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研究成果案例一等奖《“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_第1页
市级课题研究成果案例一等奖《“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_第2页
市级课题研究成果案例一等奖《“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_第3页
市级课题研究成果案例一等奖《“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_第4页
市级课题研究成果案例一等奖《“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进XX区域子课题成果案例XXXXXXX(XX省XX县教育局)【摘要】如何构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模式,促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推进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促发区域教育模式变革入手,以国家规划重点课题XX区域子课题成果为案例,全面阐释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视野下中小学教师“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建构研究,并以省“提升工程”试点工作为载体,开展实践性的探索与尝试,寻求一条适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英特尔未来教育,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建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当前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已成为中小学教师迎接教育信息化挑战及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必备素质和不可或缺的职业技能。如何构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模式,积极推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深入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破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问题,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各地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现有的教育技术培训大多建立在传统教育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基础上,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如培训模式单一、培训内容笼统、学用脱节严重、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教师内驱动力不足等,不能帮助教师很好地完成转变与提高,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成效。英特尔未来教育倡导实践与探索、交流与共享,鼓励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领下,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一系列有深度的问题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运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不断建构的过程。这种理念、方法和方式非常切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提供了很好视野支持。本文作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XX区域子课题项目的成果案例,全面阐述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视野下中小学教师“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以求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视野下区域教学模式的变革“英特尔未来教育”是由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并提供资助的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合作项目,旨在通过培训增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发展。自2023年起,XX参加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三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子课题项目的区域试点工作,引入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通过该项目独特的“培训培训者”、“教师教教师”模式,对区域内的基层管理者团队、学科核心骨干教师和三所试点学校教师共计五百多名教师进行了培训,有效地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与课程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深度融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注重以活动为中心,强调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进行基于信息技术和资源的教学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及实践应用能力,促进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整合应用,实现课堂的重新定义,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风景,让教师成为风景中的背景,从而实现课堂由“教堂”转向“学堂”。(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育信息网络化促使资源信息对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且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以跟上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传统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理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教材成为教学的主宰。而“英特尔未来教育”折射出的教育理念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鲜明的特点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本”,教材仅仅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载体。因此,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后,受训教师对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应由被动向主动转化,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评价由结果转向过程、由单一转向多元、由固定转向流动等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牢固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二)充分注重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用。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是我国教育界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英特尔未来教育”开创的崭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学科教学,使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充分有效地整合。其宗旨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这种精神符合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要求,也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绝好途径。在培训过程中,指导教师首先确立“自主学习”的基本模式,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让受训教师自己去检索、分析、概括、推理,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其意图就是培养受训者学会思考,学会收集必要的学习资料,学会有依据地做出结论判断等等。(三)实践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因素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学习并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它强调学习者的共同信念和目标愿景,注重学习者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鼓励学习者协作探究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同伴开展协商探讨、相互信任、承担责任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动。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种基于项目学习的体验式培训活动,每一个受训教师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来。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基于维客平台组建学习团队、基于项目主题开展项目研讨、基于课程平台开展互动讨论和基于管理平台开展评价活动等形式,共同设计出一个整合了项目学习、基于课程标准、有技术支持的单元计划和教学资源,亲身体验并学习掌握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协作探究能力的理念和方法。两年来,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活动在区域内的各个学校不同学段都得到深入的开展。(四)着力打造“多样化课堂”的教学模式。“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是从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出发,引发了教师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代表了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当前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载体之一。由此,在英特尔未来教育视野引领下,区域内三所试点学校紧紧围绕着的以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为目标,以促进学生个性思维发展为根本,着力打造“多样化课堂”。一是尊重师生差异,课堂获取知识途径多样化。在这种教师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探究、实践、合作、交流更是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来源,学生在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其信息素养包括上网获取资源、共享资源、展示资源等能力都是一种极好的培养。二是合理运用媒体,课堂教育技术运用多样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只是把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这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挥。英特尔未来教育以学生为出发点,力求把教育技术从教师的教学辅助手段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辅助工具,因而从教育资源的搜集、演示文稿的制作等都从学生思维考虑,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范例,并积极引入评价工具来促成有效教学。三是注重合作探究,课堂教学参与形式多样化。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情景导入、问题驱动、合作探究、展示成果、评价激励等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参与主体,在教学问题探究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人机互动,从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等个性思维的发展,创造一个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索、善于质疑的“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二、“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建构设计2005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拉开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序幕。2006年,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正式纳入我国中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其培训的理念、方式及方法令人耳目一新、效果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对推动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管理小组在与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符合程度的分析报告显示: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教材、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学方法等均符合国家规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培训。因此,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视野下开展中小学教师“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在理论与现实上都提供了一种契机。“教研训一体化”是指在培训中推行教学应用、网络研修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建立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模式。混合式培训是指将传统的课堂面授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自主学习、网络教研互动以及校本研修有机融合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综上所述,“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就是指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托“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定制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开展教师线上网络自主学习、线下协同研修反思相融合,推行教学应用、网络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一种创新的教师培训模式。该模式强化培训者实践应用、情景体验环节,使教师在实践中培训,在培训中应用,在应用中反思,有利于实现教师转变教学思维方式,提升教学研究创新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一)以“基于问题”为理念导向以“基于问题”为理念导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一方面,就是以问题为出发点,确定培训相关内容并加以组织,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引导他们完成学习过程,最终使教师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上得到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就是以问题为基本点,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受训教师反思分析,参与解决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教师反思教学的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将教师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会学习相结合,最终完成知识体系、学习资源、认知结构的构建。这种“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理念导向,使培训更具价值性和实用性。(二)以“学会学习”为根本目标所有培训的最终目标,都是为学习者的发展提供一系列的支撑和引导,奠定其专业发展的基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同样呼唤拥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创新型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所以对学习者因材施教成为培训的必然走向。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更多的是一种增长能力的培训,因而不应该仅仅把帮助教师掌握一两门技术或者掌握一些特定的教学方法作为培训的长远目标,而应该把帮助教师“学会学习,达到个性化发展”作为培训的根本目标。(三)以“能力提升”为培训主线当前,各地中小学教师大都经历了信息技术培训向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再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转变,但是如何在培训过程中真正关注教师能力发展,是师训和教师专业发展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教师,每一位都有各自的内在潜能,且遵循着其独特的成长轨迹发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关键就是要重视培训中鲜活的学习者个体存在,引导教师正确地开发自身潜能,凸显培训的全方位、多层次和针对性。“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要以改变教师教学行为、使其在课堂中自觉地践行教育技术理念为首要目标,摒弃以“知识本位”、“技术本位”为价值取向,力图使游离于人发展之外的评价回归到对人的关注,即培训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价值上来,通过教师个体的学习、实践、应用、反思和教师群体的研讨、交流、协同、评价、激励等途径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和内在潜能,使其不断超越,促进每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整体提升、和谐发展。(四)以“技术融合”为主要内容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了解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将其应用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但目前培训模式很容易让培训者和受训者都进入一种“唯技术论”的误区,就是对信息技术的盲目崇拜,而不去了解和探究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和原则,导致教师在培训中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技术的学习中,忽略了领悟课程设计与技术融合的精髓。“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就是要解决技术与课程相互脱节的问题,改变教师重技术轻教学的观念,做到在培训中既要帮助学员掌握必要的技术,还要帮助学员领会将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方法,是追求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而产生教育教学创新的一种境界,而不是技术帮助解决识记和感知层面上的粗浅应用。(五)以“教师工作坊”为组织形式培训的本质是“活动”,关键是“参与”。培训过程应尊重每位教师的主体身份,肯定每位参与者的学习成果,为教师地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个完整且真实的学习情境。借鉴“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机制,引入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教学应用整合为目标的“教师工作坊”,并以此为培训的基本组织形式,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工作坊”由相近专业背景的学科教师组成,在彼此共同协作并遵循规则的引导下,采用自主研修、同伴协作、坊主引领与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学习培训实体平台以及网络研修虚拟平台,集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参与、分享工作坊组织的教学应用实践活动,开发整合教育教学优秀资源,共同完成既定的培训目标与任务。三、“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的实践探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是应用,关键在教师,因此,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发新课程与新技术融合、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创新尤为重要,也更为迫切。自《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23〕13号)出台后,从2024年起,XX省教育厅相继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提升工程”的相关指导文件,并把XX县列为全省实施“提升工程”的三个试点区域之一。根据安排,2025年3月份,我县就以“提升工程”试点工作为载体,全面规划启动区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从“围绕一个核心、实现两大目标、联动三大载体、构建四项机制”等方面入手,实践探索“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使提升工程项目培训真正落到实处,有效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一)围绕一个核心全面推进教学创新。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浙教师〔2024〕145号)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中明确指出:通过“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促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自主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二)实现两大目标一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工程”不是技术培训,而是“促进应用”的能力培训。以传递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把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种模式转变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这种转变成为可能。二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视野下中小学教师“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培训模式。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项目学习为载体,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学生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提出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并在老师建立的教学支架的基础上去探究问题。整个过程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主线,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充分地交流和解决自己提出的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助学者,教学方式由原来的“填鸭式”改为“探究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了学生高级思维的形成。(三)联动三大载体1、联动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工作。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XX县为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两年来,XX教育信息化坚持“应用驱动、创新融合”,实践探索以“打造玉品质、提升环理念”为核心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在明确国家区域综合试点及2023-2025年发展目标的任务基础上,以创建XX教育资源网为载体,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高标准创建“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环境;深度推进教育思想、内容和模式的立体式变革,实践探索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与运营体制机制。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与有效应用关键在教师,核心在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因此,我们也把探索构建“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提升区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并纳入国家区域综合试点的工作范畴。2、联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本身就是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视野下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模式构建的创新实践,通过比较研究,两者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中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开展基于项目、问题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活动,有效培养学生21实际高级思维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极具发展创新价值。3、联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2024年7月,教育部启动实施以“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讲授”为主要内容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通过网上“晒课”和“优课”评选,鼓励基层教师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融合的不同方法和多种模式,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应用,形成“人人用资源、课课有案例”的教学应用环境。一方面,我们借助这一国家级大平台的载体效应,为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生成的成果性教学资源提供了跨区域交流的展示空间。另一方面,借助平台提供的“优课”资源,在培训中组织看课评课,开展网络教研,分享典型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可以为教师课前备课、课中上课、课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的各个环节提供参考和借鉴。(四)构建四项机制1、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环境保障机制。根据省教育厅提升工程整体要求,结合我县实情及前期调研,确定了我县提升工程的总目标和推进模式,即以“促进应用”为目标,以“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培训为主要模式,依托XX师范大学网络研修平台开展培训。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全县项目实施方案和管理类系列文件,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相关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人事科、基教科、计财科,以及教研室、教育技术中心、教师进修学校为主要成员科室。领导小组下设工程办,具体负责全县提升工程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项目保障等。建立县、校两级培训体系,召开提升工程启动大会,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人事科协同“工程办”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推进机制的建设,加强典型宣传和经验推广,营造良好氛围;教育技术中心、教研室负责做好技术支持、校本研修指导、课程资源收集、典型课例征集、优秀案例评选、教学技能比赛等;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做好教师培训、选课指导、发展性测评、学时认定与录入等工作。各试点学校明确校长是学校“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校“提升工程”的组织实施,遴选骨干教师担任培训平台管理员、工作坊坊主,督促落实教师培训、研修及应用实践的过程管理。同时,加大基础环境建设,投入220万元装备了全县28所学校的基础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全方位保障提升工程在全县中小学有序开展。2、创新培训模式,构建“工作坊”活动机制。“教研训一体化”混合式培训模式突出“促进应用”这一主题,将网络培训、校本研修与教学应用有机结合,确定了“5:3:2”的课程实施模式。网络研修侧重于课程学习,校本研修侧重于理论研讨,教学应用侧重于课堂教学实践。这一模式达到了有效引领教师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应用的根本目标。受训教师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菜单式自主学习,自由选择课堂教学实践应用的方法和测评内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一位来自农村中心小学的年轻教师在接受培训后,在她的体会文章中深有感触地说:“电子白板交互技术、微课的学习、制作和应用,这些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生事物,使学生感到新奇,教师感到兴奋,我也真正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变革,它在改变着的课堂,更在缩小城乡差距。这次提升工程培训,使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真正享受了培训给我带来的实惠,是给予我最大的福利。”城关中心小学王白娇老师在接受英特尔未来教育混合式培训项目后,也参加了网络学习与校本研修活动,并通过教师工作坊活动对原展示课《卖木雕的小孩》进行磨课,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进一步内化教学理念,并实现向教学行为的转化。在活动结束后的调研中,很多教师也都纷纷谈到,网络培训、校本研修与教学应用相结合的培训实践活动,给我们带来了新观念、开阔了新视野,引发了新思考。让每一位教师深深感受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不同的处理方法、独特的教学设计、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课堂教学技能,使听课教师结合自身对比收获颇多,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3、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