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迁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1~5题11分)
育红初级中学举办了“我爱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参加下列活动。
【活动一】爱语文,积累语文
本学期,同学们认真学习了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明白了“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wàng)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这一深刻道理;感受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的公正立场;欣赏了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_________________。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幽默的艺术风格;领悟了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怀疑与学问》中“我们对于_①(A.因为B.无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②(A.都B.所以)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辨别’‘思索’‘怀疑’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带来的深刻启迪。
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掠______夺②(wàng)_____想③(bǐ)______夷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语段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活动二】爱语文,会学语文
4.同桌即兴讲述对阅读和写作的认识,语序有点乱,请帮同桌选出语序最恰当的一项()
①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②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③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公民,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比任何时代都重要。④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⑤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⑥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⑦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这两件事没有学好,不仅影响个人,还会影响社会。说学习语文很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A.②⑦⑥⑤③④①B.③②④⑥⑤①⑦C.②⑤③④⑥①⑦D.⑤②④③⑥①⑦
5.“我爱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同学们写活动总结,对“怎样写好活动总结"三位同学表达了观点,请你参与讨论,再谈谈自己看法。
甲同学:我认为只要参加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知道了活动的思想内容,用来表达的语言好不好无所谓。
乙同学:思想内容无所谓,即使我不参加活动,只专门在字词语句上下功夫,就能写出好的活动总结来。
丙同学:我不赞同你俩的观点,我觉得一定要切切实实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活动有全面的了解,再加上语文程度不错,才能写好活动总结。
答:
第二部分(6~21题59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10分)
6.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读经典铸魂。新时代的青年要有“①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理想,胸怀天下,先人后己;要有“②______,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情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要有“③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着自信,搏击风浪,勇敢向前;要有“天大寒,砚冰坚,④______,⑤______"的刻苦勤勉,积极学习,自强不息;要有“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⑥_____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羞恶之心,坚守礼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诵经典赏景。同学们欣赏了“⑦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春夏的美丽;饱览了“为篱下黄花开遍,⑧______”秋的明净;领略了杭州西湖雪夜“上下一白,⑨______,⑩______、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冬的宁静。学习中华优秀古典诗文,勤读不辍,传承经典,创造经典!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7.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请用一个词指出“可怜白发生”中“可怜"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3)这两首词都是爱国名作,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三)(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①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②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③,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识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①游息:玩耍休息。②讽诵:指朗读或背诵经典文献。③收功远:收获就长远。④博闻强识(zhì,记):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8.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尝主编《资治通鉴》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B.俟能讽诵乃已___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C.穷冬烈风________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D.乃终身不忘也___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
10.【甲】段描写“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这一自然环境,用意什么?
11.从【乙】文来看,要想在学习上有更多收获,至少应做到哪三点?请简明写出。
二、现代文阅读。
(一)(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勤奋学习。
②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当所谓“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发现后,捧场、社交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③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爱因斯坦读中学的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余时间勾划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他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三十五岁的人了。任何人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苦的努力,都能有这样、那样的贡献,都会获得一定的才能。
④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生存法则一样。”
⑤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选文有改动)
1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3.梳理文章思路,用“丨"把文章划分三个层次。
①②③④⑤
14.下面的材料可以放到哪一段作论据?请说明理由
材料著名科学家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
15.第④中的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二)(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露露,你就是童话里那个天使
王举芳/文
①“林露露,你居然剪头发了!你不是最宝贝自己的头发吗?”林露露刚走进教室,同桌晓宇就“飞"到她旁边惊呼。
②“我也不知道头发是被谁剪掉的……”林露露一脸委屈。
③下午放学后,林露露觉得背后有人跟踪,她猛地抡起书包朝那人脸上打去。“哎呀,别打,是我!"原来是方舟,林露露的帮扶对象,“我是想送你回家,怕有人再剪你的头发,再剪你就成假小子了。”
④“方舟,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好吗?"林露露下定决心地说。
⑤“什么秘密?”
⑥“其实……"林露露顿了顿,“我的头发是我自己剪的。”
⑦“啊?"方舟听完目瞪口呆。
⑧林露露小声解释道:“你看,咱们俩结对子都快一年了,你的成绩一直上不去,我只好出此下策给自己打气:“林露露,你连最宝贝的头发都有决心剪掉,难道还没有决心帮方舟搞好学习吗?”
⑨方舟没想到林露露为了帮助自己能做到这个地步,再想想自己上课睡觉、放学去网吧的行为,实在有些汗颜:“我答应你,今后一定好好学习!"
⑩九年级的紧张度,丝毫不亚于高三,各类考试、测验让人应接不暇。
“方舟,这次英语考试你得了90分,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啊!”英语课代表陈晨一脸惊讶。
“这有什么,期末我能考个满堂红你信不信?"方舟接过卷子说。
结果,方舟没能兑现满堂红的诺言,而且最有希望得高分的物理他居然只考了62分。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林露露的头发又莫名其妙短了一截!
“林露露,是不是我下次考不好,你就把自己剃成光头啊?”回家的路上,方舟无奈地说。
“没错!"其实,林露露早就发现了,方舟虽然调皮、爱玩,但心地善良,最怕别人因为自己受委屈,所以她才敢这样“狠心”地对待自己。
没想到,效果还不错,接下来的考试,方舟真的考了满堂红。与此同时,老班也锁定了剪掉林露露头发的“嫌疑人"——方舟。林露露听说后,赶紧跑去澄清:“老班,实话告诉你吧,是天使剪掉了我的头发,她说只要我剪掉头发,方舟的成绩就能提高。”
方舟看着林露露假小子一样的短发,在心底由衷地说:“谢谢你,林露露,你就是童话里那个天使。"
16.请分析下列语句中的“飞”字,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甲】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选自鲁迅《故乡》)
【乙】“林露霓,你居然剪头发了!你不是最宝贝自己的头发吗?"林露露刚走进救室,同桌晓宇就“飞”到她旁边惊呼。
17.第⑧段中的“此下策"指的是什么?
18.朗读第段“没错!”这句话时,你认为用怎样的语气语速朗读更能表现此时林露露的决心?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语气:A温和B.深沉C.坚定语速:A.快速B.中速C.慢速
19.文章结尾段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三、整本书阅读。(共6分)
20.请根据画线句子,对《水浒传》中的鲁达做点评。
【甲】鲁达又道:“①老儿,你来。洒家(宋元时关西一带人的自称)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子两个告道:“若是能勾(同“够”)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乙】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②“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21.同桌读了《艾青诗选》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帮助补充完整。
这首诗是作者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在这首诗里,诗人集中描述了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作者对保姆大堰河_________的情感。
第三部分(22题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时光匆匆,不等人。每一个晨曦的到来,都是全新的开始;每一个夕阳的西下,都是对过去的告别。岁月是匠人,雕刻出你坚韧不拔的意志,磨砺出你顽强奋进的精神。别小看自己的每一次尝试,今天的每一次努力,都铺垫着你的未来。每一个今天,都是明天的回忆,让我们用心书写每一个今天,生活不只是存在,而是灿烂。
以上文字常常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校名、人名、地名;⑥不少于600字。2023-2024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1~5题11分)
育红初级中学举办了“我爱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参加下列活动。
【活动一】爱语文,积累语文
本学期,同学们认真学习了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明白了“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wàng)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这一深刻道理;感受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的公正立场;欣赏了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_________________。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幽默的艺术风格;领悟了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怀疑与学问》中“我们对于_①(A.因为B.无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②(A.都B.所以)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辨别’‘思索’‘怀疑’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带来的深刻启迪。
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掠______夺②(wàng)_____想③(bǐ)______夷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语段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1.①.lüè②.妄③.鄙
2.①B②A3.把“怀疑"“辨别”调换顺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
掠夺(lüèduó):抢劫;夺取。
妄想(wàngxiǎng):荒谬的打算;不能实现的想法。
鄙夷(bǐyí):轻视;看不起。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文中要表达我们应该对任何一本书、任何一门学问经过自己的怀疑与思考;“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与“要经过自己的怀疑”为条件关系;“无论……都……"表条件,“因为……所以……”表示因果,故①处选B,②处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语序不当,“经过‘辨别’‘思索’‘怀疑’三步以后"不合逻辑,应该是先“怀疑”,然后再“思索",再“辨别”。因此把“怀疑"“辨别”调换顺序。
【活动二】爱语文,会学语文
4.同桌即兴讲述对阅读和写作的认识,语序有点乱,请帮同桌选出语序最恰当的一项()
①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②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③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公民,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比任何时代都重要。④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⑤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⑥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⑦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这两件事没有学好,不仅影响个人,还会影响社会。说学习语文很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A.②⑦⑥⑤③④①B.③②④⑥⑤①⑦C.②⑤③④⑥①⑦D.⑤②④③⑥①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②句亮明观点:阅读就是吸收。引出后面的论述,是首句。
⑤句中的“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紧承②句中的“是吸收”,是第二句。
③句强调吸收精神上的营养的重要,紧承⑤句中的“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是第三句。
④句转而论述“写作”,是第四句。
⑥句是对④句中的“表达"的具体阐述,是第五句。
①句中的“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总结前几句分别对于阅读和写作的论述,是第六句。
⑦句为末句。强调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点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故排序为:②⑤③④⑥①⑦
故选C
5.“我爱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同学们写活动总结,对“怎样写好活动总结”三位同学表达了观点,请你参与讨论,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我认为只要参加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知道了活动的思想内容,用来表达的语言好不好无所谓。
乙同学:思想内容无所谓,即使我不参加活动,只专门在字词语句上下功夫,就能写出好的活动总结来。
丙同学:我不赞同你俩的观点,我觉得一定要切切实实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活动有全面的了解,再加上语文程度不错,才能写好活动总结。
答:
【答案】答案示例:我同意丙同学的观点,要写好活动总结,既要在语文方面下功夫,也要在实践方面下功夫,两方面的功夫都要认真地做,切实地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观点。
题目中给出的三位同学的观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足取。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应秉持与丙同学相同的态度。如:我赞同丙同学的观点。只有参加了活动,才能写出有内容,有深度的总结。同时,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功底,才能让自己的活动总结写得真实可信,有真情实感。
第二部分(6~21题59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10分)
6.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读经典铸魂。新时代的青年要有“①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理想,胸怀天下,先人后己;要有“②______,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情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要有“③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着自信,搏击风浪,勇敢向前;要有“天大寒,砚冰坚,④______,⑤______”的刻苦勤勉,积极学习,自强不息;要有“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⑥_____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羞恶之心,坚守礼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诵经典赏景。同学们欣赏了“⑦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春夏的美丽;饱览了“为篱下黄花开遍,⑧______"秋的明净;领略了杭州西湖雪夜“上下一白,⑨______,⑩______、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冬的宁静。学习中华优秀古典诗文,勤读不辍,传承经典,创造经典!
【答案】①.先天下之忧而忧②.会挽雕弓如满月③.长风破浪会有时④.手指不可屈伸⑤.弗之怠⑥.乞人不屑也⑦.野芳发而幽香⑧.秋容如拭⑨.湖上影子⑩.惟长堤一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雕、满、怠、屑、幽、拭、惟、痕。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7.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请用一个词指出“可怜白发生"中“可怜”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3)这两首词都是爱国名作,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答案】(1)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
(2)悲愤(悲壮、愤慨、抑郁、气愤、伤心、悲伤)
(3)壮志难酬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这句话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意为帮助国君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南宋与金朝对峙,北方大片土地被金朝占领,因此“天下事"指的就是收复这些失地,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这也是辛弃疾一生追求的梦想和目标。他在词中表达了对于能够为国家效力、建立功业的渴望和豪情,但同时也流露出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和情感主旨把握。
“可怜白发生”中的“可怜"表达了作者悲愤(或悲壮、愤慨、抑郁、气愤、伤心、悲伤)的情感。这句诗意味着作者对自己的白发感到无奈和悲伤,因为它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未能完成壮志的遗憾和愤慨。整首诗充满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执着、沉郁、悲壮的情感,因此“可怜”在这里传达的是作者深深的悲愤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担忧。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把握。
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通过描绘自己年轻时的战争经历和理想抱负,表达了他对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渴望。然而,在词的结尾,“可怜白发生"一句,却透露出作者因年老体衰、壮志未酬而产生的悲愤之情。这里的“可怜”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无法再为国效力的无奈和遗憾。《渔家傲·秋思》描述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以及他们坚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决心。然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却揭示了将士们无法回归家乡、继续为国效力的困境和无奈。这里的“燕然未勒”指的是功业未成,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壮志未酬的同情和感慨。因此,这两首词都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他们渴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但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心中充满了无奈和遗憾。
(三)(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①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②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③,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识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①游息:玩耍休息。②讽诵:指朗读或背诵经典文献。③收功远:收获就长远。④博闻强识(zhì,记):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8.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尝主编《资治通鉴》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B.俟能讽诵乃已___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C.穷冬烈风________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D.乃终身不忘也___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
10.【甲】段描写“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这一自然环境,用意是什么?
11.从【乙】文来看,要想在学习上有更多收获,至少应做到哪三点?请简明写出。
【答案】8.C9.(1)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2)他小时候,担心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各位兄弟(或“众多兄弟”)已经会背诵玩耍休息去了。
10.(1)衬托作者当时求学艰苦(艰辛、刻苦)。(2)与后文写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做对比。
11.答案示例:(1)不会背诵不罢休的精神(例如:俟能讽诵乃已)
(2)读书下的力气多(例如:用力多者收功远)
(3)遍览古籍(或“博闻强志")
(4)多背诵(例如:书不可不成诵)
(5)抓紧时间学习或“勤学”(例如: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6)吟咏读过文章,思考它的意思(例如:咏其文,思其义)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曾经/曾经;
B.等到/等到;
C.极、很/贫穷;
D.于是/于是;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①援:提出;质:询问;倾:侧着。
②患:担心;不若:不如、比不上;游息:玩耍休息。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描写了恶劣艰苦的自然环境,在艰苦的环境下,作者仍然“负箧曳屣”从师学习,衬托出作者当时求学艰苦;后文“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写与作者一起学习的其他人学习条件优渥,与作者的学习条件形成对比。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乙文“俟能讽诵乃已”,作者要会背诵后才出门,体现了作者不会背诵不罢休的精神;乙
文“用力多者收功远",写作者下的功夫多,收获也多,体现了作者读书下的力气多;
乙文“遍览古籍,博闻强识”,写作者广泛读书,增长见识;
乙文“书不可不成诵",写作者认为读书要多背诵;
乙文“咏其文,思其义”,写作者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
【点睛】参考译文:
【甲】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乙】司马光是宋朝哲宗皇帝时的宰相,曾经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是当时有名的大臣。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众多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只有司马光关上房门不出去,等到能背诵后才停止。他自己说道:“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等到长大,司马光广泛的阅读古籍,增长见识,记忆力强,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二、现代文阅读。
(一)(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勤奋学习。
②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当所谓“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发现后,捧场、社交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③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爱因斯坦读中学的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余时间勾划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他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三十五岁的人了。任何人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苦的努力,都能有这样、那样的贡献,都会获得一定的才能。
④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生存法则一样。”
⑤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选文有改动)
1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3.梳理文章思路,用“丨"把文章划分为三个层次。
①②③④⑤
14.下面的材料可以放到哪一段作论据?请说明理由
材料著名科学家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
15.第④中的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12.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13.①|②③④|⑤
14.放在第③段。第③段的观点是“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材料展现了科学家牛顿勤奋的具体表现。材料能够支持第③段的观点。
15.过渡(或“承上启下")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常在题目、首段或末段三个位置提出。本文的题目直接亮明了作者观点,即中心论点是: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第②段论证了“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第③段从正面举例,列举爱因斯坦、爱迪生的实例证明上段中的观点。第④段引用英国作家狄更斯和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话,运用道理论证,证明了中心论点。末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中心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结构。
读文可知,首段直接提出作者观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这是第一部分。
第②段论证了“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第③段从正面举例,列举爱因斯坦、爱迪生的实例证明上段中的观点。第④段引用英国作家狄更斯和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话,运用道理论证,证明了中心论点。
末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中心论点: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并列举马克思的实例加以证明。
故文章结构是①|②③④|⑤。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充论据。
根据第③段中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可知,本段的观点是: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材料中的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最终成为一个大科学家,这个事例可以证明本段的观点。故应放入第③段中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本段观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作用。
画线句“其实不仅是科学"承接上文,上文列举的爱因斯坦、爱迪生都是科学家。两人因为勤奋而有所成就。“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引起下文,本段中提到的英国作家狄更斯和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都是文学艺术方面的大家。故本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露露,你就是童话里那个天使
王举芳/文
①“林露露,你居然剪头发了!你不是最宝贝自己的头发吗?"林露露刚走进教室,同桌晓宇就“飞”到她旁边惊呼。
②“我也不知道头发是被谁剪掉的……"林露露一脸委屈。
③下午放学后,林露露觉得背后有人跟踪,她猛地抡起书包朝那人脸上打去。“哎呀,别打,是我!”原来是方舟,林露露的帮扶对象,“我是想送你回家,怕有人再剪你的头发,再剪你就成假小子了。"
④“方舟,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好吗?”林露露下定决心地说。
⑤“什么秘密?"
⑥“其实……”林露露顿了顿,“我的头发是我自己剪的。"
⑦“啊?”方舟听完目瞪口呆。
⑧林露露小声解释道:“你看,咱们俩结对子都快一年了,你的成绩一直上不去,我只好出此下策给自己打气:“林露露,你连最宝贝的头发都有决心剪掉,难道还没有决心帮方舟搞好学习吗?"
⑨方舟没想到林露露为了帮助自己能做到这个地步,再想想自己上课睡觉、放学去网吧的行为,实在有些汗颜:“我答应你,今后一定好好学习!”
⑩九年级的紧张度,丝毫不亚于高三,各类考试、测验让人应接不暇。
“方舟,这次英语考试你得了90分,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啊!"英语课代表陈晨一脸惊讶。
“这有什么,期末我能考个满堂红你信不信?”方舟接过卷子说。
结果,方舟没能兑现满堂红的诺言,而且最有希望得高分的物理他居然只考了62分。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林露露的头发又莫名其妙短了一截!
“林露露,是不是我下次考不好,你就把自己剃成光头啊?"回家的路上,方舟无奈地说。
“没错!”其实,林露露早就发现了,方舟虽然调皮、爱玩,但心地善良,最怕别人因为自己受委屈,所以她才敢这样“狠心"地对待自己。
没想到,效果还不错,接下来的考试,方舟真的考了满堂红。与此同时,老班也锁定了剪掉林露露头发的“嫌疑人”——方舟。林露露听说后,赶紧跑去澄清:“老班,实话告诉你吧,是天使剪掉了我的头发,她说只要我剪掉头发,方舟的成绩就能提高。"
方舟看着林露露假小子一样的短发,在心底由衷地说:“谢谢你,林露露,你就是童话里那个天使。”
16.请分析下列语句中的“飞"字,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甲】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选自鲁迅《故乡》)
【乙】“林露霓,你居然剪头发了!你不是最宝贝自己的头发吗?”林露露刚走进救室,同桌晓宇就“飞"到她旁边惊呼。
17.第⑧段中的“此下策”指的是什么?
18.朗读第段“没错!"这句话时,你认为用怎样的语气语速朗读更能表现此时林露露的决心?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语气:A.温和B.深沉C.坚定语速:A.快速B.中速C.慢速
19.文章结尾段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16.甲表示喜悦之情乙表示意外惊讶之情
17.剪自己的头发(或“只要方舟考不好,林露露就剪掉自己的一截头发”)
18语气:C语速:A
19.(1)内容上:把林露露比喻为“天使",表达对林露露的善良乐于助人品质的赞美和感激之情,点明了中心(或“深化了主旨”)。
(2)结构上:照应标题,使全文结构完整严谨。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甲:联系语境“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可知,“飞”字表现了宏儿出来的速度极快,从中可以看出他看到我回家后的喜悦之情。
乙:联系语境“林露霓,你居然剪头发了!你不是最宝贝自己的头发吗?"可知,晓宇没有想到林露露居然把自己最心爱的头发剪了,“发”表现了他的意外和惊讶之情。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理解。
联系本段中的“林露露,你连最宝贝的头发都有决心剪掉,难道还没有决心帮方舟搞好学习吗"和第段中的“而且最有希望得高分的物理他居然只考了62分。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林露露的头发又莫名其妙短了一截”可知,“此下策"指的是剪自己的头发(或“只要方舟考不好,林露露就剪掉自己的一截头发”)。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联系本段中的“林露露早就发现了,方舟虽然调皮、爱玩,但心地善良,最怕别人因为自己受委屈,所以她才敢这样‘狠心’地对待自己"可知,“没错”表现了林露露内心的坚定,她坚定的认为方舟心地善良,自己的这个方法一定可以帮助他提高成绩。故应用坚定的语气。
因为语气坚定,所以语速应为快速,更能体现出她的坚定。如果用中速或慢速,则有迟疑犹豫的意味,不能表现出坚定来。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分析。
内容上,“林露露,你就是童话里那个天使"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林露露比作天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她乐于助人,品质如同天使一样美好的特点。“谢谢你”表现了方舟对林露露真挚的感激之情,点明了文章中心。
结构上,画线句中的“林露露,你就是童话里那个天使"与题目“林露露,你就是童话里那个天使”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三、整本书阅读。(共6分)
20.请根据画线句子,对《水浒传》中的鲁达做点评。
【甲】鲁达又道:“①老儿,你来。洒家(宋元时关西一带人的自称)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子两个告道:“若是能勾(同“够”)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乙】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②“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答案】①仗义疏财(或“热心助人"或“行侠仗义”“讲义气,肯舍己助人")。
②暗中保护、沉着冷静(或“有耐心”或“细心"或“办事周全”或“有智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依据【甲】文中的“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中的“洒家与你些盘缠"可知,其具有仗义疏财(或热心助人、行侠仗义)的特点。
依据“‘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中的“听你多时"可知,其具有沉着冷静(有智谋)的特点。
21.同桌读了《艾青诗选》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帮助补充完整。
这首诗是作者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在这首诗里,诗人集中描述了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作者对保姆大堰河_________的情感。
【答案】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意思对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造纸化学品:制浆助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安徽2025年03月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事业单位度统一笔试公开招考51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学校讲话稿范文参考8篇
-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控制与监测
- 有志青年演讲稿500字范文10篇
- 大数据技术赋能初中美术教学的研究
- 美食烹饪短视频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演出经纪代理在线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法律实务手册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木纹质感艺术涂料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那个星期天教学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
- 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
- 《第3单元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课件
- 微塑料污染完整版本
- 四年级劳动练习试题及答案
- 户口未婚改已婚委托书
- 2024年中国物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饰品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洞察报告-艾媒咨询
- 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Ⅲ)-临床用药解读
- 2024带病体保险创新研究报告
- 余华小说第七天阅读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