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5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2023•湖南岳阳•统考一模)地表反照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
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下图为我国辽宁省某地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矍
反
昭
簟
04.30Oaoo133018:00时间∕ħ
地表反照率平均日变化
1.有关地表反照率的叙述合理的是()
A.一天中,同一下垫面反照率不变B.一般来说,清晨和傍晚反照率高
C.一天中,太阳高度角越大,反照率越低D.反照率越高,地面吸收的热量越多
2.关于该地12月份反照率与8月份反照率差异的原因,描述合理的是()
A.12月份地表有积雪,反照率低B.12月份昼短夜长,反照率高
C.8月份地表植被覆盖率高,反照率低D.8月份降水多,土壤湿度较高,反照率高
【答案】1.B2.C
【解析】1.结合图中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曲线可知,一天中,同一下垫面反照率在清晨和傍晚反照率高,
B正确A错误;由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曲线可知,卜垫面反照率在清晨和傍晚反照率高,因而不是随太阳
高度角的增大而降低,C错误;结合地表反照率的概念可知,反照率越高,地面吸收的热量越少,D错误。
故答案选B。
2.结合图中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曲线可知,12月份反照率高,A错误;12月份地表有积雪,反照率高,B
错误;植被的反射率低,因而8月份地表植被覆盖率高,反照率低,C正确D错误。故答案选C。
(2023•浙江•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雾淞是低温时空气中过冷却的水汽在草木等地表物
体上凝华形成的乳白色冰晶。雾淞是罕见的自然奇观,沙漠戈壁中更难得一见。雾淞的形成与温度、湿度、
风速等条件密切相关。下图为某次降雪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雾淞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3.与此次雾淞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受热环节是()
A.大气反射作用强B.地面反射弱C.大气逆辐射弱D.地面辐射强
4.沙漠垄上雾淞一般要比垄间雾淞量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A.垄上地势更高,降温更明显B.垄间处于背风处,多晴天气温高
C.垄间地势低洼,地下水更丰富D.垄上处于迎风处,水汽更易与草木接触
【答案】3.C4.D
【解析】3.根据材料信息“雾淞的形成与温度、湿度、风速等条件密切相关“可知,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
作用较弱,导致近地面气温较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雾淞,C正确;大气反射作用、地面反射都不是导
致近地面气温较低的原因,若地面辐射强,说明地温高,不利于形成雾淞,ABD错误。所以选C。
4.垄上与垄下高差相差较小,温度差异较小,A错误;垄上与垄间的天气状况差异较小,B错误;地下水
丰富,会导致雾淞更大,C错误;垄上为迎风坡,水汽更易与草木接触,更有利于雾淞的形成,雾淞较大,
D正确。所以选D。
(2023・广东•统考一模)平流雾是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形成的雾。湖南省郴州市东江湖的著名
景观“雾漫小东江”与平流雾密切相关。图示意2020年小东江库区气温和水温的逐月分布。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5.小东江库区易出现平流雾的时段为()
A.2-4月B.5-9月C.10-12月D.1-2月
6.与“雾漫小东江”现象形成有关的自然条件是()
A.冷空气南下B.夏季水温高C.风速较强D.河谷地形
【答案】5.B6.D
【解析】5.根据材料可知,平流雾是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形成的雾,在图示中,5-9月气温与水
文的差值较大,且气温高于水温,因此易形成平流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根据所学及材料可知,“雾漫小东江”是温差效应多平流雾出现,河谷地形会加剧温差,易出现雾,才会
出现“雾漫”景色,D正确;“雾漫小东江”是地区差异景色,主要发生在5-9月,与冷空气南下时间不匹配,
A错误;夏季水温高与“雾漫”景色缺少逻辑关系,B错误;风速较强不利于雾的形成,C错误。故选D。
(2023•浙江•模拟预测)下图为某农业生产设施图和安徽南部山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读下图完成下面
小题。
400m
35Om
00m
50m
00m
7.茶园设置黑纱帐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茶园水分蒸发B.黑纱账吸热以提高温度
C.削弱太阳辐射强度D.防止害虫飞入茶园
8.每年春季,冷空气时常侵入皖南,为最大限度减轻冻害的发生,茶园最宜布局在()
A.①B.②C.③D.@
【答案】7.C8.D
【解析】7.茶叶受强太阳辐射照射,会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黑色纱帐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弱茶
园内太阳辐射强度,防止太阳暴晒影响茶树叶片的质量和产量,C正确;减少茶园水分蒸发无需黑色纱帐,
一般大棚即可,因此设置黑纱帐的主要目的不是减少茶园水分蒸发,A错误;黑色纱帐能强烈吸收太阳辐
射,从而减弱茶园内太阳辐射强度,导致温度降低,B错误;防止害虫飞入茶园无需用黑色纱帐,因此这不
是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C。
8.据图可知,①、②位于山地北坡,为阴坡冬季获得的热量较少,热量条件较差,容易受冻害影响,不宜
布局茶园,A、B错误;读图可知,③、④位于山地南坡(朝南倾斜的坡面),为阳坡,白天获得的热量较
多,热量条件较好,可以减轻冻害发生,但夜晚当地盛行山风,寒冷气流沿山坡下沉至谷底聚集,出现逆
温现象,使得山谷底部气温低,山坡气温相对较高,因此③地容易受到冻害影响,不宜布局茶园,C错误;
④地位于阳坡,白天热量条件较好,夜晚受谷底聚集寒冷气流影响小,不易受到冻害影响,因此茶园最宜
布局在④,D正确。故选D。
9.海雾频率最高的区域主要位于()
A.上升流区B.寒流流经区C.暖流流经区D.寒暖流交汇区
10.图示局部区域海雾频率小于2%,其主要原因是()
A.光照较强B.气温较高C.风力较大D.降水较少
【答案】9.D10.B
【解析】9.图中观察可知,高值中心主要位于西北太平洋,此处处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D正
确;图中上升流主要位于大洋东部沿海,图中频率较低,A错误;图中寒流、暖流流经区的数值都没有寒
暖流交汇处数值大,故频率并不是最高的区域,BC错误。故选D。
10.图示区域海雾频率小于2%的地区位于北纬30度以南海域,该海域纬度低,气温高,水汽难以降温到
露点以下,也就不容易成雾,B正确;光照、降水、风力跟海雾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该海域并不是光照、降
水、及风力的极值区,不能成为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2023•河北•一模)2022年10月8日,我国进入寒露节气。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气象大数据发现,寒
露节气期间,北方大部地区昼夜温差都在I(TC以上,西南等地区开始进入大雾多发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寒露节气期间我国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最相似的节气是()
A.立春B.惊蛰C.清明D.白露
12.寒露节气期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都在I(TC以上,主要是因为()
A.降水减少,蒸发旺盛B.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C.晴天多,夜晚时间长D.纬度高,偏南风强劲
13.寒露节气期间,我国西南等地区开始进入大雾多发期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湿度较大,风力较小B.晴天多,地面水汽蒸发较强
C.地处低纬,空气对流强烈D.受大陆气团控制,水汽充足
【答案】11.B12.C13.A
【解析】IL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时昼夜长短相同,2022年10月8日,我国进入寒露节气,寒露为秋分之
后第一个节气,因此可算出与寒露节气期间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的日期为春分前的第一个节气,即惊蛰,
因此与寒露节气期间我国各地昼夜长短最相似的是惊蛰,B正确、ACD错。故选B。
12.寒露节气期间为我国北方的秋季,我国北方地区秋高气爽,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弱,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寒露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方地区夜
晚时间长,C正确;蒸发旺盛与昼夜温差关系不大,A错;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点,不
是北方地区,B错;我国北方地区秋季为冬夏季风转换季节,偏南风强劲说明错误,D错。故选C。
13.寒露节气期间,我国西南等地区空气湿度较大,风力较小,大雾多发,A正确:寒露节气地面水汽蒸
发较弱,不是形成雾的主要原因,B错;空气对流强烈不利于雾的形成,C错;我国西南地区受大陆气团影
响较小,且大陆气团控制下水汽较少,D错。故选A。
(2023・全国•一模)浓积云或积雨云在发展时,若云顶上存在湿度较大的层面,该层面的水汽会被云体
气流抬升,遇冷凝结成一层薄云覆在积雨云云顶,经过阳光的衍射产生虹彩,学名虹彩蟆状积雨云。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4.我国东南沿海最可能见到虹彩蝶状积雨云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1月
15.有利于虹彩惨状积雨云形成的气象条件是()
①以下沉气流为主②近地面能见度高③地表的温度较高④近地面湿度较小
A.①②B.②③C.@@D.③④
【答案】14.C15.B
【解析】14.虹彩幔状积雨云发生时,云顶上存在湿度较大的层面,东南沿海地区7月受夏季风影响降水
多,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夏季气温高气流易抬升,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5.虹彩幔状积雨云发生时,空气湿度大,气流上升,①④错误;近地面能见度高才能看见虹彩,②正确;
地表的温度较高利于气流抬升,③正确。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023•江苏•一模)2022年2月15E),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了瀚海雾松景观(下图)。雾松俗称树挂、
凌构,在气候相对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雾松景观相对罕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最有利于瀚海雾淞形成的天气是()
A.晴朗大风的白天B.晴朗微风的夜晚C.风雪交加的夜晚D.微雨蒙蒙的白天
17.雾淞的形成需要水汽补充,新疆瀚海雾淞形成过程中水汽大多来自()
A.冰川融水B.地下水蒸发C.植物蒸腾D.湖泊和降雪
18.瀚海雾淞罕见的主要原因是()
①沙漠人烟稀少②发生频次较低③气象站少,预报困难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16.B17.D18.C
【解析】16.雾淞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大风天气不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A错误;晴
朗微风的夜晚有利于水汽的凝结且利于凝结在枝叶上,故B正确;风雨交加的夜晚,不利于水汽凝结在枝
叶上,C错误;细雨蒙蒙的白天,昼夜温差较小,气温条件不利于雾淞形成,D错误。
17.2022年2月15B,此时为我国的冬季,新疆的气温在以卜,没有冰川融水,A错误;塔克拉玛干
沙漠地下水位深,表层沙粒水分缺乏,B错误;沙漠地区,植被稀少,植物蒸腾作用微弱,不足以形成雾淞,
C错误;沙漠中的湖泊和降水在适当的条件下会为沙漠戈壁输送水汽,增加空气湿度,一旦遇到快速降温,
在风的吹动下,水汽与草木等地表物体接触后,就会形成雾淞,D正确。
18.雾淞形成需要特殊的气象条件,一般出现在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的静风(或微风)环境;此
外,需要一定的草木植被。瀚海所处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虽然纬度较高,人烟稀少,气温昼夜温差大,且
受人为热量影响小,气温条件满足雾淞的形成,但是冬季气候干旱,水汽不足,且发生频次少,所以瀚海
雾淞罕见,①②④对;气象站少,预报困难,与雾淞的形成无关,③错。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误。
(2023•全国•模拟预测)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当地气候
呈暖湿化。沙漠腹地和东南部分布有100多个常年积水湖泊。相关研究表明,冬季白天,该沙漠区存在湖
泊区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外围区和周边区的“暖岛效应”。受地质作用影响,当地地热资源较丰富。下图为
巴丹吉林沙漠研究区划分图,其中A和B均属于沙漠区,C区以绿洲为主。2020年冬季,研究者对巴丹吉
林沙漠中分别位于A、B、C三区域的甲、乙、丙三地的气温进行了监测,发现冬季白天甲地的地表平均温
度为6.10°C,乙地为4.25°C,丙地为4.0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冬季形成“暖岛效应”的原因可能是()
①沙尘天气较多造成逆温现象②盛行西北风加速沙丘的降温③湖盆封闭造成热量不易扩散④地下水对湖泊
具有增温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区“暖岛效应''会导致该沙漠区()
A.沙漠化进程明显加剧B.湖泊周围生长期延长
C.气候暖湿化加强D.气候失调
【答案】19.D20.B
【解析】19.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暖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如下:首先,由于湖盆封闭,沙漠腹地湖盆内风速
较小且热量不容易散失,这导致沙漠腹地湖泊区相对于周边地区是一个热源。其次,由于地热资源丰富,
地下水在补给湖泊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并将湖泊存储的热量释放到局部环境中,进而影响温度的空间分布,
③④正确。A、B同属于沙漠区,沙尘天气和盛行西北风对两个区域产生的影响差异性较小,①②错误。所
以选D。
20.沙漠化加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与“暖岛效应''没有直接关系,不会导致沙漠化进程明显加剧,A错误;
气候暖湿化是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小尺度的“暖岛效应''对其影响不大,C错误:“暖岛效应”长期存在会形成
局部小气候,而非造成沙漠区气候失调,D错误。由于“暖岛效应”的存在,湖泊周围地区地表温度升高.当
地生长期会延长,B正确。所以选B。
(2023•福建•一模)“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至零下I(TC以下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
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在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2020年1月7日,青岛
附近海面出现了海浩奇观(如下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此次“海浩”现象的发生条件是()
A.冷锋过境前;水温高于气温B.冷锋过境后;水温高于气温
C.冷锋过境前;水温低于气温D.冷锋过境后;水温低于气温
22.“海浩”现象一般出现在()
A.午夜B.日落前后C.正午D.日出前后
【答案】21.B22.D
【解析】21.“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至-10℃以下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
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因此“海浩”现象是因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因此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海
浩”现象。冷锋过境后,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水温高于气温,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B正确,
D错误。冷锋过境前,是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水温低于气温,不利于形成“海浩”现象,A、C错
误;故选B。
22.由材料可知,“海浩'’现象是因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因此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一般情况
卜,天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D
(2023•安徽合肥・合肥一中统考一模)1815年4月,地处东南亚的S岛发生人类历史上最强的火山喷发
事件,在距离S岛80Okm以外的人们连续多日听到隆隆的雷声,看见飘动的灰尘。受此事件影响,1816年
北半球盛夏出现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造成西欧、亚洲、北美农作物大范围减产。下图示意火山喷
发后海拔25km处大气温度距平和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厘faC降水∕mm
uIIIIIIIIIIjɪ
181418161818182018221824时间仰
23.海拔25km处位于()
A.对流层B.平流层C.r¾层大气D.电离层
24.造成北半球农作物大范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对()
A.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B.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C.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D.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
25.1816年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海陆温差减小,季风环流减弱B.海陆温差增大,季风环流减弱
C.海陆温差减小,季风环流增强D.海陆温差增大,季风环流增强
【答案】23.B24.A25.A
【解析】23.对流层的平均厚度是12km,自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为平流层,所以海拔25km
为平流层,B正确。故选B。
24.据材料可知,1816年北半球盛夏出现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得出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火山灰飘在
空气中,导致大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火山灰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气温降低,A正确,C错误:
空气中的火山灰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但保温作用增强会使气温升高,与结果不符,BD错误错误。
综上所述,故选A。
25.1816年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值为负,说明1816年降水偏少。火山灰削弱太阳辐射,会使海陆温差
减小,BD错误;海陆温差减小,会使季风环流减弱,夏季风减弱,降水减少,A正确,C错误。综上所述,
故选Ao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
26.(2023・重庆•校联考一模)多年冻土作为冰冻圈要素之一,因其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重要的反
馈作用而倍受关注。图为50。N以北地区冻土分布图,图为热融湖演化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16分)
图例
多华冰上类M
h
・连鳍性冰上
(1)说出图中冻土分布的影响因素。(4分)
注:甲烷、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图中箭头粗细代表数量多少
热融湖是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多年冻土层局部融化,地表塌陷形成凹坑,集水形成的湖塘。随着全
球气候变暖,冻土区热融湖迅速增加。
(2)运用温室效应原理,说明图中b阶段热融湖增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6分)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各个圈层之间的循环过程。
(3)比较图中b、C阶段碳循环过程的差异。(6分)
【答案】(1)纬度位置、地形、洋流(海陆位置)。
(2)释放出甲烧等温室气体,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加,对地面保
温作用增强,使气候变暖加剧。
(3)b段热融湖吸收少量二氧化碳,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甲烷气体,增加碳排放,大气中碳含量增加,热融湖
成为碳源;C阶段随着水生植物增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碳从大气圈进入到生物圈和
岩石圈,热融湖成为碳汇。
【分析】本大题以冻土分布图和热融湖演化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冻土形成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和碳循环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图中冻土主要分布于高纬度地区,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亚欧大陆北极圈附近地区东部冻土
分布多,因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西部因为主要为平原,分布少,影响因素为地形;亚欧大陆北部同纬
度地区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冻土分布少,东岸受寒流影响大,冻土分布多,主要因素为洋流(海陆位置)。
(2)b阶段热融湖较a阶段面积增加,释放出大量甲烷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增加,大气大量吸收地面辐
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气候变暖加剧。
(3)根据图中箭头的粗细,可以看出,b阶段热融湖吸收二氧化碳少,向空气中释放甲烷气体多,增加大
气中的碳含量,使热融湖成为碳源;c阶段水生植物增加,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增加,使碳从大气圈
进入到生物圈和岩石圈,汇集大量碳,使热融湖成为碳汇。
27.(2023∙湖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我国东北地区的野生蓝莓品质优但产量低。近年来该地区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培育出七十多
个品种,这些蓝莓品种的共性是喜湿怕旱,主要差异是耐寒程度。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蓝莓可耐-35°C
低温,但在极端天气下可能会出现超低温和冻害,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冻害。图a、b分别示意我国东北
地区某区域冬、夏季山谷、山顶的气温日变化。
气温/°C
b
(1)与冬季相比,说出夏季山谷和山顶气温及其日变化的差异。(4分)
(2)分析半山坡的野生蓝莓比山谷种植的蓝莓更不易受到冻害的原因。(6分)
(3)简述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方式防止蓝莓冻害的原理。(6分)
【答案】(D总体气温更高:白天山谷气温高于山顶,夜晚山顶气温高于山谷;气温日较差更大(气温变化
幅度更大);峰值更延后。
(2)冬季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冷空气将山谷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形成逆
温),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野生蓝菊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
(3)堆雪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堆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
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
【分析】本题以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冬、夏季山谷、山顶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温
分布的时空差异、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气温的因素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
弱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D根据图示曲线数值判断,冬季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气温日较差是一日中气温最大值与
最小值的差值,冬季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Il较差小。夏季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
谷和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
(2)半山坡生长的野生蓝莓比山谷种植的蓝莓不易受到冻害,说明半山坡温度比山谷偏高。该区域气温高
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微地表形态造成的山谷风。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减弱,夜晚山谷两侧的山坡
降温快,H【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使谷底的气温降低,蓝莓易受冻害。冷空气将山谷原本
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形成逆温),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半山坡生长的野生蓝莓不易受到冻害,
且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半山坡,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不易受冻害。
(3)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莓植株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篮球运动场地安全设施安装与检修合同3篇
- 2025版土地整治工程土方运输居间代理协议3篇
- 2025版教育培训投资入股合同范本大全3篇
- 2025年度个人与个人车辆购置借款合同2篇
- 2025版教职工宿舍分配与使用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留置车辆维修工程借款协议4篇
- 2024金融科技支付系统集成与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官方运动服赞助合同示例3篇
- 渣土运输及循环经济承包合同(二零二五年度)3篇
- 2025年达人带货直播平台合作协议书2篇
- 2024企业答谢晚宴会务合同3篇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
- 《客舱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件-第14讲 应急撤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节前物业安全培训
- 阿里巴巴国际站:2024年珠宝眼镜手表及配饰行业报告
- 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的器官损伤
- 手术室护士考试题及答案
- 牙膏项目创业计划书
- 单位食堂供餐方案
- DB42-T 2204-2024 湖沼湿地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