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姓名:班级: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
作答无效。
一、积累•勤俭美德(共21分)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里,劝人勤俭的俗语、谚语等数不胜数。勤俭是个人
独立于世,学有所成的品质;更是民族生生不息,延绵发展的精魂。
(一)勤俭之重
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世界A.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做到
B.—勤俭节约。唐太宗曾说:“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的确
如此,试想,若是秦二世能善待六国之人,不贪图享乐,奢摩浪费,秦朝又怎会
二世而亡C.—反过来说,朱子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
念物力维艰”作为“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治国”作为“治
国”的经验。试想,他们若不是能够做到勤俭节约,心系百姓,又怎么会被后人
所称s6ng()?由此可见,勤俭节约于个人,于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我
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勤俭节约。
1.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奢靡()(2)称sðng()
2.请在以上文段中的A、B、C处填人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二)勤俭之根
从唐代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从“一粥一饭,当思来看不窈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到我国领导人提出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勤俭节约贯穿于我国涉匹游华的历史
第1页共16页
长河中。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来之不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源远流长:—
4.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与以上文段内容最相吻合的两句组成一副对联,按
上下联顺序填写。(2分)
①五谷丰登人人喜②福向俭中求③勤俭黄金本
④诗书丹桂根⑤六畜兴旺处处欢⑥德从宽处积
上联:下联: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克勤克俭往往会让人走向兴旺发达,奢侈无度则必然让人走向衰败消亡。
B.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原因是因为与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C.将勤俭风尚进行到底,我们必能汇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
力。
D.我们必须始终不忘艰苦奋斗,时刻保持勤俭节约本色,集中力量办好自己
的事情。
(三)勤能生巧
古人写诗词,勤于炼字,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二所谓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
表现力的字词来表达情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物或
事物。
6.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与“炼字”相关的内容。
(10分)
作者题目批注诗文
“钟”是聚集的意思,①,
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
杜甫《望岳》了大自然的秀美无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
偏爱。
第2页共16页
③“幽”“深”二字互相曲径通幽处,
常建《_________映衬,共同烘托禅院幽禅房花木深。
_________》静气氛。
“随”字化静为动,将④,
李白《渡荆门送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⑤___________________=
别》推移;一个“人”字,
写出了气势的博大。
“见”字写出了诗人看⑦,
⑥______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⑧____________________O
《饮酒》与自然,表现了诗人悠
然恬静的心情。
“独”字,写出了诗人⑨,
天明告别时孤单失落⑩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石壕吏》的感受,流露出他对后
面旅程充满担忧的惆
怅心情。
二、阅读•勤俭的力量(共39分)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才会有成果。勤奋
属于珍惜时间、爱惜光阴的人,属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人,属于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的人,属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雁鱼灯和夹灯盏
原始时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照明便
有了需求。近年来,全国各地出土的考古成果中不乏当时人们使用的照明灯具。
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灯具不光造型精美,还别具节能智慧,中国古人的节能环保
意识可见一斑。
由于用普通的生活器皿做灯具浪费燃油,古人遂将其或加高底座,增加光照
范围;或增加通风管道,让燃烧更充分;或上面加盖,减少油料损耗,于是诞生
第3页共16页
了不再他用的专业灯具。
从战国到秦汉时期,铜灯在上层社会中很流行。铜灯的推广和使用让夜晚变
得前所未有的明亮,但是,长时间燃灯会导致房间空气质量下降。于是,人们开
始制作可以减少烟雾的“环保灯”。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里出土的雁鱼灯正
是这样一种“环保灯”。据《文物》记载:“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
雁体内,将烟尘吸入雁的肚里让水溶解,净化空气,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
染。因此,这也说明中国古代人就有环境保护意识。”
雁鱼灯不仅环保,还可调节光亮度,且能充分利用燃料。从另外的角度说,
这也是一种节能灯。但古代真正的节能灯,则是在“省油灯”发明之后出现的。
所谓“省油灯”,其实就是秦汉后在平民社会广泛流行的陶瓷灯,这种灯体
是夹层,故古人又称之为“夹灯盏”。史学界一般认为,“省油灯”是唐宋时期开
始使用的。夹灯用的节熊原理,就是降低灯具使用时整个灯体的温度,减少燃油
的损耗和挥发,相比昂贵的铜灯,这种简单廉价的夹灯盏更受欢迎。所以,一经
发明,首先就在用灯时间最多的文人学子中间流行开来。
【材料二】
巧用风能水能太阳能
已知最早的风车设计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古代波斯。人们将芦苇捆绑在一
起做成相互垂直的桨,使其围绕一个中心轴旋转。随后放置外墙,确保风力能驱
动潜在双向系统向预期的方向移动。
古罗马人留下了许多庞大而精致的建筑和工程、其中、重力水渠至今仍在使
用。这些水渠已不仅仅是古代管道奇观,还是早期人们使用水力进行工业生产和
生活的范例。
在德国诺伊斯考古发现的古罗马驿站也充分展现了当时的节能智慧。醛站底
部有一个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热空气可以通到客房的烟囱里、客房墙体则用中
空的砖砌成,热气会使整个墙体变热。建筑的屋顶用暗灰色的板岩制成,可以很
好地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原理同今天的太阳能板相同。
在古代耶路撒冷,人们为节约水资源动足了脑筋。古城耶路撒冷坐落于高海
拔、远离地表水的位置,人们对地下水和其他难以获取的隐蔽水源相当依赖。现
在那里仍存有公元前十二世纪建造的地下管道,污水被保存在水槽中并用来冲洗
废物,这很像当今的下水道,但它能在节水灌溉的同时保存过滤的微粒,为周围
第4页共16页
土壤提供肥料。
【材料三】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是全人类的一大难题。节能环保是我们可持
续发展的必然方向,唤起大众关注环保节约意识是我们广大师生应该承担的使
命。为此我们倡议:
(一)做“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实践者。
(二)做“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传播者。
一份倡议,一份承诺,一份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携手并肩,共同担
负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任。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南宁中学
2022年3月
7.下面说法与材料一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古人把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器皿改造成专业灯具,这体现的是中国古人的节
能环保意识。
B.雁鱼灯不仅环保,还可调节光亮度,且能充分利用燃料。但并不能算真正
的节能灯。
C.从秦汉到唐宋,先人对节能技术的探索是保障文人学子取得学术研究进步
的必要条件。
D.古罗马人留下了许多庞大而精致的建筑和工程,其中,重力水渠至今仍在
使用。
8.下面对文本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从灯具制造、古人对风能水能太阳能的运用等方面介
绍了古代人的节能智慧。
B.画直线部分用了空间顺序来进行说明,有条有理地展现了古罗马驿站对热
能及太阳能的运用。
C.画波浪线部分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夹灯盏与铜灯进行对比,突出了
夹灯盏的精美与节能。
D.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国内到国外,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介绍了古代令人叹
第5页共16页
奇的节能智慧。
9.请为材料三的倡议书加入三条具体的建议。(3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擦一根火柴照亮人生
徐贵祥
①就像多数人经历的那样,我的文学启蒙最早是从家庭开始的,主要是听我
的奶奶和母亲讲故事。
②奶奶一个大字也不认得,她老人家似乎特别喜欢讲勤俭持家的故事,多半
是神话。她曾经讲过一个老地主考察干部的故事。老地主为了在儿媳中选择管家,
故意在厕所的地上扔了一团白米饭,大儿媳、二儿媳来上厕所,对那团白米饭熟
视无睹,捂着鼻子解了手就离开了。小儿媳来解手,看见地下有一团米饭,二话
不说,就捡起来吃了,以后这个小儿媳就成了当家人,把家里管得红红火火。这
个故事简单至极,但是却有深刻的含义。奶奶和母亲常常挂在嘴里的话是“吃不
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或者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之类。
母亲粗通文墨,讲的故事似乎就有了更多的人生哲理,比如乌龟和兔子赛跑、孔
融让梨、狼来了之类,多半告诫人要诚实、勤奋、礼让。
③长大了,就开始读书。
④我老家洪集据说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古镇,甚至有传说是一代州城的遗址。
传说是否属实,我不知道,但是我很小就知道老家很热闹,尤其是夏天,街东头
的操场上三五成群有很多人乘凉拉呱儿,街上有不少怀才不遇的人物,穷得连饭
都吃不起,还能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地谈古论今展望未来。尤其可喜的是,在那些
贫穷破败的草屋瓦舍里,居然还堆积着很多书籍,有些甚至是经典名著。近年我
常回故乡,发现老家小镇从人口和面积讲,至少是20世纪60年代的5倍,但是
我敢断言,从民间收藏的文学经典数量而言,恐怕连60年代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⑤那个年代耽误了很多人,但讲句良心话,我是那个年代的重要受益者之一。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有两个:一是那个年代考试马虎,连上课都马虎,这对于
我这样一个性情懒散的人来说,无疑正中下怀;二是在那个年代里,我因祸得福
读了不少书。
第6页共16页
⑥街上有不少小商小贩,多数是“半瓶子醋知识分子”,书就是造反派从他
们家里作为“四旧”收缴过来的,堆放在公社大院的一个土楼子上。有一天,我
们几个七八岁的孩子逃学回来,飞檐走壁潜进去,个头大的书被认为好看,当然
成了重点争夺对象,大家都争抢着拿了几本。我在那支队伍里实力中等,拳打脚
踢搞了不少连环画。那些连环画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成了我的宝贝,吃饭上厕所都
是手不释卷,如醉如痴。看了一遍不过瘾,三遍四遍反复看。那时候,我能把许
多故事倒背如流。后来我用看旧的连环画和一些自制的玩具跟其他小伙伴开展地
下贸易,又换回来不少书,还有大块头的书,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有《安徒生童话》
《蒙古民间童话故事集》,还有《烈火金刚》《平原枪声》等,这一下就发大财了,
用文人的话说,真是坐拥书城,富甲天下。我小时候对童话情有独钟,那本《蒙
古民间童话故事集》,里面有很多惩恶扬善的故事,譬如一个贫穷善良的牧民,
运用自己的智慧,编造一个神话,从贪婪的财主手里换回牛羊,接济穷人……这
些故事引起我极大兴趣,我也产生了很多幻想。多年后我还很怀念这本小书,记
得那是用铅灰色草纸印刷的,配有插图,尽管工艺粗劣,但内容十分丰富。
⑦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的阅读,也是伴着辛酸泪水的,借书不还、赖书不给、
丢书不赔而被小伙伴围追堵截,有家不敢回,甚至被打得头破血流,这样的事情
经常发生。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姐姐协议轮流读一本书,连环画《灰姑娘》到
了规定移交的时间,我赖着不给,姐姐催讨未果,就动手来抢,三下两下,战争
升级。我在前面跑,姐姐在后面追,一直把我追到野外的红花草地里。那时候我
还属于弱势群体,被我姐姐打翻在地。不过,我也不是省油的灯.,书虽然被她抢
走了,我也把她踢得浑身是泥。前几年回故乡,我开玩笑讲起这个故事,我姐姐
痛心疾首地说:“哪里知道你后来能当作家呢,早知道这样,打死我我也不跟你
抢书啊!"我哈哈大笑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书趣味就在抢。”
⑧读读写写,几十年过去了,我由一个偷书、抢书、抄书、编书的人,最终
成为一个写书的人。归根到底,我觉得还是早期的阅读催生了文学的种子。前几
天一个编辑家问我对于场销书的理解,我脱口说出两个字,动心。一部好的作品,
只有深入人心,才能流传于世。安徒生的童话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这
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只有抓住心才能抓住人。10多年前我读了安徒生的《卖火
柴的小女孩》,至今想来,仍然为之动心。我儿子上大学后,要我推荐课外读物,
我向他推荐几本童话,他起先不以为意。可是后来读进去了他跟我讲,这些故事
第7页共16页
确实太经典了,值得长久回味。他说:“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你可以一遍一遍
地解读,而每读一遍,你都会有新的感慨和新的判断。”
⑨我想,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受到童话的影响,也可能在很多时候都生活在
童话之中。漫漫人生路,不知道会遇到多少坎坷,读一本好书,就好比擦亮一根
火柴,它会在你困顿疲惫的时候,照亮你脚下的路。也许我们比安徒生笔下那个
女孩幸运,因为我们有很多火柴可以擦亮,打开一本好书,就是一片明朗的天空。
⑩显然,作为一个作家,读书更是须臾不可或缺的事情。而在我看来,读书
不必跟风,不必人云亦云,不必贪大求洋。回顾我的读书历史,起步很早,范围
很小,时尚很少,但是这并不影响我成为一个作家。我后来确实又读了不少书,
有些还很受益。但是早年读的那些童话,对我的启蒙和影响是地久天长的,也是
不可取代的。当我感到饥饿和寒冷的时候,我就会擦亮一根火柴,我看到的不仅
是那香喷喷的烤鹅,我还会在那微弱的光焰里看见我最初的人生道路和文学梦。
(选文有改动)
10.文章第⑧段段首写道:“我由一个偷书、抢书、抄书、编书的人,最终
成为一个写书的人。”请你概括文中“我”的偷书、抢书经历。(2分)
偷书抢书
⑴⑵一
11.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4分)
(1)我在那支队伍里实力中等,拳打脚踢^了不少连环画。(品读加点词语)
(2)我想,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受到童话的影响,也可能在很多时候都生
活在童话之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12.“当我感到饥饿和寒冷的时候,我就会擦一根火柴,我看到的不仅是那
香喷喷的烤鹅,我还会在那微弱的光焰里看见我最初的人生道路和文学梦。”作
者在文章结尾借《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内容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受。说说这一结
第8页共16页
尾句的作用。(4分)
13.说说题目“擦一根火柴照亮人生”的含义。(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夫泪。
14.下面对《渔家傲•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
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笔。
B.词人用“边声”“角起”“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
壮丽秀美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
C.“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
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
D.“不寐”联系内情外景。“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
“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水乳交融。
15.“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
到这种效果的。(3分)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第9页共16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
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
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
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皱裂
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惮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
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断命①画粥
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
取两块,断Ii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注释】①命:酱菜或腌菜之类。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家货范仲淹少货
B.无从致书以观以刀画为四块
C.弟之怠弟敢专也
D.主人口再食吾目三省吾身
17.下面对《送东阳马生序》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宋濂学习条件艰苦,同舍生锦衣玉食他不羡慕,是因为他能从学习中体会
精神的快乐和满足。
B.文中有两次提到“不敢”,这两个“不敢”分别写出了作者尊师重道、诚
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C.作者幼时“无从至书以观”,但“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勤奋,
使他“遍观群书”。
D.本文是一篇赠序,介绍了作者的学习经历和态度,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
为德才兼备的人。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第10页共16页
(2)作粥一器,经宿遂凝。
19.《送东阳马生序》的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
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
中可以得到启示: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
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说你得到的启示。(3分)
20.范仲淹从小勤俭因其心怀报国之志。试结合他所写的《岳阳楼记》分析,
其报国之志是如何在其作品中体现的。(3分)
三、综合•勤俭的感悟(共10分)
21.(1)班长小明阅读《擦一根火柴照亮人生》一文后,感慨良多。正如文
中“读一本好书,就好比擦亮一根火柴”所言,阅读一本书为我们点亮的或许仅
仅如火柴一般的微光;不断阅读,积少成多,却足够照亮我们的成长之路。就此,
班长在班级范围内征集阅读成长感悟,请你阅读以下文段,完成阅读感悟卡。
他勤劳、节俭、体面、要强。他在拉车时特别卖力。虽然只是个车夫,但他
觉得,用自己的力气和汗水挣口饭吃,是天底下最有骨气的事。他爱车如命,每
天把自己的车擦得干干净净。他把自己的车视为自己的手脚,视为一块能带给他
烙饼与一切吃食的万能良田。他早出晚归、勤勤恳恳,一天也舍不得休息。有次,
祥子生病了,外面也正好下着雨,但纵使这样,祥子依然出车了。他在大风大雨
中拼着命,那种敬业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阅读感悟卡
阅读书籍(1分):《》
收获感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页共16页
(2)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勤俭不分家。班级围绕“勤与俭”开展了综合性
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任务一阅读下面材料,试概括出两点设立劳动课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
(2分)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
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
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
等。
劳动课程内容结构示意图
3T年级7~9年级
H
常
生
活
劳
动
生
产
劳
动
根
多
性
方
功
任务二2022年4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
最大的粮食危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
长陈劭锋提供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中国食物浪费量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每年粮食浪费量吊1.35亿吨"世界食物浪费总量的1/3
中国餐饮业每年浪费粮食1700万〜1800万吨
-河北省当年粮食产量的50%
=3000~5000万人一年的粮食
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餐93克,浪费率为为%,大型聚会达到38
第12页共16页
%,中小学校园盒饭浪费达到食物供应量的1/3。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餐馆就餐时节约粮食的一个具体做法。(1分)
(3)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以“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
俭,永不贫贱”为家训,他的治家之道被后世推崇。请你围绕''家风与国风”的
关系写一段小议论,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字数在80字以内。(4分)
四、写作•勤俭的故事(共50分)
22.跟随整张试卷的步伐,我们不难发现,“勤与俭”是从古至今刻在中国
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你的家庭里一定也有这样的文化基因,给了成长中的你积
极的影响。请你叙写这样的生活故事。
以“我家的勤俭故事”为副标题,自拟题目,叙写你生活中的故事。
要求:(1)拟好标题并填写在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
字。
(2)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第13页共16页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Dmi(2)颂
2.A.,B.;C.?
3.(1)来之不易:形容财物的取得或事情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2)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4.上联:德从宽处积下联:福向俭中求
5.B【解析】“原因”与“是因为”杂糅。
6.①造化钟神秀②阴阳割昏晓③题破山寺后禅院④山随平野尽⑤江入
大荒流⑥陶渊明⑦采菊东篱下⑧悠然见南山⑨天明登前途⑩独与老翁别
二、阅读
7.C【解析】并非必要条件。
8.C【解析】并不是为了突出夹子灯的精美,而是突出它的简单廉价。
9.示例:①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②节约用电,出入关灯;③向身
边的人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理念。(每一点1分)
10.(1)与小伙伴潜入公社大院的土楼子里偷连环画。
(2)和姐姐为争抢连环画《灰姑娘》大打出手,两败俱伤。
11.(1)“搞”是弄到的意思,在文中指“我”在与小伙伴偷书时使出浑身
解数最终弄到了不少连环画。这个字表现出“我”用武力弄到书籍时侥幸而又自
得的心理。
(2)示例一:这句话用了比喻修辞,将生活中坎坷的境遇比喻为童话,表
达了童话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它治愈我们,也鼓励我们勇敢面对困境。
示例二:这句话用了双关修辞,句中的“童话”既指童话故事,也指生活中
遇到的与童话故事中相似的坎坷境遇。写出了童话对人一生的影响,它让我们始
终有希望面对生活,相信美好的结局,也给了我们面对坎坷的勇气与坚毅。
12.这一结尾以童话情节隐喻生活。内容上点明童话让作者在生活艰难困苦
面前坚守希望,留存温暖,写出了童话对作者最初的人生道路和文学梦的积极影
响,表达了作者对童话的热爱与感激。结构上照应文题,首尾呼应,收束全文,
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13.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读一本好书,比作擦亮一根火柴,说明读书可以让
第14页共16页
人在困顿疲惫的时候,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表明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14.B【解析】“把边地的壮丽秀美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说法错误,应是
荒凉的景象。
15.示例一:通过描写绵长悠远的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营造凄清的氛围,透
露出作者孤寂悲凉的情感。
示例二: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
作者的思乡之情。
16.B【解析】A.穷困;B.来/用;C.不;D.每天。
17.B【解析】分别写出了作者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的优秀品质。
18.(1)(我的)脸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他。
(色、至各1分)
(2)(范仲淹)用容器煮一锅粥,过了一个晚上,粥就凝结了。(经、宿各
1分)
19.示例: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启示:求学的
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
20.《岳阳楼记》的报国之志体现在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句里,体现了他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
为全天下人民的幸福出力的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乙】参考译文: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他在长白山僧房里读书时,用容器煮一锅粥,过了一
个晚上,粥就凝结了。范仲淹用刀把粥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再切几十根咸
菜做小菜,每天吃粥时吃一点。他像这样度过了三年。
三、综合
21.(1)骆驼祥子
收获感悟示例:年轻力壮时期的祥子,梦想便是希望能买上一辆新车。凭借
他的勤劳节俭和不服输,三年来他挣出了一辆车。但是因为旧社会的摧残压迫,
他的简单愿望一次次被打破,最终他成为自甘堕落的市井无赖。
(2)任务一:①掌握基本生活技能;②感受劳动魅力和价值;③养成劳动
习惯;④学习生活常识;⑤培养责任感;⑥提高动手能力。(一点1分,共2分。
写出两点即可)
第15页共16页
任务二:①餐馆就餐时,吃多少点多少,不够再加菜;②不管在哪就餐,少
量多添,践行光盘行动;③在餐馆就餐时吃不完打包带走。
(言之有理即可)
(3)示例: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家风是国风的缩影。大国由小家组成,家
家治家有方弘扬正气,则国风正;一家家风,照见了一座城市的风度,也洞见了
国家的文化。要以好家风涵养好国风。
四、写作
22.评分参考
∣7右、才Eif∖,'IAi玷NA*∣⅛枷
0次
<2<>、<2C><I<>4>>
UJC3GfJ‹Mt中方、ftT∣fι,ι
・I•心突IllS.∖Zfl痴C、/1,山有C*•<未μ)父
为17■W天&L⅛"我.3HlkIM
<SO-4G>oeit<«*n、ΓfΛ匕4TJ/!次tι*l∙Hh
f⅜5*∙J15'∙4I∙h*4句Λ<Λ和,¥嫩.rjg
Λβ+ι⅛N*r;;IfIII?7»
41JWi奴,20—1P分2<>I*>分I<》一”分
HJCIttl®A;/A,wet
的T<T文彳本->R
“J,而iff.TI匕4*'I:M
t
二史fti的'Jft凌
ι*j■充实他运八」在种
<45------11分)J八次ħ,i拉
0J&.11<Hffl*玷"大
伸g.WΛ
鹿⅞M4X案书”工怩
分J英机不分1β一17分18-ɪ7分9-8分
新令是彭廊m前Jfli川前付合文怀蜜小
三史
中心较叫Hffl美玷Mi"gt*f的比索士
<40—35分>
I内04女充实书k蟋卉JK次IL较r»7超
分项彳片分16-15分16Ie分7-6分
,否=WOttSi.CKKf向-∕Λ小JJnMOl、&小?Tc女休也AR
PU先
•1∙-C'Λ<i小ɪujtif(ι4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7 Protect the Earth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1框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发酵工程 第2节 第2课时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 《第2课 查找信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下册
- 6《蛋壳与薄壳结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直流电路 单元整合与提升教学设计 教科版选修3-1
- 蓝色教育美术课件
- 西北工业大学保密协议书8篇
-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最后一课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JJF 1603-2016(0.1~2.5)THz太赫兹光谱仪校准规范
- 《民法典》-第二编 物权编-案例分析,解读-3
- GB/T 1266-2006化学试剂氯化钠
- 海岸动力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工作面防飞矸封闭式管理规定
- 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岗位培训的讲义课件
- 验电接地环安装规范
- 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
- 外墙干挂大理石施工方案(标准版)
- DB65∕T 2683-2007 建材产品中废渣掺加量的测定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