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开学测试试卷试卷范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单元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答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将所选答案填入答题卡。)1.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规模上遍及了印度北部和中部广大地区,在成分上包含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和政治集团,以及原属于不同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人们。这反映了印度()A.殖民统治的终结 B.统一国家的形成C.民族意识的觉醒 D.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规模上遍及了印度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在成分上包含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和政治集团,以及原属于不同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人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从规模和人员成分上说明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组织调动了广泛的社会力量,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了,没有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A项;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了,国家没有获得独立,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印度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2.在1826年给友人的信中,他写道:解放者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绝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他”是()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亚历山大二世 D.林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26年……解放者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绝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在他的带领下,很多拉美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玻利瓦尔因此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称号,因此材料所述人物是玻利瓦尔,B项正确;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物,1775年开始美国独立战争,排除A项;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废除了俄国农奴制度,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林肯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3.“彼得大帝接触了西方较发达的国家以后,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这也就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里的“独特”是指()A.效法西方政治以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B.引进西方文明成果来巩固封建统治C.采用资本主义的成果强化民主政治 D.废除农奴制度以巩固沙皇专制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彼得大帝……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这也就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可知,彼得一世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他进行这种“独特尝试”的目的是要改变俄国极端落后的状况,以保证对外战争的胜利,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即引进西方文明成果来巩固封建统治,B项正确;彼得大帝是采用资本主义的成果强化封建统治,不是废除沙皇专制体制,排除A项;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强化封建统治,不是“强化民主政治”,排除C项;“废除农奴制度”是亚历山大二世时的措施,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不同的资料具有不同的史证价值。在下列资料中,对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历史的史证价值最大的是()A.农奴制改革时期的照片 B.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亚历山大二世的日记本 D.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小说《白痴》【答案】A【解析】【详解】农奴制改革时期的照片能够反映当时农奴制改革的一些情况,其史证价值较高,A项正确;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艺术作品,对历史的史证价值不高,排除B项;亚历山大二世的日记本,属于沙皇的自我记述,主观性较强,排除C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小说《白痴》,属于文学作品,对历史的史证价值不高,排除D项。故选A项。5.在葛底斯堡演说之前,美国社会更常用由分离的州组成的“union”(联邦)一词指称美国。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多次使用“nation”(民族国家)一词指称美国,自此“nation”一词迅速成为主流用语。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独立宣言》宣告了国家独立 B.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C.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制 D.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4月,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避免了美国的分裂。这与题干中的“自此‘nation’一词迅速成为主流用语”相符,D项正确;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发表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由此可知,“《独立宣言》宣告了国家独立”并不是美国代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黑人奴隶制,这调动了黑人奴隶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但这并不是美国代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这与题干“美国社会更常用由分离的州组成的‘union’(联邦)一词指称美国”相符,但与“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多次使用‘nation’(民族国家)一词指称美国,自此‘nation’一词迅速成为主流用语”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6.1890年,以天皇名义发布的《教育敕语》强调:“采西邦科学之知识,以造于封建武士之精神。”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大化改新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从“1890年”、“‘采西邦科学之知识,以造于封建武士之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日本的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与题干材料“‘采西邦科学之知识,以造于封建武士之精神’”相符,C项正确;日本的大化改新从646年开始,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这与题干材料“‘采西邦科学之知识,以造于封建武士之精神’”不符,排除A项;从“天皇”可知,材料反映的内容与日本相关,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7.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日本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C.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封建残余势力的根除【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日本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这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当时世界的潮流,A项正确;美国没有军国主义势力,排除B项;材料说的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不能体现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排除C项;俄国、日本没有根除封建残余势力,排除D项。故选A项。8.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在15-17世纪出现的potato(马铃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和I9世纪出现的telephone(电话)、telegraph(电报)、electron(电子)等新词,反映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A.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C.早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 D.新航路的开辟,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5~17世纪,potato(马铃薯)、maize(玉米)等美洲新词开始进入欧洲人的生活,这些美洲物种的传播得益于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telephone(电话)、telegraph(电报)、electron(电子)等新词的出现有关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成为新能源,D项正确;电话、电报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AC项;(马铃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与资产积极革命无关,排除B项。故选D项。9.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这样一段信息:“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部门是()A.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等 B.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力等C.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 D.机器制造业、互联网、汽车等【答案】B【解析】【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力等新兴工业部门,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等新兴工业部门,排除A项;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兴部门,排除C项;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故选B项。10.1750年,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16%和84%,1851年分别为54%和46%,1870年分别为70%和30%。这段材料反映了工业化国家发生的什么变化()A.人口增长 B.城市化 C.大众教育 D.人口比例失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750年,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16%和84%,1851年分别为54%和46%,1870年分别为70%和3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数据变化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的城市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19世纪中期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由此导致了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的状况,B项正确;材料显示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没有体现人口迅速增长,排除A项;材料也未体现大众教育程度,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人口比例失调,排除D项。故选B项。11.19世纪中期,“原来的上帝观念最终彻底被打破,上帝从整个自然中被驱逐出去,代之以永恒的、必然的规律。可以说,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的历史过程……在他革命成功的时候,才得以完成”。材料指的是()A.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把上帝从世俗中驱逐出去B.哥白尼的“日心说”把上帝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C.牛顿的经典力学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中驱逐出去D.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把神从有生命的世界中彻底驱逐出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上帝从整个自然中被驱逐出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D项正确;16世纪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把上帝从世俗中驱逐出去,时间不符,排除A项;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把上帝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时间不符,排除B项;17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中驱逐出去,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2.一个生前颠沛流离的狂热的荷兰画家,在他的手稿中写道:“常常觉得自己无比富有,当然不是指金钱方面,而是我有幸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他试图用绚烂至极的向日葵来留住最为辉煌的人生瞬间。他是()A.梵高 B.米开朗琪罗 C.拉斐尔 D.达•芬奇【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荷兰画家”“他试图用绚烂至极的向日葵来留住最为辉煌的人生瞬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荷兰杰出的画家梵高,梵高的代表作有很多,《向日葵》是其中的代表,A项正确;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排除A项;拉斐尔是意大利画家、建筑师,排除C项;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排除D项。故选A项。13.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与其夫人乘坐敞篷汽车,驶过波斯尼亚首府的一处狭窄街道时,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开枪打死。这一事件直接导致()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A项正确;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在1917年11月,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符题意,排除C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在印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4.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第一次世界大战即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迟早将会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了新式武器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C.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巨大灾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第一次世界大战即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迟早将会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可知一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反映一战使用了飞机、潜艇等新式武器,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排除B项;题干没有反映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排除D项。故选C项。15.“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导致沙皇专制“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是A.二月革命 B.1861年改革C.十月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以导致沙皇专制“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是二月革命,A项正确;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排除B项;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直接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A项。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浪花”的主要不同表现在()A.革命进行方式 B.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C.是否结束了旧统治 D.建立的社会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D项是两次革命的相同点,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革命进行的方式、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是否结束了旧统治、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同点,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分析】【点睛】17.英国外交家哈罗德·尼科尔森在《1919年媾和》中写道:“我们抵达巴黎的时候决心达成一个公正和英明的和平,我们离开的时候却发现强加给敌人的条约既不公正又不英明。”材料中“条约”是指()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C.《五国海军协定》 D.《波兹坦公告》【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尼科尔森在《1919年媾和》中写道……我们离开的时候却发现强加给敌人的条约既不公正又不英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是巴黎和会。这次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条约中从政治、经济、军事、赔款等方面对德国进行了限制,对德国是不公正的,A项正确;《九国公约》是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排除B项;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五国海军协定》,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吨位比例是5:5:3:1.75:1.75,条约的签订标志英国海上霸权的结束,排除C项;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排除D项。故选A项。18.1919年,一幅漫画刊登在了《每日先驱报》上,画中头顶“1940年兵”字样的孩子代表的是法国军队将在1940年募集的新兵。克里孟梭对威尔逊和劳合·乔治说“奇怪!我好像听到有孩子在哭!”该漫画意在揭示战后格局()A.违背了法国民众的利益 B.缓和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C.不能给欧洲带来持久和平 D.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画中头顶‘1940年兵’字样的孩子代表的是法国军队将在1940年募集的新兵。克里孟梭对威尔逊和劳合乔治说:‘奇怪!我好像听到有孩子在哭’”,可知该漫画讽刺了凡尔赛体系存在的问题,预示现在的孩子很有可能在1940年的时候参加战争,C项正确;凡尔赛体系一战后的国际体系,与法国民众利益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法国募集新兵,并没有提到其它国家,无法体现出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弱小国家的利益,排除BD项。故选C项。19.某学者把列宁时期的社会主义观概括为:“社会主义=工农联盟+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贸易+市场经济”。下列措施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A.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B.开始了罗斯福新政C.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体现了国家资本主义,A项正确;1933年,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与国家资本主义无关,其实施两个五年计划是在斯大林时期,而非列宁时期,排除C项;走农业集体化道路与:“社会主义=工农联盟+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贸易+市场经济”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0.1942-1944年,苏联每月生产的坦克超过2000辆,而德国在1944年5月的坦克最高产量也不过1500辆;苏联野战炮年均产量比德国高1倍,迫击炮高4倍,反坦克炮高1.6倍。材料反映出()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升了苏联的生产能力B.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利于苏联工业的发展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二战期间起到重要作用D.苏联模式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1942-1944年”可知,此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每月生产的坦克超过2000辆,而德国在1944年5月的坦克最高产量也不过1500辆;苏联野战炮年均产量比德国高1倍,迫击炮高4倍,反坦克炮高1.6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D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从1921年开始,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利于苏联工业的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21年以前实行的,排除C项。故选D项。21.“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攻击下岌岌可危。”以下与“小小的盐粒攻击”相关的事件是()A.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运动 B.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 D.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攻击下岌岌可危。”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以后,甘地先后于1920年和1930年两次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劲,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向殖民政府提出丁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等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法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追随者步行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B项正确;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独立的国家,排除A项;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使埃及独立,排除C项;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是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排除D项。故选B项。22.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按照因果联系排列,①②③对应的是()A.经济繁荣、经济大危机、经济发展不平衡B.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繁荣、经济大危机C.经济繁荣、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大危机D.经济大危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达成战后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一时。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几天之后,股票价格连续暴跌。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从这里开始,迅速蔓延全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进一步强化,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3.1933—1937年,美国政府共拨出120亿美元兴办诸如兴水利、筑桥梁、办监狱、修公路、修机场等项目,开辟公共游泳池、运动场,兴建发电厂和火车站,兴建公共建筑。此举的直接目的是()A.扩大政府的行政权 B.改善国家基础设施C.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D.尝试强化国家干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美国政府共拨出120亿美元兴办诸如兴水利、筑桥梁、办监狱、修公路、修机场等项目,开辟公共游泳池、运动场,兴建发电厂和火车站,兴建公共建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兴建公共工程。此举的直接目的是为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行政权,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改善国家的基础设施,不是目的,排除B项;国家干预经济是此举的特点,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24.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以经济为中心的一场范围广泛的改革,许多措施具有明显的人民性和资产阶级民主性,因而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罗斯福新政的诸多措施中突出体现“人民性”的是()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政策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D.普遍的社会救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大量失业,普遍的社会救济更能解决人民面临的困境,体现“人民性”,D项正确;整顿银行是针对金融危机而采取得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调整农业政策是针对调整农业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是针对复兴工业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5.1934年,学者姚绍华在《美国史》中写道:新政“始终未见成效,而国人反对罗斯福政策却跟着渐渐高涨……美国资本主义之能否恢复繁荣,现在几成为不可期望的事了。”这表明()A.该学者对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B.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 D.美国的对华侵略导致国人对其缺乏好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始终未见成效,而国人反对罗斯福政策却跟着渐渐高涨……美国资本主义之能否恢复繁荣,现在几成为不可期望的事了。”表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国人反对罗斯福政策却跟着渐渐高涨。故C符合题意;题干学者对罗斯福新政只有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未见成效,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不全面,排除A;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美国的对华侵略导致国人对其缺乏好感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故选C。26.“那是一个充满动荡、变革与血腥恐怖的年代,全球性经济大崩溃、法西斯主义迅猛崛起,轴心国集团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那也是一个英雄与枭雄并出的年代……”与上述情景描述最符合的史实是()A.列宁指挥无产阶级的武装起义 B.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了法西斯专政C.田中角荣是日本法西斯的代表 D.墨索里尼建立纳粹党,对内实行独裁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法西斯主义迅猛崛起,轴心国集团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和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B项正确;列宁指挥彼得格勒起义不属于这一时期,排除A项;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排除C项;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排除D项。故选B项。27.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1936年”“军部”“广田弘毅”“组建新内阁”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1936年”“军部”“广田弘毅”“组建新内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C项正确;1933年,希特勒上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排除A项;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排除B项;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排除D项。故选C项。28.在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红军本着“要么守住城市,要么战死在那里”的精神,与纳粹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这次保卫战被称为“红色凡尔登”,该保卫战()A.使德国陷入东西夹击中 B.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C.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D.导致了法西斯联盟的直接解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在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与纳粹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C项正确;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使德国陷入东西夹击中,排除A项;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排除B项;1943年夏,美英盟军进攻意大利,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导致法西斯联盟的直接解体,排除D项。故选C项。29.1943年12月初,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由此可知该宣言()A.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B.维护了中国各项主权C.承认中国战胜国地位 D.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可知,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必须归还中国,因此,该宣言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A项正确;由此可知,该宣言仅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而非各项主权,排除B项;1943年,当时二战尚未结束,排除C项;该宣言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没有加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3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法国等传统欧洲强国遭到严重削弱,丧失大量殖民地,失去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控制,美国、苏联迅速填补了这些区域的权力空白,形成了两强相争的局面。这主要说明了()A.国家利益影响国际关系 B.综合实力决定战争成败C.团结抗战加速战争结束 D.战争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英国、法国等传统欧洲强国遭到严重削弱……失去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控制”“美国、苏联迅速填补了这些区域的权力空白,形成了两强相争的局面”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法国等传统欧洲强国实力受到严重削弱,战后形成了美苏两强相争的局面,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利益,排除A项;综合实力决定战争成败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团结抗战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二、综合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2分,33题15分)31.两次工业革命,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运动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社会后果是它造成了产业工人阶级,工人运动由是兴起。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发生的社会变化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使社会主义的思潮空前活跃起来。此外,工业革命造成的商品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促使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也大大超过以往的年代,开始征服全世界。在这些活动的刺激下,民族运动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相应地,资本主义列强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直到最后将世界瓜分完毕。——摘编资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材料三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决定性的转折是从生命能源(即人力和畜力)为主转向对无生命能源的使用。我们所说的工业革命,其实更好的名字是能源革命。——摘编自【英】马丁•沃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1)围绕表中的论点,从材料一中找出论据。论点工业革命后世界出现了三股新兴潮流论据一论据二论据三(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途径。(3)根据材料三,概括马丁沃尔夫的观点,并结合两次革命的史实加以说明。【答案】31.论据一:工业革命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论据二:社会主义的思潮空前活跃起来,开始征服全世界。论据三:促使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也大大超过以往的年代,开始征服全世界。32.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途径:殖民扩张。33.观点:工业革命期间,能源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论证:工业革命期间,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和蒸汽机的改进,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电机和电动机研制成功,电力在人类生产生活得以广泛使用,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创制,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奠定基础,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解析】【小问1详解】论据:根据材料一“工业革命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可知,论据一是工业革命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根据材料一“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发生的社会变化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使社会主义的思潮空前活跃起来。”可知,论据二:社会主义的思潮空前活跃起来,开始征服全世界。根据材料一“此外,工业革命造成的商品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促使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也大大超过以往的年代,开始征服全世界。”可知,论据三:促使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也大大超过以往的年代,开始征服全世界。所以论据是论据一:工业革命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论据二:社会主义的思潮空前活跃起来,开始征服全世界。论据三:促使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也大大超过以往的年代,开始征服全世界。【小问2详解】因素:依据材料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依据材料二“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信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信息可知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所以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有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途径:依据材料二“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可知是殖民扩张。【小问3详解】观点、说明:本题属于开放型论证试题,首先依据材料提取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取的观点进行论证。比如本题可以依据材料三”(人类社会发展)决定性的转折是从生命能源(即人力和畜力)为主转向对无生命能源的使用”从“工业革命期间,能源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取观点。论证依据所学从两次工业革命的能源变革导致社会变化分析回答。如观点:工业革命期间,能源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论证:工业革命期间,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和蒸汽机的改进,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电机和电动机研制成功,电力在人类生产生活得以广泛使用,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创制,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奠定基础,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据〔英〕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绘制(1)上图中实施A点所示政策的领导者是谁?B点所示政策逐渐形成了什么发展模式?(2)同学们对“A点所示政策与B点开始形成的模式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哪个更大”充满了争议。请写出你的观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答案】(1)领导人:列宁;模式:苏联模式。(2)观点①:B点开始形成的模式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更大。理由: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28年后苏联模式开始推行,极大促进了苏联制造产业(“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国家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新经济政策之下国家发展的速度远不如苏联模式。
观点②:A点所示政策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更大。理由:从材料看,虽然苏联模式在短时间内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新经济政策从当时的国情出发,促进了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也对国家做出很大贡献。
观点③:A点所示政策和B点开始形成的模式都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理由:不同时期国家会采取不同的政策,不可相提并论。新经济政策与苏联模式都是从当时的国情出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析】【小问1详解】领导者:根据材料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实施A点所示政策是指新经济政策,其领导者是列宁。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维埃俄国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模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执政后,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终止执行新经济政策,在苏联推进工业现代化和农业集体化,1928年开始实施五年计划。在这一基础上,到30年代末,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小问2详解】本题为开放型试题,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根据图得出的结论是“B点开始形成的模式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大”,因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28年后苏联模式开始推行,极大促进了苏联制造产业的发展,对国家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新经济政策之下国家发展的速度远不如苏联模式。根据图片得出结论“A点所示政策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更大”。因为从材料看,虽然苏联模式在短时间内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新经济政策从当时的国情出发,促进了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也对国家做出很大贡献。根据图片得出结论“A点所示政策和B点开始形成的模式都对国家发展的做出贡献”。因为不同时期国家会采取不同的政策,不可相提并论。新经济政策与苏联模式都是从当时的国情出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33.两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都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化肥供应协议标准格式版B版
- 2024年A轮投资合作详细协议样式
- 2024年国内公路货物运输协议标准模板版
- 江南大学《高级英语(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南大学《电路理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大学《药物化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人工智能研发与授权合同
- 2024版防水补漏工程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合同2篇
- 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CRC保密协议
- 济宁学院《英语演讲与辩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大事故隐患重点事项排查清单1
- 六年级上册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及答案
- 积极心理学:塑造刚健自信的中国青年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液压破碎锤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百灵达X1622USB - X2222USB - X2442USB - 中文说明书 - 图文-
- 陈列比赛评分标准表
- 植物中淀粉含量测定
- 供应商调查表(范本)
- HDPE管施工技术交底
- 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