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经济学01_第1页
矿产资源经济学01_第2页
矿产资源经济学01_第3页
矿产资源经济学01_第4页
矿产资源经济学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产资源经济学012024/3/26矿产资源经济学01绪论:什么是矿产资源经济学?

◆矿产资源经济学是一门由矿产资源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并吸收其它学科的有用成分而形成的新兴的边缘学科,是一门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矿产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在研究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人与矿产资源间的关系,这体现了矿产资源经济学的生产力属性,即自然属性。矿产资源经济学01

2.在人们开发、利用和管理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矿产资源经济学,还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矿产资源经济学的生产关系属性,即社会属性。

◆矿产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从分析矿产资源的形势入手,研究矿产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矿产资源政策及发展战略;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其客观性;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矿产资源的经济评价,矿产资源的价值及其核算体系、矿产资源市场、供需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经济效益等等。

◆矿产资源经济学的特点

边缘性、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定量性矿产资源经济学01第一章第一节

1.矿产资源的概念及特性矿产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是赋存于地壳内或地壳上,天然产出的固态、气态、液态物质的富集物。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属于国家所有、价值性等特点,其中不可再生性这一特点是根本的。

矿产资源经济学012.矿产资源的分类矿产资源可从多种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我国常用的分类有能源矿产、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稀有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特种类、建材及其它类、水气矿产等十类。

3.矿产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矿产资源是人类物质生产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矿产资源经济学01黑色金属矿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有色金属矿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稀有金属矿、贵金属矿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非金属矿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第二节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①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较少②矿产资源品种齐全,但某些重要矿产特别是大宗矿产相对不足或短缺③矿床数虽多,但大型、特大型矿床较少④矿产地分布广泛,但不均衡⑤贫矿多,富矿少;“三难”矿多,“三易”矿少⑥共生矿床、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较少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矿产资源经济学01鹤岗鸡西黑龙江霍林河东胜石嘴山内蒙古阜新辽宁开滦峰峰河北徐州江苏阳泉西山大同山西平顶山河南淮北安徽神府陕西六盘水贵州攀枝花四川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我国的煤炭资源不仅在我国的能源中其储量和产量居首位,而在世界上其产量也居第一位。矿产资源经济学01鞍山本溪辽宁迁安武安河北马鞍山安微大冶湖北白云鄂博内蒙古镜铁山甘肃攀枝花四川石碌海南我国铁矿资源的分布铁矿是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河北、辽宁、四川三省的铁矿储量最多。矿产资源经济学01大庆黑龙江辽河辽宁华北河北胜利山东中原河南泸州四川玉门甘肃克拉玛依塔中新疆我国的石油,天燃气分布矿产资源经济学01白云鄂博内蒙古招远山东金金昌甘肃镍稀土攀枝花四川钒钛个旧云南锡铜仁平果水口山大余德兴锡矿山贵州湖南江西广西铝土汞锑铅锌铜钨我国有色金属的分布我国有色金属中的钨、锑、钛、钒、稀土等储量居世界首位。矿产资源经济学01我国三大伴生矿的分布铁矿中伴生稀土白云鄂博内蒙古甘肃金昌镍矿中伴生多种金属攀枝花四川铁矿中伴生钒、钛矿产资源经济学01一.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较少在我国已探明储量的151种矿产中,45种主要矿产的探明储量的潜在价值总和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为世界第三位;但按人均占有量计算,列世界第80位,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二.矿产资源品种齐全,但某些重要矿产特别是大宗矿产相对不足或短缺我国已发现的168种矿产中,一些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天然气、铁、钢、钾盐等探明储量不足;需要利用国外资源。矿产资源经济学01

三.矿床数量多,但大型、特大型矿床较少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95%是小型矿床,如铁矿矿产地1942处,大型只占5%,特大型(5亿吨级)没有;智利丘基卡玛塔一个矿山年产金属铜达65万吨,而目前我国已开采的329个铜矿区年产铜精矿含铜量43.64万吨;其他矿种也存在同样问题。

四.矿产地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如我国煤炭80%集中在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磷矿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西南、中南地区。形成了东南沿海资源使用地与西北资源产地分离,造成北煤南运;南磷北上、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的资源错位。矿产资源经济学01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北方煤、铁、石油多南方有色金属多

我国矿产资源相对集中,有利于资源大规模开采,同时也造成不同地区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运输负担。矿产资源经济学01

五.贫矿多,富矿少,“三难”矿多,“三易”矿少如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锰矿平均品位仅22%,不及世界商品矿石工业标准48%的一半,而且不少矿区杂质磷含量较高,在利用前需做选矿和脱磷处理。铜矿品位1%的储量只占总储量的35.9%,平均品位仅为0.87%,远低于智利、赞比亚等世界主要产铜国的品位。所谓

“三难”、“三易”

是指采、选、冶三个方面。

六.共生矿床、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较少矿产资源经济学01第三节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一.巨大的需求压力我国在未来20~30年内正好是GNP处于1000—2000美元的时期,即矿产品“使用强度”高峰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大约是在三、四十年代度过了这一阶段。战后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矿产资源的使用强度已大幅度下降,万元GNP对矿产品的消耗量逐渐减少。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的增长需要大量矿产资源的投入。矿产资源经济学01

二.缓慢的储量增长按国家2010年远景目标要求,今后20年矿产品需求的年增长率应达到5%,而目前矿产储量增长缓慢;除石油储量增长率5%、黄金4%和少数非金属矿较高外,多数为负增长。目前,大多数矿山在吃六七十年代探明储量的老本。

三.可用资源不足据国家计委和地矿部等12个部门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对2010年国民经济保证程度》研究表明,2010年45种主要矿产已探明的储量有19种不能满足需要;据预测,到2000年,10%为煤矿和铁矿,26%的铜矿,40%的铅锌矿和70%的金矿生产能力因资源枯竭而消失。矿产资源经济学01四.矿山企业效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我国矿产资源自然禀赋差,其矿石品位低,选矿技术相对落后,单个矿山规模不大,从而与全球矿山企业对比,收益较低。如国外开发利用铁矿石一般含铁量50%以上,多数不经选矿就可达含铁量62%的高品位,而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只有32%,为取得同等金属含量不仅要经过选矿,而且开采量还要大增,这样其成本大大上升。据估算,我国矿山采选回收率,铁矿约为60%,有色金屑矿为50%~60%,非金属矿为20%~60%,煤炭平均为30%。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只有30%~40%,低于国际水平达20个百分点。矿产资源经济学01五.矿区环境污染严重据调查,我国矿业采、选、冶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95%以上的原煤未经精选脱硫,有色金属冶炼中废气多未回收或处理,致使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直接进入大气,受季风的影响,在东亚形成大面积的酸性降雨。金属矿山废渣、尾矿以及贵金属矿产氰化处理废液排放的开放性,造成有毒的重金属离子汞、铅、镉及氰化物等随着水系广泛散布,污染了土地和河流;不合理的采矿破坏了地形地貌,诱发滑坡、泥石流,引起地表下沉、水位下降等地质灾害;矿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污染破坏十分严重。矿产资源经济学01

六.矿业的全球化趋势增强一些发达国家将矿产资源当作战略资源来对待,矿产资源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近几年,国际市场非常关注中国的动向,只要中国大量购买某种矿产品,其国际矿价肯定会上涨。

七.矿产资源承载力不足世界银行将一个国家的财富分成已形成的资产、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三个部分。指出,中国已形成18:73:9的态势,自然资源储备仅占全部财富的9%。而发达国家为17%,拉美35%,非洲国家达到52%。这表明我国目前虽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今后发展面临自然资源供应后劲严重不足的问题。矿产资源经济学01第四节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从“经济增长理论”到“经济发展理论”,再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以及后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认识逐渐深化。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同年,布伦特兰夫人(MsGroHarlemBrundtland)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年,受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WECD的成员们,把经过4年研究和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联合国大会,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矿产资源经济学0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开始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我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矿产资源经济学0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观点一:经济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强调这种发展应保持在自然与生态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

观点二:回归自然观。由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提出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又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因此,人类只能放弃对自然界的改造和控制,“回归自然”,成为“自然界的普通一员”,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三: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内的系统整体的全面、协调、持续性的发展,即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发展观。矿产资源经济学01

观点四:社会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持续发展,包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如莱斯特.R.布郎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趋于平稳、经济稳定、政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发展。

观点五:生态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态环境得以可持续”。

观点六: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共处于一个和谐系统中的协调发展。

矿产资源经济学01二.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以矿产资源本身的特性为依据的。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矿产资源有以下一些特性:(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可耗竭性)。对矿产资源来说,它是采掘业的生产资料,被当作劳动对象来使用,只有消耗它才能得到矿产品,其生产过程与矿产资源的消耗过程同步并行。这种消耗是不可逆的,因为它一旦被消耗掉,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到原储量水平。矿产资源经济学01(2)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矿产资源法》第三条则进一步明确:“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3)矿产资源的价值特性。矿产资源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是资源所有权的经济权益的具体表现,这种价值来源于矿产资源的有用性和稀缺性。矿产资源的价值能否显现出来,还取决于人类己积累的认识和利用它的知识与技能。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矿产资源最根本的特性。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含义矿产资源在整个自然资源系统及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开发和利用过程必须实现可持续性。所谓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指在矿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做到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及能力,力求形成一个科学的矿产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加强矿区环境保护、改善矿业生态环境,来维护矿产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矿产资源与矿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个概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矿产资源经济学011.发展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就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能力。由此出发,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理论所坚持的基本点就是(1)必须满足当代人对矿业产品的需求,尽可能使矿产资源得到最充分合理的利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精神支持;(2)在矿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矿业自身能获得稳定的、与社会平均水平同步增长的经济效益。矿产资源经济学012.协调性。这里的协调性有多方面的内容:(1)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与矿产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应协调;要求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储采比、矿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不能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2)矿产资源开发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此如,能源类、金属类、非金属类、核工业类等各个矿产资源开发部门要协调发展;勘探、开采;选矿、冶炼、二次矿产资源回收、替代资源开发等部门的生产应相互协调与合作,共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3)矿业部门与社会其他产业之间的协调,力求就矿产资源开发对其他产业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矿产资源经济学013.公平性。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平性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要求矿业生产在满足当代社会各种需求的同时;不能牺牲和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要保证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具有可持续性,就是要保证既在同代人之间又能够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实现矿产资源及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值得注意的是,矿产资源的代际公平是矿业产品效用上的公平而非数量上的公平。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且总存量有限,而人类对其需求却是无限的。如果仅就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存量而言,矿产资源的代际公平配置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即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矿产资源代际公平配置,必须考虑到矿产资源存量的扩大、种类的增多、二次资源的回收和替代资源的研究开发等。矿产资源经济学01前不久召开了一个关于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家论坛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们提出,如何构建我国的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实施矿产资源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是我国在21世纪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之一。主要观点有(1)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许多矿产资源的消费增速已接近或超过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矿产资源的供需日益尖锐,集中体现为探明储量增长赶不上产量增长,产量增长赶不上消费增长,一些重要矿产品进口量激增,现有矿产资源储量的保证程度急剧下降。未来几十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必将成为许多矿产资源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矿产资源经济学01(2)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都伴随着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的巨大飞跃。因此,认真研究工业化过程与矿产资源消费需求的关系,客观评估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现状,科学预测未来全球资源的供需态势,分析近20年来地质工作投入与产出及其与经济发展态势的关系,实事求是地总结我国地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战略和建立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已刻不容缓。矿产资源经济学01二.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1.制定科学的矿产资源战略2.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实现矿产资源优化配置3.改变传统观念,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资源合理配置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5.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实行开发全过程的环境管理6.增强勘查投入,提高矿产资源承载能力7.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开发利用非传统矿产资源8.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9.制定并严格执行法规政策10.积极发展二次资源产业矿产资源经济学011.制定科学的矿产资源战略◆所谓战略是关于某一领域事业发展的,且事关长远的、全局的重大问题的一种谋划。◆矿产资源战略是由不同层次的战略,不同方面的战略,不同时间的战略所构成的一个战略体系。◆制定矿产资源战略应包含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战略实施、战略管理等内容。◆制定矿产资源战略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国家的资源安全,因为资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一个实际例子—湖南省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矿产资源经济学01湖南省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

1.战略指导思想。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以科技为手段。优化矿业结构,以优势矿产品为突破口,纵横联合,实现两个根本转变。

2.战略目标。《湖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00年湖南实现钢产量400万吨,10种有色金属产量55万吨,原煤产量4500万吨,水泥产量3000万吨.化肥150万吨,确保国民生产总值到2010年在“八五”基础上翻两番。要确保这一目标实现,必须切实加快湖南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提高现有矿业生产要素质量,使湖南矿业获得持续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经济学01

3.战略布局。(l)布局原则:以湘东为先导,以湘南为重点,湘中湘北齐发展,创造条件上湘西,点轴结合,点面结合.形成矿业合理的空间配置,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和在西部有重点地进行开发相结合的合理布局。(2)建设好五大矿业基地:以现有矿山企业为骨干,以特色优势资源为基础,努力建设好五大矿业综合基地。①湘南(郴州、衡阳、永州)发展成为以有色金属为主体、黑色金属、建材和能源配套的综合矿业基地。②湘东地区以长潭为中心,与岳阳相联系,建成冶金、石化、建材、非金属选冶加工为主体综合矿业基地。③湘中以娄邵冷为中心建成能源、锑品、贵金属为主体,重化工、建材配套的综合开发矿业基地。④湘北以石门、渣县、津市为中心建成以非金属矿开发为主,辅以化工、建材、能源的综合矿业基地。⑤湘西建成以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化工、建材为特色的综合矿业基地。矿产资源经济学01

4.矿业开发方向。总体目的是在改革现有矿业体制、集团集约化发展的同时,大力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明确矿业开发方向。(l)大力发展优势矿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工业,提高矿产品附加值,从根本上优化和提高湖南的矿业结构。(2)加强选冶技术攻关。重点是共生、伴生矿产的综合回收技术攻关,以及难选冶矿石的技术攻关。(3)大力推进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研究。(4)综合开发、综合利用,获取最大的矿产开发效益。矿产资源经济学01

5.矿业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l)必经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勘查开发一体化。(2)合理控制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矿产资源的开发速度。(3)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4)贯彻“开源与节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克服短期行为,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5)依法合理有序的勘查和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经济学012.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实现矿产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对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基础地位的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失灵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政府干预,即进行宏观调控。3.改变传统观念,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资源合理配置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它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谐和关系,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的能力。这同那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传统战略,忽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作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持续发展思想符合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要求,是人类发展观、文明观上带有革命性的进步。矿产资源经济学01

◆帕累托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他首先提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标准,主要观点为

帕累托改进:如果把改变资源配置之后与前相比,同时符合“至少有一个处境变好”和“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两个条件,就达到了“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当某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改进”时,就是“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即任何一方的境况改善,都不会不使另一方境况恶化的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例如:能坐10人的车上已坐上9个人,同时有10人等车;因而只有让一个人上车,才算做到“帕累托改进”,当车上已坐满10人时,资源配置方式便达到“帕累托最优”。矿产资源经济学01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

当前,固体矿产的开采由于受技术及乱采滥挖等因素的影响,资源的回采率很低。如煤炭平均30%左右,相当于开采1吨浪费2吨;同时,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低,许多矿山只进行单一矿种的利用、其他有用矿物都作为废矿丢弃;另外,矿产利用水平很低,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大力培养人才,推进科技进步来解决。5.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实行开发全过程的环境管理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一个例子:荷兰Westmin滑石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矿产资源经济学01荷兰Westmin滑石公司是荷兰已经达到ISO14001认证的大约100家公司之一,其环境管理体系(EMS)为

▼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环境审计;▼EMS的环境基础水平;▼按照BS7750(英国标准)的EMS建立及其实施;▼按照ISO14001标准的EMS调整。

目标如下:▼排水污染削减75%;▼家庭生活废物削减50%以上;▼不倾倒矿产废物(以前每年110吨);▼粉尘排放量削减80%;▼噪音排放水平降低4dB(A);▼去除了石棉、PCBs和臭氧耗损物质;▼降低了能耗矿产资源经济学016.增强勘查投入,提高矿产资源承载能力

加大勘查投入,主要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地勘工作,提高资金利用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找矿效率;把勘查工作纳入市场机制,提高勘查的经济效益。根据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重点加强资源紧张和国民经济急需矿产的勘查工作,如能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一些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采用新理论、新技术对非传统矿产进行勘查研究;同时应走出国门到境外去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综合性地提高矿产资源承载能力。7.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开发利用非传统矿产资源为什么要开发利用非传统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经济学01◆非传统矿产资源的概念:指受目前经济、技术以及环境因素的限制尚未发现和尚未工业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及尚未被看作矿产或未发现其用途的潜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非传统矿产资源的意义:发现和开发利用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再生的传统矿产资源将日趋减少直至枯竭,人们很自然地要考虑寻找一种替代资源,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为此,必须有非传统矿产资源作为接替资源。矿产资源经济学01◆传统矿产资源是赋存于地壳中(地表或地下)的,非传统矿产资源也具有一定的赋存空间,从目前人们的认识水平看,在地球的范围内,非传统矿产资源应赋存于地表、地下或水域中,如:细菌选矿、海藻锰结核的研究、海底硅藻土与粘土利用、大陆深部资源开发利用等等。因此,研究非传统矿产资源,应主要包括:找矿空间的扩展、新用途的发现、新技术的突破、传统矿产资源赋存空间的再工作、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等。◆非传统矿产资源战略目标的分类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大洋矿产:深海埋藏有铁锰结核、深海金属软泥、深海钴结壳。据估计,仅太平洋就有15000亿t多金属结核,预测的Cu、Ni、Co资源量达200—250亿t.而且这些矿产是可再生的,现在太平洋每年可形成600万t结核。在已勘探的结核中所含的Co、Ni、Mn分别是大陆已知这些金属储量的20、90和42倍,而且认为海洋矿产结核的开采可满足人类需求的时间是:Cu—0.3万年,Ni—7万年,Mn—1000万年,Co—42万年,这几乎成为天文数字。矿产资源经济学01

已开发利用的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滨海和浅海砂矿等。我国有18000公里海岸线,在近海已发现了7个大型含油气盆地,估计石油资源总量约26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14万亿立方米。此外,我国滨海砂矿种类较多,已发现60多种矿种,估计地质储量达1.6万亿吨。尚待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大洋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等。这些矿产资源均含有丰富的铜、钴、锰、镍、海底甲烷水合物等。矿产资源经济学01深海中的“土豆”矿产矿产资源经济学01深海开采出来的锰结核矿产矿产资源经济学01拖船开采锰结核矿产矿产资源经济学01

◆“宇宙矿产”:最新报导(1998.12):“美国科学家最近在月球上发现了资源量丰富的氦—3矿藏,并绘制了这一矿藏的分布图。据估计,月球上氦—3元素的总资源量大约为100万t,可为地球上人类提供能源达数千年。相比之下,地球上的这种矿藏只有20t,且位于地壳深部而不易开采,因此月球上的氦—3元素将可能成为21世纪热核聚变能的宝贵原料”。矿产资源经济学01月球采矿的构思模型矿产资源经济学01

8.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就世界范围而言,尚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完全依赖本国的矿产资源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也不例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扩大,国内短缺的大多数矿产在国际市场上有良好的可供性这一形势下,必须确立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的方针,扩大利用国外资源,实行国内外资源互补。除扩大进口贸易外,还应走出国门面向全球,根据国内外资源形势和所在国实际情况,开拓国际矿产资源市场,引导和协调到国外进行风险勘探开发矿产资源的商业活动。9.制定并严格执行法规政策矿产资源经济学0110.积极发展二次资源产业◆二次资源是指矿山尾矿、固体废料、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坏损土地以及待治理的生态环境要素的总称。◆二次资源的特点①资源要素与环境要素密不可分。②矿山二次资源利用的“多解性”。③二次资源利用具有资源消耗与资源再生双重性质。④矿山二次资源是“节能型”资源。◆二次资源开发利用可以形成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重建生态系统,其效益包括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的意义就在于有巨大的间接效益和深远的影响。矿产资源经济学01第二章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第一节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概述一.经济区的基本特征和类型●区域是地球表面各构成要素组成的物质实体—地域综合体,是地球表面按一定的标志所作的分类单位。●经济区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根据社会经济规律,对资源、环境进行利用、改造和建设中形成的,符合经济生产地理分工规律的地域综合体。●经济区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客观性,2.结构性,3.地域性,4.功能性,5.开放性,6.层次性,7.可变性矿产资源经济学01二.矿产资源经济区●矿产资源经济区是在矿产资源地域分布的自然属性和矿业经济活动地域分布的社会属性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一种专业经济区。●矿产资源经济区除具有一般经济区的特点之外,还有其本身的特点:1.专属性,即矿产资源经济区的形成及发展,专门且严格受矿产资源地域发布和矿业经济活动地域分布的影响和制约。2.相关性,即矿产资源经济区是与地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定地质作用和成矿作用相关的,不受人类主观条件的影响。矿产资源经济学01第二节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理论和方法一.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理论●经济区划是指按照地域经济发展演变及其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划分出具有不同地域范围、内容、层次的,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的细分过程。●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把矿产资源作为自然的生产要素,根据其在地域上的分布、组合特点,以及同其它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要素相结合,按照其消费使用特点和产业关联,把资源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所进行的地域划分过程。●注意,经济区与经济区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矿产资源经济学01(一)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1.区位理论●区位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古典区位论,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着眼于成本和运费最低;②近代区位论,立足于一定地区和城市,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③现代区位论,开始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区域经济的最优组织。●在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学派,虽然各种学派间的观点不尽相同,但都显示了对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从单一因素扩展为多因素研究,并向综合因素研究的方向发展。概括区位理论对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可包括以下方面:①原料与运输费;②劳动力因素;③集聚因素;④市场因素;⑤成本—市场因素的综合分析;⑥区域发展宏观经济因素;⑦社会因素。矿产资源经济学012.区域分工理论●首先对这一理论进行描述和提出的是亚当·斯密,中经大卫·李嘉图、赫尔歇尔、俄林、琼斯等人丰富和发展,后来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地域化的历史发展规律时提出了劳动地域分工的思想。●地域分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1)每个区域或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是地域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2)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各地区生产要素供给不同。它决定了生产要素价格差异,是地域分工和国际交换的最直接原因。(3)地域分工、交换最重要结果是各地都能更有效的利用各种生产要素。(4)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各地区由于生产的有利条件不同,各自形成特有的专业化生产部门。因此生产地域分工表现为地区生产专业化。矿产资源经济学01例如小麦布劳动日数产量(t)劳动日数产量(尺)分工前法国1005010020英国150505020合计25010015040分工后法国200100英国20080合计20010020080矿产资源经济学013.区域联系论区域具有开放性,区域之间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包括自然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联系,服务传递联系和政治、管理及组织联系;并且在联系中发生相互作用,根据作用的强度不同,区域之间联系的广度和深度也不相同,联系十分密切的区域之间就形成一定的经济区。例如,在矿产资源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有着相互依赖关系的不同区域就可能形成一个矿产资源经济区。这种经济区的形成,可能是因为一区域对另一区域某种资源的依赖,也可能是由于区域之间在空间上能相互作用,还可能是缘于一区域的某种资源对另一区域有支撑作用,即核心-外围关系。4.区域差异论矿产资源经济学01(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层次体系●矿产资源经济区的划分是分层次的,大的区中包含小的区,小的区中包含更小的区。区间可能有交叉,区的界限也可能不是十分清晰的。●我国1992年有关课题组的研究是把我国的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分成四个层次,即第一层次,矿业经济地带,分别以东中西部为空间第二层次,大矿产资源经济区,以大区或相邻省为空间第三层次,基本矿产资源经济区,以省为空间第四层次,基层矿产资源经济区,省内的分区(三)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原则1.发生原则,2.经济原则,3.动态原则,4.带动原则,5.系统原则,6.连续统一原则,7.政治原则矿产资源经济学01(四)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作用1.地质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是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长期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2.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合理布局和产业、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提供最主要的决策科学依据。3.地质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是国家政府部门为履行管理和保护地质矿产资源,既管社会又管自然的职能,一项不可缺少的决策咨询工作。

矿产资源经济学01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方法

经济区划的方法很多,但每一种方法都只是从一两个角度进行经济区划,因此在实际进行经济区划时,应该综合地运用多种方法。

1.经济中心法

要点:以各地区的经济中心为出发点,确定其经济吸引范围,研究所吸引范围内矿产资源和矿业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划分矿产资源经济区。

2.经济联系法

要点:把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划分为一个经济区。这种经济联系有区内联系与区际联系之分,经济联系法重在区内联系;但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区际之间的联系会日益密切,因此也可能将联系密切的多区作为某种经济区。矿产资源经济学01

3.动力生产体系法

要点:是根据生产上的上下游关系来划分经济区。例如从铁矿石→选矿→炼铁→炼钢→轧钢→机器制造,即从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之间形成上下游关系,且相距较近的地区可以划分为一个经济区。

4.过程分析法

要点:是考虑地区之间历史上的经济联系的一种经济联系法。

5.统计分类法

要点:是按照相似性原则,依据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组分类,然后划分经济区的方法。

6.邻接交替迭代法

要点:是对统计分类法改进后形成的方法,即根据区内相似性关系和区间差异性建立数学模型,再用计算机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区划结果。矿产资源经济学017.系统区划法

要点:也是对统计分类法的改进,是通过逐次归并两两最相近或功能联系最紧密的地区,最后得到系统区划体系,据此可作出经济区划。

8.聚类分析法

要点: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多元统计方法,它是根据区域自然、经济等变量的属性(特征)的相似性或亲疏程度,用数学方法把它们逐步的分型划类,达到“物以类聚”的目的。

9.图形迭置法

要点:在编制探明储量分布图、已知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等值线分布图、成矿远景区划图、国内生产总值分布图、社会劳动生产力分布图等的基础上,通过图形迭置,圈出资源高值和经济高值相重合的区域作为一个矿产资源济区。矿产资源经济学0110.多元统计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基本思路:按照矿产资源空间分布和自然禀赋,综合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状况及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应用多元统计和GIS技术把统计分类、图形迭置、产业联系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其框图如下矿产资源经济学01第三节我国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概况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经济学01实例: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经济区划

根据全国经济区划,黑龙江从属东北经济区,继而将全省划分为三个经济区,即松嫩经济区、三江经济区和兴安经济区。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经济区划。

一.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经济区划

1.区划的原则

第一,有利于矿产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区矿产资源和经济社会方面的潜力与优势,有利于各部门、各行业生产基地、原材料基地、动力基地的科学组织和市场联系,从而达到地区专门化同地区综合发展相结合,以促进和实现地区生产力布局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第二,认真遵循客观导向决定工业分布区位的规律矿产资源经济学01

第三,讲求综合效益,有利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充分有效保护环境、尽其可能提高经济效益这三者最佳结合。

2.区划的主要依据

第一,充分重视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相关性和国土开发整治任务的共同性

第二,充分重视经济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吸引作用,它通过各种网络将周围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第三,着重考虑区内专业化方向的相似性与相关性。每个区域应有已形成或有希望形成的全省意义的专业化部门,以及围绕专业化部门综合发展的其它相关经济部门,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结构。

矿产资源经济学01第四,打破原有行政区划,按照经济联系和打通对外通道的思路,从各自不同特点出发,规划区域经济。

第五,充分利用沿海、沿边、沿江开放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贸易口岸的作用。

二、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系统

在分析和研究黑龙江省已知矿产资源探明储量的分布、矿产资源成矿远景和技术经济条件,以及社会生产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划分出三个Ⅲ级矿产资源经济区,六个矿产资源开发区(见下表、下图)。矿产资源经济学01Ⅱ级区Ⅲ级区所辖地域范围区内主要资源发展方向所属矿产资源开发区开发区名称地域范围主要资源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经济区兴安有色、贵金属矿产资源经济区(Ⅲ1)大、小兴安岭地区、伊春市、绥棱、庆安铜、铝、锌、金、煤、铁、黄粘土、岩棉、玄武岩、压电水晶等黄金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漠河贵金属、煤开发区(K1)漠河金、煤、石墨黑嫩有色、贵金属、煤开发区(K2)黑河、嫩江、呼玛金、铜、煤.黄粘土伊春有色、贵金属、建材区(K3)伊春市钴、锌、金、铁、大理岩三江煤炭、建材矿产资源经济区(Ⅲ2)佳木斯、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牡丹江、绥芬河煤、石墨、矽线石、铁、大理岩、膨润土、泥炭等能源工业、煤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牡—佳—绥煤炭建材开发区(K4)四大煤城。牡丹江、绥芬河、佳木斯部分煤、石墨、矽线石、铁、大理岩矿产资源经济学01Ⅱ级区Ⅲ级区所辖地域范围区内主要资源发展方向所属矿产资源开发区开发区名称地域范围主要资源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经济区松嫩石油建材矿产资源经济区(Ⅲ3)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地区、松花江地区石油、天然气、大理岩、玻璃用砂、铸型用砂、焰荡水晶、锌能源工业、石化工业、建树工业大庆石油天然气能源化工开发区(K5)大庆、安达石油、天然气哈尔滨建材、有色开发区(K6)哈尔滨市宾县大理岩、粘土、锌、铜矿产资源经济学01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图矿产资源经济学01

采用多因子模糊评审法对上述六个矿产资源开发区进行优劣评价和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黑龙江省六个矿产资源开发区的优劣排序是:①牡—佳—绥煤炭、建材开发区,②大庆石油天然气、能源化工开发区,③黑嫩有色、贵金属、煤炭开发区,④伊春有色、贵金属、建材开发区,⑤哈尔滨建材、有色开发区,⑥漠河贵金属、煤炭开发区。

前三个区可列为近期重点开发区(其资源潜在价值均在100亿元以上),后三个区为一般开发区(其资源潜在价值10~100亿元)。

三个近期重点开发区,基本上代表了所属三个矿产资源经济区的发展方向,是今后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重点所在,对于形成省际、区际意义的专业部门具有重要意义。矿产资源经济学01

三个一般开发区,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虽不足以形成具有省际、区际意义的专业化部门,但对于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各经济区的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例:山东省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概况

山东省是矿产资源大省,也是矿业大省。截至2001年,山东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50种,探明储量矿产81种,探明各类矿产地1346处,探明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43494亿元,居全

国第七位。目前,全省生产矿山9729个,年矿业产值800多亿元。其中黄金产量居全国之首,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石油、原煤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全省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99%以上的能源均来自矿产资源。

山东省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概况如下图所示。矿产资源经济学01鲁西北石油、天然气、天然卤水矿业经济区胶东有色、贵金属矿业经济区鲁西南煤炭、煤电、煤化工矿业经济区鲁中冶金、建材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经济学01第三章矿产资源勘查经济

第一节矿产资源勘查业的形成和特点

一.矿产资源勘查劳动的界定

矿产资源勘查是人们在一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对矿床这个特定地质体的认识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观过程,其成果是人们对矿床的认识,是一种关于矿床客观特征的信息产品。矿产资源勘查作为一种专门性的社会劳动,其唯一的功能是为矿山企业提供有关经济矿床的信息,其成果就是矿业活动的劳动对象,这是矿产资源勘查业与矿业在产业方面的客观联系。矿产资源勘查是一种经济活动。因此,矿产资源勘查活动是矿业活动中不可分离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矿产资源勘查与矿业开发又有不同之处:矿产资源经济学01

(1)矿产资源勘查劳动的劳动对象是形态、产状、数量、质量等尚不清楚的矿床,而矿业生产的劳动对象则是形态、产状、数量、质量已基本清楚的矿床;

(2)矿产资源勘查劳动的整个过程中不改变劳动对象的天然存在状态,劳动的结果是使矿床的形态、产状、数量、质量等尚不清楚转变为基本清楚。矿业生产过程以及其结果是矿石从地质体上分离下来而转变为矿产品。

所以,矿产资源勘查劳动的主要特点就是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具有发现性,是一个认识过程。

矿产资源经济学01

二.矿产资源勘查业的形成

矿产资源勘查与矿业生产的关系:

矿产资源勘查与矿业生产是同一经济活动中不可分离的二个部分,矿业以勘查为前提和基础,勘查依附于矿业而存在,两者相结合而形成矿业经济循环的全过程。勘查的效益在矿业效益中体现,而勘查的补偿也只能在矿业循环中实现。

在我国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条块分割,矿产资源勘查与矿业生产被人为的分割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矿产资源勘查与矿业生产已逐步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过程。

我们可以作一个对比。矿产资源经济学0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经济学01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经济学01区别几个概念:

1.矿产资源勘查与矿业生产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不可分离的整体,是矿业这个物质生产领域的有机组成部分。

2.基础地质调查是公益性的社会跟务,其劳动对象是整个人类所赖以主存的地壳,其成果是为全社会所共享的“公共物品”,并可被重复使用。

3.地质勘察的劳动对象有别于矿产勘查和基础地质调查,是一定区域内或特定的地质体,其服务对象既可以是社会的局部,也可能是企事业主体,因而其产品既可能是社会局部的“公共物品”,也可能是企业主体的“私人物品”,其效用不是唯—的,既可用于灾害治理,环境保护,也可以用于工程建设等等。

因而,基础地质调查和地质勘察并不与某一特定的产业产生联系。矿产资源经济学01

三.矿产资源勘查业生产劳动的特点

(一)矿产资源勘查是具有发现意义的生产劳动

因为矿产资源勘查是一种认识过程,而这种认识或正确或不正确,或全面或不全面,认识的程度取决于人们的科学水平、找矿思路和方法,以及能够运用的劳动手段,它的劳动过程是要把“不清楚”转变为“清楚”,是一种创造性的,具有发现意义的劳动。

(二)矿产资源勘查生产劳动的成果具有无形性

矿产资源勘查的劳动成果是人们对矿床的认识,是一种关于矿床客观特征的信息产品,表现为地质勘探报告和储量报告,是描述矿床形态、产状、数量、质量等的文字、数据、图形等的集合。劳动对象是物质实体,劳动结果不是物质实体,具有无形性。矿产资源经济学01

(三)矿产资源勘查生产劳动具有风险性

风险的表现:

1.自然风险,主要包括;找矿风险——能否找到矿的风险;地质构造风险——每个经济矿床其地质条件的多变性而导致的找矿投入的不确定性;矿床质量风险——由矿床的质量所决定的勘查成果效用的不确定性。

2.经济风险,自然风险在经济活动中当然会转化为经济风险。

(四)矿产勘查劳动活动具有周期长的特点

矿产资源勘查活动一般要经过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完成勘查的各个阶段,通常需要经过5~10年时间。矿产资源经济学01

第二节矿产资源价值及其经济核算

一.矿产资源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形成

讨论:问题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由于非人类劳动产品,也不具有价值。如同瀑布和土地一样,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中没有物化劳动,因而也没有价值。

问题二:矿床是埋藏在地下的,当我们对矿床未投入任何劳动,一无所知时,它是没有价值的,但当人们投入地质勘探劳动后,矿产资源就有了现实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问题三:在矿产资源形成中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当它还埋藏在地下尚未被人所知时,资源的存在未被证实或者人类还不知道怎样利用它时,也就没有使用价值,当然也就没有价值或价格可言。矿产资源经济学01

实践中用于赋存稳定,储量丰富的优质矿产资源花的找矿、勘探的劳动要少干获得相同数量的赋存不稳定的,地质条件复杂资源所花的劳动,按凝结在矿产资源上的地质勘探劳动确定的资源价值.会得出优质资源的价值低于劣质资源的价值的结论。

任何商品没有占有权的存在.就没有交换,更不可能有交换价值和价格。如有两条公路其中一条为A到B地,一条为C到D地,都是50km长造价也相同,其中一条路运输货流繁忙,另一条运量小得多,如果只以投入人类劳动计算,这两条公路的价值是相同的,而这两条公路的使用价值却差别很大。

矿产资源潜在的社会价值存在的前提条件是资源本身的有用性和稀缺性以及由此而决定的资源的所有权和垄断。当资源的所有权发生转让时,资源的“潜在的社会价值”就在交换中显示出了。矿产资源经济学01

①价格可以在商品价值量上与价格不一致。

②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可以通过它们的

价格.取得商品形式。

③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里面的,如未开垦的土地、大然形成的瀑布、矿产资源没有价值,但具有虚幻的价格。

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矿产资源,其认识、勘查、开发等各方面都包含了人类劳动。一方面,对矿产资源有用性的认识,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的结果;另一方面,地质工作者通过地质调查、预查着查、详查、勘探等劳动,为矿山企业开采矿产提供劳动对象。

土地、瀑布和采矿资源的价格,不是由土地、瀑布和矿产资源的所有者决定的,而是由使用土地、瀑布和矿产资源的使用者获得的超额利润或效用的高低,以及它们资本化后的数额决定的。矿产资源经济学01

几点认识:

矿产资源的价值是由“潜在社会价值”和“现实社会价值”这两部分构成的。

矿产资源的“潜在社会价值”存在的前提条件是矿产资源客体的有用性和稀缺性,以及由这种稀缺性决定的资源所有权的垄断。

当我们对矿产一无所知时,谁也无法利用,这是没有现实社会价值的天赐之物。然而,一旦投入了地质勘查劳动,提交了矿产资源报告,说明了矿产的具体空间位置、数量、质量和开发条件等,这时矿产资源就有了现实的社会价值。

有人认为还应包括矿产资源耗竭中的“现实社会价值”,即矿业经营中对己耗竭的矿产资源所迸行的价值补偿,以维持矿产资源的简单再生产。矿产资源经济学01

矿产资源价值量的构成,应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地租理论来确定。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在质上规定了矿产资源的价值;而“物化”在矿产资源中的劳动量(现实社会价值)、社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地租)(潜在社会价值)以及开采矿产资源对环境破坏的补偿价值这三方面从量上规定了矿产资源的价值。

二.矿产资源的价值核算

原理:通过单个矿床勘查劳动的实际消耗,与现有的同样多的社会矿产资源使用价值中已经形成的价值量(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作比较,如果比值小于1,说明有超额利润,这些矿床就可以为社会提供积累;如果比值大于1,则表明这些矿床不能获得平均利润,有的不能保本,甚至亏损。矿产资源价值核算的对象是比值小于1的这些矿床。矿产资源经济学01

(一)矿产资源价值核算体系的构成

1.矿产资源占用量和消费量,是指矿山企业占用的和生产消费的矿产资源。

2.矿产资源增加量,是指每年或一定时期内新探明的矿产资源量。

3.矿产资源存量,是指既没有投入勘探,也没有投入开发建设的矿产储量。

4.矿产资源价值增值,是指探明储量没有增加,但由于新增加劳动和物质投入,使矿产储量级别提高,以致新形成了价值,从而使原有价值增值。

(二)矿产资源的核算程序

矿产资源经济学01矿产资源的核算程序界定矿产资源核算对象统计矿产资源实物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流程矿产资源估价矿产资源综合核算矿产资源分类核算纳入成本效益分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矿产资源经济学01(三)核算举例

P38边际成本(marginalcost):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引起的成本总额的变动数。如果增加产量的单位售价高于边际成本,则增产是合适的。矿产资源经济学01

三.矿产勘查的经济效益

(一)矿产勘查成果的特点

1.具有二重性,即既有物质产品性质,其成果是对矿床这一物质实体的认识;同时还具有知识产品性质,其成果是无形的,不直接表现为某种物质实体。

2.具有不确定性。矿产勘查成果只是在一定的概率范围内才是准确的,这是由矿床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二)矿产勘查的经济核算

矿产勘查经济效益=产品效用-地质勘查生产费用

产品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需要的能力。

效用价值理论认为,一切生产无非都是创造效用的过程,矿产勘查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矿产勘查成果对采、选、冶的效用满足程度。矿产资源经济学01第三节区域矿产资源经济评价

一.概述

区域矿产资源经济评价,是把矿产资源体系中的区域矿产资源条件和区域经济条件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和对比,对矿产资源和已形成的社会生产力在地域上的分布和差异,进行系统的预测和评价。

区域矿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