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猜数游戏》课件完美版1_第1页
北师大版《猜数游戏》课件完美版1_第2页
北师大版《猜数游戏》课件完美版1_第3页
北师大版《猜数游戏》课件完美版1_第4页
北师大版《猜数游戏》课件完美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问题探讨情景: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讨论:1.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观点该绿色个体能被选择下来吗?2.如果该绿色个体能很好的生活下来,它体内的A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后代?

问题探讨情景:讨论:

在自然界中,没有哪一个个体是长生不死的,个体的表现型也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但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却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并且在群体中扩散。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在自然界中,没有哪一个个体是长生不死的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种群基因频率(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卧龙自然保护区猕猴例: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种群(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2、种群的特点: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思考:同前一年的蝗虫种群相比,新形成的蝗虫种群在基因组成上会有什么变化吗?2、种群的特点: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3、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4、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3、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4、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纯合体基因型频率+杂合体基因型频率的一半A+a=1AA+Aa+aa=1基因频率=例: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褐色翅的基因位a,调查发现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该基因的总数该等位基因的总数基因频率=纯合体基因型频率+杂合体基因型频率的一半A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0%A%=a%==60%2×aa+Aa2(AA+Aa+aa)×100%×100%2×AA+Aa2(AA+Aa+aa)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0%A%=a%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思考与讨论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思考与讨论p+q=1(p+q)2=p2+2pq+q2=1AA=p2Aa=2pqaa=q2亲代基因型频率AA(30%)Aa(60%)aa(10%)配子的比率A()A()a()a()子代基因型频率AA()Aa()aa()子代基因频率A()a()30%30%30%10%36%48%16%60%40%P表示基因A的频率,q表示基因a的频率(1)计算子二代、子三代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p+q=1(p+q)2=p2+2pq+q2=1AA=

亲代子一代

子二代

子三代基因型频率AA30%Aa60%aa10%基因频率A60%a40%36%48%16%60%40%36%16%48%60%60%40%40%(3)上述计算结果是在满足五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计算的,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能成立吗?

36%48%16%(2)从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什么现象?亲代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基因型频率AA30%Aa通过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可以认识到,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

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进化过程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通过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可以认识到,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

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突变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够改变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呢?

例如:一个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

2×104×10-5个体×108种群=2×107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突变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生物体(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2、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3、突变和基因重组只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s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探究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s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基因型频率SS10%11.5%Ss20%22.9%ss70%65.6%基因频率S20%23%s80%77%70.7%26%29.2%14.7%56.1%60.9%26.1%73.9%29.3%13.1%提示:假设第1年种群个体数为100个,当黑色(表现型)个体每年增加10%时,基因型为SS(黑色)个体第2年将会增加到11个,基因型为Ss(黑色)个体第2年将增加到22个,基因型为ss(浅色)个体第2年将减少到63个。第2年种群个体总数为96个,基因型SS的频率是11÷96=11.5%;基因型Ss的频率是22÷96=22.9%;基因型ss的频率是63÷96=65.6%

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基因型频率SS10%11.5%S(1)在这个探究实验中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浅色个体的出生率有影响吗?(2)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变黑的环境使控制浅色的s基因频率减少,S基因频率增加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表现型)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结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1)在这个探究实验中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课堂练习:1、抽样调查某地100位女性和100位男性发现:女性中有5位色盲患者和20位携带者,男性中有15位色盲患者,则该地色盲基因的频率约是多少?5×2+20+15100×2+100×100%=15%课堂练习:1、抽样调查某地100位女性和100位男性发现:女2、在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中,A的频率是0.4,a的频率是0.6,若各种条件稳定不变,则该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各是

。该种群中所有成熟个体自由交配一次,产生的后代个体中A的频率是

,a的频率是

。0.16 、0.48、0.360.4 0.62、在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中,A的频率是0.4,a的频率是0.61.抓住导线将加热丝从加热腔垂直拿出,小心不要将腔内壁的绝缘片带出或划破。2.将备用加热丝原样垂直装回。注意:加热腔内壁贴有绝缘片,安装时请保证绝缘片紧贴腔体内壁。3.确定加热丝已安放后,旋紧固定螺丝,再将导线固定到接线柱上。4.上盖帽子原样安放好,先将三颗内六角螺丝分别旋上,在确定三颗螺丝都旋上后,均匀将螺丝旋紧。5、禁止使用河豚鱼、毒蘑菇、发芽马铃薯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及原料,餐饮业禁止使用亚硝酸盐。6、豆浆、四季豆等生食有毒食物,应按要求煮熟焖透,谨慎提供贝类、海螺类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