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甘肃省酒泉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至四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贞观三年,设立宰相共同议事机构——政事堂。通常是中书令取旨后,执行主席(轮流担任)于政事堂主持讨论,讨论结束后秘书协助“执笔”,综合整理成诏敕文书。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据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置()A.体现出中央集权逐渐强化趋势 B.侵夺了尚书省长官行政权力C.有助于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D.折射出君主专制受到极大挑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设立宰相共同议事机构”“执行主席(轮流担任)于政事堂主持讨论”“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政事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并对皇帝政令具有一定制约作用,这有助于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君主专制加强,并未体现“中央集权强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政事堂集体决议,并未反映侵夺了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力,排除B项;政事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皇权滥用的作用,促进决策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君主专制受到极大挑战,排除D项。故选C项。2.614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颁布敕令,赋予大地主以豁免权。847年,国王查理颁布麦尔森法令,在法律上正式承认领主在自己领地内的一切特权。这些做法()A.巩固了等级君主制度 B.强化了封君封臣制度C.打击了封建庄园经济 D.使权力中心转向教会【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在法律上正式承认领主在自己领地内的一切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王赋予领主在领地内的特权,国王以此维护封君封臣关系,B项正确;14世纪,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等级君主制的建立,排除A项;中世纪的经济特征是封建庄园经济,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教会与国王权力变化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B项。3.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之初,实行的是总统制,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斯时并无“总理”一职。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规定“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附署之”。这一改制主要是为了()A.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 B.提高政府的行政治理效能C.缓解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 D.满足多党民主参政的诉求【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实行的是总统制,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附署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制主要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专制独裁,捍卫民主共和,即为了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A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并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治理效能,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新旧势力之间关系不大,材料所述变化主要目的是为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责任内阁制建立的目的,与多党民主参政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康有为明确称“(孔子)改制而曲成万物、范围万世”,则“天下古今大小一切”事皆应纳入孔子改制范围之内,亦当由孔子义理和制度来加以判断和衡量其是非对错。《万木草堂口说》中他称“以《仪礼》合律例读,便知今皆孔制”。康有为的这一思想()A.试图突破“中体西用”的束缚 B.意在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C.扩大了政治革新的社会基础 D.体现出对儒学的理性反思【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根据材料“(孔子)改制而曲成万物、范围万世”“亦当由孔子义理和制度来加以判断和衡量其是非对错”“以《仪礼》合律例读,便知今皆孔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强调孔子改制的重要性,借用孔子来托古改制,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意在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B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主张,与维新思想关系不大,排除A项;维新变法并未扩大到群众,因此并未扩大政治革新的社会基础,排除C项;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理性反思”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5.下表所示为明朝在贵州推广科举后的相关记载摘要。由此可见,科举制在贵州的推广和实施()地区记载平坝卫自开建以来,百年于兹,渐被王化,风俗渐移,而登科入仕者累有其人。贵阳礼宗考亭,不随夷俗,文教丕扬,人才辈出。安顺务本兴行,渐洗蛮陋。A.完成了少数民族汉化 B.推动了文化重心南移C.加速了西南改土归流 D.促进了文化的大一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中的“渐被王化,风俗渐移;不随夷俗;渐洗蛮陋”等信息可得出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渐与中原接近,这就从文化上巩固了统一,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并非所有少数民族都“完成”汉化,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贵州并不是文化重心,排除B项;西南改土归流“加速”说法错误,清代才在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排除C项。故选D项。6.中国历代对从事监察的官员,有严格的亲族回避制度。如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凡父兄现任三品京堂、外省督抚,子弟不准考选科道。其父兄在籍起文赴补,及后虽升任者,有子弟现任科道,皆令回避,改补各部郎中。”这一规定()A.扩大了监察官员的权力 B.利于提升监察制度的效能C.保障了地方吏治清明 D.推动了监察体制的制度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有严格的亲族回避制度“凡父兄现任三品京堂、外省督抚,子弟不准考选科道”“有子弟现任科道,皆令回避,改补各部郎中”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实行严格的亲属回避制度,这有利于避免监察官之间及其与其他官员之间相互勾结,促进了监察制度效能的发挥,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通过相关规定提高监察制度的效能,并非扩大监察官员的权力,排除A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不能“保障”吏治的清明,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监察体制的“制度化”,排除D项。故选B项。7.1928年10月,国民政府设立考试院,成为最高考试机关,负责考选铨叙事宜,此后到1943年以前,考试院主要负责人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任期不限。这体现了()A.国民政府对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 B.最高考试权具有独立性C.保证了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D.国民党—党专政的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此后到1943年以前,考试院主要负责人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任期不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43年处于国民党训政时期,训政时期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而材料表明考试院负责人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体现了国民党—党专政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强调国民党一党专政,看不出对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排除A项;最高考试权具有独立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政治和行政的分离,所以不能实现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排除C项。故选D项。8.1993年公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而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首次将公务员按照工作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并且根据工作的需要,国务院还可以在条件成熟之际增加公务员的类别。这一发展()A.说明党管干部的原则得到落实 B.使政府廉政建设取得重大成绩C.利于促进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 D.强化了人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按照工作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增加公务员的类别”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公务员建设起初分类比较笼统,后来越来越精细化,这有利于促进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这一发展利于促进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A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廉政建设情况,排除B项;D项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9.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重要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表明中国()出处法律条文汉简《二年律令·告律》“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唐律疏议·斗讼律》“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大明律》“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A.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B.法律制度的随意性较强C.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D.地方司法权力受到制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考查中国古代的法律。根据材料“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法律条文表明中国古代儒家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专制皇权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不是法律制度的随意性较强,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中央司法或者地方司法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0.在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每个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订立契约应该遵循当事人的意愿,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自己所有的财产,不准强制任何人让出其所有权,即使由于公共利益也要给予公正和事先的补偿。这说明《法国民法典》()A.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C.确定了西方的立法规范 D.推动了共和制度的建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04年(法国)。根据材料“每个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订立契约应该遵循当事人的意愿,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自己所有的财产,不准强制任何人让出其所有权,即使由于公共利益也要给予公正和事先的补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民法典》注重保护个人的权力,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正确;英美法系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国民法典》属于大陆法系,排除B项;确定了西方的立法规范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1804年法国共和制已经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11.在中世纪,耶稣曾教导他的门徒应该彼此相爱,教会的法学家们禁止以不义之财布施,强调施予者应该保持纯净谦虚的内心,受施者也要继续传递爱心。同时,基督教会经常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贪恋他人财物等。这反映出()A.教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B.基督教文化影响近代西欧C.中世纪法律受到基督教会影响 D.教会控制了中世纪的教育【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彼此相爱”“禁止以不义之财布施”"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贪恋他人财物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基督教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近代西欧的内容,无法得出基督教文化影响近代西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世纪法律的内容,无法得出中世纪法律受到基督教会影响,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教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无法得出教会控制了中世纪的教育,排除D项。故选A项。12.改革开放后民事活动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一部全面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这反映了我国()A.日益发展民主管理机制 B.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健全C.依法治国方略开始实施 D.法治体系建设日益完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据本题材料“民事活动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一部全面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法体系不断完善,法治体系建设日益完善,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民法体系的完善,与民主管理机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我国民法体系的完善,不能说明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健全,排除B项;依法治国方略是在1997年提出的,排除C项。故选D项。13.雍正四年(1726年),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清朝改土归流的这一策略()A.确保了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 B.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改善了传统的民族结构状况 D.使中央集权体系趋于完备【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土归流的策略显示了清政府对少数民族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项正确;清朝边疆的措施没有“确保”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结构问题,排除C项;改土归流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不能反映中央集权“体系趋于完备”,排除D项。故选B项。14.马丁·路德率先用大众化的语言于1543年译出德文本《圣经》;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他主张《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根据;捷克宗教改革家胡司主张用捷克民族语言做礼拜,并对《圣经》的捷克文本进行字斟句酌的校订。这一现象()A.实现社会生活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 B.促使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C.有力地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提高了中世纪世俗王权的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用大众化的语言于1543年译出德文本《圣经)》……译成英文……主张用捷克民族语言做礼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对民族语言的重视,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C项正确;实现社会生活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在材料并未反映,且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促使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反映“世俗王权”,排除D项。故选C项。1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彻底铲除了旧中国对蒙古族民众的奴役统治制度——盟旗制度,但在内蒙古自治区仍然保留了盟、旗的称谓,盟是在自治区之下,县之上的自治地方,相当于其他自治地方的自治州,旗是县级自治地方,相当于县级的自治机关。新中国在内蒙古推行的这一措施()A.体现了原则性和适用性的结合 B.加强了对各民族地区的统一管理C.符合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奠定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彻底铲除”、“仍然保留了盟、旗的称谓”、“相当于其他自治地方的自治州”、“相当于县级的自治机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在内蒙古推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彻底铲除了旧的民族政策,又根据本民族的实际进行建设,体现了原则性和适用性的结合,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并未反映“各民族”,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原则性和适用性的结合,“符合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夸大了这一措施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6.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这表明中国()A.重视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B.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已基本实现C.积极发挥外交领域的战略主动性 D.致力于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外交模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体现了外交领域的战略主动性,C项正确;材料不仅涉及第三世界国家,还包括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周边国家,排除A项;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尚未实现,排除B项;D项所述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第18题1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20年,一批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分离派教徒乘“五月花号”船前往北美大陆。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他们共同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其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该公约奠定了未来殖民地的政治基础,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契约。这种契约不大可能形成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些移民在保持自己的传统与文化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北美大陆,成为北美大陆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1787年,一批像华盛顿、富兰克林等那样富有创造精神、熟谙法律、对启蒙时代以来的政治思想和法律理论有深刻理解的人,洞察邦联政府的积弊,积极主张修改《邦联条例》,制定出了确定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宪法。——摘编自李曼《美国式民主制度的成因》材料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开拓、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导者、开创者和建构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需要,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摘编自陈少雷《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成因,并说明其实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及其意义。【答案】(1)成因:美国原是英国殖民地,不存在封建势力的阻碍;启蒙思想在北美广泛传播: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美国赢得国家独立,为政治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的移民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美国制宪者的政治觉悟;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契约精神。实质:资产阶级的民主。(2)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意义: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证。【解析】【小问1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20—1787年的美国。第一小问美国政治制度的成因,由材料“1620年,一批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分离派教徒乘‘五月花号’船前往北美大陆。……这种契约不大可能形成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该公约奠定了未来殖民地的政治基础,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契约……1787年,一批像华盛顿、富兰克林等那样富有创造精神……制定出了确定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宪法。”可得出,美国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且不存在封建势力的阻碍。以及美国制宪者的政治觉悟和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契约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此时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思想在北美广泛传播。经过艰苦斗争,大陆军于1781年打败了英国军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这为政治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受新航路开辟等历史因素的影响,美洲是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因而美国的政治制度也会受到移民政治文化的影响。第二小问实质,依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美国政治制度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民主。小问2详解】(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第一小问最大优势,根据材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所不断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证。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宋时期是中国婚姻发展史上重要的转型期。为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唐宋统治者强调礼法的作用,以律令形式规定了婚姻缔结和解除的原则。同时期婚姻习俗与婚姻观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唐初的士庶不婚发展到宋代的“不限阀阅,嫁娶论财。地方官蔡襄曾说:“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嫁妆)之多,汉唐时期,对妇女贞节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妇女婚嫁也有一定自由。不仅有和亲政策下的异族通婚,而且妇女再嫁也不为社会所鄙视。到南宋时,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行和倡导,对妇女片面贞节的要求开始趋严。唐宋将“父母之命,媒始之言,这一准则引入法律,使父母干预子女婚姻有了法律依据,但宋代法律对女子离婚和再嫁进一步放宽限制。这些变化不仅说明了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而且对后世婚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安秀玲《浅析唐宋婚姻及其演变》材料二1950年《婚姻法》在全国的贯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5月《婚姻法》颁布前后,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把《婚姻法》正确执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作为当时的首要任务,各地利用报纸、广播、书籍等展开宣传。第二阶段:1951年9月,中央政府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学习《婚姻法》,并派遣工作组分赴各地进行检查。这一时期是《婚姻法》深入宣传或重点试验阶段,重点惩罚破坏、阻碍《婚姻法》干部的情况:对没有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批评,或责令没有认真执行的地区或干部作检讨,对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表扬等。第三阶段:从1953年1月起,中央、各大行政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市纷纷成立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负责研究情况、交流经验、编写宣传材料和接待人民群众等工作,通过让群众现场参加婚姻案件的审理来宣传《婚姻法》,以调动女性的自主意识。——摘编自刘维芳《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贯彻实施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婚姻演变的趋势,并说明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1950年《婚姻法》实施的特点。【答案】(1)趋势:婚姻社会等级限制有所放松;厚嫁风气日益浓厚;贞洁观念日益增强。(任答两点即可)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理学的发展和普及;法律对离婚现象的宽松;科举制度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2)特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阶段性明显(渐进性);成立专门机构;注重宣传教育;严厉惩处违法行为(奖惩结合);注重发挥女性自主性。(任答三点即可)【解析】(1)趋势:根据材料“由唐初的士庶不婚发展到宋代的‘不限阀阅,嫁娶论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婚姻社会等级限制有所放松;根据材料“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嫁妆)之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厚嫁风气日益浓厚;根据材料“到南宋时,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行和倡导,对妇女片面贞节的要求开始趋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洁观念日益增强;根据材料“宋代法律对女子离婚和再嫁进一步放宽限制”可知,女子离婚和再嫁放宽限制。原因:根据材料“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嫁妆)之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婚姻演变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到南宋时,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行和倡导,对妇女片面贞节的要求开始趋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和普及,理学成为主导思想;根据材料“宋代法律对女子离婚和再嫁进一步放宽限制。这些变化不仅说明了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而且对后世婚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可知,法律对离婚现象的宽松,科举制度的发展等。(2)特点:根据材料“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把《婚姻法》正确执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作为当时的首要任务,各地利用报纸、广播、书籍等展开宣传。”可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根据材料“1950年《婚姻法》在全国的贯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可知,阶段性明显,宣传推广的渐进性;根据材料“从1953年1月起,中央、各大行政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市纷纷成立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可知,成立专门机构贯彻《婚姻法》;根据材料“各地利用报纸、广播、书籍等展开宣传通过让群众现场参加婚姻案件的审理来宣传《婚姻法》”可知,注重宣传教育;根据材料“1951年9月,中央政府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学习《婚姻法》,并派遣工作组分赴各地进行检查。这一时期是《婚姻法》深入宣传或重点试验阶段,重点惩罚破坏、阻碍《婚姻法》干部的情况:对没有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批评,或责令没有认真执行的地区或干部作检讨,对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表扬等”可知,严厉惩处违法行为,对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表扬,奖惩结合;根据材料“通过让群众现场参加婚姻案件的审理来宣传《婚姻法》,以调动女性的自主意识。”可知,注重发挥女性自主性。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法国在印度支那殖民统治的终结。此后,法国国内掀起要求同中国建交的呼声,但是当时法国内阁仍屈从美国意志,不敢单独承认中国。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法国方面不断有人呼吁承认中国,但中法建交的路途上横亘着两个主要障碍:一个是阿尔及利亚战争,另一个是台湾问题。1963年7月,美国、英国和苏联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力图阻止中国和法国通过一般核试验来建立自己的核力量,这使得中法在反对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问题上又增加了一个共同点。与此同时,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美国对印度支那事务的干涉越来越深,再次与法国在该地区的利益相矛盾。1963年,毛泽东多次强调争取“间接同盟军”的重要性并重新解释他的中间地带思想。此时中国政府重视戴高乐要发展中法关系的言行,最后于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中法建交联合公报》。——摘编自翟强《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四年的中法关系》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伴随着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和对外交策略的制定,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三条外交脉络——生存、富强、和谐。中国外交70多年来,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迅速扩大,国际交往日益密切,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国际战略也随之丰富和发展。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是中国国际战略确立和发展的现实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外交方针是中国国际战略的首要任务。在政治、经济、外交三者关系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对外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了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就必须制定一个具有连续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外交政策和执行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外交策略。——摘编自刘霏《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成就及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60年代中法关系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的成功经验。【答案】(1)变化:由敌对关系到友好建交。原因:美国企图控制欧洲,欧洲开始走向一体化;法国实力增强,开始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外交思想的完善;新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任答三点即可)(2)成功经验: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必须适应于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正确处理政治、经济与外交三者的辩证关系,使外交战略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强化外交战略的连续性和策略的灵活性。(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法国方面不断有人呼吁承认中国,但中法建交的路途上横亘着两个主要障碍:一个是阿尔及利亚战争,另一个是台湾问题”“此时中国政府重视戴高乐要发展中法关系的言行,最后于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中法建交联合公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敌对关系到友好建交。原因:根据材料“法国国内掀起要求同中国建交的呼声,但是当时法国内阁仍屈从美国意志,不敢单独承认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企图控制欧洲,欧洲开始走向一体化;法国实力增强,开始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根据材料“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可知,中苏关系破裂;根据材料“1963年,毛泽东多次强调争取‘间接同盟军’的重要性并重新解释他的中间地带思想”可知,中国外交思想的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成功经验:根据材料“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是中国国际战略确立和发展的现实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外交方针是中国国际战略的首要任务”可知,外交政策必须适应于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根据材料“在政治、经济、外交三者关系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对外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可知,正确处理政治、经济与外交三者的辩证关系,使外交战略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根据材料“为了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就必须制定一个具有连续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外交政策和执行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外交策略”可知,强化外交战略的连续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最早向西方介绍科举制度的是16世纪回国的葡萄牙的传教士。18世纪启蒙思想家敏锐地发现科举制度的思想价值和政治上的优越性,并由此对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作出高度的评价。科举制度在欧洲最早对国家政治产生持久影响的地方是英国,1853年英国格兰维尔伯爵在上议院指出,中国清朝就是由于采取了科举制度把最有才华的文人学士吸收到政府中来,所以少数民族满族能够统治庞大的帝国二百年,不久英国正式建立文官制度。188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彭德莱顿所提出的改革法案,该法案被视为以公开、公平的竞争性考试和考绩制为核心的美国现代文官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担任同文馆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认为科举考试,“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摘编自施忠连《科举考试与西方文官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文官制度”拟定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论题:西方国家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并确立了文官考试制度。阐述: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此时世界市场也逐渐形成,政府的职能不断扩大,工作内容日趋复杂,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然而当时英国的官僚体制具有许多弊端,比如政党分肥制度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于是国内出现了文官改革的呼声。加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在明清时期随着传教士传入西方,在17和18世纪西方国家出现了“中国热”。启蒙思想家积极宣传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代表,为封建统治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西方国家有很深的社会基础。由此,英国和美国在19世纪中后期进行文官改革,借鉴科举制度,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公开考试、平等择优。文官考试提高了官员素养,也为英美政府的统治提供了人才,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总之,文官制度是为适应英美国家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科举制,说明中西方之间的政治文明可以交流互鉴。(“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代(西方)。设问要求围绕“西方文官制度”拟定论题并阐述,据材料“最早向西方介绍科举制度的是16世纪回国的葡萄牙的传教士”“科举制度在欧洲最早对国家政治产生持久影响的地方是英国”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科举制影响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据此可拟定论题:西方国家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并确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在阐述时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说明,西方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中国科举制在西方的传播,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确立、文官制度的影响。具体可进行阐述如下: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此时世界市场也逐渐形成,政府的职能不断扩大,工作内容日趋复杂,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然而当时英国的官僚体制具有许多弊端,比如政党分肥制度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于是国内出现了文官改革的呼声。加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在明清时期随着传教士传入西方,在17和18世纪西方国家出现了“中国热”。启蒙思想家积极宣传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代表,为封建统治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西方国家有很深的社会基础。由此,英国和美国在19世纪中后期进行文官改革,借鉴科举制度,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公开考试、平等择优。文官考试提高了官员素养,也为英美政府的统治提供了人才,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总之,文官制度是为适应英美国家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科举制,说明中西方之间的政治文明可以交流互鉴。甘肃省酒泉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至四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贞观三年,设立宰相共同议事机构——政事堂。通常是中书令取旨后,执行主席(轮流担任)于政事堂主持讨论,讨论结束后秘书协助“执笔”,综合整理成诏敕文书。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据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置()A.体现出中央集权逐渐强化趋势 B.侵夺了尚书省长官行政权力C.有助于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D.折射出君主专制受到极大挑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设立宰相共同议事机构”“执行主席(轮流担任)于政事堂主持讨论”“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政事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并对皇帝政令具有一定制约作用,这有助于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君主专制加强,并未体现“中央集权强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政事堂集体决议,并未反映侵夺了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力,排除B项;政事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皇权滥用的作用,促进决策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君主专制受到极大挑战,排除D项。故选C项。2.614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颁布敕令,赋予大地主以豁免权。847年,国王查理颁布麦尔森法令,在法律上正式承认领主在自己领地内的一切特权。这些做法()A.巩固了等级君主制度 B.强化了封君封臣制度C.打击了封建庄园经济 D.使权力中心转向教会【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在法律上正式承认领主在自己领地内的一切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王赋予领主在领地内的特权,国王以此维护封君封臣关系,B项正确;14世纪,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等级君主制的建立,排除A项;中世纪的经济特征是封建庄园经济,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教会与国王权力变化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B项。3.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之初,实行的是总统制,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斯时并无“总理”一职。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规定“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附署之”。这一改制主要是为了()A.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 B.提高政府的行政治理效能C.缓解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 D.满足多党民主参政的诉求【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实行的是总统制,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附署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制主要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专制独裁,捍卫民主共和,即为了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A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并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治理效能,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新旧势力之间关系不大,材料所述变化主要目的是为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责任内阁制建立的目的,与多党民主参政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康有为明确称“(孔子)改制而曲成万物、范围万世”,则“天下古今大小一切”事皆应纳入孔子改制范围之内,亦当由孔子义理和制度来加以判断和衡量其是非对错。《万木草堂口说》中他称“以《仪礼》合律例读,便知今皆孔制”。康有为的这一思想()A.试图突破“中体西用”的束缚 B.意在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C.扩大了政治革新的社会基础 D.体现出对儒学的理性反思【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根据材料“(孔子)改制而曲成万物、范围万世”“亦当由孔子义理和制度来加以判断和衡量其是非对错”“以《仪礼》合律例读,便知今皆孔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强调孔子改制的重要性,借用孔子来托古改制,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意在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B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主张,与维新思想关系不大,排除A项;维新变法并未扩大到群众,因此并未扩大政治革新的社会基础,排除C项;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理性反思”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5.下表所示为明朝在贵州推广科举后的相关记载摘要。由此可见,科举制在贵州的推广和实施()地区记载平坝卫自开建以来,百年于兹,渐被王化,风俗渐移,而登科入仕者累有其人。贵阳礼宗考亭,不随夷俗,文教丕扬,人才辈出。安顺务本兴行,渐洗蛮陋。A.完成了少数民族汉化 B.推动了文化重心南移C.加速了西南改土归流 D.促进了文化的大一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中的“渐被王化,风俗渐移;不随夷俗;渐洗蛮陋”等信息可得出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渐与中原接近,这就从文化上巩固了统一,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并非所有少数民族都“完成”汉化,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贵州并不是文化重心,排除B项;西南改土归流“加速”说法错误,清代才在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排除C项。故选D项。6.中国历代对从事监察的官员,有严格的亲族回避制度。如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凡父兄现任三品京堂、外省督抚,子弟不准考选科道。其父兄在籍起文赴补,及后虽升任者,有子弟现任科道,皆令回避,改补各部郎中。”这一规定()A.扩大了监察官员的权力 B.利于提升监察制度的效能C.保障了地方吏治清明 D.推动了监察体制的制度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有严格的亲族回避制度“凡父兄现任三品京堂、外省督抚,子弟不准考选科道”“有子弟现任科道,皆令回避,改补各部郎中”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实行严格的亲属回避制度,这有利于避免监察官之间及其与其他官员之间相互勾结,促进了监察制度效能的发挥,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通过相关规定提高监察制度的效能,并非扩大监察官员的权力,排除A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不能“保障”吏治的清明,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监察体制的“制度化”,排除D项。故选B项。7.1928年10月,国民政府设立考试院,成为最高考试机关,负责考选铨叙事宜,此后到1943年以前,考试院主要负责人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任期不限。这体现了()A.国民政府对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 B.最高考试权具有独立性C.保证了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D.国民党—党专政的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此后到1943年以前,考试院主要负责人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任期不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43年处于国民党训政时期,训政时期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而材料表明考试院负责人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体现了国民党—党专政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强调国民党一党专政,看不出对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排除A项;最高考试权具有独立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政治和行政的分离,所以不能实现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排除C项。故选D项。8.1993年公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而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首次将公务员按照工作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并且根据工作的需要,国务院还可以在条件成熟之际增加公务员的类别。这一发展()A.说明党管干部的原则得到落实 B.使政府廉政建设取得重大成绩C.利于促进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 D.强化了人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按照工作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增加公务员的类别”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公务员建设起初分类比较笼统,后来越来越精细化,这有利于促进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这一发展利于促进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A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廉政建设情况,排除B项;D项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9.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重要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表明中国()出处法律条文汉简《二年律令·告律》“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唐律疏议·斗讼律》“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大明律》“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A.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B.法律制度的随意性较强C.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D.地方司法权力受到制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考查中国古代的法律。根据材料“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法律条文表明中国古代儒家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专制皇权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不是法律制度的随意性较强,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中央司法或者地方司法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0.在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每个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订立契约应该遵循当事人的意愿,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自己所有的财产,不准强制任何人让出其所有权,即使由于公共利益也要给予公正和事先的补偿。这说明《法国民法典》()A.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C.确定了西方的立法规范 D.推动了共和制度的建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04年(法国)。根据材料“每个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订立契约应该遵循当事人的意愿,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自己所有的财产,不准强制任何人让出其所有权,即使由于公共利益也要给予公正和事先的补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民法典》注重保护个人的权力,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正确;英美法系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国民法典》属于大陆法系,排除B项;确定了西方的立法规范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1804年法国共和制已经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11.在中世纪,耶稣曾教导他的门徒应该彼此相爱,教会的法学家们禁止以不义之财布施,强调施予者应该保持纯净谦虚的内心,受施者也要继续传递爱心。同时,基督教会经常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贪恋他人财物等。这反映出()A.教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B.基督教文化影响近代西欧C.中世纪法律受到基督教会影响 D.教会控制了中世纪的教育【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彼此相爱”“禁止以不义之财布施”"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贪恋他人财物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基督教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近代西欧的内容,无法得出基督教文化影响近代西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世纪法律的内容,无法得出中世纪法律受到基督教会影响,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教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无法得出教会控制了中世纪的教育,排除D项。故选A项。12.改革开放后民事活动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一部全面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这反映了我国()A.日益发展民主管理机制 B.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健全C.依法治国方略开始实施 D.法治体系建设日益完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据本题材料“民事活动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一部全面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法体系不断完善,法治体系建设日益完善,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民法体系的完善,与民主管理机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我国民法体系的完善,不能说明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健全,排除B项;依法治国方略是在1997年提出的,排除C项。故选D项。13.雍正四年(1726年),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清朝改土归流的这一策略()A.确保了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 B.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改善了传统的民族结构状况 D.使中央集权体系趋于完备【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土归流的策略显示了清政府对少数民族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项正确;清朝边疆的措施没有“确保”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结构问题,排除C项;改土归流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不能反映中央集权“体系趋于完备”,排除D项。故选B项。14.马丁·路德率先用大众化的语言于1543年译出德文本《圣经》;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他主张《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根据;捷克宗教改革家胡司主张用捷克民族语言做礼拜,并对《圣经》的捷克文本进行字斟句酌的校订。这一现象()A.实现社会生活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 B.促使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C.有力地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提高了中世纪世俗王权的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用大众化的语言于1543年译出德文本《圣经)》……译成英文……主张用捷克民族语言做礼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对民族语言的重视,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C项正确;实现社会生活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在材料并未反映,且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促使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反映“世俗王权”,排除D项。故选C项。1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彻底铲除了旧中国对蒙古族民众的奴役统治制度——盟旗制度,但在内蒙古自治区仍然保留了盟、旗的称谓,盟是在自治区之下,县之上的自治地方,相当于其他自治地方的自治州,旗是县级自治地方,相当于县级的自治机关。新中国在内蒙古推行的这一措施()A.体现了原则性和适用性的结合 B.加强了对各民族地区的统一管理C.符合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奠定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彻底铲除”、“仍然保留了盟、旗的称谓”、“相当于其他自治地方的自治州”、“相当于县级的自治机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在内蒙古推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彻底铲除了旧的民族政策,又根据本民族的实际进行建设,体现了原则性和适用性的结合,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并未反映“各民族”,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原则性和适用性的结合,“符合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夸大了这一措施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6.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这表明中国()A.重视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B.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已基本实现C.积极发挥外交领域的战略主动性 D.致力于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外交模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体现了外交领域的战略主动性,C项正确;材料不仅涉及第三世界国家,还包括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周边国家,排除A项;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尚未实现,排除B项;D项所述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第18题1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20年,一批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分离派教徒乘“五月花号”船前往北美大陆。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他们共同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其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该公约奠定了未来殖民地的政治基础,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契约。这种契约不大可能形成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些移民在保持自己的传统与文化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北美大陆,成为北美大陆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1787年,一批像华盛顿、富兰克林等那样富有创造精神、熟谙法律、对启蒙时代以来的政治思想和法律理论有深刻理解的人,洞察邦联政府的积弊,积极主张修改《邦联条例》,制定出了确定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宪法。——摘编自李曼《美国式民主制度的成因》材料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开拓、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导者、开创者和建构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需要,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摘编自陈少雷《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成因,并说明其实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及其意义。【答案】(1)成因:美国原是英国殖民地,不存在封建势力的阻碍;启蒙思想在北美广泛传播: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美国赢得国家独立,为政治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的移民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美国制宪者的政治觉悟;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契约精神。实质:资产阶级的民主。(2)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意义: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证。【解析】【小问1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20—1787年的美国。第一小问美国政治制度的成因,由材料“1620年,一批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分离派教徒乘‘五月花号’船前往北美大陆。……这种契约不大可能形成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该公约奠定了未来殖民地的政治基础,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契约……1787年,一批像华盛顿、富兰克林等那样富有创造精神……制定出了确定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宪法。”可得出,美国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且不存在封建势力的阻碍。以及美国制宪者的政治觉悟和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契约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此时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思想在北美广泛传播。经过艰苦斗争,大陆军于1781年打败了英国军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这为政治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受新航路开辟等历史因素的影响,美洲是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因而美国的政治制度也会受到移民政治文化的影响。第二小问实质,依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美国政治制度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民主。小问2详解】(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第一小问最大优势,根据材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所不断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证。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宋时期是中国婚姻发展史上重要的转型期。为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唐宋统治者强调礼法的作用,以律令形式规定了婚姻缔结和解除的原则。同时期婚姻习俗与婚姻观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唐初的士庶不婚发展到宋代的“不限阀阅,嫁娶论财。地方官蔡襄曾说:“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嫁妆)之多,汉唐时期,对妇女贞节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妇女婚嫁也有一定自由。不仅有和亲政策下的异族通婚,而且妇女再嫁也不为社会所鄙视。到南宋时,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行和倡导,对妇女片面贞节的要求开始趋严。唐宋将“父母之命,媒始之言,这一准则引入法律,使父母干预子女婚姻有了法律依据,但宋代法律对女子离婚和再嫁进一步放宽限制。这些变化不仅说明了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而且对后世婚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安秀玲《浅析唐宋婚姻及其演变》材料二1950年《婚姻法》在全国的贯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5月《婚姻法》颁布前后,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把《婚姻法》正确执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作为当时的首要任务,各地利用报纸、广播、书籍等展开宣传。第二阶段:1951年9月,中央政府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学习《婚姻法》,并派遣工作组分赴各地进行检查。这一时期是《婚姻法》深入宣传或重点试验阶段,重点惩罚破坏、阻碍《婚姻法》干部的情况:对没有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批评,或责令没有认真执行的地区或干部作检讨,对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表扬等。第三阶段:从1953年1月起,中央、各大行政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市纷纷成立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负责研究情况、交流经验、编写宣传材料和接待人民群众等工作,通过让群众现场参加婚姻案件的审理来宣传《婚姻法》,以调动女性的自主意识。——摘编自刘维芳《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贯彻实施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婚姻演变的趋势,并说明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1950年《婚姻法》实施的特点。【答案】(1)趋势:婚姻社会等级限制有所放松;厚嫁风气日益浓厚;贞洁观念日益增强。(任答两点即可)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理学的发展和普及;法律对离婚现象的宽松;科举制度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2)特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阶段性明显(渐进性);成立专门机构;注重宣传教育;严厉惩处违法行为(奖惩结合);注重发挥女性自主性。(任答三点即可)【解析】(1)趋势:根据材料“由唐初的士庶不婚发展到宋代的‘不限阀阅,嫁娶论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婚姻社会等级限制有所放松;根据材料“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嫁妆)之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厚嫁风气日益浓厚;根据材料“到南宋时,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行和倡导,对妇女片面贞节的要求开始趋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洁观念日益增强;根据材料“宋代法律对女子离婚和再嫁进一步放宽限制”可知,女子离婚和再嫁放宽限制。原因:根据材料“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嫁妆)之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婚姻演变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到南宋时,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行和倡导,对妇女片面贞节的要求开始趋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和普及,理学成为主导思想;根据材料“宋代法律对女子离婚和再嫁进一步放宽限制。这些变化不仅说明了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而且对后世婚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可知,法律对离婚现象的宽松,科举制度的发展等。(2)特点:根据材料“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把《婚姻法》正确执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作为当时的首要任务,各地利用报纸、广播、书籍等展开宣传。”可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根据材料“1950年《婚姻法》在全国的贯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可知,阶段性明显,宣传推广的渐进性;根据材料“从1953年1月起,中央、各大行政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市纷纷成立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可知,成立专门机构贯彻《婚姻法》;根据材料“各地利用报纸、广播、书籍等展开宣传通过让群众现场参加婚姻案件的审理来宣传《婚姻法》”可知,注重宣传教育;根据材料“1951年9月,中央政府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学习《婚姻法》,并派遣工作组分赴各地进行检查。这一时期是《婚姻法》深入宣传或重点试验阶段,重点惩罚破坏、阻碍《婚姻法》干部的情况:对没有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批评,或责令没有认真执行的地区或干部作检讨,对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表扬等”可知,严厉惩处违法行为,对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表扬,奖惩结合;根据材料“通过让群众现场参加婚姻案件的审理来宣传《婚姻法》,以调动女性的自主意识。”可知,注重发挥女性自主性。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法国在印度支那殖民统治的终结。此后,法国国内掀起要求同中国建交的呼声,但是当时法国内阁仍屈从美国意志,不敢单独承认中国。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法国方面不断有人呼吁承认中国,但中法建交的路途上横亘着两个主要障碍:一个是阿尔及利亚战争,另一个是台湾问题。1963年7月,美国、英国和苏联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力图阻止中国和法国通过一般核试验来建立自己的核力量,这使得中法在反对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问题上又增加了一个共同点。与此同时,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美国对印度支那事务的干涉越来越深,再次与法国在该地区的利益相矛盾。1963年,毛泽东多次强调争取“间接同盟军”的重要性并重新解释他的中间地带思想。此时中国政府重视戴高乐要发展中法关系的言行,最后于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中法建交联合公报》。——摘编自翟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委托经营管理劳动纠纷案例
- 标准作业成本法在电网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 人口“空心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转型
- 环保工程钢板桩支护方案设计
- 医疗行业员工福利保障制度
- 电力企业机密资料保护制度
- 智能化绿化管理服务方案
- 中职 健康教育与促进方案
- 下一代智能无人仓解决方案
- 食品加工车间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 【川教版】《生态 生命 安全》四年级上册第10课《认识传染病》课件
- 家庭影音室装修方案
- 2024年浙江杭州滨江城建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枪库应急处置预案
- 处理不同类型客户的技巧与策略
- 仓库管理中的客户服务和沟通技巧
- 2024年给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持续改进
- 电力行业网络安全
- 《北京大学介绍》课件
- 提升员工营销能力的企业教育培训
- 学院(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