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高考一模历史试题汇编: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和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_第1页
2023年北京市高考一模历史试题汇编: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和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_第2页
2023年北京市高考一模历史试题汇编: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和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_第3页
2023年北京市高考一模历史试题汇编: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和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_第4页
2023年北京市高考一模历史试题汇编: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和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北京高三一模历史汇编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和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从“苏松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显示出明清时期()

匚粮食生产中心由沿海转向内地

口沿海地区经济功能的提升优化

匚中国经济重心呈现内迁化现象

匚战乱频仍造成地区经济的波动

A.□□B.□□C.□□□D.□□□

2.(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2020年11月在北京朝阳东坝地区的一次项目建设前的例行勘探中,意外

发现古墓。发掘中突现的乾隆谕祭驮龙碑残碑中,有落款为乾隆四十一年“科尔沁和硕毅亲王固伦额附色

布腾巴尔珠尔碑文“,与清代王坟研究专家冯其利先生的记载吻合,推断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

主及其后裔园寝。一次‘'意外”,收获良多,其中包括()

口可从满蒙联姻入手,研究清朝建立的政治军事联盟

口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探索符合国情的协调发展

□明确言必有据、信而有征是学习历史的态度与方法

□得知实物史料是论证历史真实性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A.□□□B.□□□C.□□□D.□□□

3.(2023•北京平谷・统考一模)明中后期,广东“开糖房者多以致富“,农民纷纷改田种甘蔗。在番禺、东

莞、增城、阳春等地,“蔗田几与禾田等矣与此同时,福建南部的农民也因稻田利薄,而改种甘蔗、龙

眼、荔枝等。以上现象的出现()

□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口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手工业发展推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口外来作物的引进促进了广东福建农业发展

A.□□B.□□C.□□D.□□

4.(2023•北京平谷•统考一模)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和马丁•路德堪称早期近代历史潮流中的双子星塔,他们

分别掀起了儒学革新和宗教改革。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可为圣人“;马丁•路德则主张“全体信徒皆教士”。他

们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有助于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对各自传统思想的突破

口推动了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A.□□B.□□C.□□D.□□

5.(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1848年,徐继畲撰成《瀛寰志略》一书。以下是摘编自该书的部分内容:

据此可知,近代早期有识之士()

(英吉利)国有大事,

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

公议,参以条例,决其

可否,复转告乡绅房,

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

(乾隆二十年)灭孟

加拉,乘胜会食印度诸

部,诸部散弱不能抗,

遂大半为4所役属。

匚增加了国人对西方史地知识的了解

口提出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已经关注到英国进行殖民侵略活动

□主张借鉴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A.□□B.□□C.□□D.□□

6.(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1872年12月,李鸿章向清廷上奏《试办招商轮船折》。他认为创办轮船招

商局可以“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主张“官督商办”,

“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以此推论,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的目

的应是()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B.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

C.收回列强在华全部特权D.改善普通百姓生活条件

7.(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遭遇特大旱灾,赈粮”费用所需甚巨",使本

就“国用不足”的清廷雪上加霜。为保证西征(新疆)军饷,清廷暂缓购置军舰,大幅减少天津机器局的经

费。赈灾时轮船招商局还垫付采买了大量赈粮,亏本承运,经营困难。这表明()

□晚清政府救灾核心与古代有明显差异

口维护统一和安定是清政府的重要事务

□近代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尝试步履艰难

口青王朝的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A.□□B.□□C.□□D.□□

8.(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时局图》问世于1898年。到1904年的数年间,漫画及其画题进行过多次

修改,有的版本图中左上方有一首题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在下面四个选项中,最贴近做这幅漫画题诗的

是()

A.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B.尧天到此日方中,万国强由法变通。惊喜天颜微一笑,百年前亦与华同。

C.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今宜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D.旗翻光复照神州,虎踞龙蟠拥石头。但使江东王气在,共和民政自千秋。

9.(2023•北京平谷•统考一模)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他将中国降为万国之一;对西方各国基本上不

用,,夷,,字.甚至对于鸦片战争的肇事者英国,也不称英夷,而是称为英吉利。此外,他还详细地介绍了西

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说明徐继畲()

□对世界的认知较为客观口极力推崇西方文化

口摒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口是近代中国能够正确地看待世界的“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B.□□□C.□□□D.□□□

10.(2023•北京平谷•统考一模)下列材料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掳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

□“身为重臣,两万万两之款从何筹措;中国台湾一省送与外人,失民心,伤国体”

「“顷接京电,惊悉青岛主持签字噩耗,五衷摧裂,誓难承认!”

Ej“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

A.□□□□B.□□□□C.□□□□D.□□□□

11.(2023•北京通州•统考一模)今天所称的洋务运动有过好多名目,可以说有名有字有号。洋务运动是一

个反映时代的概念,它概括了近代历史一个阶段中所出现过的活动和事物,本无褒贬之义。相比之下,稍

明新旧区分应该是

A.同治中兴B.清末新政C.夷务运动D.同光新政

二、材料分析题

12.(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探究学习

为了开展关于“明清江南”的合作探究活动,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明清苏州府市镇数量

昊合

县名吴江长洲昆山常熟

县计

(明)正

79914645

震长元昆新常昭合

县名

江泽洲和山阳熟文县计

(清)乾

1178914514248100

注:雍正年间,因江南经济发展较快,人口众多,遂将一些县分设为两县。——整理自《乾隆苏州府志》

等地方志

材料二明代(嘉靖至弘光)通俗小说出版分布表

福建江浙其他地区地区不详

37种55种10种7种

——整理自陈江《江南教育与科第文化》材料三今以苏、松、常、镇、杭、嘉、湖、太仓推之,约其土

地无有一省之多,而计其赋税,实当天下之半。是以七郡一州之赋税,为国家之根本也。

——(清)钱泳《履园丛话》

材料四杭嘉湖三府属地,地窄人稠,民间多以育蚕为业,田地大半植桑,岁产米谷,除办漕外,即丰收

之年尚不敷民食,向藉外江商贩接济。

——《雍正朱批谕旨》,程元章奏疏

材料五大抵日本所须(需),皆产自中国,如室必布席,杭之长安织也。妇女须脂粉,扇、漆诸工须金银

箔,悉武林造也。他如饶之磁器,湖之丝绵,漳之纱绢,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

——(明)姚士麟《见只编》

材料六明末江南刊刻了大量汉文西学书籍,《泰西水法》《几何原本》等被运至日本,在知识人中间辗转

抄写、研究,并为朝鲜思想家所容受。

江南的生丝、丝绸、棉布等通过全球化贸易流向世界各地,通过丝一银环流,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1571-1821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共计4亿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更多都流入中国。

——摘编自邹振环《明清江南史研究的全球史意义》

(1)请你以组长的身份,围绕“明清江南”提炼三个主题作为分组依据。

(2)从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完成以下任务:

□说明选题意义;

□围绕主题选取两则材料,简述其价值

□为了研究该主题,还需补充哪些方面的材料?

13.(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清朝前期的边疆治理

材料一

清朝形势图(1820年)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和管理。在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实

施的策略是:第一,因地制宜,按照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行政机构,在东北和伊

犁地区设立将军制度,在蒙古设立登旗制度,在西藏设立嚼厦制度,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沿袭以前的伯克

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实行基本与中央地区一样的行政制度。第二,利用宗教,修其教不

易其俗,为加强与蒙古族和藏族的关系,清政府推崇黄教,大修喇嘛庙,封赐喇嘛教首领,实行政教合

一。第三,恩威并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封赐爵位。给予厚禄,或联姻,或召见,会盟筵宴,施恩笼

络,而对破坏统一的叛乱割据势力则予以坚决的军事打击。清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所实施的民族政策是成

功的,它有效地协调了民族关系,形成了汉、满、蒙、回、藏等50多个民族共同生活的统一多民族国

家。这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第十章第二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蒙古族和藏族地区为例,概述清朝前期对边疆地区统治与管理的主要措施

及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A

【详解】据材料“苏松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主要粮食产区由沿海地区的苏州

和松江地区转移到湖广地区,体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由沿海转向内地,口符合题意,沿海地区之所以不再是

粮食生产中心的原因是苏州、松江地区大量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沿海地区经济功能

的提升优化,口符合题意,□□符合题意,A项正确;沿海地区之所以不再是粮食生产中心的原因是苏州、

松江地区大量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代表其经济的衰退,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的经

济重心仍旧在东南沿海地区,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发掘中突现的乾隆谕祭驮龙碑残碑中……推断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及其

后裔园寝。”可知,当时满蒙联姻,建立政治军事联盟,口正确;根据材料“北京朝阳东坝地区的一次项目

建设前的例行勘探中,意外发现古墓……收获良多''可知文物保护要与经济建设相适应,」正确;考古发掘

文物“科尔沁和硕毅亲王固伦额附色布腾巴尔珠尔碑文”与“清代王坟研究专家冯其利先生的记载吻合''进而

推断“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及其后裔园寝”可知学习历史得出结论必须言必有据、信而有征,口

正确;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虽然多为片断性的,但

它却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但并非论证

历史充分必要条件,排除口,排除B、C、D项。故选A项。

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经济结构改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错误;材料”福建南部的农民也因稻田利薄,而改种甘蔗、龙眼、荔枝等“体现的是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即农产品商品化,口符合题意;材料“广东‘开糖房者多以致富',农民纷纷改田种甘蔗”体现的是手工业发

展推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口符合题意;材料与外来作物引入无关,强调的是农业多元化经营,□

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符合题意,B项正确;□□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4.A

【详解】王阳明的“人人皆可为圣人”和马丁•路德的“全体信徒皆教士”主张都强调了个体的作用,有助于个

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前者冲击了程朱理学,后者冲击了天主教的禁锢,即两者都是对各自传统思想的突

破,□□正确,A项正确;王阳明的主张并未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型,口错误;两者的思想影响较大,但并非

获得各界认同,」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5.C

【详解】通过观察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年代的《瀛寰志略》中,绘制英国地图、介

绍英国政治和外交,反映出近代早期有识之士努力增强国人对西方史地知识的了解,书中介绍了英国对南

亚的扩张,说明有识之士关注英国的殖民侵略活动,说法□□符合题意,C项正确;提出“自强”“求富''目标

的是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材料并未体现徐继畲主张借鉴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说法□□不符合题意,

排除与之组合的ABD三项。故选C项。

6.B

【详解】依据“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可知体现了李鸿

章主张创办关系国计民生的民用工业,依据“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

商''体现李鸿章主张通过官督商办的方式创立民用工业,结合所学可知创办民用企业是为了“求富”,缓解军

用工业资金不足的问题,B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非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排除A

项;收回列强在华全部特权,题干没有体现此类信息,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创办民用企业是为了“求

富“,缓解军用工业资金不足的问题,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根据“清廷暂缓购置军舰,大幅减少天津机器局的经费。赈灾时轮船招商局还垫付采买了大量赈

粮,亏本承运,经营困难。”可得出面对灾害,清政府降低洋务企业的经费,反映出维护统一和安定是清

政府的重要事务。同时也说明洋务运动在创办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步履艰难,口1B项正确;

晚清政府救灾核心都是为了维护统治,因此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口错误;材料只反映清政府的赈灾与洋务

运动发展的情况,不能体现清政府的权力变化,□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时局图》描绘了列强在中国强租租借、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沉沉酣睡我中

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今宜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体现了列强试图瓜分中国,《时局图》通过对其

形象的描述,试图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C项正确;“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

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为三元里人民抗英,不符合《时局图》的主要内容,排除A项;“尧天到此日方中,

万国强由法变通。惊喜天颜微一笑,百年前亦与华同”反映的是维新变法,不符合《时局图》的主要内

容,排除B项;“旗翻光复照神州,虎踞龙蟠拥石头。但使江东王气在,共和民政自千秋”反映的是辛亥革

命,不符合《时局图》的主要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从材料中徐继畲对中国及西方各国的态度来看,徐对世界的认知较为客观,并抛弃了传统的“华

夷''观,,符合题意;徐继畲虽然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是并未极力推崇西方文化,□不符合题意;徐继

畲作为新思想萌发的代表,是近代中国能够正确地看待世界的“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L符合题意。结

合上述分析可知,□□□符合题意,D项正确;口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时曾抬棺出征,□时间

是187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要赔款2亿两白银,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口时间是1895年,巴黎

和会上,战胜国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青岛的特权,北洋政府准备接受这一决定,这一外交的失

败引发了五四运动,口时间是1919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时间是1911年,正确时

间顺序应为□□□□,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一个反映时代的概念,它概括了近代历史一个阶段中出现

过的活动和事物,稍明新旧区分应该是同光新政,是同治、光绪两朝的中兴事件,符合洋务运动的性质和

存在时间,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统治,D项正确;同治中兴是随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而产生的

名称,寄托了满清王朝的希望,没有体现“稍明新旧区分”,排除A项;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不符合洋

务运动的时间,排除B项;道光起,称与西人有关的交涉,对外贸易等事务为夷务,夷务不同于洋务,排

除C项。故选D项。

12.(1)示例1:明清江南的发展特点、明清时期江南与日本的交流、全球贸易中的明清江南

示例2:明清时期对江南的治理、明清江南的经济与中外贸易、明清江南的文化发展

(内在逻辑:示例1一中国之江南、亚洲之江南、世界之江南:示例2一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的视角)

(2)示例:

主题:“明清江南的经济与中外贸易”.

选题意义:明清江南经济和中外贸易的发展具有典型性,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不足;研究此

主题有助于全面了解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理解坚持改革开放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必要性,强化世界意识和全

球观念。

材料价值:材料四、材料五。材料四为清朝雍正年间政府官员的奏疏,作为一手史实,有助于我们研究明

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即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市场依赖的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发展存在一

定不足;材料五作为明代士大夫的思考,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及对外贸易情况,江南地区手工

业发展的区域分工及其对中日贸易的贡献,可用于研究明清手工业发展特点和趋势。

需要补充的材料:地方志特别是明清时期,江南地方政府统计的农工商业及赋税的统计数据、档案资料,

体现明清时期农工商业发展和中外贸易等经济活动的文物等。

【详解】(1)主题和依据:首先,阅读六则材料,根据每个材料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类,提炼出三个主

题,如,根据材料一展示的苏州府市镇数量变化,材料三四五六体现的江南地区农工商业发展状况,材料

二、材料六介绍的江浙地区通俗小说出版优势和西学东渐表现,可得出三个主题——明清时期对江南的治

理、明清江南的经济与中外贸易、明清江南的文化发展;然后,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三个主题的核心内

容,说明分组依据,如将材料一、材料三四五六和材料二六分成三组,整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逻

辑和依据为,高中学习过程中的三个选择性必修模块的视角。

(2)选题和阐释:首先,按照题意,从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如选择主题“明清江南的经济与中外贸易”;

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分析选题意义,如明清江南经济和中外贸易具

有典型性,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不足,研究此主题有利于全面了解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理解

改革开放、优化经济结构的必要性,强化世界意识和全球观念;接着,说明所选主题要用的两则材料及其

价值,如介绍材料四、材料五的内容及其对研究明清江南经济和中外贸易主题的史料价值,说明材料四为

清朝雍正年间政府官员的奏疏,作为一手史实,有助于我们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