OH)2;C与Cl2反应生成D为FeCl3,FeCl3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Fe(OH)2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Fe(OH)3;根据转化关系可知,Fe与H2O在加热的条件下也可以生成H2,应是Fe与水蒸气的反应生成Fe3O4和H2,则B为Fe3O4,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易知:(1)E为Fe(OH)2;(2)反应③为FeCl2与氯气反应生成D为FeCl3,其反应的方程式为:2FeCl2+Cl2=2FeCl3;(3)反应①为铁与HCl反应生成FeCl2与H2的过程,其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反应④为FeCl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与NaCl的过程,其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24、CH3COOH羧基氧化反应加聚反应+HNO3+H2OCH2=CH2+H2OCH3CH2OHCH2=CH-COOH+CH3CH2OHCH2=CHCOOCH2CH3+H2OABCDE7【解析】
分析流程图,B被高锰酸钾氧化得到C,B和C可得到乙酸乙酯,则B为乙醇,C为乙酸,所以A为乙烯,。【详解】(1)C为乙酸,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2)丙烯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COOH);(3)反应③为氧化反应,反应④为加聚反应;(4)反应①为苯的硝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HNO3+H2O;反应②为乙烯水化法制备乙醇,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⑤为乙醇和丙烯酸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CH2=CH-COOH+CH3CH2OHCH2=CHCOOCH2CH3+H2O;(5)丙烯酸中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羧基,所以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加成、取代(酯化)、加聚、中和、氧化,故答案为ABCDE;(6)丙烯分子的结构为其中,碳碳双键上的两个碳、三个氢和甲基上的一个碳为一个平面,当甲基的角度合适时,甲基上的一个氢会在该平面内,所以最多有7个原子共平面。25、第3周期IVA族Al(OH)3+3HClO4=
Al(ClO4)3+3H2OSi、N、F正四面体型苯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溶液分层,上层橙红色,
下层接近无色对比实验Cl2+
2Br-
=
2Cl-+Br2Cl的非金属性比Br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根据元素周期表推知①Na②Al③C④Si⑤N⑥F⑦Cl⑧Br,结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的话和性质解答相关问题。详解:(1)元素④为Si原子序数为14,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IVA族。(2)根据①---⑧号元素知①Na的金属性最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钠的碱性也最强,其电子式为。(3)②为Al和⑦为Cl,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Al(OH)3和HClO4,他们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3HClO4=Al(ClO4)3+3H2O。(4)⑤为N、⑥为F属于是同一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原子半径是N>F,④为Si属于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于第二周期元素,所以原子半径为Si>N>F、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Si、N、F。(5)③为C和⑦为Cl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CCl4,,它的的结构式为,
和甲烷的结构类型相同,所以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答案:正四面体结构。(6)步骤一.试管1取少量氯水;试管2取少量氯水,滴加少量NaBr溶液,试管2中出现橙红色,反应方程式为:Cl2+2Br-=2Cl-+Br2,试管1的作用是和试管2做对比用的。步骤二,分别向试管1、试管2中加少量苯,振荡,静置。试管2中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橙红色,下层无色。试管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此实验的结论是Cl的非金属性比Br强。答案:苯;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溶液分层,上层橙红色,下层接近无色;对比实验,Cl2+2Br-=2Cl-+Br2Cl的非金属性比Br强。26、COTiCl4+2Mg2MgCl2+Ti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N2、CO2反应或防止金属Mg、Ti被氧化【解析】
金红石TiO2与C、Cl2在高温下反应产生TiCl4、CO;TiCl4与Mg在稀有气体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反应产生Ti、MgCl2。【详解】(1)在过程I中,金红石TiO2与C、Cl2在高温下反应产生TiCl4、CO,反应方程式为:TiO2+2C+2Cl2TiCl4+2CO,所以反应产生的可燃性气体为CO;(2)在过程Ⅱ中,TiCl4与Mg在稀有气体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金属的置换反应产生Ti、Mg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TiCl4+2Mg2MgCl2+Ti;稀有气体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N2、CO2反应或防止金属Mg、Ti被氧化。【点睛】本题考查了钛的冶炼方法及其应用的原理的知识。了解物质的性质的活泼性或惰性是正确应用的前提。27、乙醇浓硫酸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Na2CO3防止b中溶液倒吸入a中分液【解析】(1)制取乙酸乙酯时,先加人乙酸和乙醇,再加入浓硫酸,或者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防止混合液体溅出,发生危险,故答案为乙醇浓硫酸。(2)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可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3)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酸杂质,选用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管b中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下,防止发生倒吸。(4)乙酸乙酯及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进入试管b中,乙醇和乙酸被除去,而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水且难溶于水,故用分液法分离出乙酸乙酯。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操作、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等,重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产物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法等。28、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后续实验有干扰C+4HNO3CO2↑+4NO2↑+2H2O溶液变蓝,铜片溶解,有无色气体冒出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有毒气体NO,防止空气污染5NO+3MnO4-+4H+=
5NO3-+3Mn2++2H2O【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原理分析,本实验不能有氧气,要排除氧气的干扰,由实验装置可以知道,A中发生C+4HNO3CO2↑+4NO2↑+2H2O,B中吸收挥发的硝酸和生成的二氧化氮,C中固体干燥剂干燥NO,并除去可能混有的酸雾,D中发生2NO+Na2O2=2NaNO2,E中高锰酸钾吸收尾气NO,
以此分析。
详解:(1)为了排除氧气干扰,A中滴入浓硝酸之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N2;A中发生C+4HNO3CO2↑+4NO2↑+2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后续实验有干扰;C+4HNO3CO2↑+4NO2↑+2H2O;
(2)B中水吸收二氧化氮将NO2转化为NO、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现象有:溶液变蓝,铜片溶解,有无色气体冒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溶液变蓝,铜片溶解,有无色气体冒出;
(3)C中盛放的试剂是用来干燥NO,并除去可能混有的酸雾,故应用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4)由信息可以知道,E装置的作用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性氧化吸收有毒气体一氧化氮,吸收有毒的NO气体,避免污染空气,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吸收有毒气体NO,防止空气污染;(5)根据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南铺面租赁合同书电子版
- 合同产生质量事故考核
-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6考向3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案
- 完美国际黄昏圣殿装备属性、所需材料系列介绍(武器篇)投
- 2024购买服务的合同协议书
- 2024新疆事业编制合同到期后单位可以选择不续签
- 2024机动车辆保险合同样本
- 2024北京市猪肉入市场厂挂钩合同范本
- 2024消防工程改造合同
- 20200310公园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华中科技大学官方信纸
- 60立方油罐容积细表
- WI-QA-02-034A0 灯具成品检验标准
- 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5 地理信息系统
-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阅读技巧及解答
- 斯派克max操作手册
- 项目四 三人表决器ppt课件
- 结合子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槽的夹具设计
- 林武樟 完整阳宅讲义 笔记版[方案]
- 《会滚的汽车》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