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5-T122-2019乳用犊牛饲料管理技术规程_第1页
DB1305-T122-2019乳用犊牛饲料管理技术规程_第2页
DB1305-T122-2019乳用犊牛饲料管理技术规程_第3页
DB1305-T122-2019乳用犊牛饲料管理技术规程_第4页
DB1305-T122-2019乳用犊牛饲料管理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1305

台标准

邢市地方

DB1305/T122—2019

:

乳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

D81305/T122—2019

乳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乳用犊牛饲养的的术语和定义、哺乳期犊牛及其断奶期犊牛饲养等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千邢台市及其相应区域范围内乳用犊牛的饲养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示所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千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千本文件。

NY/T1168-2006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16568奶牛场卫生规范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46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约使用准则

NY5047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5048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NY/T34奶牛饲养标准

NY/T1245-2006奶牛用精饲料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38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千本文件。

3.1初乳

母牛产犊后48小时内所产的奶。

3.2过度奶

母牛产后3-7天所产营养成分含凿介千初乳和常乳之间的奶。

3.3常乳

3

D81305/T122一2019

母牛产犊后7d后所产的奶。

3.4代乳奶

按照犊牛需要和饲养目标,使用代乳粉人工调制的液体奶,用千替代母乳饲养。

3.5犊牛料

根据犊牛消化道及其酶类的发育规律所配制的,能够满足犊牛营养需要的饲料。

3.6自然哺乳

犊牛出生后,每天跟随母牛自由哺乳。

3.7人工哺乳

采用人工哺乳犊牛。

3.8乳用母犊牛

出生至6月龄的乳用小母牛。

4.哺乳期犊牛的饲养

根据犊牛消化道及其酶类的发育规律所配制的,能够满足犊牛营养需要的饲料。

4.1初乳饲喂

新生犊牛吃初乳越早越好,最迟也要在出生后2h内吃上初乳,首次喂奶品为4L,六小时后喂2L,

十二小时再喂2L。之后饲喂盘可依据犊牛的体重和健康状况增减;全体饲喂盎不低于体重的15%。日饲

喂擢随日龄增长而增长,不超过7.5kg。初乳喂2d,3-7d饲喂过渡奶或者过渡奶与代乳奶混合奶。合

计喂初乳50-70kg。

初乳必须来自犊牛母亲或健康、二胎以上的奶牛,并使用初乳比重计、折光仪、电子初乳测定计对

初乳检测,合格的才能饲喂,奶温控制在38°C(士1·c)。为了保证初乳的质盘,牛场应储备一定盘的

优质初乳。

初乳质盘标准:

..匕标-

刁今坦.

~5011:LL

Brix~22

总细菌数CFU/ml<50000

<5000

4

D81305/T122一2019

4.2常乳饲喂

犊牛一周龄后喂常乳或代乳奶,每日三次。每次2-3kg,第三周至第六周每日8-12kg,第七周开始

逐步减少液体奶饲喂痲,直至断奶。犊牛哺乳期55-65天,总哺乳蜇360-400kg。

4.3补饲犊牛料

犊牛出生七天后开始训练采食颗粒精饲料或全价调制饲料。精饲料技术指标应符合NY/T1245—

2006要求。

4.4干草饲喂

犊牛3周后,可以开始饲喂优质首蓿草或禾本科干草。最晚7-8周必须饲喂。夏季可以适当用青绿

多汁饲料,少喂勤添。

4.5饮水

全天保证犊牛饮水清洁、充足,水温在20-25°C之间。水质符合NY5027要求。

5.断奶

5.1断奶标准

犊牛精饲料采食擢连续3天达到1kg,体亟达到初生亟的2倍以上,枯神状态良好即可断奶。哺乳

期控制在55-65天。

5.2断奶方法

采用逐渐降奶法,从第八周开始逐步降低喂奶盘,增加精饲料喂盘,达到断奶标准后,停止液奶饲

喂、断奶。

6.断奶后至6月龄的饲养

6.1精饲料饲喂

仍然饲喂哺乳犊牛料,迅速增加精饲料饲喂址到2-3kg;六月龄内,精祖分饲时先精后祖;TMR日

粮注意保证精料比例。

6.2饲草饲喂

6.2.1干草

5

DB1305/T122—2019

自由采食优质首蓿干草、禾本科干草或混合干草。

6.2.3青贮饲喂

建议3月龄后开始饲喂优质青贮。

6.3饮水

保证消洁、充足饮水。

6.4圈舍与分群

断奶犊牛断奶后仍然原圈饲养,采食届达到体痲的5-8%时,转后备牛小群饲养。有条件的可采用

犊牛岛,单独喂养。

7哺乳期犊牛的管理

7.1接产与新生犊牛管理

7.1.1接产

认真观察母牛生产状况,及时转入产房,认真做好消荔及按产准备,犊牛进入产道后按规范助产,

防止母牛产道损伤和保证犊牛活产率。

7.1.2新生犊牛护理

犊牛出生后,应迅速用干净毛巾将新生犊牛口腔和鼻腔内的黏液消理干净,确保呼吸畅通。若发现

新生犊牛没有呼吸,应迅速吊起后腿,使头部向下并有节律地用力拍打、挤压犊牛胸部,排出羊水等异

物直至其开始呼吸。

肪带消毒,在犊牛跻部向外跻带12cm的位芷处捏紧,将肪带中的血液向体内持净打结后剪断,跻带

断端和剪刀用磺酐消群15-20秒,一般不需要包扎处理,大约7d时间可以逐渐脱落。

人工擦干犊牛身体后进行称重和编号,填写出生记录并归档,犊牛放入犊牛舍。剪去副乳头,用礁

酐消毒。

7.2犊牛舍方向

犊牛舍朝向为坐北朝南,采用单列或双列封闭式牛舍,犊牛应一犊一栏,每栏间有适当间隔,舍南

侧为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8m2-lOm\犊牛舍温度应在24-25·c,湿度在30%以下。牛床长1.2m,宽0.9m。

颈枷高1.2m-l.4m,宽0.lm,牛床上铺消沽干燥垫草。勤观察犊牛精神状况、健康状况,勤换垫草,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兽医。

7.3人工哺乳

6

081305/T122—2019

人工哺乳时要用犊牛专用奶瓶或奶壶为犊牛哺乳。

7.3.1人工哺乳方式

让犊牛头向上,形成吸吮反射,使瘤胄形成完全封闭的食管沟,防止牛奶湍进瘤胃,造成瘤胃炎。

喂完后用干净毛巾把口角处残余的奶汁擦去,防止互相吸吮。

7.3.2犊牛喂奶要四定

定时、定温、定盘、定人。

7.3.2.1定时

每日喂3次,早上7点,下午2-3点,晚上9点各喂一次。

7.3.2.2定温

使奶温维持在38°C-40°C,可将奶挤出后现喂,冬季可用温水温热至4o·c,或把奶煮开放置到40

·c。有条件的要购置巴氏消诲机,制作使用巴氏消话奶供犊牛全程食用。

7.3.2.3定量

官少不宜多,早上2于克-2.25千克,下午l.5于克,晚上2千克-2.25千克,日喂奶谥总噩控制

在体重的祝-10%。

7.3.2.4定人

指定专人给犊牛喂奶,保址该人员工作服装颜色、样式固定,并做好消运。

7.4去角

7-21日龄屯烙铁去角时,剪去角周围牛毛,将加热的烙铁在犊牛角基部烙10-15s,使角周围组织

变成古铜色为止,涂碳酐消毒。

7.5运动与光照

犊牛出生10天后将其驱赶到运动场,进行驱赶运动,每天0.5-lh,1月龄后逐渐增加至2-3h,分

上午、下午两次进行。

7.6筛测

犊牛体尺测盘每月一次并记录,直到6月龄,及时淘汰发育不良和有生理缺陷的犊牛。

7

081305/T122—2019

7.7单栏饲喂与分群饲喂相结合

采取单栏与分群相结合的饲喂方式来饲喂犊牛。7日龄以内单栏饲喂,由保育员专人饲喂,实行24

小时护理制。7日龄后,采用犊牛岛单独饲喂或分群饲喂。

断乳后按月龄散栏分群饲养。分群密度不要超过15头。配置相应数批的采食槽位、饮水空间,保

待圈舍浩洁卫生、干燥。做好断奶过渡期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7.8消毒和保暖

7.8.1喷雾消毒

用次氯酸盐、过氧乙酸或戊二醉等,对牛舍、运动场、牛场道路和进人场区的车辆进行喷雾消毒,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犊牛舍每天消诲一次,运动场每周泭群一次。

7.8.2浸泡消毒

用新洁尔灭、有机磺混合物或煤酚皂水溶液,对手、工作服或胶靴等消毒,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

犊牛用具用完后就要消洗消毒諒干。

7.8.3紫外线消毒

对人员入口处常设紫外线月照射消群。

7.8.4喷撒消毒

在入场门口,牛舍周围、入口、产床和牛床上撒生石灰消毒。

7.8.5注意保暖

在犊牛舍,产房采用地暖、浴霸、电暖气等设备保暖,同时保证通风。犊牛出生后立即转入保温房,

饲喂三次初乳并且毛发干后再转到犊牛舍。在寒冷季节,建立恒温室为犊牛进行保暖。

7.9兽药使用

患病犊牛的治疗用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约典》和NY5046的规定。

7.10防疫

7.10.1牛群的防疫

应按照NY5047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做好疫病监测工作。

7.10.2犊牛环境卫生

8

D81305/T122—2019

应符合GB16568的要求。

7.10.3制定防治预案

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体系。

8病死牛及产品处理

对病死牛及产品处理按GB16548的规定执行。

9废弃物处理

9.1贮粪场设置

场区内应千生产区的下风处设贮粪场,及时除去牛舍内和运动场垫料和粪便等废弃物,并将其运

送到贮粪场。

9.2废弃物处理设施

牛场内应建牛粪尿、垫料等废弃物处理设施。按照NY/T1168-2006的规定执行。

10档案管理

犊牛养殖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按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执行。有条件的牛场或养殖小区

采用智能设备和应用软件,实现犊牛信息化管理。

9

邢台市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乳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一、任务来源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的日渐成熟,河北奶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奶牛养殖在

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中,如何提高原料奶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市场更加关注的话题。

因此越来越多的奶牛养殖者意识到,只有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从饲养管理层面进行全面的

规范革新,才能在现代化畜牧业的转型大潮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乳用犊牛一般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以前的乳用牛。在牛的生命周期中,犊牛阶段是生

长发育最强烈的时期,该阶段犊牛对各种环境反应敏感,可塑性大,对提高牛群质量和生

产水平,获得不断扩大的健康牛群,最大限度的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具有长远的影响。为

此,需要把犊牛饲养管理这一重点坏节独立建标,规范推进,以更好的促进我省奶牛养殖

业的发展。

本标准由邢台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邢台太行水生态与现代农业

科学研究所、南和县农业局、内丘县祚鑫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相关单位组成。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乳用犊牛饲养管理水平低,养殖技术滞后导致育成牛产奶性能参差不齐、原料

奶质量难以保证、奶牛养殖效益差等是制约我省奶牛养殖业的一项长期难题。当前我省没

有针对乳用犊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规程,现行省标《乳用母犊牛、育成牛饲养管理规程》

D813/T1076-2009,颁布已有十年之久,且标准中缺乏对犊牛期这一重要阶段系统完善的

饲养管理技术整理规范,不利千养殖人员系统的掌握及实践操作。因此,本标准从这一关

键点入手,按照犊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对犊牛哺乳期、断奶后至6月龄的饲养参数进行了优

化梳理,尤其对哺乳期犊牛的管理技术进行了详尽的整理规范,增强了该项规程的实用性

和指导意义,有利于奶牛养殖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养殖转型,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

带动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本标准是由邢台太行水生态与现代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我市内丘县崭鑫奶牛养殖专业

合作社长期指导为基础,通过大量搜集数据,设置对照试验,对乳用犊牛的生长全过程饲

养管理水平进行数据化评估,并与育成后的年产奶量,原料奶质量等进行关联对比,从而

获得成熟的数据,可有效提高中国荷斯坦奶牛的抗病力及育成牛的年产奶量,全群90%年

产奶量8000kg或以上,98%乳脂率高达3.4%以上,乳蛋白率2.9%以上,为我省奶牛养殖

业增产增收,快速带动现代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转型提供了全方位、可操作、最便捷的技术

指导。

三、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乳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编制遵循规范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的原

则。首先,标准的起草制定规范化,遵守与制定标准有关的基础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

规定。第二,地方标准的制定与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应协调一致,相互兼容并有机衔接;

第三,地方标准的制定应符合河北省和邢台市乳用犊牛饲养管理水平和现状,具有较强的

可操作性。

四、标准的主要起草过程

本标准自2018年3月立项以来,邢台太行水生态与现代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内丘县、

南和县畜牧行业等相关单位的专家积极开展工作,共同进行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

(l)由邢台太行水生态与现代农业科学研究所组织、成立了由内丘县等相关县市单

位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组。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检索国家、省及其他市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调研我市奶

牛产业的实际状况,为标准草案的编写打下基础。

(3)组织专家到内丘县、邢台县、沙河市及南和县等牛场进行生产一线调研和实践,

取得了实际生产技术资料和第一手素材,同时认真分析研究调研材料,由标准起草工作组

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写标准草案,经过起草小组全体人员讨论,形成标准的工作组讨论稿。

(4)通过广泛地征求生产、管理、科研等各方面专家和相关方面的意见,几经易稿

和充实完善形成标准送审稿,力争把这一技术标准编制达到精确使用并高于一般行业与地

方标准的目标水平。

(5)标准的审定与发布。

五、标准的组成部分和主要技术内容

l、标准规定了哺乳期、断奶后至6月龄犊牛的饲养、管理、病死牛及产品处理、废

弃物处理、档案管理等技术指标,尤其对哺乳期犊牛的管理这一影响奶牛终身生产性能的

关键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进行了系统阐述,按照犊牛的生长规律对新生犊牛处理、犊牛舍

建设技术要求、人工哺乳、犊牛断乳、去角、剪除副乳、筛测、饲喂方式、保暖消毒、兽

药使用和防疫等进行了全面规范,强化了规程的实用性、简化了操作流程,对乳用犊牛的

2

养殖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2、项目适用范围:适用千现代化奶牛养殖场中国荷斯坦奶牛母犊牛的饲养与管理,

全面系统规范了乳用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3、主要技术内容:

(l)哺乳期犊牛的饲养:新生犊牛应在出生后2h内吃上初乳,首次喂奶量lkg-2kg,

日饲喂量逐渐增长,不超过7.5kg,初乳喂7天,合计喂初乳50kg-70kg。犊牛出生一周

龄后喂常乳,出生10天后开始训练采食精饲料。

(2)规范了哺乳期犊牛的管理:犊牛出生后应尽快疏通呼吸道,消毒断跻,称重编

号,放入犊牛舍。犊牛舍应科学设置规模及物理环境,犊牛喂奶要做到四定:定时、定温、

定量、定人。哺乳55-65天,日摄食精料l公斤以上时断乳。7-21日龄去角,4-6周龄去

除副乳头,采用单栏饲养和分群饲喂相结合的饲喂方式,可有效提高犊牛的健康程度及生

产性能。

(3)采用喷雾方式对牛舍、运动场、牛场道路和出入车辆消毒;浸泡方式对手、工

作服或胶靴消毒;紫外线对人员入口消毒;喷撒方式对入场口、牛舍周围、产床等消毒。

(4)在生产区的下风口设置贮粪场,在牛场内建粪尿、垫料等废弃物的处理设施,严格

按照标准规定处理,确保牛场生物安全。

六、标准属性的建议

本标准为乳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提供了标准,符合制定地方标准所需条件,建议本标

准草案经过审定后以推荐性标准发布。

《乳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起草组

二0一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3

D81305/T12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