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五四制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第三单元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第三单元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箪食(dān)不屑弗得(fú)叱咄
B.蹴尔(cù)缟素徒跣(xiān)庸夫
C.休祲(qìn)寡人怫然(fú)不寐
D.加冠(ɡuān)倚绣逾约(yù)酒酣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
B.是亦不可以已乎(已经)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曾经)
C.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援疑质理(引、提出)
D.烨然若神人(光彩鲜明的样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以大易小
B.与臣而将四矣假诸人而后见也
C.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聂政之刺韩傀也
D.安陵君其许寡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受地于先王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D.所欲有甚于生者
5.【学科素养·文化自信】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翻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
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翻译: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谢。)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翻译: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
D.日侍坐备顾问。(翻译: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
6.【学科素养·文化自信】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B.“今诸生学于太学"中的“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C.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华诗词文化中各放异彩。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编年体史书。
7.【学科素养·文化自信】根据提示默写。(4分)
(1)马作的卢飞快,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3)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
8.(2023山东济宁中考)班级举办“青春榜样"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调查发现,受访少年儿童选择榜样时受父母和亲人影响的比例近半数(47.9%);然后是老师(35.5%)、同学朋友(35.4%),比例均在三成以上;媒体排在第四位,占比不足三成(28.7%)。
(1)材料一和材料二是活动中收集的信息,请说说你的研究结果。(不出现具体数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活动特邀一位专家参与,请根据下面的访谈补出采访问题。(4分)
记者:专家您好,A__________(20字以内)
专家:我认为,在引导少年儿童选择榜样时,学校和家长要讲究方式方法,真正了解他们关注榜样哪些方面的信息,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
记者:B______(20字以内)
专家:媒体对榜样的宣传要贴近少年儿童的兴趣,把趣味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对传统榜样人物,要重视挖掘新时代精神内涵,使其焕发新魅力。对新选树的榜样,也要重视精神内涵的宣传与展示,从而得到少年儿童的认可与接纳。
(3)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情节谈谈某个人物带给你的榜样力量。(80字左右)(5分)
《西游记》《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2分)
(一)【学科素养】(2023河南宛城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思维能力】这首词写于作者失意闲居之时,借助对现实和_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同时尾句还表达了______之情。(2分)
10.【审美创造】壮词是内容、情感、形象、语言各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请结合词中画线句,任选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壮词特点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学科素养】(2023北京房山二模)阅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11—13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1.【思维能力】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持汤沃灌浩浩汤汤赴汤蹈火
B.稍降辞色稍纵即逝稍逊一筹
C.主人日再食再衰三竭再接再厉
D.缀公卿之后蒙络摇缀缀行甚远
12.【文化自信】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甲】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翻译:家里穷,没办法得到书来读,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录,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理解:作者有强烈的读书愿望却买不起书,只能借书、抄书。他讲诚信,大家都愿意把书借给他,因而“遍观群书”。
【乙】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翻译:有时遇到老师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就连老师提出问题,也不敢回答。
理解:面对严厉的先达,作者不因冷遇而灰心。相反,先达的态度愈差,作者的态度愈恭敬,可见其求知的诚心。
【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理解:作者“缊袍敝衣"与同舍生“烨然若神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口体之奉不若人"。但作者内心有足以使自己快乐的追求,所以可以暂时忍受眼前困顿的生活。
13.【思维能力】根据《送东阳马生序》及下面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6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送东阳马生序》和上面材料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宋濂在学习中面临无书、无硕师的困难,他借书、拜名师,从而“①
";如果不学习,就如材料中所说,有再好的道理,也“②_
”。从宋濂求学的经历或材料的内容,我们得出的启示是:③
______________
(三)(2023湖南平江南江学区二模)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17题。(15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乙】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①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节选自《孟子》)
[注]①乘(shènɡ):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②餍(yàn):满足。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
(2)苟为后义而先利_
15.【学科素养·语言运用】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B.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C.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D.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16.【学科素养·文化自信】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7.【学科素养·思维能力】请结合【甲】【乙】选文内容,简要说明孟子在两文中的主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8.(2022河北中考)作文。
在生活中,一个场景、一处风景、一种境遇……往往可以让你触“境"生情。那“境”那“情",常常可以引发你的联想和思考。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⑥不少于600字。
答案全解全析
1.AB.跣xiǎn。C.祲jìn。D.倚→绮,逾yú。
2.B已:停止。
3.BA.以:连词,来;介词,用。B.而:均为连词,表顺承。C.之:助词,的;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其:副词,表示祈使语气;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4.CA、B、D三项均为倒装句,C项为判断句。
5.B句中的“谢”应翻译为“道歉"。
6.D《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7.答案(1)弓如霹雳弦惊(2)四面歌残终破楚(3)会挽雕弓如满月(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8.答案(1)(示例)七成以上的少年儿童拥有榜样,他们最看重的因素是有学识、肯奋斗、有梦想,他们选择榜样时受父母和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的影响较大。
(2)A.请问学校和家长应怎样引导少年儿童选择榜样
B.请问媒体在这方面应怎样做好宣传工作
(3)(示例1)《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一路降妖除魔的英勇顽强的事迹给我以深刻启迪,鼓励我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勇往直前。
(示例2)《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在贫寒的生活中自尊自立、勇毅前行的形象让我敬仰。人生之路不会总是坦途,就像不会总是坎坷一样,心怀理想,努力前进,我们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遇到最好的自己。
(示例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四次死里逃生,每一次他都勇敢地努力向前,最终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他的成长经历给我诸多人生的启迪,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不退缩不放弃。
解析(1)材料一是两幅图片,由第一幅图可知73.3%(七成以上)的少年儿童拥有榜样,由第二幅图可知少年儿童选择榜样时最看重的因素是有学识、肯奋斗、有梦想。材料二展示了影响少年儿童选择榜样的因素,由影响的比例可知父母和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的影响较大。据此分析,将三个结论综合起来概括即可。注意探究结果中不要出现具体数字。
(2)A、B可根据专家的答语提出采访问题。
(3)根据自己对人物形象的了解,结合名著情节和题目要求,分析人物形象的优秀品质带给自己的影响。注意字数要求。
9.答案梦境壮志难酬的悲愤
解析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梦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尾句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10.答案(示例)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景,表现了作者渴望重回战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体现了壮词豪放、壮美的特点。
解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意思是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把战马看作“的卢马",把射箭时弓弦的响声比作“霹雳”,用词生动形象,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词句用壮丽豪放的语言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景,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体现了壮词豪放、壮美的特点。
11.BA.汤:热水;重叠使用,意思是水流大而急;热水。B.稍:略微。C.再:两次;第二次;表示又一次。D.缀:跟随;联结;连接、紧跟。
12.答案甲
解析乙:翻译有误。“不敢出一言以复"应翻译为:不敢多说一句辩解的话。丙:理解有误。“暂时忍受眼前困顿的生活”应理解为:并不觉得吃穿的供给不如人家。
13.答案(示例)①卒获有所闻②不知其善也③在求学的过程中,只有不畏艰难,刻苦勤奋,才能学有所成。(或: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努力比外部条件更重要;“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在学的过程中,还要积极与他人进行分享与交流。)
解析根据选文“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可知,第①空填“卒获有所闻”。根据材料“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可知,第②空填“不知其善也”。宋濂勤奋刻苦,专心致志,成为一代名臣;根据材料可知,“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据此填写第③空。
14.答案(1)同“德",感恩、感激(2)如果
解析(1)句意: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恩、感激。(2)句意:如果以道义为后而以利益为先。苟:如果。
15.B可根据句意,结合下文句式特点断句。
16.答案(1)(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2)没有讲求仁的人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求义的人却轻慢自己君主的。
解析(1)重点词:辩,同“辨",辨别;而,却;受,接受;加,益处。
(2)重点词:而,表转折关系;遗,遗弃;亲,指父母。
17.答案孟子在【甲】文中阐明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在【乙】文阐明了对百姓施行仁政的观点。
解析从【甲】文中“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知,文章阐述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孟子在【乙】文中运用排比的方式论述了君主、大夫、士人平民都追求“利”的危害,从而阐明了“王亦曰仁义而已矣"的观点,即对百姓施行仁政。
[参考译文]
【乙】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利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其国君的,一定是(国内)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其国君的,一定是(国内)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一千辆兵车,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一百辆兵车,(这些大夫拥有的)不算是不多了。如果以道义为后而以利益为先,(那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是不会满足的。没有讲求仁的人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求义的人却轻慢自己君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 第1框 男生女生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第2节 染色体变异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6 动物的运动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下册青岛版001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 我与社会说课稿 新人教版
- 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4春新教材高中数学 2.2 基本不等式说课稿 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六章 圆周运动 2 向心力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股份协议转让与反垄断审查合同
- 2024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过秦论说课稿2 新人教版必修3
- 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第2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小学生作文稿纸A4打印稿
- 2023理论学习、理论武装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18条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三章运动能力与个体差异
-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小练笔(21篇)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用书考试通过必备一级》
- 2023年高考英语考前必练-非谓语动词(含近三年真题及解析)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案例分享
- 全国职工拔河比赛执行方案
- 冶金厂、轧钢厂工艺流程图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5课民航服务人员下行沟通的技巧
-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