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戏作诗(含答案)诗歌专题训练--------戏作诗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
陆游
其二
铁马渡河风破肉,云梯攻垒雪平壕。
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
其四
群胡束手仗天亡①,弃甲纵横满战场。
雪上急追奔马迹,官军夜半入辽阳。
【注】①仗天亡:金国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连老天也要消灭它。仗,凭借、依靠的意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二前两句写在刺骨寒风中,全副武装的骑兵横渡黄河,借助云梯攻破了敌人的堡垒。
B.其二第三句,将被打得溃不成军的敌人比作四散的鸟兽,形象生动地说明敌人已不足为惧。
C.其四前两句实写了金军丢盔弃甲的溃败场景,笔力雄健,充满着积极乐观的战斗情怀。
D.其四后两句中,大获全胜的将士们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夜半时分又攻入了敌人的辽阳城。
2.“雪"在这两首诗中有多重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①
辛弃疾
鼓子花②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今朝拄杖过西乡。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
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白头陪奉少年场。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
【注】①本词作于词人六十二岁,时词人赋闲于瓢泉。②鼓子花,即旋花,形似鼓。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鼓子花在春天开得非常繁盛,这一充满生机的景象引发了词人许多的思绪。
B.词人想要去观赏牡丹花,“急呼”与“忙"表现了他前往赏花的急切心理。
C.“红紫成行”此处用颜色代指牡丹,写出牡丹虽经受狂风暴雨却依旧艳丽。
D.词人深受百姓尊重且性格随和,到西乡之后,许多少年陪伴词人共赏牡丹。
4.有评论认为本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妙,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
陆游
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磑①破旗枪②。
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③汤。
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
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④香?
[注]①磑:石磨。②旗枪:茶叶。③蟹眼:水煮到特定温度会产生形如蟹眼的气泡。④蒙山紫笋:指四川的蒙顶茶。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午睡初醒后开始用石磨碾茶,其中运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
B.颔联描绘了煎茶的过程,“龙头鼎"“蟹眼汤”说明诗人注重制茶的细节。
C.颈联以“岩电"“春雷”比拟茶的功效,饮茶可使人消除疲劳,明目清心。
D.尾联以茶为吟咏对象,表现人生浮沉,写出了身世之叹,让人感慨万分。
6.本诗尾联中赞美了蒙顶茶,在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也提到了茶,请分析二者在寄托情感上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
陆游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
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
不令气象少渟滀①,常恨天地无全功。
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大阴杀气横惨淡,元化变态含空蒙,
正如奇材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
安得朱楼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横风?
【注】①渟滀(tíngchù):停止不动的样子。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先写了白盐赤甲诸山拔地而起,高入云霄,而威武的猛士手抚长剑,如山般空有豪健而无雍容之态。
B.当诗人重又看到峡口山色,却改变了以往的印象,但并非人的心境和审美的尺度发生了变化,而是山水处于另一种情景之中。
C.山水在本诗里具有二重性,山水既是诗中美感关照的主体对象,又是诗人对事物、对世界进行探索的一种凭借。
D.诗歌以问句结尾,怎样才能有百尺高楼,以便能更充分领略这眼前的壮美风光,表达了诗人深情的向往。
8.宋诗以理见长,陆游的这首诗借观自然山水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关于自然、关于人生的哲思,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白鸥往来本无心,选甚②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这首词是船行长江采石矶时所作,采石矶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为长江最窄之处,地势险要。②选甚:无论怎样。③则甚:做什么。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词用词精妙,“削"写出悬崖的高峻陡峭,“熔”写出落日余晖的温暖柔软。
B.该词的上阕第三四句意在突出白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在意风波的洒脱。
C.上阕写山色之壮美、鸟儿之自在,为下阕转而写渔父隐居生活的闲适做了铺垫。
D.“别浦"两句既写出了渔夫隐居生活的惬意,同时也流露出词人的归隐之情。
10.这首词题为“戏作”,最后两句其实是反语,请联系辛弃疾的生平说说你对结尾两句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添字浣溪沙·三山①戏作
辛弃疾
记得瓢泉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②。
绕屋人扶行不得,闲窗学得鹧鸪啼③。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
【注】①三山:辛弃疾在瓢泉闲居近十年,此时被起用,为官三山。②老头皮:宋真宗召隐士杨朴作诗,杨朴提及妻子的送别诗中有“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大笑,将他放还。后以“老头皮”为年老男子的戏称。③鹧鸪啼:鹧鸪啼叫的声音如“行不得也哥哥!"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回忆在瓢泉隐居时的生活,作者沉醉于饮酒赋诗,非常逍遥快活。
B.上阕结尾“蓦地”一句化用典故,写出作者闲居将近十年又被起用的心情。
C.作者因为年迈体弱,无力关心政事,所以闲来无聊时在窗下学习鹧鸪啼叫。
D.本词多用口语,风格清新自然,下笔看似随意,实则寓庄于谐,意蕴深厚。
12.词题中称此词为“戏作",请结合全词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①
苏轼
白衣送酒舞渊明②,急扫风轩洗破觥。
岂意青州六从事③,化为乌有一先生。
空烦左手持新蟹,漫绕东篱嗅落英。
南海使君今北海④,定分百榼⑤饷春耕。
【注】①陈师道《谈丛》载:“东坡居惠,广守(指章质夫,知广州,广州古有南海之称)月馈酒六壶,吏尝跌而亡之,坡以诗谢。”②白衣送酒舞渊明:晋檀道鸾《续晋阳秋》载,陶渊明在重阳节没有酒喝,在宅边菊丛中坐,望见江州刺史王弘派白衣人送酒来,即便畅饮而后归家。③青州六从事:指六壶酒。④北海:指孔融,因其曾任北海相,故人称孔北海。⑤榼(kē):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质夫送酒给诗人,虽酒亡不至,诗人仍回诗答谢,足见两人友谊深厚。
B.“青州"与“乌有”本不相对,却借“青"与“乌”为色彩对,极为巧妙。
C.颈联的“空"字,表达诗人有蟹无酒、赏菊没有美酒助兴的烦闷心情。
D.诗歌具有小说般的结构,用典精当,显示出诗人的旷达性格和超人智慧。
14.此诗是“戏作”,表现了苏轼的幽默诙谐。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上章乞休致,戏作念奴娇以自贺
杨万里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
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15.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径",此指归隐者的住所。运用“三径”的典故写出主人公的隐逸之乐与高洁之行。
B.“主守清风,监临明月"与辛弃疾的“管竹,管山,管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表达的是与清风明月相伴的乐趣,凸显隐逸之乐。
C.“作诗三首两首"“三个闲人眉寿”等词句表现了杨万里诗词清新淡远的风格。
D.“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寄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对高官厚禄、功名显贵的漠视。
16.这首词最后两句“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妙在何处?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C2.①“雪"是陆游诗兴的触发物。在雪中他忽然生出从军豪情,想象出一番大胜群敌的景象。②“雪”渲染了战斗环境的严酷。诗中的战斗是在雪的环境中发生、完成的,照应标题,使诗歌内容具有想象的合理性。③“雪"烘托出将士们的威武雄姿和战无不胜的英雄形象。雪的纷飞、深铺、无垠等,更彰显出将士们的威武有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实写”错。诗题曰“戏作",即是作者的游戏笔墨,是作者的想象,并不是“实写”。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意象作用的能力。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通过标题可知,“雪”引起了陆游写诗的兴致。根据“兴作",在雪天他忽然生出从军豪情,想象出一番大胜群敌的景象。
“雪平壕”“雪上急追",表现了“雪”是战斗的环境,渲染了战斗环境的严酷。同时照应标题“雪中",使想象之作具备了合理性。
“铁马渡河风破肉,云梯攻垒雪平壕”,骑兵精悍奔驰过大河,刺骨寒风正怒号,云梯插天直指向敌堡,漫天骤雪满战壕。用漫天风雪,烘托宋军渡河攻城势如破竹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矢志不渝,收复山河的斗志豪情。“兽奔鸟散何劳逐",兽奔鸟散的逃敌不消我们费力去追击,“雪上急追奔马迹”,我们踏着大雪追赶落荒的逃敌,通过敌人的溃败和我方军队在雪天的追击,表现出我方军队的英勇强盛,所向披靡,凸显我军的威猛雄姿。
3.D4.(1)自嘲豁达,说诗人头发白了稀少,说发簪不住,只能用长帽子边缘来遮挡,表明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2)卒章显志,诗人以看花,写自己遮挡稀疏的白发,还有不认老的意味,表明自己依然可以为国为民效力的情怀。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词人深受百姓尊重且性格随和,到西乡之后,许多少年陪伴词人共赏牡丹"理解错误,“白头陪奉少年场”是说老人也想跟年轻人一样,把花簪在头上。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炼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这首词的意思是,烂漫春日里,一个发疏齿摇的老人拄着拐杖急急去看花,老人也想跟年轻人一样,把花簪在头上,可是头发已经稀疏,簪花屡堕,老人随即自我解嘲,推说帽檐太长。一个富有情趣的春日看花图景,一位可爱天真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是诗人的自嘲之语,本来是头发白了稀少,花簪已经簪不住头发了,诗人却用帽檐来遮挡,这一动作表明了诗人面对老态乐观豁达的心境。
结合注释“本词作于词人六十二岁,时词人赋闲于瓢泉”可知,诗人当时赋闲,不得重用,“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用帽檐来遮挡稀疏白发的行为透露出诗人不甘老去,依然希望为国效力。
5.C6.同:两首诗都是通过写茶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异:《临》诗在“晴窗细乳戏分茶”一句把“分茶"作为无聊时消磨时光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不得重用的郁闷和惆怅。本诗借物喻人,用蒙顶茶比喻优秀人才,用“饭囊酒瓮”比喻无能之辈,谴责了朝廷用人不当,使优秀人才处在无人欣赏、弃置不用的冷落境地,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同时,诗人以蒙顶茶自比,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比拟"错,颈联以“岩电”“春雷"比喻茶的功效,饮茶可使人消除疲劳,明目清心。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诗尾联两句议论,说有很多酒囊饭袋、无能之人,没有人赏识蒙山紫笋茶,强烈批评众多不识茶之辈,以反问句反衬四川蒙山紫笋茶之香,写出以茶喻志,申发虽报国无门,却仍心存远志的报国之心,但却不得重用的悲愤无奈,也痛斥了南宋统治集团不识人才,重用无能之辈,贬斥力主抗金的优秀人才的误国行径。
《临安春雨初霁》中“晴窗细乳戏分茶”则是说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可却不得实现,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聊而可悲,情感上相同之处在于不被重用、空有报国之志的愤懑,而不同之处在于该诗更表现出诗人的无奈与自嘲。
7.A8.①常常在不寻常的环境下,自然的美才能呈现它的完满和极致。正如在疾雨横风中,峡口诸山的豪健与雍容才得以完满的呈现。
②人如山水,常常在不寻常的境遇中才能表现其卓绝之处。正如人的超绝才华与质在特别的境遇中才会出现,平日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而威武的猛士手抚长剑,如山般空有豪健而无雍容之态"错误。诗歌前四句写作的对象是“山”,而不是“猛士",三四句写的是山如猛士,而不是猛士如山。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常常在不寻常的环境下,自然的美才能呈现它的完满和极致。“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二语是说,原以为此景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原来风物的奇观,全在烟雨迷漾之中。白盐赤甲两山,在烟雨迷蒙中,莽莽苍苍,变化莫测,蔚为奇观。比之晴日观景,补足了朦胧之美,涵浑之美。正如豪健的白盐赤甲两山,予烟雨空濛之中,始得见元气变化之妙用。在疾雨横风中,峡口诸山的豪健与雍容才得以完满的呈现。
人如山水,常常在不寻常的境遇中才能表现其卓绝之处。“正如奇材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二语说,正如每个人均禀赋天地之气,才智大小,在平时无由外露,从表象上看,并无什么不同,只有遇到非常的时代,国家多事之秋,超人的奇材俊杰,才能脱颖而出。正如人的超绝才华与质在特别的境遇中才会出现,平日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
9.D10.①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前尘往事已随时间深埋,王朝的兴盛或是衰败与我又有何关系,管它做甚?②词人正话反说,看起来好像是旷达之语,实际表达的是自己很关心王朝尤其是南宋王朝的兴衰,只是他怀才不遇,无力左右当时的政治局面,话语中饱含着词人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不满。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流露出词人的归隐之情”理解错误,这两句是一种戏说,是诗人借助渔夫的形象表达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与无奈。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这两句大意是“千年往事已经随风而去,还管那兴成和衰败做什么"。采石矶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成了历史变更的见证者。王朝的兴败最终都随风而逝,销声匿迹,既如此,为何还要去管它呢?
这首词以渔父的口吻,怀念虞允文将军,但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渔父自由自在生活在江岸边,每天可以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看悬崖峭壁,落日余晖,白鸥翱翔,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渔夫过着这种生活,自然不会去过问王朝的兴衰,历史的兴亡,但辛弃疾不行,辛弃疾胸怀大志,却始终不能奔赴战场,奋勇杀敌,因此借渔夫的口来表达自己胸中的悲愤以及无奈。“戏作”表明这种豁达超脱的隐逸生活非词人本意,实是激愤的反语,表达了辛弃疾对朝政的不满与对主和派的愤怒。明说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内里实质却是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
11.D12.①回忆先前未被起用时在瓢泉生活的快乐逍遥,但实际是不得志之下的游戏人生;②借用典故,用“断送"、“老头皮”等辛辣俏皮之词戏嘲自己出仕的后悔与失望;③戏拟鸟语,借鹧鸪、杜鹃的叫声表达自己虽被起用,但因政见、理想都不得实现,不如归隐田园的无奈与悲愤之情。④全词寓庄于谐,外示闲散戏作而内藏悲愤无奈。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风格清新自然"错。全词风格活泼风趣,畅达幽默,富调侃嘲谑之趣,寓无奈悲愤之情。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1)上片以过去和现在作对比。首句“记得瓢泉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从回忆开篇,回忆在瓢泉隐居的快乐,可耽于酒,有兴吟诗,何等逍遥快活,反衬官场不得自由,命运难卜。
(2)“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词人以调侃的口吻,生辣脆俏地表明自己到任后的失望与失望。“捉将”“断送"“老头皮”之词,辛辣、俏皮,借用典故,把自己当初不得已而出仕的后悔写透了。
(3)下片“绕屋人扶行不得,闲窗学得鹧鸪啼"写自己现在被“断送”情形,写出了一种衰颓、散漫无聊的样子:只不过绕屋而行,还须人扶,人扶且走不动,只好在窗下无聊,为解闷而学习鹧鸪啼叫,居然“学得"了。词人外示闲散,而内藏悲愤。他暗用鸟语言怀:鹧鸪啼叫的声音如“行不得也——哥哥!”他是以此寄寓不仅抗金复土的事业被阻挠而行不得,而且即在福建提刑任上,也还多处受到掣肘,寸步难行,表明词人政见、理想均不得实现,不如归隐田园的无奈与的悲愤。
(4)尾句“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句,继续用鸟语言怀。鹧鸪已说了“行不得”,杜鹃再来劝他“不如归"。这就将他因寸步难行而归心复起的心思,写得活泼风趣,将悲愤融入幽默之中。寓庄于谐,外示闲散戏作而内藏悲愤无奈。
13.C14.①首联以夸张手法写了一个为盼酒至而手舞足蹈,急忙洒扫庭除,洗好杯盏的嗜酒者形象。幽默诙谐。②颔联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把瓶破酒洒这一戏剧性小事写得趣味横生。③颈联自嘲,左手有蟹,右手无酒,只得绕篱嗅菊,读来让人忍俊不禁。④尾联写章质夫会像当年北海太守孔融一样好客,在春耕之时还会送美酒给我。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心态。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 第1框 男生女生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第2节 染色体变异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6 动物的运动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下册青岛版001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 我与社会说课稿 新人教版
- 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4春新教材高中数学 2.2 基本不等式说课稿 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六章 圆周运动 2 向心力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股份协议转让与反垄断审查合同
- 2024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过秦论说课稿2 新人教版必修3
- 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第2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培训学校书法课家长会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阿里巴巴国际站:2024年珠宝眼镜手表及配饰行业报告
- 电工与电子技术练习册及答案
- 血透室护理质控
- 粤语课程设计
- 手术室护士考试题及答案
- 浙南名校联盟2025届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1000题直接打印版
- 青海省西宁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测试题汇编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