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明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姓名。考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序号方框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摘编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删改)材料二: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与时俱进是其鲜明品格和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方面,恩格斯同样作出了重大贡献。在1872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后来在多部著述和多封书信中,恩格斯进步阐述、丰富、发展了他和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他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识到什么程度。”特别是在恩格斯的晚年,他在一系列书信中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的重大观点:“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关于未来新社会的特征和原则,他深刻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曾经对恩格斯的这些重要思想给予高度赞扬:“恩格斯在谈到他本人和他那位著名的朋友时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经典性的论点异常鲜明有力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往往被人忽视的那一方面。而忽视那一方面,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们学习恩格斯,就要把马克思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摘编自任晓山《今天我们应该向恩格斯学习什么》,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做工作必须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不能单凭热情去做事B.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和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它是不断发展且开放的C.任何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且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D.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教条主义,因此我们不应该死记硬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毛泽东认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从横向上指出有了解过去才能发展未来。B.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其中包括习近平等人的思想。C.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共产党宣言》中部分言论虽然不合时宜,但它所阐述的一般原理依旧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D.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优越。3.下列说法中可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B.《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C.《周易》:“凡益之道,与时偕行D.《礼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4分5.两则材料在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上有何侧重?请结合当下中国实际分析其内在联系。(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看护孙犁一九四三年冬季,日寇在晋察冀扫荡了三个月。情况紧张,我们跋山涉水,队伍渐浙拉散,我因为动作迟缓,拉在了后面。回头一看,只有一个女孩子,一只脚登在河边一块石头上,眼睛望着前边的队伍,匆忙的穿上鞋,就很快的跟上去了这女孩子有十六七岁,长的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外加一个鼓鼓的药包,跑起路来,上身不断的摇摆,活像山头那棵风吹的小树。我猜她准是分配到我队上来的女看护。“快跑,小鬼!”我追在后面笑着喊。反正叫你拉不她回头笑了一下,这笑和她的年岁很不相称。她幼小的生活里一定受过什么压抑。我注意她的脚步,这孩子缠过脚,我明白了为什么过河以后,她总是要穿上鞋。敌人的飞机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扎住伤口后,女孩子搀扶了我,挨上山去。我们在山顶走着,飞机走了,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飘香,看着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我们都饿了,可是遵守着行军的纪律,不拾也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队上的医生老康,安排女孩给我换药。“这孩子很负责任,”老康说,“她叫刘兰,是一个童养媳,婆家就在我们住过的那个村庄,从小挨打受气,忍饥挨冻。这次我们动员小看护,她的一个伙伴把她也叫了来,她坚决参加。”那天起,刘兰每天给我换药,情况越来越紧,但我腿脚不见好转,组织决定把我坚壁到远处高山上,叫刘兰跟随。我们按着路线出发,天明进入了繁峙县的北部。这是更加荒凉的地方,坡高水急,道狭村稀,转半天,看不见一个村庄,遇不见一个行人,听不见一声鸡叫。只有从沙滩上和过河的踏石上留下的毛驴蹄印或是粪块,才断定是人行的大道。一到下午,肚里就饿了。爬了半天,我饿的再也不能支持,迷糊过去。等到睁开眼,刘兰坐在我的身边,天已经暗下来了。在我们头上,一棵茂密的酸枣树,累累的红艳的酸枣在晚风里摇摆。我一时闻到了枣儿的香味和甜味。刘兰也正眼巴巴望着酸枣,眉头蹙得很高。看见我醒来,她很高兴,说:“同志,到了这个地步,摘一把酸枣儿吃,该不算犯纪律吧。”我笑着摇摇头!她伸过手去就撸下一把,送到我嘴里,她也接连吞下几把。吞吃了酸枣,有了精神和力量,在苍茫的夜色里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还有一所场院,一个男人下身穿着棉裤,上身光着膀子,高举着连枷!在他身旁有一个年轻的妇女用簸箕迎风扬送着丈夫刚刚打下的粮食,她的上身只穿着一件红色的兜肚。进村以后,刘兰安顿好我,她才到妇救会主任老四屋里去睡觉。这一晚,我听着五台山顶的风声,远处杉林里的狼叫,一时睡不着,却并没感觉不安。我们是四海为家的,我们是以一切人民为兄弟姐妹的。从炕头的窗口望过去,刘兰和老四也没有睡,两个人的影子在窗纸上摇动。她们在拉着家常:“你们从哪里来呀?”“从很远的地方。”“病人是谁呀?”“我们队上一个干部。”“你是干什么的?”“我是看护。”“是大脉先生吗?给我看看病吧!”“什么病呀?你先和我学说学说,过几天,我们的医生就过来了。”“就是咱们妇道的病呀……”原来,老四也是一个童养媳,十四岁上成的亲,今年二十四岁了,还没有一个小孩。老四说:“我们这山顶顶上的人家,就是难得有个娃,要不就是养不下,要不就是活不大。”刘兰说:“这是因为我们结婚太早,生活苦,又不知道卫生,以前我也是个童养媳……”接着两个人就诉起苦来,你疼我,我疼你的闹了大半夜才睡觉。老四派两位妇女教刘兰做莜面。她们都穿着白粗布棉裤、黑羊皮袄,她们好像从来没洗过脸,那两只手,也只有在给我们合面和搓窝窝的过程里才弄洁白,那些脏东西,全合到我们的饭食里去了。这一顿饭,我和刘兰吃起来,全很恶心,刘兰说:“你身体好些的时候,多教我认几个字吧,我要给她们讲讲卫生课。”不多几天,讲习班成立了,每天晚上,有十几个青年妇女集在老四屋里,对刘兰讲的问题发生很大的兴趣。刘兰告诉她们,她们生病的根源就在生理期时不知道如何讲究卫生,保护好自己。你看刘兰多干净!妇女们笑着说,“我们向你学习!”从此,我看见这群妇女们,每天都洗洗手脸,有的并且学着我们的样子,在棉袄和皮衣里衬上一件单褂。我觉得刘兰把文化带给了这小小的山庄,它立刻就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并给她们的后代造福。下了大雪,消息闭塞。我写了一封信,叫刘兰交给村长,派人送到区上去。刘兰回来说:“这样大雪,村长派不动人,要等踏开道了才能送去。”我的伤口正因为下雪发痛,一听就火了:“你再去把村长叫来,我教育教育他!”刘兰说:“下了这样大雪,连路上都不好走,山路上,雪能埋了人;这里人们穿着又少,人家是有困难!”“有困难就得克服!”我大声说,“我们就没困难过?我们跑到这山顶顶上来,挨饿受冻为的谁呀!你说为的谁呀?”刘兰冷笑着,“挨饿受冻?我们每天两顿饱饭,一天要烧六十斤毛柴,是谁供给的呀!”“你怎么了!”我欠起身来,“是我领导你,还是你领导我?”“咱们是工作关系,你是病人,我是看护,谁也不能压迫谁!”刘兰硬邦邦地说。“小鬼!”我抓起在火盆里烤着的一个山药,装作要向她脸上打去,她一闪,气的脸发白;说你是干部,你打人骂人。”说罢就转身出去了。我很懊悔,在炕上翻来覆去。老四推门进来,带着浑身的雪,她说,“刘兰一个人跑到村口那里啼哭,这么大风大雪!”“你快去把她叫来,”我央告老四,“刚才我们吵了架。你对她说,完全是我的错误!老四才慌忙的去叫她。这一晚上,她没到我屋里来。第二天,风住天晴,到了换药的时候,刘兰来了,还是笑着。我向她陪了很多不是,她却一句话也没说,给我细心的换上药,就又拿起那封信,找村长去了。接到大队来信,要我转移,当夜刘兰去动员担架。她拄着一根棍子,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头上包着一块手巾,护住耳朵和脸,在冰雪擦滑的路上,穿着一双硬底山鞋,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摘编自孙犁的《看护》,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两次提到情况紧张,而“我”腿伤又不见好,这使得组织决定安排刘兰陪“我”坚壁到远处高山上。B.初到村庄,小说特意描写一对夫妻的穿着,体现当地的贫穷,与下文刘兰说“这里人们穿着又少”相照应C.小说结尾“我”接到大队来信,组织要求“我”必须转移,大风大雪的天气暗示着抗战凶险及前途的迷茫D.小说标题“看护”看似平常,实则有双层内涵,既指女看护刘兰,又指在抗日战争中艰苦奉献的百姓群体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借老康的话补叙了刘兰悲惨的身世,介绍了刘兰童养媳的身份,为下文刘兰与老四互相怜悯埋下伏笔。B.小说注重环境烘托作用,“坡高水急”“道狭村稀”“毛驴蹄印”不仅表现了高山的荒凉,还渲染了冷寂的气氛C.小说多次写到刘兰的“笑”,每次“笑”的原因不同,表现不同,心情不同,这使得人物形象显得丰满可感D.小说多处描写细腻,颇具感染力,如文章中对红枣和酸枣的色、香、味的描写,令读者也禁不住垂涎三尺8.孙犁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传统的良善,也有特定的时代色彩,请概括本文与《荷花淀》女性群体形象的相似点。(4分)9.有人评价荷花淀作品称得上是“诗体小说”,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你认为本篇小说是否具有荷花淀派的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甲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节选自欧阳修《朋党论》,有删改)乙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B.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C.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D.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古代泛指德才出众的人,常与“小人”对举,与《论语》中“君子喻于义”中的“君子”意思相近。B.汉献帝、唐昭宗:献帝,称呼的是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协的谥号;唐昭宗,称呼的是唐代皇帝李晔的庙号。C.太庙是皇帝宗庙,最初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经皇帝批准也可被供奉在太庙D.《书》即《尚书》,儒家四书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先划清君子和小人的界限,紧接着剖析“小人无朋”和“君子有朋”的道理,最后指出朋党与兴亡的关系.B.乙文通过叙述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先盛赞其成功,继而感叹他的迅速衰败,从而强调成败皆由人事的道理。C.选文均使用了引用和对比论证,既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同时也使事理在正反两面的对比中显得更加明白清楚。D.选文均借前朝旧事劝谏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3分)(2)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3分)(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4分)(《老子·第二十四章》)14.历史总能给人以启迪,请简要概括两则选文在国家治理方面给予后人的启示。(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别得书字李白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①书。【注】①紫泥,用之以封玺书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水色与天色相近,连成一片,辽阔壮丽,这与“春江潮水连海平”有异曲同工之妙。B.颔联写友人虽被贬谪,心情却不受之影响,他趁兴访问于我,体现了其悠然自得的心情。C.颈联俯仰结合,将归巢的飞鸟与水中跳跃的鱼儿相结合,构成了一幅极有层次感的画面。D.本首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积极向上,一扫送别时的缠绵忧伤,令人精神为之一振。16.本诗尾联与《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2)《锦瑟》中用“,”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3)《过秦论》中,表现秦始皇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最能表现他对待北方少数民族政策的一句则是“”。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小题。2020,岁在庚子,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波及全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战。中国精神,在抗疫中,在磨砺中升华。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疫情,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分外真切地警示我们:人类是一个的命运共同体。一个国家对生命的态度,是最有说服力的文明标尺。在抗疫斗争中,(),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2020年即将过半,全面实现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时间紧、责任重、难度大。做好疫情“加试题”爸好发展“必签题”唯有绷紧弦、加把劲、同心干,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节选自《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蔓延狙击锤炼息息相关B.曼延阻击锤炼休戚相关C.曼延狙击淬炼息息相关D.蔓延阻击淬炼休戚相关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B.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被党和政府摆在第一位C.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D.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始终被党和政府摆在第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时间紧、责任重、难度大B.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时间紧、难度大、责任重C.全面实现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时间紧、难度大、责任重D.全面实现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时间紧、责任重、难度大。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共4分)22.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①正义指的是“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它作为人的道德底线,每个人都必须维护和坚守。②富有爱心的张桂梅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③张桂梅用自己的行为获得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因此,获得多数人认可的就是正义。①“道德底线”不能等同“正义”。前者带有主观性,后者更具客观性。②③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本学期,我们一同阅读研习了风格多元的中外名家小说作品,有诗情画意的《荷花淀》,有通俗生动的《小二黑结婚》,有节奏紧张的《党费》,还有真实深刻的《大卫·科波菲尔》,讽刺批判的《复活》,叙事凝练的《老人与海》以及离奇又真切的《百年孤独》,领略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风情,了解了人类精神成长的轨迹,感受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材料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今天,随着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向更深、更广处拓展,文化多样化的特点更加凸显,身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如何看待多元共生的人类文明?请结合材料,以“倡导文明互鉴,树立文化自信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课上阐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3分)C(原文说的是“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由此得知“理论思维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有个“它在不同的时代”的前提。)2.(3分)B(A项毛泽东是从纵向上指出。C项文章中并没有说《共产党宣言》不符合时宜。D项所有社会制度都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这并不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原因。)3.(3分)C(材料二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周易》的句子强调的也是与时俱进。)4.(4分)①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②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观点。③接着用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的认识。④最述了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每点1分)5.(6分)①材料一侧重分析马克思主义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材料二侧重分析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②例如,从过去“中国制造”到如今“中国智造的转变,体现了我们结合国情变化,做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适时调整发展策略,实现与时俱进,这说明了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与时俱进是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两则材料侧重点各1分;结合实际2分;得出内在联系2分)6.(3分)C(“大风大雪”的天气暗示着抗战凶险及前途的迷茫,牵强附会)7.(3分)A(老康的话并非补叙)8.(4分)两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都具有勤劳、体贴、善解人意的中国女性传统的优秀品质;同时又展现了热爱学习,追求进步,高涨的革命激情及献身革命的特定时代色彩。(传统优秀品质2分,特定时代色彩2分)9.(6分)示例一:我认为本篇小说具有荷花淀派的特征。①本篇小说语言清新朴素,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虽然环境恶劣,但几段景物描写的构图、意境以及诗一样凝练生动的语言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如:“在苍茫的夜色里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②文章淡化故事情节,歌颂女性的真善美。作者人性角度去处理激烈的抗日题材,塑造了以刘兰为代表的在艰苦环境中热爱学习,追求进步、不畏困难的女性群体形象。③本篇小说充满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在百姓对抗日战争的坚定支持以及对幸福安宁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人情美、人性美,从而使小说具有一种抒情美。(每点2分)示例二:我认为本篇小说不具有荷花淀派的特征。①本篇小说多次描写环境的恶劣,浪漫气息不浓。如:“坡高水急,道狭村稀,转半天,看不见一个村庄,遇不见一个行人,听不见一声鸡叫”。②本篇小说有较为激烈的矛盾冲突。如开篇日寇对晋察冀扫荡及“我”与刘兰的矛盾对话。③本篇小说多处描写战争的紧张和抗日的艰难,乐观的革命精神体现不明显。(每点2分)二、古诗文阅读(37分)10.(3分)B(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11.(3分)D(《尚书》为儒家“五经”之一,“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此项错误。故选D。)12.(3分)C(“选文均使用了引用和对比论证”错误,选文甲并未使用引用论证的方法。)13.(10分)(1)(3分)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用,凭借,因此;厌,满足;句意通顺各1分)(2)(3分)用绳索捆绑着燕国父子,用木匣子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进入太庙把箭交还到先王的灵位前。(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状语后置句1分;函,用匣子装1分;句意通顺1分)(3)(4分)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译为不能得到敬重也可)。(见,同“现”,显露,1分;彰,彰显1分;自伐、自矜:自我夸耀1分;句意通顺1分)14.(3分)①要能分辨君子与小人,使君子形成一个同心共济的整体;②要能博采众长充分发挥团队中君子的才能。③要有忧患意识,勤勉为政,不可耽于享乐。(每点1分)15.(3分)A(本诗首联并无壮丽之感。)16.(6分)不同:《将进酒》一句,采用了直接抒情,表达李白对自己才华绝对的认可和自信的人生态度。而《送》诗尾联,采用典故抒情,借用皇帝思念贾谊的才华,暗示皇帝不久会重新起用朋友,表达了李白对朋友才华的肯定和对朋友的劝勉与祝福。(抒情方式各1分,表达的内容各2分)17.(6分)(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每空1分,有添错漏字,该空不给分)三、语言文字应用(18分)18.(3分)D(第一组,“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地不断向周围扩展滋生,既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又可用于抽象的事物,蔓延为进行态,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充满动感。“曼延”指线性伸展延长,一般用于具体的事物,指连绵不断地向远处延伸(多用于山脉、水流、道路等)根据语境选“蔓延”;第二组,“阻击”,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